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生命的演化第16講 生命的起源和進化 人類的起源和進化任務一 生命的起源1.生命起源的基本條件(1)物質條件:原始大氣中的(氨、氫氣和水蒸氣等)無機物。(2)能量條件: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3)環境條件:簡單的有機物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再經過極其漫長的歲月,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億年左右,才逐漸形成了原始的生命。2.米勒實驗實驗裝置原料 甲烷、水蒸氣、氫氣、氨等(模擬原始大氣成分)條件 火花放電(模擬閃電)、沸水(模擬原始海洋)產物 多種氨基酸結論 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3.海洋化學起源說進化過程 具體內容 場所第一階段 無機物→有機小分子物質 原始大氣第二階段 有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大分子物質 原始海洋第三階段 有機大分子物質→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結論:原始生命誕生于原始海洋,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任務二 生物進化的證據和歷程1.生物進化的證據證據 方法 規律古生物學證據 比較不同地層的化石——最直接的證據 古老地層中的化石結構簡單、低等,晚近地層中的化石結構復雜、高等解剖學證據 比較馬的前肢、蝙蝠的翼手和鯨的鰭肢骨骼 它們骨骼的排列相似,這說明它們可能由共同的原始祖先進化而來分子生物學證據 比較不同種類生物體內同一種蛋白質或核酸的分子結構 不同種類生物的差異氨基酸數目越多,親緣關系越遠;差異氨基酸數目越少,親緣關系越近2.生物進化的歷程(1)生物進化樹(2)植物的進化歷程(3)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4)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任務三 生物進化的原因1.自然選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2.自然選擇內容(1)過度繁殖: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2)生存斗爭: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為獲取足夠的食物和空間而進行生存斗爭。(3)遺傳和變異:可遺傳變異分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4)適者生存: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容易生存下來,并將這些變異遺傳給下一代,而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被淘汰。3.聯系(1)在自然選擇中過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爭是手段,遺傳變異是基礎,適者生存是結果。(2)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3)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4.人工選擇與自然選擇的比較選擇方式 自然選擇 人工選擇選擇因素 自然環境 人類選擇過程 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 通過人類的不斷選擇而形成生物新類型的過程選擇結果 保留的有利變異既涉及生物的形態結構,也包括生物的生理、行為等,因而更深刻,有利于物種的生存,但不一定對人類有利 保留的變異一般是人所能觀察或體驗到的,滿足人類的需求,但不一定對生物自身有利進化速度 時間長、速度慢 時間短、見效較快共同點 ①對變異的選擇;②創造生物的新類型任務四 人類的起源和進化1.人類起源: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人類進化的證據:化石。3.人類進化歷程(1)原因①外因:森林的大量消失。②內因:自身形態結構的變化。(2)人類進化的歷程: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人、猿分界的標志)→使用并制造工具→使用火→大腦發達→產生語言→人類。4.人類的進化(共15張PPT)第16講 生命的起源和進化 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必背知識第五單元 生命的演化任務一 生命的起源1.生命起源的基本條件(1)物質條件:原始大氣中的(氨、氫氣和水蒸氣等)無機物。(2)能量條件: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3)環境條件:簡單的有機物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再經過極其漫長的歲月,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億年左右,才逐漸形成了原始的生命。2.米勒實驗實驗裝置原料 甲烷、水蒸氣、氫氣、氨等(模擬原始大氣成分)條件 火花放電(模擬閃電)、沸水(模擬原始海洋)產物 多種氨基酸結論 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3.海洋化學起源說進化過程 具體內容 場所第一階段 無機物→有機小分子物質 原始大氣第二階段 有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大分子物質 原始海洋第三階段 有機大分子物質→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結論:原始生命誕生于原始海洋,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任務二 生物進化的證據和歷程1.生物進化的證據證據 方法 規律古生物學證據 比較不同地層的化石——最直接的證據 古老地層中的化石結構簡單、低等,晚近地層中的化石結構復雜、高等證據 方法 規律解剖學證據 比較馬的前肢、蝙蝠的翼手和鯨的鰭肢骨骼 它們骨骼的排列相似,這說明它們可能由共同的原始祖先進化而來分子生物學證據 比較不同種類生物體內同一種蛋白質或核酸的分子結構 不同種類生物的差異氨基酸數目越多,親緣關系越遠;差異氨基酸數目越少,親緣關系越近2.生物進化的歷程(1)生物進化樹(2)植物的進化歷程(3)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4)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任務三 生物進化的原因1.自然選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2.自然選擇內容(1)過度繁殖: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2)生存斗爭: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為獲取足夠的食物和空間而進行生存斗爭。(3)遺傳和變異:可遺傳變異分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4)適者生存: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容易生存下來,并將這些變異遺傳給下一代,而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被淘汰。3.聯系(1)在自然選擇中過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爭是手段,遺傳變異是基礎,適者生存是結果。(2)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3)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4.人工選擇與自然選擇的比較選擇方式 自然選擇 人工選擇選擇因素 自然環境 人類選擇過程 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 通過人類的不斷選擇而形成生物新類型的過程選擇結果 保留的有利變異既涉及生物的形態結構,也包括生物的生理、行為等,因而更深刻,有利于物種的生存,但不一定對人類有利 保留的變異一般是人所能觀察或體驗到的,滿足人類的需求,但不一定對生物自身有利進化速度 時間長、速度慢 時間短、見效較快共同點 ①對變異的選擇;②創造生物的新類型任務四 人類的起源和進化1.人類起源: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人類進化的證據:化石。3.人類進化歷程(1)原因①外因:森林的大量消失。②內因:自身形態結構的變化。(2)人類進化的歷程: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人、猿分界的標志)→使用并制造工具→使用火→大腦發達→產生語言→人類。4.人類的進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生物復習必背知識第五單元第16講生命的起源和進化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學案.docx 中考生物復習必背知識第五單元第16講生命的起源和進化人類的起源和進化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