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1.1 平行線——新授課一、教材分析《4.1.1 平行線》是湘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章第一節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課是幾何學中的重要內容,是研究平面內直線位置關系的基礎。它為后續學習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以及圓等知識奠定了理論基礎。二、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和數學活動經驗,對基本幾何圖形有一定的認識,但在邏輯思維和合作交流的意識方面發展不夠均衡,所以教師需利用生活中的實例和直觀的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平行線的概念,例如,通過窗戶的橫格、鐵軌等生活中的平行線實例,讓學生直觀感受平行線的存在。同時通過設置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探索平行線的特征及關于平行線的基本事實。三、教學目標1.理解平行線的概念。2.掌握平行線基本事實: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3.能用尺規作圖:過直線外一點作這條直線的平行線。4.了解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四、重點難點重點:平行線的概念、平行公理及其推論。難點:對平行公理及直線平行關系的傳遞性的理解。五、教學方法講授法、練習法、問答法六、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回顧】直線a和直線b只有一個公共點,它們的位置關系是什么?位置關系:相交回顧:如果兩條直線只有一個公共點,那么稱這兩條直線相交,也稱它們是相交直線,這個公共點叫作它們的交點.二、新知探究【思考】如果兩條直線有兩個公共點,那么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是什么?解析:如果兩條直線有兩個公共點,那么由“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可知,它們一定重合.注意:如果沒有特別說明,兩條重合的直線只當作一條.【觀察】下圖是兩扇窗頁開合的示意圖.把兩扇窗頁近似地看成在同一平面內,每扇窗頁的四條邊所在的直線中,哪些既不相交也不重合?由生活常識得:AB和DC,AD和BC既不相交,也不重合.思考: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什么?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1.相交2.重合3.既不相交也不重合(即沒有公共點)追問:關于既不相交也不重合,你能聯想到一個什么詞?平行線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內,沒有公共點的兩條直線叫作平行線.平行用符號“∥ ”表示.如圖,直線AB與CD平行,記作“AB∥ CD”,讀作“AB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或“AB與CD互相平行”.舉例:日常生活中平行線的實例隨處可見.例如,一段筆直鐵路上的兩條鐵軌所在的直線,以及一排間隔相同、粗細均勻的柵欄豎條所在的直線.【議一議】觀察教室黑板的上、下邊緣所在的直線,它們可以看作平行線嗎?你還能從教室里找到哪些平行線的實例?將結果與同學交流.【思考】如圖,任意畫一條直線a,并在直線a外任取一點P.請用三角板和直尺畫一條過點P且與直線a平行的直線.一般步驟:(1)把三角板的BC邊靠緊直線a,再用直尺(或另一塊三角板)靠緊三角板的另一邊AC;(2)沿直尺推動三角板,使原來和直線a重合的一邊經過點P;(3)沿三角板的這條邊畫直線b,則直線b就是過點P且與直線a平行的直線.思考:你還可以畫出其他過點P且與直線a平行的直線嗎?基本事實: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說一說】如圖,如果直線a和c都與直線b平行,那么a與c平行嗎?為什么?解析:若a與c不平行,就會相交于某一點P(如圖),那么過點P就有兩條直線與b平行,根據平行線的基本事實,這是不可能的.因此a∥c.傳遞性: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如果a∥b,c∥b,那么a∥c.三、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1.相交2.重合3.平行基本事實: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推論: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如果a∥b,c∥b,那么a∥c.四、課堂練習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不平行的線段必相交B. 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線段必平行C. 在同一平面內,不平行的兩條射線必相交D. 兩條射線或線段平行,是指它們所在的直線平行2.下列關于平行線的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 )A.a∥ A B.AB∥ cd C.A∥ B D.a∥ b3.若下列說法均不考慮重合的情況,則其中正確的說法個數為 ( )①不相交的兩條線是平行線;②若線段AB與CD沒有交點,則AB CD;③若a b,b c,則a與c不相交.A. 0 B. 1 C. 2 D. 3五、作業布置課堂作業:P92 T2、3家庭作業:《學法》P54——55 A組(基礎一般)、B組(基礎較好)、C組(選做)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