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六校聯考科學試題1.(2024九下·余姚期中)近日,甘肅省酒泉市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拍攝到了三峰野駱駝帶著一只幼崽在水池邊悠閑喝水的畫面。據了解,野駱駝是世界上極其瀕危的物種,數量十分稀少。下列有關野駱駝的主要特征敘述不正確的是( )A.屬于哺乳動物 B.屬于恒溫動物C.體內有脊柱 D.在陸地上產卵2.(2024九下·余姚期中)2022年10月9日,我國科考隊員發現一株高達83.4米的云南黃果冷杉,再次刷新“中國第一高樹”的記錄。水從該植株根部運輸到莖頂端的主要動力是(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騰作用3.(2024九下·余姚期中)近日,我國科研人員首次發現“祝融號”著陸區的沙丘表面存在結殼、龜裂、團粒化、多邊形脊、帶狀水痕等特征。光譜數據分析發現,沙丘表面富含含水硫酸鹽、蛋白石、含水鐵氧化物等含水礦物。進一步研究表明,沙丘表面的含水特征,并不是地下水和二氧化碳導致的,而是因為降霜或降雪。火星北極的土壤呈弱堿性。如果火星具備作物生長的其他條件,下表所列作物較適宜火星北極種植的有( )作物名稱 絲瓜 草莓 沙棗 馬鈴薯適宜生長的pH 6.0~6.5 5.5~6.5 8.0~8.7 5.6~6.0A.絲瓜 B.草莓 C.沙棗 D.馬鈴薯4.(2024九下·余姚期中)河南賈湖遺址發現距今約9000年前釀酒痕跡,說明中國古人很早就開始使用酵母菌。關于酵母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A.酵母菌是原核生物,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C.酵母菌能通過發酵作用產生酒精D.利用酵母菌發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5.(2024九下·余姚期中)小明雙眼注視物鏡,將鏡筒從高處開始下降,應調節( )A.粗準焦螺旋 B.細準焦螺旋 C.物鏡轉換器 D.載玻片6.(2024九下·余姚期中)環境溫度穩定在,在時環境溫度從驟降到并穩定一段時間,記錄人體散熱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當環境溫度為時,產熱量等于散熱量B.到時,散熱量增加是由于體溫與環境溫度相差增大造成C.以后,由于體溫調節,散熱量減少D.以后,散熱量大于產熱量7.(2024九下·余姚期中)自2020年3月全球爆發新冠疫情以來,在搶救重癥患者呼吸功能衰竭的治療中使用了一種俗稱“人工肺”(ECMO)的儀器。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或氣體交換器,是一種代替人體肺器官排出二氧化碳、攝取氧氣,進行氣體交換的人工器官。如下圖所示,若上圖中ECMO設備的b端與下圖中的上腔靜脈相連,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靜脈血,與肺靜脈相連B.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靜脈血,與主動脈相連C.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動脈血,與肺靜脈相連D.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動脈血,與主動脈相連8.(2024九下·余姚期中)該項目化學習小組為了研究“鉀是龍陵秋海棠生長必需的元素”而設計了下列四組實驗方案,其中最合理的一組是( )A.B.C.D.9.(2024九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為密閉培養室中,放置秋海棠和無秋海棠情況下,一天中氧氣濃度變化曲線圖。為證明秋海棠能夠提高室內氧氣濃度,需要比較的兩個時間點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10.(2024九下·余姚期中)一輛靜止在公路上的吊車如圖所示,它在向左勻速行駛過程中吊鉤的狀態應該是( )A. B.C. D.11.(2024九下·余姚期中)將四個形狀不同、高度均為L實心金屬塊,用細線拉著,勻速緩慢地放入水深為L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此時水未溢出。四個實驗中與下圖所描繪的浮力大小F與金屬粒浸入水中深度h的關系一致的是( )A. B.C. D.12.(2024九下·余姚期中)若在帆船的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則應該調整船帆為( )A. B.C. D.13.(2024九下·余姚期中)長期低頭會對頸部肌肉造成損傷,圖中A點為頭部重力作用點,B點為頸部肌肉受力點,下列能正確表示人低頭時杠桿示意圖是( )A. B.C. D.14.(2024九下·余姚期中)第19屆亞運會的男足比賽將在龍灣區奧體中心舉行。下圖為熱身賽中運動員某次踢出足球的軌跡示意圖,O為踢出的瞬間,足球經過最高點A,在B點落地后,最終在C點靜止。下列關于足球在不同階段的能量變化正確的是( )A. B.C. D.15.(2024九下·余姚期中)甲、乙兩鐵塊通過滑輪組用細繩連接,吸附在豎直放置且足夠長的固定磁性平板兩側,m甲=1.8kg、m乙=2kg,如圖所示。甲以0.2m/s的速度豎直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磁性平板對甲的摩擦力大小為4N,對乙的摩擦力大小為2N(細繩足夠長且始終處于豎直拉伸狀態,不計繩重和繩與滑輪的摩擦,磁性平板對其他器材無磁力作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動滑輪質量為0.6kgB.甲所受拉力為22NC.乙所受拉力的功率為2.2WD.3s時間內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不相等16.(2024九下·余姚期中)美國某公司科學家提出采用克隆技術復活猛犸象的方案,大致流程如圖所示。(1)據圖可知,克隆屬于 (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2)克隆猛犸象與A猛犸象性狀一樣,細胞中含有遺傳物質的細胞結構是 。(3)復活猛犸象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以下觀點為支持的是___________。(可多選)A.為復活其他已滅絕的物種積累經驗B.猛犸象可能會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C.滅絕的猛犸象不適應現在的地球環境D.應用猛犸象獨特的基因解決一些問題17.(2024九下·余姚期中)2021年,兩位科學家因發現溫度和觸覺感受器而被授予諾貝爾獎。朱利葉斯將能感受辣椒素的神經元的基因分別轉入不能感受辣椒素的細胞中,再用辣椒素去刺激這些細胞,篩選出能控制感受辣椒素刺激這一性狀的基因,進而識別出溫度感受器。帕塔普蒂安對能感受壓力刺激的細胞中的基因進行敲除,當敲除某個基因,該細胞不再能感受壓力,就能確定控制對機械刺激作出反應這一性狀的基因,進而識別出觸覺感受器。(1)基因是 上起遺傳作用的片段。(2)如圖可以表示科學家 的基因編輯方法。(選填字母)A.朱利葉斯B.帕塔普蒂安18.(2024九下·余姚期中)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運動療法在糖尿病整體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圖為正常人與糖尿病人進食后血糖濃度變化曲線圖。(1)圖甲中進食后血糖含量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 經吸收進入血液中。(2)如圖乙是某同學繪制的人體血糖含量調節的部分過程示意圖。據圖分析,“胰腺中的胰島”屬于反射弧中的 。19.(2024九下·余姚期中)紅樹林在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海岸衛士”的美譽。“中國最北紅樹林”位于樂清雁蕩西門島。(1)西門島紅樹林中的所有紅樹構成一個 。(2)紅樹的根能從鹽水中吸收水分,是細胞內細胞液濃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中溶液濃度,吸收的水通過 (選填“導管”或“篩管”)運送至整個植物體大部分用于 (選填“呼吸”、“光合”或“蒸騰”)作用。(3)一些紅樹植物的種子可以在樹上的果實中萌芽成小苗,再脫離母株,墜落于淤泥中發育生長,這種生殖方式是長期 的結果。20.(2024九下·余姚期中)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抬較重的物體時,常用如圖所示的三人共抬法。杠桿AB和CD質量不計,AB的中點為P,輕繩連接PC,在杠桿CD上的Q點連接輕繩懸掛重物,三人分別在A、B、D處抬杠桿。已知所抬物體重力為1200N,兩根杠桿均處于水平位置靜止,輕繩均豎直,AP=BP=DQ=2m,CQ=1m,分別計算A、D兩處人對杠桿豎直向上的作用力FA= 、FD= 。21.(2024九下·余姚期中)小明利用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U 形管裝有一定量的水,在金屬盒未浸入液體時 U 形管內的水面等高。用該壓強計做了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實驗(燒杯中的液體均未溢出)。(1)組裝好壓強計,發現金屬盒未浸入水中,U形管內水面就有高度差,應該 ;(2)圖甲中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 h 1 U 形管內水面高度差 h 2(選填“<”、“>”或“=”);(3)根據乙和丙圖金屬盒的深度和 U 形管內液面的高度差可得ρ鹽水 ρ液體 (選填“<”、“>”或“=”);(4)在圖丙中當豎直向上緩慢取出探頭時,探頭所受液體的壓強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2.(2024九下·余姚期中)速度滑冰團體追逐賽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項目之一。為了讓運動員在比賽中獲得更好的成績,某研究小組開展了空氣阻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實驗。在實驗室中用穩定氣流吹向不動的人體模型,測量模型受到的空氣阻力,實驗數據如下所示。實驗1:運動員A不同迎風面積受到的阻力序號 夾角θ 迎風面積/m2 阻力/N1 90° 0.55 39.032 45° 0.49 35.943 25° 0.38 20.484 0° 0.31 15.74實驗2運動員團隊不同滑行方式受到的阻力滑行方式 運動員 迎風面積/m2 阻力/N并排滑行 運動員B 0.36 19.80運動員C 19.92運動員D 19.80列隊滑行 運動員B 17.48運動員C 12.62運動員D 12.62(1)結合實驗分析,該研究小組的假設為 ;(2)分析實驗1數據,在沖刺階段,運動員上半身盡量與地面保持平行的原因是 ;(3)已知在團體追逐賽中,運動員可調整位置以保存體力。為取得更好的成績,請你結合實驗數據提出團體滑行建議 。23.(2024九下·余姚期中)水滴落在荷葉上總是聚集在中央凹陷處,順著荷葉表面滾落時會帶走表面的灰塵和雜質,這一現象稱為荷葉“自潔效應”。同學們收集資料并開展實驗,探究荷葉“自潔效應”的原因。【查閱資料】①荷葉表面有一層蠟質,不溶于水但能夠溶于物質M。②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荷葉上表皮凸起,其上還有更微小的凸起,這些結構可以支撐水滴。【實驗操作】實驗一:將一片荷葉分為A、B兩個區域(如圖甲),處理方法及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A區域 B區域處理方法 用物質M浸泡,5分鐘后取出并擦干分別滴加清水,觀察水滴在液面上的形狀實驗結果 水凝聚成半球狀水滴 水凝聚成球狀水滴實驗二:①觸摸荷葉表面,略感粗糙。進一步制作荷葉橫切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乙所示。②參考實驗一,將一片荷葉分為1、2兩個區域;1區域用刮刀將荷葉表面凸起刮去, 2不做處理,分別滴加清水,觀察水在葉面的形狀。(1)實驗一中B區域的處理方法是: 。(2)實驗二的步驟②中若觀察到 ,則說明荷葉表皮結構與“自潔效應”有關系。(3)基于仿生學,荷葉“自潔效應”在生產、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如圖丙為防油不粘鍋表面的結構圖,請說明防油不粘鍋能實現不沾的原因: 。24.(2024九下·余姚期中)某研究小組模仿投石機制作了如圖的簡易拋擲裝置。將拋擲裝置置于水平地面,小球置于瓶蓋內,用手壓住拋擲桿A并使之處于水平位置,松手后拋擲桿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可繞轉軸轉動。當拋擲桿碰撞到擋板時,瓶蓋內的小球立即被拋出。小組同學將橡皮筋的末端分別連接掛鉤1、2、3處,并用質量分別為10克、20克、30克、40克的小球置于瓶蓋內,每次均使拋擲桿處于水平位置后松手,最后用刻度尺測量每次小球拋出的水平距離,測得數據如下表所示,實驗過程不考慮空氣阻力及轉軸處的摩擦。10g 20g 30g 40g掛鉤1 65cm 46cm 37cm 32cm掛鉤2 49cm 35cm 29cm 25cm掛鉤3 34cm 26cm 21cm 18cm(1)小球被拋出前,小組同學在球面上涂上墨汁,其目的是 ;(2)從實驗變量的控制角度分析,裝置中設置擋板的目的是 ;(3)除了實驗中考慮的兩個因素,再列舉兩個會影響小球拋出的水平距離的因素: 。25.(2024九下·余姚期中)仿生學是研究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工作原理并發明出相應物品的學科。例如模仿魚鰭作槳,模仿茅草邊緣的鋒利細齒制作了鋸子。小腸因長度長、內表面積大使食物在小腸內停留時間長、接觸面積大,從而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為仿生并體驗該功能,某項目化學習小組認為海綿棒浸入水中后吸水能力與浸入的時間長短、接觸面積大小有關。于是通過實驗來探究這一問題;可供選擇的器材:海綿棒若干、量筒若干、燒杯和滴管若干、秒表、足量的水、記號筆等,部分器材如圖所示;老師建議:①海綿棒浸入水中最長時間不宜超過6秒鐘;②先探究海綿棒浸入時間,再探究接觸面積大小;(1)選擇合適的器材,寫出本實驗的步驟; (2)為提高實驗的精確度,使水位變化更明顯,請提出一種改進方法 。26.(2024九下·余姚期中)(1)新冠病毒主要損害人體的呼吸系統,該系統由呼吸道和 兩部分組成。肺泡與其外部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是通過 (選填“呼吸作用”、“呼吸運動”或“擴散作用”)實現的。(2)嚴重新冠肺炎患者會出現急性腎損傷,某患者尿檢時發現尿液中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可能是腎臟的 發生了病變。(3)新冠肺炎患者攝入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之后,產生的含氮廢物會隨尿液排出體外。請寫出食物變成含氮廢物并排出體外要經過下圖各器官的順序:D→ →C(填字母,可重復填寫)。27.(2024九下·余姚期中)溫郁金(如圖甲)是著名的浙產中藥材“浙八味”之一。其花梗長,以根莖繁殖為主,主要生長在溫州、麗水等浙南地區。(1)溫郁金屬于 植物。(2)以根莖繁殖為主,根和莖屬于生物結構層中的 ,這種繁殖方式優點是 。(3)圖乙植物分類檢索表中P、Q、R、S分別表示一種植物,根據上述信息,其中代表溫郁金的是 。28.(2024九下·余姚期中)圖甲為某生態系統的組成示意 圖,圖乙為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示意圖。(1)圖甲中缺少的生態系統成分是 。(2)請寫出貓頭鷹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 。(3)碳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循環的。圖乙中可表示二氧化碳從生物群落進入無機環境的途徑是 (填數字序號)。29.(2024九下·余姚期中)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新型肺炎最有效的方式,目前我國新冠疫苗接種劑次超32億。(1)從傳染病的預防角度分析,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屬于 。(2)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屬于 (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3)新冠病毒是由核酸和 組成的。30.(2024九下·余姚期中)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1)返回艙在距地面1米左右時,啟動反推發動機向下噴火,實現軟著陸,這說明 , 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返回艙下落過程中,以宇航員為參照物,返回艙是 的;(3)防熱材料約占返回艙總質量的10%,美國“水星號”返回艙總質量達3332kg,其防熱材料采用了密度為1.7×103kg/m3酚醛防熱材料,若采用我國自主設計的峰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該返回艙的質量可減小196kg,則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密度為 kg/m3。31.(2024九下·余姚期中)近幾年縣、市均開展自制潛水艇比賽,某小組同學開展了自制潛水艇項目,過程如下:【產品設計】圖甲為某小組自制的潛水艇,由生活艙和水艙構成,生活艙體積大于水艙體積。其材質為硬質塑料瓶,塑料瓶厚度不計,三個艙之間密封不連通,水艙與200毫升的注射器通過塑料軟管相連,移動注射器活塞改變其中的空氣體積可以實現潛水器的浮沉。【產品調試】任務一:如圖乙所示,潛水艇完成從水面A位置下潛到B位置并穩定停留;任務二:能從水底上浮到B位置并穩定停留;任務三:完成從水底打撈一個重物(重0.3牛,體積為10厘米3)到B位置并穩定停留。(1)小明關閉進出水口將自制潛水器浸沒在水中,當觀察到 現象,則氣密性良好;(2)完成任務二上浮過程,對注射器活塞的操作是: ;(3)已知完成任務二時注射器活塞穩定在刻度a毫升,完成任務三時(用細線系住打撈重物,細線體積和質量不計),注射器活塞需要穩定在哪個刻度?(提示: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注射器內氣壓始終等于外界大氣壓;水的密度為1克/厘米3)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體溫的控制【解析】【分析】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面有毛,一般分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個部分;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是恒溫動物;哺乳;胎生。【解答】A、野駱駝胎生哺乳,屬于哺乳動物,A正確。B、野駱駝的體溫不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屬于恒溫動物,B正確。C、野駱駝的體內有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C正確。D、野駱駝屬于哺乳動物,生殖方式是胎生,不是卵生,D錯誤。故答案為:D。2.【答案】D【知識點】蒸騰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1、概念: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2、部位:成熟植物的蒸騰部位主要在葉片.葉片蒸騰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角質層的蒸騰,叫作角質蒸騰;二是通過氣孔的蒸騰,叫作氣孔蒸騰.氣孔蒸騰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最主要的方式.3、過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導管→莖→葉→氣孔→大氣.4、意義:①對植物體自身的意義:a.促進根對水分的吸收以及對水分、無機鹽的運輸;b.降低植物體的溫度,防止葉片被太陽灼傷.②對自然界的意義:a.提高空氣濕度;b.降低空氣溫度;c.增加降水量.5、影響蒸騰作用的環境條件:①光照強度:在一定限度內,光照強度越強,蒸騰作用越強.②溫度:在一定限度內,蒸騰作用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強.③空氣濕度:空氣濕度越大,蒸騰作用越弱;反之越強.④空氣流動狀況:空氣流動越快,蒸騰作用越強.【解答】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在把體內的水以水蒸氣的形式通過葉片的氣孔蒸發到大氣當中去的時候,是一種“泵”的原理,它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時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也一同被向上運輸,動力都是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呼吸作用吸收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釋放能量;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儲存能量;吸收作用是指根系對水分的吸收,根系以其龐大的表面積,主要是根尖上著生的根毛,與土壤水分相接觸。所以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3.【答案】C【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火星北極的土壤呈弱堿性(pH約為7.5),適宜在堿性土壤中生長的作物則適宜在火星種植,即pH大于7的溶液呈堿性。【解答】A、絲瓜適宜生長的pH為6.0~6.5,小于7,呈酸性,不適宜火星北極種植,選項錯誤;B、草莓適宜生長的pH為5.5~6.5,小于7,呈酸性,不適宜火星北極種植,選項錯誤;C、沙棗適宜生長的pH為8.0~8.7,大于7,呈堿性,適宜火星北極種植,選項正確;D、馬鈴薯適宜生長的pH為5.6~6.0,小于7,呈酸性,不適宜火星北極種植,選項錯誤;故答案為:C。4.【答案】A【知識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 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環境下都能生存,屬于兼性厭氧菌。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利用酵母菌發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酵母菌能通過發酵作用產生酒精 ,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解答】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細胞中有成形的細胞核,A錯誤;B. 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 ,B正確;C. 酵母菌能通過發酵作用產生酒精 ,C正確;D. 利用酵母菌發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 ,D正確;故答案為:A.5.【答案】A【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6.【答案】D【知識點】體溫的控制【解析】【分析】1、人體內有一套產熱和散熱的自動調控裝置,它由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和皮膚內臟的許多溫度感受器組成。當人感到冷或熱時,信號由神經系統傳入,下丘腦的體溫調控“司令部”很快下達指令,使肌肉、內臟器官、皮膚、毛細血管、汗腺等全部啟動起來,各司其職,有序地進行體溫調控,盡量使體溫保持在恒定范圍。比如,當環境溫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時,肌肉就會收縮發抖(打冷戰),使產熱增加;天熱時,人體就會排汗,利用水分蒸發來散熱。2、皮膚是主要的散熱器官,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膚溫度感受器產生反射性的血管收縮反應,皮膚溫度下降,散熱量減少;在溫熱的刺激下,刺激皮膚中另一種溫度感受器產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張反應,血流量增加。【解答】A、當環境溫度為25℃時,由于人體溫度和環境溫度的溫差較小,產熱量等于散熱量,使得體溫維持相對恒定,A正確。B、當環境溫度從25℃下降到10℃時,從時間t1到時間t2,由于人體體溫與環境溫度的溫差加大,則散熱量大幅度增加,使得產熱量增加,B正確。C、時間t2以后,皮膚毛細血管處于收縮、汗腺分泌減少,則散熱量減少,體溫維持相對恒定,C正確。D、時間t3以后,散熱量減少,同樣產熱量也減少,但產熱量等于散熱量,體溫得以維持相對恒定,D錯誤。故答案為:D。7.【答案】C【知識點】血液循環【解析】【分析】血液循環途徑如圖:【解答】氧合器就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地方,氧氣進入,二氧化碳從血液出去,經過氧合器之后,血液中的氧氣含量上升,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從a端流出的就是動脈血。根據血液循環圖示可知: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動脈血,應該與肺靜脈相連。所以ABD錯誤,C正確。故答案為:C。8.【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解析】【分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2)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鉀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進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促進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飽滿.糞等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機物產生水和無機鹽,施肥的目的就是給植物提供生長必需的無機鹽.【解答】根據題干信息:該項目化學習小組為了研究“鉀是龍陵秋海棠生長必需的元素”,得出鉀是變量,在設置對照組時,要控制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條件。即除了有無含鉀無機鹽的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培養液不能含有土壤,因為土壤中含有包括鉀離子在內的各種無機鹽,會干擾實驗結果。故答案為:C。9.【答案】D【知識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解析】【分析】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同時通過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在白天,光合作用強度通常大于呼吸作用強度,植物會向外界環境釋放氧氣,使周圍環境中氧氣濃度升高;在夜間,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會消耗氧氣,使氧氣濃度降低。秋海棠作為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是導致室內氧氣濃度變化的重要因素。【解答】圖中④與①比較,氧氣濃度大,說明秋海棠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可見秋海棠能夠提高室內氧氣濃度。故答案為:D。10.【答案】B【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解析】【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據此解釋。【解答】一輛靜止在公路上的吊車在向左勻速行駛過程中吊鉤處于平衡狀態,由于吊鉤受到的重力是豎直向下的,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受到鉤繩的拉力是豎直向上的,因此是在豎直方向上平衡。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1.【答案】D【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排開的水越多,其浮力會越大,而完全浸沒后,與深度無關,然后根據圖象確定物體浸入水中體積的變化,然后確定物體的形狀。【解答】A、勻速放入水中的時候,沉入水中的深度變化也是勻速的,但是球面的對應半徑先變大再變小,所以球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加速度先變快再變慢,所以所受浮力增長速度也有同樣的規律,表現在曲線中是先變大再變小,最后完全沉入水中就不變了,故A錯誤;B、正方體在浸入水中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加速度是均勻的,浮力增長的速度也是均勻的,曲線變化均勻,故B錯誤;C、三棱體在進入水中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加速度是先快后慢,浮力增長的速度也是先快后慢,曲線變化先快后慢,故C正確;D、三棱體在浸入水中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加速度是先慢后快,浮力增長的速度也是先慢后快,曲線變化是先慢后快,故D錯誤。故答案為:D。12.【答案】A【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分析】液體和氣體都具有流動性,統稱為流體。如:空氣、水等.流體流動時的壓強稱作流體壓強。空氣和水流動時有快有慢,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較大。【解答】在帆船的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應當使船帆的南側的壓強大于北側的壓強,由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船帆北側的風流速要大,南側的流速要小,從而產生向北的壓強差,所以船帆應當向北凸。所以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13.【答案】B【知識點】杠桿的應用【解析】【分析】(1)杠桿及其五要素:杠桿是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這個固定點叫支點。人低頭時,頸椎處可看作支點。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動力,本題中頸部肌肉施加的力為動力,作用點在 B 點。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阻力,頭部重力阻礙低頭動作,是阻力,作用點在 A 點。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2)力的示意圖繪制:力的示意圖要表示出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重力方向豎直向下,頸部肌肉拉力方向根據實際情況繪制 ,作用點分別在 A 點和 B 點。【解答】由題意知,頭部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頸部肌肉拉力的方向應垂直于OB向下,如圖所示:故答案為:B。14.【答案】A【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解析】【分析】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結合足球運動的速度可判斷其動能變化;由于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足球在運動時機械能在不斷減小。【解答】AB、足球運動由O點到A點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減小;A點時足球還有水平方向的速度,速度不可能減小為0;A點到B點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加;B點到C點,克服阻力做功,動能轉化為內能,最后足球靜止,動能為0,故A正確,B錯誤;CD、整個運動過程中都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機械能不斷減小為0,故CD錯誤。故答案為:A。15.【答案】B【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 (1)分別對甲、乙兩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對甲有:G甲=f甲+F甲,則可求出甲受到的拉力;對乙有:G乙+f乙=F乙,而對于動滑輪有:2F甲=G動+F乙,從而可求出動滑輪的重力及質量,由于不知道動滑輪與定滑輪之間的關系,所以不能求出定滑輪的質量;(2)由v甲=2v乙可求出乙運動的速度,根據可求出乙的功率;(3)由可求出甲、乙兩物體運動的路程,再根據W=fs可求出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即可判斷它們的關系。【解答】對甲、乙兩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知道,AB、甲受到的重力為乙受到的重力為因為甲、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有則則而對于動滑輪有則由G=mg知道,動滑輪的質量為由于不知道動滑輪與定滑輪之間的關系,所以不能求出定滑輪的質量,故B錯誤,符合題意,A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知道,乙運動的速度為由于所以,乙所受拉力的功率為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由知道,甲、乙兩物體在3s內運動的路程分別為由W=fs知道,3s時間內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別為所以3s時間內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不相等,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6.【答案】(1)無性(2)細胞核(3)A;D【知識點】動物克隆技術的進展【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2)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壓條、克隆、組織培養等。(3)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有性生殖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克隆技術是利用體細胞的細胞核與去核卵細胞融合,再將融合細胞培育成新個體,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所以屬于無性生殖。【解答】(1)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個體組成的種群,因此克隆屬于無性生殖。(2)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因此克隆猛犸象與A猛犸象性狀一樣。(3)復活猛犸象所使用的技術可以直接應用在現生的瀕危物種上,個體數量稀少的種群可以借鑒,因此復活猛犸象為復活其他已滅絕的物種積累經驗;猛犸象血紅蛋白具有一種獨特的適應性,使得這種動物即使處于極低的溫度下,血紅蛋白輸送氧氣的功能依然不受制約,因此應用猛犸象獨特的基因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所以AD正確,BC錯誤。故答案為:AD。(1)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個體組成的種群,因此克隆屬于無性生殖。(2)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因此克隆猛犸象與A猛犸象性狀一樣。(3)復活猛犸象所使用的技術可以直接應用在現生的瀕危物種上,個體數量稀少的種群可以借鑒,因此復活猛犸象為復活其他已滅絕的物種積累經驗;猛犸象血紅蛋白具有一種獨特的適應性,使得這種動物即使處于極低的溫度下,血紅蛋白輸送氧氣的功能依然不受制約,因此應用猛犸象獨特的基因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所以AD正確,BC錯誤。故選AD。17.【答案】DNA;A【知識點】遺傳物質的傳遞【解析】【分析】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1)DNA存在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呈雙螺旋結構,是遺傳信息的載體.(2)染色體存在于細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質等組成,DNA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3)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有顯隱性之分,它們控制的生物性狀就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之分.三者的包含關系,如圖:【解答】(1)遺傳物質存在于細胞核里,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遺傳作用的片段,控制生物性狀。(2)據資料描述:朱利葉斯將能感受辣椒素的神經元的基因分別轉入不能感受辣椒素的細胞中,再用辣椒素去刺激這些細胞,篩選出能控制感受辣椒素刺激這一性狀的基因,進而識別出溫度感受器。可知圖示表示朱利葉斯的基因編輯方法。所以B錯誤,A正確。故選A。18.【答案】葡萄糖;效應器【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解析】【分析】(1)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通過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降低血糖濃度,據此分析。(2)根據反射弧的結構和功能進行分析。【解答】(1)淀粉的消化開始于口腔,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分解成麥芽糖,進入小腸后被腸液和胰液徹底分解成葡萄糖。所以圖甲中進食后血糖含量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經吸收進入血液中。(2)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組成。傳出神經纖維末梢或運動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一起稱為效應器。據圖分析,“胰腺中的胰島”屬于反射弧中的效應器。19.【答案】種群;大于;導管;蒸騰;自然選擇【知識點】蒸騰作用【解析】【分析】1、種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個群體。2、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3、自然界中,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解答】(1)種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個群體。所以,西門島紅樹林中的所有紅樹構成一個種群。(2)根據植物細胞吸水的原理,當該區細胞中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時,根細胞吸水。因此紅樹的根能從鹽水中吸收水分,是細胞內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中溶液濃度。土壤溶液中的水和無機鹽被吸收進植物體內后,是通過導管運輸到莖、葉等其它器官中的。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植物體內散失到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植物體吸收的水分95%以上用于植物的蒸騰作用散失到植物體外。(3)自然界中,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一些紅樹植物的種子可以在樹上的果實中萌芽成小苗,再脫離母株,墜落于淤泥中發育生長,這種生殖方式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20.【答案】400N;400N【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析】【分析】(1)對杠桿CD,靜止時可將C點作為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求出PD的大小;(2)同樣,以D為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求出FC的大小;對杠桿AB,靜止時可將B作為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求出FA的大小。【解答】對杠桿CD,靜止時可將C點作為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FD×LCD=G×LCQ即FD×(2m+1m)=1200N×1m解得FD=400N。以D為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FC×LCD=G×LDQ即FC×(2m+1m)=1200N×2mFC=800N對杠桿AB,靜止時可將B作為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FA×LAB=FC×LBPFA×(2m+2m)=800N×2m解得FA=400N。21.【答案】拔出橡皮管重新組裝;=;>;變小【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分析】(1)組裝好壓強計,發現金屬盒未浸入水中,U形管內水面就有高度差,應該是裝置漏氣,需要拔出橡皮管重新組裝;(2)考慮橡皮膜發生形變要抵消一部分壓力;(3)根據圖2和圖3可知,壓強計的探頭在兩液體中的深度是不同的,鹽水中的探頭所處深度更小,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卻比在圖3液體中稍大些,說明在鹽水中的壓強大于在液體中的,根據p=ρgh可以判斷兩液體的密度大小關系;(4)根據p=ρgh可判斷當豎直向上緩慢取出探頭時,探頭所受液體的壓強的變化情況。【解答】(1)金屬盒未浸入水中,U形管內水面就有高度差,說明U形管中兩管上方的氣體壓強不相等,應拔出橡皮管重新組裝。(2)兩種容器中都是水,故 U形管中兩管液面高度差反映的就是探頭在水中所處位置液體壓強的大小,故h1=h2。(3)根據乙圖和丙圖,壓強計在鹽水中的深度更小,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卻大,說明鹽水中壓強大于液體中的壓強,根據可得鹽水密度大于液體密度。(4)豎直向上緩慢取出探頭時,深度減小,探頭所受液體的壓強變小。22.【答案】運動員受到的空氣阻力與迎風面積、滑行方式有關;夾角θ越小,迎風面積越小,運動員所受阻力越小;根據實驗2的數據,列隊滑行所受阻力均小于并排滑行,所以應采取列隊滑行的方式,列隊滑行中領隊受阻力最大,應輪流領滑。【知識點】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探究實驗【解析】【分析】(1)研究組開展“騎行時受到的空氣阻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實驗,根據運動員騎行時受到的空氣阻力與運動員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夾角大小的關系進行分析;(2)分析數據得出何時阻力最小,據此解答;(3)根據減小阻力的方法分析。【解答】(1)該實驗探究運動員滑行時受到空氣阻力與迎風面積和滑行方式的關系,故研究小組假設為運動員受到的空氣阻力與迎風面積、滑行方式有關。(2)根據實驗 1 數據,夾角θ越小,迎風面積越小,運動員所受阻力越小。在沖刺階段,運動員上半身盡量與地面保持平行可以減小夾角和迎風面積,從而減小阻力。(3)根據實驗2的數據,列隊滑行所受阻力均小于并排滑行,所以應采取列隊滑行的方式,列隊滑行中領隊受阻力最大,應輪流領滑。23.【答案】用清水浸泡,5分鐘后取出并擦干;1區域上水凝聚成半球狀水滴,2區域上水凝聚成球狀水滴;鍋底有涂層模擬荷葉表面的蠟質,不吸水。(或微凸結構模擬葉表面的微小凸起,當雜質落在表面時,隨著水珠的滾動被帶離。)【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1)控制變量法:在研究某個問題時,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只改變其中一個因素,觀察該因素對研究對象的影響。在實驗一中,研究荷葉表面蠟質對 “自潔效應” 的影響,除了 A 區域用物質 M 浸泡去除蠟質,B 區域用清水浸泡作為對照,其他條件如浸泡時間、荷葉的初始狀態等都保持相同,這樣才能準確判斷是蠟質這一變量導致了水滴形狀的不同。(2)對照實驗:通過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對比兩者的實驗結果,來驗證假設是否成立。實驗一中 A 區域是實驗組,B 區域是對照組;實驗二中 1 區域是實驗組,2 區域是對照組,通過對比不同區域水滴的形狀,來探究荷葉表面結構和蠟質與 “自潔效應” 的關系。【解答】(1)對照實驗需遵循單一變量原則,A、B兩個區域處理的變量為物質M,故實驗一中B區域的處理方法是:清水浸泡,5分鐘后取出并擦干。(2)荷葉表面有一層蠟質、不溶于水但能夠溶于物質M。根據實驗一可知,物質M浸泡的區域,水在葉面上凝聚成半球狀水滴;清水浸泡的區域,水在葉面上凝聚成球狀水滴,說明荷葉表面蠟質有利于荷葉的“自潔效應”。荷葉上表皮凸起,其上還有更微小的凸起,這些結構可以支撐水滴。將1區域用刮刀將荷葉表面凸起刮去;2不做處理,分別滴加清水,要得到荷葉表皮結構與“自潔效應”有關系的結論,實驗現象應該為:1區域上水凝成半球狀水滴,2區域上水凝成球狀水滴。(3)結合實驗結果與圖丙可知,防油不粘鍋能實現不沾的原因為:鍋底有涂層模擬荷葉表面的蠟質,不吸水;微凸結構模擬葉表皮的微小凸起,當雜質落在表面時,隨著水珠的滾動被帶離。24.【答案】便于確定小球的落點位置;保證小球每次拋出時高度和角度相同;橡皮筋數量、瓶蓋位置與轉軸的距離等【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1)在球面上涂上墨汁,其目的是便于確定小球的落點位置。(2)探究影響小球拋出距離與小球質量的關系時,應控制小球每次拋出時高度和角度相同;(3)根據實驗裝置中的組成材料分析。【解答】(1)小球被拋出前,小組同學在球面上涂上墨汁,其目的是根據地面留下的印跡確定小球的落點位置。(2)根據控制變量法,保證小球每次拋出時高度和角度相同,裝置中設置擋板。(3)影響小球拋出的水平距離的因素:橡皮筋數量、瓶蓋位置與轉軸的距離等。25.【答案】①取3個規格相同的量筒,分別標上A、B、C,內都加30毫升水;②將3根材料、長度、性狀相同的海綿棒浸沒在A、B、C中分別為2秒、4秒、6秒,拿出海綿棒后,分別記錄量筒內下降的高度;③比較三組實驗現象,若C組吸水量最多,則再取一個含30毫升水的量筒D,將一根海綿棒一半進入D中6秒,拿出海綿棒后記錄量筒內下降的高度,將CD進行對比;④多次實驗,取平均值。比較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換用更容易被海綿吸收的液體。【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1)①取3個規格相同的量筒,分別標上A、B、C,內都加30毫升水;②將3根材料、長度、性狀相同的海綿棒浸沒在A、B、C中分別為2秒、4秒、6秒,拿出海綿棒后,分別記錄量筒內下降的高度;③比較三組實驗現象,若C組吸水量最多,則再取一個含30毫升水的量筒D,將一根海綿棒一半進入D中6秒,拿出海綿棒后記錄量筒內下降的高度,將CD進行對比;④多次實驗,取平均值。比較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2) 為提高實驗的精確度,使水位變化更明顯,可以換用更容易被海綿吸收的液體。26.【答案】肺;擴散作用;腎小球;A→B→A【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泌尿系統【解析】【分析】(1)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2)尿液的形成過程,即包括腎小球的和腎小囊壁的過濾和腎小管的重吸收。(3)血液循環的途徑:【解答】(1)新冠病毒主要損害人體的呼吸系統,該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肺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器官。呼吸道是氣體進出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其中咽是食物和空氣的共同通道。一種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這是氣體的擴散作用。當血液通過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時,由于吸入肺泡內的空氣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內的氧氣擴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里,這樣,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較多的靜脈血變成了含氧氣較多、二氧化碳較少的動脈血。所以肺泡與其外部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擴散來實現的。(2)當血液通過入球小動脈到達腎小球的毛細血管時,由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濾過到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會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這些物質進入腎小管外部的毛細血管,被送回血液,剩下的物質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蛋白質和血細胞的,只有腎小球發生病變、通透性增大時,蛋白質和血細胞才會進入腎小囊中,而腎小管對蛋白質和血細胞不能進行重吸收,這些物質會隨著尿液排出,因此尿液中有紅細胞和蛋白質的腎炎病人,可能是腎小球發生了病變。(3)新冠肺炎患者攝入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之后,產生的含氮廢物會隨尿液排出體外:體靜脈→心臟→肺動脈→肺→肺靜脈→心臟→體動脈→腎。食物變成含氮廢物并排出體外要經過圖中各器官的順序:D→A→B→A→C。27.【答案】被子;器官;繁殖速度快,能保持親本的優良形狀;S【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對植物進行分類,主要是觀察植物的形態結構,從中發現它們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從而確定它們的親緣關系。(2)檢索表的使用方法:植物分類檢索表是根據植物不同的特征進行分類編制的,通過對植物特征的逐步比對,確定植物在檢索表中的位置。在圖乙的檢索表中,需要根據溫郁金的特征來判斷它對應的位置。溫郁金是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和果實,在檢索表中應屬于 “有花,種子有包被” 這一類,所以代表溫郁金的是 S。通過檢索表可以準確地對植物進行分類和鑒定,這是生物學中常用的分類方法之一,有助于對不同植物進行系統的認識和研究。【解答】(1)溫郁金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屬于被子植物。(2)根和莖是由不同組織構成的器官。植物用根和莖繁殖后代的方式屬于營養繁殖,營養繁表示殖是無性生殖的一種類型。所以,溫郁金以根莖繁殖為主,這種繁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無性生殖具有繁殖速度快,能縮短植物生長周期等優點,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2)由圖乙植物分類檢索表可知,P是無種子植物,Q是花梗短的種子植物,R是花梗長且葉片細長的種子植物,S是花梗長且葉片寬大的種子植物。結合圖甲中溫郁金的結構可知,溫郁金是花梗長且葉片寬大的種子植物,所以,代表溫郁金的是S。28.【答案】非生物成分;小麥→鼠→貓頭鷹;⑥【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成分【解析】【分析】1、甲圖中的食物鏈有:小麥→鼠→貓頭鷹、小麥→鼠→蛇→貓頭鷹。2、圖乙中A是分解者,B是消費者,C是生產者;①④⑤⑥表示二氧化碳,②③表示氧氣,⑦表示有機物,⑧⑨表示能量流動。3、生態系統的兩大功能: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物質循環以碳的形式,碳在無環境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環,在生物之間以有機物的形式循環。能量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解答】(1)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圖甲中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微生物,還缺少的生態系統成分有非生物物質成分。(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圖甲中的食物鏈有2條:小麥→鼠→貓頭鷹;小麥→鼠→蛇→貓頭鷹。能量流經生態系統各個營養級時是單向、逐級遞減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入下一個營養級。故食物鏈越長,最高營養級的生物獲能越少;食物鏈越短,最高營養級的生物獲能越多。所以,貓頭鷹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是最短的食物鏈:小麥→鼠→貓頭鷹。(3)圖乙中,虛線表示能量流動,能量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所以C是生產者(小麥);B是消費者;B、C都指向A,A是分解者,⑥表示生產者進行光合作用,⑤表示生產者呼吸作用,③表示消費者呼吸作用吸收氧氣,④表示消費者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②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吸收氧氣,①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表示化學能從消費者流入微生物的是⑧,表示化學能從生產者流入消費者的是⑨,圖乙中可表示二氧化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是⑥。29.【答案】保護易感人群;特異性;蛋白質外殼【知識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30.【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靜止;0.7×103【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參照物及其選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該物體力的作用;(2)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生了改變,則是運動的;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生了改變,則是靜止的;(3)根據防熱材料約占返回艙總質量的10%求出酚醛防熱材料的質量,根據密度公式求出酚醛防熱材料的體積,根據采用我國自主設計的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質量可減小196kg求出同體積的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質量,根據密度公式求出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密度。【解答】(1)返回艙在距地面1米左右時,啟動反推發動機向下噴火,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氣會對返回艙有一個向上的推力,達到減速的效果,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返回艙下落過程中,以宇航員為參照物,返回艙與宇航員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是靜止的。(3)酚醛防熱材料的質量為由知道,酚醛防熱材料的體積為同體積的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質量為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密度為31.【答案】沒有氣泡冒出或沒有水進入潛水器;慢慢將注射器的活塞向里壓;a-20mL【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關閉進出水口將自制潛水器浸沒在水中,如果漏氣,會觀察到氣泡產生,據此可解答;(2)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浮沉的;完成任務二上浮過程,要減小潛水器自身的重力,需要向外排水;(3)重物G=0.3N,根據F浮=ρ水v排g可求出重物受到的浮力F浮,完成從水底打撈這個重物到B位置并穩定停留,在浮力不變的情況下,要減小自身的重力,即向外排出水的重力為:G水=G-F浮;根據G=mg求出向外排出水的質量m水,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向外排出水的體積V水,即注射器活塞需要向內推入氣體的體積V氣=V水;已知完成任務二時注射器活塞穩定在刻度a毫升,完成任務三時(用體積和質量均忽略不計的細線系住重物打撈),注射器活塞需要穩定在的刻度是:a-V氣。【解答】(1)將自制潛水器浸沒在水中,通過觀察潛水器是否有氣泡冒出或潛水器中是否進水,來判斷潛水器的氣密性,當沒有氣泡冒出或沒有水進入潛水器中時,則潛水器的氣密性良好。(2)如果讓潛水器從水底上浮到B位置并穩定停留,則需要減小潛水器的重力,所以需要將潛水器中的水排出,故需要慢慢將注射器的活塞向里壓。(3)打撈物的浮力需要增加的浮力需要增加的排水量所以刻度為a-20mL。1 / 1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六校聯考科學試題1.(2024九下·余姚期中)近日,甘肅省酒泉市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拍攝到了三峰野駱駝帶著一只幼崽在水池邊悠閑喝水的畫面。據了解,野駱駝是世界上極其瀕危的物種,數量十分稀少。下列有關野駱駝的主要特征敘述不正確的是( )A.屬于哺乳動物 B.屬于恒溫動物C.體內有脊柱 D.在陸地上產卵【答案】D【知識點】體溫的控制【解析】【分析】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面有毛,一般分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個部分;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是恒溫動物;哺乳;胎生。【解答】A、野駱駝胎生哺乳,屬于哺乳動物,A正確。B、野駱駝的體溫不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屬于恒溫動物,B正確。C、野駱駝的體內有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C正確。D、野駱駝屬于哺乳動物,生殖方式是胎生,不是卵生,D錯誤。故答案為:D。2.(2024九下·余姚期中)2022年10月9日,我國科考隊員發現一株高達83.4米的云南黃果冷杉,再次刷新“中國第一高樹”的記錄。水從該植株根部運輸到莖頂端的主要動力是(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騰作用【答案】D【知識點】蒸騰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1、概念: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2、部位:成熟植物的蒸騰部位主要在葉片.葉片蒸騰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角質層的蒸騰,叫作角質蒸騰;二是通過氣孔的蒸騰,叫作氣孔蒸騰.氣孔蒸騰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最主要的方式.3、過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導管→莖→葉→氣孔→大氣.4、意義:①對植物體自身的意義:a.促進根對水分的吸收以及對水分、無機鹽的運輸;b.降低植物體的溫度,防止葉片被太陽灼傷.②對自然界的意義:a.提高空氣濕度;b.降低空氣溫度;c.增加降水量.5、影響蒸騰作用的環境條件:①光照強度:在一定限度內,光照強度越強,蒸騰作用越強.②溫度:在一定限度內,蒸騰作用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強.③空氣濕度:空氣濕度越大,蒸騰作用越弱;反之越強.④空氣流動狀況:空氣流動越快,蒸騰作用越強.【解答】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在把體內的水以水蒸氣的形式通過葉片的氣孔蒸發到大氣當中去的時候,是一種“泵”的原理,它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時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也一同被向上運輸,動力都是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呼吸作用吸收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釋放能量;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儲存能量;吸收作用是指根系對水分的吸收,根系以其龐大的表面積,主要是根尖上著生的根毛,與土壤水分相接觸。所以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3.(2024九下·余姚期中)近日,我國科研人員首次發現“祝融號”著陸區的沙丘表面存在結殼、龜裂、團粒化、多邊形脊、帶狀水痕等特征。光譜數據分析發現,沙丘表面富含含水硫酸鹽、蛋白石、含水鐵氧化物等含水礦物。進一步研究表明,沙丘表面的含水特征,并不是地下水和二氧化碳導致的,而是因為降霜或降雪。火星北極的土壤呈弱堿性。如果火星具備作物生長的其他條件,下表所列作物較適宜火星北極種植的有( )作物名稱 絲瓜 草莓 沙棗 馬鈴薯適宜生長的pH 6.0~6.5 5.5~6.5 8.0~8.7 5.6~6.0A.絲瓜 B.草莓 C.沙棗 D.馬鈴薯【答案】C【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火星北極的土壤呈弱堿性(pH約為7.5),適宜在堿性土壤中生長的作物則適宜在火星種植,即pH大于7的溶液呈堿性。【解答】A、絲瓜適宜生長的pH為6.0~6.5,小于7,呈酸性,不適宜火星北極種植,選項錯誤;B、草莓適宜生長的pH為5.5~6.5,小于7,呈酸性,不適宜火星北極種植,選項錯誤;C、沙棗適宜生長的pH為8.0~8.7,大于7,呈堿性,適宜火星北極種植,選項正確;D、馬鈴薯適宜生長的pH為5.6~6.0,小于7,呈酸性,不適宜火星北極種植,選項錯誤;故答案為:C。4.(2024九下·余姚期中)河南賈湖遺址發現距今約9000年前釀酒痕跡,說明中國古人很早就開始使用酵母菌。關于酵母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A.酵母菌是原核生物,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C.酵母菌能通過發酵作用產生酒精D.利用酵母菌發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答案】A【知識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 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環境下都能生存,屬于兼性厭氧菌。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利用酵母菌發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酵母菌能通過發酵作用產生酒精 ,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解答】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細胞中有成形的細胞核,A錯誤;B. 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 ,B正確;C. 酵母菌能通過發酵作用產生酒精 ,C正確;D. 利用酵母菌發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 ,D正確;故答案為:A.5.(2024九下·余姚期中)小明雙眼注視物鏡,將鏡筒從高處開始下降,應調節( )A.粗準焦螺旋 B.細準焦螺旋 C.物鏡轉換器 D.載玻片【答案】A【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6.(2024九下·余姚期中)環境溫度穩定在,在時環境溫度從驟降到并穩定一段時間,記錄人體散熱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當環境溫度為時,產熱量等于散熱量B.到時,散熱量增加是由于體溫與環境溫度相差增大造成C.以后,由于體溫調節,散熱量減少D.以后,散熱量大于產熱量【答案】D【知識點】體溫的控制【解析】【分析】1、人體內有一套產熱和散熱的自動調控裝置,它由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和皮膚內臟的許多溫度感受器組成。當人感到冷或熱時,信號由神經系統傳入,下丘腦的體溫調控“司令部”很快下達指令,使肌肉、內臟器官、皮膚、毛細血管、汗腺等全部啟動起來,各司其職,有序地進行體溫調控,盡量使體溫保持在恒定范圍。比如,當環境溫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時,肌肉就會收縮發抖(打冷戰),使產熱增加;天熱時,人體就會排汗,利用水分蒸發來散熱。2、皮膚是主要的散熱器官,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膚溫度感受器產生反射性的血管收縮反應,皮膚溫度下降,散熱量減少;在溫熱的刺激下,刺激皮膚中另一種溫度感受器產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張反應,血流量增加。【解答】A、當環境溫度為25℃時,由于人體溫度和環境溫度的溫差較小,產熱量等于散熱量,使得體溫維持相對恒定,A正確。B、當環境溫度從25℃下降到10℃時,從時間t1到時間t2,由于人體體溫與環境溫度的溫差加大,則散熱量大幅度增加,使得產熱量增加,B正確。C、時間t2以后,皮膚毛細血管處于收縮、汗腺分泌減少,則散熱量減少,體溫維持相對恒定,C正確。D、時間t3以后,散熱量減少,同樣產熱量也減少,但產熱量等于散熱量,體溫得以維持相對恒定,D錯誤。故答案為:D。7.(2024九下·余姚期中)自2020年3月全球爆發新冠疫情以來,在搶救重癥患者呼吸功能衰竭的治療中使用了一種俗稱“人工肺”(ECMO)的儀器。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或氣體交換器,是一種代替人體肺器官排出二氧化碳、攝取氧氣,進行氣體交換的人工器官。如下圖所示,若上圖中ECMO設備的b端與下圖中的上腔靜脈相連,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靜脈血,與肺靜脈相連B.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靜脈血,與主動脈相連C.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動脈血,與肺靜脈相連D.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動脈血,與主動脈相連【答案】C【知識點】血液循環【解析】【分析】血液循環途徑如圖:【解答】氧合器就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地方,氧氣進入,二氧化碳從血液出去,經過氧合器之后,血液中的氧氣含量上升,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從a端流出的就是動脈血。根據血液循環圖示可知: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動脈血,應該與肺靜脈相連。所以ABD錯誤,C正確。故答案為:C。8.(2024九下·余姚期中)該項目化學習小組為了研究“鉀是龍陵秋海棠生長必需的元素”而設計了下列四組實驗方案,其中最合理的一組是( )A.B.C.D.【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解析】【分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2)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鉀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進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促進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飽滿.糞等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機物產生水和無機鹽,施肥的目的就是給植物提供生長必需的無機鹽.【解答】根據題干信息:該項目化學習小組為了研究“鉀是龍陵秋海棠生長必需的元素”,得出鉀是變量,在設置對照組時,要控制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條件。即除了有無含鉀無機鹽的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培養液不能含有土壤,因為土壤中含有包括鉀離子在內的各種無機鹽,會干擾實驗結果。故答案為:C。9.(2024九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為密閉培養室中,放置秋海棠和無秋海棠情況下,一天中氧氣濃度變化曲線圖。為證明秋海棠能夠提高室內氧氣濃度,需要比較的兩個時間點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知識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解析】【分析】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同時通過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在白天,光合作用強度通常大于呼吸作用強度,植物會向外界環境釋放氧氣,使周圍環境中氧氣濃度升高;在夜間,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會消耗氧氣,使氧氣濃度降低。秋海棠作為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是導致室內氧氣濃度變化的重要因素。【解答】圖中④與①比較,氧氣濃度大,說明秋海棠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可見秋海棠能夠提高室內氧氣濃度。故答案為:D。10.(2024九下·余姚期中)一輛靜止在公路上的吊車如圖所示,它在向左勻速行駛過程中吊鉤的狀態應該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解析】【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據此解釋。【解答】一輛靜止在公路上的吊車在向左勻速行駛過程中吊鉤處于平衡狀態,由于吊鉤受到的重力是豎直向下的,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受到鉤繩的拉力是豎直向上的,因此是在豎直方向上平衡。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1.(2024九下·余姚期中)將四個形狀不同、高度均為L實心金屬塊,用細線拉著,勻速緩慢地放入水深為L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此時水未溢出。四個實驗中與下圖所描繪的浮力大小F與金屬粒浸入水中深度h的關系一致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排開的水越多,其浮力會越大,而完全浸沒后,與深度無關,然后根據圖象確定物體浸入水中體積的變化,然后確定物體的形狀。【解答】A、勻速放入水中的時候,沉入水中的深度變化也是勻速的,但是球面的對應半徑先變大再變小,所以球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加速度先變快再變慢,所以所受浮力增長速度也有同樣的規律,表現在曲線中是先變大再變小,最后完全沉入水中就不變了,故A錯誤;B、正方體在浸入水中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加速度是均勻的,浮力增長的速度也是均勻的,曲線變化均勻,故B錯誤;C、三棱體在進入水中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加速度是先快后慢,浮力增長的速度也是先快后慢,曲線變化先快后慢,故C正確;D、三棱體在浸入水中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加速度是先慢后快,浮力增長的速度也是先慢后快,曲線變化是先慢后快,故D錯誤。故答案為:D。12.(2024九下·余姚期中)若在帆船的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則應該調整船帆為( )A. B.C. D.【答案】A【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分析】液體和氣體都具有流動性,統稱為流體。如:空氣、水等.流體流動時的壓強稱作流體壓強。空氣和水流動時有快有慢,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較大。【解答】在帆船的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應當使船帆的南側的壓強大于北側的壓強,由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船帆北側的風流速要大,南側的流速要小,從而產生向北的壓強差,所以船帆應當向北凸。所以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13.(2024九下·余姚期中)長期低頭會對頸部肌肉造成損傷,圖中A點為頭部重力作用點,B點為頸部肌肉受力點,下列能正確表示人低頭時杠桿示意圖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杠桿的應用【解析】【分析】(1)杠桿及其五要素:杠桿是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這個固定點叫支點。人低頭時,頸椎處可看作支點。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動力,本題中頸部肌肉施加的力為動力,作用點在 B 點。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阻力,頭部重力阻礙低頭動作,是阻力,作用點在 A 點。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2)力的示意圖繪制:力的示意圖要表示出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重力方向豎直向下,頸部肌肉拉力方向根據實際情況繪制 ,作用點分別在 A 點和 B 點。【解答】由題意知,頭部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頸部肌肉拉力的方向應垂直于OB向下,如圖所示:故答案為:B。14.(2024九下·余姚期中)第19屆亞運會的男足比賽將在龍灣區奧體中心舉行。下圖為熱身賽中運動員某次踢出足球的軌跡示意圖,O為踢出的瞬間,足球經過最高點A,在B點落地后,最終在C點靜止。下列關于足球在不同階段的能量變化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解析】【分析】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結合足球運動的速度可判斷其動能變化;由于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足球在運動時機械能在不斷減小。【解答】AB、足球運動由O點到A點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減小;A點時足球還有水平方向的速度,速度不可能減小為0;A點到B點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加;B點到C點,克服阻力做功,動能轉化為內能,最后足球靜止,動能為0,故A正確,B錯誤;CD、整個運動過程中都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機械能不斷減小為0,故CD錯誤。故答案為:A。15.(2024九下·余姚期中)甲、乙兩鐵塊通過滑輪組用細繩連接,吸附在豎直放置且足夠長的固定磁性平板兩側,m甲=1.8kg、m乙=2kg,如圖所示。甲以0.2m/s的速度豎直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磁性平板對甲的摩擦力大小為4N,對乙的摩擦力大小為2N(細繩足夠長且始終處于豎直拉伸狀態,不計繩重和繩與滑輪的摩擦,磁性平板對其他器材無磁力作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動滑輪質量為0.6kgB.甲所受拉力為22NC.乙所受拉力的功率為2.2WD.3s時間內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不相等【答案】B【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 (1)分別對甲、乙兩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對甲有:G甲=f甲+F甲,則可求出甲受到的拉力;對乙有:G乙+f乙=F乙,而對于動滑輪有:2F甲=G動+F乙,從而可求出動滑輪的重力及質量,由于不知道動滑輪與定滑輪之間的關系,所以不能求出定滑輪的質量;(2)由v甲=2v乙可求出乙運動的速度,根據可求出乙的功率;(3)由可求出甲、乙兩物體運動的路程,再根據W=fs可求出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即可判斷它們的關系。【解答】對甲、乙兩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知道,AB、甲受到的重力為乙受到的重力為因為甲、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有則則而對于動滑輪有則由G=mg知道,動滑輪的質量為由于不知道動滑輪與定滑輪之間的關系,所以不能求出定滑輪的質量,故B錯誤,符合題意,A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知道,乙運動的速度為由于所以,乙所受拉力的功率為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由知道,甲、乙兩物體在3s內運動的路程分別為由W=fs知道,3s時間內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別為所以3s時間內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不相等,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6.(2024九下·余姚期中)美國某公司科學家提出采用克隆技術復活猛犸象的方案,大致流程如圖所示。(1)據圖可知,克隆屬于 (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2)克隆猛犸象與A猛犸象性狀一樣,細胞中含有遺傳物質的細胞結構是 。(3)復活猛犸象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以下觀點為支持的是___________。(可多選)A.為復活其他已滅絕的物種積累經驗B.猛犸象可能會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C.滅絕的猛犸象不適應現在的地球環境D.應用猛犸象獨特的基因解決一些問題【答案】(1)無性(2)細胞核(3)A;D【知識點】動物克隆技術的進展【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2)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壓條、克隆、組織培養等。(3)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有性生殖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克隆技術是利用體細胞的細胞核與去核卵細胞融合,再將融合細胞培育成新個體,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所以屬于無性生殖。【解答】(1)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個體組成的種群,因此克隆屬于無性生殖。(2)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因此克隆猛犸象與A猛犸象性狀一樣。(3)復活猛犸象所使用的技術可以直接應用在現生的瀕危物種上,個體數量稀少的種群可以借鑒,因此復活猛犸象為復活其他已滅絕的物種積累經驗;猛犸象血紅蛋白具有一種獨特的適應性,使得這種動物即使處于極低的溫度下,血紅蛋白輸送氧氣的功能依然不受制約,因此應用猛犸象獨特的基因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所以AD正確,BC錯誤。故答案為:AD。(1)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個體組成的種群,因此克隆屬于無性生殖。(2)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因此克隆猛犸象與A猛犸象性狀一樣。(3)復活猛犸象所使用的技術可以直接應用在現生的瀕危物種上,個體數量稀少的種群可以借鑒,因此復活猛犸象為復活其他已滅絕的物種積累經驗;猛犸象血紅蛋白具有一種獨特的適應性,使得這種動物即使處于極低的溫度下,血紅蛋白輸送氧氣的功能依然不受制約,因此應用猛犸象獨特的基因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所以AD正確,BC錯誤。故選AD。17.(2024九下·余姚期中)2021年,兩位科學家因發現溫度和觸覺感受器而被授予諾貝爾獎。朱利葉斯將能感受辣椒素的神經元的基因分別轉入不能感受辣椒素的細胞中,再用辣椒素去刺激這些細胞,篩選出能控制感受辣椒素刺激這一性狀的基因,進而識別出溫度感受器。帕塔普蒂安對能感受壓力刺激的細胞中的基因進行敲除,當敲除某個基因,該細胞不再能感受壓力,就能確定控制對機械刺激作出反應這一性狀的基因,進而識別出觸覺感受器。(1)基因是 上起遺傳作用的片段。(2)如圖可以表示科學家 的基因編輯方法。(選填字母)A.朱利葉斯B.帕塔普蒂安【答案】DNA;A【知識點】遺傳物質的傳遞【解析】【分析】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1)DNA存在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呈雙螺旋結構,是遺傳信息的載體.(2)染色體存在于細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質等組成,DNA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3)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有顯隱性之分,它們控制的生物性狀就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之分.三者的包含關系,如圖:【解答】(1)遺傳物質存在于細胞核里,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遺傳作用的片段,控制生物性狀。(2)據資料描述:朱利葉斯將能感受辣椒素的神經元的基因分別轉入不能感受辣椒素的細胞中,再用辣椒素去刺激這些細胞,篩選出能控制感受辣椒素刺激這一性狀的基因,進而識別出溫度感受器。可知圖示表示朱利葉斯的基因編輯方法。所以B錯誤,A正確。故選A。18.(2024九下·余姚期中)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運動療法在糖尿病整體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圖為正常人與糖尿病人進食后血糖濃度變化曲線圖。(1)圖甲中進食后血糖含量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 經吸收進入血液中。(2)如圖乙是某同學繪制的人體血糖含量調節的部分過程示意圖。據圖分析,“胰腺中的胰島”屬于反射弧中的 。【答案】葡萄糖;效應器【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解析】【分析】(1)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通過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降低血糖濃度,據此分析。(2)根據反射弧的結構和功能進行分析。【解答】(1)淀粉的消化開始于口腔,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分解成麥芽糖,進入小腸后被腸液和胰液徹底分解成葡萄糖。所以圖甲中進食后血糖含量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經吸收進入血液中。(2)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組成。傳出神經纖維末梢或運動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一起稱為效應器。據圖分析,“胰腺中的胰島”屬于反射弧中的效應器。19.(2024九下·余姚期中)紅樹林在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海岸衛士”的美譽。“中國最北紅樹林”位于樂清雁蕩西門島。(1)西門島紅樹林中的所有紅樹構成一個 。(2)紅樹的根能從鹽水中吸收水分,是細胞內細胞液濃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中溶液濃度,吸收的水通過 (選填“導管”或“篩管”)運送至整個植物體大部分用于 (選填“呼吸”、“光合”或“蒸騰”)作用。(3)一些紅樹植物的種子可以在樹上的果實中萌芽成小苗,再脫離母株,墜落于淤泥中發育生長,這種生殖方式是長期 的結果。【答案】種群;大于;導管;蒸騰;自然選擇【知識點】蒸騰作用【解析】【分析】1、種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個群體。2、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3、自然界中,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解答】(1)種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個群體。所以,西門島紅樹林中的所有紅樹構成一個種群。(2)根據植物細胞吸水的原理,當該區細胞中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時,根細胞吸水。因此紅樹的根能從鹽水中吸收水分,是細胞內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中溶液濃度。土壤溶液中的水和無機鹽被吸收進植物體內后,是通過導管運輸到莖、葉等其它器官中的。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植物體內散失到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植物體吸收的水分95%以上用于植物的蒸騰作用散失到植物體外。(3)自然界中,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一些紅樹植物的種子可以在樹上的果實中萌芽成小苗,再脫離母株,墜落于淤泥中發育生長,這種生殖方式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20.(2024九下·余姚期中)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抬較重的物體時,常用如圖所示的三人共抬法。杠桿AB和CD質量不計,AB的中點為P,輕繩連接PC,在杠桿CD上的Q點連接輕繩懸掛重物,三人分別在A、B、D處抬杠桿。已知所抬物體重力為1200N,兩根杠桿均處于水平位置靜止,輕繩均豎直,AP=BP=DQ=2m,CQ=1m,分別計算A、D兩處人對杠桿豎直向上的作用力FA= 、FD= 。【答案】400N;400N【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析】【分析】(1)對杠桿CD,靜止時可將C點作為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求出PD的大小;(2)同樣,以D為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求出FC的大小;對杠桿AB,靜止時可將B作為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求出FA的大小。【解答】對杠桿CD,靜止時可將C點作為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FD×LCD=G×LCQ即FD×(2m+1m)=1200N×1m解得FD=400N。以D為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FC×LCD=G×LDQ即FC×(2m+1m)=1200N×2mFC=800N對杠桿AB,靜止時可將B作為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FA×LAB=FC×LBPFA×(2m+2m)=800N×2m解得FA=400N。21.(2024九下·余姚期中)小明利用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U 形管裝有一定量的水,在金屬盒未浸入液體時 U 形管內的水面等高。用該壓強計做了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實驗(燒杯中的液體均未溢出)。(1)組裝好壓強計,發現金屬盒未浸入水中,U形管內水面就有高度差,應該 ;(2)圖甲中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 h 1 U 形管內水面高度差 h 2(選填“<”、“>”或“=”);(3)根據乙和丙圖金屬盒的深度和 U 形管內液面的高度差可得ρ鹽水 ρ液體 (選填“<”、“>”或“=”);(4)在圖丙中當豎直向上緩慢取出探頭時,探頭所受液體的壓強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拔出橡皮管重新組裝;=;>;變小【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分析】(1)組裝好壓強計,發現金屬盒未浸入水中,U形管內水面就有高度差,應該是裝置漏氣,需要拔出橡皮管重新組裝;(2)考慮橡皮膜發生形變要抵消一部分壓力;(3)根據圖2和圖3可知,壓強計的探頭在兩液體中的深度是不同的,鹽水中的探頭所處深度更小,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卻比在圖3液體中稍大些,說明在鹽水中的壓強大于在液體中的,根據p=ρgh可以判斷兩液體的密度大小關系;(4)根據p=ρgh可判斷當豎直向上緩慢取出探頭時,探頭所受液體的壓強的變化情況。【解答】(1)金屬盒未浸入水中,U形管內水面就有高度差,說明U形管中兩管上方的氣體壓強不相等,應拔出橡皮管重新組裝。(2)兩種容器中都是水,故 U形管中兩管液面高度差反映的就是探頭在水中所處位置液體壓強的大小,故h1=h2。(3)根據乙圖和丙圖,壓強計在鹽水中的深度更小,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卻大,說明鹽水中壓強大于液體中的壓強,根據可得鹽水密度大于液體密度。(4)豎直向上緩慢取出探頭時,深度減小,探頭所受液體的壓強變小。22.(2024九下·余姚期中)速度滑冰團體追逐賽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項目之一。為了讓運動員在比賽中獲得更好的成績,某研究小組開展了空氣阻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實驗。在實驗室中用穩定氣流吹向不動的人體模型,測量模型受到的空氣阻力,實驗數據如下所示。實驗1:運動員A不同迎風面積受到的阻力序號 夾角θ 迎風面積/m2 阻力/N1 90° 0.55 39.032 45° 0.49 35.943 25° 0.38 20.484 0° 0.31 15.74實驗2運動員團隊不同滑行方式受到的阻力滑行方式 運動員 迎風面積/m2 阻力/N并排滑行 運動員B 0.36 19.80運動員C 19.92運動員D 19.80列隊滑行 運動員B 17.48運動員C 12.62運動員D 12.62(1)結合實驗分析,該研究小組的假設為 ;(2)分析實驗1數據,在沖刺階段,運動員上半身盡量與地面保持平行的原因是 ;(3)已知在團體追逐賽中,運動員可調整位置以保存體力。為取得更好的成績,請你結合實驗數據提出團體滑行建議 。【答案】運動員受到的空氣阻力與迎風面積、滑行方式有關;夾角θ越小,迎風面積越小,運動員所受阻力越小;根據實驗2的數據,列隊滑行所受阻力均小于并排滑行,所以應采取列隊滑行的方式,列隊滑行中領隊受阻力最大,應輪流領滑。【知識點】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探究實驗【解析】【分析】(1)研究組開展“騎行時受到的空氣阻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實驗,根據運動員騎行時受到的空氣阻力與運動員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夾角大小的關系進行分析;(2)分析數據得出何時阻力最小,據此解答;(3)根據減小阻力的方法分析。【解答】(1)該實驗探究運動員滑行時受到空氣阻力與迎風面積和滑行方式的關系,故研究小組假設為運動員受到的空氣阻力與迎風面積、滑行方式有關。(2)根據實驗 1 數據,夾角θ越小,迎風面積越小,運動員所受阻力越小。在沖刺階段,運動員上半身盡量與地面保持平行可以減小夾角和迎風面積,從而減小阻力。(3)根據實驗2的數據,列隊滑行所受阻力均小于并排滑行,所以應采取列隊滑行的方式,列隊滑行中領隊受阻力最大,應輪流領滑。23.(2024九下·余姚期中)水滴落在荷葉上總是聚集在中央凹陷處,順著荷葉表面滾落時會帶走表面的灰塵和雜質,這一現象稱為荷葉“自潔效應”。同學們收集資料并開展實驗,探究荷葉“自潔效應”的原因。【查閱資料】①荷葉表面有一層蠟質,不溶于水但能夠溶于物質M。②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荷葉上表皮凸起,其上還有更微小的凸起,這些結構可以支撐水滴。【實驗操作】實驗一:將一片荷葉分為A、B兩個區域(如圖甲),處理方法及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A區域 B區域處理方法 用物質M浸泡,5分鐘后取出并擦干分別滴加清水,觀察水滴在液面上的形狀實驗結果 水凝聚成半球狀水滴 水凝聚成球狀水滴實驗二:①觸摸荷葉表面,略感粗糙。進一步制作荷葉橫切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乙所示。②參考實驗一,將一片荷葉分為1、2兩個區域;1區域用刮刀將荷葉表面凸起刮去, 2不做處理,分別滴加清水,觀察水在葉面的形狀。(1)實驗一中B區域的處理方法是: 。(2)實驗二的步驟②中若觀察到 ,則說明荷葉表皮結構與“自潔效應”有關系。(3)基于仿生學,荷葉“自潔效應”在生產、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如圖丙為防油不粘鍋表面的結構圖,請說明防油不粘鍋能實現不沾的原因: 。【答案】用清水浸泡,5分鐘后取出并擦干;1區域上水凝聚成半球狀水滴,2區域上水凝聚成球狀水滴;鍋底有涂層模擬荷葉表面的蠟質,不吸水。(或微凸結構模擬葉表面的微小凸起,當雜質落在表面時,隨著水珠的滾動被帶離。)【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1)控制變量法:在研究某個問題時,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只改變其中一個因素,觀察該因素對研究對象的影響。在實驗一中,研究荷葉表面蠟質對 “自潔效應” 的影響,除了 A 區域用物質 M 浸泡去除蠟質,B 區域用清水浸泡作為對照,其他條件如浸泡時間、荷葉的初始狀態等都保持相同,這樣才能準確判斷是蠟質這一變量導致了水滴形狀的不同。(2)對照實驗:通過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對比兩者的實驗結果,來驗證假設是否成立。實驗一中 A 區域是實驗組,B 區域是對照組;實驗二中 1 區域是實驗組,2 區域是對照組,通過對比不同區域水滴的形狀,來探究荷葉表面結構和蠟質與 “自潔效應” 的關系。【解答】(1)對照實驗需遵循單一變量原則,A、B兩個區域處理的變量為物質M,故實驗一中B區域的處理方法是:清水浸泡,5分鐘后取出并擦干。(2)荷葉表面有一層蠟質、不溶于水但能夠溶于物質M。根據實驗一可知,物質M浸泡的區域,水在葉面上凝聚成半球狀水滴;清水浸泡的區域,水在葉面上凝聚成球狀水滴,說明荷葉表面蠟質有利于荷葉的“自潔效應”。荷葉上表皮凸起,其上還有更微小的凸起,這些結構可以支撐水滴。將1區域用刮刀將荷葉表面凸起刮去;2不做處理,分別滴加清水,要得到荷葉表皮結構與“自潔效應”有關系的結論,實驗現象應該為:1區域上水凝成半球狀水滴,2區域上水凝成球狀水滴。(3)結合實驗結果與圖丙可知,防油不粘鍋能實現不沾的原因為:鍋底有涂層模擬荷葉表面的蠟質,不吸水;微凸結構模擬葉表皮的微小凸起,當雜質落在表面時,隨著水珠的滾動被帶離。24.(2024九下·余姚期中)某研究小組模仿投石機制作了如圖的簡易拋擲裝置。將拋擲裝置置于水平地面,小球置于瓶蓋內,用手壓住拋擲桿A并使之處于水平位置,松手后拋擲桿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可繞轉軸轉動。當拋擲桿碰撞到擋板時,瓶蓋內的小球立即被拋出。小組同學將橡皮筋的末端分別連接掛鉤1、2、3處,并用質量分別為10克、20克、30克、40克的小球置于瓶蓋內,每次均使拋擲桿處于水平位置后松手,最后用刻度尺測量每次小球拋出的水平距離,測得數據如下表所示,實驗過程不考慮空氣阻力及轉軸處的摩擦。10g 20g 30g 40g掛鉤1 65cm 46cm 37cm 32cm掛鉤2 49cm 35cm 29cm 25cm掛鉤3 34cm 26cm 21cm 18cm(1)小球被拋出前,小組同學在球面上涂上墨汁,其目的是 ;(2)從實驗變量的控制角度分析,裝置中設置擋板的目的是 ;(3)除了實驗中考慮的兩個因素,再列舉兩個會影響小球拋出的水平距離的因素: 。【答案】便于確定小球的落點位置;保證小球每次拋出時高度和角度相同;橡皮筋數量、瓶蓋位置與轉軸的距離等【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1)在球面上涂上墨汁,其目的是便于確定小球的落點位置。(2)探究影響小球拋出距離與小球質量的關系時,應控制小球每次拋出時高度和角度相同;(3)根據實驗裝置中的組成材料分析。【解答】(1)小球被拋出前,小組同學在球面上涂上墨汁,其目的是根據地面留下的印跡確定小球的落點位置。(2)根據控制變量法,保證小球每次拋出時高度和角度相同,裝置中設置擋板。(3)影響小球拋出的水平距離的因素:橡皮筋數量、瓶蓋位置與轉軸的距離等。25.(2024九下·余姚期中)仿生學是研究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工作原理并發明出相應物品的學科。例如模仿魚鰭作槳,模仿茅草邊緣的鋒利細齒制作了鋸子。小腸因長度長、內表面積大使食物在小腸內停留時間長、接觸面積大,從而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為仿生并體驗該功能,某項目化學習小組認為海綿棒浸入水中后吸水能力與浸入的時間長短、接觸面積大小有關。于是通過實驗來探究這一問題;可供選擇的器材:海綿棒若干、量筒若干、燒杯和滴管若干、秒表、足量的水、記號筆等,部分器材如圖所示;老師建議:①海綿棒浸入水中最長時間不宜超過6秒鐘;②先探究海綿棒浸入時間,再探究接觸面積大小;(1)選擇合適的器材,寫出本實驗的步驟; (2)為提高實驗的精確度,使水位變化更明顯,請提出一種改進方法 。【答案】①取3個規格相同的量筒,分別標上A、B、C,內都加30毫升水;②將3根材料、長度、性狀相同的海綿棒浸沒在A、B、C中分別為2秒、4秒、6秒,拿出海綿棒后,分別記錄量筒內下降的高度;③比較三組實驗現象,若C組吸水量最多,則再取一個含30毫升水的量筒D,將一根海綿棒一半進入D中6秒,拿出海綿棒后記錄量筒內下降的高度,將CD進行對比;④多次實驗,取平均值。比較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換用更容易被海綿吸收的液體。【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1)①取3個規格相同的量筒,分別標上A、B、C,內都加30毫升水;②將3根材料、長度、性狀相同的海綿棒浸沒在A、B、C中分別為2秒、4秒、6秒,拿出海綿棒后,分別記錄量筒內下降的高度;③比較三組實驗現象,若C組吸水量最多,則再取一個含30毫升水的量筒D,將一根海綿棒一半進入D中6秒,拿出海綿棒后記錄量筒內下降的高度,將CD進行對比;④多次實驗,取平均值。比較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2) 為提高實驗的精確度,使水位變化更明顯,可以換用更容易被海綿吸收的液體。26.(2024九下·余姚期中)(1)新冠病毒主要損害人體的呼吸系統,該系統由呼吸道和 兩部分組成。肺泡與其外部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是通過 (選填“呼吸作用”、“呼吸運動”或“擴散作用”)實現的。(2)嚴重新冠肺炎患者會出現急性腎損傷,某患者尿檢時發現尿液中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可能是腎臟的 發生了病變。(3)新冠肺炎患者攝入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之后,產生的含氮廢物會隨尿液排出體外。請寫出食物變成含氮廢物并排出體外要經過下圖各器官的順序:D→ →C(填字母,可重復填寫)。【答案】肺;擴散作用;腎小球;A→B→A【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泌尿系統【解析】【分析】(1)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2)尿液的形成過程,即包括腎小球的和腎小囊壁的過濾和腎小管的重吸收。(3)血液循環的途徑:【解答】(1)新冠病毒主要損害人體的呼吸系統,該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肺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器官。呼吸道是氣體進出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其中咽是食物和空氣的共同通道。一種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這是氣體的擴散作用。當血液通過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時,由于吸入肺泡內的空氣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內的氧氣擴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里,這樣,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較多的靜脈血變成了含氧氣較多、二氧化碳較少的動脈血。所以肺泡與其外部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擴散來實現的。(2)當血液通過入球小動脈到達腎小球的毛細血管時,由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濾過到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會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這些物質進入腎小管外部的毛細血管,被送回血液,剩下的物質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蛋白質和血細胞的,只有腎小球發生病變、通透性增大時,蛋白質和血細胞才會進入腎小囊中,而腎小管對蛋白質和血細胞不能進行重吸收,這些物質會隨著尿液排出,因此尿液中有紅細胞和蛋白質的腎炎病人,可能是腎小球發生了病變。(3)新冠肺炎患者攝入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之后,產生的含氮廢物會隨尿液排出體外:體靜脈→心臟→肺動脈→肺→肺靜脈→心臟→體動脈→腎。食物變成含氮廢物并排出體外要經過圖中各器官的順序:D→A→B→A→C。27.(2024九下·余姚期中)溫郁金(如圖甲)是著名的浙產中藥材“浙八味”之一。其花梗長,以根莖繁殖為主,主要生長在溫州、麗水等浙南地區。(1)溫郁金屬于 植物。(2)以根莖繁殖為主,根和莖屬于生物結構層中的 ,這種繁殖方式優點是 。(3)圖乙植物分類檢索表中P、Q、R、S分別表示一種植物,根據上述信息,其中代表溫郁金的是 。【答案】被子;器官;繁殖速度快,能保持親本的優良形狀;S【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對植物進行分類,主要是觀察植物的形態結構,從中發現它們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從而確定它們的親緣關系。(2)檢索表的使用方法:植物分類檢索表是根據植物不同的特征進行分類編制的,通過對植物特征的逐步比對,確定植物在檢索表中的位置。在圖乙的檢索表中,需要根據溫郁金的特征來判斷它對應的位置。溫郁金是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和果實,在檢索表中應屬于 “有花,種子有包被” 這一類,所以代表溫郁金的是 S。通過檢索表可以準確地對植物進行分類和鑒定,這是生物學中常用的分類方法之一,有助于對不同植物進行系統的認識和研究。【解答】(1)溫郁金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屬于被子植物。(2)根和莖是由不同組織構成的器官。植物用根和莖繁殖后代的方式屬于營養繁殖,營養繁表示殖是無性生殖的一種類型。所以,溫郁金以根莖繁殖為主,這種繁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無性生殖具有繁殖速度快,能縮短植物生長周期等優點,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2)由圖乙植物分類檢索表可知,P是無種子植物,Q是花梗短的種子植物,R是花梗長且葉片細長的種子植物,S是花梗長且葉片寬大的種子植物。結合圖甲中溫郁金的結構可知,溫郁金是花梗長且葉片寬大的種子植物,所以,代表溫郁金的是S。28.(2024九下·余姚期中)圖甲為某生態系統的組成示意 圖,圖乙為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示意圖。(1)圖甲中缺少的生態系統成分是 。(2)請寫出貓頭鷹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 。(3)碳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循環的。圖乙中可表示二氧化碳從生物群落進入無機環境的途徑是 (填數字序號)。【答案】非生物成分;小麥→鼠→貓頭鷹;⑥【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成分【解析】【分析】1、甲圖中的食物鏈有:小麥→鼠→貓頭鷹、小麥→鼠→蛇→貓頭鷹。2、圖乙中A是分解者,B是消費者,C是生產者;①④⑤⑥表示二氧化碳,②③表示氧氣,⑦表示有機物,⑧⑨表示能量流動。3、生態系統的兩大功能: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物質循環以碳的形式,碳在無環境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環,在生物之間以有機物的形式循環。能量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解答】(1)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圖甲中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微生物,還缺少的生態系統成分有非生物物質成分。(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圖甲中的食物鏈有2條:小麥→鼠→貓頭鷹;小麥→鼠→蛇→貓頭鷹。能量流經生態系統各個營養級時是單向、逐級遞減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入下一個營養級。故食物鏈越長,最高營養級的生物獲能越少;食物鏈越短,最高營養級的生物獲能越多。所以,貓頭鷹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是最短的食物鏈:小麥→鼠→貓頭鷹。(3)圖乙中,虛線表示能量流動,能量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所以C是生產者(小麥);B是消費者;B、C都指向A,A是分解者,⑥表示生產者進行光合作用,⑤表示生產者呼吸作用,③表示消費者呼吸作用吸收氧氣,④表示消費者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②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吸收氧氣,①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表示化學能從消費者流入微生物的是⑧,表示化學能從生產者流入消費者的是⑨,圖乙中可表示二氧化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是⑥。29.(2024九下·余姚期中)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新型肺炎最有效的方式,目前我國新冠疫苗接種劑次超32億。(1)從傳染病的預防角度分析,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屬于 。(2)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屬于 (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3)新冠病毒是由核酸和 組成的。【答案】保護易感人群;特異性;蛋白質外殼【知識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30.(2024九下·余姚期中)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1)返回艙在距地面1米左右時,啟動反推發動機向下噴火,實現軟著陸,這說明 , 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返回艙下落過程中,以宇航員為參照物,返回艙是 的;(3)防熱材料約占返回艙總質量的10%,美國“水星號”返回艙總質量達3332kg,其防熱材料采用了密度為1.7×103kg/m3酚醛防熱材料,若采用我國自主設計的峰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該返回艙的質量可減小196kg,則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密度為 kg/m3。【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靜止;0.7×103【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參照物及其選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該物體力的作用;(2)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生了改變,則是運動的;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生了改變,則是靜止的;(3)根據防熱材料約占返回艙總質量的10%求出酚醛防熱材料的質量,根據密度公式求出酚醛防熱材料的體積,根據采用我國自主設計的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質量可減小196kg求出同體積的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質量,根據密度公式求出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密度。【解答】(1)返回艙在距地面1米左右時,啟動反推發動機向下噴火,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氣會對返回艙有一個向上的推力,達到減速的效果,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返回艙下落過程中,以宇航員為參照物,返回艙與宇航員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是靜止的。(3)酚醛防熱材料的質量為由知道,酚醛防熱材料的體積為同體積的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質量為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密度為31.(2024九下·余姚期中)近幾年縣、市均開展自制潛水艇比賽,某小組同學開展了自制潛水艇項目,過程如下:【產品設計】圖甲為某小組自制的潛水艇,由生活艙和水艙構成,生活艙體積大于水艙體積。其材質為硬質塑料瓶,塑料瓶厚度不計,三個艙之間密封不連通,水艙與200毫升的注射器通過塑料軟管相連,移動注射器活塞改變其中的空氣體積可以實現潛水器的浮沉。【產品調試】任務一:如圖乙所示,潛水艇完成從水面A位置下潛到B位置并穩定停留;任務二:能從水底上浮到B位置并穩定停留;任務三:完成從水底打撈一個重物(重0.3牛,體積為10厘米3)到B位置并穩定停留。(1)小明關閉進出水口將自制潛水器浸沒在水中,當觀察到 現象,則氣密性良好;(2)完成任務二上浮過程,對注射器活塞的操作是: ;(3)已知完成任務二時注射器活塞穩定在刻度a毫升,完成任務三時(用細線系住打撈重物,細線體積和質量不計),注射器活塞需要穩定在哪個刻度?(提示: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注射器內氣壓始終等于外界大氣壓;水的密度為1克/厘米3) 。【答案】沒有氣泡冒出或沒有水進入潛水器;慢慢將注射器的活塞向里壓;a-20mL【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關閉進出水口將自制潛水器浸沒在水中,如果漏氣,會觀察到氣泡產生,據此可解答;(2)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浮沉的;完成任務二上浮過程,要減小潛水器自身的重力,需要向外排水;(3)重物G=0.3N,根據F浮=ρ水v排g可求出重物受到的浮力F浮,完成從水底打撈這個重物到B位置并穩定停留,在浮力不變的情況下,要減小自身的重力,即向外排出水的重力為:G水=G-F浮;根據G=mg求出向外排出水的質量m水,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向外排出水的體積V水,即注射器活塞需要向內推入氣體的體積V氣=V水;已知完成任務二時注射器活塞穩定在刻度a毫升,完成任務三時(用體積和質量均忽略不計的細線系住重物打撈),注射器活塞需要穩定在的刻度是:a-V氣。【解答】(1)將自制潛水器浸沒在水中,通過觀察潛水器是否有氣泡冒出或潛水器中是否進水,來判斷潛水器的氣密性,當沒有氣泡冒出或沒有水進入潛水器中時,則潛水器的氣密性良好。(2)如果讓潛水器從水底上浮到B位置并穩定停留,則需要減小潛水器的重力,所以需要將潛水器中的水排出,故需要慢慢將注射器的活塞向里壓。(3)打撈物的浮力需要增加的浮力需要增加的排水量所以刻度為a-20mL。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六校聯考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六校聯考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