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生物學科3.5.3.2感覺的形成 分層作業1.暈車、暈船現象與下列哪項結構有關( )A.鼓膜 B.聽小骨 C.半規管和前庭 D.耳蝸2.當飛機降落時,乘務員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 )張開,以保持鼓膜內外氣壓的平衡。A.咽鼓管 B.鼓室 C.外耳道 D.半規管3.下列關于聽覺的說法,錯誤的是( )A.聽覺是在耳蝸內形成的B.外界的聲音最終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傳到大腦皮層C. 耳蝸內有對聲波敏感的細胞D. 聽小骨能把鼓膜的振動放大并傳到內耳4.下列哪項不是耳的結構中與維持身體平衡有關的部分( )A.前庭 B.半規管C.耳蝸 D.前庭和半規管內的感受器5.遇到巨大聲響時,迅速張開口或閉嘴、堵耳,是為了( )A.使咽鼓管張開,保護聽小骨B.使鼓膜內外氣壓平衡,保護鼓膜C.防止聽覺感受器受損D.防止聽神經受損6.下列關于耳的衛生保健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要用尖銳的東西挖耳朵B.遇到巨大聲響時,要迅速張口或閉嘴、堵耳C.鼻咽部有炎癥時,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中耳炎D.可以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音量大小無所謂7.課堂上,老師突然拍桌子,學生立刻轉頭尋找聲源。(1)該反射屬于哪種類型?判斷依據是什么?(2)寫出聲波從外耳傳至聽覺中樞的路徑(用結構名稱表示)。8.為什么當我們感冒時,有時會感覺聽力下降?9.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為什么建議乘客咀嚼口香糖或做吞咽動作?10.當我們欣賞音樂時,美妙的旋律會通過聽覺系統被感知。請結合耳的結構和聽覺形成過程,分析下列情況對聽覺產生的影響。(1)某人因意外導致鼓膜受損,他還能聽到聲音嗎?為什么?(2)如果聽小骨發生病變,聽覺會受到怎樣的影響?(3)聽覺形成的部位在哪里?若大腦皮層聽覺中樞受損,會出現什么后果?11.聽覺形成的正確途徑是( )A.聲波→鼓膜→耳蝸內聽覺感受器→聽神經→聽小骨→大腦B.聲波→鼓膜→聽小骨→耳蝸內聽覺感受器→聽神經→大腦C.聲波→鼓膜→聽神經→大腦→耳蝸內聽覺感受器D.聲波→聽小骨→鼓膜→耳蝸內聽覺感受器→聽神經→大腦12.下列關于鼓膜作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A.將聲波轉化為神經沖動B.能產生振動,將聲音放大C.能將聲波的振動傳遞到內耳D.能將聲波振動轉化為機械能13.某人失聰后,經檢查,醫生認為耳的結構沒有受損傷,那么可能發生病變的部位是( )A.聽神經和聽覺中樞 B.鼓膜 C.中耳 D.內耳14.小明在學習了聽覺形成的知識后,設計了一個模擬實驗來展示聽覺的形成過程。他用一個紙筒模擬外耳道,用一個薄膜模擬鼓膜,用幾根火柴棍模擬聽小骨,用一個裝有水的氣球模擬內耳中的耳蝸,用一些導線連接到一個小喇叭模擬聽神經和大腦皮層聽覺中樞。(1)當對著紙筒說話時,薄膜會發生什么變化?為什么?(2)火柴棍在這個模擬實驗中起到什么作用?(3)如果把連接小喇叭的導線剪斷,會出現什么結果?這個結果模擬了聽覺形成過程中的什么情況?15.某小組想探究“噪聲對聽力靈敏度的影響”,設計實驗如下:-甲組:每天在安靜環境中用聽力測試儀測量反應閾值。-乙組:每天暴露在80分貝噪聲中1小時后測量。一周后數據如下表:組別 第一天閾值(dB) 第七天閾值甲 20 20乙 20 35(1)實驗中對照組是哪個?乙組閾值變化說明什么?(2)長期暴露在噪聲中可能損傷耳的哪些結構?如何科學護耳?【答案】1.C 2.A 3.A 4.C 5.B 6.D7. (1) 條件反射。因為需要大腦皮層參與,是后天形成的反應。(2) 耳郭→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大腦皮層聽覺中樞。8. 感冒時,鼻咽部易發生炎癥,而中耳通過咽鼓管與鼻咽部相通 。炎癥可能蔓延至咽鼓管,導致咽鼓管腫脹、堵塞。咽鼓管堵塞后,鼓膜內外氣壓無法保持平衡,影響鼓膜的正常振動 ,進而使聲音傳導受到阻礙,所以會感覺聽力下降。9. 飛機起飛和降落時,外界氣壓變化較大。咽鼓管連通中耳和咽部,咀嚼口香糖或做吞咽動作能使咽鼓管張開 。咽鼓管張開可平衡鼓膜內外的氣壓,避免因氣壓差過大導致鼓膜受損,保證鼓膜正常振動,維持良好的聽力。10.(1)鼓膜受損后,人還能聽到部分聲音,但聽力會明顯下降。因為鼓膜的作用是將聲波轉化為振動,當它受損時,聲波不能有效地轉化為振動傳遞給聽小骨,不過仍有少量聲波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如骨傳導)傳至內耳,但傳導效果遠不如正常的鼓膜。(2)聽小骨發生病變會影響聲音的傳導。聽小骨的作用是將鼓膜的振動放大并傳遞到內耳,病變后無法正常傳遞和放大振動,導致傳入內耳的聲音強度減弱,聽覺受到嚴重影響,可能出現聽力減退甚至耳聾。(3)聽覺形成的部位在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若大腦皮層聽覺中樞受損,即使耳的結構完整且功能正常,也無法形成聽覺,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聽力喪失,即中樞性耳聾 。11.B 12.C 13.A14. (1)薄膜會振動。因為對著紙筒說話產生的聲波傳入紙筒,就如同聲波傳入外耳道,到達薄膜(模擬鼓膜),聲波的能量引起薄膜振動,就像實際中耳膜在聲波作用下振動一樣。(2)火柴棍模擬聽小骨,起到將薄膜(鼓膜)的振動放大并傳遞到裝有水的氣球(模擬耳蝸)的作用,如同聽小骨在人體中把鼓膜的振動放大并傳導至內耳。(3)小喇叭將不會發出聲音。這模擬了在聽覺形成過程中,聽神經受損,無法將耳蝸產生的神經沖動傳導至大腦皮層聽覺中樞,從而不能形成聽覺的情況。15.(1)對照組是甲組。乙組閾值升高說明噪聲導致聽力靈敏度下降(聽覺受損)。(2)可能損傷鼓膜、耳蝸毛細胞。護耳措施:減少噪聲暴露、佩戴耳塞、避免長時間使用耳機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