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三校聯考生物試卷分值:20分 時間:30分鐘一、單選題(每小題0.5分,計10分)1.下列生物之間屬于共生關系的是( )①人與蛔蟲②大豆與根瘤菌③地衣中的真菌與藻類④煙草與煙草花葉病毒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某池塘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為水生植物→劍水蚤→小魚→黑魚。若該池塘被重金屬污染,則下列生物中,體內重金屬積累最多的是( )A.黑魚 B.小魚 C.劍水蚤 D.水生植物3.如圖為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示意圖,其中①、②、③分別代表三類不同的生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為分解者,所有細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 B.①②③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C.③能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沒有③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就無法進行D.①能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這一生理過程屬于呼吸作用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根據生態系統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可將“落葉”化作“春泥”的是( )A.植物 B.陽光 C.動物 D.細菌和真菌5.在生態系統中,當沿食物鏈逐級傳遞時,能量流動是( )A.每一環節都將大部分能量向下傳遞B.每一環節都將一部分能量用于維持自己的生命活動C.越向食物鏈的后端,貯存的能量越多 D.食物鏈越長,能量傳遞越快6.農田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相比是較脆弱的,其原因是農田生態系統的( )①生態平衡穩定性強 ②組成單一 ③結構復雜 ④生態平衡穩定性差 ⑤動植物種類繁多 ⑥結構簡單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⑤⑥7.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知識的描述錯誤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B.各種動物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在生態系統中被稱為消費者C.生物圈的范圍為海平面上下各約10千米D.一個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是生產者,分解者則可有可無8.《流浪地球Ⅲ》的故事發生在未來,太陽迅速膨脹,人類集結全球之力,將地球推離軌道,在宇宙中“流浪”,生物圈是人類唯一賴以生存的家園,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棲息地的破壞或喪失是威脅生物生存的關鍵因素B.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生活環境的總和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D.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上層、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下層9.自然界中的每種生物都受到環境及周圍其他生物的影響。西瓜地里長出雜草,西瓜與雜草的關系( )A.寄生關系 B.合作關系 C.競爭關系 D.捕食關系10.容易產生環境問題的生態系統是( )A.城市生態系統 B.草原生態系統 C.海洋生態系統 D.森林生態系統11.黔東南州丹賽縣“龍泉山”上杜鵲植物以其最強的生命力蜂擁至峰頂,占領了最耀眼的主峰,成為了旅游勝地。下列關于龍泉山的描述中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龍泉山 B.龍泉山上的所有杜鵑C.龍泉山上的所有植物和動物 D.龍泉山上的所有動物12.一只貓捕捉到并吃掉了老鼠,這只貓可以獲得老鼠的 ( )A.全部物質 B.全部物質和能量 C.全部能量 D.部分物質和能量13.“天涯海角”是海南著名的旅游景區。其屬于生態系統的是這個景區的( )A.樹 B.水 C.游客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14.生物興趣小組用鼠婦進行探究實驗的方案如下表所示,這是為了探究( )鼠婦放在紙盒的位置 鼠婦數量(只) 光照 溫度(℃) 濕度左半側 20 陰暗 28 干燥右半側 20 陰暗 28 濕潤A.鼠婦數量對其分布的影響 B.光照對鼠婦分布的影響C.溫度對鼠婦分布的影響 D.濕度對鼠婦分布的影響15.有“地球之腎”之稱的生態系統是( )A.農田生態系統 B.城市生態系統 C.濕地生態系統 D.森林生態系統16.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A.濕地生態系統被稱為“綠色水庫” B.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通過食物鏈傳遞C.海洋生態系統由海洋生物組成 D.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種類和比例都是不變的17.我國有著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A.森林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較多、營養結構復雜,一般能夠長期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B.海洋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每年制造的氧氣占地球產氧量的 70%,被稱為“地球之肺”C.城市生態系統中人類起著重要的支配作用,由于人口密集,容易造成環境問題D.濕地生態系統能蓄洪抗旱、凈化水質,被稱為“地球之腎”18.習總書記提出“山、水、湖、田、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生態系統 B.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C.山、水、湖、田、草屬于不同生態系統D.山、水、湖、田、草等生態系統彼此孤立19.學校生物園地中的部分生物構成了如圖所示的食物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食物網中存在一條食物鏈:蟾蜍→蝗蟲→玉米B.食蟲鳥和蜘蛛除捕食關系外,還具有競爭關系C.蟾蜍和蝗蟲都屬于變態發育D.該食物網有4條食物鏈20.若草原上長期過度放牧,則在較長的時間內符合草數量變化的曲線是( )A. B.C. D.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計10分)21.下圖是某位同學為“探究非生物因素對鼠婦分布的影響”設計的實驗方案:以長方體不透光紙盒的中間為界限,左右兩邊各蓋上玻璃板和黑紙板,紙盒下方鋪一層濕土。在紙盒兩側中央各放5只大小相同、活動狀況相似的鼠婦,待鼠婦平靜后每隔2分鐘記錄兩側鼠婦的數量,觀察統計記錄結果如表。請分析回答問題。 時間(分鐘) 2 4 6 8 10明亮環境 4 2 1 0 0陰暗環境 6 8 9 10 10(1)該同學此次探究提出的問題是 。(2)探究實驗常常要設置實驗中的變量,該實驗的變量是 ,除此之外,要讓濕度、溫度等其他條件都相同。(3)在紙盒兩側中央各放入5只鼠婦而不是1只,目的是為了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多次重復實驗來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4)據表分析,鼠婦喜歡生活在 的環境中,說明光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5)做完實驗后,應將鼠婦放回 。22.常見寵物紅耳龜是一種淡水龜,繁殖、競爭能力強,對所棲息環境的生物多樣性產生不利影響。由于寵物棄養、養殖逃逸等因素,紅耳龜成為我國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之一。圖一是某池塘生態系統部分食物網示意圖,圖二是該生態系統的某條食物鏈中三種生物體內所含有機物總量的直方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圖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2)該食物網中,魚與紅耳龜的關系是 。(3)圖二可對應的圖一中的食物鏈是 。(4)圖一的生活環境中含有某些難以分解的有毒物質,則圖一食物網中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生物是 。(5)為防止紅耳龜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請你提一條合理化建議 。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D B B D D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D D C B B D A A21.(1)光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嗎(2) 光(3) 提高實驗結果可靠性(4) 陰暗(5)大自然22.(1)分解者(2)捕食和競爭(3)水生植物→蝦→紅耳龜(4)紅耳龜(5)不飼養紅耳龜,可避免寵物棄養、養殖逃逸等現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