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高一年級4月份階段測試物理試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共4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4分;第8~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6分,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英國物理學家焦耳最早發現了焦耳定律,綺出了電能向熱能轉化的定量關系。為了紀念他,國際單位制(S)中能量的導出單位也以焦耳命名。焦耳用國際單位制中基本單位表示正確的是()A.JB.kg.cm2.s-C.kg.m2.s-2D.kg.s22.2021年10月16日,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長期進駐空間站,2022年3月23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并直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空間站離地面越高運動速度越大B,B.空間站離地面越高運動周期越小C.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發射速度大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D.,宇航員王亞平在進行太空轉身和浮力消失實驗時,空間站中的人和物體不受地球引力作用3.如圖為飛船運行與天和核心艙交會對接過程示意圖,橢圓軌道1為飛船對接前的運行軌道,衛點是軌道1的近地點,離地高度可忽略不計。圓形軌道2距地面高度為H,是天和核心艙的運行軌道,P點是1、2軌道的切點,也是交會點。地球華徑為及,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天和核心艙在軌道2上的速度大小一定大于在軌道1的速度軌道2軌道1B.飛船從軌道1變軌到軌道2需要在交會點P點點火減速C飛船在軌道1上與在軌道2上運動的周期之比為CH+2R)3V(H+)3D.交會對接前天和核心艙的向心加速度為()g高年級物理試卷共8頁第1頁4.如圖甲所示,宇宙中某恒星系統由兩顆互相繞行的中央恒星組成,它們被氣體和塵埃盤包圍,呈現出“霧繞雙星”的奇幻效果。該恒星系統可簡化為如圖乙所示的模型,質量不同的恒星A、B繞兩者連線上某點做勻速圓周運動,測得其運動周期為T,恒星A、B的總質量為M,已知引力常量為G,用則恒星A、B的距離為()3GMT2B.VGMC.34n2GMD.324n22π242GM5,有一質量為M,半徑為R,密度均勻的球體,在距離球心O為2R的地方有一質量為m的質點,現在從M中挖去一半徑為叁的球體,如圖所示,然后叉在挖2空部分填滿另外一種密度為原來3倍的物質,如圖所示。則填充后的實心球體對m的萬有引力為()A.11GMm36R2B.13GMm36R2C.GMmGMm18R2D.3R26.有一段粗糙軌道AB長為S,第一次物塊以初速度№由A出發,向右運動達到B時速度為,第二次物塊以初速度由B出發向左運動。以A為坐原點,物塊與地面的摩擦力f隨x的變化如圖,己知物塊質量為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塊在第一次運動中做勻減速直線運動aiie 727its用.紅圖像的斜率為器-響C.第二次能到達A點,且花費時間比第一次長D.兩次運動中,在距離A點:處摩擦力功率大小相等高一年級物理試卷共8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