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苔蘚植物與蕨類植物》練習題一、選擇題1.自然界中的植物與人的關系非常密切,在生物圈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保護它們。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蕨及其他一些蕨類植物的根、莖內含有淀粉,可制成蕨粉,用于釀酒或食用B.苔蘚植物能腐蝕巖石,形成土壤,是自然界重要的“拓荒者”C.大氣中近90%的氧氣是由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提供的D.煤炭主要是古代苔蘚植物經過漫長的時間和復雜的變化形成的2.與苔蘚植物相比,蕨類植物更適應陸地生活,原因是( )A.具有根、莖、葉,體內有輸導組織 B.用孢子繁殖C.沒有根、莖、葉分化 D.植株矮小,莖內沒有輸導組織3.在廣口玻璃瓶中,放入培養基質、苔蘚和蕨類等植物,就制作出一個漂亮的微景觀生態瓶。下列關于苔蘚和蕨類植物敘述錯誤的是( )A.能從培養基質中吸收養料B.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C.都沒有根、莖、葉的分化D.適宜生活在背陰潮濕環境中4.中央電視臺有一檔《經典詠流傳》的文化節目,其中有一期傳唱清代袁枚的一首《苔》,下列關于苔蘚植物的特征敘述錯誤的是( )A.植株矮小 B.有莖、葉的分化C.葉中有葉脈 D.用孢子進行繁殖5.在下列關于三類植物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E可表示有莖葉分化B.F可表示有輸導組織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6.自然界中,能夠監測土壤和空氣污染的植物是( )A.滿江紅 B.蘇鐵 C.仙人掌 D.葫蘆蘚7.煤是重要的能源,遠古時期與煤的形成有關的植物類群是(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8.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只適合生活在陰濕的陸地環境中,主要原因是( )A.體內沒有輸導組織B.生殖過程離不開水C.不能開花結果D.沒有真正的根、莖、葉9.卷柏具有極強的耐旱能力,受旱時內卷成團,當及時澆下水之后,又很容易舒展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卷柏和葫蘆蘚都沒有根莖葉的分化,依靠孢子繁殖后代B.卷柏具有極強的耐旱能力,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C.卷柏的花屬于生殖器官,卷柏有專門運輸有機物的篩管D.與衣藻不同,卷柏由許多細胞構成,這些細胞的遺傳物質各不相同10.蕨類植物的植株一般比苔蘚植物高大的主要原因是( )A.根莖葉中都有輸導組織 B.蕨類植物依靠孢子繁殖C.大多生活在潮濕環境中 D.對有害氣體反應不靈敏11.山西省是我國的煤炭大省,說明在古代山西曾生長過大量的(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12.某同學對野外觀察到的苔蘚和蕨類進行了比較,正確的是A.都有根、莖、葉的分化 B.葉都無葉脈,背面有孢子囊C.都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 D.植株都矮小且莖內無輸導組織二、填空題13.蕨類植物體內有專門運輸物質的 組織,其葉背面的褐色隆起能產生 ,蕨類植物依靠它進行繁殖。14.苔蘚植物的價值苔蘚植物長得矮小,密集生長,覆蓋在地面,可減少雨水對土壤的沖刷,能 ;有的苔蘚植物可以監測 的程度;有的苔蘚植物只能生長在酸性土壤中,具有指示 的作用。15.蕨類植物的代表有 、 、 等。可食用,可藥用,可做綠肥和飼料,遠古蕨類植物的遺體層層堆積,經過復雜的變化變成了 。三、連線題16.將下列生物類群與其對應的特征用線連接起來①節肢動物 A.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②藻類植物 B.身體和附肢都有分節、有外骨骼③哺乳動物 C.柔軟的身體有外套膜④軟體動物 D.胎生、哺乳⑤蕨類植物 E.具有根、莖、葉,體內有輸導組織四、實驗探究題17.廢舊電池中含有多種金屬物質,被隨意遺棄后,這些重金屬物質會泄露,并逐漸深入水體和土壤造成危害。某中學環保興趣小組為探究“廢舊電池對水質的影響及防治”,開展了以 下研究活動。(一)查閱資料資料一:廢舊電池丟棄到自然界腐爛后,因含汞、鉛、銅等有害物質造成水質污染。資料二:滿江紅為常見的水生蕨類植物,在美化水體景觀、凈化水質、保持河道生態平衡方面有顯著功效。資料三:5號電池比7號電池較大。(二)設計實驗方案及數據統計(A E共5組數據如下表)A B C D E加無污染河水的體積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加廢電池的數量和型號 不加 1節5號 1節7號 1節5號 1節5號加滿江紅的數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放同樣小魚的數目 1條 1條 1條 1條 1條小魚存活的時間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該小組根據上述有關內容,做了如下探究活動,請你結合自己的所學,幫助完成下列問題:(1)實驗中加入的滿江紅是蕨類植物,靠 生殖,體內 (選填“有”或“無”)輸導組織。(2)若某成員選擇了A與B進行對照實驗,那他想要探究的問題是 。為探究同一問題還可以選擇 兩組進行對照。(3)B、E兩組的對照實驗變量是 。(三)實驗反思(4)該實驗設計中明顯的不足之處是 。交流討論廢舊電池不能隨意亂丟,應放在指定的容器內,以便集中無害化處理。五、判斷題18.蕨類植物因為體內具有輸導組織,因此能較好的適應陸地生活。( )六、綜合題19.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外出游學,經允許后采集了幾種植物(如圖),帶回實驗室觀察。請回答問題:(1)從溪水里采集到的植物(圖1)是 ,它是一種 (填“單”或“多”)細胞藻類。該植物的形態結構與我們平時見到的陸生植物的不同之處是它沒有 的分化。(2)在溪邊巖石上發現了葫蘆蘚(圖2)。葫蘆蘚依靠 固定在巖石上,其葉只有 層細胞,人們把它當做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興趣小組還采集了一種蕨(圖3)。蕨的身體器官中有專門運輸物質的通道—— ,相比與其他兩種植物,其植株更加高大。20.有些樹干的陰面長著一些苔蘚,而它的陽面卻沒有苔蘚生長。這是為什么 七、資料分析題21.閱讀下列資料,回答有關問題:資料一:如果魚缸長期不換水,缸的內壁上就會長出“綠膜”,水會變成綠色。資料二: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發電廠,幾年后,這里許多苔蘚植物都不見了。資料三:某山坡的背陰處生有一種草本植物,其葉片下表面邊緣有許多褐色的隆起。(1)資料一所描述的生物類群,結構簡單,沒有 等器官的分化。(2) 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根據資料三的描述,可知該草本植物屬于 植物,褐色隆起內散落出來的小顆粒是 ,落在適宜環境中就會萌發。(4)以上資料提及的生物類群,其共同特征是______。(填字母)A.都是多細胞生物 B.都生活在陸地上 C.都不能產生種子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C D D C B B A題號 11 12答案 C C13. 輸導 孢子14. 保持水土、涵養水源 空氣污染 土壤性質15. 卷柏 貫眾 滿江紅 煤16.17.(1) 孢子 有(2) 廢電池會污染水質嗎/廢電池是否會污染水質(合理均可得分) A 與 C(3)滿江紅(4)小魚數量少,實驗有偶然性18.正確19.(1) 水綿 多 根、莖、葉(2) 假根 一/1(3)輸導組織20.多數苔蘚植物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因此,樹干背陰的一面往往有苔蘚生長,而向陽的一面沒有。21.(1)根、莖、葉(2)苔蘚植物(3) 蕨類 孢子(4)C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