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九年級學業水平模擬測試化學試題本試卷共 8 頁,滿分 100 分,考試用時 60 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用 0.5mm 黑色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Sn 119 Ba 137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1物質世界充滿了變化。下列變化過程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光合作用 B. 鋼鐵冶煉 C. 干冰升華 D. 燒制瓷器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環境保護的是( )A. 進一步擴大燃煤發電 B. 植樹造林,擴大綠化面積C. 開發利用氫能等新能源 D. 倡導綠色出行3.化學與人類的健康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A. 用小蘇打作焙制糕點的發酵粉 B. 用甲醛浸泡過的食物可放心食用C. 合理補充碘元素預防甲狀腺腫大 D. 攝入過量的重金屬離子會引起中毒4.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 聞氣體的氣味 B. 讀取液體體積 C. 傾倒液體藥品 D. 稀釋濃硫酸5.安全生產和生活離不開化學。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A. 油鍋著火時,立即用鍋蓋蓋滅B. 樓房發生大火時,立即乘電梯逃離C. 發現廚房內燃氣泄漏時,立即打開排氣扇通風D. 冬季室內用煤爐取暖時在地面上灑水,防止煤氣中毒6.下圖為元素周期表部分內容和兩種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結合圖示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氟原子核內有 7 個質子 B. 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4.31gC. 在元素周期表中,氟和鎂位于同一周期 D. 鎂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易形成陽離子7.從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 墻內開花墻外香 —— 分子在不斷運動B. 水變成水蒸氣 —— 分子運動加快且間隔變大C. 物體熱脹冷縮 —— 分子體積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D. 氧氣和臭氧(O )化學性質不同 —— 氧分子和臭氧分子結構不同,化學性質不同8.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和質量一定不變 B. 溶液都是無色透明、均一穩定的液體C.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會伴隨能量變化 D. 物質具有多樣性,可分為不同類別9.“勞動開創未來?!?下列勞動項目對應的化學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解釋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堿和酸能發生中和反應B 用鹽酸除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 鐵銹能和鹽酸反應C 分離液態空氣法制取氧氣 空氣發生了分解反應D 用天然氣作燃料 天然氣具有可燃性10.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目的的是( )A.探究物質溶解性與溶劑種類有關 B.探究鐵、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C.探究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 4.探究氧氣是鐵生銹的條件之一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20 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的要求,全部選對得 4 分,選對兩個及以上但不全的得 3 分,選對一個得 2 分,有錯選的得 0 分。11.下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甲、乙、丙、丁分別代表圖中對應的四種物質),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物質甲、乙、丙都屬于氧化物 B. 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C. 物質丁是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 D. 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 1:112.下列物質提純的方案設計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 H 中的少量 HCl 通過足量 NaOH 溶液,干燥B 除去 FeSO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CuSO 加入過量的 Fe 粉,過濾C 除去 CaO 固體中混有的少量 CaCO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過濾D 除去 NaCl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MgCl 滴加過量的 NaOH 溶液,過濾13.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創立了侯氏制堿法,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展。侯氏制堿法中涉及 NaCl、NH Cl 和 NaHCO ,它們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t ℃時,NaCl 的溶解度等于 NH Cl 的溶解度B. t ℃時,NaHCO 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 3:25C. 當 NH Cl 中混有少量 NaCl 時,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 NH ClD. t ℃時,各取相同質量的 NH Cl 和 NaCl 固體,分別加水至恰好完全溶解,然后降溫至 t ℃,此時所得 NH Cl 溶液的質量小于 NaCl 溶液的質量14.向 ag 由 Fe 粉和 Zn 粉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質量的 CuCl 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后稱量,質量仍等于 ag(忽略過濾、洗滌操作中濾渣質量損失)。下列有關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A. 濾液中一定含有三種金屬陽離子 B. 濾液一定是無色的C. 濾渣中一定沒有單質鋅和單質鐵 D. 濾渣中一定含有單質銅15.向一定質量的CuO 和Cu (OH) 的固體混合物中,加入200g 溶質質量分數為9.8% 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一定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216.9g。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都屬于中和反應B. CuO 和Cu(OH) 固體混合物的質量為 16.9gC. 原固體混合物中 Cu(OH) 的質量為 4.9gD. 反應后得到的不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16.0%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5 小題,共 60 分。16.(10 分)(1)按要求從硫酸、氫氧化鐵、二氧化硫、氫氣中選擇合適的物質,將其化學式填寫在下列橫線上。①一種可燃性氣體單質______;②一種非金屬氧化物______;③可用作干燥劑的酸______;④一種難溶于水的堿______。(2)右圖是某牛奶盒上標識的營養成分表。①牛奶營養成分中的______進入人體后,在蛋白酶和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可被人體吸收的氨基酸。②牛奶中的糖類大部分是乳糖(化學式為 C H O )。乳糖不僅能提供能量,還能參與嬰幼兒大腦發育進程。在乳糖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填最簡整數比)。34.2g 乳糖中含有______g 氫元素。(3)捕集空氣中 CO 加氫制甲醇 (CH OH),可實現 CO 資源化利用和 “零碳” 排放,其轉化流程如下圖所示。①轉化流程圖中的五種物質中,屬于有機化合物的是______(填物質的化學式)。②在反應 Ⅰ 中,電解水生成的 H 和 O 的分子個數比為______(填最簡整數比)。③理論上,用該方法生產 16kg CH OH 消耗 CO 的質量______(選填 “大于”“等于”“小于” 之一)16kg CH OH 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產生的 CO 的質量。17.(8分)閱讀下列內容,回答相關問題:通常情況下,氨氣(NH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常溫加壓即可被液化。液氨用途廣泛,工業上常用作化肥、化工原料、制冷劑,也可用作液體燃料,在純氧中完全燃燒的產物只有水和 N 。工業合成氨反應原理主要是 H 和 N 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經催化合成 NH 。為解決合成轉化率低的問題,反應后可將 NH 從混合氣體中分離出來,將未反應的 H 和 N 重新混合繼續合成。氨能有望成為未來理想的清潔能源,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1)氨氣被壓縮成液氨時,發生了______(選填 “物理” 或 “化學”)變化。(2)在合成塔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3)“氨能” 成為清潔能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4)結合圖 2 信息,按下列條件進行合成氨反應中,平衡時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__(填序號)。A.300℃、300 大氣壓 B.300℃、500 大氣壓 C.500℃、300 大氣壓 D.500℃、500 大氣壓18.(14 分)我國海洋專屬經濟區幅員遼闊,豐富的海洋資源需要綜合利用與科學開發。(1)下圖是某市對海水綜合利用的部分工藝流程圖(部分過程和產物略),據圖回答問題。①海水淡化:蒸餾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______(填 “密度”“溶解性”“沸點” 之一)不同進行分離的。②海水 “曬鹽”:曬鹽時,采用的是______(選填 “蒸發結晶”“降溫結晶” 之一)法。③海水提鎂:在鹵水中加入石灰乳,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④海水制 “堿”:在用粗鹽(含 Na 、Mg 、Ca 、Cl 等離子)制純堿過程中,除雜時,先后加入過量的 NaOH 溶液和 Na CO 溶液,過濾后,在所得的濾渣中有兩種白色沉淀,它們的化學式為______。(2)取 12g 純堿(Na CO )樣品(雜質為氯化鈉)置于干凈的燒杯中,加入適量水,使固體樣品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 CaCl 溶液,充分反應,反應過程中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 CaCl 溶液的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①當加入 CaCl 溶液至 100g 時(即圖中 B 點),燒杯中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金屬陽離子是______(寫離子符號)。②當滴入 CaCl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______g。(計算結果精確到 0.1g)③滴加的 CaCl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 0.1%)。20.(14 分)(1)在實驗室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時,小紅把一小塊金屬鈉放入一定量 CuSO 溶液中,發現有大量氣體生成,但未觀察到紅色固體,而是看到有藍色沉淀產生。①已知:鈉是一種活潑金屬,常溫下能與水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Na + 2H O = 2NaOH + X↑,則物質 X 的化學式為______。②根據①提供的信息,結合上述實驗現象,生成藍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將 CO 氣體通入到 NaOH 溶液中沒有明顯實驗現象,為了證明 CO 與 NaOH 溶液能夠發生化學反應,小明把一支收集滿 CO 的試管倒立在盛有飽和 NaOH 溶液的燒杯中(如右圖所示),觀察到試管內液面上升,得出 CO 與 NaOH 溶液反應的結論。小紅認為小明的方案不能得出 CO 與 NaOH 溶液能夠發生化學反應的結論,理由是: 。(3)已知固體物質 A 是 K CO 和 K SO 或兩種物質之一,另有一固體混合物 B 是由 NH NO 、Mg (OH) 、NaCl 三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F欲探究這兩種固體混合物的組成,按下圖所示進行實驗,出現的現象如圖中所述。(設過程中所有發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反應)根據上述實驗過程和發生的現象作出判斷,填寫以下空白。①白色沉淀 H 的化學式為______。②無色氣體 F 的水溶液pH______7。(選填 “小于”“等于”“大于” 之一)③無色濾液 G 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陽離子是______(填離子符號)。④在固體樣品 B 里,所述三種物質中,確定存在的是______(填化學式)。⑤要進一步確定固體樣品 A 的物質組成,另取白色沉淀 C 再進行實驗,請簡要說明實驗操作步驟、發生的現象及結論:______。20.(14 分)如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氣體制備、凈化、干燥、收集和進行實驗探究的部分儀器(組裝實驗裝置時,可重復選擇儀器),化學小組的同學利用其進行下列化學實驗。(1)在實驗室中以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為原料,制備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氣,按照要求設計實驗裝置,連接儀器,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①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______(從左到右填寫儀器序號字母)。②上述方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③下列關于氧氣制取和性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______(填選項序號)。A. 魚類能在水中生存是因為水中溶有氧氣B. 鐵絲在純氧中劇烈燃燒,化學方程式為 4Fe + 3O 點燃 2Fe O C. 在過氧化氫分解時,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加快了化學反應速率D.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常溫下能和所有物質發生反應(2)小明對某塑料試樣的組成進行分析實驗(資料顯示該塑料試樣只含碳、氫、氧三種元素)。所選裝置按 “A→B →D→B →C→堿石灰干燥管” 的順序連接(B 、B 為濃硫酸洗氣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后進行實驗。(假設發生的化學反應都充分反應)。裝置 D 的玻璃管中放入塑料試樣的質量為 6g,充分反應后,測得裝置 B 的質量增加 3.6g,裝置 C 的質量增加 8.8g。則在該塑料試樣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最簡整數比);氫原子與氧原子的個數比為______(最簡整數比)。(3)小強為測定某氧化鐵樣品(雜質為單質 Fe)中 Fe O 的質量,設計了實驗方案,所選儀器按 “CO(含有少量水蒸氣和 CO )→B→D→C” 的順序連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稱取該氧化鐵樣品 20g,加入到 D 中玻璃管內,然后進行實驗,經充分反應,冷卻至室溫,測得玻璃管內固體質量為 15.2g,裝置 C 的質量增加 15.4g。(假設發生的化學反應都充分反應)。①根據上述數據進行計算可知,該氧化鐵樣品中 Fe O 的質量為______g。②該套實驗裝置還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具體改進建議是______。答案1.C(干冰升華無新物質生成,屬物理變化)2.A(擴大燃煤發電污染環境)3.B(甲醛有毒,不可浸泡食物)4.C(傾倒液體時瓶塞未倒放)5.A(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隔絕氧氣)6.D(鎂原子易失電子形成陽離子)7.C(熱脹冷縮是分子間隔變化,非體積)8.B(溶液不一定無色,如硫酸銅溶液)9.C(分離液態空氣是物理變化,非分解反應)10.A(控制變量探究溶解性與溶劑種類關系)11.ABC(甲、乙、丙為氧化物,氧元素化合價不變,丁為氮氣)12.AB(A 除 HCl,B 除 CuSO ,C、D 方法錯誤)13.ACD(t ℃溶解度相等,NH Cl 可用降溫結晶提純,t ℃時 NH Cl 溶液質量?。?br/>14.ABC(濾液不一定有三種陽離子,濾液含 Fe 呈淺綠色,濾渣可能有 Fe)15.BC(固體混合物 16.9g,Cu (OH) 質量 4.9g)16.(1)①H2;②SO2;③H2SO4;④Fe(OH)3(2)①蛋白質;②1:8;2.2(3)①CH3OH;②2:1;③等于17.(1)物理(2)(3)燃燒產物無污染(4)B18.(1)①沸點;②蒸發結晶;③;④Mg(OH)2、CaCO3(2)①Na+、Ca2+;②13.1;③22.2%19.(1)①H2; ②(2)CO2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也會使液面上升(3)①AgCl;②大于;③K+、Na+;④NH4NO3;⑤取少量沉淀于C試管,加稀鹽酸,若有氣泡,A含K2CO3;若無氣泡,A為K2SO4;若部分溶解,A為K2CO3和K2SO4混合物20.(1)①A→B→E;②;③BD(2)6:1;2:1(3)①16;②增加尾氣處理裝置(如點燃或收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