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春學段期中質(zhì)量檢測八年級生物一、選擇題(單選每題1分)1.人體攝入的食物需要多種消化液來消化,下列食物與消化液對應錯誤的是A.白米飯—唾液、胰液、腸液B.雞蛋—睡液、胰液、腸液簽C.肥豬肉一膽汁、胰液、腸液D.花生—一膽汁、胰液、腸液2.圖甲、乙是模擬膈肌運動的裝置,圖丙是某人平靜呼吸過程中胸廓容積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甲圖模擬的是呼氣,肋間肌處于舒張狀態(tài)B.乙圖模擬的是吸氣,對應丙圖曲線AB段時間C.丙圖BC段,肺內(nèi)氣壓小于大氣壓D.丙圖B點表示吸氣結束、呼氣開始3.某人驗尿時發(fā)現(xiàn)尿液中有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zhì),發(fā)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A.腎小囊B.輸尿管C.腎小管D.腎小球4.海葵著生在礁石上,用布滿刺細胞的觸手捕食和防御。下列生物中,與海葵親緣關系最患近的是有A.海藻B.水母C.水蛭D.沙蠶5.當捕食劇毒節(jié)肢動物,如蜈蚣和蝎子時,食蝗鼠高超的技巧是與生俱來的。從行為獲得的途徑分析,食蝗鼠高超的捕食技巧屬于A.先天性行為B.學習行為C.社會行為D.攻擊行為6.竊衣果實的表面有刺鉤,可以鉤掛在動物皮毛上,被動物帶到遠方。該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期A.擴大動物的分布范圍B.有利于維持生態(tài)平衡C.促進生物圈物質(zhì)循環(huán)D.利于植物種子的傳播7.下列關于微生物對生物圈中的作用敘述,錯誤的是A.能將動植物的遺體、糞便等分解成無機物,促進物質(zhì)循環(huán)B.有的可與動植物共生C.有些對改善環(huán)境有作用D.能把無機物變成有機物,供生物利用八年級生物第1頁(共6頁)8.如圖為病毒、細菌和真菌的結構模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與丙比較,甲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酸奶的制作需要丙C.丁主要通過產(chǎn)生孢子繁殖后代D.乙沒有細胞結構,營寄生生活9.在“孵化蘆丁雞”的實踐活動中,小麗要借助照蛋器觀察種蛋是否受精。雞卵結構如圖所示,她主要觀察的是其中的A.①①B.②③C.③④②D.④10.在農(nóng)田勞動技術實踐活動中,有同學發(fā)現(xiàn),同一株蘿卜,根在地下的表皮是無色的,露出地面的表皮卻是淺綠色的。關于這一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表皮顏色僅受基因影響B.蘿卜的遺傳物質(zhì)發(fā)生改變C.這種變異是不可遺傳的D.溫度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發(fā)生11.每年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防治日。肺結核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痰中帶有大量結核桿菌,臨床癥狀有低熱、盜汗、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咯血等。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肺結核的傳染源是結核桿菌B.注射卡介苗疫苗,屬于非特異性免疫C.將感染者隔離治療屬于保護易感人群D.結核桿菌是一種細菌,沒有真正的細胞核12.正常人的視覺和聽覺形成需經(jīng)歷一系列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視網(wǎng)膜形成視覺B,外界聲波由外耳道傳到鼓膜C.鼓膜內(nèi)有聽覺感受器D.聽覺中樞位于耳蝸13.正確的呼吸方式有利于身體健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深呼氣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上升,肺收縮B.人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比氧氣多C.用口代替鼻呼吸,可使吸入的空氣變得濕潤和清潔D.煤氣中毒是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后導致氧氣不能在血中運輸八年級生物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