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章 第2節 第3課時 離子反應的應用(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魯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章 第2節 第3課時 離子反應的應用(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魯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簡介

第3課時 離子反應的應用
[核心素養發展目標] 1.掌握常見離子(Cl-、S、C)的檢驗方法,能基于證據對物質變化提出可能假設,并通過分析推理加以證實,培養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能力。2.掌握粗鹽的提純方法,學會利用離子反應進行物質的除雜與提純,能從問題和假設出發,確定探究目的設計實驗方案,培養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一、離子的檢驗與推斷
1.三種常見離子的檢驗
待檢離子 使用試劑 反應現象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l- AgNO3溶液、稀硝酸 加入AgNO3溶液,產生   ,再加稀硝酸,沉淀      
S BaCl2溶液、稀鹽酸 加足量稀鹽酸    ,再加BaCl2溶液產生___________
C CaCl2溶液、稀鹽酸 加入CaCl2溶液產生  ,再加入稀鹽酸,沉淀  ,產生        氣體,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CaCO3+2H+===    ; CO2+Ca2++2OH-===CaCO3↓ +H2O
離子檢驗的答題模板
(1)取樣:(若為固體樣品)取某固體樣品少許,溶于水配成溶液,取溶液少許于試管中。(若為液體樣品)取某液體樣品溶液少許于試管中。
(2)試劑:加入××溶液(或物質)。
(3)現象:看到有××色氣體生成(或××色沉淀產生)等。
(4)結論:證明有(或無)××離子存在。
思考1 檢驗Cl-時,加入稀HNO3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2 為什么在檢驗S時,先加足量稀鹽酸,后加BaCl2溶液,順序能顛倒嗎
2.常見的離子推斷
(1)依據:離子反應所表現出的某“唯一性”的特征性質及現象。
(2)離子推斷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①肯定性原則:據現象推斷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離子。
②互斥性原則:如溶液中含有Ba2+,則不存在大量的C、S。
③進出性原則:要注意所加試劑引入什么離子,是否造成干擾。
④守恒原則(電中性原則):陽離子和陰離子同時存在于溶液中且正、負電荷總量相等。
1.判斷正誤
(1)向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若溶液變紅色,則溶液中含有OH-(  )
(2)無色透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Fe3+、Mn(  )
(3)檢測溶液中的Cl-時,可先加鹽酸,再加AgNO3溶液(  )
(4)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溶液中可能存在C,也可能存在HC(  )
(5)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Fe3+(  )
2.離子檢驗的常用方法有三種,如表所示:
檢驗方法 沉淀法 顯色法 氣體法
判斷的依據 反應中有沉淀產生或溶解 反應中有顏色變化 反應中有氣體產生
下列離子檢驗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C——氣體法 B.S——沉淀法
C.H+——顯色法 D.Cl-——氣體法
3.有一瓶溶液只含Cl-、C、S、Na+、Mg2+、Cu2+六種離子中的某幾種。通過實驗:①原溶液中加足量NaOH溶液只產生白色沉淀;②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產生沉淀;③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回答下列問題:
(1)試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     , 一定不含有的離子是     ;可能含有的離子是          。
(2)實驗③說明原溶液中含有    。
(3)寫出實驗①和實驗③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  ;
③  。
二、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食鹽的精制
1.實驗探究:食鹽的精制
(1)實驗目的:除去粗食鹽水中的Ca2+、Mg2+、S、泥沙等雜質。
(2)實驗方案設計
(3)實驗操作流程
寫出上述各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
④  、
  。
特別提醒 (1)加入試劑適當過量的目的是將雜質離子完全除去。
(2)加入試劑順序①②③可以調整,但③必須在②之后,如②③①、②①③均可。如果②在③之后,則過量的Ba2+無法除去。
(3)在加稀鹽酸之前要進行過濾,否則,沉淀會被稀鹽酸溶解。
思考1 如何檢驗食鹽水中雜質離子S、Mg2+、Ca2+已除盡
思考2 按實驗操作流程圖,如何洗滌得到的BaSO4沉淀 如何檢驗BaSO4沉淀是否洗滌干凈
沉淀洗滌(或洗凈)的答題模板
(1)沉淀洗滌的答題模板
注洗滌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洗滌液)→標準(使洗滌液完全浸沒沉淀或晶體)→重復(待洗滌液流盡后,重復操作2~3次)。
(2)沉淀是否洗凈的答題模板
取樣(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于試管中)→加試劑[加入××試劑(必要時加熱,如檢驗N)]→現象(不產生××沉淀、溶液不變××色或不產生××氣體)→結論(說明沉淀已經洗滌干凈)。
2.物質的分離與提純的“三必須”和“四原則”
(1)三必須
①除雜試劑必須稍過量。
②過量試劑必須除盡,且容易除去。
③除雜途徑選最佳,有多種雜質時除雜順序必須合理。
(2)四原則
1.判斷正誤
(1)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雜質,可以加入過量的K2CO3溶液(  )
(2)為保證原溶液純凈,加入的除雜試劑應越少越好(  )
(3)只要選擇好合適的除雜試劑,可以不考慮添加順序(  )
(4)溶解粗鹽固體時用玻璃棒攪拌,可加快固體溶解(  )
(5)食鹽水結晶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應停止加熱(  )
2.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Cl2、MgCl2、Na2SO4及泥沙,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下列五項操作:①過濾 ②加過量NaOH溶液 ③加適量鹽酸 ④加過量Na2CO3溶液 ⑤加過量BaCl2溶液。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⑤④①②③ D.⑤②④①③
3.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以除去NaCl固體中的Na2SO4雜質。
可供選擇的試劑:Ba(NO3)2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鹽酸。
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①和②均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分別為  。
(2)試劑a是    ,沉淀B是  。
(3)加入試劑a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加入試劑c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4)若要測定原混合物中Na2SO4的質量分數,除了要準確稱量混合物的質量,至少還需獲得的數據是        。
答案精析
一、
1.白色沉淀 不溶解 Cl-+Ag+===AgCl↓ 無明顯現象 白色沉淀 Ba2++S===BaSO4↓ 白色沉淀 溶解 無色無味 Ca2++C===CaCO3↓ Ca2++CO2↑+H2O
思考1 加入稀HNO3的目的為排除C等的干擾。
思考2 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是防止Ag+、C、S等干擾,若先加BaCl2溶液,如有Ag+,會生成AgCl白色沉淀,干擾S檢驗,不能顛倒順序。
應用體驗
1.(1)√ (2)√ (3)× (4)√ (5)√
2.D
3.(1)Mg2+、Cl- C、 S、Cu2+ Na+
(2)Cl- (3)Mg2+ + 2OH-===Mg(OH)2↓
Ag++Cl-===AgCl↓
解析 已知溶液只含Cl-、C、S、Na+、Mg2+、Cu2+六種離子中的某幾種,①原溶液中加足量NaOH溶液只產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為氫氧化鎂,故一定有Mg2+、一定沒有Cu2+;②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產生沉淀,則不可能存在C、S;③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白色沉淀為氯化銀,故一定存在Cl-,實驗中無法判斷鈉離子是否存在。(3)實驗①中產生的白色沉淀為氫氧化鎂,離子方程式為Mg2++2OH-===Mg(OH)2↓;實驗③中產生氯化銀沉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g++Cl-===AgCl↓。
二、
1.(2)Na2CO3 NaOH BaCl2 (3)①Mg2++2OH-===Mg(OH)2↓ ②Ba2++S===BaSO4↓ ③Ca2++C===CaCO3↓ Ba2++C===BaCO3↓ ④H++OH-===H2O C+2H+===H2O+CO2↑ 
思考1 ①取少許濾液于試管中,加入稀鹽酸,再加BaCl2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證明S已除盡;
②取少許濾液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證明Mg2+已除盡;
③取少許濾液于試管中,加入Na2CO3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證明Ca2+已除盡。
思考2 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蒸餾水至剛好沒過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再重復操作2~3次;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于試管中,加入AgNO3溶液,若不產生白色沉淀,則沉淀已洗滌干凈。
應用體驗
1.(1)× (2)× (3)× (4)√ (5)√
2.D [除去粗鹽中的泥沙、CaCl2、MgCl2、Na2SO4得到NaCl,加NaOH除去MgCl2,加BaCl2除去Na2SO4,加Na2CO3除去CaCl2,Na2CO3一定在BaCl2之后加入,以便除去過量的BaCl2,過濾后加鹽酸,則正確的操作順序為⑤②④①③或②⑤④①③。]
3.(1)攪拌、引流 (2)BaCl2溶液 BaCO3 (3)Na2SO4+BaCl2===BaSO4↓+2NaCl C+2H+===H2O+CO2↑ (4)沉淀A的質量
解析 通過分析題給實驗方案可知:操作①為溶解,操作②為過濾,試劑a為BaCl2溶液,使S沉淀,故沉淀A為BaSO4,試劑b為Na2CO3溶液,使多余的Ba2+沉淀,故沉淀B為BaCO3,試劑c是鹽酸,除去多余的C,固體C為NaCl。
(4)若要測定原混合物中Na2SO4的質量分數,除了要準確稱量混合物的質量,還應知道Na2SO4的質量,若想得知Na2SO4的質量就必須知道S的物質的量,因此還需獲得的數據是沉淀A的質量。(共69張PPT)
第2章 第2節
<<<
離子反應的應用
第3課時
核心素養
發展目標
1.掌握常見離子(Cl-、S、C)的檢驗方法,能基于證據對物質變化提出可能假設,并通過分析推理加以證實,培養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能力。
2.掌握粗鹽的提純方法,學會利用離子反應進行物質的除雜與提純,能從問題和假設出發,確定探究目的設計實驗方案,培養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內容索引
一、離子的檢驗與推斷
二、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食鹽的精制
課時對點練
離子的檢驗與推斷
>
<

1.三種常見離子的檢驗
一 離子的檢驗與推斷
待檢離子 使用試劑 反應現象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l- AgNO3溶液、稀硝酸 加入AgNO3溶液,產生______ __,再加稀硝酸,沉淀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Cl2溶液、稀鹽酸 加足量稀鹽酸 ,再加BaCl2溶液產生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沉

不溶解
Cl-+Ag+===
AgCl↓
無明顯現象
白色沉淀
Ba2++S===
BaSO4↓
待檢離子 使用試劑 反應現象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aCl2溶液、稀鹽酸 加入CaCl2溶液產生___ _______,再加入稀鹽 酸,沉淀 ,產生 氣體,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CaCO3+2H+===________
____________;
CO2+Ca2++2OH-=== CaCO3↓+H2O
色沉淀

溶解
無色無味
Ca2++C===CaCO3↓
Ca2++
CO2↑+H2O
答題規范
離子檢驗的答題模板
(1)取樣:(若為固體樣品)取某固體樣品少許,溶于水配成溶液,取溶液少許于試管中。(若為液體樣品)取某液體樣品溶液少許于試管中。
(2)試劑:加入××溶液(或物質)。
(3)現象:看到有××色氣體生成(或××色沉淀產生)等。
(4)結論:證明有(或無)××離子存在。
檢驗Cl-時,加入稀HNO3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1
提示 加入稀HNO3的目的為排除C等的干擾。
為什么在檢驗S時,先加足量稀鹽酸,后加BaCl2溶液,順序能顛倒嗎?
思考2
提示 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是防止Ag+、C、S等干擾,若先加BaCl2溶液,如有Ag+,會生成AgCl白色沉淀,干擾S檢驗,不能顛倒順序。
2.常見的離子推斷
(1)依據:離子反應所表現出的某“唯一性”的特征性質及現象。
(2)離子推斷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①肯定性原則:據現象推斷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離子。
②互斥性原則:如溶液中含有Ba2+,則不存在大量的C、S。
③進出性原則:要注意所加試劑引入什么離子,是否造成干擾。
④守恒原則(電中性原則):陽離子和陰離子同時存在于溶液中且正、負電荷總量相等。
1.判斷正誤
(1)向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若溶液變紅色,則溶液中含有OH-
(2)無色透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Fe3+、Mn
(3)檢測溶液中的Cl-時,可先加鹽酸,再加AgNO3溶液
(4)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溶液中可能存在C,也可能存在HC
(5)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Fe3+
應用體驗
×




應用體驗
2.離子檢驗的常用方法有三種,如表所示:
檢驗方法 沉淀法 顯色法 氣體法
判斷的依據 反應中有沉淀產生或溶解 反應中有顏色變化 反應中有氣體產生
下列離子檢驗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C——氣體法 B.S——沉淀法
C.H+——顯色法 D.Cl-——氣體法

3.有一瓶溶液只含Cl-、C、S、Na+、Mg2+、Cu2+六種離子中的某幾種。通過實驗:①原溶液中加足量NaOH溶液只產生白色沉淀;②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產生沉淀;③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回答下列問題:
(1)試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     , 一定不含有的離子是       ;可能含有的離子是   。
(2)實驗③說明原溶液中含有   。
應用體驗
Mg2+、Cl-
C、 S、Cu2+
Na+
Cl-
①原溶液中加足量NaOH溶液只產生白色沉淀;②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產生沉淀;③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3)寫出實驗①和實驗③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     ;
③     。
應用體驗
Mg2+ + 2OH-===Mg(OH)2↓
Ag++Cl-===AgCl↓
應用體驗
已知溶液只含Cl-、C、S、Na+、Mg2+、Cu2+六種離子中的某幾種,①原溶液中加足量NaOH溶液只產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為氫氧化鎂,故一定有Mg2+、一定沒有Cu2+;
②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產生沉淀,則不可能存在C、S;
③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白色沉淀為氯化銀,故一定存在Cl-,實驗中無法判斷鈉離子是否存在。
應用體驗
實驗①中產生的白色沉淀為氫氧化鎂,離子方程式為Mg2++2OH-=== Mg(OH)2↓;
實驗③中產生氯化銀沉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g++Cl-=== AgCl↓。
返回
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食鹽的精制
>
<

二 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食鹽的精制
1.實驗探究:食鹽的精制
(1)實驗目的:除去粗食鹽
水中的Ca2+、Mg2+、S、
泥沙等雜質。
(2)實驗方案設計
BaCl2
Na2CO3
NaOH
(3)實驗操作流程
寫出上述各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
④ 、 。
Mg2++2OH-===Mg(OH)2↓
Ba2++S===BaSO4↓
Ca2++C===CaCO3↓
Ba2++C===BaCO3↓
H++OH-===H2O
C+2H+===H2O+CO2↑
特別提醒 (1)加入試劑適當過量的目的是將雜質離子完全除去。
(2)加入試劑順序①②③可以調整,但③必須在②之后,如②③①、②①③均可。如果②在③之后,則過量的Ba2+無法除去。
(3)在加稀鹽酸之前要進行過濾,否則,沉淀會被稀鹽酸溶解。
思考1
如何檢驗食鹽水中雜質離子S、Mg2+、Ca2+已除盡?
提示 ①取少許濾液于試管中,加入稀鹽酸,再加BaCl2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證明S已除盡;
②取少許濾液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證明Mg2+已除盡;
③取少許濾液于試管中,加入Na2CO3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證明Ca2+已除盡。
思考2
按實驗操作流程圖,如何洗滌得到的BaSO4沉淀?如何檢驗BaSO4沉淀是否洗滌干凈?
提示 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蒸餾水至剛好沒過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再重復操作2~3次;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于試管中,加入AgNO3溶液,若不產生白色沉淀,則沉淀已洗滌干凈。
歸納總結
沉淀洗滌(或洗凈)的答題模板
(1)沉淀洗滌的答題模板
注洗滌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洗滌液)→標準(使洗滌液完全浸沒沉淀或晶體)→重復(待洗滌液流盡后,重復操作2~3次)。
(2)沉淀是否洗凈的答題模板
取樣(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于試管中)→加試劑[加入××試劑(必要時加熱,如檢驗N)]→現象(不產生××沉淀、溶液不變××色或不產生××氣體)→結論(說明沉淀已經洗滌干凈)。
2.物質的分離與提純的“三必須”和“四原則”
(1)三必須
①除雜試劑必須稍過量。
②過量試劑必須除盡,且容易除去。
③除雜途徑選最佳,有多種雜質時除雜順序必須合理。
(2)四原則
1.判斷正誤
(1)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雜質,可以加入過量的K2CO3溶液
(2)為保證原溶液純凈,加入的除雜試劑應越少越好
(3)只要選擇好合適的除雜試劑,可以不考慮添加順序
(4)溶解粗鹽固體時用玻璃棒攪拌,可加快固體溶解
(5)食鹽水結晶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應停止加熱
應用體驗
×


×
×
2.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Cl2、MgCl2、Na2SO4及泥沙,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下列五項操作:①過濾 ②加過量NaOH溶液 ③加適量鹽酸 ④加過量Na2CO3溶液 ⑤加過量BaCl2溶液。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⑤④①②③ D.⑤②④①③
應用體驗

應用體驗
除去粗鹽中的泥沙、CaCl2、MgCl2、Na2SO4得到NaCl,加NaOH除去MgCl2,加BaCl2除去Na2SO4,加Na2CO3除去CaCl2,Na2CO3一定在BaCl2之后加入,以便除去過量的BaCl2,過濾后加鹽酸,則正確的操作順序為⑤②④①③或②⑤④①③。
3.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以除去NaCl固體中的Na2SO4雜質。
應用體驗
可供選擇的試劑:Ba(NO3)2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鹽酸。
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①和②均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分別為      。
攪拌、引流
應用體驗
(2)試劑a是      ,沉淀B是    。
(3)加入試劑a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試劑c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測定原混合物中Na2SO4的質量分數,除了要準確稱量混合物的質量,至少還需獲得的數據是       。
BaCl2溶液
BaCO3
Na2SO4+BaCl2===BaSO4↓+
2NaCl
C+2H+===H2O+CO2↑
沉淀A的質量
應用體驗
通過分析題給實驗方案可知:操作①為溶解,操作②為過濾,試劑a為BaCl2溶液,使S沉淀,故沉淀A為BaSO4,試劑b為Na2CO3溶液,使多余的Ba2+沉淀,故沉淀B為BaCO3,試劑c是鹽酸,除去多余的C,固體C為NaCl。
若要測定原混合物中Na2SO4的質量分數,除了要準確稱量混合物的質量,還應知道Na2SO4的質量,若想得知Na2SO4的質量就必須知道S的物質的量,因此還需獲得的數據是沉淀A的質量。
返回
課時對點練
題組一 常見離子的檢驗與推斷
1.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不同的無色溶液后,再進行如下操作,結論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選項 操作 現象 結論
A 滴加BaCl2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B 滴加稀硫酸 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生
C 滴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D 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C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向無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有,也可能有S、C、Ag+,A項錯誤;
向無色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生,原溶液中可能有C,也可能有HC,B項錯誤;
向無色溶液中滴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此白色沉淀為氯化銀或硫酸鋇,則原溶液中有Ag+或S,C項錯誤;
向無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此白色沉淀為氯化銀,說明原溶液中有Cl-,D項正確。
2.(2023·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檢測)某溶液中含有較大量的Cl-、C、OH- 3種陰離子,如果只取一次該溶液就能夠分別將3種陰離子依次檢驗出來,下列實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過濾;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
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檢驗氯離子選擇硝酸銀溶液,檢驗氫氧根離子選擇硝酸鎂溶液,檢驗碳酸根離子選擇硝酸鋇溶液;而硝酸銀溶液與氯離子、碳酸根離子都生成白色沉淀,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的氫氧化銀不穩定,所以不能先檢驗氯離子;硝酸鎂溶液與碳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均能生成白色沉淀;硝酸鋇溶液只與碳酸根離子生成白色的碳酸鋇沉淀,所以先檢驗碳酸根離子再檢驗氫氧根離子,最后檢驗氯離子。實驗順序為滴加硝酸鋇溶液至沉淀不再產生,過濾;再滴加硝酸鎂溶液至沉淀不再產生,過濾;最后加入硝酸銀溶液。
3.某Y形河流上游有甲、乙兩個化工廠,其位置如圖所示。現已知甲、乙兩個工廠排入河流的廢水中共有K+、Ag+、Fe3+、Cl-、OH-、N 6種離子,則在河流下游丙處水中至少含有上述離子中的(不考慮水電離出的離子)
A.2種 B.3種
C.4種 D.6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在排入河流的6種離子中,Ag+與Cl-可形成AgCl沉淀,Fe3+與OH-可形成Fe(OH)3沉淀,故丙處至少含有K+和N。
題組二 粗鹽的精制
4.粗食鹽水中常含有少量雜質離子Ca2+、Mg2+、S, 實驗室提純粗食鹽水制取食鹽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實驗過程中所加入的試劑、目的及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均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選項 試劑 目的 離子方程式
A KOH溶液 僅除去Mg2+ Mg2++2OH-===Mg(OH)2↓
B BaCl2溶液 Ba2++Na2SO4===BaSO4↓+2Na+
C Na2CO3溶液 僅除去Ca2+
D 鹽酸

除去NaCl溶液中的Mg2+,應用NaOH,不能用KOH,A項錯誤;
加入BaCl2溶液除去粗鹽中的S,離子方程式應為Ba2++S=== BaSO4↓,B項錯誤;
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Ca2+和Ba2+,C項錯誤;
加入鹽酸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NaOH、Na2CO3,D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4·廣州高一檢測)為從粗食鹽水中除去Ca2+、Mg2+、S等離子,以制得精鹽水。某同學設計如下方案: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中主要有Mg(OH)2和BaSO4,
也可能有一些Ca(OH)2
B.②中加入過量Na2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除去Mg2+、Ca2+
C.D中只有C、Cl-、Na+這三種離子
D.③中發生的反應只有2H++C===H2O+C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粗食鹽水中含有Ca2+、Mg2+、S等離子,①加入過量的Ba(OH)2溶液,生成Mg(OH)2和BaSO4沉淀,還有少量Ca(OH)2沉淀,可完全除去Mg2+、S;②再加過量的碳酸鈉溶液,除去剩余的Ca2+和過量的Ba2+;③加入適量的鹽酸除去過量的OH-和C,最終得到精鹽水。加入過量Na2CO3溶液后,溶液中應有OH-、C、Cl-、Na+四種離子,故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③中發生的反應包括:H++OH-===H2O、2H++C===CO2↑+H2O,故D錯誤。
題組三 物質的除雜與分離
6.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種金屬離子,現用NaOH、Na2CO3、NaCl三種溶液使它們分別沉淀并分離出來,要求每次只加一種溶液,濾出一種沉淀,所加溶液順序正確的是
A.Na2CO3 NaCl NaOH
B.NaOH NaCl Na2CO3
C.NaCl NaOH Na2CO3
D.NaCl Na2CO3 NaO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碳酸鈉溶液中的碳酸根離子與溶液中的Mg2+、Ag+、Ba2+均形成沉淀,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能與溶液中的Mg2+、Ag+形成沉淀,氯化鈉只能與溶液中的Ag+形成氯化銀沉淀,故先加氯化鈉,然后加入氫氧化鈉與溶液中的Mg2+形成氫氧化鎂沉淀,最后加入碳酸鈉與溶液中的Ba2+形成碳酸鋇沉淀,滿足每次只得到一種沉淀的要求,C正確。
7.(2023·天津高一檢測)提純含有少量硝酸鋇雜質的硝酸鉀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為
A.加入過量碳酸鈉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
B.加入過量硫酸鉀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
C.加入過量硫酸鈉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
D.加入過量碳酸鉀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混合物中鋇離子是雜質,除去鋇離子,需用硫酸根離子或碳酸根離子將其轉化為硫酸鋇沉淀或碳酸鋇沉淀,為了不引入新的雜質,應選用過量的碳酸鉀,不能用硫酸鉀,因為過量的硫酸根離子不易除去;加入過量碳酸鉀后,過濾,除去碳酸鋇沉淀,濾液中含有碳酸根離子,再加入適量的硝酸除去(加入稀硝酸至不再有氣泡產生),故D選項符合題意。
8.某工業廢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S,欲除去其中的Cu2+、S,設計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NaOH的作用是除去Cu2+
B.試劑a為Na2CO3,試劑b為BaCl2
C.操作X為過濾,試劑c為稀鹽酸
D.檢驗S是否除盡可取適量待測溶液,先加入鹽酸,再加入BaCl2溶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工業廢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S,欲除去其中的 Cu2+、S,由實驗流程可知,先加NaOH除去Cu2+,然后加試劑a為BaCl2,可除去S,再加試劑b為Na2CO3,試劑b可除去過量鋇離子,操作X為過濾,分離出的溶液含氯化鈉、碳酸鈉,最后加試劑c為稀鹽酸,可除去碳酸鈉,故A、C正確,B錯誤;
檢驗S是否除盡可取適量待測溶液,先加入鹽酸,排除干擾離子,再加入BaCl2溶液,若不生成白色沉淀,則除盡,反之沒有除盡,故D正確。
9.(2023·江蘇宿遷高一檢測)下列各組離子在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OH-、HC、Na+
B.Cl-、Cu2+、S、N
C.Mg2+、K+、OH-、S
D.Ba2+、Na+、C、O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3·廣東茂名一中高一檢測)下列除雜方案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選項 待提純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 除雜方法
A CO2 CO O2 點燃
B CuCl2溶液 FeCl3 NaOH溶液 過濾
C Cl2 HCl 飽和NaHCO3溶液 洗氣
D Na2CO3固體 NaHCO3 — 灼燒

無法控制O2的用量,易引入新雜質,且CO2中混有少量CO不易燃燒,A錯誤;
CuCl2、FeCl3均可以與NaOH反應生成沉淀,B錯誤;
HCl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會引入新的雜質,且Cl2溶于水生成HCl,也能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C錯誤;
灼燒Na2CO3與NaHCO3的混合物,NaHCO3分解生成Na2CO3,不引入其他雜質,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3·濱州高一期末)某化學實驗小組以草木灰為原料制取KCl晶體,制取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
KCl、K2SO4和不溶于水的雜質;
KCl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
大,且增幅較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①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燒杯、漏斗、玻璃棒
B.過量試劑Ⅰ是Ba(NO3)2溶液,
其作用是除去C、S
C.過量試劑Ⅱ是K2CO3溶液,其作用是除去過量Ba2+
D.步驟⑤的操作是蒸發濃縮、冷卻結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步驟①是過濾,其中用到的玻璃
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A
正確;
由于不能引入新雜質,所以過量
試劑Ⅰ是氯化鋇溶液,不能是Ba(NO3)2溶液,B錯誤;
過量試劑Ⅱ是K2CO3溶液,其作用是除去過量Ba2+,C正確;
由于KCl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增幅較大,因此步驟⑤的操作是蒸發濃縮、冷卻結晶,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某無色溶液中只可能大量含有K+、Ag+、Ba2+、Fe3+、Cl-、OH-、C、S中的若干種,對其進行如下實驗操作:
(1)取少量該溶液,測得其pH=13.5;
(2)另取少量該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3)向(2)所得體系中加入足量鹽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無色氣體生成,過濾;
(4)向(3)所得濾液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列對該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已知AgOH難溶于水且易分解為Ag2O固體)
A.一定含有K+、OH-、C、S
B.可能含有Cl-、OH-
C.一定不含有Ag+、Ba2+、Fe3+、Cl-
D.無法判斷該溶液中離子的存在情況

該溶液無色,其中一定不含Fe3+;取少量該溶液,測得其pH=13.5,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OH-,一定不含有Ag+;另取少量該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至少含有C、S中的一種;向(2)所得體系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無色氣體生成,證明(2)所得體系中含有碳酸鋇和硫酸鋇兩種沉淀,碳酸鋇溶于鹽酸生成無色氣體CO2,硫酸鋇不溶于鹽酸,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S,一定不含Ba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向(3)所得濾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因(2)和(3)中均引入了Cl-,故不能確定該溶液中是否含Cl-;根據溶液呈電中性可知,該溶液中一定含有K+。綜上可知,該溶液中一定含有K+、OH-、C、S,一定不含Ba2+、Fe3+、Ag+,可能含有Cl-,故A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江蘇啟東中學高一月考)四個未貼標簽的試劑瓶中分別盛裝有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分別取1 mL上述四種溶液于四支試管中,進行下列實驗,可將它們逐一鑒別出來。
(1)向四支試管中分別滴加稀硝酸,     (填實驗現象)的是_______
_____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向剩余的三支試管中分別滴加       ,       (填實驗現象)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產生氣泡
Na2CO3
溶液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Ba(NO3)2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Na2SO4溶液
(3)向剩余的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      ,       (填實驗現象)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gNO3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NaCl溶液
題述四種溶液中的陽離子相同,可根據陰離子的性質不同進行檢驗,如與酸反應生成氣體,與鹽溶液反應生成沉淀等。檢驗S一般使用Ba2+,因Ba2+也能與C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故應在檢驗C之后檢驗S;檢驗Cl-用Ag+,因Ag+也能與S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故應在檢驗S之后檢驗Cl-。
14.離子反應是中學化學中重要的反應類型。
(1)在發生離子反應的反應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的是  (填字母)。
A.單質 B.氧化物
C.鹽 D.化合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2)有一瓶澄清的溶液中含H+、Mg2+、Ba2+、N、Cl-、C、S中的四種,取該溶液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一:向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紅色。
實驗二:另取原溶液少許加入過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實驗三:取實驗二的濾液少許,加入過量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根據上述實驗事實確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H+、Mg2+、Ba2+
C、S
②實驗三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③要確定原溶液中不能確定的離子,應補充的實驗操作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a2++C===BaCO3↓
其中加入AgNO3溶液,觀察有無白色沉淀生成。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證明其中含有Cl-,無N,反之則含有N,無Cl-
取原溶液,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實驗一:向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紅色,表明溶液呈酸性,則含有H+,與H+反應的C不能大量存在;實驗二:另取原溶液少許加入過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生成了Mg(OH)2沉淀,則其中含有Mg2+,與Mg2+反應的C一定不存在;實驗三:取實驗二的濾液少許,加過量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生成了碳酸鋇沉淀,則其中含有Ba2+,與Ba2+反應的S不能大量存在;綜上所述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是H+、Mg2+、Ba2+ ,C、S一定不存在,Cl-、N只能存在一種,據此分析解答。
15.(2023·煙臺高一檢測)粗鹽中除了含有泥沙之外,還含有少量Ca2+、Mg2+、S等雜質離子,由粗鹽獲得精鹽的一般步驟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粗鹽
溶液1
濁液1
濁液2
濾液
精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步驟②的目的是除去粗鹽中雜質(Mg2+、Ca2+、S),提供的試劑有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加入試劑的順序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為檢測S是否沉淀完全,請寫出檢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
B.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
C.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D.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
粗鹽
溶液1
濁液1
濁液2
濾液
精鹽
AC
取適量反應后溶液,加入鹽酸排除干擾,再加入氯化鋇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則已沉淀完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步驟②的目的是除去粗鹽中雜質(Mg2+、Ca2+、S),提供的試劑有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加入過程中為了除去過量的鋇離子,則碳酸鈉必須在氯化鋇溶液之后加入,加入試劑的順序正確的是A、C;檢測S是否沉淀完全方法為取適量反應后溶液,加入鹽酸排除干擾,再加入氯化鋇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則已沉淀完全。
(2)步驟③“過濾”操作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     (填儀器名稱);該操作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
(3)加入適量鹽酸的作用是        ;步驟⑤操作是__________
(填操作的名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漏斗、燒杯
CaCO3、BaCO3
除去C、OH-
蒸發結晶
返回作業15 離子反應的應用
(分值:100分)
(選擇題1~12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題組一 常見離子的檢驗與推斷
1.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不同的無色溶液后,再進行如下操作,結論正確的是 (  )
選項 操作 現象 結論
A 滴加BaCl2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
B 滴加稀硫酸 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生 原溶液中有C
C 滴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
D 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Cl-
2.(2023·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檢測)某溶液中含有較大量的Cl-、C、OH- 3種陰離子,如果只取一次該溶液就能夠分別將3種陰離子依次檢驗出來,下列實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過濾;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3.某Y形河流上游有甲、乙兩個化工廠,其位置如圖所示。現已知甲、乙兩個工廠排入河流的廢水中共有K+、Ag+、Fe3+、Cl-、OH-、N 6種離子,則在河流下游丙處水中至少含有上述離子中的(不考慮水電離出的離子) (  )
A.2種 B.3種
C.4種 D.6種
題組二 粗鹽的精制
4.粗食鹽水中常含有少量雜質離子Ca2+、Mg2+、S, 實驗室提純粗食鹽水制取食鹽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實驗過程中所加入的試劑、目的及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均正確的是 (  )
選項 試劑 目的 離子方程式
A KOH溶液 僅除去Mg2+ Mg2++2OH-===Mg(OH)2↓
B BaCl2溶液 僅除去S Ba2++Na2SO4===BaSO4↓+2Na+
C Na2CO3溶液 僅除去Ca2+ Ca2++C===CaCO3↓
D 鹽酸 除去OH-和C H++OH-===H2O、2H++C===CO2↑+H2O
5.(2024·廣州高一檢測)為從粗食鹽水中除去Ca2+、Mg2+、S等離子,以制得精鹽水。某同學設計如下方案: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中主要有Mg(OH)2和BaSO4,也可能有一些Ca(OH)2
B.②中加入過量Na2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除去Mg2+、Ca2+
C.D中只有C、Cl-、Na+這三種離子
D.③中發生的反應只有2H++C===H2O+CO2↑
題組三 物質的除雜與分離
6.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種金屬離子,現用NaOH、Na2CO3、NaCl三種溶液使它們分別沉淀并分離出來,要求每次只加一種溶液,濾出一種沉淀,所加溶液順序正確的是 (  )
A.Na2CO3 NaCl NaOH
B.NaOH NaCl Na2CO3
C.NaCl NaOH Na2CO3
D.NaCl Na2CO3 NaOH
7.(2023·天津高一檢測)提純含有少量硝酸鋇雜質的硝酸鉀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為 (  )
A.加入過量碳酸鈉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
B.加入過量硫酸鉀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
C.加入過量硫酸鈉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
D.加入過量碳酸鉀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
8.某工業廢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S,欲除去其中的Cu2+、S,設計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
A.NaOH的作用是除去Cu2+
B.試劑a為Na2CO3,試劑b為BaCl2
C.操作X為過濾,試劑c為稀鹽酸
D.檢驗S是否除盡可取適量待測溶液,先加入鹽酸,再加入BaCl2溶液
9.(2023·江蘇宿遷高一檢測)下列各組離子在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K+、OH-、HC、Na+
B.Cl-、Cu2+、S、N
C.Mg2+、K+、OH-、S
D.Ba2+、Na+、C、OH-
10.(2023·廣東茂名一中高一檢測)下列除雜方案正確的是 (  )
選項 待提純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 除雜方法
A CO2 CO O2 點燃
B CuCl2溶液 FeCl3 NaOH溶液 過濾
C Cl2 HCl 飽和NaHCO3溶液 洗氣
D Na2CO3固體 NaHCO3 — 灼燒
11.(2023·濱州高一期末)某化學實驗小組以草木灰為原料制取KCl晶體,制取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KCl、K2SO4和不溶于水的雜質;KCl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增幅較大。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步驟①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
B.過量試劑Ⅰ是Ba(NO3)2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S
C.過量試劑Ⅱ是K2CO3溶液,其作用是除去過量Ba2+
D.步驟⑤的操作是蒸發濃縮、冷卻結晶
12.某無色溶液中只可能大量含有K+、Ag+、Ba2+、Fe3+、Cl-、OH-、C、S中的若干種,對其進行如下實驗操作:
(1)取少量該溶液,測得其pH=13.5;(2)另取少量該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3)向(2)所得體系中加入足量鹽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無色氣體生成,過濾;(4)向(3)所得濾液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對該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已知AgOH難溶于水且易分解為Ag2O固體) (  )
A.一定含有K+、OH-、C、S
B.可能含有Cl-、OH-
C.一定不含有Ag+、Ba2+、Fe3+、Cl-
D.無法判斷該溶液中離子的存在情況
13.(18分)(2023·江蘇啟東中學高一月考)四個未貼標簽的試劑瓶中分別盛裝有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分別取1 mL上述四種溶液于四支試管中,進行下列實驗,可將它們逐一鑒別出來。
(1)向四支試管中分別滴加稀硝酸,       (填實驗現象)的是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向剩余的三支試管中分別滴加    ,    
(填實驗現象)的是    。
(3)向剩余的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    ,    
(填實驗現象)的是    。
14.(10分)離子反應是中學化學中重要的反應類型。
(1)在發生離子反應的反應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的是    (填字母)。
A.單質 B.氧化物 C.鹽 D.化合物
(2)有一瓶澄清的溶液中含H+、Mg2+、Ba2+、N、Cl-、C、S中的四種,取該溶液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一:向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紅色。
實驗二:另取原溶液少許加入過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實驗三:取實驗二的濾液少許,加入過量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根據上述實驗事實確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
②實驗三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③要確定原溶液中不能確定的離子,應補充的實驗操作為        。
15.(12分)(2023·煙臺高一檢測)粗鹽中除了含有泥沙之外,還含有少量Ca2+、Mg2+、S等雜質離子,由粗鹽獲得精鹽的一般步驟如下:
粗鹽濁液1濁液2濾液溶液1精鹽
(1)步驟②的目的是除去粗鹽中雜質(Mg2+、Ca2+、S),提供的試劑有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加入試劑的順序正確的是    (填字母);為檢測S是否沉淀完全,請寫出檢驗方法:         。
A.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
B.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
C.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D.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
(2)步驟③“過濾”操作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      (填儀器名稱);該操作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
(3)加入適量鹽酸的作用是          ;步驟⑤操作是    (填操作的名稱)。
答案精析
1.D [向無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有S,也可能有S、C、Ag+,A項錯誤;向無色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生,原溶液中可能有C,也可能有HC,B項錯誤;向無色溶液中滴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此白色沉淀為氯化銀或硫酸鋇,則原溶液中有Ag+或S,C項錯誤;向無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此白色沉淀為氯化銀,說明原溶液中有Cl-,D項正確。]
2.B [檢驗氯離子選擇硝酸銀溶液,檢驗氫氧根離子選擇硝酸鎂溶液,檢驗碳酸根離子選擇硝酸鋇溶液;而硝酸銀溶液與氯離子、碳酸根離子都生成白色沉淀,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的氫氧化銀不穩定,所以不能先檢驗氯離子;硝酸鎂溶液與碳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均能生成白色沉淀;硝酸鋇溶液只與碳酸根離子生成白色的碳酸鋇沉淀,所以先檢驗碳酸根離子再檢驗氫氧根離子,最后檢驗氯離子。實驗順序為滴加硝酸鋇溶液至沉淀不再產生,過濾;再滴加硝酸鎂溶液至沉淀不再產生,過濾;最后加入硝酸銀溶液。]
3.A [在排入河流的6種離子中,Ag+與Cl-可形成AgCl沉淀,Fe3+與OH-可形成Fe(OH)3沉淀,故丙處至少含有K+和N。]
4.D [除去NaCl溶液中的Mg2+,應用NaOH,不能用KOH,A項錯誤;加入BaCl2溶液除去粗鹽中的S,離子方程式應為Ba2++S===BaSO4↓,B項錯誤;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Ca2+和Ba2+,C項錯誤;加入鹽酸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NaOH、Na2CO3,D項正確。]
5.A [粗食鹽水中含有Ca2+、Mg2+、S等離子,①加入過量的Ba(OH)2溶液,生成Mg(OH)2和BaSO4沉淀,還有少量Ca(OH)2沉淀,可完全除去Mg2+、S;②再加過量的碳酸鈉溶液,除去剩余的Ca2+和過量的Ba2+;③加入適量的鹽酸除去過量的OH-和C,最終得到精鹽水。加入過量Na2CO3溶液后,溶液中應有OH-、C、Cl-、Na+四種離子,故C錯誤;③中發生的反應包括:H++OH-===H2O、2H++C===CO2↑+H2O,故D錯誤。]
6.C [碳酸鈉溶液中的碳酸根離子與溶液中的Mg2+、Ag+、Ba2+均形成沉淀,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能與溶液中的Mg2+、Ag+形成沉淀,氯化鈉只能與溶液中的Ag+形成氯化銀沉淀,故先加氯化鈉,然后加入氫氧化鈉與溶液中的Mg2+形成氫氧化鎂沉淀,最后加入碳酸鈉與溶液中的Ba2+形成碳酸鋇沉淀,滿足每次只得到一種沉淀的要求,C正確。]
7.D [混合物中鋇離子是雜質,除去鋇離子,需用硫酸根離子或碳酸根離子將其轉化為硫酸鋇沉淀或碳酸鋇沉淀,為了不引入新的雜質,應選用過量的碳酸鉀,不能用硫酸鉀,因為過量的硫酸根離子不易除去;加入過量碳酸鉀后,過濾,除去碳酸鋇沉淀,濾液中含有碳酸根離子,再加入適量的硝酸除去(加入稀硝酸至不再有氣泡產生),故D選項符合題意。]
8.B [工業廢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S,欲除去其中的 Cu2+、S,由實驗流程可知,先加NaOH除去Cu2+,然后加試劑a為BaCl2,可除去S,再加試劑b為Na2CO3,試劑b可除去過量鋇離子,操作X為過濾,分離出的溶液含氯化鈉、碳酸鈉,最后加試劑c為稀鹽酸,可除去碳酸鈉,故A、C正確,B錯誤;檢驗S是否除盡可取適量待測溶液,先加入鹽酸,排除干擾離子,再加入BaCl2溶液,若不生成白色沉淀,則除盡,反之沒有除盡,故D正確。]
9.B
10.D [無法控制O2的用量,易引入新雜質,且CO2中混有少量CO不易燃燒,A錯誤;CuCl2、FeCl3均可以與NaOH反應生成沉淀,B錯誤;HCl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會引入新的雜質,且Cl2溶于水生成HCl,也能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C錯誤;灼燒Na2CO3與NaHCO3的混合物,NaHCO3分解生成Na2CO3,不引入其他雜質,D正確。]
11.B [步驟①是過濾,其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A正確;由于不能引入新雜質,所以過量試劑 Ⅰ 是氯化鋇溶液,不能是Ba(NO3)2溶液,B錯誤;過量試劑 Ⅱ 是K2CO3溶液,其作用是除去過量Ba2+,C正確;由于KCl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增幅較大,因此步驟⑤的操作是蒸發濃縮、冷卻結晶,D正確。]
12.A [該溶液無色,其中一定不含Fe3+;取少量該溶液,測得其pH=13.5,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OH-,一定不含有Ag+;另取少量該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至少含有C、S中的一種;向(2)所得體系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無色氣體生成,證明(2)所得體系中含有碳酸鋇和硫酸鋇兩種沉淀,碳酸鋇溶于鹽酸生成無色氣體CO2,硫酸鋇不溶于鹽酸,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S,一定不含Ba2+;向(3)所得濾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因(2)和(3)中均引入了Cl-,故不能確定該溶液中是否含Cl-;根據溶液呈電中性可知,該溶液中一定含有K+。綜上可知,該溶液中一定含有K+、OH-、C、S,一定不含Ba2+、Fe3+、Ag+,可能含有Cl-,故A項正確。]
13.(1)產生氣泡 Na2CO3溶液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2)Ba(NO3)2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Na2SO4溶液 (3)AgNO3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NaCl溶液
解析 題述四種溶液中的陽離子相同,可根據陰離子的性質不同進行檢驗,如與酸反應生成氣體,與鹽溶液反應生成沉淀等。檢驗S一般使用Ba2+,因Ba2+也能與C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故應在檢驗C之后檢驗S;檢驗Cl-用Ag+,因Ag+也能與S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故應在檢驗S之后檢驗Cl-。
14.(1)D (2)①H+、Mg2+、Ba2+ C、S ②Ba2++C===BaCO3↓ ③取原溶液,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觀察有無白色沉淀生成。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證明其中含有Cl-,無N,反之則含有N,無Cl-
解析 (2)實驗一:向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紅色,表明溶液呈酸性,則含有H+,與H+反應的C不能大量存在;實驗二:另取原溶液少許加入過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生成了Mg(OH)2沉淀,則其中含有Mg2+,與Mg2+反應的C一定不存在;實驗三:取實驗二的濾液少許,加過量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生成了碳酸鋇沉淀,則其中含有Ba2+,與Ba2+反應的S不能大量存在;綜上所述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是H+、Mg2+、Ba2+ ,C、S一定不存在,Cl-、N只能存在一種,據此分析解答。
15.(1)AC 取適量反應后溶液,加入鹽酸排除干擾,再加入氯化鋇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則已沉淀完全 (2)漏斗、燒杯 CaCO3、BaCO3 (3)除去C、OH- 蒸發結晶
解析 (1)步驟②的目的是除去粗鹽中雜質(Mg2+、Ca2+、S),提供的試劑有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加入過程中為了除去過量的鋇離子,則碳酸鈉必須在氯化鋇溶液之后加入,加入試劑的順序正確的是A、C;檢測S是否沉淀完全方法為取適量反應后溶液,加入鹽酸排除干擾,再加入氯化鋇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則已沉淀完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皮山县| 洞口县| 海阳市| 营口市| 西乌珠穆沁旗| 朝阳县| 镇原县| 舞阳县| 汶川县| 卓尼县| 海丰县| 五莲县| 文成县| 通渭县| 荆州市| 海宁市| 昭平县| 原平市| 千阳县| 顺平县| 新龙县| 洛隆县| 台湾省| 泸西县| 筠连县| 临湘市| 彩票| 双流县| 商洛市| 藁城市| 方山县| 合水县| 博罗县| 崇文区| 金沙县| 岫岩| 淮阳县| 黔南| 邯郸市| 买车|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