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教學課件1.2實驗: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實驗思路物理量的測量數據分析這里輸入標題01020304目錄CONTENTS實驗思路PART 1分子十分微小。以水為例,一個直徑為10-3 mm左右的水珠,它的大小與細菌差不多,用肉眼無法觀察,就是在這樣小的水珠里,分子的個數竟比地球上人口的總數還多上好幾倍!那么,通過什么途徑可以知道分子的大小呢 實驗思路油酸分子把滴在水面上的油酸層當作單分子油膜層水油酸分子d油分子一個個緊挨著整齊排列,認為油膜的厚度就是分子的直徑。①模型化②理想化③估算1. 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2. 學會間接測量微觀量的方法一、實驗目的1. 理想化:認為在水面上形成的油酸薄膜是由單層的油酸分子組成的2. 模型化:把油酸分子簡化為球形3. 估算:認為油膜的厚度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徑二、實驗原理一、實驗思路實驗中,為了使油酸充分展開,獲得一塊單分子油膜,我們需要將油酸在酒精中稀釋后再滴入水中。這樣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溶液中的酒精將溶于水并很快揮發,從而獲得純油酸形成的油膜。配制好的一定濃度的油酸酒精溶液、淺盤、水、爽身粉(痱子粉或細石膏粉)、注射器、燒杯、帶有坐標方格的玻璃板、彩筆。三、實驗器材物理量的測量PART 21.測量1滴溶液純油酸的體積V: 二、物理量的測量2.測量油膜面積S①.將痱子粉或細石膏粉均勻地撒在水面上。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1滴油酸酒精溶液,油酸立即在水面上散開,形成一塊薄膜,薄膜上沒有痱子粉,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輪廓。②.待油酸薄膜的形狀穩定后,將玻璃板放在淺盤上,并將油酸膜的形狀用彩筆畫在玻璃板上。③.將畫有油酸薄膜輪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積S(求面積時以坐標紙上邊長為1cm的正方形為單位計算輪廓內正方形的個數,不足半個的舍去,多于半個的算一個)描繪出油膜輪廓后,數出輪廓范圍內正方形的個數,不足半個的舍去,多于半個的算一個。油膜面積等于小正方形面積乘以正方形個數。算作一個正方形算作一個正方形舍去(簡記)測量1滴油酸酒精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積S① 撒爽身粉② 滴1滴油酸酒精溶液③ 放上玻璃板,等液面穩定④ 畫出輪廓⑤ 放坐標紙,數格子假設每個格子邊長是a,如果數得n個格子:s=na 2數據分析PART 3水油酸分子dd單分子油酸的直徑V一滴油酸分子的體積S一滴油酸分子的面積1.大量實驗結果表明,盡管所用的測定分子大小的方法不同,測出的結果也有差異,但數量級是一致的。除了一些有機物質的大分子外,多數分子大小的數量級為10-10 m。三、數據分析2.幾個數據處理①.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濃度比:②.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平均體積: ③.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純油酸的體積: 3.誤差分析①.油酸酒精溶液配制后長時間放置,酒精的揮發會導致溶液的濃度改變,從而給實驗帶來較大的誤差。②.利用量筒測量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時,沒有使用正確的觀察方法而產生誤差。③.油滴的體積過大,同時水面面積過小,不能形成單分子油膜。④.描繪油膜形狀的畫線誤差。⑤.利用小正方形個數計算輪廓的面積時,輪廓的不規則性容易帶來誤差。⑥.不考慮油酸分子的空隙,計算分子直徑的誤差。4.注意事項①.實驗前,必須將所有的實驗用具擦洗干凈;實驗時,吸取油膜、酒精和溶液的移液管要分別專用,不能混用,否則會增大誤差,影響實驗結果.②.待測油酸面擴散后又收縮,要在穩定后再畫輪廓,擴散后又收縮有兩個原因:一是水面受油酸液滴的沖擊凹陷后又恢復;二是酒精揮發后液面收縮。③.本實驗只要求估算分子大小,實驗結果的數量級符合要求即可。④.爽身粉不宜撇得過厚,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以小于1/1000為宜。⑤.向水面滴油酸酒精溶液時,應靠近水面,不能離水面太高,否則油膜輪廓難以形成。例1.在“油膜法”估測分子大小的實驗中,認為油酸分子在水面上形成的是單分子層,這體現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等效替代法 B. 控制變量法C. 理想模型法 D. 累積法C例2:(2019·全國卷Ⅲ)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的實驗中,首先需將純油酸稀釋成一定濃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稀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中為了測量出一滴已知濃度的油酸酒精溶液中純油酸的體積,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徑,還需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油酸在淺盤的水面上容易形成一塊單分子層油膜把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測出1 mL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數,就能得到一滴溶液中純油酸的體積單分子層油膜的面積01.B例3.如圖是“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實驗的部分操作步驟:(1)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A.圖中的操作步驟順序是:丙→丁→乙→甲B.油酸酒精溶液配制好后,不能擱置很久才做實驗C.往淺盤中滴入油酸酒精溶液后應立即描繪油膜輪廓02. A B C 例4.(2024浙江寧波階段測試)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為每1 000 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0.5 mL,用滴管向量筒內滴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體積增加1 mL。若把一滴這樣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淺盤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開,穩定后形成單分子油膜的形狀如圖所示。(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1)若每一小方格的邊長為10 mm,則油膜的面積為 m2。 8.0×10-3(2)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純油酸的體積為 m3。 (3)根據上述數據,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徑為 m。 (4)為了盡可能準確地估測出油酸分子的大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選用的玻璃板上的方格要大一些B.油酸濃度適當小一些C.油酸擴散后立即繪出輪廓圖1.0×10-111.3×10-9B例5.(2024江蘇鹽城期中)某實驗小組完成“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實驗。(1)實驗中使用到油酸酒精溶液,其中酒精的作用是 。 A.可使油酸和痱子粉之間形成清晰的邊界輪廓B.對油酸起到稀釋作用C.有助于測量一滴油酸的體積D.有助于油酸的顏色更透明便于識別(2)某次實驗時,滴下油酸酒精溶液后,痱子粉迅速散開形成如圖所示的“鋸齒”邊沿圖案,出現該圖樣的可能原因是 。 A.盆中裝的水量太多B.痱子粉撒得太多,且厚度不均勻C.盆太小,導致油酸無法形成單分子層BB(3)若油酸酒精溶液體積濃度為0.10%,通過計算得到一滴溶液的體積為8.0×10-3 mL,其形成的油膜面積為40 cm2,則估測出油酸分子的直徑為 m。(計算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 (4)將上述油酸酒精溶液置于一個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時間,再使用該溶液進行實驗會導致分子直徑的測量結果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0×10-9偏小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