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2025年生物中考復習模塊二 專題強化訓練題型五 跨學科實踐1. 【2024·泰安】某研究小組利用下圖裝置進行無土栽培的實踐探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DA.用充氣泵向培養液中通入空氣,有利于植株根的呼吸作用B.在泡沫板上按合理的間距固定植株,有利于植株充分接受光照C.幼苗移栽定植初期,給植株適當遮陰可抑制其蒸騰作用防止萎蔫D.同種植物在不同生長發育期,定期更換的培養液成分及比例不變2.【2024·廣東】鳥類是大自然的精靈,是人類的朋友。小華參加學校觀鳥跨學科實踐活動,用望遠鏡觀察黃嘴白鷺等鳥類,調查紅樹林等地鳥類分布情況并做記錄,查閱資料,制作仿生作品。下圖是小華制作的仿生飛行器,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A.仿生體形特點,機體呈流線型B.仿生骨骼特點,材料堅硬厚重C.仿生視覺特點,攝像頭高清D.仿生翅膀特點,機翼輕盈可折疊B3. 傳統文化【2024·江西】古人稱酸奶為“酪”,許多古籍中均有關于制酪的記載,某同學對此展開了探究。請據題回答。【查閱資料】《齊民要術》中制酪流程大致如下圖所示。(1)上述流程中提到的先成酪,含有的發酵菌種主要是 ,取先成酪混合相當于微生物發酵過程中的 步驟。乳酸菌接種【走訪調查】為滿足市場需求,酸奶廠會研發不同口味的酸奶。研發人員探究果汁添加比例、發酵時間等因素對酸奶品質的影響,并對酸奶的色澤、滋味、氣味等進行感官評價,其中一組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2)根據該實驗結果可知,本實驗的變量是 。桑葚汁的濃度(3)分析上圖可發現,酸奶感官評分隨著桑葚汁添加比例的增加,呈 的趨勢;當桑葚汁添加比例為 %時,感官評分最高。【動手實踐】制作酸奶每一步都需嚴謹細致,操作不當會導致制作失敗。(4)若發酵瓶中液體腐敗變質,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①滅菌不徹底②發酵時間過短③密封不嚴實上升10①和③4.【2024·湖北】番茄果實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番茄紅素,營養價值高。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利用勞動實踐園地開展了栽培番茄的實踐活動,活動任務如下。任務一:育苗(1)播種前先松土,是因為種子的萌發需要 。番茄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 。任務二:移栽(2)番茄苗移栽時應合理密植,保持行距50至80厘米,株距30至60厘米,這樣做能保證番茄有效地進行 作用,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同學們選擇在陰天傍晚進行移栽,目的是降低番茄的 作用,提高移栽成活率。氧氣(空氣)胚根光合蒸騰任務三:田間管理(3)隨著番茄幼苗的生長,小組同學發現植株葉片發黃,經查閱資料后推測可能是由缺氮引起。同學們決定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實驗中對番茄植株進行無土栽培,其中一組采用缺氮的營養液,另一組采用等量 營養液進行培養,其他條件均保持相同且適宜,一段時間后觀察葉片是否變黃。任務四:采摘后管理(4)夏季番茄收獲后,為抑制細胞的呼吸作用,延長保鮮時間,同學們在儲存番茄時應適當 (填“升高”或“降低”)溫度。任務五:研后拓展(5)溫室大棚可以滿足反季節番茄的栽培。從有利于番茄生長的角度考慮,在設計并建造溫室大棚時,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2條即可)含氮降低采光好、保溫等5.【2024·福建】我國種桑養蠶歷史悠久。朵朵參加“美麗中國蠶”綜合實踐活動,展示并交流了活動成果。(1)孵化蠶卵:探究環境因素對蠶卵孵化的影響,可選擇的實驗變量是。(2)選取食物選取多種植物的葉進行家蠶食性的研究,發現家蠶喜食桑葉,這種習性是長期 的結果。溫度(濕度、光照等)自然選擇(3)幼蟲生長測量幼蟲發育過程中不同時期的體長,根據測量結果繪制體長變化曲線。(4)吐絲時家蠶處于發育過程的 階段,延長這一階段,可以提高蠶絲產量。(5)羽化成蛾蠶蛾身體分節,有1對觸角、2對翅和3對足,觸角和足分節,具有 動物的特征。家蠶的發育方式為 。(6)知識鏈接①西南大學蠶學院科研團隊成功研發蠶飼料,攻克全天候養殖瓶頸。②技術工匠們研制的自動給桑養蠶機,降低人力成本。③我國蠶學家利用 技術將某基因導入蠶卵,得到的蠶繭更大,實現提質增量。幼蟲節肢完全變態轉基因【解析】探究環境因素對蠶卵孵化的影響,可選擇的實驗變量是溫度、濕度、光照等非生物因素。自然選擇是指生物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家蠶的祖先可能嘗試過多種食物,但由于桑葉提供了家蠶生長和繁殖所需的最佳營養,因此只有那些能夠找到并食用桑葉的個體才能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這種選擇性的生存和繁殖導致了家蠶對桑葉的偏好。選取多種植物的葉進行家蠶食性的研究,發現家蠶喜食桑葉,這種習性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幼蟲在發育過程中會經歷多次蛻皮,體長也會逐漸增加。通過測量不同時期的體長并繪制變化曲線,我們可以了解幼蟲的生長速度和發育規律。家蠶在發育過程中會經歷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吐絲結繭是幼蟲階段的一個顯著特征。延長幼蟲階段可以提高蠶絲的產量,因為幼蟲期是家蠶吐絲的關鍵時期。蠶蛾屬于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具有節肢動物的基本特征,如身體分節、有觸角和足等。家蠶的發育過程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轉基因技術是一種現代生物技術,它允許科學家從一種生物體中取出特定的基因,并將其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體中,從而改變該生物體的遺傳特性。這種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農業、醫學和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我國蠶學家通過轉基因技術將特定的基因導入蠶卵中,使得得到的蠶繭更大,從而實現了提質增量的目標。6. 社會熱點【2024·江西】某班同學看到“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將在我國空間站進行多項實驗”這一報道,對其中的太空養魚充滿好奇。隨后,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利用帶瓶塞的無色透明玻璃瓶、塘泥、池塘水、小魚、金魚藻等材料,開展生態瓶養魚實踐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1)“太空養魚”在一個1升大小的密閉水族箱內進行,該水族箱內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叫作 。(2)制作生態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魚類排泄物,這些微生物在生態瓶中扮演的角色是 。(3)實踐過程中,某同學制作的生態瓶如下圖所示。根據下表“生物部分組成成分”一欄判斷,該生態瓶評價等級為 ,理由是 。生態系統分解者B缺少生產者(4)上圖作品經過完善后,根據上表“光照條件”一欄判斷,該生態瓶最好放置在 的環境中。(5)同學們發現完善后的生態瓶仍不能維持較長時間,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寫出一條即可) 。光線良好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太少7.【2024·河南】Ⅰ.月季原產于中國,具有花期長、花色豐富等優點,可通過嫁接、扦插等方法繁殖,是一種觀賞效果較好的園林植物。園藝師以無刺薔薇為砧木,以大花品種月季為接穗,培育出樹狀月季,將其與大葉女貞等搭配,可形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景觀效果。回答下列問題。(1)嫁接時,要使接穗與砧木的 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2)嫁接后,要適時進行施肥和松土。肥料為樹狀月季提供的主要營養物質是 ,松土可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 ,保證呼吸作用的正常進行。接穗成活后,新開的花能夠保持 (填“大花品種月季”或“無刺薔薇”)的性狀。(3)對樹狀月季進行后期管理時,園藝師要剪除過密和過弱的枝條,使得更多的 通過篩管運輸到花朵,從而增大花徑,延長花期,提高觀賞效果。形成層(分生組織)無機鹽氧氣大花品種月季有機物(4)春末夏初是樹狀月季蚜蟲害的高發時期,可通過投放瓢蟲進行防治。瓢蟲和蚜蟲之間存在關系 。Ⅱ.生物學興趣小組以月季的枝條為扦插材料,探究不同品種和不同給光條件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實踐過程如下。①在溫室大棚內,砌3個南北走向的插床,配置扦插基質。選取三個品種的月季,剪取長度為10cm、帶有3~4個芽的健壯枝條,修剪葉片,分別進行扦插,扦插深度為5~7cm,行距和株距均為20cm,如圖甲所示。捕食②設置不同的給光條件,每個插床一半進行全光照(不遮陰),一半進行半遮陰(用遮陰網遮陰,適時接受陽光照射)。③每天觀察溫度、濕度情況,適時通風或補水,記錄扦插枝條的生長情況,最終以扦插成活率為準。兩種給光條件下不同品種月季的成活率如圖乙所示。回答下列問題。(5)插床方向選擇南北走向,且枝條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減少相互遮擋,可以使 均勻,通風良好,利于扦插枝條成活。(6)扦插前,對枝條的葉片進行修剪,可以降低枝條的 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扦插時,三個品種的扦插深度等條件保持一致,可以 。(7)據圖乙分析:三個品種中,品種 的成活率最高;兩種給光條件中, 條件下成活率較高,其原因是該給光條件把光的直射變成散射(散射:光偏離原來方向而分散傳播),既滿足了葉片 作用的需求,又能減少水分流失,防止嫩葉被曬焦。光照蒸騰減小實驗誤差,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度半遮陰光合B【解析】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時應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植物的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有水、無機鹽、有機物,有機物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水和無機鹽是植物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的,因此肥料為樹狀月季提供的主要營養物質是無機鹽;松土可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氣,保證呼吸作用的正常進行;嫁接屬于無性繁殖,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因而后代一般不會出現變異,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而砧木一般不會對接穗的遺傳性產生影響,因此以無刺薔薇為砧木,以大花品種月季為接穗,接穗成活后,新開的花能夠保持大花品種月季的性狀。篩管運輸有機物,所以對樹狀月季進行后期管理時,園藝師要剪除過密和過弱的枝條,使得更多的有機物通過篩管運輸到花朵,從而增大花徑,延長花期,提高觀賞效果。捕食關系: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作為食物的現象。瓢蟲以蚜蟲為食,因此它們之間存在捕食關系。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為了提高作物的產量,應該讓陽光盡量多地照射到作物上,盡量少照射到空地上,并且要盡量避免作物互相遮光,這就是說種植作物既不能過稀,又不能過密,應該合理密植,使作物充分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插床方向選擇南北走向,且枝條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減少相互遮擋,可以使光照均勻,通風良好,利于扦插枝條成活。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所以扦插前,對枝條的葉片進行修剪,可以降低枝條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扦插時,三個品種的扦插深度等條件保持一致,可以減小實驗誤差,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度。據圖乙分析:三個品種中,品種B無論是在全光照還是半遮陰的條件下,成活率都比品種A和品種C高,所以三個品種中,品種B的成活率最高。知 識 梳 理鞏 固 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