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2025屆中考生物學一輪復習收官測試卷分值:100分 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兔的黑毛(顯性)和白毛(隱性)是一對相對性狀(相關基因用B、b表示)。關于兔毛色的遺傳,從理論上分析,不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A. B.C. D.2.有耳垂和無耳垂的基因分別是由A與a控制。若父母都有耳垂,其基因型均為Aa,他們生育一個孩子有耳垂性狀表現及概率分別是( )A.有耳垂、3/4,無耳垂、1/4 B.有耳垂、1/4,無耳垂、3/4C.有耳垂、1/2,無耳垂、1/2 D.全部都有耳垂3.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雞的玫瑰冠與單冠 B.家兔的白毛與黑毛C.人的單眼皮與無耳垂 D.番茄的紅果與黃果4.馬的體細胞中有64條染色體,則它的精子、肌肉細胞和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依次為( )A.32條、32對、16對 B.32條、64條、32條C.16對、64條、32條 D.16對、32對、16對5.考古學家在三星堆遺址中發現了古象牙,在其中提取到了殘存的DNA,關于這些DNA的敘述錯誤的是( )A.數量大于基因的數量 B.攜帶有古代大象的遺傳信息C.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 D.是古代大象的遺傳物質6.如圖為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關系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細胞核,染色體在細胞核內一定都是成對存在的B.②是染色體,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DNA分子C.③是DNA,呈雙螺旋結構,由兩條長鏈組成D.④是蛋白質7.《民法典》(婚姻家庭篇)中規定禁止近親結婚的科學依據是( )A.人類所有的疾病都和近親結婚有關B.后代患遺傳病的概率小C.后代一定會得遺傳病D.近親之間的許多基因來自共同祖先,近親攜帶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較大8.我國民法典明確規定,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下列能與李明婚配的親戚是( )A.他舅舅的女兒 B.他嫂子的妹妹 C.他姑媽的女兒 D.他姨媽的女兒9.遺傳和變異現象在生物界十分普遍,人類對它的研究和應用也從未停止。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綿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是一對相對性狀B.只要生物的基因組成相同其性狀表現就一定相同C.播種時只要選用粒大飽滿的種子種下去,收獲的種子也一定是粒大飽滿的D.“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遺傳變異的原理培育出了多個優質高產雜交水稻品種10.普通甜椒的種子經太空漫游后播種,再經過選擇、培育,得到了果型增大、產量更高的太空椒。下列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A.普通甜椒與太空椒之間的差異屬于變異 B.太空射線引起普通甜椒的基因發生改變C.太空椒果型的變異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 D.太空椒的產量也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11.結黃色種子(Aa)和結綠色種子(aa)的豌豆雜交,它們后代的性狀表現和比例是( )A.黃色種子:綠色種子=1:1 B.黃色種子:綠色種子=2:1C.黃色種子:綠色種子=3:1 D.黃色種子:綠色種子=4:112.如圖為人的體細胞中性染色體組成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男性產生的精子中一定含有Y染色體B.女性體細胞中的X染色體都來自母親C.男性體細胞中只有X和Y兩條染色體D.性別由與卵細胞結合的精子類型決定13.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中,男女比例接近1:1。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①男性產生的精子和女性產生卵細胞的數目相等②男性產生的含X染色體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數目相等③卵細胞與含X染色體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結合是隨機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14.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怎樣產生的呢 生命起源問題一直吸引著人們去探求。下列論述,你不認同的是( )A.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說認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B.根據化學進化說,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C.米勒的模擬實驗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構成生命體的有機物D.在現在的環境條件下,經過漫長的年代,地球上還會形成新的原始生命15.科學研究中經常用模擬實驗來解決不能或不使用直接實驗法解決的問題,便于提高效率、獲取證據。依據如圖所示對米勒模擬實驗的解釋錯誤的是( )A.①內模擬了原始大氣及閃電B.②內模擬了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降雨的過程C.③內釋放的水蒸氣是形成雨水的重要條件D.④內收集到了多種大分子蛋白質16.下列關于生命的起源與進化以及人類的起源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中國科學家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為有機大分子到獨立體系提供證據B.不同種族的差異是不同地域地理和氣候環境對其定向選擇的結果C.凡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進化而來的D.米勒的實驗結果支持了無機物合成簡單有機小分子物質的生命起源過程17.如圖進化樹表示幾種生物的進化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中A、B、C、D四種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B.圖中與B生物親緣關系最近的生物是AC.圖中在地層中出現最早的生物是FD.圖中與C生物親緣關系最近的生物是E18.根據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啄木鳥的長舌是啄食樹洞中的昆蟲時舌頭經常伸長的結果B.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長期不用眼睛而逐漸失去視覺C.狼和鹿都很敏捷善跑是其在長期進化中相互選擇的結果D.蛇的四肢由于長期不用而退化,因而其具有匍匐的習性19.中國西南的橫斷山脈,藏匿著一群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奇特動物——滇金絲猴。它們可以生活在海拔4500米的地區,是世界上棲息地海拔最高的靈長類動物,與生活在熱帶叢林中的近親相比,它們四肢短小、軀干健壯、皮毛厚實,這都是為了在刺骨的寒風中減少熱量損失而發生的進化。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A.滇金絲猴四肢短小、軀干健壯、皮毛厚實等性狀是由環境因素決定的B.滇金絲猴進化的結果與其生存環境相適應C.環境的變化使滇金絲猴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變異D.滇金絲猴產生的變異一定都有利于適應環境20.眼鏡猴白天睡覺,夜間活動,因此在它小小的臉龐上長著兩只圓溜溜的大眼睛:而鼴鼠經常不見天日,不習慣陽光照射,因此它的眼睛很小,隱藏在毛中。按照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下列對造成這兩種動物眼睛大小顯著差異的原因的解釋正確的是( )A.器官越使用越發達。不使用則退化B.生活環境的變化使眼睛的大小發生了定向變異C.在進化的過程中,兩種動物的眼睛大小不再變化D.各自的生活環境是兩種動物眼睛大小進化的自然選擇因素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21.(7分)請分析以下資料回答問題:2023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小剛的父母準備再生育一個孩子。已知小剛和他的父親都是單眼皮,他的母親為雙眼皮。(1)資料中,母親是雙眼皮,而孩子是單眼皮,這一現象叫_________。(2)資料中,雙眼皮和單眼皮是一對_________。已知雙眼皮是由顯性基因A控制的,單眼皮是由隱性基因a控制的,根據該家庭的遺傳結果,可推斷出父親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_;母親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_。(3)小麗是小剛的姐姐,則小剛的母親和姐姐體細胞的性染色體組成是_________,父親體細胞的性染色體組成是_________。(4)資料中,小剛的父母生的第三個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為_________%。22.(11分)隨著科研工作者們對人類基因組的深入研究,關于人類性別遺傳的奧秘,正逐步被揭示。如圖一是經整理后的正常人體細胞染色體排序圖,圖二是小鼠Y染色體及其組成示意圖,請據圖并聯系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觀察圖一可知,此人性別為_________,你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若圖一是能形成生殖細胞的細胞中的染色體,正常情況下,其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A染色體肯定不會與_________(選填“A′”“B”或“B′”)染色體進入同一個生殖細胞。(2)正常情況下,男性產生的精子中,含有_________或_________性染色體,兩種精子數量的比例接近_________,二者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_________,所以在一個較大的群體里,新生兒中男女數量接近。(3)觀察圖二,可以看出Y染色體是由①_________和②_________組成的,其中SRY基因與②的關系是_____。(4)科學家在人類的Y染色體上發現了SRY基因。由于小鼠的性別決定類型與人類相同,科學家利用小鼠進行了深入研究。科學家將提取出的SRY基因注射到含有XX染色體的小鼠受精卵的細胞核中,結果該受精卵發育成的小鼠長出了睪丸。該實驗說明_________。23.(7分)如圖是美國學者米勒關于原始地球的模擬實驗裝置,據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米勒將_______、氨氣、氫氣、水蒸氣等氣體泵入了圖中所示B裝置內,通過進行火花放電(模擬閃電)為整個化學變化過程提供________,該裝置模擬了_________的條件和_______的成分(2)圖中A中的液體是______,C中為含有________的溶液。(3)米勒的模擬實驗說明: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_________可以生成構成生物體的有機小分子物質。24.(7分)英國的曼徹斯特地區生活著灰色樺尺蛾和黑色樺尺蛾,都喜歡棲息于樹干上,它們是由一種樺尺蛾發展而來的,而在工業污染區大多數是黑色樺尺蛾,這是什么原因呢?有人做了如下實驗,將黑色樺尺蛾和灰色樺尺蛾分別進行標記后,放養于不同地方,一段時間后,將所釋放的樺尺蛾盡量回收,統計其數日,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環境 實驗 灰色樺尺蛾 黑色樺尺蛾未污染區(樹干為灰色) 釋放數目/只 496 496再回收率 42% 6%污染區(樹干為黑色) 釋放數目/只 601 601再回收率 25% 58%(1)樺尺蛾的個體發育要經過卵、幼蟲、_____________、成蟲四個階段,所以它的發育方式為_____________發育;其體色存在著深色和淺色之分,這是一種_____________現象。(2)在工業污染區,黑色樺尺蛾不容易被天敵發現,并逐代通過遺傳得以加強,數量越來越多,反之,灰色的樺尺蛾數量則減少,這就是達爾文理論中所指的_____________,不適者被淘汰。(3)由兩種樺尺蛾的再回收率可知,污染區的_____________色樺尺蛾是有利變異,這種變異是_____________(可遺傳/不可遺傳)的。(4)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樺尺蛾在工業污染區的黑化現象是_____________的結果。25.(8分)圖甲是某家族單雙眼皮的遺傳情況(顯性基因用D表示,隱性基因用d表示),圖乙是人的生殖過程中,一個受精卵分裂后偶然發育為兩個胚胎的過程。請據圖回答:(1)人的單眼皮和雙眼皮是一對相對性狀。由圖甲中信息可以判斷,單眼皮為____________性狀。請根據圖中信息推測小雅母親的基因組成為____________。(2)小雅眼皮性狀與父母不同,此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____。“二孩”政策已經放開,小雅父母準備生二胎,第二胎生雙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3)圖乙中所示兩個雙胞胎成年以后各自生活在不同環境中,兩人膚色、行為方式等出現很大差異,這屬于____________的變異。(4)如果乙圖中是兩個男孩,那他們的體細胞中性染色體組成是____________,生殖細胞中的性染色體組成是____________。(5)小雅的父親是雙眼皮,其產生的精子類型是圖中的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親代均為白兔,基因組成均為bb,雜交后子代基因組成均為bb,均表現為白毛,不可能出現黑毛。故選C。2.答案:A解析:遺傳圖解看出,子代耳垂性狀表現的比例是3/4有耳垂,1/4無耳垂。故選A。3.答案:C解析:人的單眼皮與無耳垂是同種生物的不同性狀,不屬于相對性狀。4.答案:B解析:染色體在形成生殖細胞時,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分別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中,即染色體在生殖細胞中是成對存在的。馬的體細胞中有64條染色體,故精子、肌肉細胞和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依次為32條、64條、32條。故選B。5.答案:A解析:一條染色體一般含有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所以一個細胞中DNA的數量少于基因的數量,A錯誤。DNA攜帶有古代大象的遺傳信息,B正確。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是古代大象的遺傳物質,C、D正確。6.答案:C解析:細胞核內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是②染色體,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減半,A錯誤;②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一B條染色體一般有一個DNA分子,一條DNA上有許許多多的基因,錯誤;③是DNA,呈雙螺旋結構,由兩條長鏈組成,C正確;④是基因,D錯誤。7.答案:D解析:A.人類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和近親結婚有關,如傳染病,代謝性疾病等與近親結婚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BD.近親是指的是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我國婚姻法已明確規定,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原因是近親帶有相同隱性遺傳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較大,近親結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遺傳病的可能性較大。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許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先天畸形及死產的機率比一般群體要高3~4倍,其危害十分顯著,《民法典》(婚姻家庭篇)中規定禁止近親結婚的科學依據是近親之間的許多基因來自共同祖先,近親攜帶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較大,后代患遺傳病的概增大,故B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C.近親結婚后代不一定會得遺傳病,有可能是隱性遺傳,也有可能不患遺傳病,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D。8.答案:B解析:李明舅舅的女兒、姑媽的女兒、姨媽的女兒都是李明的旁系血親,根據我國民法典規定,她們不得與李明結婚,否則后代得遺傳病的概率增大。李明嫂子的妹妹與李明沒有血緣關系,可以和李明結婚。9.答案:D解析:A、綿羊和山羊不是同一種生物,不是相對性狀,A錯誤。B、由于存在環境影響的原因,有時基因組成雖然相同,但性狀表現不一定相同。如橘子只適宜生長在溫度較高的南方,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后,基因并沒有發生變化,但味道、色澤的性狀發生了變化,主要是北方的溫度低,不適于橘子的生長,這是環境中的溫度對生物的影響而導致的,B錯誤;C、從大花生里選擇一粒粒大飽滿的種子種下去,如果肥水不足、土壤貧瘠、溫度不適宜等,所收獲的花生種子較小,因此從大花生中選擇一粒飽滿粒大的種子種下去,所收獲的種子不一定是大的,C錯誤;D、“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遺傳變異的原理培育出多個高產優質的雜交水稻新品種,這種育種方法能成功,從根本上是因為改變了水稻的遺傳物質,D正確。故選:D。10.答案:C解析:普通甜椒的種子經過太空漫游后播種,再經過選擇,培育成太空椒。這種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變異,DNA的結構發生了改變,是可遺傳的變異。太空椒的產量也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C錯誤。故選:C。11.答案:A解析:結黃色種子(Aa)和結綠色種子(aa)的豌豆雜交,結黃色種子(Aa)的豌豆產生兩種配子:A、a,結綠色種子(aa)的豌豆只產生一種配子:a,后代的基因組成為Aa、aa,Aa是黃色種子,aa是綠色種子,比例為1:1。遺傳圖解如下:故選:A。12.答案:D解析:D.當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時,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體組成是XX,將來發育成女孩;當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時,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體組成是XY,將來發育成男孩。因此從人的性別決定方式看,生男生女主要取決于精子的類型,D正確。故選D。13.答案:B解析:男性產生X型和Y型兩種精子,且比例是1:1,女性只產生一種X型卵細胞;男性產生的兩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相等;含XX染色體的受精卵發育成女性,含XY染色體的受精卵發育成男性。14.答案:D解析:化學起源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質經過極其復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A正確;化學起源說認為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正確:美國學者米勒的模擬實驗證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構成生命體的氨基酸等有機物,C正確;現在的地球已經不能再形成原始生命了,因為已經不具備原始地球的條件,D錯誤。15.答案:D解析:通過米勒實驗得到了多種氨基酸等有機小分子,說明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小分子物質可以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氨基酸,而不是大分子蛋白質。16.答案:A解析:1965年中國科學家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為有機小分子形成有機大分子提供了有力證據,A錯誤;變異和基因重組提供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而生物進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如人類不同種族的差異是在不同地域內經過自然選擇形成的,B正確;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間存在一定的親緣關系,凡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進化而來的,C正確;米勒的實驗向人們證實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從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并且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的,D正確。17.答案:D解析:從圖中可以得出F、E、D、C四種生物的進化次序為F→E→D→C,因此與C生物親緣關系最近的生物是D。18.答案:C解析:A、B、D都是利用了“拉馬克學說”的“用進廢退”來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實際上,這些現象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19.答案:B解析:A.滇金絲猴四肢短小、軀干健壯、皮毛厚實等性狀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A錯誤。B.滇金絲猴四肢短小、軀干健壯、皮毛厚實,都是為了在刺骨的寒風中減少熱量損失而發生的進化,這些進化結果與其生存環境相適應,B正確。C.變異是不定向的,最終環境選擇了與之相適應的變異,C錯誤。D.變異是不定向的,有的適應環境,有的不適應環境,最終適應者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掉,D錯誤。故選B。20.答案:D解析:兩種動物眼睛大小進化的過程中,各自的生活環境是兩種動物眼睛大小進化的自然選擇因素。21.答案:(1)變異(2)相對性狀;aa;Aa(3)XX;XY(4)50解析:(1)母親是雙眼皮,而孩子是單眼皮,體現了親代與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性,因此這一現象叫變異。(2)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為相對性狀。資料中,雙眼皮和單眼皮是一對相對性狀。已知雙眼皮是由顯性基因A控制的,單眼皮是由隱性基因a控制的。母親為雙眼皮,其基因組成為AA或Aa;父親為單眼皮,其基因組成是aa;小剛是單眼皮,其基因組成也是aa,其中一個基因a由父親提供,另一個基因a由母親提供,因此母親的基因組成為Aa。(3)男性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Y,女性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X。因此家庭成員中小剛的母親和姐姐體細胞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X,父親體細胞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Y。(4)生男生女的概率都是50%,所以小剛的父母生的第三個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為50%。22.答案:(1)男;第23對染色體一條大、一條小,為XY染色體;A′(2)X;Y;1:1;均等(3)蛋白質;DNA;SRY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4)小鼠的性別與SRY基因有關解析:(1)人有一對性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XX。由圖一可知,23號染色體一條大、一條小,為XY染色體,故此人性別為男,你判斷的依據是第23對染色體一條大、一條小,為XY染色體。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成對的染色體彼此分離,A染色體與A′染色體是成對的染色體要彼此分離進入不同的細胞,故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A染色體肯定不會與A′染色體進入同一個生殖細胞。(2)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女性則只產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受精時,如果是含X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發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發育成為男性。這說明男女的性別在受精卵形成時就已確定。由于男性可產生數量相等的X精子與Y精子,加之它們與卵子結合的機會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故正常情況下,男性產生的精子中,含有X或Y性染色體,兩種精子數量的比例接近1:1,二者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均等,所以在一個較大的群體里,新生兒中男女數量接近。(3)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構成的,DNA是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故Y染色體是由①蛋白質和②DNA組成的;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是長長的鏈狀結構,外形很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含有許多有遺傳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分別控制不同的性狀,這些片段就是基因。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故SRY基因與②的關系是SRY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4)含有XX染色體的小鼠受精卵本應發育為雌性小鼠,但將提取出的SRY基因注射到含有XX染色體的小鼠受精卵的細胞核中,結果該受精卵發育成的小鼠長出了睪丸,出現了雄性的特征,說明小鼠的性別與SRY基因有關。23.答案:(1)甲烷;能量;原始地球;原始大氣(2)沸水;有機小分子物質(或有機物)(3)無機小分子物質(或無機物)解析:(1)圖中所示B裝置的電極放電模擬原始天空的閃電,甲烷、氨氣、氫氣、水蒸氣等氣體模擬原始大氣,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因此該裝置模擬了原始地球的條件和原始大氣的成分。這個實驗通過兩個電極放電產生電火花,模擬原始天空的閃電,為其提供能量。(2)圖中A里是用來產生水蒸氣的沸水。圖中C裝置里是反應后的產物和水蒸氣冷卻形成液體,是含有有機物的液體。(3)米勒通過這個實驗證實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從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的。說明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無機小分子物質可以生成構成生物體的有機小分子物質。24.答案:(1)蛹;完全變態;變異(2)適者生存(3)黑;可遺傳(4)自然選擇解析:(1)昆蟲的發育為變態發育,分為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兩種方式。樺尺蛾的個體發育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這種發育過程屬于完全變態發育。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不同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變異,樺尺蛾存在著深色的和淺色的之分,這是一種變異現象。(2)工業污染區,樺尺蛾的生活環境被工廠的煙熏成了深顏色,這樣黑色樺尺蛾就不容易被發現,并逐代通過遺傳得以加強,數量越來越多;而灰色樺尺蛾容易被敵害發現,數量則減少,自然選擇學說的核心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就是達爾文理論中所指的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3)由兩種樺尺蛾的再回收率可知,工業污染區,樺尺蛾的生活環境被工廠的煙熏成了深顏色,這樣黑色樺尺蛾就不容易被發現,因此污染區的黑色樺尺蛾更容易生存,是有利變異;這種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控制的,屬于可遺傳的變異,是能夠遺傳給后代的。(4)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在不同的環境中生活著的樺尺蛾,保護色是不同的,樺尺蛾在工業污染區的黑化現象是在自然界長期演化中形成的,是自然選擇的結果。25.答案:(1)隱性;Dd(2)變異;(3)不可遺傳(4)XY;X或Y(5)DE解析:(1)圖甲中。父母均為雙眼皮,女兒小雅單眼皮,表明單眼皮是隱性性狀,雙眼皮是顯性性狀。因此由圖甲中信息可以判斷,單眼皮為隱性性狀。顯性基因用D表示,隱性基因用d表示”,則雙眼皮的基因組成是DD或Dd,單眼皮的基因組成是dd。父母遺傳給單眼皮(dd)小雅的基因一定是d,因此父母雙眼皮的基因組成為Dd。遺傳圖解如圖:(2)小雅眼皮性狀與父母不同,體現了親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性,所以此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變異。人的性別遺傳過程如圖:從圖看出,人類生男生女的機會等均各是,因此小雅父母準備生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50%;從圖1看出,小雅父母準備生二胎,第二胎生雙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所以小雅父母準備生二胎,第二胎生雙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是。(3)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而不可遺傳的變異則是由環境改變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因此不能遺傳給后代。雙胞胎成年以后各自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由于環境的差異,兩人的膚色、行為方式等出現了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是由于環境改變引起的,并沒有改變他們的遺傳物質,因此這種變異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4)如果乙圖中是兩個男孩,那他們的體細胞中性染色體組成是XY。在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性染色體會發生分離,產生的生殖細胞(精子)中的性染色體組成分別是X或Y。(5)小雅的父親是雙眼皮(Dd),其產生的精子類型是D或d,即下圖中的D、E。可見,DE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