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1 人體的骨骼一、骨是由骨膜、骨質和骨髓構成的器官 1.骨的類型名稱 特點 舉例長骨 呈①__ __狀,中間②__ __稍細,兩端③__ __膨大 肱骨、股骨短骨 一般為較大的④__ __狀 腕骨、跟骨扁骨 呈⑤__ __狀 肩胛骨、頂骨⑥__ __ 形狀不規則 椎骨、蝶骨2.骨的基本結構骨膜 血管 為骨組織提供①__ __神經 具有感覺功能成骨細胞 與骨的②__ __和骨折后的③__ __有關骨質 ④__ __ 骨干內側和骺端的骨組織呈蜂窩狀⑤__ __ 骨干外周部骨組織致密骨髓 幼年時呈紅色,具有⑥__ __功能;成年后被脂肪代替3.骨質中有水、無機鹽和有機物。無機鹽的主要成分是__ __,與骨堅硬的特性有關;有機物主要是__ __,與骨柔韌的特性有關。二、關節是活動的骨連結 1.關節的結構名稱 結構特點關節面 關節頭 關節面上覆蓋著一層①__ __關節窩關節囊 由②__ __構成,附著于關節的周圍關節腔 由關節面和關節囊圍成,內有③__ __2.關節剖面模式圖三、全身的骨通過骨連結構成骨骼 組成 功能中軸骨 顱骨 組成①__ __,容納和保護著腦,②__ __和③__ __頭部其他器官椎骨 組成④__ __,內有椎管,容納⑤__ __肋骨、胸椎和胸骨 共同圍成⑥__ __,保護心臟、肺等器官,并且適于保持直立髖骨、骶骨和尾骨 共同圍成⑦__ __,保護膀胱、腸等器官,保護女性的卵巢等生殖器官附肢骨 肢骨 構成⑧__ __和⑨__ __ 主要參與完成四肢運動帶骨 連接⑩__ __和 __ __人體骨骼由206塊組成,其中顱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肢骨126塊。骨骼主要由骨膜、骨質和骨髓組成,骨膜有血管和神經。骨骼除了支撐和保護身體外,還有造血和儲存礦物質的功能。易錯字:骨松質 骨密質 骨髓 骨膜 關節頭關節窩 關節軟骨 關節囊知識點1 骨是由骨膜、骨質和骨髓構成的器官1.(四川成都期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特別關照老年人的行走和乘車安全,防止他們跌倒,原因是老年人的腎( )A.有機物增多,彈性變大B.無機物增多,彈性變小C.有機物減少,彈性變大D.無機物減少,彈性變小2.(河南周口月考)在“探究骨的特性與骨的成分之間的關系”實驗中,將一根魚骨浸入盛有質量分數為10%的鹽酸的試管中的目的是( )A.溶解鈣鹽 B.溶解蛋白質C.增加骨的硬度 D.降低骨的韌性3.(江蘇南通期末)健康成年人終身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位于圖中( )A.①骨松質 B.②骨密質C.③骨髓 D.④骨膜4.(廣東惠州惠城區校級期末)小軍同學上了初中后個子長高了不少,主要是下肢骨長長,與其有關的結構是( )A.骨髓腔中的骨髓B.骨膜內層的成骨細胞C.骺端的軟骨層D.骨質中的骨松質5.(海南期中)人的運動系統的組成是( )A.骨、骨連結和骨骼肌B.骨和骨骼肌C.骨、骨連結和骨骼D.骨連結和骨骼肌知識點2 關節是活動的骨連結6.(吉林月考)如圖為關節結構模式圖,敘述正確的是( )A.①為關節頭,起到保護的作用B.②和⑤分開就會發生脫臼C.關節面包括①②③D.關節起到了動力的作用7.(河南南陽期末)膝關節置換手術通過植入假體可改善關節活動程度并可緩解疼痛。據圖推測,植入的假體替換的結構是( )A.關節囊和關節腔B.關節腔和韌帶C.關節頭和關節窩D.關節軟骨和關節囊知識點3 全身的骨通過骨連結構成骨骼8.人體的骨骼是由206塊骨連接而成的,分為中軸骨和附肢骨。下列哪塊骨不屬于中軸骨( )A.椎骨 B.肋骨C.胸骨 D.肩胛骨9.(廣東韶關期中)下列幾組結構中,屬于骨骼的是( )A.肱骨、尺骨、橈骨B.肱骨、上肢骨C.上肢骨、下肢骨D.下肢骨、橈骨10.(寧夏銀川期末)下列關于運動系統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人體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構成B.人體的骨骼分為中軸骨和附肢骨C.骨髓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有造血功能D.關節由關節頭、關節窩和關節囊構成11.(安徽合肥期中)人的一生中骨的特性有所不同,老年人摔倒后容易骨折,是因為這個時期( )A.骨的硬度小、彈性大B.骨的硬度大、彈性也大C.骨的硬度大,彈性小D.骨的硬度小、彈性也小12.(湖南常德期末)使骨長長、長粗和斷骨愈合的結構分別是( )A.軟骨層 骨膜 骨髓B.骨膜 骨髓 軟骨層C.軟骨層 骨膜 骨膜D.骨膜 骨質 骨髓13.(江蘇鎮江期末)日常生活中的運動不當會導致身體遭受損傷。如圖是一張手部X光片,據圖可推測此人發生了( )A.骨折 B.骨裂C.脫臼 D.骨增生14.(北京大興區月考)下列敘述中,與關節的靈活性相適應的特點是( )①關節面上有光滑的關節軟骨②關節囊及關節囊內外有韌帶包繞③關節腔內含有滑液④關節頭嵌入關節窩A.①②③④ B.②④C.①③ D.②③④15.(北京東城區期末)髖關節是維持人體正常行走的重要活動關節,承擔人體絕大部分的體重。當由于嚴重關節炎或骨折導致髖關節不能活動時,患者需要置換人工關節以便行走。(1)人體行走是個復雜的過程。髖關節周圍有多組骨骼肌。臀中肌等肌肉接收到__ __傳來的刺激收縮的同時,其他有關肌群舒張,牽動骨繞關節運動,完成內收動作。此過程中,肌肉細胞利用氧將__ __分解釋放能量,供給生命活動。(2)人體關節既牢固又靈活,例如關節周圍由關節囊包裹,關節腔內含滑液,滑液起到__ __的作用。在髖關節置換術中,醫生移除受損部分用人工關節進行替換。如圖所示人工髖關節結構②模擬的是天然關節結構中的__ __。(3)結合髖關節的作用及特點推測,制作人工髖關節結構①②時,需選擇具有__ __和__ __特點的材料。16.(探究實踐)(廣東珠海期末)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身體健康狀態良好。但是航天員長時間處于失重環境,是否會導致航天員出現骨質疏松,增加骨折風險?科研人員用大鼠和魚骨開展了相關研究。(1)航天員需要在飛船鍛煉區跑步來鍛煉身體,他們的運動離不開運動系統,運動系統的組成包括骨、__ __和骨骼肌。在研究中,選取體重、年齡相同的20只雌性健康大鼠,平均分成兩組,第一組進行吊尾(模擬失重狀態),第二組不進行吊尾,連續飼養四周,這體現了對照實驗的__ __原則,其中第__ __組是對照組,每組用10只大鼠而不用1只的目的是__ __。(2)實驗完成后,科研人員測得并記錄了20只大鼠股骨的實驗數據,下表中的結果是他們通過計算平均值后得到的。組別 骨松質骨密度(g/cm) 骨小梁間隙/mm 最大抗壓載荷/N實驗組 0.14 0.16 124對照組 0.20 0.12 194據上表數據可知,模擬航天員失重狀態,大鼠尾部懸吊4周后,骨松質骨密度下降,最大抗壓載荷下降。綜上所述,長時間處于失重狀態,可能會導致航天員__ __。(3)科研人員還進行了“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實驗。如圖1中魚肋骨經過徹底煅燒后變脆易斷,此實驗證明骨中含有__ __,它與骨的硬脆有關。圖2中魚肋骨經過質量分數為10%的鹽酸浸泡后變柔韌,可以打結,此實驗證明骨中含有__ __,它與骨的柔韌性有關。老年人的骨中無機物增多,骨的彈性變小,易__ __,其修復與骨膜上的__ __細胞有關。圖1 圖211.1 人體的骨骼一、骨是由骨膜、骨質和骨髓構成的器官 1.骨的類型名稱 特點 舉例長骨 呈①__管__狀,中間②__骨干__稍細,兩端③__骨骺__膨大 肱骨、股骨短骨 一般為較大的④__顆粒__狀 腕骨、跟骨扁骨 呈⑤__板__狀 肩胛骨、頂骨⑥__不規則骨__ 形狀不規則 椎骨、蝶骨2.骨的基本結構骨膜 血管 為骨組織提供①__營養物質__神經 具有感覺功能成骨細胞 與骨的②__長粗__和骨折后的③__修復__有關骨質 ④__骨松質__ 骨干內側和骺端的骨組織呈蜂窩狀⑤__骨密質__ 骨干外周部骨組織致密骨髓 幼年時呈紅色,具有⑥__造血__功能;成年后被脂肪代替3.骨質中有水、無機鹽和有機物。無機鹽的主要成分是__鈣鹽__,與骨堅硬的特性有關;有機物主要是__骨膠蛋白__,與骨柔韌的特性有關。二、關節是活動的骨連結 1.關節的結構名稱 結構特點關節面 關節頭 關節面上覆蓋著一層①__關節軟骨__關節窩關節囊 由②__結締組織膜__構成,附著于關節的周圍關節腔 由關節面和關節囊圍成,內有③__滑液__2.關節剖面模式圖三、全身的骨通過骨連結構成骨骼 組成 功能中軸骨 顱骨 組成①__頭顱__,容納和保護著腦,②__支持__和③__保護__頭部其他器官椎骨 組成④__脊柱__,內有椎管,容納⑤__脊髓__肋骨、胸椎和胸骨 共同圍成⑥__胸廓__,保護心臟、肺等器官,并且適于保持直立髖骨、骶骨和尾骨 共同圍成⑦__骨盆__,保護膀胱、腸等器官,保護女性的卵巢等生殖器官附肢骨 肢骨 構成⑧__上肢骨__和⑨__下肢骨__ 主要參與完成四肢運動帶骨 連接⑩__四肢__和 __軀干__人體骨骼由206塊組成,其中顱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肢骨126塊。骨骼主要由骨膜、骨質和骨髓組成,骨膜有血管和神經。骨骼除了支撐和保護身體外,還有造血和儲存礦物質的功能。易錯字:骨松質 骨密質 骨髓 骨膜 關節頭關節窩 關節軟骨 關節囊知識點1 骨是由骨膜、骨質和骨髓構成的器官1.(四川成都期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特別關照老年人的行走和乘車安全,防止他們跌倒,原因是老年人的腎( B )A.有機物增多,彈性變大B.無機物增多,彈性變小C.有機物減少,彈性變大D.無機物減少,彈性變小老年人骨骼中無機物增多,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要特別關照老年人的行走和乘車安全,這是因為老年人的骨中無機物增多,骨的彈性變小。2.(河南周口月考)在“探究骨的特性與骨的成分之間的關系”實驗中,將一根魚骨浸入盛有質量分數為10%的鹽酸的試管中的目的是( A )A.溶解鈣鹽 B.溶解蛋白質C.增加骨的硬度 D.降低骨的韌性骨的成分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無機物中的無機鹽能夠溶解于鹽酸。將一根魚骨浸入質量分數為10%的鹽酸中,發現骨上有氣泡產生,由于骨中的無機物主要是含鈣的無機鹽,這樣無機物就會溶解在鹽酸中。3.(江蘇南通期末)健康成年人終身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位于圖中( A )A.①骨松質 B.②骨密質C.③骨髓 D.④骨膜圖中①是骨松質,②是骨密質,③是骨髓,④是骨膜。人體內的骨髓有兩種,一種是紅骨髓,另一種是黃骨髓。幼年時人的骨髓腔里是紅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紅骨髓轉變成了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當人體大量失血時,骨髓腔里的黃骨髓還可以轉化為紅骨髓,恢復造血的功能。4.(廣東惠州惠城區校級期末)小軍同學上了初中后個子長高了不少,主要是下肢骨長長,與其有關的結構是( D )A.骨髓腔中的骨髓B.骨膜內層的成骨細胞C.骺端的軟骨層D.骨質中的骨松質骨膜內層的成骨細胞,與骨的長粗和骨折后的修復有關。5.(海南期中)人的運動系統的組成是( A )A.骨、骨連結和骨骼肌B.骨和骨骼肌C.骨、骨連結和骨骼D.骨連結和骨骼肌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包括骨、骨連結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骨和骨連結合稱為骨骼。知識點2 關節是活動的骨連結6.(吉林月考)如圖為關節結構模式圖,敘述正確的是( B )A.①為關節頭,起到保護的作用B.②和⑤分開就會發生脫臼C.關節面包括①②③D.關節起到了動力的作用①是關節囊,包繞著整個關節,起保護作用,A錯誤。脫臼是指②關節頭從⑤關節窩里滑脫出來,B正確。關節面包括②關節頭和⑤關節窩,C錯誤。在運動中,骨骼肌起動力作用,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D錯誤。7.(河南南陽期末)膝關節置換手術通過植入假體可改善關節活動程度并可緩解疼痛。據圖推測,植入的假體替換的結構是( C )A.關節囊和關節腔B.關節腔和韌帶C.關節頭和關節窩D.關節軟骨和關節囊關節置換是通過植入假體改善關節活動度并緩解疼痛,已成為治療某些骨性關節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據圖推測,植入的假體替換的是關節的關節頭和關節窩,C正確。知識點3 全身的骨通過骨連結構成骨骼8.人體的骨骼是由206塊骨連接而成的,分為中軸骨和附肢骨。下列哪塊骨不屬于中軸骨( D )A.椎骨 B.肋骨C.胸骨 D.肩胛骨人體的骨骼共有206塊,骨與骨之間通過骨連結構成骨骼。人體的骨骼分成中軸骨和附肢骨兩大部分,顱骨、椎骨、肋骨、胸骨屬于中軸骨,肢骨(如肱骨和股骨)和帶骨(如鎖骨、肩胛骨、髖骨)屬于附肢骨。9.(廣東韶關期中)下列幾組結構中,屬于骨骼的是( C )A.肱骨、尺骨、橈骨B.肱骨、上肢骨C.上肢骨、下肢骨D.下肢骨、橈骨上肢骨、下肢骨是由多塊骨通過活動的骨連結連接而成的,屬于骨骼。肱骨、尺骨、橈骨等都是一塊骨,沒有骨連結。10.(寧夏銀川期末)下列關于運動系統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D )A.人體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構成B.人體的骨骼分為中軸骨和附肢骨C.骨髓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有造血功能D.關節由關節頭、關節窩和關節囊構成關節的結構包括關節囊、關節腔和關節面,關節面包括關節頭和關節窩,D錯誤。11.(安徽合肥期中)人的一生中骨的特性有所不同,老年人摔倒后容易骨折,是因為這個時期( C )A.骨的硬度小、彈性大B.骨的硬度大、彈性也大C.骨的硬度大,彈性小D.骨的硬度小、彈性也小骨的硬度小、彈性大,這是兒童和青少年時期骨的特點,此時骨柔韌,不易骨折,A錯誤。骨的硬度大、彈性也大這種情況比較接近青壯年骨的特點,B錯誤。骨的硬度小、彈性也小這種情況不符合老年人骨的特性,D錯誤。12.(湖南常德期末)使骨長長、長粗和斷骨愈合的結構分別是( C )A.軟骨層 骨膜 骨髓B.骨膜 骨髓 軟骨層C.軟骨層 骨膜 骨膜D.骨膜 骨質 骨髓在骨的結構中與生長有關的結構有骨骺端的軟骨層和骨膜中的成骨細胞。人在幼年的時候,骨骺端的軟骨層能夠不斷產生新的骨組織使骨不斷長長。骨表面的骨膜中有成骨細胞具有再生功能,對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還能不斷產生新的骨細胞使骨不斷長粗。因此使骨長長、長粗和斷骨愈合的結構分別是軟骨層、骨膜、骨膜。13.(江蘇鎮江期末)日常生活中的運動不當會導致身體遭受損傷。如圖是一張手部X光片,據圖可推測此人發生了( C )A.骨折 B.骨裂C.脫臼 D.骨增生在X光片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骨骼的輪廓和結構。對于本題中的X光片,我們注意到在手指的某個關節處,原本應該緊密相連的兩塊骨之間出現了明顯的縫隙,這表明這兩塊骨之間的連接已經發生了錯位,即關節頭從關節窩中滑脫出來,這種情況稱為脫臼。14.(北京大興區月考)下列敘述中,與關節的靈活性相適應的特點是( C )①關節面上有光滑的關節軟骨②關節囊及關節囊內外有韌帶包繞③關節腔內含有滑液④關節頭嵌入關節窩A.①②③④ B.②④C.①③ D.②③④關節囊由結締組織構成,包繞著整個關節,把相鄰的兩骨牢固地聯系起來。關節囊及囊內外的韌帶使關節具有牢固性。此外關節面形成一凸一凹也與關節的牢固性有關。關節面上覆蓋一層表面光滑的關節軟骨,可減少運動時兩骨間關節面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關節囊的內表面能分泌滑液,進入關節腔,滑液和關節軟骨能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的運動靈活自如。15.(北京東城區期末)髖關節是維持人體正常行走的重要活動關節,承擔人體絕大部分的體重。當由于嚴重關節炎或骨折導致髖關節不能活動時,患者需要置換人工關節以便行走。(1)人體行走是個復雜的過程。髖關節周圍有多組骨骼肌。臀中肌等肌肉接收到__神經__傳來的刺激收縮的同時,其他有關肌群舒張,牽動骨繞關節運動,完成內收動作。此過程中,肌肉細胞利用氧將__有機物__分解釋放能量,供給生命活動。(2)人體關節既牢固又靈活,例如關節周圍由關節囊包裹,關節腔內含滑液,滑液起到__潤滑__的作用。在髖關節置換術中,醫生移除受損部分用人工關節進行替換。如圖所示人工髖關節結構②模擬的是天然關節結構中的__關節頭__。(3)結合髖關節的作用及特點推測,制作人工髖關節結構①②時,需選擇具有__硬度高__和__耐磨性__特點的材料。16.(探究實踐)(廣東珠海期末)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身體健康狀態良好。但是航天員長時間處于失重環境,是否會導致航天員出現骨質疏松,增加骨折風險?科研人員用大鼠和魚骨開展了相關研究。(1)航天員需要在飛船鍛煉區跑步來鍛煉身體,他們的運動離不開運動系統,運動系統的組成包括骨、__骨連結__和骨骼肌。在研究中,選取體重、年齡相同的20只雌性健康大鼠,平均分成兩組,第一組進行吊尾(模擬失重狀態),第二組不進行吊尾,連續飼養四周,這體現了對照實驗的__單一變量__原則,其中第__二__組是對照組,每組用10只大鼠而不用1只的目的是__避免出現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__。(2)實驗完成后,科研人員測得并記錄了20只大鼠股骨的實驗數據,下表中的結果是他們通過計算平均值后得到的。組別 骨松質骨密度(g/cm) 骨小梁間隙/mm 最大抗壓載荷/N實驗組 0.14 0.16 124對照組 0.20 0.12 194據上表數據可知,模擬航天員失重狀態,大鼠尾部懸吊4周后,骨松質骨密度下降,最大抗壓載荷下降。綜上所述,長時間處于失重狀態,可能會導致航天員__出現骨質疏松,增加骨折風險__。(3)科研人員還進行了“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實驗。如圖1中魚肋骨經過徹底煅燒后變脆易斷,此實驗證明骨中含有__無機鹽__,它與骨的硬脆有關。圖2中魚肋骨經過質量分數為10%的鹽酸浸泡后變柔韌,可以打結,此實驗證明骨中含有__有機物__,它與骨的柔韌性有關。老年人的骨中無機物增多,骨的彈性變小,易__骨折__,其修復與骨膜上的__成骨__細胞有關。圖1 圖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1 人體的骨骼 - 學生版.docx 11.1 人體的骨骼.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