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章 第四節(jié) 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課件 學(xué)案 練習(xí),共3份)粵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章 第四節(jié) 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課件 學(xué)案 練習(xí),共3份)粵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

資源簡介

第四節(jié) 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分值:40分)
溫馨提示:此系列題卡,非選擇題每空2分,分值不同題空另行標注
1.(4分)某同學(xu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1)為了減少測量誤差,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多選);
A.擺的振幅越大越好
B.擺球質(zhì)量大些、體積小些
C.擺線盡量細些、長些、伸縮性小些
D.計時的起、止位置選在擺球達到的最高點處
(2)改變擺長,多次測量,得到周期平方與擺長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所示,所得結(jié)果與當?shù)刂亓铀俣戎迪喾?,但發(fā)現(xiàn)其延長線沒有過原點,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測周期時多數(shù)了一個周期
B.測周期時少數(shù)了一個周期
C.測擺長時直接將擺線的長度作為擺長
D.測擺長時將擺線的長度加上擺球的直徑作為擺長
2.(10分)某同學(xué)做“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步驟如下,請幫助該同學(xué)將步驟補充完整。

(1)讓細線的一端穿過擺球的小孔,然后打一個比小孔大的線結(jié),制成一個單擺。線的另一端懸掛在鐵架臺上,如圖甲所示有兩種不同的懸掛方式,最好選________(填“A”或“B”)。
(2)把鐵架臺放在實驗桌邊,使懸掛點伸到桌面以外,讓擺球自由下垂。用米尺量出懸線長度L0,用游標卡尺測出擺球的直徑d,如圖乙所示,則d=________mm。
(3)單擺的擺長為______(用字母L0和d表示)。
(4)把單擺從平衡位置拉開一個很小的角度(不超過5°)后釋放,使擺球只在一個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此時單擺做簡諧運動,當擺球通過平衡位置時,按下秒表并從“1”開始計數(shù),擺球通過平衡位置的次數(shù)為n時,記下所用的時間t,則單擺的周期T=________。
(5)改變擺長,重復(fù)做幾次實驗,由幾組周期的平方和擺長做出T2-L圖像如圖丙所示,若圖像的斜率為k,則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3.(8分)某實驗小組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所用實驗器材有擺球、長度可調(diào)的輕質(zhì)擺線、刻度尺、50分度的游標卡尺、攝像裝置等。
(1)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d。當量爪并攏時,游標尺和主尺的零刻度線對齊。放置擺球后游標卡尺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則擺球的直徑d為________ mm。
(2)用擺線和擺球組成單擺,如圖乙所示。當擺線長度l=990.1 mm時,記錄并分析單擺的振動視頻,得到單擺的振動周期T=2.00 s,由此算得重力加速度g為______ m/s2(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3)改變擺線長度l,記錄并分析單擺的振動視頻,得到相應(yīng)的振動周期。他們發(fā)現(xiàn),分別用l和l+作為擺長,這兩種計算方法得到的重力加速度數(shù)值的差異大小Δg隨擺線長度l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由圖可知,該實驗中,隨著擺線長度l的增加,Δg的變化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分)(2024·廣東茂名高二期中)如圖a,為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裝置,擺球在垂直紙面的平面內(nèi)擺動,在擺球運動最低點的左、右兩側(cè)分別放置激光光源與光敏電阻。光敏電阻(光照增強時,其電阻變小)與自動記錄儀相連,記錄儀可以顯示光敏電阻的阻值R隨時間t的變化圖線。將擺球拉離平衡位置一個較小角度釋放,記錄儀顯示的R-t圖線如圖b所示。請回答下面問題:
(1)實驗前先用游標卡尺測出小球直徑d,如圖c,則小球的直徑d=________ mm。
(2)該單擺的振動周期為________。
(3)實驗中用米尺測得擺線長為l,則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__________(用測得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5.(12分)某研究性學(xué)習(xí)小組用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擺球下端吸住紐扣磁鐵,在單擺平衡位置正下方5 cm處放置一智能手機?;诖艂鞲衅鳎悄苁謾C可以測量磁場大小,手機離磁鐵越近,磁場越強。忽略電磁力對單擺周期的影響,取π=3.14。
(1)該學(xué)習(xí)小組用游標卡尺測量小球的直徑,某次測量如圖乙所示,小球直徑d=________ mm(3分)。
(2)在實驗中,該學(xué)習(xí)小組用智能手機記錄擺球擺動過程中磁場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如圖丙所示,擺球每次經(jīng)過平衡位置手機記錄到磁感應(yīng)強度的最大值,由于受其他因素影響,記錄的最大值略有偏差但大致相等,該單擺的周期T=________ s(3分)(結(jié)果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2位)。
(3)若測得單擺的擺線長度l0=995.95 mm,則重力加速度g=______ m/s2(3分)(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4)由于吸附在擺球底端的磁鐵質(zhì)量不可忽略,導(dǎo)致擺球?qū)嶋H的重心應(yīng)在球心的下方,這樣會導(dǎo)致實驗中某同學(xué)發(fā)現(xiàn)測量的重力加速度值總是________(3分)(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第四節(jié) 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1.(1)BC (2)C
解析 (1)單擺在擺角很小的情況下才做簡諧運動,單擺的擺角不能太大,一般不能超過5°,否則單擺將不做簡諧振動,故A做法錯誤;實驗盡量選擇質(zhì)量大的、體積小的小球,減小空氣阻力,減小實驗誤差,故B做法正確;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擺線應(yīng)輕且不易伸長的細線,實驗選擇細一些的、長度適當、伸縮性小的繩子,故C做法正確;物體在平衡位置(最低點)速度最大,計時更準確,故D做法錯誤。
(2)單擺的周期T=2π,即T2=·L
但是實驗所得T2-L沒過原點,測得重力加速度與當?shù)亟Y(jié)果相符,則斜率仍為;則有
T2=(l+l0)
故實驗可能是測量時直接將擺線的長度作為擺長了。
2.(1)B (2)4.40 (3)L0+ (4) (5)
解析 (1)方法A中當擺球擺動時擺長會發(fā)生變化,則如圖甲所示的兩種不同的懸掛方式中,最好選B。
(2)擺球直徑d=4 mm+8×0.05 mm=4.40 mm。
(3)單擺的擺長為L=L0+。
(4)單擺的周期T==。
(5)根據(jù)單擺周期公式T=2π
可得T2=L
則=k,解得g=。
3.(1)19.20 (2)9.86 (3)隨著擺線長度l的增加,Δg逐漸減小 隨著擺線長度l的增加,則l+越接近于l,此時計算得到的g的差值越小
解析 (1)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
d=19 mm+10×0.02 mm=19.20 mm。
(2)單擺的擺長為L=990.1 mm+×19.20 mm=999.7 mm,根據(jù)T=2π,可得g=,代入數(shù)據(jù)g= m/s2=9.86 m/s2。
(3)由圖可知,隨著擺線長度l的增加,Δg逐漸減小,原因是隨著擺線長度l的增加,則l+越接近于l,此時計算得到的g的差值越小。
4.(1)9.70 (2)2t0 (3)
解析 (1)由圖示可知,小球的直徑為d=9 mm+14×0.05 mm=9.70 mm。
(2)擺球完成一次全振動所需要的時間是一個周期,一個周期擺球兩次經(jīng)過平衡位置,由圖b所示可知,單擺的振動周期為T=t1+2t0-t1=2t0。
(3) 根據(jù)單擺周期公式T=2π,可得g=
其中擺長為l+,周期為2t0,代入可得g=。
5.(1)8.10 (2)2.02 (3)9.67 (4)偏小
解析 (1)小球直徑為d=8 mm+2×0.05 mm=8.10 mm。
(2)擺球一周期內(nèi)經(jīng)過兩次平衡位置,由圖可知,T2時間內(nèi)擺球一共經(jīng)歷21次平衡位置,單擺的周期為T== s=2.02 s。
(3)單擺的擺長為L=l0+=1 m,根據(jù)單擺周期公式T=2π,重力加速度為
g=L=×1 m/s2≈9.67 m/s2。
(4)由于吸附在擺球底端的磁鐵質(zhì)量不可忽略,導(dǎo)致擺球?qū)嶋H的重心應(yīng)在球心的下方,則單擺擺長的實際值大于測量值,根據(jù)g=L,可知重力加速度值的實際值大于測量值,故實驗中某同學(xué)發(fā)現(xiàn)測量的重力加速度值總是偏小。第四節(jié) 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學(xué)習(xí)目標 1.會設(shè)計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方案。 2.學(xué)會正確使用實驗器材獲取數(shù)據(jù),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后得出結(jié)論。 3.會分析誤差,用物理語言準確描述實驗結(jié)論。 4.能正確熟練使用游標卡尺和秒表。
一、實驗原理
由單擺的振動周期公式T=2π,可得g=______,通過實驗的方法測出擺長L和周期T,即可計算得到當?shù)氐闹亓铀俣取?br/>二、實驗器材
長約1 m的細絲線、球心開有小孔的________小球、帶有鐵夾的鐵架臺、長約1 m的毫米刻度尺、________、游標卡尺。
三、實驗步驟
1.將細線穿過金屬小球上的小孔,在細線的穿出端打一個稍大一些的線結(jié),制成一個單擺。
2.將鐵夾固定在鐵架臺上端,鐵架臺放在桌邊,使鐵夾伸出桌面,把單擺上端固定在鐵夾上,使擺線自由下垂,在單擺____________處做上標記。
3.用刻度尺量出懸線長L0(精確到mm),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的直徑d,則擺長為L=____________。
4.把單擺拉開一個角度(小于5°),然后由靜止釋放擺球,使擺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用秒表測出擺球完成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t(注意記全振動次數(shù)時,以擺線通過平衡位置處的標記為準,設(shè)全振動次數(shù)為n),計算出平均完成一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即為單擺的振動周期T=________。
四、數(shù)據(jù)處理
1.公式法:用公式g=________算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龋淖償[長,重做幾次實驗,可得一系列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后算出其平均值。
2.圖像法:以L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建立坐標系,由函數(shù)關(guān)系T2=________,作出T2-L圖像,其斜率k=________,最后求出本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五、注意事項
1.擺線細且彈性小,擺球用密度和質(zhì)量較大的小球,直徑應(yīng)較小。
2.單擺的上端不要卷在夾子上,而要用夾子夾緊,以免單擺擺動時擺線滑動引起擺長變化。
3.擺動時擺線偏離豎直方向的角度應(yīng)很________。
4.擺球擺動時,要使之保持在同一________平面內(nèi),不要形成圓錐擺。
5.計算單擺的周期時,應(yīng)從擺球通過________位置時開始計時,先測多次全振動的時間,再計算一次全振動的時間。
探究一 實驗原理與操作
例1 實驗小組的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
(1)實驗室有如下器材可供選用:
A.長約1 m的細線
B.長約1 m的橡皮繩
C.直徑約2 cm的鐵球
D.直徑約2 cm的塑料球
E.米尺
F.時鐘
G.秒表
實驗時需要從上述器材中選擇:________。(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
(2)在挑選合適的器材制成單擺后他們開始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將單擺上端固定在鐵架臺上。
②測得擺線長度,作為單擺的擺長。
③在偏角小于5°的位置將小球由靜止釋放。
④記錄小球完成n次全振動所用的總時間t,得到單擺的振動周期T=。
⑤根據(jù)單擺周期公式計算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其中有一處操作不妥當,是________(填寫操作步驟前面的序號)。
(3)發(fā)現(xiàn)(2)中操作步驟的不妥之處后,他們做了如下改進:讓單擺在不同擺線長度的情況下做簡諧運動,測量其中兩次實驗時擺線的長度L1、L2和對應(yīng)的周期T1、T2,通過計算也能得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請你寫出該測量值的表達式g=______________。
(4)實驗后同學(xué)們進行了反思,他們發(fā)現(xiàn)由單擺周期公式可知周期與擺角無關(guān),而實驗中卻要求擺角小于5°。請你簡要說明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課筆記                                     
                                    
                                    
探究二 數(shù)據(jù)處理與誤差分析
例2 一學(xué)生小組做“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實驗。
(1)用實驗室提供的螺旋測微器測量擺球直徑。首先,調(diào)節(jié)螺旋測微器,擰動微調(diào)旋鈕使測微螺桿和測砧相觸時,發(fā)現(xiàn)固定刻度的橫線與可動刻度上的零刻度線未對齊,如圖(a)所示,該示數(shù)為________ mm;螺旋測微器在夾有擺球時示數(shù)如圖(b)所示,該示數(shù)為________ mm,則擺球的直徑為________ mm。
(2)單擺實驗的裝置示意圖如圖(c)所示,其中角度盤需要固定在桿上的確定點O處,擺線在角度盤上所指的示數(shù)為擺角的大小。若將角度盤固定在O點上方,則擺線在角度盤上所指的示數(shù)為5°時,實際擺角________5°(填“大于”或“小于”)。
(3)某次實驗所用單擺的擺線長度為81.50 cm,則擺長為________ cm。實驗中觀測到從擺球第1次經(jīng)過最低點到第61次經(jīng)過最低點的時間間隔為54.60 s,則此單擺周期為________ s,該小組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 m/s2(結(jié)果均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π2取9.870)。
聽課筆記                                     
                                     
                                     
例3 某實驗小組在利用擺長約為1 m的單擺測量當?shù)刂亓铀俣鹊膶嶒炛校?br/>(1)周期測量環(huán)節(jié)中進行了下列振動圖像所描述的四種操作過程,圖中橫坐標原點表示計時開始,A、B、C、D均為30次全振動圖像,已知sin 5°=0.087,sin 15°=0.259,這四種操作過程合乎實驗要求且誤差最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
(2)改變擺長,利用測出的多組周期T、擺長L數(shù)據(jù),作出T2-L圖像,可以更準確地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學(xué)作出的T2-L圖線如圖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過原點,圖線b對應(yīng)的g值最接近當?shù)刂亓铀俣鹊闹?。則相對于圖線b,出現(xiàn)圖線a的原因可能是擺長L的測量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出現(xiàn)圖線c的原因可能是周期T的測量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聽課筆記                                     
                                    
1.測量擺長時引起的誤差
(1)擺長測量值偏小,則g值偏小。如在未懸掛擺球前測量了擺長;僅測量了擺線長漏加擺球半徑;懸點未固定好,擺球擺動過程中出現(xiàn)松動,使實際的擺長變長等。
(2)擺長測量值偏大,則g值偏大。如測量擺長時擺線拉得過緊或以擺線長和小球的直徑之和作為擺長(多加了半徑)等。
2.測量周期時引起的誤差
(1)周期測量偏大,則g值偏小。如把(n+1)次全振動的時間誤當成n次全振動的時間;開始計時時秒表過早按下或停止計時時秒表過遲按下等。
(2)周期測量值偏小,則g值偏大。如把(n-1)次全振動的時間誤當成n次全振動的時間;開始計時時,秒表過遲按下或停止計時時秒表過早按下等。
(3)計量單擺的全振動次數(shù)時,不從擺球通過最低點(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容易產(chǎn)生較大的計時誤差?!   ?br/>第四節(jié) 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實驗基礎(chǔ)梳理
一、
二、金屬 秒表
三、2.平衡位置 3.L0+ 4.
四、1. 2.L  
五、3.小 4.豎直 5.最低
典例探究分析
探究一
例1 (1)ACEG (2)② (3) (4)見解析
解析 (1)實驗時需要從題述器材中選擇:A.長約1 m的細線;C.直徑約2 cm的鐵球;E.米尺;G.秒表。
(2)步驟②中存在不妥當之處,應(yīng)該測得擺線長度加上擺球的半徑作為單擺的擺長。
(3)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可得
T1=2π,T2=2π,
聯(lián)立解得g=。
(4)T=2π是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周期公式,當擺角小于5°時,才可以將單擺的運動視為簡諧運動。
探究二
例2 (1)0.006 20.035 20.029 (2)大于 (3)82.5 1.82 9.83
解析 (1)測量前測微螺桿與測砧相觸時,圖(a)的示數(shù)為d0=0 mm+0.6×0.01 mm=0.006 mm,螺旋測微器讀數(shù)是固定刻度讀數(shù)(0.5 mm的整數(shù)倍)加可動刻度(0.5 mm以下的小數(shù))讀數(shù),圖(b)中讀數(shù)為d1=20 mm+3.5×0.01 mm=20.035 mm
則擺球的直徑為d=d1-d0=20.029 mm。
(2)角度盤的大小一定,即在規(guī)定的位置安裝角度盤,測量的擺角準確,但將角度盤固定在規(guī)定位置上方,即角度盤到懸掛點的距離變短,同樣的角度,擺線在刻度盤上掃過的弧長變短,故擺線在角度盤上所指的示數(shù)為5°時,實際擺角大于5°。
(3)單擺的擺線長度為81.50 cm,則擺長為
L=l0+=81.50 cm+ cm=82.5 cm
一次全振動單擺經(jīng)過最低點兩次,故此單擺的周期為
T== s=1.82 s
由單擺的周期表達式T=2π得,重力加速度
g==9.83 m/s2。
例3 (1)B (2)偏小 偏小
解析 (1)當擺角小于等于5°時,我們認為單擺做簡諧運動,所以振幅A≤Lsin 5°=1×0.087 m=8.7 cm。當小球擺到最低點時開始計時,計時誤差較小,測量周期時要讓小球做30或50次全振動,求平均值,所以B圖像合乎實驗要求且誤差最小。
(2)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得T2=。已知圖線b滿足T2=L,圖線a與圖線b比較可知,出現(xiàn)圖線a的原因可能是擺長L的測量值偏小一個量r,圖線a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T2=L+r,其中r是截距。由題圖可知圖線c的斜率k=偏小,可能是對于同一L值,T的測量值偏小。(共42張PPT)
第四節(jié) 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第二章 機械振動
1.會設(shè)計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方案。
2.學(xué)會正確使用實驗器材獲取數(shù)據(jù),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后得出結(jié)論。
3.會分析誤差,用物理語言準確描述實驗結(jié)論。
4.能正確熟練使用游標卡尺和秒表。
學(xué)習(xí)目標
目 錄
CONTENTS
實驗基礎(chǔ)梳理
01
典例探究分析
02
實驗?zāi)芰ψ詼y
03
實驗基礎(chǔ)梳理
1
二、實驗器材
長約1 m的細絲線、球心開有小孔的______小球、帶有鐵夾的鐵架臺、長約1 m的毫米刻度尺、______、游標卡尺。
三、實驗步驟
1.將細線穿過金屬小球上的小孔,在細線的穿出端打一個稍大一些的線結(jié),制成一個單擺。
2.將鐵夾固定在鐵架臺上端,鐵架臺放在桌邊,使鐵夾伸出桌面,把單擺上端固定在鐵夾上,使擺線自由下垂,在單擺__________處做上標記。
金屬
秒表
平衡位置
3.用刻度尺量出懸線長L0(精確到mm),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的直徑d,則擺長

為L=________。
4.把單擺拉開一個角度(小于5°),然后由靜止釋放擺球,使擺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用秒表測出擺球完成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t(注意記全振動次數(shù)時,以擺線通過平衡位置處的標記為準,設(shè)全振動次數(shù)為n),計算出平均完成一次全

振動所用的時間,即為單擺的振動周期T=______。
四、數(shù)據(jù)處理
1.公式法:用公式g=______算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改變擺長,重做幾次實驗,可得一系列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后算出其平均值。
2.圖像法:以L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建立坐標系,由函數(shù)關(guān)系T2=_________,
作出T2-L圖像,其斜率k=______,最后求出本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
五、注意事項
1.擺線細且彈性小,擺球用密度和質(zhì)量較大的小球,直徑應(yīng)較小。
2.單擺的上端不要卷在夾子上,而要用夾子夾緊,以免單擺擺動時擺線滑動引起擺長變化。
3.擺動時擺線偏離豎直方向的角度應(yīng)很____。
4.擺球擺動時,要使之保持在同一______平面內(nèi),不要形成圓錐擺。
5.計算單擺的周期時,應(yīng)從擺球通過______位置時開始計時,先測多次全振動的時間,再計算一次全振動的時間。

豎直
最低
典例探究分析
2
探究二 數(shù)據(jù)處理與誤差分析
探究一 實驗原理與操作
探究一 實驗原理與操作
例1 實驗小組的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
(1)實驗室有如下器材可供選用:
A.長約1 m的細線
B.長約1 m的橡皮繩
C.直徑約2 cm的鐵球
D.直徑約2 cm的塑料球
E.米尺
F.時鐘
G.秒表
實驗時需要從上述器材中選擇:________。(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
(3)發(fā)現(xiàn)(2)中操作步驟的不妥之處后,他們做了如下改進:讓單擺在不同擺線長度的情況下做簡諧運動,
測量其中兩次實驗時擺線的長度L1、L2和對應(yīng)的周期T1、T2,通過計算也能得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請你寫出該測量值的表達式g=______________。
(4)實驗后同學(xué)們進行了反思,他們發(fā)現(xiàn)由單擺周期公式可知周期與擺角無關(guān),而實驗中卻要求擺角小于5°。請你簡要說明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實驗時需要從題述器材中選擇:A.長約1 m的細線;C.直徑約2 cm的鐵球;E.米尺;G.秒表。
(2)步驟②中存在不妥當之處,應(yīng)該測得擺線長度加上擺球的半徑作為單擺的擺長。
探究二 數(shù)據(jù)處理與誤差分析
例2 一學(xué)生小組做“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實驗。
(1)用實驗室提供的螺旋測微器測量擺球直徑。首先,調(diào)節(jié)螺旋測微器,擰動微調(diào)旋鈕使測微螺桿和測砧相觸時,發(fā)現(xiàn)固定刻度的橫線與可動刻度上的零刻度線未對齊,如圖(a)所示,該示數(shù)為________ mm;螺旋測微器在夾有擺球時示數(shù)如圖(b)所示,該示數(shù)為________ mm,則擺球的直徑為________ mm。
(2)單擺實驗的裝置示意圖如圖(c)所示,其中角度盤需要固定在桿上的確定點O處,擺線在角度盤上所指的示數(shù)為擺角的大小。若將角度盤固定在O點上方,則擺線在角度盤上所指的示數(shù)為5°時,實際擺角__________5°(填“大于”或“小于”)。
(3)某次實驗所用單擺的擺線長度為81.50 cm,則擺長為________ cm。實驗中觀測到從擺球第1次經(jīng)過最低點到第61次經(jīng)過最低點的時間間隔為54.60 s,則此單擺周期為________ s,該小組測得的重力
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 m/s2(結(jié)果
均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π2取9.870)。
(2)角度盤的大小一定,即在規(guī)定的位置安裝角度盤,測量的擺角準確,但將角度盤固定在規(guī)定位置上方,即角度盤到懸掛點的距離變短,同樣的角度,擺線在刻度盤上掃過的弧長變短,故擺線在角度盤上所指的示數(shù)為5°時,實際擺角大于5°。
解析 (1)測量前測微螺桿與測砧相觸時,圖(a)的示數(shù)為d0=0 mm+0.6×
0.01 mm=0.006 mm,螺旋測微器讀數(shù)是固定刻度讀數(shù)(0.5 mm的整數(shù)倍)加可動刻度(0.5 mm以下的小數(shù))讀數(shù),圖(b)中讀數(shù)為d1=20 mm+3.5×0.01 mm=20.035 mm
則擺球的直徑為d=d1-d0=20.029 mm。
(3)單擺的擺線長度為81.50 cm,則擺長為
答案 (1)0.006 20.035 20.029 (2)大于 (3)82.5 1.82 9.83
例3 某實驗小組在利用擺長約為1 m的單擺測量當?shù)刂亓铀俣鹊膶嶒炛校?br/>(1)周期測量環(huán)節(jié)中進行了下列振動圖像所描述的四種操作過程,圖中橫坐標原點表示計時開始,A、B、C、D均為30次全振動圖像,已知sin 5°=0.087,sin 15°=0.259,這四種操作過程合乎實驗要求且誤差最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
(2)改變擺長,利用測出的多組周期T、擺長L數(shù)據(jù),作出T2-L圖像,可以更準確地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學(xué)作出的T2-L圖線如圖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過原點,圖線b對應(yīng)的g值最接近當?shù)刂亓铀俣鹊闹?。則相對于圖線b,出現(xiàn)圖線a的原因可能是擺長L的測量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出現(xiàn)圖線c的原因可能是周期T的測量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 (1)當擺角小于等于5°時,我們認為單擺做簡諧運動,所以振幅A≤Lsin 5°=1×0.087 m=8.7 cm。當小球擺到最低點時開始計時,計時誤差較小,測量周期時要讓小球做30或50次全振動,求平均值,所以B圖像合乎實驗要求且誤差最小。
答案 (1)B (2)偏小 偏小
1.測量擺長時引起的誤差
(1)擺長測量值偏小,則g值偏小。如在未懸掛擺球前測量了擺長;僅測量了擺線長漏加擺球半徑;懸點未固定好,擺球擺動過程中出現(xiàn)松動,使實際的擺長變長等。
(2)擺長測量值偏大,則g值偏大。如測量擺長時擺線拉得過緊或以擺線長和小球的直徑之和作為擺長(多加了半徑)等。    
2.測量周期時引起的誤差
(1)周期測量偏大,則g值偏小。如把(n+1)次全振動的時間誤當成n次全振動的時間;開始計時時秒表過早按下或停止計時時秒表過遲按下等。
(2)周期測量值偏小,則g值偏大。如把(n-1)次全振動的時間誤當成n次全振動的時間;開始計時時,秒表過遲按下或停止計時時秒表過早按下等。
(3)計量單擺的全振動次數(shù)時,不從擺球通過最低點(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容易產(chǎn)生較大的計時誤差。
實驗?zāi)芰ψ詼y
3
1.某同學(xu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1)為了減少測量誤差,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多選);
A.擺的振幅越大越好
B.擺球質(zhì)量大些、體積小些
C.擺線盡量細些、長些、伸縮性小些
D.計時的起、止位置選在擺球達到的最高點處
(2)改變擺長,多次測量,得到周期平方與擺長的關(guān)系
圖像如圖所示,所得結(jié)果與當?shù)刂亓铀俣戎迪喾?br/>但發(fā)現(xiàn)其延長線沒有過原點,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測周期時多數(shù)了一個周期
B.測周期時少數(shù)了一個周期
C.測擺長時直接將擺線的長度作為擺長
D.測擺長時將擺線的長度加上擺球的直徑作為擺長
解析 (1)單擺在擺角很小的情況下才做簡諧運動,單擺的擺角不能太大,一般不能超過5°,否則單擺將不做簡諧振動,故A做法錯誤;實驗盡量選擇質(zhì)量大的、體積小的小球,減小空氣阻力,減小實驗誤差,故B做法正確;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擺線應(yīng)輕且不易伸長的細線,實驗選擇細一些的、長度適當、伸縮性小的繩子,故C做法正確;物體在平衡位置(最低點)速度最大,計時更準確,故D做法錯誤。
答案 (1)BC (2)C
故實驗可能是測量時直接將擺線的長度作為擺長了。
2.某同學(xué)做“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步驟如下,請幫助該同學(xué)將步驟補充完整。
(1)讓細線的一端穿過擺球的小孔,然后打一個比小孔大的線結(jié),制成一個單擺。線的另一端懸掛在鐵架臺上,如圖甲所示有兩種不同的懸掛方式,最好選________(填“A”或“B”)。
(2)把鐵架臺放在實驗桌邊,使懸掛點伸到桌面以外,讓擺球自由下垂。用米尺量出懸線長度L0,用游標卡尺測出擺球的直徑d,如圖乙所示,則d=________mm。

(3)單擺的擺長為______(用字母L0和d表示)。
(4)把單擺從平衡位置拉開一個很小的角度(不超過5°)后釋放,使擺球只在一個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此時單擺做簡諧運動,當擺球通過平衡位置時,按下秒表并從“1”開始計數(shù),擺球通過平衡位置的次數(shù)為n時,記下所用的時間t,則單擺的周期T=________。
(5)改變擺長,重復(fù)做幾次實驗,由幾組周期的平方和擺長做出T2-L圖像如圖丙所示,若圖像的斜率為k,則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解析 (1)方法A中當擺球擺動時擺長會發(fā)生變化,則如圖甲所示的兩種不同的懸掛方式中,最好選B。
(2)擺球直徑d=4 mm+8×0.05 mm=4.40 mm。


3.某實驗小組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所用實驗器材有擺球、長度可調(diào)的輕質(zhì)擺線、刻度尺、50分度的游標卡尺、攝像裝置等。
(1)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d。當量爪并攏時,游標尺和主尺的零刻度線對齊。放置擺球后游標卡尺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則擺球的直徑d為________ mm。
(2)用擺線和擺球組成單擺,如圖乙所示。當擺線長度l=990.1 mm時,記錄并分析單擺的振動視頻,得到單擺的振動周期T=2.00 s,由此算得重力加速度g為______ m/s2(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4.(2024·廣東茂名高二期中)如圖a,為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裝置,擺球在垂直紙面的平面內(nèi)擺動,在擺球運動最低點的左、右兩側(cè)分別放置激光光源與光敏電阻。光敏電阻(光照增強時,其電阻變小)與自動記錄儀相連,記錄儀可以顯示光敏電阻的阻值R隨時間t的變化圖線。將擺球拉離平衡位置一個較小角度釋放,記錄儀顯示的R-t圖線如圖b所示。請回答下面問題:
(1)實驗前先用游標卡尺測出小球直徑d,如圖c,則小球的直徑d=________ mm。
(2)該單擺的振動周期為________。
(3)實驗中用米尺測得擺線長為l,則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__________(用測得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解析 (1)由圖示可知,小球的直徑為
d=9 mm+14×0.05 mm=9.70 mm。
(2)擺球完成一次全振動所需要的時間是一個周期,一個周期擺球兩次經(jīng)過平衡位置,由圖b所示可知,單擺的振動周期為T=t1+2t0-t1=2t0。
5.某研究性學(xué)習(xí)小組用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擺球下端吸住紐扣磁鐵,在單擺平衡位置正下方5 cm處放置一智能手機。基于磁傳感器,智能手機可以測量磁場大小,手機離磁鐵越近,磁場越強。忽略電磁力對單擺周期的影響,取π=3.14。
(1)該學(xué)習(xí)小組用游標卡尺測量小球的直徑,某次測量如圖乙所示,小球直徑d=________ mm。
(2)在實驗中,該學(xué)習(xí)小組用智能手機記錄擺球擺動過程中磁場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如圖丙所示,擺球每次經(jīng)過平衡位置手機記錄到磁感應(yīng)強度的最大值,由于受其他因素影響,記錄的最大值略有偏差但大致相等,該單擺的周期T=________ s(結(jié)果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2位)。
答案 (1)8.10 (2)2.02 (3)9.67 (4)偏小
解析 (1)小球直徑為d=8 mm+2×0.05 mm=8.10 mm。
(3)若測得單擺的擺線長度l0=995.95 mm,則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 m/s2(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4)由于吸附在擺球底端的磁鐵質(zhì)量不可忽略,導(dǎo)致擺球?qū)嶋H的重心應(yīng)在球心的下方,這樣會導(dǎo)致實驗中某同學(xué)發(fā)現(xiàn)測量的重力加速度值總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莒南县| 莱州市| 山东省| 浙江省| 三亚市| 上饶市| 汝城县| 潜山县| 阜新| 烟台市| 新乡县| 股票| 贞丰县| 封丘县| 太仓市| 博兴县| 嘉禾县| 苏尼特右旗| 渭南市| 西和县| 丰宁| 错那县| 普宁市| 荣成市| 利辛县| 定州市| 志丹县| 浦县| 全南县| 龙陵县| 昌图县| 天峨县| 芮城县| 阳谷县| 祁连县| 彩票| 客服| 常州市| 白城市| 建平县|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