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七年級(下)第一次學情監測生物 題號二總分合分人復分人得分姓名溫馨提示:本試卷共兩道大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量6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題號1345678910111213準考證號答案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在適宜條件下,以下最有可能萌發的是考場編號A.超市里購買的大米B.炒熟的花生C.泡過水的生綠豆D.蟲蛀空的大豆2.如圖為花生種子萌發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萌發時①最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的B.萌發過程中營養由②子葉提供C.萌發過程中有機物含量增加考場座號D.花生種子萌發胚需具有活性①3.農諺有“小滿小滿,麥粒漸滿”的說法,即小滿時節小麥將粒逐漸飽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小麥籽粒由雌蕊的子房發育而成B.麥粒漸滿過程中將營養物質貯存在子葉中C.根吸收的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使麥粒漸滿市縣D.麥粒漸滿過程中積累的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4.大豆種子的形成和萌發過程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顫受精卵胚種子②幼苗珠被①學校A①表示種子結構中的胚乳B.②表示種子形成的過程KC.大豆種子萌發時所需營養主要來自于胚D,大豆種子的萌發只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水5.無土栽培脫離了土壤的限制,擴展了農業生產的空間。配制無土栽培營養液時,需要添加的物質是A.淀粉B.蛋白質C.無機鹽D.雛生素6.同學們觀察祥蔥根尖的結構時,發現不同區域的細胞特點各不相同。以下敘述正確的是班級①②④ 2025年七年級(下)第一次學情監測(生物)一1A.①具有較強分裂能力B.細胞核變化最明顯的區域是②C.水分主要從③進入根尖D,④是生長最快的部分7.香椿是一種喬木,香椿芽有“樹上佳蔬”的美譽。有關香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香椿芽是由葉芽發育成的B.香椿的莖能逐年加粗是因為莖中有形成層C.制作家具的香椿木取材于莖中的韌皮部D.香椿依靠根毛從土壤中吸收水分8.《落花生》一文中描述了落花生的特點一地上開花、入地結莢。“莢”是落花生的繭狀果實,下列結構能發育成“莢”的是A.子房B.胚珠C.子房壁D.受精卵9.木瓜果實中有許多種子,這是因為花的結構中有多個A.子房B.子房壁C.花柱D.胚珠10.某同學菠菜葉橫切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①A.葉包括葉肉、葉脈和表皮三部分②B.圖中②的細胞內含有較多的葉綠體C.圖中①表示葉的薄壁組織3D.植物通過③可以運輸水分和無機鹽11.為美化校園環境,同學們移栽了一些樹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④A.根部帶土坨保護根毛B.給樹木“掛吊瓶”補充水和無機鹽C.剪去部分枝葉增強蒸騰作用D.選擇陰天移栽減少水分散失12.光合作用的探究實驗中,下面哪一個探究實驗中不需要經過黑暗處理的是A.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B.檢驗光合作用釋放氧氣C.驗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D.驗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13.右圖是被子植物細胞的兩種生理過程示意圖,其中敘1述錯誤的是a計水光→b+氧氣→a+水+能量A.①是葉綠體,2是呼吸作用①B.a是二氧化碳,b是有機物2C.1只在有葉綠體的細胞內進行,2在活細胞內都能進行D.1只在白天進行,2只在晚上進行14.以下是小明同學總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具有的意義,錯誤的是A.制造有機物養育生物圈中其他生物B.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釋放氧氣D.分解有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15.右圖為葉肉細胞內進行的某些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①、②為不①①同氣體,A為某細胞結構,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葉肉細胞A.植物細胞中都含有葉綠體B.①代表的是氧氣(葉綠體C.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D.A是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16.提效增產是大棚生產中增加菜農收益的重要途徑之一。下列措②施能提高農作物產量,從而幫助菜農增加收益的是A.增大棚內晝夜溫差,通入適量二氧化碳B.白天用遮陰網將大棚遮住,減少有機物的損耗C.大幅減小菜苗間距,最大限度增加菜苗種植密度D.每天大量澆水,以保證正常的生命活動2025年七年級(下)第一次學情監測(生物)一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