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題型突破四 跨學科實踐題對點訓練1.C [③是細胞核,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遺傳信息的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C符合題意。]2.C [題圖所示的腎單位結構模型,模擬腎小管的是③,C符合題意。]3.D [①模擬保衛細胞,而氣孔是由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保衛細胞控制②氣孔的開閉,A正確;②模擬氣孔,當氣孔張開時,葉片內的水分吸收熱量變成水蒸氣,經氣孔擴散到外界空氣中,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強,故氣孔是蒸騰作用的“門戶”,B正確;③模擬導管,其功能是運輸水和無機鹽,C正確;晚上葉片的大多數氣孔縮小或關閉,蒸騰作用減弱,散失水分減少,故②呈關閉狀態,D錯誤。]4.C [機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時,處于屈膝狀態,因此③處于舒張狀態,④處于收縮狀態,C錯誤。]5.解析:(1)在眼球的結構中,晶狀體透明、有彈性,類似照相機的鏡頭。睫狀體內有平滑肌,通過平滑肌的收縮和舒張來調節晶狀體的曲度,從而使眼睛能夠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眼球中的視網膜,為一層柔軟而透明的膜,緊貼在脈絡膜內側,是物像形成的部位。可見,水透鏡模擬晶狀體,注射器模擬睫狀體,光屏模擬形成物像的視網膜。(2)光圈模擬眼球中的瞳孔,能夠控制進光量,當光屏上的物像較暗時,可以將光圈調大,增加進光量,反之調小光圈。(3)該項目小組的同學移動水透鏡改變了眼球前后徑,不能模擬眼球的結構;此外在通過推拉注射器改變晶狀體曲度的同時水透鏡與光屏的距離也在變化,沒有遵循實驗設計的單一變量原則。答案:(1)水透鏡 光屏 (2)調大 (3)不嚴謹,正常的眼球前后徑不會發生改變,但該操作改變了水透鏡與光屏的距離(或該操作在改變光源與水透鏡的距離的同時改變了水透鏡與光屏的距離,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意思相近即可)6.解析:(1)“太空養魚”在一個1升大小的密閉水族箱內進行,該水族箱內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稱為生態系統。(2)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制作生態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魚類排泄物,這些微生物在生態瓶中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3)生態瓶中有塘泥,塘泥有細菌和真菌等分解者,還有小魚,屬于消費者,但缺少生產者(綠色植物),所以根據題表“生物部分組成成分”一欄判斷,該生態瓶評價等級為B。(4)光照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光線良好可以保證生態瓶中的植物正常生長。作品經過完善后,根據題表“光照條件”一欄判斷,該生態瓶最好放置在光線良好的環境中。(5)每個生態系統都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生物種類多營養結構復雜,自動調節能力就強,反之,自動調節能力就弱。生態瓶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太少,不能維持較長時間。答案:(1)生態系統 (2)分解者 (3)B 缺少生產者 (4)光線良好 (5)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太少7.解析:(1)通風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增加農作物的產量。(2)水和無機鹽主要是由根尖的成熟區從土壤中吸收,再通過導管向上運輸。(3)施肥過多引起植物出現“燒苗”的現象,要想緩解施肥過多對植物的影響,應采取的補救措施是3定期補水、更換營養液。(4)氣泵的作用是給作物的根(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氣,保證根的呼吸作用正常進行。(5)大白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葉,屬于營養器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增強抵抗力,防治牙齦出血、壞血病。答案:(1)光合 (2)成熟區 (3)3 (4)氧氣 呼吸 (5)C8.解析:(1)可以探究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因素對蠶卵孵化的影響。(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選取多種植物的葉進行家蠶食性的研究,發現家蠶喜食桑葉,這種習性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3)測量幼蟲發育過程中不同時期的體長,根據測量結果,可繪制體長變化曲線:INCLUDEPICTURE "25FXLCSW-815.TIF" INCLUDEPICTURE "G:\\2025方正\\2025初中總復習\\25版初中總復習棗莊版生物學\\25FXLCSW-81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5方正\\2025初中總復習\\25版初中總復習棗莊版生物學\\25FXLCSW-81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4初中總復習\\1月計件\\2025版初中總復習生物學(棗莊專版)\\25FXLCSW-815.TIF" \* MERGEFORMATINET(4)家蠶的幼蟲期不斷地取食桑葉,使體內儲存較多的有機物,體內儲存的有機物越多,吐絲量就越多。所以吐絲時家蠶處于發育過程的幼蟲階段,延長這一階段,取食桑葉增多,可以提高蠶絲產量。(5)蠶蛾身體分節,有1對觸角、2對翅和3對足,觸角和足分節,具有節肢動物的特征。家蠶的發育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其發育方式為完全變態發育。(6)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改變動植物性狀。我國蠶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將某基因導入蠶卵,得到的蠶繭更大,實現提質增量。答案:(1)溫度(或濕度、光照) (2)自然選擇(3) INCLUDEPICTURE "25FXLCSW-811A.TIF" INCLUDEPICTURE "G:\\2025方正\\2025初中總復習\\25版初中總復習棗莊版生物學\\25FXLCSW-811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5方正\\2025初中總復習\\25版初中總復習棗莊版生物學\\25FXLCSW-811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4初中總復習\\1月計件\\2025版初中總復習生物學(棗莊專版)\\25FXLCSW-811A.TIF" \* MERGEFORMATINET(4)幼蟲 (5)節肢 完全變態 (6)轉基因9.解析:(1)①制作酸奶時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種厭氧菌,在無氧的條件下,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使得奶和菜呈現一種特殊的風味,還不改變其品質。釀酒時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各項目組使用的菌種均在無氧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產生乳酸或酒精。細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分為二,繁殖速度快。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酵母菌還可以出芽生殖。因此,乳酸項目組使用的菌種區別于其他兩組菌種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②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營養物質和生存空間。所以,A步驟的目的是為細菌和真菌生長和繁殖提供營養物質。釀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轉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發酵是不需要氧氣的,但是其生長和繁殖是需要氧氣的,D步驟,要在米飯中間挖一個凹坑的主要目的是為酵母菌的生長和繁殖提供充足的氧氣。E步驟,將裝置均置入30 ℃的恒溫箱中,原因是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2)①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市售的酸奶中含有大量乳酸菌,故可使用市售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②乙、丙裝置設置橡皮管排氣口、可及時排出產生的氣體,并方便檢測氣體成分,檢測的方式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因為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變渾濁,說明產生了二氧化碳。答案:(1)無氧 分裂生殖 為細菌和真菌生長和繁殖提供營養物質 為酵母菌的生長和繁殖提供充足的氧氣 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 (2)市售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題型突破四 跨學科實踐題[題型特點]通過設置模型制作、植物栽培和動物飼養、發酵食品制作等真實情景問題,需要綜合運用科技、技術、工程學和數學等學科的概念、方法和思想,設計方案并付諸實施,以尋求科學問題答案或制造相關產品的一類習題。[解題思路]1.審讀題干仔細閱讀題干,以確定題目要求解答的類型。2.分析設問瀏覽問題,確定考查知識點。3.鏈接知識結合問題,回顧所學相關知識。4.規范作答運用生物學術語,組織答題語言,規范答題。1.(2024·安徽中考)如圖是某同學制作的植物細胞模型,①~④表示的結構中,能控制生物生長發育和遺傳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2024·湖南中考)某同學用膠管和漏斗制作了如圖所示的腎單位結構模型,其中模擬腎小管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3.(2024·吉林中考)如圖是利用氣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植物氣孔模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模擬保衛細胞,控制②開閉B.②模擬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C.③模擬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D.在夜幕降臨時,大多數②呈圖示狀態4.(2024·長春中考)2024年4月,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名為“天工”的機器人(圖甲),圖乙是機器人下肢部分結構的簡易模型。下列關于機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時的敘述,錯誤的是( )A.①②模擬骨,③④模擬肌肉B.②在④牽動下繞⑤活動C.③④都處于舒張狀態D.機器人的運動由模擬“神經系統”控制5.(2024·長沙中考)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老師帶領項目小組制作了眼球結構模型(如圖所示),用以演示眼球的成像過程。裝置說明①光源、水透鏡、光屏均可移動;②推拉注射器可改變水透鏡的曲度;③顯微鏡光圈的大小可調節。(1)模型中,__________模擬眼球的晶狀體,________模擬眼球的視網膜。(2)若在光屏上形成的物像較暗,可將光圈________,使物像更明亮。(3)項目小組的同學用該裝置探究人體如何通過晶狀體曲度調節看清遠近的物體。他移動水透鏡并記錄光源與水透鏡的距離,隨后推拉注射器使物像清晰,記錄水透鏡的曲度變化。該操作過程是否嚴謹?請判斷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24·江西中考)某班同學看到“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將在我國空間站進行多項實驗”這一報道,對其中的太空養魚充滿好奇。隨后,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利用帶瓶塞的無色透明玻璃瓶、塘泥、池塘水、小魚、金魚藻等材料,開展生態瓶養魚實踐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1)“太空養魚”在一個1升大小的密閉水族箱內進行,該水族箱內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稱為____________。(2)制作生態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魚類排泄物,這些微生物在生態瓶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3)實踐過程中,某同學制作的生態瓶如圖所示。根據下表“生物部分組成成分”一欄判斷,該生態瓶評價等級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生態瓶評價表評價維度 評價等級A B C科學性 生物部分 組成成分 成分齊全 缺少一種成分 缺少兩種成分或更多光照條件 光線良好 陽光直射 沒有光照美觀性 …環保性 …(4)上圖作品經過完善后,根據上表“光照條件”一欄判斷,該生態瓶最好放置在____________的環境中。(5)同學們發現完善后的生態瓶仍不能維持較長時間,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24·江西中考)某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巧用水培裝置,實現家庭種植”實踐活動。圖1是該同學搜集的家庭水培指導建議,圖2是水培裝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圖1中的建議,多通風可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促進白菜的________作用。(2)圖2中的營養液含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被吸收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________。(3)種植過程中,水培白菜出現萎蔫、燒苗現象,可依據圖1中的建議________(填序號)進行改善。(4)該同學發現部分植株出現根部腐爛現象,在老師建議下于裝置底部增設氣泵。氣泵的主要作用是泵入__________保證根的________作用正常進行。(5)收獲的白菜可做成美味的菜肴。白菜含有維生素________,有助于防治牙齦出血、壞血病。8.(2024·福建中考)我國種桑養蠶歷史悠久。朵朵參加“美麗中國蠶”綜合實踐活動,展示并交流了活動成果。(1)孵化蠶卵探究環境因素對蠶卵孵化的影響,可選擇的實驗變量是________。(2)選取食物選取多種植物的葉進行家蠶食性的研究,發現家蠶喜食桑葉,這種習性是長期____________的結果。(3)幼蟲生長測量幼蟲發育過程中不同時期的體長,根據測量結果繪制體長變化曲線。(4)吐絲結繭吐絲時家蠶處于發育過程的________階段,延長這一階段,可以提高蠶絲產量。(5)羽化成蛾蠶蛾身體分節,有1對觸角、2對翅和3對足,觸角和足分節,具有________動物的特征。家蠶的發育方式為____________發育。(6)知識鏈接①西南大學蠶學院科研團隊成功研發蠶飼料,攻克全天候養殖瓶頸;②技術工匠們研制的自動給桑養蠶機,降低人力成本;③我國蠶學家利用________技術將某基因導入蠶卵,得到的蠶繭更大,實現提質增量。9.(2024·臨沂中考)在食品發酵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如何自制甜美的飲品,是同學們最喜歡的實踐活動。在自主報名的基礎上,老師將學生分成三個項目組:酸奶項目組、米酒項目組、葡萄酒項目組。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項目實施:①項目原理。各項目組使用的菌種均在________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產生乳酸或酒精,乳酸項目組使用的菌種區別于其他兩組菌種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②制作流程及分析。A.制作培養基,三個項目分別使用牛奶、糯米和葡萄作為培養基材料;B.各項目組對設計的裝置進行高溫消毒并冷卻;C.項目組各自將牛奶煮沸后冷卻、糯米蒸熟后冷卻、洗凈晾干的葡萄榨成汁液后,分別放入甲、乙、丙裝置內;D.甲裝置加入適量酸奶并均勻攪拌;乙裝置將糯米與酒曲均勻攪拌、壓實,中間挖一個凹坑;丙裝置加入酵母菌并均勻攪拌;E.按照圖示方式密封后,均放置在30 ℃恒溫箱中。流程分析:A步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步驟,乙裝置挖凹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步驟,將裝置均置入30 ℃的恒溫箱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結果及分析。(略)(2)反思與總結:①酸奶的制作可使用________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②乙、丙裝置設置橡皮管排氣口、可及時排出產生的氣體,并方便檢測氣體成分,檢測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32張PPT)題型突破四 跨學科實踐題[題型特點]通過設置模型制作、植物栽培和動物飼養、發酵食品制作等真實情景問題,需要綜合運用科技、技術、工程學和數學等學科的概念、方法和思想,設計方案并付諸實施,以尋求科學問題答案或制造相關產品的一類習題。[解題思路]1.審讀題干仔細閱讀題干,以確定題目要求解答的類型。2.分析設問瀏覽問題,確定考查知識點。3.鏈接知識結合問題,回顧所學相關知識。4.規范作答運用生物學術語,組織答題語言,規范答題。[對點訓練]1.(2024·安徽中考)如圖是某同學制作的植物細胞模型,①~④表示的結構中,能控制生物生長發育和遺傳的是( ) A.① B.②C.③ D.④√C [③是細胞核,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遺傳信息的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C符合題意。]2.(2024·湖南中考)某同學用膠管和漏斗制作了如圖所示的腎單位結構模型,其中模擬腎小管的是( ) A.① B.②C.③ D.④√C [題圖所示的腎單位結構模型,模擬腎小管的是③,C符合題意。]3.(2024·吉林中考)如圖是利用氣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植物氣孔模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模擬保衛細胞,控制②開閉B.②模擬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C.③模擬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D.在夜幕降臨時,大多數②呈圖示狀態√D [①模擬保衛細胞,而氣孔是由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保衛細胞控制②氣孔的開閉,A正確;②模擬氣孔,當氣孔張開時,葉片內的水分吸收熱量變成水蒸氣,經氣孔擴散到外界空氣中,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強,故氣孔是蒸騰作用的“門戶”,B正確;③模擬導管,其功能是運輸水和無機鹽,C正確;晚上葉片的大多數氣孔縮小或關閉,蒸騰作用減弱,散失水分減少,故②呈關閉狀態,D錯誤。]4.(2024·長春中考)2024年4月,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名為“天工”的機器人(圖甲),圖乙是機器人下肢部分結構的簡易模型。下列關于機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時的敘述,錯誤的是( )A.①②模擬骨,③④模擬肌肉B.②在④牽動下繞⑤活動C.③④都處于舒張狀態D.機器人的運動由模擬“神經系統”控制√C [機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時,處于屈膝狀態,因此③處于舒張狀態,④處于收縮狀態,C錯誤。]5.(2024·長沙中考)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老師帶領項目小組制作了眼球結構模型(如圖所示),用以演示眼球的成像過程。裝置說明①光源、水透鏡、光屏均可移動;②推拉注射器可改變水透鏡的曲度;③顯微鏡光圈的大小可調節。(1)模型中,__________模擬眼球的晶狀體,________模擬眼球的視網膜。(2)若在光屏上形成的物像較暗,可將光圈______,使物像更明亮。(3)項目小組的同學用該裝置探究人體如何通過晶狀體曲度調節看清遠近的物體。他移動水透鏡并記錄光源與水透鏡的距離,隨后推拉注射器使物像清晰,記錄水透鏡的曲度變化。該操作過程是否嚴謹?請判斷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透鏡 光屏 調大不嚴謹,正常的眼球前后徑不會發生改變,但該操作改變了水透鏡與光屏的距離(或該操作在改變光源與水透鏡的距離的同時改變了水透鏡與光屏的距離,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在眼球的結構中,晶狀體透明、有彈性,類似照相機的鏡頭。睫狀體內有平滑肌,通過平滑肌的收縮和舒張來調節晶狀體的曲度,從而使眼睛能夠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眼球中的視網膜,為一層柔軟而透明的膜,緊貼在脈絡膜內側,是物像形成的部位。可見,水透鏡模擬晶狀體,注射器模擬睫狀體,光屏模擬形成物像的視網膜。(2)光圈模擬眼球中的瞳孔,能夠控制進光量,當光屏上的物像較暗時,可以將光圈調大,增加進光量,反之調小光圈。(3)該項目小組的同學移動水透鏡改變了眼球前后徑,不能模擬眼球的結構;此外在通過推拉注射器改變晶狀體曲度的同時水透鏡與光屏的距離也在變化,沒有遵循實驗設計的單一變量原則。6.(2024·江西中考)某班同學看到“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將在我國空間站進行多項實驗”這一報道,對其中的太空養魚充滿好奇。隨后,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利用帶瓶塞的無色透明玻璃瓶、塘泥、池塘水、小魚、金魚藻等材料,開展生態瓶養魚實踐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1)“太空養魚”在一個1升大小的密閉水族箱內進行,該水族箱內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稱為__________。(2)制作生態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魚類排泄物,這些微生物在生態瓶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生態系統分解者(3)實踐過程中,某同學制作的生態瓶如圖所示。根據下表“生物部分組成成分”一欄判斷,該生態瓶評價等級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生態瓶評價表評價維度 評價等級A B C科學性 生物部分組成成分 成分齊全 缺少一種成分 缺少兩種成分或更多光照條件 光線良好 陽光直射 沒有光照美觀性 … 環保性 … B 缺少生產者(4)上圖作品經過完善后,根據上表“光照條件”一欄判斷,該生態瓶最好放置在____________的環境中。(5)同學們發現完善后的生態瓶仍不能維持較長時間,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線良好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太少解析:(1)“太空養魚”在一個1升大小的密閉水族箱內進行,該水族箱內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稱為生態系統。(2)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制作生態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魚類排泄物,這些微生物在生態瓶中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3)生態瓶中有塘泥,塘泥有細菌和真菌等分解者,還有小魚,屬于消費者,但缺少生產者(綠色植物),所以根據題表“生物部分組成成分”一欄判斷,該生態瓶評價等級為B。(4)光照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光線良好可以保證生態瓶中的植物正常生長。作品經過完善后,根據題表“光照條件”一欄判斷,該生態瓶最好放置在光線良好的環境中。(5)每個生態系統都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生物種類多營養結構復雜,自動調節能力就強,反之,自動調節能力就弱。生態瓶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太少,不能維持較長時間。7.(2024·江西中考)某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巧用水培裝置,實現家庭種植”實踐活動。圖1是該同學搜集的家庭水培指導建議,圖2是水培裝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圖1中的建議,多通風可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促進白菜的_________作用。(2)圖2中的營養液含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被吸收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________。(3)種植過程中,水培白菜出現萎蔫、燒苗現象,可依據圖1中的建議_____(填序號)進行改善。光合成熟區3 (4)該同學發現部分植株出現根部腐爛現象,在老師建議下于裝置底部增設氣泵。氣泵的主要作用是泵入__________保證根的________作用正常進行。(5)收獲的白菜可做成美味的菜肴。白菜含有維生素____,有助于防治牙齦出血、壞血病。氧氣呼吸C解析:(1)通風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增加農作物的產量。(2)水和無機鹽主要是由根尖的成熟區從土壤中吸收,再通過導管向上運輸。(3)施肥過多引起植物出現“燒苗”的現象,要想緩解施肥過多對植物的影響,應采取的補救措施是3定期補水、更換營養液。(4)氣泵的作用是給作物的根(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氣,保證根的呼吸作用正常進行。(5)大白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葉,屬于營養器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增強抵抗力,防治牙齦出血、壞血病。8.(2024·福建中考)我國種桑養蠶歷史悠久。朵朵參加“美麗中國蠶”綜合實踐活動,展示并交流了活動成果。(1)孵化蠶卵探究環境因素對蠶卵孵化的影響,可選擇的實驗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溫度(或濕度、光照)(2)選取食物選取多種植物的葉進行家蠶食性的研究,發現家蠶喜食桑葉,這種習性是長期____________的結果。(3)幼蟲生長測量幼蟲發育過程中不同時期的體長,根據測量結果繪制體長變化曲線。自然選擇(4)吐絲結繭吐絲時家蠶處于發育過程的________階段,延長這一階段,可以提高蠶絲產量。(5)羽化成蛾蠶蛾身體分節,有1對觸角、2對翅和3對足,觸角和足分節,具有________動物的特征。家蠶的發育方式為____________發育。幼蟲節肢完全變態(6)知識鏈接①西南大學蠶學院科研團隊成功研發蠶飼料,攻克全天候養殖瓶頸;②技術工匠們研制的自動給桑養蠶機,降低人力成本;③我國蠶學家利用________技術將某基因導入蠶卵,得到的蠶繭更大,實現提質增量。轉基因解析:(1)可以探究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因素對蠶卵孵化的影響。(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選取多種植物的葉進行家蠶食性的研究,發現家蠶喜食桑葉,這種習性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3)測量幼蟲發育過程中不同時期的體長,根據測量結果,可繪制體長變化曲線:(4)家蠶的幼蟲期不斷地取食桑葉,使體內儲存較多的有機物,體內儲存的有機物越多,吐絲量就越多。所以吐絲時家蠶處于發育過程的幼蟲階段,延長這一階段,取食桑葉增多,可以提高蠶絲產量。(5)蠶蛾身體分節,有1對觸角、2對翅和3對足,觸角和足分節,具有節肢動物的特征。家蠶的發育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其發育方式為完全變態發育。(6)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改變動植物性狀。我國蠶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將某基因導入蠶卵,得到的蠶繭更大,實現提質增量。9.(2024·臨沂中考)在食品發酵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如何自制甜美的飲品,是同學們最喜歡的實踐活動。在自主報名的基礎上,老師將學生分成三個項目組:酸奶項目組、米酒項目組、葡萄酒項目組。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項目實施:①項目原理。各項目組使用的菌種均在________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產生乳酸或酒精,乳酸項目組使用的菌種區別于其他兩組菌種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無氧 分裂生殖②制作流程及分析。A.制作培養基,三個項目分別使用牛奶、糯米和葡萄作為培養基材料;B.各項目組對設計的裝置進行高溫消毒并冷卻;C.項目組各自將牛奶煮沸后冷卻、糯米蒸熟后冷卻、洗凈晾干的葡萄榨成汁液后,分別放入甲、乙、丙裝置內;D.甲裝置加入適量酸奶并均勻攪拌;乙裝置將糯米與酒曲均勻攪拌、壓實,中間挖一個凹坑;丙裝置加入酵母菌并均勻攪拌;E.按照圖示方式密封后,均放置在30 ℃恒溫箱中。流程分析:A步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步驟,乙裝置挖凹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步驟,將裝置均置入30 ℃的恒溫箱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結果及分析。(略)為細菌和真菌生長和繁殖提供營養物質為酵母菌的生長和繁殖提供充足的氧氣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2)反思與總結:①酸奶的制作可使用____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②乙、丙裝置設置橡皮管排氣口、可及時排出產生的氣體,并方便檢測氣體成分,檢測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售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解析:(1)①制作酸奶時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種厭氧菌,在無氧的條件下,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使得奶和菜呈現一種特殊的風味,還不改變其品質。釀酒時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各項目組使用的菌種均在無氧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產生乳酸或酒精。細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分為二,繁殖速度快。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酵母菌還可以出芽生殖。因此,乳酸項目組使用的菌種區別于其他兩組菌種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②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營養物質和生存空間。所以,A步驟的目的是為細菌和真菌生長和繁殖提供營養物質。釀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轉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發酵是不需要氧氣的,但是其生長和繁殖是需要氧氣的,D步驟,要在米飯中間挖一個凹坑的主要目的是為酵母菌的生長和繁殖提供充足的氧氣。E步驟,將裝置均置入30 ℃的恒溫箱中,原因是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2)①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市售的酸奶中含有大量乳酸菌,故可使用市售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②乙、丙裝置設置橡皮管排氣口、可及時排出產生的氣體,并方便檢測氣體成分,檢測的方式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因為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變渾濁,說明產生了二氧化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生物復習題型突破四跨學科實踐題學案.docx 中考生物復習題型突破四跨學科實踐題課件.ppt 題型突破四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