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一周考試生物試卷一、單選題(16小題,共40分。其中1-12小題每小題2分,13-16小題每小題4分)1.一些運動員在大量出汗后可能會出現頭痛、抽搐和惡心等癥狀,甚至可能引發神經系統的病變。下列敘述正確的( )A.這些運動員可以及時補充生理鹽水升高血漿滲透壓B.垂體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的排出減少C.腎上腺皮質增加分泌醛固酮,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 的重吸收D.訓練過程中因大量出汗,導致鈉流失過多,動作電位的峰值增高2.目前已經進入寒冷的冬季,北方的邊防戰士每天要站崗巡邏,在執勤過程中體內會發生系列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體內甲狀腺激素會不斷增加B.物質代謝加快,產熱量增加C.皮膚血管收縮,散熱量減少D.冷覺感受器興奮,大腦皮層產生冷覺3.甲狀腺自主性高功能結節/腺瘤引起的甲亢,大部分是因為甲狀腺細胞發生基因突變而形成結節或腺瘤,并能夠自主合成甲狀腺激素。當這種“自主性”合成的甲狀腺激素過量時,就會引發甲亢,患者出現身體消瘦、暴躁易怒等癥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狀腺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可使突變后細胞中基因的正常表達失控B.甲狀腺激素能促進靶細胞代謝增強,機體物質氧化分解消耗增多C.患者體內高含量的甲狀腺激素會導致TRH、TSH的分泌量下降D.通過手術切除甲狀腺瘤的患者需長期服用抑制甲狀腺激素的抗體藥物4.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酶SCAN,該酶能將一氧化氮附著到蛋白質上,包括胰島素受體。研究發現糖尿病小鼠體內SCAN酶活性增加,沒有SCAN酶的小鼠不會患糖尿病。雄性孔雀開屏時會抖動尾羽和尾上覆羽,發出一種人類聽不見,而其它孔雀能聽見的超低頻次聲進行交流。關于信息傳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SCAN作為信息分子參與血糖的調節過程B.糖被與細胞間的識別和信息傳遞密切相關C.雄性孔雀開屏屬于物理信息D.細胞骨架由蛋白質和纖維素組成,與信息傳遞等活動有關5.甲型流感病毒(IAV)與呼吸道上皮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引起細胞膜內陷脫落形成囊泡,進入宿主細胞,進而刺激機體產生細胞因子,人體可能出現發熱等癥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IAV通過胞吞作用進入呼吸道上皮細胞,需要消耗能量B.IAV和細胞因子分別作為第一和第二信號,激活B細胞C.接種IAV疫苗可誘導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和記憶B細胞D.發熱的原因可能是有些細胞因子引起體溫調節中樞興奮,產熱增加6.下列關于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減少時,會促進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應激素B.機體受到寒冷刺激時,會通過減少散熱使機體的散熱量低于炎熱環境中的散熱量C.人體處于饑餓狀態時,血液流經肝臟后,血糖的含量會升高D.寒冷刺激使血液中腎上腺素含量升高,機體產熱增加,此過程屬于體液調節7.尿崩癥分為中樞性尿崩癥和腎性尿崩癥,前者是因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后者是因為機體對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兩類尿崩癥患者禁水一段時間后注射一定劑量的抗利尿激素,他們的尿液滲透壓的變化曲線如下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正常人禁水后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增強,尿液滲透壓降低B.尿崩癥患者腎小管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數量可能較少C.曲線Ⅰ為中樞性尿崩癥患者,曲線Ⅱ為腎性尿崩癥患者D.腎性尿崩癥患者體內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可能比正常人高8.糖原是人體細胞中一種重要的能源物質,但糖原的分解首先都要形成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的去向取決于它是在肝細胞中產生還是在骨骼肌細胞中形成。若在肝細胞中,其可以被葡萄糖-6-磷酸酶轉化成葡萄糖;若在骨骼肌細胞中,其通過糖酵解途徑形成乳酸。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圖中所示細胞的細胞膜上存在胰島素受體和胰高血糖素受體B.圖中所示細胞內糖原磷酸化酶基因在骨骼肌細胞中不會表達C.饑餓狀態下上圖細胞中的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增強,從而升高血糖D.圖中細胞參與血糖濃度平衡調節過程中會受到自主神經系統的支配9.胰島B細胞內K+濃度遠高于細胞外,而細胞內Ca2+濃度遠低于細胞外。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葡萄糖進入胰島B細胞后能引起胰島B細胞和組織細胞發生一系列生理反應,部分生理反應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若通道關閉異常,則可能引起Ca2+內流受阻,導致胰島素分泌量減少B.據圖可知,葡萄糖進入組織細胞需要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4)的協助C.當血糖濃度升高,Ca2+會以協助擴散的方式進入胰島B細胞,最終促進胰島素的分泌D.胰島素會促進葡萄糖和脂肪的分解10.阻斷下丘腦與垂體的聯系后,受影響最小的生理過程是( )A.胰島素的分泌B.甲狀腺激素的分泌C.性激素的分泌 D.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11.研究發現,1型糖尿病與磷酸二酯酶7B基因啟動子甲基化(會抑制磷酸二酯酶7B基因的表達)降低而引起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有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基因啟動子甲基化降低,表達的磷酸二酯酶7B減少B.磷酸二酯酶7B對胰島素的分泌具有促進作用C.降低磷酸二酯酶7B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1型糖尿病的癥狀D.由該基因啟動子甲基化降低引起的糖尿病不能遺傳給后代12.人在長跑過程中,身體多項指標會發生變化。起初,心率會逐步加快,隨后會持續上升并在一定階段維持較高水平,后續幾公里維持在144~156次/分鐘。同時,會有大量流汗、血壓升高和血糖含量下降等現象。下列有關人在長跑過程中的敘述錯誤的是( )A.心率受自主神經系統控制,人在長跑時交感神經活動占優勢B.大量流汗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此時需要補充水分以使滲透壓恢復正常C.在大腦皮層中形成渴覺,同時垂體釋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D.胰高血糖素分泌會增加,肝糖原會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漿13.生長激素能促進骨骼、肌肉、內臟器官等的生長和發育。生長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腦分泌的生長激素釋放激素和生長抑素的調節,生長激素釋放激素通過信號傳導,使GTP與G蛋白結合,促進細胞內cAMP水平升高,進而促進分泌生長激素的細胞增殖和分泌;生長抑素則通過降低cAMP水平抑制生長激素分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下丘腦分泌的生長激素釋放激素能持續促進垂體細胞的增殖和分泌活動B.若G蛋白異常,會導致GTP失去活性,從而抑制垂體細胞分泌生長抑素C.生長抑素和生長激素釋放激素通過影響cAMP水平起作用,兩者具有協同作用D.若成人體內生長激素持續分泌過多,則會刺激軟骨組織等異常增生,進而引起肢端肥大癥14.胰導管細胞是胰腺中的外分泌細胞,其分泌HCO3-的同時也分泌H+,以維持細胞內pH的穩定。狗胰導管細胞的分泌受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調控,有關神經調節機制如圖所示(ACh為神經遞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胰腺分泌的胰液通過血液循環至腸腔參與食物的消化B.剪斷迷走神經后,鹽酸刺激小腸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可促進胰液分泌C.圖中迷走神經中的傳出神經部分是一種軀體運動神經D.胃酸增加時,鹽酸進入小腸能使進入腸腔的HCO3-及H+分泌量增加15.格雷夫斯病(GD)患者主要是由于體內產生了針對甲狀腺細胞受體的刺激性自身抗體(TSI),其在結構上與促甲狀腺激素(TSH)十分相似,可導致甲狀腺上皮細胞增生形成彌漫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GD屬于自身免疫病,是由免疫系統自穩功能異常引起的B.TSI通過體液定向運輸至靶細胞后引發機體的自身免疫病C.GD患者體內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含量要比正常人高D.通過抑制腺垂體分泌TSH可以有效治療由GD引發的甲亢16.瘦素能與下丘腦神經細胞的受體結合產生飽腹信號,抑制食欲,從而調控身體的胖瘦。實驗發現蛋白酶P影響瘦素的作用,高脂飲食組小鼠下丘腦神經組織中蛋白酶P的含量明顯高于正常飲食組的。用不同飲食方式飼喂三組小鼠,一段時間后,測定三組小鼠細胞膜上瘦素受體的含量,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瘦素與特定受體相結合產生飽腹感屬于非條件反射B.瘦素定向運輸到下丘腦神經細胞的受體,二者結合后發揮作用C.高脂飲食時,蛋白酶P發揮作用使飽腹信號減弱D.相比于野生型小鼠,蛋白酶P基因敲除小鼠對瘦素的敏感性下降第II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共60分,請考生按要求答題)17.血糖平衡是人體內環境穩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多種信號分子參與血糖平衡的調節,其中胰島素和細胞因子作用的部分生理過程如圖1所示。根據圖示信息,回答相關問題。(1)正常人體空腹血糖濃度約為 mmol/L,據圖1分析,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濃度的原因是通過 。若該細胞為肝細胞,胰島素還能通過抑制 ,達到降低血糖濃度的目的。(2)糖尿病的類型有多種,一般人們將由環境引起的胰島B細胞受損,引起胰島素分泌不足定義為1型糖尿病,遺傳、環境、生活方式改變等多因子引起的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胰島素不能正常與受體結合等)稱為2型糖尿病。圖1中的細胞因子與膜受體結合,影響組織細胞基因表達,過量細胞因子導致的糖尿病屬于 (填“1型”或“2型”)糖尿病。 γ-氨基丁酸對細胞因子通過 NF --kB 信號轉導通路形成的 (填“正”或“負”)反饋效應起到 (填“促進”或“抑制”)作用。(3)臨床發現,某些糖尿病患者機體會積極地維持高水平的血糖濃度。研究人員以小鼠開展實驗,發現這與下丘腦中的 P 神經元有關。已知改造的乙酰膽堿受體(hM3D)不能與乙酰膽堿結合,但藥物 CNO 能與其結合,使神經元興奮。研究者構造了在 P 神經元中特異性表達 hM3D的轉基因小鼠,探究 P 神經元的興奮對胰島分泌功能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該實驗甲組的處理應為 。由實驗結果可知,糖尿病患者機體會積極地維持高水平的血糖濃度與 有關。18.蚊子叮人時會向人體注入唾液,蚊子唾液中含有蟻酸、抗凝血劑等成分,這些成分會引起人體產生癢覺。研究發現,薄荷中的薄荷醇具有止癢的作用,蚊子叮咬后引起癢覺的機制及薄荷醇止癢機制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蚊子叮咬釋放的致癢物與 (神經元的類型)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興奮傳到大腦皮層的過程中涉及的信號有 ,但引起大腦皮層產生興奮的過程不屬于反射,原因是 。(2)蚊子叮咬后人會產生抓撓反射,該反射弧的效應器是 ,據圖分析,薄荷醇具有止癢作用的機理是 。癢有很多種類型,有被蚊蟲叮咬后其所釋放的化學物質引起的化學性癢,也有羽毛輕撫腳底接觸帶來的機械性癢。薄荷醇能緩解化學性癢但不能緩解機械性癢,原因是 。一些戰士在執行特殊任務時,即使有蚊子叮咬產生癢的感覺,也能不抓撓,由此體現出 。(3)研究人員在傳遞感覺信息的脊髓背角中發現了一個專門控制癢覺但不參與痛覺的受體———胃泌素釋放肽受體(GRPR),他們給一組實驗小鼠脊髓中注射胃泌素釋放肽后,小鼠會自發的產生抓撓動作,但另一實驗組小鼠在注射胃泌素釋放肽后,沒有發生抓撓動作,推斷可能的原因是 ,該組實驗小鼠對致痛刺激的反應是 。19.血管升壓素(VP)也稱抗利尿激素。下丘腦大細胞神經元發出的長軸突形成下丘腦—垂體束投射,末梢終止在神經垂體(下丘腦的延伸結構,不含腺細胞),所儲備的VP直接分泌進入該部毛細血管,經體液運輸產生調節效應。滲透壓、血容量和血壓變化對VP分泌的影響如圖甲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甲可知,VP的分泌可受滲透壓、血容量和血壓變化的調節,但對 的變化最敏感。血容量和血壓升高分別刺激容量感受器和壓力感受器, (填“促進”或“抑制”)下丘腦大細胞神經元分泌VP。(2)抗利尿激素由 直接釋放到血液,作用是 。飲用大量生理鹽水后,正常機體的血容量增加,尿量將 (填“增加”“減少”或“不變”),據圖甲分析其原因是 。(3)尿崩癥患者的尿量是正常人的4~5倍,其病因可能是該病患者體內的抗利尿激素分泌 (填“過多”或“不足”)或腎臟對抗利尿激素不敏感。正常人和兩類尿崩癥患者禁水后尿液滲透壓的變化如圖乙所示。曲線Ⅲ可代表 引發的尿崩癥患者的尿液滲透壓變化曲線。20.正常人口服或靜脈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后,血漿中葡萄糖和胰島素濃度的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抑胃肽(GIP)是由小腸黏膜細胞分泌的多肽激素,該激素可促進胰島素分泌,機體內GIP與胰島素分泌的關系如圖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正常的血糖濃度范圍是 mmol/L, 是空腹時血糖的重要來源。GIP合成后以 的方式分泌到細胞外。(2)據圖1可知,口服和靜脈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后,對血糖濃度的影響無顯著差異,但口服葡萄糖溶液可使機體分泌更多胰島素,據圖2分析,其原因是 。(3)口服葡萄糖后引起機體分泌胰島素的神經調節途徑是 (用箭頭和文字的形式表示)。(4)研究發現,若一個人長期大劑量服用皮質醇類激素容易誘發糖尿病,請據圖2分析,其原因是 ,導致胰島B細胞衰竭,進而引起糖尿病。皮質醇類激素的分泌 (填“存在”或“不存在”)分級調節。(5)機體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胰島素,以維持胰島素含量的動態平衡,原因是 。21.研究發現,褐色脂肪細胞(BAT)細胞脂滴小而多,線粒體數目多,專門用于分解脂肪以滿足機體對熱量的需求,圖1是BAT細胞產熱機理示意圖;圖2是葡萄糖刺激人體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交感神經是一類支配內臟、血管和腺體的 神經,持續寒冷刺激感受器產生興奮,并通過 的分析和綜合,并由傳出神經末梢分泌去甲腎上腺素,激活BAT細胞促進 ,并誘導UCP-1蛋白合成,最終定位于 上,然后由其將H+由線粒體膜間隙內運至線粒體基質,將電化學勢能轉化為 利于維持體溫穩定。(2)飲酒能使小鼠體溫降低的低溫反應現象,原因是乙醇作用于下丘腦,使其釋放 (填“興奮性”或“抑制性”)神經遞質5-HT(5-羥色胺)調控甲狀腺激素分泌來實現的,甲狀腺激素在人體內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3)人體血糖濃度范圍是 ;結合圖2,攝食使血糖濃度上升,葡萄糖經 方式進入胰島B細胞并發生磷酸化,進一步導致ATP/ADP的值上升,使ATP敏感鉀通道 (填“開放”或“關閉”),使胰島B細胞膜內帶正電,引起Ca2+內流,促進 釋放,從而促進脂肪合成利于維持體溫。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D B B C A B D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D B A C17.(1) 3.9-6.1 促進IRS 磷酸化,增加細胞膜上葡萄糖轉運蛋白的數量,從而促進組織細胞吸收葡萄糖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2) 2型 正 抑制(3) hM3D小鼠+生理鹽水 P神經元興奮后抑制胰島素的分泌18.(1) (傳入)感覺神經元 電信號、化學信號 沒有經過完整的反射弧(2) 傳出神經末梢以及支配的肌肉 薄荷醇與感覺神經元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產生的興奮傳入脊髓,抑制GM神經節興奮,進而抑制大腦皮層產生癢的感覺 這兩種類型的癢傳遞通路不同 高級神經中樞對低級神經中樞具有調控作用(3) GRPR受體蛋白的基因缺陷或脊髓背角中GRPR基因沒有表達 能正常的產生痛覺19.(1) 滲透壓 抑制(2) 垂體 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 增加 血容量增加會使VP的分泌量減少,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弱,因此尿量會增加(3) 不足 腎臟對抗利尿激素不敏感20.(1) 3.9~6.1 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 胞吐(2)葡萄糖刺激小腸黏膜分泌的抑胃肽能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3)血糖升高→下丘腦血糖調節中樞→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4) 皮質醇會使機體血糖升高,可長期持續誘導胰島素分泌 存在(5)胰島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21.(1) 傳出/運動 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 脂肪分解 線粒體內膜 熱能(2) 抑制性 調節有機物代謝,促進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興奮(3) 3.9mmol/L-6.1mmol/L 協助擴散 /易化擴散 關閉 胰島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