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級高一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學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1,A兔的白毛和黑毛屬于相對性狀,但狗的長毛和卷毛是兩種性狀,不屬于相對性狀,A錯誤;基因型為AAbb或aaBBccDD的個體,每對基因都是純合的,故都是純合子,B正確: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基因A和基因控制果蠅的紅眼和白眼,屬于等位基因,C正確:雜交指基因型不同的個體間的交配,紫花豌豆基因型為D,白花豌豆的基因型為d,將紫花豌豆的花粉涂抹到白花豌豆的雌蕊柱頭上,實現了基因型不同的個體的交配,屬于雜交,D正確。2.B玉米屬于雌雄同株異花植物,可進行同株異花傳粉,也可進行異株異花傳粉。圖中兩株玉米基因型不同,據圖可知,實驗一,實驗二進行的是同株異花傳粉,屬于自交,實驗三、實驗四進行的是異株異花傳粉,屬于雜交,故選B。3.C讓結紅色果穗或黃色果穗的純合玉米自交,F,均為結紅色果穗或結黃色果穗,無法判斷顯隱性,A、B錯誤:讓結紅色果穗的純合玉米和結黃色果穗的純合玉米雜交,觀察F的表型,F:表現出來的性狀為顯性性狀,未表現出來的為隱性性狀,C正確:讓結紅色果穗的雜合玉米與結紅色果穗的純合玉米雜交,F:都是結紅色果穗,無法判斷顯隱性,D錯誤。4.B據圖可知,操作①和操作②分別表示人工傳粉和人工去雄,人工去雄要在母本花粉成熟前進行,人工授粉前后都要對母本套袋,以避免外來花粉的干擾,單性花植物雜交時,不用去雄,只需要對母本套袋即可,B錯誤,A、C、D正確5.A據圖可知,豌豆雜交過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發生在圖中的過程①(誠數分裂),A正確,B、C、D錯誤。6.DF的高莖植株自交得到的F:中既有高莖又有矮莖,出現性狀分離,說明高莖為顯性性狀,由基因D控制,F,中自交的高莖植株基因型為D,其自交得到F2中的某一高莖植株的基因型為DD或D,D正確,A,B、C錯誤。7.B根據題干信息無法確定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白由組合定律,還需要讓F白交,根據Fz的表型和比例進行判斷,A錯誤;依題意可知,朱頂紅的花色由基因E/控制,因此親代的基因型為EE、ee,F,的基因型為E,三種基因型各對應一種花色,但只有淡紅色花的基因型可以確定,紅色花和白色花的基因型不能確定,F自交得F2,F的基因型和比例為EE:Ee:ee=1:2:1,三種花色的比例也可能為1:2:1,B正確,C錯誤:依題意可知,基因E對基因為不完全顯性,紅色花、淡紅色花和白色花之間不存在完全顯性關系,親代和子代都是花瓣條紋清晰和條紋模糊,無法確定顯隱性,D錯誤。8.B基因型為Rr的小麥植株自由交配,F1小麥中RR:Rr:r=1:2:1,由于基因型為RR的小麥花粉敗育,不能產生正常花粉,因此F產生的雄配子的種類和比例為R:=1:2,產生的雌配子的比例為R:=1:1,F,自由交配,F2z中不抗病個體的比例為(2/3)×(1/2)=1/3,抗病個體的比例為1一1/3=2/3,因此F中抗病與不抗病植株的比例為2:1,B正確。9.C實驗①中親代均為單尾鰭,但子代出現雙尾鰭,發生性狀分離,說明雙尾鰭相對于單尾鰭為隱性,親本的基因型均為D,控制雙尾鰭性狀的基因為隱性基因d,A錯誤:根據基因分離定律,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應為單尾鰭:雙尾鰭一3:1,而實際單尾鰭雕性:單尾鰭雄性:雙尾鰭雄性一4:3:1,說明此觀賞魚中,基因型為的個體只有為雄性時才會表現出雙尾鰭,而基因型為D的個體,不論雌維均為單尾鰭,B錯誤;實驗①中子代雌、雄個體隨機交配,其產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均為D:d=1:1,但基因型為dd的個體只有【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學參考答案第1頁(共4頁)】25066A2024級高一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學用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必修2第1章第2章第1節。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關于遺傳學基本概念的敘述,錯誤的是A相對性狀一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長毛和卷毛B.純合子一基因型為AAbb和aaBBccDD的個體C.等位基因一控制果蠅紅眼和白眼的基因A和基因aD.雜交—將紫花豌豆的花粉涂抹到白花豌豆的雌蕊柱頭上2.如圖為實驗小組利用基因型為DD的玉米植株A和基因型為Dd的玉米植株B進行的四組實驗,其中屬于自交的是雄花實驗三實驗四雄花實驗實驗二雌花植株A植株BA.實驗一、實驗三B.實驗一、實驗二C.實驗二、實驗三D.實驗三、實驗四3.玉米的果穗顏色有紅色和黃色兩種,若要判斷二者的顯隱性,最佳的實驗方案是A.讓結紅色果穗的純合玉米自交,觀察F的表型B.讓結黃色果穗的純合玉米自交,觀察F的表型C,讓結紅色果穗的純合玉米和結黃色果穗的純合玉米雜交,觀察F的表型D.讓結紅色果穗的雜合玉米和結紅色果穗的純合玉米雜交,觀察F的表型4,下圖為孟德爾以豌豆為實驗材料進行雜交實驗的操作過程圖解。下列敘述錯誤的是①【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學第1頁(共6頁)】25066A 掃描全能王創建A.操作①和操作②分別表示人工傳粉和人工去雄B.所有植物進行雜交前都要進行操作①和操作②C.操作②要在母本花粉成熟前進行D.進行操作①前后都要對母本套袋5.下圖表示基因型為AaBb的豌豆的自交過程。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發生在圖中的過程ABAb配子間16種9種基因型ABb①aB②廣結谷方式 廣4種表型abA.①B.②C.②③D.①②6.水稻的高莖和矮莖由一對等位基因(D/d)控制,一高莖水稻植株與一矮莖水稻植株雜交得F1,F,中既有高莖又有矮莖,F的高莖植株自交得到的F2中既有高莖又有矮莖,F2某一高莖植株的基因型為A.DDB.DdC.ddD.DD或Dd7.已知朱頂紅的花瓣顏色和條紋分別由等位基因E/e、F/廠控制。現用一株花瓣白色且具有清晰條紋的朱頂紅作父本,一株花瓣紅色且具有模糊條紋的朱頂紅作母本,雜交得到F1,F,出現花瓣淺紅色條紋清晰、花瓣淺紅色條紋模糊兩種表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朱頂紅的花瓣顏色和條紋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F淺紅色花植株自交,F2出現三種花色,比例可能為1:2:1C.親本紅花植株的基因型為EE,F淺紅花植株的基因型為EE或EeD.朱頂紅花的淡紅色對紅色為顯性,花瓣條紋清晰對條紋模糊為顯性8.小麥的抗病(R)對不抗病()為顯性,基因型為RR的個體花粉敗育,不能產生正常花粉。現將基因型為Rr的小麥植株自由交配兩代獲得F2,F2中抗病與不抗病植株的比例為A.3:1B.2:1C.3:2D.1:19.某觀賞魚的尾鰭分為單尾鰭、雙尾鰭兩種類型。研究表明,尾鰭類型受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D、d)控制,雌性個體均為單尾鰭,雄性個體有單尾鰭、雙尾鰭。用不同類型的此觀賞魚做了兩組雜交實驗,過程及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實驗①實驗②親代單尾鰭雌性X單尾鰭雄性單尾鰭雌性X雙尾鰭雄性子代單尾鰭雌性:單尾鰭雄性:雙尾鰭雄性=4:3:1單尾鰭雌性:單尾鰭雄性=1:1A.據表可知,控制該觀賞魚雙尾鰭的基因為顯性基因B.基因型為Dd的個體只有為雄性時才會出現單尾鰭C.若實驗①中子代雌、雄個體隨機交配,后代中雙尾鰭個體所占比例為1/8D.若雙尾鰭雄性與實驗②中子代單尾鰭雌性雜交,后代中單尾鰭雌性占1/410.水稻細胞中的A基因編碼一種毒性蛋白,對雌配子沒有影響,但會導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該基因的雄配子死亡,通過這種方式來改變后代分離比,使其有更多的機會遺傳下去。現讓基因型為Aa的水稻自交,F中三種基因型的比例為AA:Aa:aa=3:5:2,F隨機授粉獲得F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親本產生的含a基因的雄配子有2/3死亡B.aa(♀)×Aa(8)雜交后代中aa的比例為2/5C.F2中基因型為Aa的植株所占比例為49/100D.F2中基因型為aa的植株所占比例小于F中該比例11.玉米的雄性不育是由細胞質基因和細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雄性不育只有在細胞質不育基因和核不育基因同時存在時才能表現。現細胞質中育性正常基因用N表示,不育基因用S表示,細胞核中育性正常基因用A表示,雄性不育基因用a表示。已知子代細胞質基因與母本相同,基因型表示可按“(細胞質基因)細胞核基因”方式組合,如(N)aa。現讓一雄性不育植株與雄性正常植株雜交,得到的F都能產生正常花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學.第2頁(共6頁)】25066A 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pdf 山西省部分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試題 生物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