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1章 種群及其動態第1節種群的數量特征(第1課時)生物學選擇性必修2延遲符學習目標GOALS2 樣方法1 種群和種群密度3 標記重捕法地球上僅剩2頭雌性北部白犀牛,它們會滅絕嗎?500頭15頭3頭(1雄2雌)2頭(雌性)白犀牛任務一下列圖示中哪些是種群?√√√種群種群是指生活在 的 生物的 個體。一定區域同種全部一. 種群兩個方面①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種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組成單位。②從進化的觀點來看: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種群密度種群在_________或_________中的_______就是種群密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個體數種群密度=種群的個體總數量空間大小(面積或體積)陸生生物水生生物①概念:二、種群的數量特征【思考】是不是種群數量多,種群密度就大?不是;因為種群密度強調的是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二、種群的數量特征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梧桐山在調查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種群時,可以逐個計數,如調查梧桐山坡上的桫欏(深圳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密度;分布范圍較小個體較大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逐個計數法任務二: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樣方法閱讀教材P2“樣方法”部分、P5“調查草地中某種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提煉出調查種群密度的研究方法,簡要寫下你的調查流程。估算種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樣方法: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數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計值。(教材P2)樣方是人為劃定的一個區域數量適當、大小適當任務二: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樣方法閱讀教材P2“樣方法”部分、P5“調查草地中某種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提煉出調查種群密度的研究方法,簡要寫下你的調查流程。簡要流程:1.確定調查對象2.選取樣方(取樣方法和取樣原則)3.計數(計數原則)4.估算種群密度5.分析不同的調查地點、不同種群的密度存在差異的原因。取樣方法調查總體為非長條形時,選擇______________調查總體為長條形時,選擇_____________五點取樣法等距取樣法任務二: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樣方法隨機取樣,不能摻入主觀因素【討論】為什么強調隨機取樣?為了使調查結果不受主觀因素的影響,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性。任務二: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樣方法取樣關鍵捕獲調查范圍為1hm2任務三: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標記重捕法方法閱讀教材P3,簡要寫下你的調查流程。捕獲標記、放回調查范圍為1hm2任務三: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標記重捕法方法捕獲標記、放回重捕調查范圍為1hm2任務三: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標記重捕法方法思考3-1:閱讀資料和教材P3,提煉出調查種群密度的研究方法,簡要寫下你的調查流程。提示:捕捉->標記->放回混勻->重捕->計算從撲克牌中隨機取出一疊牌卡(M),計數后,做上標記,重新放回卡牌中(模擬標記后的動物);充分混勻后,從中隨機抓一疊牌卡(n),并計數其中標記(m);根據N=M×n/m,得撲克牌的總數(N);重復多次,求N平均值。mn=MN初次捕獲并標記數(M)個體總數(N)重捕獲的標記個體數(m)再次捕獲的個體數(n)=任務三: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標記重捕法方法延遲符“組3““組4““組2““組1“調查梧桐山的陰陽坡上的薺菜分布情況,完成思考題2-2探究調查時樣方的數量與估算種群密度之間的關系,完成思考題2-4以梧桐山的蒲公英為對象,探究樣方大小對實驗數據的影響,完成思考題2-3用標記重捕法,模擬調查梧桐山中紅耳鵯的種群密度,并完成思考題3-2分組合作時間量規表種群 樣方1 樣方2 樣方3 樣方4 樣方5 種群密度(株/m2)陽面坡薺菜 19 22 1 15 8 13陰面坡薺菜 3 1 0 0 0 0.8表1 陰陽坡地上薺菜的種群密度樣方大小 樣方1 樣方2 樣方3 樣方4 樣方5 種群密度(株/m2)0.3×0.3m 0 0 0 0 0 00.6×0.6m 0 0 0 1 0 0.561×1m 0 0 1 1 0 0.401.5×1.5m 0 1 2 1 0 0.362×2m 1 2 4 2 2 0.55表2 不同樣方大小的種群密度調查樣方 樣方1 樣方2 樣方3 樣方4 樣方5 樣方6 樣方7 樣方8 樣方9 樣方10株數 26 22 27 13 14 17 23 17 23 18表3 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統計的樣方數 前3個 前4個 前5個 前6個 前7個 前8個 前9個 前10個平均值(株/m2) 25 22 20.4 19.8 20.3 19.9 20.2 20表4 不同樣方數的蒲公英種群密度同種生物個體無論大小都要計數,若正好在邊界線上,應“計上不計下,計左不計右” ,即只計數相鄰兩邊及夾角上的個體。任務二: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樣方法計數原則適用范圍植物昆蟲卵蚜蟲跳蝻注意: 叢生或蔓生的單子葉植物不適用。一般適用于植物, 也可以用于昆蟲卵的數量調查及一些活動范圍較小的動物, 如作物植株上的蚜蟲、跳蝻等。任務二: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樣方法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任務三: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標記重捕法適用范圍成員 第1次抓取并標記數 第2次抓取總數 第3次標記數 估算紅耳鵯總數1 5 10 2 252 8 24 4 483 10 30 5 604 15 28 7 605 20 28 15 37表5 模擬標記重捕法數據記錄表討論3-2:標記重捕法估算結果時可能會偏大的原因有哪些? 討論3-3:標記重捕法估算結果時可能會偏小的原因有哪些? 討論3-4:怎樣減少誤差?實際野外操作時,標志物必須滿足什么樣的條件?偏大標志物脫落被標記個體死亡標志物導致標記個體易被捕食被標記個體捕獲機會降低12341.被標記個體放回后未融入原種群,如重捕時間間隔過短偏小:Mmn=NmMn=N任務三: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標記重捕法誤差分析2.調查期間有同種動物遷出注意事項①標志物不能過分醒目;②標志物和標志方法不能影響標志對象正常的生理活動;③標志物不易脫落;④標志個體需與未標志個體混合均勻后再重捕,保證在重捕時被捕的概率相等;⑤確保調查期間沒有個體的出生入死;任務三: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標記重捕法【鞏固練習】請選取合適的方法調查下列種群的密度:草地上的蒲公英某森林中的大山雀某公園中已被保護的古樹麥田中的蚜蟲估量玉米田中的某種蛾(具有趨光性)的災害程度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黑光燈誘捕法在一個封閉種群里,用同樣的方法連續捕捉被調查動物,隨著連續的捕捉,使種群內個體數逐漸減少,造成每次捕獲數逐次遞減,但捕獲的總累積數則逐漸增加,當單次捕獲數降到0時,捕獲的總累積數就等于該種群的總個體數。累積捕獲數(x)與每次捕獲數(y)之間的函數關系為:y=ax+b“三看法”選擇適合的種群密度調查方法一看個體數量少直接計數二看生物類型植物樣方法三看生物類型活動能力小樣方法多動物活動能力大標記重捕法總結種群的數量特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