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第一部分 教材核心考點特訓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知識體系·特訓導航核心知識·蓄能儲備分析材料·提能特訓中考考點·考向特訓知識點1 法律的特征與作用1.法律與生活的關系。(如何理解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P85~86)(1)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2)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影響社會的方方面面。(3)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2.法律的本質及功能。(P87)(1)本質:法律是統治階級共同意志的體現。(2)功能: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3.法律的特征。(P91~92)(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如: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法》。(2)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保證實施的。如:公安機關對罪犯進行逮捕、拘留;法院對拒不履行法律義務的人進行強制執行。(法律區別于其他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如:我國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蒼蠅”一起打;開展“天網行動”追捕外逃貪官;等等。4.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表現。(P92)(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2)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3)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5.法律的作用。(P92~93)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1)規范作用:①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②法律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2)保護作用: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如:根據法律規定對故意損壞國家保護文物、名勝古跡的行為予以相應處罰。6.(教材探究與分享) 法律與道德、校紀校規的關系。(P90)類別 區別 聯系產生方式 實施手段 適用對象 法律 由國家制定或認 可 由國家強制力保證 實施 對全體社會成員 具有普遍約束力 ①法律、道德、紀律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②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道德的要求。道德 在社會生活中約 定俗成、自然而 然形成 依靠社會輿論、信 念、習俗、教育和 行政等力量保證實 施 普遍適用,約束 范圍比法律更廣 泛 校紀 校規 學校制定 依靠教育和行政力 量保證實施 全校師生 7.(教材探究與分享) 近年來,我國開展“天網行動”,抓捕外逃貪官、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說明了什么?(P92)(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法不可違,違法必究,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4)我國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5)我國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建設法治中國。8.(教材探究與分享)我國嚴懲“保護傘”及涉黑腐敗分子對我們有哪些警示?(P92)(1)要依法辦事,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2)要依法行使權利,樹立正確的利益觀。(3)要行己有恥,防微杜漸,樹立底線意識,增強自控力。(4)要發自內心地尊崇法律、遵守法律,樹立法治意識,捍衛法律權威。熱點素材鏈接新法新規的出臺、偷稅漏稅、高官落馬、貪污腐敗、明星違法等以案學法某交警支隊在整治機動車亂停亂靠違法現象時,發現其中有些是警務用車,但同樣貼上了違法行為告知單,引起路過市民圍觀。解讀: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伸張正義。教材相關知識八上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社會規則的分類九上第二單元 民主與法治法治與德治的關系名言哲語1.①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P88)②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P101)(法律的重要性)2.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法律的作用)知識點2 特殊保護★1.未成年人為什么需要特殊保護?(P96~97)(1)必要性: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2)重要性: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②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2.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P97)(1)專門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其他法律:憲法、民法典、義務教育法、勞動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3.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P99)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和司法保護,共同構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形成全社會關心、保護未成年人的有效機制和良好風尚。家庭 保護 含義 父母、其他監護人和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員對未成年人進行的保護,包括生活上的關心照顧和思想上的教育培養地位 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礎表現 陪伴子女,與孩子進行親子活動;生病時及時帶子女就醫;保證子女按時入學;孩子犯錯后父母進行教育等學校 保護 含義 學校、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機構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地位 起著重要作用表現 定期對校園、教室進行全面消毒;實行校長陪餐制度;舉辦校園安全教育日活動,加強校園安全設施建設;開展勞動實踐活動、體育活動等社會 保護 含義 國家、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地位 未成年人保護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表現 博物館、科技館免費對未成年人開放;社區舉辦安全教育日活動、開辦未成年人保護志愿宣講課堂等網絡 保護 含義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網絡生活實施的專門保護地位 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力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表現 建立統一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電子身份認證系統;建立未成年人網絡防沉迷系統;取締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產品、服務等續表政府 保護 含義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地位 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承擔著主體責任表現 設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對未成年人提供衛生保健服務;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問題的早期發現和及時干預機制;收留、撫養無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等續表司法 保護 含義 國家司法機關(包括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在內的廣義上的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的專門保護地位 是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表現 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未成年人案件不公開審理;對未成年人判罰緩期執行;人民法院不得將失信未成年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續表★4.(教材探究與分享)怎樣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傷害?(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做法。)(P96)(1)國家:①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相關法律法規;②依法打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③建立未成年人保護聯動機制。(2)社會:加強社會保護。①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組織;②創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3)學校:認真履行學校保護的職責。①加強對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和管理;②加強對學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③消除校園安全隱患,建立和完善校園安全措施。(4)家庭:認真履行家庭保護的職責。①自覺履行撫養、監護和保護義務;②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影響子女;③采取科學的教育方法等。(5)青少年:①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牢固樹立法治意識;②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自覺履行法定義務;③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掌握自救自護的方法。5.未成年人應怎樣珍惜法律給予的特殊保護?(P100)(1)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2)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熱點素材鏈接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校園欺凌、“護苗”行動、近視、肥胖、網癮、家庭教育等以案學法七年級學生小云的父親買了一輛中巴車,從事客運生意。為了節省開支,小云的父親一直想讓小云輟學,幫他售票,但小云始終不同意。于是小云找到社區工作人員,經過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做小云父親的思想工作,最終小云得以重返校園。(教材探究與分享P93)解讀:小云父親沒有盡到家庭保護的職責;小云父親侵犯了小云的受教育權;小云應依法維權,通過合法途徑表達自身合理訴求。易錯點撥①網絡保護與其他保護的區別:網絡保護不看主體,只要是涉及網絡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保護都屬于網絡保護;②公安機關既是政府的職能部門,依法管理社會治安,行使行政權,同時又依法偵查違法案件,行使國家的司法權。所以公安機關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屬于政府保護,涉及偵破未成年人案件的屬于司法保護。知識點3 依法辦事1.樹立法治意識的原因。(P101~102)(1)必要性:①法律信仰角度: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②人民角度: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2)重要性:①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②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2.為什么要依法辦事?(P101~102)(1)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2)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3.怎樣做到依法辦事?(依法辦事的要求。)(P102~103)(1)樹立法治意識。(2)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3)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4.(教材拓展空間)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青少年可以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哪些力量?(P103)(1)學習法律方面: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基本內容,樹立法治意識。(2)遵守法律方面: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②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尊重和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3)依法維權方面:在權益遇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如: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積極運用法律幫助他人維權。易錯判斷1.只要不違法,不惹上官司,法律就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 ( )×改正:法律規范著全體公民的行為,保護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的一生都與法律息息相關。2.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特征。 ( )×改正: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3.中學生要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和規定,同時,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 ( )√教材相關知識九上第二單元 民主與法治堅持厲行法治1.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2.(易錯點)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適用答題維度:法律的特征)3.法律的作用:法律規定我們的權利和義務,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適用答題維度:法律的作用)4.(易錯點)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5.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適用答題維度: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的原因)6.(易錯點)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和司法保護。(適用答題維度:保護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線)7.依法辦事:樹立法治意識;遵守各種法律、法規;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適用答題維度:依法辦事的做法)學法守法 與法同行某中學計劃開展一次“法治宣傳主題月”活動,并把這次活動的設計、組織等交給學生會來完成。假如你是該校學生會的一員,請你參與活動并完成下列相應的任務。活動一 新聞解讀老師列舉了一些社會熱點;新聞解讀 法律特征2024年4月26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 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學位法,關 稅法,關于修改農業技術推廣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生物安 全法的決定。 ①2024年5月24日,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 開宣判湖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曹某某受賄、泄露內幕 信息一案,對被告人曹某某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 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以泄露內幕信息罪判 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二百萬元,決定執行 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②續表活動二 資料學習為了解我國當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情況,致遠同學查閱到相關材料:修訂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印發相關意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出臺各項規定加強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未成年人節目管理等工作……活動三 明理踐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維護法律權威,青少年責無旁貸。教材知識鏈接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國家保護未成年人的具體舉措未成年人需依法辦事(1)請你解讀活動一(限定材料范圍)中社會熱點體現的法律特征(限定知識角度)。答案: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結合活動二(限定材料范圍),運用所學知識,請你談談國家采取上述舉措有何意義(限定設問類型)。答案:有利于構筑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有利于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3)學校準備開展“做遵紀守法的中學生”主題演講活動,請你寫一份演講要點(限定設問類型)。(①僅需列出要點,恰當運用學科知識;②層次分明,邏輯嚴謹,書寫工整)答案:樹立法治意識,發自內心地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法律;學會依法辦事,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學習宣傳法律,領會法律精神,積極參與法律宣傳活動,與違法行為作斗爭。考點一 法律的特征與作用1.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在講授某知識點時展示了以下三張PPT。你認為該老師最有可能在講授( )C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B.法律是維系社會正常運轉的唯一規范C.法律與生活息息相關 D.法律只被用來制裁違法犯罪2.(2024淄博二模)2024年2月2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這體現了( )BA.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B.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C.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D.法律規定公民權利義務變式2.1 (2024菏澤一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道德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下列生活行為靠法律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是( )A①到了上學年齡,父母送我去上學 ②公交車上,年輕人主動給老人讓座③爸爸開了一家小吃店,主動申報納稅 ④志愿者參與某地抗洪搶險救災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解析:公交車主動為老人讓座,屬于道德義務;志愿者參與某地抗洪搶險救災,是服務和奉獻社會,故②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3.(2024臨沂一模)2024年1月11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貴州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周某受賄一案。對此案例理解正確的是( )AA.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B.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維護公民合法權益C.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監察權D.法不可違,違法行為必然受到刑罰處罰考點二 特殊保護4.(2024菏澤中考)閱讀下面圖示,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國務院第十五次常務 會議審議通過《未成 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第十七條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高自身網絡素養,規范自身使用網絡的行為,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行為的教育、示范、引導和監督。D①國家高度重視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②條例提升了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保護能力③條例為未成年人成長提供了法治保障④優良家風有助于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材料沒有體現出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①不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要求,②不符合題意。故選D。變式4.1 (2024菏澤三模)下列生活場景與六大保護對應一致的是( )序號 生活場景 所屬保護① 某區人民檢察院舉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專題培訓活動 司法保護② 網信辦開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 項行動 網絡保護③ 教育部頒布《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 社會保護④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草案)》 學校保護A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教育部頒布《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主體是政府部門,屬于政府保護,③說法錯誤;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草案)》,內容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屬于網絡保護,④說法錯誤。故選A。5.(2024臨沂中考)近年來,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學習、生活空間,同時也引發了全社會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問題的關注。2023年10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的施行( )B①旨在營造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環境②徹底構筑了保障未成年人網絡安全防線③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④有利于未成年人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6.(2024威海中考)近年來,校園欺凌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極易誘發違法犯罪。漫畫《守護》展現了各界對未成年人的特殊關愛,這告訴我們( )A①家庭是未成年人保護的第一陣地 ②學校絕不能姑息縱容問題發生③司法機關要依法從嚴處理校園欺凌 ④對欺凌問題一律以刑事案件立案偵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點三 依法辦事7.各級網信部門積極履責,嚴肅查處各類違規“自媒體”賬號。截至2023年5月22日,重點平臺累計清理違規信息141.09萬余條,處置違規賬號92.76萬余個,其中永久關閉賬號6.66萬余個,對外發布公告110余期,有力震懾“自媒體”違法違規行為。這警示我們( )AA.遵守各種法律法規,依法辦事 B.積極規避法律對自己的約束C.敬畏法律,放棄自己的快樂 D.法律只對違法的人有約束力8.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下列行為體現依法辦事的是( )D①小張為了報復小華,在網絡散布詆毀污蔑小華的信息②小強提醒媽媽開車行駛到斑馬線要停車禮讓行人③小華買到了過期飲料后找商家協商退款④小夢撥打市長熱線,舉報非法向河里排放污水的企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①錯誤,小張侵犯了小華的名譽權。故選D。9.(2024菏澤三模改編)【法律護航 與法同行】(1)保山市某中學開展了“普法進校園活動”,學校準備了展板向學生宣傳法律知識,請你給大家解讀以下內容。材料 法律的特征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新修訂的國 務院組織法 ①___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蒼蠅”一起打,依法查處 200多名省部級以上干部。我國開展“天網”行動以來,追回外逃貪官3 800 多人,“百名紅通”已有56人 落網 ②___材料 法律的特征2024年5月24日,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湖北省人民政 府原副省長曹某某受賄、泄露內幕信息一案,對被告人曹某某以受賄罪 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以泄露內 幕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二百萬元,決定執行 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③___答案: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③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續表為了解我國當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情況,致遠同學查閱到相關材料。修訂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印發相關意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出臺各項規定加強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未成年人節目管理等工作……(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一談國家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答案: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②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③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少年兒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希望,我們偉大民族的希望。”(3)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國家制定了哪些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你還知道哪些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特別規定的法律(至少寫出兩部)?答案: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憲法、民法典、刑法、義務教育法等。10.觀察漫畫“織密立體‘安全網’”并閱讀資料卡,運用法律知識回答問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聚焦突出問題,重點就網絡素養促進、網絡信息內容規范、個人信息網絡保護、網絡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規定。其中包括,不得通過網絡對未成年人實施侮辱、誹謗等網絡欺凌行為;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游戲賬號租售服務;建立網絡直播發布者真實身份信息動態核驗機制。從法律的作用角度,說說《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有什么重要意義。答案:①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②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③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有利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有利于為未成年人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