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四節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同步練習★★課前預習 知識梳理知識點一 植物可以為其他生物提供有機物項目 舉例食物來源 通過_________制造的有機物,滿足了自身生命活動需要,也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結構物質 為其他生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提供能量 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動所需的______光合作用構建“身體”的材料能量知識點二 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1.植物參與水循環。2.植物在水循環中的作用。(1)植物的_________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2)植物的_______承接雨水,能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3)樹林中的枯枝落葉能吸納大量的雨水,補充_______。蒸騰作用莖、葉地下水知識點三 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1.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以及人類活動都會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而植物通過_________能不斷地吸收大氣中的_________,并且釋放_____,維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_________。2.維持碳氧平衡的措施。(1)吸收二氧化碳:保護現有森林,并大力植樹造林,充分發揮綠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氧氣的功能等。(2)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生活、綠色出行、開發新能源、開展國際合作等。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氣碳氧平衡知識點四 從我做起,保護植被1.措施。(1)頒布法律:頒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政策保證:提出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專門制定了相應的國家政策,保證每項工作都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實。2.植樹節:每年的3月12日定為全國的“植樹節”,號召大家積極參與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活動。【辨一辨】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1.植物吸收的水絕大部分用于蒸騰作用,只有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2.根吸收水和無機鹽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蒸騰作用可以促進根吸收水,但并不能促進吸收無機鹽。不過,蒸騰作用產生的拉力可以促進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課堂探究 典例微課【經典母題】下列關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為生物圈中的絕大多數生物提供氧氣B.為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直接提供食物C.植物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D.植物能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B【解析】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超過了自身對氧的需要),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A、D正確;植物制造的有機物一部分用來構建植物體自身,一部分為人類和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來源,人類和其他生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B錯誤;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不僅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而且樹林中枯枝落葉能夠吸納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所以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C正確。【點迷津】1.知識應用: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人類和其他生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植物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2.知識延展:①太陽能首先是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轉變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然后,逐級被各種植食動物、肉食動物利用。②自然界中的水是循環的,由于水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的地區終年少雨,氣候干燥,有的地區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類型。 我國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等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下列關于綠色植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呼吸作用在白天進行,夜晚停止B.為人和動物提供食物來源,是消費者C.進行光合作用,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D.可凈化空氣、涵養水源,但不調節氣候C【解析】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都能進行,A錯誤;綠色植物是生產者,能進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不僅滿足了植物自身生命活動的需要,還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B錯誤;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從而對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C正確;綠色植物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凈化空氣、消除污染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D錯誤。1.(2024·河源期末)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下列關于水的吸收、運輸和散失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植物需要的水和無機鹽主要通過根尖成熟區根毛吸收,再通過導管運輸到植物各處B.植物吸收的水,小部分被葉肉細胞用于光合作用,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C.葉片表皮上的氣孔是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D.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不僅促進水和無機鹽的吸收,而且能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D【解析】植物需要的水和無機鹽主要通過根尖成熟區根毛吸收,再通過導管運輸到植物各處,A正確。植物吸收的水,一部分被葉肉細胞用于光合作用,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B正確。氣孔多分布在下表皮,是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C正確。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只能促進水和無機鹽的運輸,不能促進吸收無機鹽,能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D錯誤。2.(2024·梅州期末)據統計,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每吸收44 g二氧化碳就能釋放32 g氧氣,同時植物也時時刻刻進行著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A.能凈化空氣B.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氣C.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超過了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氧D.綠色植物對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沒有作用D【解析】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維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即碳氧平衡。3.你參加過綠化校園的設計活動嗎 設計時應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應包括( )①春有花開,夏有樹蔭,秋有花果,冬有綠意②盡量選擇名貴的花草樹木③不要種植有毒的植物④食用、藥用等經濟植物優先考慮⑤注意樹種高低、大小搭配,疏密相間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A【解析】校園環境綠化是以綠色的各類花草樹木為主,以其特有的美化和防護作用起到凈化空氣、減少噪音、調節氣候等改善環境的功能,使學校成為清潔、優美的學習環境活動場所。因此在進行校園綠化設計時,充分考慮學校實際,盡量不對學校布局做大的調整。春天鮮花盛開,注意花草樹木的生長周期,使校園①春有花開,夏有樹蔭,秋有花果,冬有綠意;⑤注意樹種高低、大小搭配,疏密相間;③不要種植有毒的植物。課后提升 1.(2024·廣州期末)地球上種類繁多的植物可為人類和其他生物提供賴以生存的兩種基本物質,這兩種物質是( )A.水和氧氣 B.水和二氧化碳C.水和無機鹽 D.有機物和氧氣D【解析】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意義有三個:①完成物質轉變,它把無機物轉變成有機物,不僅被植物自身利用,也為其他生物以及人類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資料,同時釋放出氧氣,除了滿足植物自身的需要,還供給了動物、人等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規模巨大的能量轉變。在這一過程中,它把光能轉變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③從根本上改變了地面上的生活環境,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相對平衡。由這三大意義可知: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有機物和氧氣。2.早春時節,海棠葉片還沒有完全長出,卻可以開出嬌艷的花朵。請推測這些花瓣中有機物的主要來源( )A.花瓣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B.根從土壤中吸收并運輸到花瓣的C.樹皮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D.葉在上一年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解析】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除滿足呼吸作用消耗外,大部分儲存在莖中,第二年當葉還沒長出時就開花的植物,就是利用了上一年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D3.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達到“碳達峰”,206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下列做法不利于此目標實現的是( )A.退耕還草 B.風力發電C.植樹造林 D.圍湖造田D【解析】退耕還草可以增加植被覆蓋率,提高碳匯能力,有利于減緩氣候變化。因此,退耕還草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A不符合題意。風力發電是利用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有助于降低碳排放量,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B不符合題意。 樹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通過種植更多的樹木,可以吸收自然界更多的二氧化碳,從而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總量,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C不符合題意。圍湖造田會破壞湖泊生態系統,影響水生生物棲息地和自然水域的生態平衡,該做法不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D符合題意。4.(2024·云南)我國于2020年提出“雙碳”目標,至今已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超過5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達成該目標的是( )A.提倡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 B.增加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C.頻繁使用一次性餐具 D.植樹造林以增加人工林面積C【解析】“雙碳”是指“碳達峰”和“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措施,抵消因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相對“零排放”。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浪費能源,不符合節能減排,不利于實現“雙碳”目標。5.(2024·江門質檢)2024年,廣東省深入實施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增強固碳中和功能,保護生物多樣性,構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新格局。關于森林的固碳中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森林的固碳中和功能實際上是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B.倡導植樹造林,樹種得越密越好C.森林可以看成是陸地上最大的“儲碳庫”和最經濟的“吸碳器”D.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溫室氣體增加的主要原因C【解析】森林的固碳中和功能實際上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錯誤。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單位面積上的光照,又不至于讓葉片相互遮擋,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樹種得過密影響光合作用,B錯誤。綠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群落,因此森林可看成是陸地上最大的“儲碳庫”和最經濟的“吸碳器”,C正確。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溫室氣體,光合作用能減弱溫室效應,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