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助力中考2025年廣東化學中考二輪題型專練之金屬與金屬礦物(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助力中考2025年廣東化學中考二輪題型專練之金屬與金屬礦物(含答案)

資源簡介

助力中考
2025年廣東化學中考二輪題型專練之金屬與金屬礦物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物質的性質和用途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B.金剛石的硬度大,所以可以制作裝飾品
C.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可用來滅火
D.鋁在空氣中具有較好的抗腐蝕性,所以生鐵制作的暖氣片常涂鋁粉防生銹
2.2023年起,我國已將勞動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下列勞動內容所涉及的化學知識錯誤的是
選項 勞動內容 化學知識
A 戴上手套使用含鹽酸的廁所清潔劑 鹽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
B 用氯化鈉消除道路上的積雪 氯化鈉溶于水時放熱
C 給自行車車架刷油漆防銹 隔絕水和氧氣
D 用熱熔法連接家用塑料水管 塑料水管屬于熱塑性塑料
A.A B.B C.C D.D
3.下列勞動項目與化學知識不相符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
A 刷油漆防止鐵窗生銹 隔絕空氣中的氧氣和水
B 野炊后用沙土蓋滅火堆 隔絕氧氣
C 用鋁合金制成門窗 鋁在常溫下與氧氣不反應
D 用鉛筆芯制作電極 石墨有導電性
A.A B.B C.C D.D
4.下列實驗的現象與結論相符合的是
選項 實驗 現象 結論
A 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 左側試管中的鐵釘不生銹,右側試管中的鐵釘生銹 鐵銹蝕的條件之一是需要與水接觸
C 黑色粉末變紅,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CO
D 燒杯內壁有水珠 甲烷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
A.A B.B C.C D.D
5.微型實驗因操作簡單、時間較短、自制儀器等特點。某同學按下圖裝置制取純凈的氫氣并驗證氫氣性質的微型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可以換成濃鹽酸 B.青霉素瓶中一定發生置換反應
C.若甲處是濃硫酸,作用是干燥氫氣 D.實驗可驗證氫氣密度比空氣小
6.評價實驗方案是科學探究與實踐的重要環節,下列實驗能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目的 探究燃燒需要氧氣 觀察硫燃燒現象 比較鐵、鋁的活動性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方案
選項 A. B. C. D.
A.A B.B C.C D.D
7.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A.除去混合氣體中的CO B.證明石蠟含有氧元素
C.探究與水反應 D.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8.“碳中和”,我們一直在行動。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附加值更高的產物是實現“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二氧化碳在Cu和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實現如下圖轉化(Zr表示鋯元素)。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中鋯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B.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置換反應
C.反應中分子和原子的種類均發生了改變 D.該反應中兩種反應物的質量比為3:22
9.如圖所示進行有關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質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甲處的反應為 B.乙處觀察到紅色固體變黑
C.丙處試管可防止液體倒吸 D.丁既可吸收CO2,也可收集CO
10.在利用黃銅制作機器零件的過程中會產生黃銅屑,經測定黃銅屑中含有Zn和Cu.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黃銅顏色與黃金相似,可用稀鹽酸鑒別
B.將黃銅屑加入足量稀硫酸中,黃銅屑會全部溶解
C.根據黃銅的用途,可推測黃銅可塑性好、易加工
D.根據黃銅屑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的現象,可比較鋅和銅的金屬活動性
11.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完全相同的兩份過氧化氫溶液 B.加熱高錳酸鉀 C.密閉裝置內點燃紅磷 D.同濃度的稀硫酸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金屬鎂、鐵中
A.A B.B C.C D.D
12.對如圖所示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A.甲: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可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試管炸裂
B.乙:把活塞迅速壓下去,棉花燃燒,說明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減少
C.丙:左側銅片生銹,右側銅片不生銹,說明銅生銹的條件之一是與接觸
D.丁:用橡膠棒連接兩個驗電器,驗電器的金屬箔張角不變,說明橡膠棒是絕緣體
13.如圖所示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比較合金和純金屬的硬度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探究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 探究O2濃度對燃燒劇烈程度的影響
實驗設計
選項 A B C D
A.A B.B C.C D.D
14.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相同的稀H2SO4分別與足量Mg、Al、Zn、Fe充分反應,生成氫氣質量與反應消耗的金屬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分析圖像信息,得出結論正確的是(  )
A.相同質量的四種金屬完全反應,生成氫氣質量:Al>Mg>Fe>Zn
B.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Al>Mg>Fe>Zn
C.稀H2SO4完全反應時,消耗金屬的質量:Mg>Al>Zn>Fe
D.相同質量的四種金屬與足量稀H2SO4反應完后,消耗稀硫酸的質量相等
15.學習了金屬活動性后,小華以丙為“數軸”的原點將活動性順序中的金屬分為兩部分(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小華選擇的原點丙是H
B.將甲加入稀鹽酸中,有氣泡產生,溶液變為淺綠色
C.要驗證與乙的活動性強弱,可將乙加入溶液中
D.在自然界中丁主要以單質形式存在
16.鐵銅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三種金屬,某天這三種金屬發生了如下對話:
甲說:我是使用最廣泛的金屬,但我在地殼中不是含量最多的金屬,在氧氣和水的作用下容易被腐蝕
乙說:我是做導線的良好材料,但我不能用于實驗室制H2且我容易被其它兩種金屬從溶液中置換出來
丙說:我雖然是三種金屬中最活潑的,但我在常溫下也有抗腐蝕的功能
根據以上對話,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金屬是鐵 B.乙被甲置換出來的方程式可能為:Fe+CuSO4=FeSO4+Cu
C.它們活動性強弱為丙>乙>甲 D.丙在常溫下有抗腐蝕功能的原因是:4Al+3O2═2Al2O3
17.木炭與CuO反應產生的氣體除CO2還可能有CO。用圖1裝置進行三組實驗(每組實驗中木炭與Cu0的質量比不同,其他條件相同),測得產生CO 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如圖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前排盡裝置內的空氣,以免影響實驗結果
B.實驗中觀察到試管內的黑色粉末逐漸變為紅色
C.氣體產物中有C+CO22CO
D.其他條件相同,木炭與CuO的質量比越大,生成的CO越少
18.某同學使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通過銅粉與氧氣反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氣球在反應過程中先鼓起后變癟 B.黑色的物質為生成的氧化銅
C.若氧氣不足,則該實驗前后質量不相等 D.橡膠塞的作用是使錐形瓶內外沒有物質交換
19.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向一定質量接近飽和的KNO3溶液中不斷加入KNO3固體
B.向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
C.向等質量的Mg和Zn中,分別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D.向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鹽酸
20.某小組用圖1的裝置探究金屬與酸的反應。向燒瓶中加入等量、等濃度的稀鹽酸(足量),分別加入打磨過的大小及表面積相同的鎂、鋁、鋅、鐵、銅金屬片,迅速塞緊帶有壓強傳感器的橡皮塞(如圖1),測得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曲線a對應的金屬是銅
B.曲線c中氣壓變小的原因是反應停止后恢復至室溫
C.曲線d對應的反應速率適中,適合實驗室制取氫氣
D.27gAl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為2g
二、非選擇題
21.實驗梳理 鐵是重要的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每年都有將近總產量十分之一的鋼鐵銹蝕,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學們為了探究鐵銹蝕的原因,分別進行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
編號 ① ② ③ ④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1)實驗①中   處的銹蝕最嚴重。
【實驗分析】
(2)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能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
(3)欲設計實驗驗證金屬銹蝕與水有關,則需進行的實驗是   (填序號)。
(4)設計對比實驗①和④的目的是   。
【實驗結論】
(5)對比上述實驗①②③可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
【實驗反思】
(6)在進行上述實驗前,必須將鐵釘打磨光亮的原因是   。
(7)在進行實驗時,實驗所用的水是經煮沸并迅速冷卻的蒸餾水,煮沸的目的是   ,迅速冷卻的目的是   。
(8)為防止鐵生銹造成金屬資源的浪費,可采取的措施有   。
22.金屬材料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天工開物》中記載了“古法煉鐵”如圖1和“炒鋼法”如圖2。
(1)選料:煉鐵的原料赤鐵礦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
破碎:選好的礦石進行破碎使其變得更細小。
(2)烘干:在高溫環境中烘干礦石,是為了防止高爐中發生反應:,X化學式為   。
(3)煉爐:
ⅰ.煉鐵時,爐膛內的木柴要架空,原因是   。
ⅱ.工業上把鐵礦石、焦炭和石灰石一起投入高爐可以冶煉出生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雙選)。
A.CO還原赤鐵礦的反應類別是置換反應 B.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熱量和生成還原劑
C.石灰石的作用是除去礦石中二氧化硅 D.高爐尾氣對環境無影響,可直接排放
(4)精煉:“炒劑法”不斷翻炒液態生鐵是為了降低生鐵中   元素的含量。
(5)濕法冶金利用置換反應。在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金屬粉X和金屬粉Y的混合物,完全反應前后相關微粒的數量如下表所示。
微粒 X原子 Y原子 Cu原子
反應前數量(個) a b 0 0.8a 0
反應后數量(個) 0.2a b 0.8a 0
ⅰ.表格的空白處對應微粒的數量為   。
ⅱ.分析可知,金屬X、Y與Cu的活動性由強到弱關系為   。
23.金屬和金屬材料與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關系非常密切。
(1)生活中常用鐵鍋炒菜主要利用了鐵的   性;在高溫下,工業上以赤鐵礦(主要成分是)為原料來煉鐵,寫出工業煉鐵的化學方程式   。
(2)經檢測,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中含有銅、錫等金屬,某同學為探究銅、錫與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表所示實驗(金屬片均已打磨且形狀、大小相同,試管中所用稀鹽酸體積相同)。
【實驗記錄與分析】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立即產生氣泡,速率較快 無明顯現象 立即產生氣泡,速率較慢
實驗結論 鐵、銅、錫的金屬活動順序由強到弱為   。
【查閱資料】錫元素()的常見化合價是+2價。根據實驗現象推測實驗三的試管中錫與鹽酸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用含銅廢料回收銅,生產流程如下(雜質不參與任何反應);
①在通入空氣并加熱的條件下,銅可與稀硫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則X的化學式為   。
②操作a的名稱是   。
③該方案中應該加入略過量的鐵粉,過量的目的是   。
④固體C中物質有   (填名稱)。
24.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
(1)《天工開物》中記載:“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以水調黏合”。文中石灰指氧化鈣,“水調黏合”過程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屬于   反應(選填“吸熱”或“放熱”)。
(2)《夢溪筆談》中描述了一種液體化石燃料:“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帷幕皆黑”,該化石燃料是   ,“煙”指的是炭黑,古人用它作的畫,可以保存至今,原因是   。
(3)西漢淮南王劉向編著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曾青”即硫酸銅溶液,用該方法煉銅的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宋代《墨經》記載“立窯燒煙法”的示意圖如下,護膛口較小,松木置于爐膛中燃燒,甕中收集的煙可用于制墨。“立窯燒煙法”利用了松木的   (選填“完全”或“不完全”)燃燒。
25.硫酸亞鐵晶體是一種綠色晶體,俗稱“綠礬”,因其應用廣泛,被譽為礬類之王。利用硫鐵礦焙燒后的礦渣(主要含CuO、,還有一定量的)可制備綠礬,同時獲得金屬銅,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資料: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1)“酸浸”前將需要將礦渣粉碎,其目的是   。
(2)“酸浸”后將分離出來的操作是   。
(3)“還原”步驟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Ⅰ.   ;Ⅱ.   ,Ⅲ.,反應Ⅲ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反應。
(4)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工業上用其煉鐵,CO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煉鐵時,加入菱錳礦可制得冶煉錳鋼的材料。錳鋼用作高鐵的鋼軌,主要利用了錳鋼的   性能。
26.絢麗煙花給節日帶來喜慶歡樂氣氛。一枚完整煙花的化學成分主要為可燃物、氧化劑、顯色劑和增亮劑四大部分。
(1)可燃物起到燃燒、提供能量的作用,主要包括木炭粉、硫磺、硝酸鉀等。爆炸時,木炭粉、硫磺、硝酸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請補充完成化學方程式)。
(2)氧化劑起到助燃、氧化放熱作用,主要有硝酸鉀和氯酸鉀等。其中利用氯酸鉀產生。在其他科技領域中,氧氣在一定條件下能形成四聚氧,在超高壓下能形成紅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 與都為單質 B. 與化學性質不相同
C. 轉化為是物理變化 D. 1個紅氧分子中含有2個四聚氧分子
(3)寫出氧氣在超高壓下能形成紅氧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4)顯色劑主要由鈉鹽、銅鹽、鍶鹽等組成,其中的金屬元素是煙花五彩顏色的主要來源。如氟化鈉可作為黃光顯色劑,草酸鍶可作為紅光顯色劑,請推測草酸鈉可作為________顯色劑。
在“第15屆中國國際航展”上體現我國軍工尖端技術的第五代戰機“殲-35A”中使用了大量鈦合金。冶煉鈦的礦石金紅石主要成分為,其主要生產流程如圖所示。
(5)生產時進入“氯化爐”的金紅石、焦炭要磨細過篩,氯氣從下往上吹,其目的都是為了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四氯化鈦中鈦元素和氯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還原釜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7.為測定久置于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樣品的變質程度,某化學活動小組稱取該固體樣品13g放入錐形瓶中,加水溶解,配成100g溶液,再向錐形瓶中加入稀硫酸,反應過程中隨機測定了加入稀硫酸的總質量和產生氣體的總質量的三組實驗數據,如圖表所示:
組數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加入稀硫酸的總質量/g 80 130 150
產生氣體的總質量/g 2.2 4.4 4.4
(1)久置的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當加入150g稀硫酸時,錐形瓶中的溶液所含的陽離子為   (填離子符號)。
(3)13g樣品與稀硫酸完全反應產生氣體的質量是   g。
(4)求13g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28.某脫氧劑(又稱“雙吸劑”)標簽顯示含鐵粉、活性炭、食鹽以及無水氯化鈣等。
(1)鐵粉可以做雙吸劑是因為鐵會與空氣中的   發生反應生成鐵銹。
(2)如圖1,能證明脫氧劑“脫氧”的現象是   。
探究一:脫氧劑中活性炭和食鹽的作用
設計完成如下4組實驗(實驗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小組同學記錄反應過程中溫度的變化。
實驗編號 活性炭/g 食鹽/g 溫度上升值/℃
1 0 0 0.1
2 0.2 0 22.0
3 0 x 3.1
4 0.2 0.2 56.3
(3)表中x的值為   。
(4)對比實驗1和2,得出的結論是   。
探究二:鐵銹成分探究
【查閱資料】
①鐵銹成分復雜,化學式可簡單表示為 受熱易分解產生水蒸氣。
②白色硫酸銅粉末遇水變藍:堿石灰可吸收CO2和水蒸氣。
【設計方案】根據圖2進行兩步實驗,實驗相關數據如圖3。
第一步:
(5)取5.0g使用一段時間的脫氧劑于玻璃管中,持續通入 加強熱至時間t1,反應過程中當觀察到   現象,證明產物有水。
第二步:改持續通入加強熱至 t2,熄滅酒精噴燈后,繼續通入 至固體冷卻。
(6)時間t1-t2之間發生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7)這包“脫氧劑”中 的x=   。
29.在學習完金屬冶煉一課后,某興趣小組用如圖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對反應后硬質玻璃管內的黑色粉末成分產生了興趣,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下探究活動。
【交流討論】
(1)實驗室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時,玻璃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該實驗裝置尾部氣球的作用是   。
【查閱資料】①鐵及其氧化物中,、、均為黑色粉末,和能被磁鐵吸引,不能被磁鐵吸引。②已知反應,溶液呈黃色。③溶液與三價鐵鹽溶液反應生成血紅色溶液;亞鐵鹽溶液和稀鹽酸與溶液混合無現象。
【提出問題】硬質玻璃管內黑色粉末除了粉外還含哪些物質?
【作出猜想】
(3)猜想1:;猜想2:   ;猜想3:、。
【進行實驗】
(4)
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① 取少量反應后的黑色粉末,用磁鐵吸引     黑色粉末中含有
② 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鹽酸中,向實驗后的溶液中滴加幾滴溶液 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有氣泡產生,溶液變為血紅色 黑色粉末中含有鐵粉和   
(5)實驗②中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結論】
(6)由上述實驗現象,得出猜想   正確。
【拓展與思考】查閱資料得知,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固體生成物與溫度的關系如下:
溫度 400~500℃ 600~680℃ 700~800℃
生成物
(7)為了提高鐵的產率,應控制的溫度范圍是   。
30.《天工開物》是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完成下面小題。
Ⅰ.制鹽。“布灰種鹽”的場景如圖所示。
(1)“先日撒灰”。古人在預計晴天有霧的前天,在海邊沙地上撒上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O3)。K2CO3屬于 ________(填物質類別)。
(2)“日中掃鹽”。布灰后,海鹽水滲入草木灰,經過日曬的草木灰中出現海鹽顆粒。海鹽析出屬于 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3)“布灰種鹽”獲得海鹽。食鹽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 ________。
Ⅱ.造紙。竹子造紙的流程如下:
(4)“浸泡”的目的是軟化纖維。竹子含有纖維素[(C6H10O5)n],纖維素中碳、氫、氧的原子個數比為 ________。
(5)“撈紙”與化學實驗中物質分離的 (填字母)操作相似。
A. 溶解 B. 過濾 C. 蒸發
(6)“蒸煮”時,利用石灰漿[主要成分為Ca(OH)2]和草木灰水[主要成分為K2CO3]反應生成碳酸鈣[CaCO3]和氫氧化鉀[KOH]。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
Ⅲ.煉鋅。古代煉鋅原理與泥罐結構如圖所示,鋅的熔點為419.5℃,沸點為907℃。
(7)煤屬于 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8)ZnCO3在300℃時分解為ZnO,反應區將ZnO轉化為Zn的物質是 ________。
(9)冷凝區中,鋅由氣態變為液態。該過程 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熱量。
(10)“泥封”的目的是 ________。
31.我國古代就掌握煉銅技術,青銅是銅冶鑄史上最早得到的合金。
Ⅰ.用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煉銅。高溫煅燒孔雀石,可得黑色固體和兩種非金屬氧化物。如圖是銅元素的“價類二維圖”。
(1)圖中Cu2(OH)2CO3位于A點,黑色固體位于________(填B、C或D)點。A→B的反應屬于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
(2)高溫下利用CO可實現B→D的轉化,使黑色固體變________色,同時產生的氣體可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該過程體現了CO具有________性。
Ⅱ.《大冶賦》記載由硫化銅礦(主要成分Cu2S)制取CuSO4溶液,再用鐵片浸取銅的方法。硫化銅礦中Cu2S轉化的流程如下:
(3)硫化銅礦焙燒前要進行粉碎處理,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Cu2S中Cu與S的質量比為________。寫出“鐵浸”過程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5)在冶煉中加入錫等金屬可得到青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青銅是金屬材料 B. 純銅比青銅的硬度大 C. 青銅比純銅的熔點高
32.金屬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金屬材料】
2024年12月26日,科幻感十足的六代機掠過成都上空。六代機部分機身采用鈦合金。
(1)鈦合金屬于________ (選填“單質”“化合物”或“混合物”,它耐蝕性好、耐熱性高,嫦娥六號外殼也使用了鈦合金以適應月球巨大的晝夜溫差。則鈦合金具有的優點有________ (填字母,可多選)。
A. 質軟 B.低溫性能好 C.耐腐蝕
【金屬的性質】
如圖所示,彈簧秤下掛著一重物A,燒杯中盛有溶液B。
(2)若A為鐵塊,B為稀硫酸,則將A放入B中,過一會兒,彈簧秤的讀數將________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若A為鐵塊,B為硫酸銅溶液,將A放入B中,則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
【金屬的冶煉】
(4)鋁鋰合金被認為是目前航空航天工業最具競爭力的輕質高強結構材料之一,生產中利用鋁土礦(主要成分是Al2O3)來冶煉其中一種金屬鋁,化學反應方程式為:。現有含Al2O3質量分數為51%的鋁土礦200噸,計算可冶煉出的金屬鋁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33.化學興趣小組圍繞常見氣體的制取與性質開展了一次探究性學習。
實驗一:探究常見氣體的制備與性質
(1)儀器a的名稱是   ;
(2)加熱高錳酸鉀鉀制備的化學方程式是   。
(3)若用F收集時,應從   (填“b”或“c”)端通入氣體。若用F驗證性質時,F中加入一定量的石蕊溶液,實驗時看見的現象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實驗二:探究的收集方法。
物質種類 水 酒精 飽和溶液
每毫升液體中溶解二氧化碳的體積 1mL 3.6mL 幾乎不溶
(4)為了收集一瓶較純凈的,根據表中信息,將F中裝滿某液體,該液體應選擇   。
(5)定量計算。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為了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向12.5g搗碎后的雞蛋殼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雞蛋殼中其他雜質不與鹽酸反應)。測得相關數據如圖所示:
計算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
34.我國是世界上鋅冶煉最早的國家。明代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中有關“火法”煉鋅的工藝記載是:“每爐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鋅)十斤裝載入一泥罐內……然后逐層用煤炭餅(反應后生成一氧化碳)墊盛,其底鋪薪,發火煅紅……冷定毀罐取出……即倭鉛(鋅)也。”此工藝過程分解模擬如圖。請結合圖文信息,分析思考,解決問題:
(1)裝入原料器之前,將爐甘石敲碎的目的是   。
(2)高溫爐內,碳酸鋅(ZnCO3)在高溫條件下與煤的主要成分發生反應生成Zn和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為防止中毒,應采取的措施   。
(3)冷凝器中發生的變化屬于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4)我國古代冶鋅晚于鐵和銅,結合已學知識,分析說明其中的原因是   。
(5)在生產生活中,合金的性能更優越而被大量使用,下列物質不屬于合金的是______。
A.黃銅 B.焊錫 C.硬鋁 D.氧化銅
35.實驗探究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
實驗一: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不同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鮮土豆塊和新鮮豬肝塊作催化劑,分別加入 5%的過氧化氫溶液,用傳感器測量裝置中氣體壓強的變化,如圖乙中曲線a、b所示。
(1)結合實驗和曲線a、b分析,兩種催化劑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________;實驗中過氧化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以土豆塊作催化劑)。
(2)加豬肝塊催化的過氧化氫完全反應所用的時間大約是________(填“”、“”或“”)。
(3)曲線a、b最終達到相同的壓強,原因是________。
實驗二:用下圖裝置研究探究工業煉鐵的化學原理。
(4)A中的現象是________;A中玻璃管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5)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6)C處末端加一個點燃的酒精燈的目的是________。
(7)實驗開始時的操作是_______。
A. 要先通入一氧化碳 B. 先點燃B處酒精燈
1--5BBCCA 6-10BADBB 11-15ABBAB 16-20CCCCD
21.【答案】乙;鐵釘生銹需要有氧氣參與;①③;驗證食鹽水能加速鐵釘生銹;鐵釘生銹需要與氧氣(或空氣)和水同時接觸;除去鐵釘表面的氧化物和污物;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防止空氣中的氧氣再次溶解在水中;在鐵制品表面刷漆或涂油等
22.【答案】(1)Fe2O3
(2)H2O
(3)增大木柴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BC
(4)碳
(5)0.8a;X>Y,X>Cu,Y和Cu的金屬活動性無法確定
23.【答案】(1)導熱;
(2)鐵>錫>銅;
(3)CuSO4;過濾; 將銅全部置換出來;銅和鐵
24.【答案】(1);放熱
(2)石油;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3)
(4)不完全
25.【答案】(1)增大礦渣與稀硫酸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更充分
(2)過濾
(3);;化合
(4);硬度大、耐腐蝕
26.【答案】(1) CO 2
(2) A,B
(3)
(4) 黃光
(5) 增大物質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加充分
(6) 24:71
27.【答案】(1)
(2)
(3)4.4
(4)設13g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
解得
則13g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答:則13g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28.【答案】氧氣、水;導管內液面上升;0.2;活性炭能加快鐵粉的氧化反應速率;白色硫酸銅粉末變藍;;5
29.【答案】;收集未完全反應的避免其污染空氣;四氧化三鐵;有部分黑色粉末未被磁鐵吸引;四氧化三鐵;;3;700~800℃
30.【答案】(1) 鹽
(2) 物理
(3) NaCl
(4) 6:10:5
(5) B
(6) K2CO3 +Ca(OH)2 = CaCO3↓+ 2NaOH
(7) 不可再生
(8) 碳、一氧化碳
(9) 放熱
(10) 防止灼熱的鋅與氧氣反應
31.【答案】(1) B 分解反應
(2) 紅 變渾濁 還原
(3) 增大接觸面積,使其充分反應
(4) 4:1
(5) A
32.【答案】(1) 混合物 BC
(2) 變小
(3)
(4) 解:設可冶煉出的金屬鋁的質量為x。
x=54t
答:可冶煉出的金屬鋁的質量為54噸。
33.【答案】漏斗;;b;石蕊溶液變紅色;;飽和NaHCO3溶液;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2.5g+40.5g-48.6g=4.4g,設12.5g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則解得x=10g則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答: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80%。
34.【答案】(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2)2C+ZnCO3Zn↑+3CO↑;+2;注意通風透氣(合理即可)
(3)物理變化
(4)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和銅強
(5)D
35.【答案】(1) 豬肝塊
(2)
(3) 催化劑不能改變生成物的量,過氧化氫質量相等,產生氧氣質量相等
(4) 紅色粉末逐漸變黑
(5) CO2+Ca(OH)2=CaCO3↓+H2O
(6) 防止一氧化碳泄漏到空氣中,避免污染環境
(7)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阴市| 顺平县| 舞阳县| 仁寿县| 高平市| 炉霍县| 逊克县| 楚雄市| 唐河县| 塔河县| 昌吉市| 潢川县| 绥德县| 齐齐哈尔市| 洪雅县| 香格里拉县| 平遥县| 鄂托克前旗| 津南区| 海林市| 中阳县| 虎林市| 托里县| 监利县| 宝应县| 虎林市| 新营市| 文昌市| 全椒县| 银川市| 玉山县| 波密县| 博客| 隆昌县| 富裕县| 庆云县| 宁德市| 绩溪县| 体育| 古浪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