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生素質中期評價七年級生物學2025.04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總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的相應位置。3.所有答案均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前,請仔細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按照“注意事項”的規定答題。4.答選擇題時,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答非選擇題時,請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答題。彌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小宇感冒時,醫生給他開了感冒藥。從他服下膠囊到藥物被吸收,依次經過的消化道器官是A.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腸B.口腔→喉+食道+胃+小腸C.口腔→咽→氣管→支氣管+肺輻D.口腔→咽→食道→胃→小腸2.下列有關人體消化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A.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B.大腸有一定的消化和吸收功能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D.饅頭在口腔中越嚼越甜,是因為部分淀粉消化為葡萄糖3.為了測定食物中的能量,將等量的花生仁和玉米粒點燃后分別加熱A和B試管中的,水,C試管不用點燃的食物加熱,水溫變化情況的數據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試管食物名稱起始溫度最終溫度溫度上升值A花生仁25℃77℃52℃B玉米粒25℃50℃25℃C(無)25℃25℃0℃A.實驗中測得的能量值與食物實際所含能量一樣B.該實驗說明兩種食物均含有能量且所含能量相等C.為讓實驗結果更加準確,應設置重復組,取平均值D.C組測得的溫度沒有變化,沒有任何存在價值七年級生物學試卷第1頁共8頁4.2021年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全國各地人民悼念:“一粥一飯,米香彌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我們日常吃的米飯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是A.蛋白質B.脂肪C.無機鹽D.糖類5.科學研究表明,宇航員長期處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中,會出現骨質減少或骨質疏松的情況,因此飲食中應適當補充A.含磷的無機鹽和維生素DB.含鈣的無機鹽和維生素DC.含鈣的無機鹽和維生素AD.含鐵的無機鹽和維生素A6.如圖是某生物興趣小組同學探究“淀粉在口腔內的消化”的實驗,其中分析錯誤的是Q加碘液91、2滴/25~10振蕩分鐘粉、唾液后取出冒①②③37℃水④A.該實驗可以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適宜溫度是37℃B.此實驗說明了口腔中的唾液對淀粉有消化作用C.在步驟④中的實驗現象是1號變藍,.2號不變藍D.本實驗是一組對照實驗,符合單一變量原則7.為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我國餐飲業開始用“可食用”大米吸管替代塑料吸管。“可食用”大米吸管可在人體消化道中被消化吸收。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可食用”吸管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B.“可食用”吸管在胃中開始被消化C.“可食用”吸管主要在小腸中被消化D.“可食用”吸管最終會被消化為脂肪酸8.如圖模擬的是淀粉的消化過程。“剪刀1”和“剪刀2”分別代表兩種消化酶,淀粉在這兩種消化酶的作用下最終被分解為葡萄糖。關于這一過程,以下敘述錯誤的是淀粉葡萄糖A.消化酶1是淀粉酶,最早出現在口腔B.消化酶2出現在消化道的小腸里C.腸液和胰液中都有消化酶2D.葡萄糖不能直接被小腸吸收七年級生物學試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