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質量監測六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本試題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20分)注意事項:1.答第一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2.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答案,選出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他答案標號。1.關于生命的理解,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只有人類的生命才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財富B.人類應該左右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成長進程C.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D.人類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主宰,可以隨意對待地球上的其他生命2.生命是不可逆的。下列名言與此觀點表述一致的是( )①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②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③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④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小海來到了這個世界,小海的爸爸媽媽有了一個兒子,小海的爺爺奶奶有了一個孫子,小海的姥姥姥爺有了一個外孫,小海的姑姑有了一個侄子……”這說明( )①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②生命的接續,使每個人的生命既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③在人類生命的接續中,每一個人總有自己生命的位置和使命④生命的接續和傳承,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和面對自己的生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4.愚公面對老者是否能將山移走的質疑,回答道:“我是老了,可我還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一代一代挖下去,還愁移不走這山嗎 ”千百年來,愚公的故事鼓舞著中華兒女,并逐漸發展成“咬定目標、苦干實干、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的愚公移山精神。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斷傳承的 ②只有高尚的道德是精神生命的體現 ③人類的精神在不斷豐富 ④生命不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因此我們要敬畏生命。下列做法體現了敬畏生命的有( )①小明扶起路邊摔倒的老人 ②小華參加抗震救災志愿服務 ③小凱沉迷網絡,不思進取 ④小美周末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4年5月1日凌晨2 時 10分許,梅大高速往福建方向 K11+900m附近發生高速公路路面塌方災害。習近平總書記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現場救援傷員救治,及時排查處置風險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以下標題與該材料內容最匹配的是( )A.探問生命,珍惜青春 B.敬畏生命,生命至上C.綻放生命,追求榮譽 D.守護生命,健康成長7.著名作家畢淑敏在《敬畏生命》一文中寫到:“如果我是一個有思維的生命,我必須以同等的敬畏來尊敬其他生命,而不僅僅限于自我小圈子……”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①生命都是寶貴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 ②如同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愛他人的生命 ③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④可以只尊重他人的生命,漠視自己的生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我們重視生命安全是因為( )①生命安全是維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條件和保障 ②生命安全是我們創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 ③生命僅僅是自己的,我們要愛護自己的生命 ④突如其來的災難、事故可能會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2024年7月25 日是第四個世界預防溺水日。據報道,我國每年約有5.9萬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了 95%以上。近年來,溺水成為我國兒童意外傷害致死事故的“頭號殺手”。這警示未成年人( )①要有安全意識,警惕意外傷害 ②提高自己的游泳技術,杜絕溺水可能③珍愛自己和他人生命,遠離游泳運動 ④增強風險意識,遠離危險區域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0.高空拋物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最近上海高空拋物入刑首案宣判,蔣某因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一年。蔣某為發泄情緒,將平板電腦、水果刀等從 14 樓扔出窗外,砸落在樓下的三輛轎車上。經估價,被砸轎車物損合計 4293 元。高空拋物害人害己。高空拋物帶來的危害警示我們( )①關愛生命、自覺珍愛自己和他人生命 ②增強規則意識,做遵規守法的公民 ③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 ④人人都能自覺遵守規則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以下為發生在某小區的一個場景。“安全提示” 電動自行車電池一旦起火,會引起爆炸燃燒,產生大量有毒高溫煙氣,根據實驗數據顯示:電動車起火奪命只需100秒,足以使人窒息而死!毒煙可覆蓋整個房間和樓道,產生的大量有毒濃煙,極易引發傷亡事故。下列同學們對小王與小馬的言行點評正確的有()①小王具有較強的風險意識 ②小馬對自身行為作出了恰當的評估③小王能夠對潛在危險作出科學判斷 ④小馬沒有自覺遵守規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據統計,全國中小學生安全事故中,60%以上發生在校外,其中交通事故占了很大一部分。在上下學的路上,為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青少年應該( )A.結伴并排騎行,轉彎伸手示意 B.身穿醒目衣物,搶先通過路口C.快速穿行馬路,避讓機動車輛 D.增強安全意識,遵守交通法規13.某學校開展以“普及安全知識,確保生命安全”為主題的安全教育日主題活動,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在下列行為中,對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的有 ( )①雷雨天,在戶外撥打手機告知父母自己所在的位置②在大風藍色預警的情況下,約朋友外出爬山③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緊急疏散演習④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不圍觀、不湊熱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4.針對時常發生的中小學生溺水事故,暑假前,保定市政府要求中小學校全面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下列措施正確的 ( )①不私自下河下湖游泳②看見同伴溺水,要勇敢地下水去營救③三五成群的結伴去游泳④要學會游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4年9月1日是我國第18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食要三減,減掉不良生活方式;體要三健,健出美好生活向往。 (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確定該主題日是因為( )①愛護身體應當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②愛護身體需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保持身心健康需要滋養我們的心靈④我們要掌握防護和急救知識和技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這啟示我們青少年( )①珍視生命,關注身體健康 ②進行改革,修改體育課程③熱愛運動,強健自身體魄 ④全面發展,加強體育鍛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為了幫助同學們保持身心健康,某校開展了“生命守護周”主題教育活動。據此完成下面17-18 小題。17.以下是活動期間校內展板所展示的部分學生的行為。你認為這些行為中值得提倡的有 ( )序號 行為① 小雷逃避參加學校組織的“健康知識”講座② 小濤每天在課間做眼保健操③ 小帆堅持每周戶外運動④ 小敏感冒時,在家大劑量服用各類感冒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除此之外,學校還組織同學們參與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以下活動中有利于滋養學生心靈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十一”小長假,很多家庭都帶著孩子開展參觀科技館、瞻仰紅色文化遺存、沉浸新華書店等文化旅游活動或進行體育項目的運動。這告訴我們()①要不斷完善和豐富自己,善于向他人學習長處 ②要滋養心靈,在生活實踐中擴展生活閱歷 ③要愛護身體,主動拒絕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活動 ④保持身心健康,在生活中豐富生命色彩與活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感動全網的腦癱女孩豆豆,2歲時曾被醫生斷言一輩子要在輪椅上度過,但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5歲時挑戰自己穿衣服,并學會了獨立行走,如今順利進入了校園學習。向她學習,我們應該( )①自覺磨煉意志,增強生命的韌性 ②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毅力,戰勝挫折 ③被動接受挫折,消極等待命運的安排 ④接納挫折,堅定目標,勇往直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30分)21.材料一:名言感悟名言一:“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萊布尼茨(德國哲學家)名言二:“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羅曼·羅蘭名言三:“天地無窮期,生命則有窮期,去一日,便少一日”。——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三八則》(1)請結合有關生命的特點的知識,分析三則名言分別說明了什么 (3分)材料二:長江三湘小區一處雜物間著火了,距離著火點10多米外就是一處液化氣站,事發時,小區居民何新余在被妻子叫醒后,就跑出去撥打了119。此外,他還撥打了110。何新余還挨個樓棟去叫醒鄰居。“根本顧不得害怕,趕緊救人。”他說,他一邊大喊著,一邊逐層樓去敲門,“告訴大家著火了,快點跑。”“幸虧有他,我們這里是個老小區,老人和小孩很多,他很及時地通知了大家,讓我們有比較充足的時間去躲避危險。”居民劉女士說。(2)閱讀材料二何新余的事跡,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我們應該怎樣敬畏生命 (6分)22.材料一:9月 26 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國家行動辦公室在北京舉行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點解讀會,發布了孕婦、乳母、嬰幼兒、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及職業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點。該核心要點旨在引導各類人群積極踐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動“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落實。材料二:實施全民健身: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規定:國家實施全民健身戰略,優先發展青少年和學校體育,保障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不少于一小時體育鍛煉。閱讀兩則材料,談談國家為什么要引導人們愛護身體,積極踐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6分)23.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我們要提高安全意識,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科學防護】:某地發生5.9級地震,當室內天花板將要掉落時,小洋迅速跑到墻角,躲在冰箱和斗柜之間的安全區域,等到安全后才逃出房間。小洋的學校每年都會進行應急演練,他知道當地震來臨時,如果不能立刻撤離到安全空曠區域,可就近尋找牢固的掩體,如桌子、床、柜子等,躲在掩體與地面之間形成的三角區域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被樓板、墻體砸傷。在這次地震中,小洋就是根據演練中學到的方法來避險的。(1)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提高防護能力 (6分)材料二:某校為提高學生的防地震意識和防護能力,進行地震緊急疏散演練,演練前帶隊老師特意為同學們講解了一些注意事項:鑒于此次參與演練的人員較多,為了防止在演練過程中發生踩踏事故,在進行演練之前,我想再次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點:……(2)請你運用防護與急救相關知識將帶隊老師的話補充完整(至少列舉兩條具體做法) (2分)。24.【滋養心靈】2024 年11 月,羽毛球女雙奧運冠軍陳清晨走進廣州某中學跟同學們交流。作為一名頂尖運動員,陳清晨的運動生涯伴隨著傷病、壓力、失敗等種種困境,她是怎么走出來的呢 她說:“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困難,要學會向身邊的人求助”。如在巴黎奧運會前,陳清晨意外拉傷,她很焦慮,在團隊的幫助下,陳清晨努力消解負面情緒,竭盡所能讓自己保持競技狀態,順利渡過這一難關。這樣堅韌的內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練就的。4年前東京奧運會,陳清晨比賽失利,但她沒有放棄,反而讓“一定要在巴黎圓夢”的目標愈加清晰。于是,她和搭檔收拾心情,重新投入到日復一日的訓練中,克服了種種困難。在長時間的訓練中,運動員有時會感到枯燥。學習也是如此,陳清晨建議同學們要培養學習之外的興趣愛好,比如唱歌、跳舞或旅游,能幫助自己調整好心態,更好應對接下來的困難。閱讀材料,運用“滋養心靈”的有關知識,歸納有助于我們滋養心靈的方法。 (7分)六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第Ⅰ卷(選擇題 共20分)1-5 CCCCB 6-10 BABCA 11-15 CDABA 16-20 CCBDB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30分)21. (1)名言一說明生命是獨特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名言二說明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名言三說明生命是短暫的,在時間長河中,個體生命很短暫。(每點1分,共3分)(2)①敬畏生命,讓我們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②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③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誰的命令,而是內心的自愿選擇。當我們能夠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時,我們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每點2分,共6分)22. ①守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愛護身體是維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條件和保障,是我們創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②隨著年齡增長、心智發育,我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成長中的我們,應該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③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積極踐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我們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④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這也是對生命的敬畏和珍視。(每點2分,回答3點即可得6分)23. (1)①增強安全意識,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時刻保持警惕,對潛在的危險有敏銳的感知。②學習安全知識,了解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的特點和應對方法,通過閱讀書籍、參加培訓、觀看科普視頻等多種途徑獲取知識。③積極參加學校、社區等組織的應急演練活動,在實踐中掌握應對危險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每點2分,共6分)(2)①在疏散過程中,要保持冷靜,聽從指揮,不驚慌、不擁擠,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有序撤離。②如果發生擁擠現象,不要彎腰撿東西或系鞋帶,避免被踩踏,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壁,身體蜷縮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每點1分,共2分)24. ①遇到困難時,學會向身邊的人求助,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支持渡過難關。②正確對待挫折,在挫折中磨礪堅韌的意志,把挫折當作成長的機會,激勵自己不斷前進。③樹立明確的目標,以目標為導向,堅定信念,為實現目標不懈努力,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保持積極的心態。④培養學習之外的興趣愛好,通過興趣愛好來調節情緒、放松身心,更好地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豐富精神世界。(每點2分,回答4點得7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