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上學期課堂練習六年級道德與法治(時量:30分鐘 滿分: 5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總分得分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1.相信自己的價值,不自我貶低,不自卑是 的重要表現。2.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 、 的話會給別人帶來溫暖和鼓勵。3.當我們思考過去的事情,并從中得到經驗或者教訓時就是在 。4.擁有一顆寬容的心,不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報復不是解決沖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 ,甚至被追究 。5.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顆孕育生命的藍色星球,那就是我們可愛的家園—— 。6.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地球,實現可持續發展,世界各國通過 、 等方式來限制人類對地球的傷害。我國把 列為基本國策。7.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和 是我國最主要的兩條河流,被稱為“母親河”。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2分)1.放學路上,有同學問:“什么樣的人值得尊重 ”同行的幾個同學紛紛發表看法。下面說法不合理的是 ( )。A.小秦:“我們要尊重為國家和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人”B.小徐:“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C.小龍:“我們只應尊重成功人士,平凡的人可以輕視”2.“負荊請罪”的故事說,藺相如因為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后,盡量回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行為告訴我們,做人要( )。A.寬容他人,化解矛盾B.善待他人,原諒他人的所有過錯C.誠實守信,說到做到3.下列不屬于自然災害的是 ( )。A.廢水污染了農田 B.冰雹砸壞了地里的西瓜C.泥石流造成了道路的損壞。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我國發生的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廣B.如果人類不能尊重自然,隨意破壞默默奉獻的地球,就必然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C.宇宙空間很大,那里有數不清的星球。如果地球環境惡化、資源枯竭,我們可以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5.“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啟示我們,面對文化差異,要( )。A.相互融合,消除不同文化差異B.妄自尊大,堅決抵制一切外來文化C.求同存異,借鑒外來文化優點6、早期文明都出現于 ( )。A、群山山脈 B、大河流域 C、高原地區三、判斷題。(正確地畫“ ” ,錯誤地畫“×”)(每小題2分,共10分)1.反思就是只對錯誤的言行進行思考,那些正確的就不用再考慮了。 (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 )3.雷雨交加時,在大樹下避雨。 ( )4.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類在生產、生活中不合理的行為也會誘發或加重自然災害。( )5.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四、簡答題。(共8分)1.“君子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4分)2.反思的方法有哪些 (4分)五、綜合題(共8分)1.針對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刑法規定污染環境罪具體內容包括“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請閱讀以上材料,并思考:(1)如果環境受到污染,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 (4分)(2)作為小學生我們可以做哪些保護地球的事情 (4分)2025年上學期課堂練習六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1.尊重自己2.理解 尊重3.反思4.沖突 法律責任5.地球6.簽訂協定 制定法律 環境保護7.黃河 長江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2分)C A A C C B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10分)1---5 × √ × √ √四、簡答題。(共8分)1.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在與他人交往時能和諧融洽地相處,但在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附和別人,不人云亦云。2.(1)選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情,回憶事情的經過。(2)在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對?有哪些成功的經驗? (3)在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對?有哪些失敗的教訓? (4)如果能夠重來,或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自己會怎樣做?五、綜合題(共8分)1.環境受到污染,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就會面臨挑戰,可能會使一些動植物滅絕;同時也會影響人類的生存;(2)我們小學生可以樹立保護地球的意識,同時可以呼吁大家一起來保護地球,將保護地球的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