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三第一次調研試卷道德與法治2025.04本試卷分第【卷(客觀題)和第Ⅱ卷(主觀題)兩部分。共3大題25小題,滿分50分。開卷考試,考試時間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學校、班級、姓名、考試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2.答客觀題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答主觀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題區域內的答策一律無放,不得用其他筆答題,3.考生答題必須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和草稿紙上一律無效.第I卷(客觀題,共22分)一、單項選擇(以下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請在答題卡上填涂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每小題1分,共22分。)1.“朋友是風雨中的一把傘/是寒冷時披在身上的大衣/是遠歸時遞在手上的一杯熱茶/是傷心時一句貼心的話/是勞累旅途的驛站/給漂泊的心靈一個憩息的港灣。”這首小詩主要告訴我們①友誼是親密的關系和心靈相遇②友誼總是帶來快樂,讓人向往③善良的人能夠贏得更多的友誼④朋友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不同的學習方式在我們腦袋里的知識留存率是不同的,單一的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學習內容平均陽存本聽講--.你閱讀----。.10%梗斯-.204褲示-.30%討論、.504實段34.教授給他人40%A.要注重社會實踐B.運用多元學習方法C.要學會合作學習D.必須保持學習興趣3.某校九年級(1)班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同學們就“生命可以永恒嗎”展開了辯論。以下四位同學的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①小方:可以,因為生命是非常神圣的②小圓:不可以,因為生命是獨特的③小軍:可以,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續的④小林:不可以,個體生命是有限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初三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6頁4.右邊漫畫啟示我們A.改變認知評價,學會尋求幫助B.加強放松訓練,避免負面情緒C.正確對待挫折,保持樂觀心態一個快樂的失敗者,本身就是另一個勝利者D.學會自我保護,體味美好情感5.建設美好班集體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付出行動。下列做法不符合此要求的是①上學遲到為了不被扣分謊報其他班學生②主動報名參加班級合唱比賽訓練③同學學習遇到困難不厭其煩地幫助講解④考試時主動給班里好朋友遞答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你我小舉動,城市大文明”,這是蘇州市民公共文明行為之一。這一行為說明A.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C.每個人都要從社會中獲得營養D.人的成長是一個社會化過程7、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小平對“法律意義上的平等”理解是:平等就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以下事例能支撐小平觀點的是①組織參觀紅色基地②保證男女同工同酬③設置老幼孕殘專座④一次選舉一人一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8.節假日的獅子林假山上下摩肩接踵、人滿為患。在擁擠的人群中,游客甲不小心踩了乙一腳,甲連聲道款:“對不起”,乙微笑著說:“沒關系,正常的”,獅子林里的植物、假山、建筑及游客相互映襯,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下列選項最能表達這則材料主題的是A.授人玫瑰,手留余香B.講究秩序,遵守規則C.勇于擔貴,善于寬容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9.2024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紀念國家公祭日設立10周年。如需給此新聞配上簡明的短評,下列最恰當的是A.學法用法,遵紀守法B.努力奮斗,開創未來C.銘記歷史,珍視和平D.不忘初心,牢記使命10.下列選項中的觀點與右圖寓意最符合的是2A.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B.網絡無限,自由有界C.絕對不可沉湯于網絡D.必須傳播網絡正能量11.“一老一小”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的提高,不僅直接減輕了家庭負擔,廣大納稅人因此受益,還在更廣泛的層面上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平,進一步擦亮了人權保護的底色。在我國,最大的人權是A.選舉權和被選舉權B,人身自由權C.財產權D.人民幸福生活初三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