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一節 走進生物學實驗室第一章 認識細胞Hi蘇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第2課時)學習目標1了解常用的生物學實驗器具及其用途,能夠正確使用一些常用的實驗器具2了解生物學實驗室的規則和安全注意事項添加小標題課前導入實驗中,除了顯微鏡我們還經常使用其他的實驗器具。認識這些器具并了解它們的特定用途,是我們順利完成各項實驗的前提。認識常用的其他實驗器具放大鏡刀片研缽解剖盤鑷子酒精燈三腳架砝碼托盤天平量筒藥匙試管滴管燒杯試劑瓶培養皿陶土網剪刀認識常用的其他實驗器具觀察器具放大鏡放大鏡等觀察肉眼看不見的物體要用顯微鏡;觀察肉眼能看見,但是看不清的物體使用放大鏡。認識常用的其他實驗器具解剖器具解剖盤剪刀鑷子刀片解剖盤,剪刀,鑷子,刀片等認識常用的其他實驗器具計量器具量筒托盤天平(含砝碼)量筒,托盤天平(含砝碼)等用來量取液體的一種玻璃儀器用來稱量物體重量認識常用的其他實驗器具加熱器具酒精燈三腳架陶土網酒精燈,三腳架,陶土網等注意事項:加熱后的器具借助書套或木夾拿取;加熱液體試管口遠離自己和他人;酒精燈火焰正確使用酒精燈燈罩熄滅;廢棄藥品材料需按要求進行無公害處理,不能隨意倒入水槽或垃圾桶認識常用的其他實驗器具通用器具燒杯試管試劑瓶培養皿研缽滴管藥匙燒杯,試管,試劑瓶,培養皿,研缽,滴管,藥匙等遵循實驗室安全準則實驗開始前,應該學習實驗室常見的安全標識,不要隨意觸摸或啟動儀器設備。當心爆炸 當心腐蝕 當心傷手 當心中毒 當心觸電 當心火災遵循實驗室安全準則實驗過程中,必須先仔細閱讀實驗指導,嚴格按照實驗規范進行實驗,特別要注意安全操作。所有的藥品都應該遠離火焰;禁止隨意混合或加熱實驗試劑;禁止加熱密閉的容器或外部尚未完全干燥的玻璃器皿;注意安全使用鋒利、尖銳的器具等。遵循實驗室安全準則如果發生事故要正確處理,如:實驗結束后,應該按要求處理實驗生物,并徹底清洗實驗器具等;使用過的化學試劑應該倒入專門的廢液缸,而不能隨意倒入水池;離開實驗室前,要認真洗手,并關閉實驗室的水、電設備和門窗開展科學探究科學探究是人們主動獲取科學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科學探究過程提出問題1作出假設2實驗3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4制訂計劃實施計劃開展科學探究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開始。如果留心觀察,我們會在生活和生產中發現許多令人疑惑的問題。蛆是從哪兒來的?開展科學探究作出假設假設是對問題的一種可能的解釋。假設未必與事實相符,但也不是毫無根據的猜想。假設蛆是由腐爛的肉變來的……開展科學探究實驗實驗是驗證假設的基本途徑,主要包括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實施計劃包括實驗操作、觀察、調查和收集證據等過程。科學探究常常需要設置對照實驗(分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實驗對照組:實驗組:有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不進行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在對照實驗中,實驗組和對照組除了實驗變量不同,其他因素都應該相同。開展科學探究實驗對照實驗:同樣大小的玻璃碗上是否覆蓋有紗布碗口敞開(對照組)碗口覆蓋紗布(實驗組)實驗變量:肉與蠅是否直接接觸開展科學探究實驗用紗布覆蓋的碗中的肉腐爛了,但是沒有產生蛆。實驗現象:開展科學探究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我的結論是:蛆不是由腐爛的肉變來的。分析現象,處理數據,得出結論。得出初步結論后,我們通常應該重復進行幾次實驗,以確認獲得的證據是一致的,這樣才能得出最終結論。在科學探究中,還要采用適當的方式來表達觀點,并與他人交流。開展科學探究我觀察到的現象是兩個碗中的肉都腐敗了,這時候我該怎么做才能提高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呢?設置對照實驗、控制單一變量、增加實驗重復次數開展科學探究開展科學探究時,我們必須樹立什么樣的科學態度呢?開展科學探究時,我們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當科學探究的結論與原有的知識矛盾時,在重復實驗的基礎上,應該大膽地質疑并修正原有的知識。早期的顯微鏡開展科學探究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①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前提;②解決問題常常需要作出假設;③科學探究還需要通過實驗等方式來獲得證據;④設置對照實驗、控制單一變量、增加實驗次數等可提高實驗結果可靠性;⑤分析與判斷證據等是得出結論的重要過程。此外,還要善于表達和交流。課堂小測1.下列關于生物實驗常用器具的用途說法中,錯誤的是( )A.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工具B.培養皿可用來盛放培養液C.載玻片是用顯微鏡觀察時托載標本的玻璃片D.量筒可以用來稱量固體的體積D解析:酒精燈是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加熱工具,它可以提供穩定的熱源,用于加熱試管、燒杯等容器中的液體或固體物質,A正確。培養皿是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器皿,它通常用于盛放培養液或固體培養基,以培養微生物或細胞,B正確。載玻片是生物學實驗中用于顯微鏡觀察的玻璃片,它通常用于托載標本,如細胞、組織切片等,以便在顯微鏡下觀察,C正確。量筒是生物學實驗中用于測量液體體積的器具,它通常具有刻度,可以準確測量液體的體積。然而,量筒并不能用來稱量固體的體積,因為固體的形狀和密度可能不均勻,無法準確測量。稱量固體通常使用天平等器具,D錯誤。課堂小測2.走進生物學實驗室,我們會看到許多實驗器具,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常用的加熱工具是③B.用②來吸取試劑時,要將試劑吸入膠頭C.①通常用于夾取材料D.培養細胞、組織或微生物時要用到④B解析:酒精燈是生物學實驗室中常用的加熱工具,用于加熱試管、燒杯等容器中的液體或固體,A正確。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試劑。在使用時,我們應該將滴管伸入試劑瓶內,擠壓膠頭以排出空氣,然后松開膠頭使試劑吸入滴管內。但這里的描述“要將試劑吸入膠頭”是不準確的,因為試劑是吸入滴管的管體中,而不是膠頭內,并且有些試劑具有腐蝕性,若吸入膠頭會受到腐蝕,B錯誤。①鑷子是一種常用的夾取工具,在生物學實驗中通常用于夾取小塊材料、玻片、蓋玻片等物品,C正確。④培養皿是一種用于培養細胞、組織或微生物的容器,由一個平面圓盤狀的底和一個蓋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D正確。課堂小測3.小明同學在飼養金魚時,發現金魚不時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發生浮頭現象。他想探究原因。根據已有知識他提出了看法:金魚發生浮頭現象與水中的溶氧量有關,這屬于實驗研究過程中的( )A.發現并提出問題 B.作出假設C.制定實驗計劃 D.實施計劃并得出結論解析: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根據已有知識小明提出了看法:金魚發生浮頭現象與水中的溶氧量有關,這屬于實驗研究過程中的作出假設。故選B。B課堂小測4.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下列不能作為科學探究問題的是( )A.怎樣測定種子的發芽率 B.鼠婦喜歡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C.校園中哪種植物最漂亮 D.花生仁和核桃仁哪個含能量多解析:校園中哪種植物最漂亮,是個人的審美、喜好,沒有一定的標準,不能作為科學探究的問題,C符合題意。C感謝大家欣賞Hi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