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南充市初中道德與法治集體備課組8.1公平正義的價值設計一、單選題。1.電影《第二十條》聚焦正當防衛(wèi)這一熱議話題,經(jīng)典臺詞“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我們辦的不是案子,是別人的人生”體現(xiàn)出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是( )A.民主自由 B.公平正義 C.公正司法 D.自由平等2.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保障,是社會穩(wěn)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下列詩句能體現(xiàn)人們向往公平的是( )A.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B.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公者無私之謂也,平者無偏之謂也3.從公平的內(nèi)涵來看,下圖漫畫中的做法不符合 的要求。( )A.權利公平B.規(guī)則公平C.收入公平D.過程公平4.如今流行的“最美”一詞,是人們用來表達對勇敢承擔責任、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精神等高尚行為的贊揚和肯定。這充分表達了( )A.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 B.正義只是人們的美好期盼C.正義榜樣只是用來贊賞的 D.正義行為是難以復制學習的5.期盼正義、維護正義是所有善良人的心聲。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列行為屬于正義行為的有( )①日本發(fā)生了地震,商家大幅度提高食鹽價格②小林記住醉駕肇事逃逸車輛的車牌號,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③看見校外青年毆打同校同學,小馬及時撥打“110”④小麗響應“講文明樹新風”號召,加入志愿者行動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綜合探究題6.【依法行使權利,弘揚法治精神】某校八年級學生開展了“身邊事,深點評”活動,以下是同學們選取的兩個鏡頭,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鏡頭一 春節(jié)假期檔電影《第二十條》異乎尋常地大“火”,該電影以藝術性角度向觀眾釋放國家支持正當防衛(wèi)、鼓勵見義勇為的信號。“法不能向不法讓步”這一金句已經(jīng)連續(xù)三年被寫入最高檢工作報告,彰顯了檢察機關捍衛(wèi)法治尊嚴、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決心和毅力。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請結合材料,運用公平正義相關知識,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提供理論依據(jù)。試卷第1頁,共3頁培根鑄魂 啟智潤心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來源】2025年遼寧省遼陽市部分學校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詳解】本題考查對公平正義的認識和理解。B:依據(jù)教材知識可知,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實現(xiàn)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故B說法符合題意;AC:民主自由、 公正司法等均不屬于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故AC說法不符合題意;D:這也是法治社會的價值追求,但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出來,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2.D【來源】2024年山東省日照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詳解】本題考查公平的價值。D:“公者無私之謂也,平者無偏之謂也”表達了公正和不偏不倚的重要性,體現(xiàn)了人們對公平的向往,故D說法正確;A:“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意思是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后引申為對教師奉獻精神的贊美之情,故A不符合題意;B:“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意思是我橫刀而出,仰天大笑,因為去者和留者肝膽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侖山一樣的雄偉氣魄,體現(xiàn)了豪邁之情,故B不符合題意;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自古以來,人都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義,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體現(xiàn)了愛國之情,故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3.A【來源】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qū)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詳解】本題考查公平的內(nèi)涵。A:依據(jù)教材知識,公平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包括權利公平、規(guī)則公平、機會公平等。漫畫反映出有的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拒絕接受女性、殘疾人、農(nóng)民、矮個子等,這種做法不符合權利公平的要求,A說法正確;BCD:三項與漫畫中提供的信息無關,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4.A【來源】天津市東麗區(qū)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正義的認識和把握。A:依據(jù)題文描述,“最美”一詞,是人們用來表達對勇敢承擔責任、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精神等高尚行為的贊揚和肯定,這充分表達了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故A說法正確;B:“只是”說法錯誤,C:正義的榜樣是用來學習的,C說法錯誤;D:正義行為可以效仿,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5.C【來源】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qū)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詳解】本題考查正義的相關知識。②③④:在社會進程中,凡促進人類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的行為,都是正義行為。凡阻礙人類社會進步與發(fā)展、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的行為,都是非正義行為。小林記住醉駕肇事逃逸車輛的牌號,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他敢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屬于正義行為;看見校外青年毆打同校同學,小馬及時撥打“110”,這是敢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表現(xiàn),屬于正義行為;小麗響應“講文明,樹新風”號召,加入志愿者行動,積極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屬于正義行為,②③④正確;①:日本發(fā)生了地震,商家大幅度提高食鹽價格,這損害了他人正當權益,屬于非正義行為,①錯誤;故本題選C。6.(1)①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②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③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④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⑤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保障。⑥公平是社會穩(wěn)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來源】湖北省十堰市城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分析】考點考查:公平正義的價值;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yǎng):法治觀念【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法律, 需要運用公平正義的有關知識,從依據(jù)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法不能向不法讓步”這一金句已經(jīng)連續(xù)三年被寫入最高檢工作報告,彰顯了檢察機關捍衛(wèi)法治尊嚴、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決心和毅力→可鏈接公平正義的價值。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培根鑄魂 啟智潤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