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9月學科素養考試科學試卷1.(2024九上·龍灣月考)科學研究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如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滴加液體B.聞氣體氣味C.熄滅酒精燈D.稱取氯化鈉【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A、根據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聞氣體的氣味時的方法(招氣入鼻法)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錯誤;B、聞氣體的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將鼻子湊到集氣瓶口去聞氣體的氣味,錯誤;C、熄滅酒精燈時,不能用嘴吹滅酒精燈,應用燈帽蓋滅,正確;D、使用天平稱取氯化鈉時,氯化鈉應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錯誤。故答案為:C。2.(2024九上·龍灣月考)釩被譽為“合金的維生素”,釩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據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釩原子的半徑 B.釩原子的核外電子數C.釩元素的符號 D.釩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答案】A【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不能直接體現釩原子的半徑,故選項符合題意;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釩的原子序數為23,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均=23,故選項不符合題意;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釩的元素符號為V,故選項不符合題意;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釩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0.94,故選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2024九上·龍灣月考)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一旦診斷糖尿病就需要采取積極地干預措施。我們經常看到某些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在自己腹部上“打針”,他們注射的藥物是( )A.胰島素 B.葡萄糖液C.生理鹽水 D.含多種無機鹽的營養液【答案】A【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解析】【分析】胰島素是由胰島分泌的,作用是調節糖代謝,促進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濃度。【解答】胰島素的功能是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如促進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當人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時,就會在尿中出現葡萄糖,即發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通過注射胰島素的方法進行治療。因此我們經常看到某些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在自己腹部上“打針”,他們注射的藥物是胰島素。故答案為:A。4.(2024九上·龍灣月考)泡腳有利于身體健康,如圖某型號足浴盆具有加熱保溫和按摩功能,電阻絲R用于加熱保溫,電動機M啟動按摩,S1為總開關,S2可以控制按摩功能,下列電路模型與此吻合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兩個開關的連接方式、電動機和電阻的連接方式,然后選出正確的電路圖。【解答】A、圖中電動機和電阻并聯,S1和R在一條支路,S1控制電阻,S2和電動機在另一條支路,S2控制電動機,故A不符合題意;B、圖中電動機和電阻并聯,開關S1在干路中,是總開關,S2與電動機在一條支路中,S2控制電動機,故B符合題意;C、圖中電動機和電阻并聯,開關S1在干路中,是總開關,S2與電阻在一條支路中,S2控制電阻,故C不符合題意;D、圖中電動機和電阻串聯,兩個開關串聯,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5.(2024九上·龍灣月考)下列燒杯中的溶液屬于酸溶液的是( )A. B. C. D.【答案】D【知識點】酸、堿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據酸是指在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據此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鹽是由金屬離子(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圖示中含有鈉離子、氫離子、硫酸根離子、水分子,屬于鹽溶液,故A錯誤;B、堿是電離產生的陰離子全部為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圖示中含有鈉離子、氫氧根離子、水分子,屬于堿溶液,故B錯誤;C、鹽是由金屬離子(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圖示中含有鈉離子、氯離子、水分子,屬于鹽溶液,故C錯誤;D、酸是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圖示中含有氫離子、氯離子、水分子,屬于酸溶液,故D正確。故答案為:D。6.(2024九上·龍灣月考)二氧化氯(ClO2)因殺菌能力強,而且對人體及動物沒有危害以及對環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點而備受人們的青睞,常用于自來水的消毒。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A.-4 B.+1 C.+2 D.+4【答案】D【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解答。【解答】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2)×2=0,得x=+4。故答案為:D。7.(2024九上·龍灣月考)如圖符號“●”和“○”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則下列模型表示單質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常見物質的分類8.(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次蔗糖溶解實驗過程如上圖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②中溶液肯定是飽和溶液B.③中溶液的濃度大于②中溶液的濃度C.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D.蔗糖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C【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解析】【分析】根據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這種溶質的溶液;還能繼續溶解這種溶質的溶液,叫做不飽和溶液,進行分析解答。【解答】A、②中蔗糖不能繼續溶解,是飽和溶液,故選項A說法正確;B、③中溶質質量比②中多,溶劑的質量相等,所以③中溶液的濃度大于②中溶液的濃度,故選項B說法正確;C、③中溶液可能是恰好飽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C說法錯誤;D、加熱后,蔗糖能繼續溶解,說明蔗糖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故選項D說法正確。故答案為:C。9.(2024九上·龍灣月考)下列科學教材中涉及到的實驗不能用氣壓與流速關系解釋的是( )A.吸管吸飲料B.吹氣時紙條向上飄C.乒乓球吹不下去D.吹氣兩張紙相互靠近【答案】A【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分析每一項是否用到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解答】A、用吸管喝水,吸出管內空氣,壓強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水進入口中,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故A符合題意;B、沿水平方向吹紙條,紙條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紙條下方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紙條受到向上的壓力差,紙條會向上飄起,故B不符合題意;C、從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氣時,乒乓球上部空氣流速大、壓強小,而乒乓球下部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吸氣時,乒乓球上方空氣壓強小,這樣在乒乓球的上、下部就會產生一個向上的壓力差,從而托起乒乓球,故 C不符合題意;D、對著兩張平行的紙吹氣,兩紙中間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而兩紙的外部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兩紙受到兩邊向內的壓力差,所以兩張紙被壓到一起,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0.(2024九上·龍灣月考)圖為一種“跳舞充電器”,內部有磁鐵與線圈,當人們戴著它跳舞時,線圈會隨之擺動,從而產生電流為手機充電。下列實驗原理與其相同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會產生電流,這種電流叫感應電流,這一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發電機是利用電磁感應來發電的。【解答】當人們戴著“跳舞充電器”跳舞時,線圈會隨之擺動,線圈中產生了感應電流,從而產生電流為手機充電,其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A、該圖中,開關閉合后,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會產生感應電流,會使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這是電磁感應現象,故A符合題意;B、該圖中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該圖探究的是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故C不符合題意;D、該圖是奧斯特實驗,說明電流的周圍存在磁場,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1.(2024九上·龍灣月考)《天工開物》中,生石灰的制取和應用(如圖)為:每煤餅一層,壘石(石灰石)一層,鋪薪(木材)其底,灼火燔(灼燒)之,火力到后,燒酥石性。其中在煤層下方鋪薪(木材)其底的目的是( )A.增大煤燃燒的著火點 B.增大氧氣的接觸面積C.增加可燃物的數量 D.使溫度達到煤的著火點【答案】D【知識點】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燃燒的條件: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者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解答】A、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一般不會改變,錯誤;B、鋪木材主要是為了提供熱量,而不是增大氧氣的接觸面積,錯誤;C、增加可燃物的數量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為了提供足夠的熱量讓煤燃燒,錯誤;D、煤的著火點比木材高,在煤層下方鋪薪(木材)其底的目的是利用木材燃燒放出的熱量,使溫度達到煤的著火點,正確。故答案為:D。12.(2024九上·龍灣月考)半潛船可用來運輸超大型貨物,空載時漂浮于海面(如圖甲);裝載時需向船體水艙注水,船體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圖乙);待貨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時,排出水艙中的水,船體重力減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貨物裝載(如圖丙)。半潛船三種狀態時所受的浮力最大的狀態是( )A.甲 B.乙 C.丙 D.一樣大【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根據甲、乙、丙三圖得出半潛船排開水的體積關系,根據F浮=ρgV排比較受到的浮力關系,然后得出答案。【解答】根據上圖知,乙圖中半潛船排開水的體積最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在排開液體的密度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半潛船三種狀態時所受的浮力最大的狀態是乙,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3.(2024九上·龍灣月考)三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關系如上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中CaO為催化劑B.反應后容器中物質總質量減少C.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D.反應后容器中氧元素質量分數增大【答案】B【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據反應后質量增加的屬于生成物,反應后質量減少的屬于反應物,反應后質量不變可能屬于催化劑來分析。【解答】A、該反應中氧化鈣的質量分數增加,是生成物,故選項說法錯誤;B、由于有二氧化碳生成,反應后容器中固體質量減少,故選項說法正確;C、該反應的反應物為碳酸鈣,生成物是氧化鈣、二氧化碳,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D、反應前后氧元素的質量不變,容器中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則反應后容器中氧元素質量分數不變,故選項說法錯誤。故答案為:B。14.(2024九上·龍灣月考)做氧化銅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容器中溶液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是將稀鹽酸逐漸加入到盛有氧化銅的容器中B.a點表示氧化銅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C.b點對應的溶液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變色D.a點和b點對應溶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的固體成分相同【答案】C【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反應后質量增加的屬于生成物,反應后質量減少的屬于反應物,反應后質量不變可能屬于催化劑來分析。【解答】A、溶液的總質量從0開始逐漸增加,該實驗是將稀鹽酸逐漸加入到盛有氧化銅的容器中,故說法正確;B、從a點開始,溶液增加的質量不如oa段多,說明a點表示氧化銅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故說法正確;C、從a點開始,溶液增加的質量不如oa段多,說明a點表示氧化銅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則b點時,稀鹽酸有剩余,溶液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故說法錯誤;D、從a點開始,溶液增加的質量不如oa段多,是氧化銅與稀鹽酸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稀鹽酸,稀鹽酸具有揮發性,a點和b點對應溶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的固體成分均為氯化銅,固體成分是相同的,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C。15.(2024九上·龍灣月考)下列電路圖中,R是滑動變阻器,R0 是定值電阻。將圖中的電表改裝成質量表,可以直接從電表上讀出待測貨車的質量。現要求地磅工作時,貨車質量越大,電表的示數也越大且表盤刻度均勻增加,下列電路設計符合要求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解決本題首先要明確電流表和電壓表在電路中的正確連接方式,明確在電路中電壓表或電流表所測的是哪部分的電壓或者電流,再次分析電路,當重物越重時,會使電路中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如何變化,從而影響電壓表或者電流表的變化是否符合題目要求。【解答】A、滑動變阻器R與定值電阻R0串聯,電流表測總電流;當貨車質量增大時,滑片向下移動,滑動變阻器連入阻值增大,那么電流表的示數變小,故A不合題意;B、滑動變阻器R與定值電阻R0串聯,電壓表測R0的電壓。當貨車質量增大時,滑片向下移動,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減小,那么總電流增大,根據公式可知,電壓表的示數增大,電壓表的示數電壓表的示數與滑動變阻器連入阻值變化不成正比,故B不合題意;C、滑動變阻器R與定值電阻R0串聯,電流表與變阻器并聯;由于變阻器被短路,所以無論貨車的質量如何變化,電流表的示數都不變,故C不合題意;D、滑動變阻器R與定值電阻R0串聯,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滑片上方的電壓,無論滑片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阻值都是全部使用,因此總電阻保持不變,則電路中電流保持不變。當貨車質量增大時,滑片向下移動,與電壓表并聯的電阻變大,根據可知,此時電壓表的示數與滑動變阻器滑片上方的電阻成正比,即電壓表的示數變大,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6.(2024九上·龍灣月考)19世紀初,電燈尚未發明,煤礦工人在礦井中只能借助煤油燈照明。礦井中通常存在大量的甲烷氣體,遇火極易發生爆炸。1815年,化學家戴維設計出一種安全礦燈——戴維燈(如圖)。采用一種網眼很小的普通金屬網罩住火焰,火焰只會在網中燃燒而不會引燃外界的甲烷氣體。(1)甲烷與空氣混合,遇火易發生爆炸是因為甲烷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2)用戴維燈照明,不會引燃礦井中的甲烷,原因是金屬網可以把火焰的熱量迅速傳遞出去,礦井中甲燒氣體的溫度達不到 。【答案】(1)可燃性(2)著火點【知識點】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1)根據化學性質指物質需要通過發生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考慮;(2)戴維燈采用一種網眼很小的普通金屬網罩住火焰,由于金屬能夠吸收熱量并散放到空氣中,使金屬周圍的溫度降低,甲烷的溫度達不到著火點,不會引燃外界的甲烷氣體。【解答】(1)甲烷與空氣混合,遇火易發生爆炸,是因為甲烷燃燒釋放大量的熱,說明甲烷具有可燃性;(2)戴維燈采用一種網眼很小的普通金屬網罩住火焰,由于金屬能夠吸收熱量并散放到空氣中,使金屬周圍的溫度降低,甲烷的溫度達不到著火點,所以不會引燃外界的甲烷氣體。(1)甲烷與空氣混合,遇火易發生爆炸,是因為甲烷燃燒釋放大量的熱,說明甲烷具有可燃性;(2)戴維燈采用一種網眼很小的普通金屬網罩住火焰,由于金屬能夠吸收熱量并散放到空氣中,使金屬周圍的溫度降低,甲烷的溫度達不到著火點,所以不會引燃外界的甲烷氣體。17.(2024九上·龍灣月考)啟動“甌江引水工程”后,溫州市區將建成多水源供水格局。甌江引水工程是通過鑿穿山體隧洞,連接河道將鹿城區山福鎮渡船頭村的水源引入鹿城區西片水域,提升該區域水體品質。(1)甌江引水工程主要影響水循環中的___________環節。A.植物蒸騰 B.降水 C.地表徑流 D.蒸發(2)甌江引水工程有效提升我市臺風季節防汛排澇能力。7-8月份是我市臺風高發季節,如圖是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我市臺風高發季節在圖中大致范圍是在圖中的哪兩個數字之間 。(3)3月22日是 “世界水日”。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應成為我們的自覺行為。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A.隨手關閉水龍頭 B.往河流里傾倒垃圾C.農業上采用滴灌技術 D.工業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答案】(1)C(2)④和①(3)B【知識點】水循環;水體污染和防治;地球公轉【解析】【分析】(1)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等。甌江引水工程主要影響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2)從地球公轉示意圖可以看出,當地球位于②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當地球位于③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赤道,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當地球位于④位置時,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1日前后;當地球位于①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赤道,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3)往河流里傾倒垃圾,易造成水體污染,不利于保護水資源。【解答】(1)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等,甌江引水工程主要影響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C正確,故選C。(2)讀圖分析,圖中①②③④的日期分別是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3月21日前后、6月21日前后,7、8月是我省臺風高發季節,我省臺風高發季節時,地球處于圖中④—①之間。(3)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應成為我們的自覺行為,保護水資源的措施有農業上采用噴灌、滴灌技術,選擇耐旱、耗水少的作物,C正確;工業上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工業用水重復、循環使用,D正確;生活中一水多用、推廣節水器具,隨手關閉水龍頭等,A正確;往河流里傾倒垃圾會污染水源,B錯誤;故答案為:B。(1) 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等,甌江引水工程主要影響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C正確,故選C。(2)讀圖分析,圖中①②③④的日期分別是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3月21日前后、6月21日前后,7、8月是我省臺風高發季節,我省臺風高發季節時,地球處于圖中④—①之間。(3)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應成為我們的自覺行為,保護水資源的措施有農業上采用噴灌、滴灌技術,選擇耐旱、耗水少的作物,C正確;工業上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工業用水重復、循環使用,D正確;生活中一水多用、推廣節水器具,隨手關閉水龍頭等,A正確;往河流里傾倒垃圾會污染水源,B錯誤;故選B。18.(2024九上·龍灣月考)小明是一名“科學迷”,他愛觀察,勤思考。一天媽媽到超市購買了一臺家用豆漿機,他仔細觀察了豆漿機的構造、銘牌和制作豆漿的過程,發現其中用到了許多科學知識。(1)機座底部安裝有三個小橡皮碗,相當于“吸盤”,可以防止豆漿機在打漿時位置發生移動。“吸盤”利用 起固定作用;(2)豆漿機的機頭主要由一個電熱器(電熱絲)和電動機帶動的打漿器構成。制作豆漿的過程是先加熱,再打漿,再加熱煮熟,加熱和打漿是交替進行的。由此可知,豆漿機中的電動機和電熱器的連接方式是 ;(3)小明想比較一下豆漿的密度與水的密度那個大。小明用同一支筷子,扎上一些細鐵絲使其分別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漿中,則筷子露出液面越 (填“多”或“少”)的密度大。【答案】(1)大氣壓(2)并聯(3)多【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大氣壓強的存在;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解析】【分析】(1)當把豆漿機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時,把橡皮碗內的空氣排出,大氣壓將皮碗緊緊的壓在桌面上,防止豆漿機在打漿時位置發生移動;(2)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相互影響;并聯電路中各用電器互不影響。(3)可根據F浮=ρ液V排g,當浮力一定時,比較V排大小,判斷密度大小。【解答】(1)機座底部安裝有三個小橡皮碗,相當于“吸盤”,可以防止豆漿機在打漿時位置發生移動。“吸盤”利用大氣壓起固定作用。(2)豆漿機的機頭主要由一個電熱器(電熱絲) 和一個電動機帶動的打漿器構成。制作豆漿的過程是先加熱,再打漿,再加熱煮熟加熱和打漿是交替進行的。由此可知,豆漿機中的電動機和電熱器的連接方式是并聯。(3)小明想比較豆漿的密度與水的密度的大小,他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別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漿中,浮力不變,由可知,筷子露出液面越少的密度小。(1)機座底部安裝有三個小橡皮碗,相當于“吸盤”,可以防止豆漿機在打漿時位置發生移動。“吸盤”利用大氣壓起固定作用。(2)豆漿機的機頭主要由一個電熱器(電熱絲) 和一個電動機帶動的打漿器構成。制作豆漿的過程是先加熱,再打漿,再加熱煮熟加熱和打漿是交替進行的。由此可知,豆漿機中的電動機和電熱器的連接方式是并聯。(3)小明想比較豆漿的密度與水的密度的大小,他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別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漿中,浮力不變,由可知,筷子露出液面越少的密度小。19.(2024九上·龍灣月考)甲醇等液體燃料被形象地稱為“液態陽光”,以作為新型燃料來代替傳統的煤、石油和天然氣。工業上制取甲醇的原理如圖所示。(1)從能量轉化來看第①步是將太陽能轉化為 。(2)已知甲醇的化學式為CH3OH,則甲醇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3)甲醇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OH+3O2 2CO2+4X,則X的化學式為 。【答案】(1)化學能(2)3:1(3)H2O【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2)根據相對原子質量和化學式可以計算組成元素質量比。(3)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都不變。【解答】(1)由流程圖可知,水在太陽光作用下,產生氫氣,說明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2)甲醇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3:1;(3)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保持不變,根據方程式可知,該反應在反應前含有C、H、O原子,數目分別為2、8、8,反應后含有C、H、O原子,數目分別為2、0、4,則4X中含有4個氧原子和8個氫原子,則1個X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故X化學式為H2O。(1)由流程圖可知,水在太陽光作用下,產生氫氣,說明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2)甲醇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3:1;(3)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保持不變,根據方程式可知,該反應在反應前含有C、H、O原子,數目分別為2、8、8,反應后含有C、H、O原子,數目分別為2、0、4,則4X中含有4個氧原子和8個氫原子,則1個X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故X化學式為H2O。20.(2024九上·龍灣月考)在學習了酸堿知識后,某科學興趣小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實驗:實驗一:室溫時,將蒸餾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分別裝在14支試管中、并向每支試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果如下表:試管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顏色 粉紅 粉紅 粉紅 淺紫 淺紫 淺紫 紫 藍 藍 深藍 深藍 灰綠 黃 黃棕實驗二:室溫時,向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的以下4種物質,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果如表所示:物質 稀鹽酸 稀硫酸 牛奶 爐具清潔劑顏色 粉紅 淺紫 紫 黃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一試管 中所裝的為蒸餾水(選填字母)。(2)根據實驗現象分析,爐具清潔劑適合消除 類污漬 (選填“酸性“或”堿性”)。(3)小科認為黑枸杞提取液也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的理由是 。【答案】(1)G(2)酸性(3)黑枸杞提取液在酸或堿性溶液中呈不同顏色【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蒸餾水呈中性來分析;(2)根據變色情況以及題干信息來分析;(3)根據黑枸杞提取液在酸性、堿性溶液中的變色情況來分析。【解答】(1)蒸餾水呈中性,pH=7,故實驗一中試管G中所裝的為蒸餾水;故答案為:G;(2)爐具清潔劑能使黑枸杞提取液變成黃色,說明爐具清潔劑的pH大于7,顯堿性,能清除酸性類污漬;(3)黑枸杞提取液在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中會顯示出不同的顏色,因此黑枸杞提取液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1)蒸餾水呈中性,pH=7,故實驗一中試管G中所裝的為蒸餾水;故答案為:G;(2)爐具清潔劑能使黑枸杞提取液變成黃色,說明爐具清潔劑的pH大于7,顯堿性,能清除酸性類污漬;(3)黑枸杞提取液在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中會顯示出不同的顏色,因此黑枸杞提取液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21.(2024九上·龍灣月考)用高能粒子轟擊原子是研究微觀粒子內部結構的一種方法。資料1:1909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帶正電荷的高速α粒子流轟擊一片很薄的金箔(如圖甲),并根據實驗現象和人類已有的科學知識,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資料2:1938年末,德國科學家哈恩用慢中子來轟擊鈾核,反應迅速并釋放大量能量,鈾分裂成一些原子核更小的元素,模型如圖乙。(1)要解釋盧瑟福實驗中少量α粒子方向偏轉的原因,不需要用到的知識是___________;A.同種電荷相互排斥B.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哈恩的實驗中核分裂的過程不屬于化學反應,請結合圖乙說明理由。 ;(3)哈恩發現的現象,后來被應用在核電站發電。民眾對核電站的建設存在很多爭議,下列觀點中屬于支持核能發電的是 。① 核能發電無二氧化碳排放,不會加重溫室效應② 核廢料具極強放射性,且殘留時間長、毒性劇烈③ 核能發電廠熱效率較低,會排放更多廢熱到環境里④ 核能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費用所占的比例較低,經濟效應明顯⑤ 核燃料能量密度比化石燃料高幾百萬倍,燃料體積小,便于運輸【答案】(1)B(2)變化前后元素種類發生變化或原子質量發生變化(3)①④⑤【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化學反應的條件【解析】【分析】(1)根據α粒子是帶正電荷,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來分析解答;(2)根據化學反應中會產生新的物質,原子數目和參與反應的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元素的種類不變來分析解答;(3)根據電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變反應來產生電能的來分析解答。【解答】(1)盧瑟福實驗中a粒子方向偏轉的原因是原子核帶正電,a粒子也帶正電,同種電荷相 互排斥,a粒子受到排斥力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故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選B。(2)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保持不變(質量不變),核分裂過程中元素種類發生了改變,原子質量也發生了改變,所 以不屬于化學反應。(3)②③的觀點認為核能發電會帶來危害,不支持核能發電;①④⑤的觀點認為核能使用方便,不排放二氧化碳且經濟,支持核能發電,故選①④⑤。(1)盧瑟福實驗中a粒子方向偏轉的原因是原子核帶正電,a粒子也帶正電,同種電荷相 互排斥,a粒子受到排斥力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故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選B。(2)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保持不變(質量不變),核分裂過程中元素種類發生了改變,原子質量也發生了改變,所 以不屬于化學反應。(3)②③的觀點認為核能發電會帶來危害,不支持核能發電;①④⑤的觀點認為核能使用方便,不排放二氧化碳且經濟,支持核能發電,故選①④⑤。22.(2024九上·龍灣月考)如圖甲為某項目化學習小組設計的測量液體密度的電子密度計圖乙為電路示意圖。其工作原理是:向容器中倒入固定體積(500毫升)的不同液體時,會使壓敏電阻發生變化,電子顯示器上就會顯示密度值。其中電源電壓為6伏,容器質量忽略不計,定值電阻R0的阻值為10歐,電壓表量程為0~3伏,壓敏電阻RF的阻值隨壓力變化如表。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牛) 0 5 10 20 30 40 50 60 70壓敏電阻的阻值(歐姆) 20 19 18 16 14 12 10 8 6(1)小明先配制出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然后用此電子密度計測量出自己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密度為1.1克/厘米3.則500毫升10%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 克;(2)某次實驗電壓表的示數為2.4伏,則待測液體的密度為 克/厘米3;(3)為了方便在電壓表的表盤上標注對應的密度值,請根據上述信息,寫出密度ρ與電壓U的關系式:ρ= 克/厘米3。【答案】(1)55(2)5(3)【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1)根據m=ρV可求得,500毫升氯化鈉溶液的質量;根據溶質質量分數10%,可以求得500毫升10%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2)知道實驗電壓表的示數,根據串聯分壓原理可得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及阻值,根據表格中壓敏電阻的阻值與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之間的數量關系可得物體的重力,根據可得待測液體的密度;(3)由根據串聯分壓原理求得壓敏電阻分的電壓以及此時壓敏電阻的阻值;根據F=G=mg=ρVg求得壓力,再根據表格求得此時壓敏電阻的阻值;可以推出密度ρ與電壓U的關系式。【解答】(1)由題意知食鹽水的密度為1.1g/cm3,體積為根據密度公式知鹽水的質量為食鹽的質量為(2)每次測量均將液面加到標記處,即每次實驗中向 杯子中注入液體的體積500cm3,注入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質量越大,壓力越大,根據表格知壓力越大,壓敏電阻RF的阻值越小,由串聯電路的 分壓作用知壓敏電阻分得的電壓越小,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知定值電阻R0分得的電壓越大,實驗電壓表的示數為2.4伏, 電路中的電流為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知壓敏電阻RF兩端的電壓為壓敏電阻RF的阻值為由表格數據知此時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25N, 因為在水平面上燒杯對壓敏電阻的壓力等于液體的 重力,即液體的最大質量為該密度儀能測量的最大密度為(3)由表格數據知壓敏電阻RF所受壓力每增加1N, 阻值減小2Ω,所以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與其電阻的 關系為, 電壓表的示數為U,壓敏電阻RF兩端的電壓為電路中的電流為壓敏電阻RF的阻值為所以,由于,所以則(1)由題意知食鹽水的密度為1.1g/cm3,體積為根據密度公式知鹽水的質量為食鹽的質量為(2)每次測量均將液面加到標記處,即每次實驗中向 杯子中注入液體的體積500cm3,注入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質量越大,壓力越大,根據表格知壓力越大,壓敏電阻RF的阻值越小,由串聯電路的 分壓作用知壓敏電阻分得的電壓越小,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知定值電阻R0分得的電壓越大,實驗電壓表的示數為2.4伏, 電路中的電流為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知壓敏電阻RF兩端的電壓為壓敏電阻RF的阻值為由表格數據知此時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25N, 因為在水平面上燒杯對壓敏電阻的壓力等于液體的 重力,即液體的最大質量為該密度儀能測量的最大密度為(3)由表格數據知壓敏電阻RF所受壓力每增加1N, 阻值減小2Ω,所以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與其電阻的 關系為, 電壓表的示數為U,壓敏電阻RF兩端的電壓為電路中的電流為壓敏電阻RF的阻值為所以,由于,所以則23.(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影響植物蒸騰作用的環境因素,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各裝置的初始質量均為300克,枝條大小及葉片數量相同且來自同株植物。各組實驗結果的數據統計如表所示。組別 5小時后裝置質量(克)甲 150乙 100丙 200丁 130(1)老師建議選擇樹葉表面積較大的植物的枝條進行實驗,請說明原因。 。(2)如果乙、丁是一組對照實驗,丁組中的“?”處應填 ℃。(3)根據乙、丙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樹葉表面積大蒸騰作用強,實驗現象明顯(2)30(3)當光照、濕度等其他條件相同時,溫度越高,植物的蒸騰作用越強【知識點】蒸騰作用【解析】【分析】1、水分從活的植物體內通過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2、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這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對照實驗包括實驗組和對照組。【解答】(1)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葉,葉表面積越大,蒸騰作用越強,實驗現象越明顯;因此,老師建議選擇樹葉表面積較大的植物的枝條進行實驗。(2)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的原則;乙、丁是以光照為變量形成的一組對照實驗,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因此,丁組中的“?”處應填30℃。(3)乙、丙是以溫度為變量形成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溫度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分析表中數據可知:乙的溫度是30℃,蒸騰失水量是200g,丙的溫度是16℃,蒸騰失水量是100g;由此說明,溫度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溫度越高,植物的蒸騰作用越強。(1)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葉,葉表面積越大,蒸騰作用越強,實驗現象越明顯;因此,老師建議選擇樹葉表面積較大的植物的枝條進行實驗。(2)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的原則;乙、丁是以光照為變量形成的一組對照實驗,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因此,丁組中的“?”處應填30℃。(3)乙、丙是以溫度為變量形成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溫度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分析表中數據可知:乙的溫度是30℃,蒸騰失水量是200g,丙的溫度是16℃,蒸騰失水量是100g;由此說明,溫度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溫度越高,植物的蒸騰作用越強。24.(2024九上·龍灣月考)在彈簧下端掛一個塑料筒,筒下面吊一個金屬塊,記下彈簧伸長后到達的位置O,如圖甲所示。取一個溢水杯,杯內的水裝滿到溢水管口。把金屬塊全部浸入水中,水被排到溢水口旁的小燒杯中,彈簧的伸長量變小,如圖乙所示。然后把小燒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彈簧下的小筒中,彈簧又伸長到原來的位置O,如圖丙所示。(1)此實驗乙圖中彈簧的伸長量變小的原因是 ;(2)圖乙和圖丙中溢水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強分別是p乙和p丙,試比較p乙和p丙的大小關系是 ;(3)從這個實驗你能得到的結論是 。【答案】(1)金屬塊受到浮力的作用(2)p乙=p丙(3)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的水受到的重力【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作用;(2)判斷液體深度的變化,得出溢水杯底受到水的壓強變化;(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開液體的重力。【解答】(1)由于浸入水中的金屬塊受到水的浮力,所以彈簧的伸長量變小。(2)從圖乙到圖丙的過程中,由于水的深度不變,所以溢水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強不變。(3)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彈簧下的小筒中,彈簧又伸長到原來的位置,這說明: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用公式表示為。(1)由于浸入水中的金屬塊受到水的浮力,所以彈簧的伸長量變小。(2)從圖乙到圖丙的過程中,由于水的深度不變,所以溢水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強不變。(3)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彈簧下的小筒中,彈簧又伸長到原來的位置,這說明: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用公式表示為25.(2024九上·龍灣月考)苦瓜在種植生產中對種子的活力要求較高,赤霉素能使種子提早結束休眠,提高發芽率。某科研小組對此進行了研究,實驗步驟如下:步驟1:選擇定數量、大小相近、用清水浸泡過的苦瓜種子,用濾紙吸干種子表面的水分,隨機平均分為5組,標為A、B、C、D、E步驟2:將B、C、D、E4組種子分別浸泡在濃度為50毫克/升、100毫克/升、500毫克/升、100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中4小時,A組種子用清水浸泡4小時,均放置在溫度為30℃的環境中步驟3:取出苦瓜種子,用清水洗凈,置于鋪好濕潤濾紙的培養皿中,于30℃的培養箱中進行培養48小時后檢查種子發芽情況,并統計發芽數(1)步驟1中用濾紙吸干種子表面水分的目的是: (2)下表是科研小組獲得的有關赤霉素溶液對苦瓜種子萌發影響的數據.小明從數據分析得出:處理苦瓜種子最佳赤霉素溶液濃度一定在500~1000毫克/升范圍內你贊同嗎?并說明理由 組別 赤霉素濃度(毫克/升) 發芽種子數(粒) 發芽率(%)A 0 103 68.6B 50 105 70.0C 100 118 78.6D 500 122 81.3E 1000 120 80.0(3)由于苦瓜種子種皮厚且硬,直接播種后出土困難.某科研小組統計了不同時間、不同溫度下苦瓜種子的發芽率(如圖)結合圖像信息可知,為了提高苦瓜種子的發芽率,在播種前除了用赤霉素處理外,還需對種子進行如何處理? 【答案】控制單一變量,減少實驗誤差;不贊同,C組和D組之間也可能出現種子萌發的高峰;用30℃的溫度處理【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生物實驗遵循的一般原則主要有對照原則、重復實驗原則、單一變量原則等。(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1)實驗的變量是赤霉素溶液的濃度,步驟1中用濾紙吸干種子表面水分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減少實驗誤差。(2)不贊同處理苦瓜種子最佳赤霉素溶液濃度一定在500-1000毫克/升范圍內,因為C組和D組之間也可能出現種子萌發的高峰。(3)結合圖像信息可知,為了提高苦瓜種子的發芽率,在播種前除了用赤霉素處理外,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30℃時發芽率最高。26.(2024九上·龍灣月考)小明利用圖甲裝置測量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并利用傳感器實時測定,畫出裝置內的壓強、溫度和氧氣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圖(如圖乙)。(1)小明連接裝置后將導管伸入水中,打開止水夾,用手捂住集氣瓶,若能觀察到 ,則裝置氣密性良好。(2)為了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有___________。A.反應結束后等充分冷卻后再打開止水夾B.使紅磷在集氣瓶中被點燃C.反應前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的水D.將裝水的燒杯改為量筒E.增加燒杯內水的體積F.加入過量的紅磷(3)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圖乙中哪條曲線表示氧氣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并說明理由: 。【答案】(1)導管口冒出氣泡(2)A;B;D;F(3)C曲線,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被消耗了,體積分數下降。反應結束后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中,瓶中氣體被壓縮,氧氣的體積分數重新上升,但小于開始的體積分數。【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欲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所選除氧劑要具備以下特征:本身能夠在空氣中燃燒(只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本身的狀態為非氣體;生成物為非氣態。該實驗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裝置的氣密性好;②所用藥品必須是足量;③讀數時一定要冷卻到原溫度,據此進行分析解答。【解答】(1)小龍連接裝置后將導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集氣瓶,若觀察到有氣泡冒出,則裝置氣密性良好;(2)A、反應結束后等充分冷卻后再打開止水夾,以防止剩余的氣體在受熱狀態下,處于膨脹狀態,使測定結果偏小,符合題意;B、使紅磷在集氣瓶中被點燃,能防止集氣瓶內受熱膨脹排出一部分,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符合題意;C、反應前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的水,有利于容器內溫度的降低,節約了實驗的時間,同時能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氣,不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不符合題意;D、將裝水的燒杯改為量筒,測量的進入燒杯中的水的體積更為準確,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符合題意;E、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且進入的水約占集氣瓶氣體體積的五分之一,水不再繼續進入,增加燒杯內水的體積,不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不符合題意;F、加入過量的紅磷,能完全消耗裝置中的氧氣,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否則測量結果偏小,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BDF;(3)乙中C曲線表示的是氧氣濃度,這是因為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被消耗了,體積分數下降。反應結束后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中,瓶中氣體被壓縮,氧氣的體積分數重新上升,但小于開始的體積分數。(1)小龍連接裝置后將導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集氣瓶,若觀察到有氣泡冒出,則裝置氣密性良好;(2)A、反應結束后等充分冷卻后再打開止水夾,以防止剩余的氣體在受熱狀態下,處于膨脹狀態,使測定結果偏小,符合題意;B、使紅磷在集氣瓶中被點燃,能防止集氣瓶內受熱膨脹排出一部分,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符合題意;C、反應前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的水,有利于容器內溫度的降低,節約了實驗的時間,同時能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氣,不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不符合題意;D、將裝水的燒杯改為量筒,測量的進入燒杯中的水的體積更為準確,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符合題意;E、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且進入的水約占集氣瓶氣體體積的五分之一,水不再繼續進入,增加燒杯內水的體積,不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不符合題意;F、加入過量的紅磷,能完全消耗裝置中的氧氣,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否則測量結果偏小,符合題意。故選ABDF;(3)乙中C曲線表示的是氧氣濃度,這是因為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被消耗了,體積分數下降。反應結束后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中,瓶中氣體被壓縮,氧氣的體積分數重新上升,但小于開始的體積分數。27.(2024九上·龍灣月考)項目小組探究液體電阻的影響因素的實驗,在水槽中相距8.4cm的兩側放入銅片,銅片豎直固定能平移,將銅片和電壓為9V的電源、電流表及開關串聯。向水槽中加入一定濃度的鹽水,閉合開關,讀出電流表示數。改變加入鹽水的濃度和銅片距離,重復上述實驗。組別 鹽水濃度(%) 鹽水體積(mL) 銅片距離(cm) 電流(A)1 0.9 400 8.4 0.52 0.45 400 8.4 0.253 0.45 400 16.8 0.1254 0.225 400 4.2 0.255 0.15 400 ?(1)圖乙是某一次測量中的電流表指針位置,其示數為 安;(2)在圖甲實驗中,為了控制兩銅片與鹽水之間的接觸面積相同,該實驗中進行的操作是 ;(3)丙表格為該實驗獲得的數據結果,在第5次實驗中,為使電流表示數與第1次示數相同,則應控制銅片的距離為 cm。【答案】(1)0.5或0.50(2)銅片豎直固定,加入等體積的鹽水(3)1.4【知識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1)電流表量程為0-0.6A,觀察直針位置讀數即可。(2)由表格可知實驗探究鹽水濃度和銅片距離對液體電阻的影響,故需控制兩銅片與鹽水之間的接觸面積相同,要保證兩銅片與鹽水之間的接觸面積相同,需保證每次實驗加入鹽水的體積相等,并且銅片要豎直固定不得歪斜。(3)分析表格數據1、2可知,當銅片距離一定,鹽水濃度下降一半時,電阻增大一倍,電流下降一半;分析表格數據2、3可知,當鹽水濃度一定,銅片距離增加一倍時,電阻增大一倍,電流下降一半,根據比例關系求解即可。【解答】(1)由題圖乙可知,電流表量程為0~0.6A,1大格為0.2A,分度值為0.02 A,示數為0.5A。(2)要控制兩銅片與鹽水之間的接觸面積相同,應該每次都將銅片豎直固定放置且每次加入的鹽水體積相同。(3)比較第2、4次實驗可知,鹽水體積和電流相同時,鹽水濃度減半,銅片的距離也減半;要使第5次電流與第1次電流大小相等為0.5A,鹽水濃度變為原來的,銅片的距離也變為原來的,則此時銅片距離為1.4cm。(1)由題圖乙可知,電流表量程為0~0.6A,1大格為0.2A,分度值為0.02 A,示數為0.5A。(2)要控制兩銅片與鹽水之間的接觸面積相同,應該每次都將銅片豎直固定放置且每次加入的鹽水體積相同。(3)比較第2、4次實驗可知,鹽水體積和電流相同時,鹽水濃度減半,銅片的距離也減半;要使第5次電流與第1次電流大小相等為0.5A,鹽水濃度變為原來的,銅片的距離也變為原來的,則此時銅片距離為1.4cm。28.(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1)如圖甲,小組同學將燒杯及其中的物品放在天平左盤,調節天平使其平衡。然后取下燒杯把鐵釘放入試管中,一段時間后,再把燒杯放回天平左盤,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則反應后試管內溶液的質量 (增加、減少或不變)。(Fe+CuSO4= Cu+FeSO4,硫酸銅、硫酸亞鐵易溶于水。)(2)如圖乙,將燒杯放在天平左盤,調節天平使其平衡。然后傾斜燒杯使鹽酸與石灰石粉末混合,一段時間后再把燒杯放回天平左盤,發現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是 。(3)小明對該圖乙裝置進行改進,把燒杯換成錐形瓶(如圖丙,裝置氣密性良好),你認為能否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并闡述理由。 。【答案】(1)減少(2)產生的氣體從燒杯中逸出(3)不能,氣球體積變大,受到空氣對它的浮力增大,天平不再平衡【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解答】(1)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56份質量的鐵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一段時間后,試管內的實驗現象是析出紅色固體,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再把燒杯及里面物品放回天平左盤,最后天平還平衡。反應后試管內溶液的質量減少;(2)稀鹽酸與石灰石粉末混合,一段時間后再把燒杯放回天平左盤,發現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是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裝置;(3)使用氣球,由于氣球變大后,受到空氣的浮力,導致天平稱量反應后物質質量的讀數偏小,也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1)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56份質量的鐵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一段時間后,試管內的實驗現象是析出紅色固體,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再把燒杯及里面物品放回天平左盤,最后天平還平衡。反應后試管內溶液的質量減少;(2)稀鹽酸與石灰石粉末混合,一段時間后再把燒杯放回天平左盤,發現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是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裝置;(3)使用氣球,由于氣球變大后,受到空氣的浮力,導致天平稱量反應后物質質量的讀數偏小,也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29.(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同學利用實驗室的電磁繼電器、熱敏電阻R1、可變電阻器R2等器件設計了一個恒溫箱控制電路,如圖甲所示。圖乙是熱敏電阻R1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曲線。(1)當恒溫箱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時,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向下吸引銜鐵,而切斷電路停止加熱。對工作電路來說銜鐵相當于一個 ;(填電路基本組成原件)(2)電磁繼電器中的電源電壓為6伏,其線圈的電阻可不計,通過實驗測得當電流不低于30毫安時,電磁繼電器的銜鐵能被吸合。在實驗中恒溫箱的設定溫度是90℃,則變阻器R2按入電路的阻值為多少歐?(3)由于長期使用控制電路電源電壓減小,若要使恒溫箱的設定溫度90℃不變,應如何移動變阻器R2的滑片,并說明理由。【答案】(1)開關(2)150歐(3)向左移動變阻器R2的滑片;恒溫箱的設定溫度90℃不變,則控制電路的電流和R1的阻值不變,電源電源變小,所以總電阻變小。因此變阻器R2的阻值變小,所以應向左移動變阻器R2的滑片【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1)當恒溫箱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時,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向下吸引銜鐵,而切斷電路停止加熱,據此判斷出銜鐵的作用;(2)當電流等于30mA時,求出總電阻,對應圖乙找出恒溫箱溫度下R1的阻值,由于是串聯電路,從而可計算出R2的電阻;(3)恒溫箱的設定溫度90℃不變,則控制電路的電流和R1的阻值不變,電源電壓變小,根據歐姆定律判斷出判斷出總電阻的變化以及變阻器R2阻值的變化,進而判斷出變阻器R2滑片的移動方向。【解答】(1)根據題意,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向下吸引銜鐵磁性減弱銜鐵彈回,控制電路的通斷,相當于電路中的開關。(2)當電路中電流為30毫安,電路中的電阻為查圖乙可知當溫度為90℃時R1的阻值為50歐,則變阻器R2按入電路的阻值為(3)恒溫箱的設定溫度90℃不變,則控制電路的電流和R1的阻值不變,電源電源變小,所以總電阻變小。因此變阻器R2的阻值變小,所以應向左移動變阻器R2的滑片。(1)根據題意,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向下吸引銜鐵磁性減弱銜鐵彈回,控制電路的通斷,相當于電路中的開關。(2)當電路中電流為30毫安,電路中的電阻為查圖乙可知當溫度為90℃時R1的阻值為50歐,則變阻器R2按入電路的阻值為(3)恒溫箱的設定溫度90℃不變,則控制電路的電流和R1的阻值不變,電源電源變小,所以總電阻變小。因此變阻器R2的阻值變小,所以應向左移動變阻器R2的滑片。30.(2024九上·龍灣月考)小明為了測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用如圖裝置進行如下實驗:①取研碎后的石灰石5克,倒入氣密性良好的錐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適量的稀鹽酸,置于電子天平上測出裝置總質量為m1。②打開活塞,滴入足量稀鹽酸后關閉活塞,待反應停止后,測出反應后裝置總質量為m2。③整理相關數據如下表,計算出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反應前總質量m1(克) 275.00反應后總質量m2(克) 273.24(1)該實驗中可通過 現象來判斷反應已停止。(2)結合表中數據,計算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石灰石中的其它成分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3)實驗后小明認真反思覺得該實驗測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比實際值會偏小,其理由是 。【答案】(1)電子天平示數不再變化(2)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275.00克 273.24克=1.76克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x=4克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100%=80%答: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80%。(3)反應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殘留在錐形瓶中,使測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小,計算得到的碳酸鈣的質量也變小【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據電子天平示數不再變化或瓶中不再冒氣泡時反應已停止來分析;(2)根據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來分析;(3)根據反應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殘留在錐形瓶中使測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小來分析。【解答】(1)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產生氣泡,電子天平的示數不斷減小,當觀察到電子天平示數不再變化或瓶中不再冒氣泡,說明反應已停止,故填電子天平示數不再變化或瓶中不再冒氣泡。(3)反應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殘留在錐形瓶中,使測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小,計算得到的碳酸鈣的質量也變小,故填反應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殘留在錐形瓶中,使測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小,計算得到的碳酸鈣的質量也變小。(1)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產生氣泡,電子天平的示數不斷減小,當觀察到電子天平示數不再變化或瓶中不再冒氣泡,說明反應已停止,故填電子天平示數不再變化或瓶中不再冒氣泡。(2)見答案(3)反應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殘留在錐形瓶中,使測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小,計算得到的碳酸鈣的質量也變小,故填反應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殘留在錐形瓶中,使測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小,計算得到的碳酸鈣的質量也變小。31.(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科學興趣小組自制了一架簡易液體密度計,使用說明書如下:雙精確度簡易密度計使用說明書使用方法: 1.彈簧測力計左邊表示測力計示數,右邊表示相應 液體密度示數。 2.將小金屬塊用細線掛于測力計掛鉤處,測力計的 示數為2牛,密度計的標記數值為0。 3.將小金屬塊完全浸沒于待測液體中。 4.在右邊刻度板上讀出相應密度值。(1)下列圖中能正確反映測力計示數F和小金屬塊下表面浸入液體深度h的關系的圖象是___________;A. B.C. D.(2)將小金屬塊浸沒在某種液體時,右邊密度計的密度值是1.5×103千克/米3,則 左邊對應測力計示數是多少牛?(寫出計算過程)(3)若將小金屬塊換成大金屬塊,判斷該密度計的量程和精確度將如何改變,并說明理由。【答案】(1)B(2)物體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為物體受到的浮力為當金屬塊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3)量程變大,精確度變大;物塊懸浮時,物塊密度和液體密度相同,此時量程最大,由說明書中數據可知,大物塊密度大,所以量程變大。 根據,當拉力變化量相同時,大物塊比小物塊體積大,V排變化量也大,所測液體密度的變化量小,所以精確度高。【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對金屬塊進行受力分析,然后由平衡條件分析答題;(2)因為當小金屬塊未放入液體時,測力計的示數為2N,因此物體的重力為2N;當小金屬塊浸沒在某種液體時,根據F浮=ρ液gV排算出小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由平衡力算出此時測力計示數;(3)物塊懸浮時,物塊密度和液體密度相同,此時量程最大,根據說明書中數據判斷出物塊密度的變化,進而判斷出量程的變化;根據判斷出精確度的變化。【解答】(1)金屬塊逐漸浸入液體過程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浮力變大,由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變小,當金屬塊完全浸沒后,浮力不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物體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為物體受到的浮力為當金屬塊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3)物塊懸浮時,物塊密度和液體密度相同,此時量程最大,由說明書中數據可知,大物塊密度大,所以量程變大。 根據,當拉力變化量相同時,大物塊比小物塊體積大,V排變化量也大,所測液體密度的變化量小,所以精確度高。(1)金屬塊逐漸浸入液體過程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浮力變大,由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變小,當金屬塊完全浸沒后,浮力不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物體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為物體受到的浮力為當金屬塊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3)物塊懸浮時,物塊密度和液體密度相同,此時量程最大,由說明書中數據可知,大物塊密度大,所以量程變大。 根據,當拉力變化量相同時,大物塊比小物塊體積大,V排變化量也大,所測液體密度的變化量小,所以精確度高。1 / 1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9月學科素養考試科學試卷1.(2024九上·龍灣月考)科學研究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如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滴加液體B.聞氣體氣味C.熄滅酒精燈D.稱取氯化鈉2.(2024九上·龍灣月考)釩被譽為“合金的維生素”,釩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據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釩原子的半徑 B.釩原子的核外電子數C.釩元素的符號 D.釩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3.(2024九上·龍灣月考)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一旦診斷糖尿病就需要采取積極地干預措施。我們經常看到某些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在自己腹部上“打針”,他們注射的藥物是( )A.胰島素 B.葡萄糖液C.生理鹽水 D.含多種無機鹽的營養液4.(2024九上·龍灣月考)泡腳有利于身體健康,如圖某型號足浴盆具有加熱保溫和按摩功能,電阻絲R用于加熱保溫,電動機M啟動按摩,S1為總開關,S2可以控制按摩功能,下列電路模型與此吻合的是( )A. B.C. D.5.(2024九上·龍灣月考)下列燒杯中的溶液屬于酸溶液的是( )A. B. C. D.6.(2024九上·龍灣月考)二氧化氯(ClO2)因殺菌能力強,而且對人體及動物沒有危害以及對環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點而備受人們的青睞,常用于自來水的消毒。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A.-4 B.+1 C.+2 D.+47.(2024九上·龍灣月考)如圖符號“●”和“○”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則下列模型表示單質的是( )A. B.C. D.8.(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次蔗糖溶解實驗過程如上圖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②中溶液肯定是飽和溶液B.③中溶液的濃度大于②中溶液的濃度C.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D.蔗糖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9.(2024九上·龍灣月考)下列科學教材中涉及到的實驗不能用氣壓與流速關系解釋的是( )A.吸管吸飲料B.吹氣時紙條向上飄C.乒乓球吹不下去D.吹氣兩張紙相互靠近10.(2024九上·龍灣月考)圖為一種“跳舞充電器”,內部有磁鐵與線圈,當人們戴著它跳舞時,線圈會隨之擺動,從而產生電流為手機充電。下列實驗原理與其相同的是( )A. B.C. D.11.(2024九上·龍灣月考)《天工開物》中,生石灰的制取和應用(如圖)為:每煤餅一層,壘石(石灰石)一層,鋪薪(木材)其底,灼火燔(灼燒)之,火力到后,燒酥石性。其中在煤層下方鋪薪(木材)其底的目的是( )A.增大煤燃燒的著火點 B.增大氧氣的接觸面積C.增加可燃物的數量 D.使溫度達到煤的著火點12.(2024九上·龍灣月考)半潛船可用來運輸超大型貨物,空載時漂浮于海面(如圖甲);裝載時需向船體水艙注水,船體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圖乙);待貨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時,排出水艙中的水,船體重力減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貨物裝載(如圖丙)。半潛船三種狀態時所受的浮力最大的狀態是( )A.甲 B.乙 C.丙 D.一樣大13.(2024九上·龍灣月考)三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關系如上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中CaO為催化劑B.反應后容器中物質總質量減少C.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D.反應后容器中氧元素質量分數增大14.(2024九上·龍灣月考)做氧化銅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容器中溶液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是將稀鹽酸逐漸加入到盛有氧化銅的容器中B.a點表示氧化銅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C.b點對應的溶液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變色D.a點和b點對應溶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的固體成分相同15.(2024九上·龍灣月考)下列電路圖中,R是滑動變阻器,R0 是定值電阻。將圖中的電表改裝成質量表,可以直接從電表上讀出待測貨車的質量。現要求地磅工作時,貨車質量越大,電表的示數也越大且表盤刻度均勻增加,下列電路設計符合要求的是( )A. B.C. D.16.(2024九上·龍灣月考)19世紀初,電燈尚未發明,煤礦工人在礦井中只能借助煤油燈照明。礦井中通常存在大量的甲烷氣體,遇火極易發生爆炸。1815年,化學家戴維設計出一種安全礦燈——戴維燈(如圖)。采用一種網眼很小的普通金屬網罩住火焰,火焰只會在網中燃燒而不會引燃外界的甲烷氣體。(1)甲烷與空氣混合,遇火易發生爆炸是因為甲烷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2)用戴維燈照明,不會引燃礦井中的甲烷,原因是金屬網可以把火焰的熱量迅速傳遞出去,礦井中甲燒氣體的溫度達不到 。17.(2024九上·龍灣月考)啟動“甌江引水工程”后,溫州市區將建成多水源供水格局。甌江引水工程是通過鑿穿山體隧洞,連接河道將鹿城區山福鎮渡船頭村的水源引入鹿城區西片水域,提升該區域水體品質。(1)甌江引水工程主要影響水循環中的___________環節。A.植物蒸騰 B.降水 C.地表徑流 D.蒸發(2)甌江引水工程有效提升我市臺風季節防汛排澇能力。7-8月份是我市臺風高發季節,如圖是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我市臺風高發季節在圖中大致范圍是在圖中的哪兩個數字之間 。(3)3月22日是 “世界水日”。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應成為我們的自覺行為。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A.隨手關閉水龍頭 B.往河流里傾倒垃圾C.農業上采用滴灌技術 D.工業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18.(2024九上·龍灣月考)小明是一名“科學迷”,他愛觀察,勤思考。一天媽媽到超市購買了一臺家用豆漿機,他仔細觀察了豆漿機的構造、銘牌和制作豆漿的過程,發現其中用到了許多科學知識。(1)機座底部安裝有三個小橡皮碗,相當于“吸盤”,可以防止豆漿機在打漿時位置發生移動。“吸盤”利用 起固定作用;(2)豆漿機的機頭主要由一個電熱器(電熱絲)和電動機帶動的打漿器構成。制作豆漿的過程是先加熱,再打漿,再加熱煮熟,加熱和打漿是交替進行的。由此可知,豆漿機中的電動機和電熱器的連接方式是 ;(3)小明想比較一下豆漿的密度與水的密度那個大。小明用同一支筷子,扎上一些細鐵絲使其分別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漿中,則筷子露出液面越 (填“多”或“少”)的密度大。19.(2024九上·龍灣月考)甲醇等液體燃料被形象地稱為“液態陽光”,以作為新型燃料來代替傳統的煤、石油和天然氣。工業上制取甲醇的原理如圖所示。(1)從能量轉化來看第①步是將太陽能轉化為 。(2)已知甲醇的化學式為CH3OH,則甲醇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3)甲醇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OH+3O2 2CO2+4X,則X的化學式為 。20.(2024九上·龍灣月考)在學習了酸堿知識后,某科學興趣小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實驗:實驗一:室溫時,將蒸餾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分別裝在14支試管中、并向每支試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果如下表:試管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顏色 粉紅 粉紅 粉紅 淺紫 淺紫 淺紫 紫 藍 藍 深藍 深藍 灰綠 黃 黃棕實驗二:室溫時,向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的以下4種物質,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果如表所示:物質 稀鹽酸 稀硫酸 牛奶 爐具清潔劑顏色 粉紅 淺紫 紫 黃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一試管 中所裝的為蒸餾水(選填字母)。(2)根據實驗現象分析,爐具清潔劑適合消除 類污漬 (選填“酸性“或”堿性”)。(3)小科認為黑枸杞提取液也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的理由是 。21.(2024九上·龍灣月考)用高能粒子轟擊原子是研究微觀粒子內部結構的一種方法。資料1:1909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帶正電荷的高速α粒子流轟擊一片很薄的金箔(如圖甲),并根據實驗現象和人類已有的科學知識,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資料2:1938年末,德國科學家哈恩用慢中子來轟擊鈾核,反應迅速并釋放大量能量,鈾分裂成一些原子核更小的元素,模型如圖乙。(1)要解釋盧瑟福實驗中少量α粒子方向偏轉的原因,不需要用到的知識是___________;A.同種電荷相互排斥B.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哈恩的實驗中核分裂的過程不屬于化學反應,請結合圖乙說明理由。 ;(3)哈恩發現的現象,后來被應用在核電站發電。民眾對核電站的建設存在很多爭議,下列觀點中屬于支持核能發電的是 。① 核能發電無二氧化碳排放,不會加重溫室效應② 核廢料具極強放射性,且殘留時間長、毒性劇烈③ 核能發電廠熱效率較低,會排放更多廢熱到環境里④ 核能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費用所占的比例較低,經濟效應明顯⑤ 核燃料能量密度比化石燃料高幾百萬倍,燃料體積小,便于運輸22.(2024九上·龍灣月考)如圖甲為某項目化學習小組設計的測量液體密度的電子密度計圖乙為電路示意圖。其工作原理是:向容器中倒入固定體積(500毫升)的不同液體時,會使壓敏電阻發生變化,電子顯示器上就會顯示密度值。其中電源電壓為6伏,容器質量忽略不計,定值電阻R0的阻值為10歐,電壓表量程為0~3伏,壓敏電阻RF的阻值隨壓力變化如表。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牛) 0 5 10 20 30 40 50 60 70壓敏電阻的阻值(歐姆) 20 19 18 16 14 12 10 8 6(1)小明先配制出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然后用此電子密度計測量出自己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密度為1.1克/厘米3.則500毫升10%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 克;(2)某次實驗電壓表的示數為2.4伏,則待測液體的密度為 克/厘米3;(3)為了方便在電壓表的表盤上標注對應的密度值,請根據上述信息,寫出密度ρ與電壓U的關系式:ρ= 克/厘米3。23.(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影響植物蒸騰作用的環境因素,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各裝置的初始質量均為300克,枝條大小及葉片數量相同且來自同株植物。各組實驗結果的數據統計如表所示。組別 5小時后裝置質量(克)甲 150乙 100丙 200丁 130(1)老師建議選擇樹葉表面積較大的植物的枝條進行實驗,請說明原因。 。(2)如果乙、丁是一組對照實驗,丁組中的“?”處應填 ℃。(3)根據乙、丙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24.(2024九上·龍灣月考)在彈簧下端掛一個塑料筒,筒下面吊一個金屬塊,記下彈簧伸長后到達的位置O,如圖甲所示。取一個溢水杯,杯內的水裝滿到溢水管口。把金屬塊全部浸入水中,水被排到溢水口旁的小燒杯中,彈簧的伸長量變小,如圖乙所示。然后把小燒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彈簧下的小筒中,彈簧又伸長到原來的位置O,如圖丙所示。(1)此實驗乙圖中彈簧的伸長量變小的原因是 ;(2)圖乙和圖丙中溢水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強分別是p乙和p丙,試比較p乙和p丙的大小關系是 ;(3)從這個實驗你能得到的結論是 。25.(2024九上·龍灣月考)苦瓜在種植生產中對種子的活力要求較高,赤霉素能使種子提早結束休眠,提高發芽率。某科研小組對此進行了研究,實驗步驟如下:步驟1:選擇定數量、大小相近、用清水浸泡過的苦瓜種子,用濾紙吸干種子表面的水分,隨機平均分為5組,標為A、B、C、D、E步驟2:將B、C、D、E4組種子分別浸泡在濃度為50毫克/升、100毫克/升、500毫克/升、100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中4小時,A組種子用清水浸泡4小時,均放置在溫度為30℃的環境中步驟3:取出苦瓜種子,用清水洗凈,置于鋪好濕潤濾紙的培養皿中,于30℃的培養箱中進行培養48小時后檢查種子發芽情況,并統計發芽數(1)步驟1中用濾紙吸干種子表面水分的目的是: (2)下表是科研小組獲得的有關赤霉素溶液對苦瓜種子萌發影響的數據.小明從數據分析得出:處理苦瓜種子最佳赤霉素溶液濃度一定在500~1000毫克/升范圍內你贊同嗎?并說明理由 組別 赤霉素濃度(毫克/升) 發芽種子數(粒) 發芽率(%)A 0 103 68.6B 50 105 70.0C 100 118 78.6D 500 122 81.3E 1000 120 80.0(3)由于苦瓜種子種皮厚且硬,直接播種后出土困難.某科研小組統計了不同時間、不同溫度下苦瓜種子的發芽率(如圖)結合圖像信息可知,為了提高苦瓜種子的發芽率,在播種前除了用赤霉素處理外,還需對種子進行如何處理? 26.(2024九上·龍灣月考)小明利用圖甲裝置測量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并利用傳感器實時測定,畫出裝置內的壓強、溫度和氧氣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圖(如圖乙)。(1)小明連接裝置后將導管伸入水中,打開止水夾,用手捂住集氣瓶,若能觀察到 ,則裝置氣密性良好。(2)為了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有___________。A.反應結束后等充分冷卻后再打開止水夾B.使紅磷在集氣瓶中被點燃C.反應前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的水D.將裝水的燒杯改為量筒E.增加燒杯內水的體積F.加入過量的紅磷(3)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圖乙中哪條曲線表示氧氣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并說明理由: 。27.(2024九上·龍灣月考)項目小組探究液體電阻的影響因素的實驗,在水槽中相距8.4cm的兩側放入銅片,銅片豎直固定能平移,將銅片和電壓為9V的電源、電流表及開關串聯。向水槽中加入一定濃度的鹽水,閉合開關,讀出電流表示數。改變加入鹽水的濃度和銅片距離,重復上述實驗。組別 鹽水濃度(%) 鹽水體積(mL) 銅片距離(cm) 電流(A)1 0.9 400 8.4 0.52 0.45 400 8.4 0.253 0.45 400 16.8 0.1254 0.225 400 4.2 0.255 0.15 400 ?(1)圖乙是某一次測量中的電流表指針位置,其示數為 安;(2)在圖甲實驗中,為了控制兩銅片與鹽水之間的接觸面積相同,該實驗中進行的操作是 ;(3)丙表格為該實驗獲得的數據結果,在第5次實驗中,為使電流表示數與第1次示數相同,則應控制銅片的距離為 cm。28.(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1)如圖甲,小組同學將燒杯及其中的物品放在天平左盤,調節天平使其平衡。然后取下燒杯把鐵釘放入試管中,一段時間后,再把燒杯放回天平左盤,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則反應后試管內溶液的質量 (增加、減少或不變)。(Fe+CuSO4= Cu+FeSO4,硫酸銅、硫酸亞鐵易溶于水。)(2)如圖乙,將燒杯放在天平左盤,調節天平使其平衡。然后傾斜燒杯使鹽酸與石灰石粉末混合,一段時間后再把燒杯放回天平左盤,發現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是 。(3)小明對該圖乙裝置進行改進,把燒杯換成錐形瓶(如圖丙,裝置氣密性良好),你認為能否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并闡述理由。 。29.(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同學利用實驗室的電磁繼電器、熱敏電阻R1、可變電阻器R2等器件設計了一個恒溫箱控制電路,如圖甲所示。圖乙是熱敏電阻R1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曲線。(1)當恒溫箱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時,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向下吸引銜鐵,而切斷電路停止加熱。對工作電路來說銜鐵相當于一個 ;(填電路基本組成原件)(2)電磁繼電器中的電源電壓為6伏,其線圈的電阻可不計,通過實驗測得當電流不低于30毫安時,電磁繼電器的銜鐵能被吸合。在實驗中恒溫箱的設定溫度是90℃,則變阻器R2按入電路的阻值為多少歐?(3)由于長期使用控制電路電源電壓減小,若要使恒溫箱的設定溫度90℃不變,應如何移動變阻器R2的滑片,并說明理由。30.(2024九上·龍灣月考)小明為了測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用如圖裝置進行如下實驗:①取研碎后的石灰石5克,倒入氣密性良好的錐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適量的稀鹽酸,置于電子天平上測出裝置總質量為m1。②打開活塞,滴入足量稀鹽酸后關閉活塞,待反應停止后,測出反應后裝置總質量為m2。③整理相關數據如下表,計算出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反應前總質量m1(克) 275.00反應后總質量m2(克) 273.24(1)該實驗中可通過 現象來判斷反應已停止。(2)結合表中數據,計算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石灰石中的其它成分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3)實驗后小明認真反思覺得該實驗測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比實際值會偏小,其理由是 。31.(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科學興趣小組自制了一架簡易液體密度計,使用說明書如下:雙精確度簡易密度計使用說明書使用方法: 1.彈簧測力計左邊表示測力計示數,右邊表示相應 液體密度示數。 2.將小金屬塊用細線掛于測力計掛鉤處,測力計的 示數為2牛,密度計的標記數值為0。 3.將小金屬塊完全浸沒于待測液體中。 4.在右邊刻度板上讀出相應密度值。(1)下列圖中能正確反映測力計示數F和小金屬塊下表面浸入液體深度h的關系的圖象是___________;A. B.C. D.(2)將小金屬塊浸沒在某種液體時,右邊密度計的密度值是1.5×103千克/米3,則 左邊對應測力計示數是多少牛?(寫出計算過程)(3)若將小金屬塊換成大金屬塊,判斷該密度計的量程和精確度將如何改變,并說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A、根據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聞氣體的氣味時的方法(招氣入鼻法)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錯誤;B、聞氣體的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將鼻子湊到集氣瓶口去聞氣體的氣味,錯誤;C、熄滅酒精燈時,不能用嘴吹滅酒精燈,應用燈帽蓋滅,正確;D、使用天平稱取氯化鈉時,氯化鈉應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錯誤。故答案為:C。2.【答案】A【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不能直接體現釩原子的半徑,故選項符合題意;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釩的原子序數為23,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均=23,故選項不符合題意;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釩的元素符號為V,故選項不符合題意;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釩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0.94,故選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答案】A【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解析】【分析】胰島素是由胰島分泌的,作用是調節糖代謝,促進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濃度。【解答】胰島素的功能是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如促進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當人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時,就會在尿中出現葡萄糖,即發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通過注射胰島素的方法進行治療。因此我們經常看到某些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在自己腹部上“打針”,他們注射的藥物是胰島素。故答案為:A。4.【答案】B【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兩個開關的連接方式、電動機和電阻的連接方式,然后選出正確的電路圖。【解答】A、圖中電動機和電阻并聯,S1和R在一條支路,S1控制電阻,S2和電動機在另一條支路,S2控制電動機,故A不符合題意;B、圖中電動機和電阻并聯,開關S1在干路中,是總開關,S2與電動機在一條支路中,S2控制電動機,故B符合題意;C、圖中電動機和電阻并聯,開關S1在干路中,是總開關,S2與電阻在一條支路中,S2控制電阻,故C不符合題意;D、圖中電動機和電阻串聯,兩個開關串聯,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5.【答案】D【知識點】酸、堿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據酸是指在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據此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鹽是由金屬離子(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圖示中含有鈉離子、氫離子、硫酸根離子、水分子,屬于鹽溶液,故A錯誤;B、堿是電離產生的陰離子全部為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圖示中含有鈉離子、氫氧根離子、水分子,屬于堿溶液,故B錯誤;C、鹽是由金屬離子(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圖示中含有鈉離子、氯離子、水分子,屬于鹽溶液,故C錯誤;D、酸是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圖示中含有氫離子、氯離子、水分子,屬于酸溶液,故D正確。故答案為:D。6.【答案】D【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解答。【解答】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2)×2=0,得x=+4。故答案為:D。7.【答案】D【知識點】常見物質的分類8.【答案】C【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解析】【分析】根據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這種溶質的溶液;還能繼續溶解這種溶質的溶液,叫做不飽和溶液,進行分析解答。【解答】A、②中蔗糖不能繼續溶解,是飽和溶液,故選項A說法正確;B、③中溶質質量比②中多,溶劑的質量相等,所以③中溶液的濃度大于②中溶液的濃度,故選項B說法正確;C、③中溶液可能是恰好飽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C說法錯誤;D、加熱后,蔗糖能繼續溶解,說明蔗糖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故選項D說法正確。故答案為:C。9.【答案】A【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分析每一項是否用到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解答】A、用吸管喝水,吸出管內空氣,壓強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水進入口中,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故A符合題意;B、沿水平方向吹紙條,紙條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紙條下方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紙條受到向上的壓力差,紙條會向上飄起,故B不符合題意;C、從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氣時,乒乓球上部空氣流速大、壓強小,而乒乓球下部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吸氣時,乒乓球上方空氣壓強小,這樣在乒乓球的上、下部就會產生一個向上的壓力差,從而托起乒乓球,故 C不符合題意;D、對著兩張平行的紙吹氣,兩紙中間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而兩紙的外部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兩紙受到兩邊向內的壓力差,所以兩張紙被壓到一起,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0.【答案】A【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會產生電流,這種電流叫感應電流,這一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發電機是利用電磁感應來發電的。【解答】當人們戴著“跳舞充電器”跳舞時,線圈會隨之擺動,線圈中產生了感應電流,從而產生電流為手機充電,其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A、該圖中,開關閉合后,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會產生感應電流,會使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這是電磁感應現象,故A符合題意;B、該圖中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該圖探究的是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故C不符合題意;D、該圖是奧斯特實驗,說明電流的周圍存在磁場,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1.【答案】D【知識點】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燃燒的條件: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者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解答】A、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一般不會改變,錯誤;B、鋪木材主要是為了提供熱量,而不是增大氧氣的接觸面積,錯誤;C、增加可燃物的數量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為了提供足夠的熱量讓煤燃燒,錯誤;D、煤的著火點比木材高,在煤層下方鋪薪(木材)其底的目的是利用木材燃燒放出的熱量,使溫度達到煤的著火點,正確。故答案為:D。12.【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根據甲、乙、丙三圖得出半潛船排開水的體積關系,根據F浮=ρgV排比較受到的浮力關系,然后得出答案。【解答】根據上圖知,乙圖中半潛船排開水的體積最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在排開液體的密度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半潛船三種狀態時所受的浮力最大的狀態是乙,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3.【答案】B【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據反應后質量增加的屬于生成物,反應后質量減少的屬于反應物,反應后質量不變可能屬于催化劑來分析。【解答】A、該反應中氧化鈣的質量分數增加,是生成物,故選項說法錯誤;B、由于有二氧化碳生成,反應后容器中固體質量減少,故選項說法正確;C、該反應的反應物為碳酸鈣,生成物是氧化鈣、二氧化碳,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D、反應前后氧元素的質量不變,容器中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則反應后容器中氧元素質量分數不變,故選項說法錯誤。故答案為:B。14.【答案】C【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反應后質量增加的屬于生成物,反應后質量減少的屬于反應物,反應后質量不變可能屬于催化劑來分析。【解答】A、溶液的總質量從0開始逐漸增加,該實驗是將稀鹽酸逐漸加入到盛有氧化銅的容器中,故說法正確;B、從a點開始,溶液增加的質量不如oa段多,說明a點表示氧化銅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故說法正確;C、從a點開始,溶液增加的質量不如oa段多,說明a點表示氧化銅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則b點時,稀鹽酸有剩余,溶液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故說法錯誤;D、從a點開始,溶液增加的質量不如oa段多,是氧化銅與稀鹽酸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稀鹽酸,稀鹽酸具有揮發性,a點和b點對應溶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的固體成分均為氯化銅,固體成分是相同的,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C。15.【答案】D【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解決本題首先要明確電流表和電壓表在電路中的正確連接方式,明確在電路中電壓表或電流表所測的是哪部分的電壓或者電流,再次分析電路,當重物越重時,會使電路中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如何變化,從而影響電壓表或者電流表的變化是否符合題目要求。【解答】A、滑動變阻器R與定值電阻R0串聯,電流表測總電流;當貨車質量增大時,滑片向下移動,滑動變阻器連入阻值增大,那么電流表的示數變小,故A不合題意;B、滑動變阻器R與定值電阻R0串聯,電壓表測R0的電壓。當貨車質量增大時,滑片向下移動,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減小,那么總電流增大,根據公式可知,電壓表的示數增大,電壓表的示數電壓表的示數與滑動變阻器連入阻值變化不成正比,故B不合題意;C、滑動變阻器R與定值電阻R0串聯,電流表與變阻器并聯;由于變阻器被短路,所以無論貨車的質量如何變化,電流表的示數都不變,故C不合題意;D、滑動變阻器R與定值電阻R0串聯,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滑片上方的電壓,無論滑片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阻值都是全部使用,因此總電阻保持不變,則電路中電流保持不變。當貨車質量增大時,滑片向下移動,與電壓表并聯的電阻變大,根據可知,此時電壓表的示數與滑動變阻器滑片上方的電阻成正比,即電壓表的示數變大,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6.【答案】(1)可燃性(2)著火點【知識點】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1)根據化學性質指物質需要通過發生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考慮;(2)戴維燈采用一種網眼很小的普通金屬網罩住火焰,由于金屬能夠吸收熱量并散放到空氣中,使金屬周圍的溫度降低,甲烷的溫度達不到著火點,不會引燃外界的甲烷氣體。【解答】(1)甲烷與空氣混合,遇火易發生爆炸,是因為甲烷燃燒釋放大量的熱,說明甲烷具有可燃性;(2)戴維燈采用一種網眼很小的普通金屬網罩住火焰,由于金屬能夠吸收熱量并散放到空氣中,使金屬周圍的溫度降低,甲烷的溫度達不到著火點,所以不會引燃外界的甲烷氣體。(1)甲烷與空氣混合,遇火易發生爆炸,是因為甲烷燃燒釋放大量的熱,說明甲烷具有可燃性;(2)戴維燈采用一種網眼很小的普通金屬網罩住火焰,由于金屬能夠吸收熱量并散放到空氣中,使金屬周圍的溫度降低,甲烷的溫度達不到著火點,所以不會引燃外界的甲烷氣體。17.【答案】(1)C(2)④和①(3)B【知識點】水循環;水體污染和防治;地球公轉【解析】【分析】(1)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等。甌江引水工程主要影響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2)從地球公轉示意圖可以看出,當地球位于②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當地球位于③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赤道,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當地球位于④位置時,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1日前后;當地球位于①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赤道,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3)往河流里傾倒垃圾,易造成水體污染,不利于保護水資源。【解答】(1)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等,甌江引水工程主要影響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C正確,故選C。(2)讀圖分析,圖中①②③④的日期分別是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3月21日前后、6月21日前后,7、8月是我省臺風高發季節,我省臺風高發季節時,地球處于圖中④—①之間。(3)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應成為我們的自覺行為,保護水資源的措施有農業上采用噴灌、滴灌技術,選擇耐旱、耗水少的作物,C正確;工業上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工業用水重復、循環使用,D正確;生活中一水多用、推廣節水器具,隨手關閉水龍頭等,A正確;往河流里傾倒垃圾會污染水源,B錯誤;故答案為:B。(1) 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等,甌江引水工程主要影響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C正確,故選C。(2)讀圖分析,圖中①②③④的日期分別是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3月21日前后、6月21日前后,7、8月是我省臺風高發季節,我省臺風高發季節時,地球處于圖中④—①之間。(3)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應成為我們的自覺行為,保護水資源的措施有農業上采用噴灌、滴灌技術,選擇耐旱、耗水少的作物,C正確;工業上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工業用水重復、循環使用,D正確;生活中一水多用、推廣節水器具,隨手關閉水龍頭等,A正確;往河流里傾倒垃圾會污染水源,B錯誤;故選B。18.【答案】(1)大氣壓(2)并聯(3)多【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大氣壓強的存在;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解析】【分析】(1)當把豆漿機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時,把橡皮碗內的空氣排出,大氣壓將皮碗緊緊的壓在桌面上,防止豆漿機在打漿時位置發生移動;(2)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相互影響;并聯電路中各用電器互不影響。(3)可根據F浮=ρ液V排g,當浮力一定時,比較V排大小,判斷密度大小。【解答】(1)機座底部安裝有三個小橡皮碗,相當于“吸盤”,可以防止豆漿機在打漿時位置發生移動。“吸盤”利用大氣壓起固定作用。(2)豆漿機的機頭主要由一個電熱器(電熱絲) 和一個電動機帶動的打漿器構成。制作豆漿的過程是先加熱,再打漿,再加熱煮熟加熱和打漿是交替進行的。由此可知,豆漿機中的電動機和電熱器的連接方式是并聯。(3)小明想比較豆漿的密度與水的密度的大小,他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別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漿中,浮力不變,由可知,筷子露出液面越少的密度小。(1)機座底部安裝有三個小橡皮碗,相當于“吸盤”,可以防止豆漿機在打漿時位置發生移動。“吸盤”利用大氣壓起固定作用。(2)豆漿機的機頭主要由一個電熱器(電熱絲) 和一個電動機帶動的打漿器構成。制作豆漿的過程是先加熱,再打漿,再加熱煮熟加熱和打漿是交替進行的。由此可知,豆漿機中的電動機和電熱器的連接方式是并聯。(3)小明想比較豆漿的密度與水的密度的大小,他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別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漿中,浮力不變,由可知,筷子露出液面越少的密度小。19.【答案】(1)化學能(2)3:1(3)H2O【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2)根據相對原子質量和化學式可以計算組成元素質量比。(3)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都不變。【解答】(1)由流程圖可知,水在太陽光作用下,產生氫氣,說明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2)甲醇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3:1;(3)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保持不變,根據方程式可知,該反應在反應前含有C、H、O原子,數目分別為2、8、8,反應后含有C、H、O原子,數目分別為2、0、4,則4X中含有4個氧原子和8個氫原子,則1個X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故X化學式為H2O。(1)由流程圖可知,水在太陽光作用下,產生氫氣,說明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2)甲醇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3:1;(3)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保持不變,根據方程式可知,該反應在反應前含有C、H、O原子,數目分別為2、8、8,反應后含有C、H、O原子,數目分別為2、0、4,則4X中含有4個氧原子和8個氫原子,則1個X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故X化學式為H2O。20.【答案】(1)G(2)酸性(3)黑枸杞提取液在酸或堿性溶液中呈不同顏色【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蒸餾水呈中性來分析;(2)根據變色情況以及題干信息來分析;(3)根據黑枸杞提取液在酸性、堿性溶液中的變色情況來分析。【解答】(1)蒸餾水呈中性,pH=7,故實驗一中試管G中所裝的為蒸餾水;故答案為:G;(2)爐具清潔劑能使黑枸杞提取液變成黃色,說明爐具清潔劑的pH大于7,顯堿性,能清除酸性類污漬;(3)黑枸杞提取液在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中會顯示出不同的顏色,因此黑枸杞提取液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1)蒸餾水呈中性,pH=7,故實驗一中試管G中所裝的為蒸餾水;故答案為:G;(2)爐具清潔劑能使黑枸杞提取液變成黃色,說明爐具清潔劑的pH大于7,顯堿性,能清除酸性類污漬;(3)黑枸杞提取液在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中會顯示出不同的顏色,因此黑枸杞提取液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21.【答案】(1)B(2)變化前后元素種類發生變化或原子質量發生變化(3)①④⑤【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化學反應的條件【解析】【分析】(1)根據α粒子是帶正電荷,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來分析解答;(2)根據化學反應中會產生新的物質,原子數目和參與反應的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元素的種類不變來分析解答;(3)根據電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變反應來產生電能的來分析解答。【解答】(1)盧瑟福實驗中a粒子方向偏轉的原因是原子核帶正電,a粒子也帶正電,同種電荷相 互排斥,a粒子受到排斥力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故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選B。(2)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保持不變(質量不變),核分裂過程中元素種類發生了改變,原子質量也發生了改變,所 以不屬于化學反應。(3)②③的觀點認為核能發電會帶來危害,不支持核能發電;①④⑤的觀點認為核能使用方便,不排放二氧化碳且經濟,支持核能發電,故選①④⑤。(1)盧瑟福實驗中a粒子方向偏轉的原因是原子核帶正電,a粒子也帶正電,同種電荷相 互排斥,a粒子受到排斥力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故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選B。(2)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保持不變(質量不變),核分裂過程中元素種類發生了改變,原子質量也發生了改變,所 以不屬于化學反應。(3)②③的觀點認為核能發電會帶來危害,不支持核能發電;①④⑤的觀點認為核能使用方便,不排放二氧化碳且經濟,支持核能發電,故選①④⑤。22.【答案】(1)55(2)5(3)【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1)根據m=ρV可求得,500毫升氯化鈉溶液的質量;根據溶質質量分數10%,可以求得500毫升10%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2)知道實驗電壓表的示數,根據串聯分壓原理可得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及阻值,根據表格中壓敏電阻的阻值與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之間的數量關系可得物體的重力,根據可得待測液體的密度;(3)由根據串聯分壓原理求得壓敏電阻分的電壓以及此時壓敏電阻的阻值;根據F=G=mg=ρVg求得壓力,再根據表格求得此時壓敏電阻的阻值;可以推出密度ρ與電壓U的關系式。【解答】(1)由題意知食鹽水的密度為1.1g/cm3,體積為根據密度公式知鹽水的質量為食鹽的質量為(2)每次測量均將液面加到標記處,即每次實驗中向 杯子中注入液體的體積500cm3,注入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質量越大,壓力越大,根據表格知壓力越大,壓敏電阻RF的阻值越小,由串聯電路的 分壓作用知壓敏電阻分得的電壓越小,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知定值電阻R0分得的電壓越大,實驗電壓表的示數為2.4伏, 電路中的電流為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知壓敏電阻RF兩端的電壓為壓敏電阻RF的阻值為由表格數據知此時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25N, 因為在水平面上燒杯對壓敏電阻的壓力等于液體的 重力,即液體的最大質量為該密度儀能測量的最大密度為(3)由表格數據知壓敏電阻RF所受壓力每增加1N, 阻值減小2Ω,所以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與其電阻的 關系為, 電壓表的示數為U,壓敏電阻RF兩端的電壓為電路中的電流為壓敏電阻RF的阻值為所以,由于,所以則(1)由題意知食鹽水的密度為1.1g/cm3,體積為根據密度公式知鹽水的質量為食鹽的質量為(2)每次測量均將液面加到標記處,即每次實驗中向 杯子中注入液體的體積500cm3,注入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質量越大,壓力越大,根據表格知壓力越大,壓敏電阻RF的阻值越小,由串聯電路的 分壓作用知壓敏電阻分得的電壓越小,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知定值電阻R0分得的電壓越大,實驗電壓表的示數為2.4伏, 電路中的電流為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知壓敏電阻RF兩端的電壓為壓敏電阻RF的阻值為由表格數據知此時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25N, 因為在水平面上燒杯對壓敏電阻的壓力等于液體的 重力,即液體的最大質量為該密度儀能測量的最大密度為(3)由表格數據知壓敏電阻RF所受壓力每增加1N, 阻值減小2Ω,所以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與其電阻的 關系為, 電壓表的示數為U,壓敏電阻RF兩端的電壓為電路中的電流為壓敏電阻RF的阻值為所以,由于,所以則23.【答案】(1)樹葉表面積大蒸騰作用強,實驗現象明顯(2)30(3)當光照、濕度等其他條件相同時,溫度越高,植物的蒸騰作用越強【知識點】蒸騰作用【解析】【分析】1、水分從活的植物體內通過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2、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這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對照實驗包括實驗組和對照組。【解答】(1)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葉,葉表面積越大,蒸騰作用越強,實驗現象越明顯;因此,老師建議選擇樹葉表面積較大的植物的枝條進行實驗。(2)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的原則;乙、丁是以光照為變量形成的一組對照實驗,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因此,丁組中的“?”處應填30℃。(3)乙、丙是以溫度為變量形成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溫度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分析表中數據可知:乙的溫度是30℃,蒸騰失水量是200g,丙的溫度是16℃,蒸騰失水量是100g;由此說明,溫度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溫度越高,植物的蒸騰作用越強。(1)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葉,葉表面積越大,蒸騰作用越強,實驗現象越明顯;因此,老師建議選擇樹葉表面積較大的植物的枝條進行實驗。(2)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的原則;乙、丁是以光照為變量形成的一組對照實驗,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因此,丁組中的“?”處應填30℃。(3)乙、丙是以溫度為變量形成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溫度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分析表中數據可知:乙的溫度是30℃,蒸騰失水量是200g,丙的溫度是16℃,蒸騰失水量是100g;由此說明,溫度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溫度越高,植物的蒸騰作用越強。24.【答案】(1)金屬塊受到浮力的作用(2)p乙=p丙(3)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的水受到的重力【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作用;(2)判斷液體深度的變化,得出溢水杯底受到水的壓強變化;(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開液體的重力。【解答】(1)由于浸入水中的金屬塊受到水的浮力,所以彈簧的伸長量變小。(2)從圖乙到圖丙的過程中,由于水的深度不變,所以溢水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強不變。(3)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彈簧下的小筒中,彈簧又伸長到原來的位置,這說明: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用公式表示為。(1)由于浸入水中的金屬塊受到水的浮力,所以彈簧的伸長量變小。(2)從圖乙到圖丙的過程中,由于水的深度不變,所以溢水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強不變。(3)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彈簧下的小筒中,彈簧又伸長到原來的位置,這說明: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用公式表示為25.【答案】控制單一變量,減少實驗誤差;不贊同,C組和D組之間也可能出現種子萌發的高峰;用30℃的溫度處理【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生物實驗遵循的一般原則主要有對照原則、重復實驗原則、單一變量原則等。(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1)實驗的變量是赤霉素溶液的濃度,步驟1中用濾紙吸干種子表面水分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減少實驗誤差。(2)不贊同處理苦瓜種子最佳赤霉素溶液濃度一定在500-1000毫克/升范圍內,因為C組和D組之間也可能出現種子萌發的高峰。(3)結合圖像信息可知,為了提高苦瓜種子的發芽率,在播種前除了用赤霉素處理外,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30℃時發芽率最高。26.【答案】(1)導管口冒出氣泡(2)A;B;D;F(3)C曲線,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被消耗了,體積分數下降。反應結束后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中,瓶中氣體被壓縮,氧氣的體積分數重新上升,但小于開始的體積分數。【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欲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所選除氧劑要具備以下特征:本身能夠在空氣中燃燒(只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本身的狀態為非氣體;生成物為非氣態。該實驗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裝置的氣密性好;②所用藥品必須是足量;③讀數時一定要冷卻到原溫度,據此進行分析解答。【解答】(1)小龍連接裝置后將導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集氣瓶,若觀察到有氣泡冒出,則裝置氣密性良好;(2)A、反應結束后等充分冷卻后再打開止水夾,以防止剩余的氣體在受熱狀態下,處于膨脹狀態,使測定結果偏小,符合題意;B、使紅磷在集氣瓶中被點燃,能防止集氣瓶內受熱膨脹排出一部分,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符合題意;C、反應前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的水,有利于容器內溫度的降低,節約了實驗的時間,同時能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氣,不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不符合題意;D、將裝水的燒杯改為量筒,測量的進入燒杯中的水的體積更為準確,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符合題意;E、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且進入的水約占集氣瓶氣體體積的五分之一,水不再繼續進入,增加燒杯內水的體積,不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不符合題意;F、加入過量的紅磷,能完全消耗裝置中的氧氣,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否則測量結果偏小,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BDF;(3)乙中C曲線表示的是氧氣濃度,這是因為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被消耗了,體積分數下降。反應結束后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中,瓶中氣體被壓縮,氧氣的體積分數重新上升,但小于開始的體積分數。(1)小龍連接裝置后將導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集氣瓶,若觀察到有氣泡冒出,則裝置氣密性良好;(2)A、反應結束后等充分冷卻后再打開止水夾,以防止剩余的氣體在受熱狀態下,處于膨脹狀態,使測定結果偏小,符合題意;B、使紅磷在集氣瓶中被點燃,能防止集氣瓶內受熱膨脹排出一部分,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符合題意;C、反應前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的水,有利于容器內溫度的降低,節約了實驗的時間,同時能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氣,不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不符合題意;D、將裝水的燒杯改為量筒,測量的進入燒杯中的水的體積更為準確,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符合題意;E、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且進入的水約占集氣瓶氣體體積的五分之一,水不再繼續進入,增加燒杯內水的體積,不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不符合題意;F、加入過量的紅磷,能完全消耗裝置中的氧氣,能減小圖甲實驗中的測量誤差,否則測量結果偏小,符合題意。故選ABDF;(3)乙中C曲線表示的是氧氣濃度,這是因為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被消耗了,體積分數下降。反應結束后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中,瓶中氣體被壓縮,氧氣的體積分數重新上升,但小于開始的體積分數。27.【答案】(1)0.5或0.50(2)銅片豎直固定,加入等體積的鹽水(3)1.4【知識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1)電流表量程為0-0.6A,觀察直針位置讀數即可。(2)由表格可知實驗探究鹽水濃度和銅片距離對液體電阻的影響,故需控制兩銅片與鹽水之間的接觸面積相同,要保證兩銅片與鹽水之間的接觸面積相同,需保證每次實驗加入鹽水的體積相等,并且銅片要豎直固定不得歪斜。(3)分析表格數據1、2可知,當銅片距離一定,鹽水濃度下降一半時,電阻增大一倍,電流下降一半;分析表格數據2、3可知,當鹽水濃度一定,銅片距離增加一倍時,電阻增大一倍,電流下降一半,根據比例關系求解即可。【解答】(1)由題圖乙可知,電流表量程為0~0.6A,1大格為0.2A,分度值為0.02 A,示數為0.5A。(2)要控制兩銅片與鹽水之間的接觸面積相同,應該每次都將銅片豎直固定放置且每次加入的鹽水體積相同。(3)比較第2、4次實驗可知,鹽水體積和電流相同時,鹽水濃度減半,銅片的距離也減半;要使第5次電流與第1次電流大小相等為0.5A,鹽水濃度變為原來的,銅片的距離也變為原來的,則此時銅片距離為1.4cm。(1)由題圖乙可知,電流表量程為0~0.6A,1大格為0.2A,分度值為0.02 A,示數為0.5A。(2)要控制兩銅片與鹽水之間的接觸面積相同,應該每次都將銅片豎直固定放置且每次加入的鹽水體積相同。(3)比較第2、4次實驗可知,鹽水體積和電流相同時,鹽水濃度減半,銅片的距離也減半;要使第5次電流與第1次電流大小相等為0.5A,鹽水濃度變為原來的,銅片的距離也變為原來的,則此時銅片距離為1.4cm。28.【答案】(1)減少(2)產生的氣體從燒杯中逸出(3)不能,氣球體積變大,受到空氣對它的浮力增大,天平不再平衡【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解答】(1)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56份質量的鐵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一段時間后,試管內的實驗現象是析出紅色固體,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再把燒杯及里面物品放回天平左盤,最后天平還平衡。反應后試管內溶液的質量減少;(2)稀鹽酸與石灰石粉末混合,一段時間后再把燒杯放回天平左盤,發現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是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裝置;(3)使用氣球,由于氣球變大后,受到空氣的浮力,導致天平稱量反應后物質質量的讀數偏小,也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1)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56份質量的鐵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一段時間后,試管內的實驗現象是析出紅色固體,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再把燒杯及里面物品放回天平左盤,最后天平還平衡。反應后試管內溶液的質量減少;(2)稀鹽酸與石灰石粉末混合,一段時間后再把燒杯放回天平左盤,發現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是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裝置;(3)使用氣球,由于氣球變大后,受到空氣的浮力,導致天平稱量反應后物質質量的讀數偏小,也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29.【答案】(1)開關(2)150歐(3)向左移動變阻器R2的滑片;恒溫箱的設定溫度90℃不變,則控制電路的電流和R1的阻值不變,電源電源變小,所以總電阻變小。因此變阻器R2的阻值變小,所以應向左移動變阻器R2的滑片【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1)當恒溫箱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時,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向下吸引銜鐵,而切斷電路停止加熱,據此判斷出銜鐵的作用;(2)當電流等于30mA時,求出總電阻,對應圖乙找出恒溫箱溫度下R1的阻值,由于是串聯電路,從而可計算出R2的電阻;(3)恒溫箱的設定溫度90℃不變,則控制電路的電流和R1的阻值不變,電源電壓變小,根據歐姆定律判斷出判斷出總電阻的變化以及變阻器R2阻值的變化,進而判斷出變阻器R2滑片的移動方向。【解答】(1)根據題意,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向下吸引銜鐵磁性減弱銜鐵彈回,控制電路的通斷,相當于電路中的開關。(2)當電路中電流為30毫安,電路中的電阻為查圖乙可知當溫度為90℃時R1的阻值為50歐,則變阻器R2按入電路的阻值為(3)恒溫箱的設定溫度90℃不變,則控制電路的電流和R1的阻值不變,電源電源變小,所以總電阻變小。因此變阻器R2的阻值變小,所以應向左移動變阻器R2的滑片。(1)根據題意,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向下吸引銜鐵磁性減弱銜鐵彈回,控制電路的通斷,相當于電路中的開關。(2)當電路中電流為30毫安,電路中的電阻為查圖乙可知當溫度為90℃時R1的阻值為50歐,則變阻器R2按入電路的阻值為(3)恒溫箱的設定溫度90℃不變,則控制電路的電流和R1的阻值不變,電源電源變小,所以總電阻變小。因此變阻器R2的阻值變小,所以應向左移動變阻器R2的滑片。30.【答案】(1)電子天平示數不再變化(2)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275.00克 273.24克=1.76克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x=4克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100%=80%答: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80%。(3)反應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殘留在錐形瓶中,使測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小,計算得到的碳酸鈣的質量也變小【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據電子天平示數不再變化或瓶中不再冒氣泡時反應已停止來分析;(2)根據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來分析;(3)根據反應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殘留在錐形瓶中使測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小來分析。【解答】(1)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產生氣泡,電子天平的示數不斷減小,當觀察到電子天平示數不再變化或瓶中不再冒氣泡,說明反應已停止,故填電子天平示數不再變化或瓶中不再冒氣泡。(3)反應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殘留在錐形瓶中,使測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小,計算得到的碳酸鈣的質量也變小,故填反應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殘留在錐形瓶中,使測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小,計算得到的碳酸鈣的質量也變小。(1)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產生氣泡,電子天平的示數不斷減小,當觀察到電子天平示數不再變化或瓶中不再冒氣泡,說明反應已停止,故填電子天平示數不再變化或瓶中不再冒氣泡。(2)見答案(3)反應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殘留在錐形瓶中,使測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小,計算得到的碳酸鈣的質量也變小,故填反應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殘留在錐形瓶中,使測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小,計算得到的碳酸鈣的質量也變小。31.【答案】(1)B(2)物體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為物體受到的浮力為當金屬塊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3)量程變大,精確度變大;物塊懸浮時,物塊密度和液體密度相同,此時量程最大,由說明書中數據可知,大物塊密度大,所以量程變大。 根據,當拉力變化量相同時,大物塊比小物塊體積大,V排變化量也大,所測液體密度的變化量小,所以精確度高。【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對金屬塊進行受力分析,然后由平衡條件分析答題;(2)因為當小金屬塊未放入液體時,測力計的示數為2N,因此物體的重力為2N;當小金屬塊浸沒在某種液體時,根據F浮=ρ液gV排算出小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由平衡力算出此時測力計示數;(3)物塊懸浮時,物塊密度和液體密度相同,此時量程最大,根據說明書中數據判斷出物塊密度的變化,進而判斷出量程的變化;根據判斷出精確度的變化。【解答】(1)金屬塊逐漸浸入液體過程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浮力變大,由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變小,當金屬塊完全浸沒后,浮力不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物體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為物體受到的浮力為當金屬塊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3)物塊懸浮時,物塊密度和液體密度相同,此時量程最大,由說明書中數據可知,大物塊密度大,所以量程變大。 根據,當拉力變化量相同時,大物塊比小物塊體積大,V排變化量也大,所測液體密度的變化量小,所以精確度高。(1)金屬塊逐漸浸入液體過程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浮力變大,由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變小,當金屬塊完全浸沒后,浮力不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物體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為物體受到的浮力為當金屬塊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3)物塊懸浮時,物塊密度和液體密度相同,此時量程最大,由說明書中數據可知,大物塊密度大,所以量程變大。 根據,當拉力變化量相同時,大物塊比小物塊體積大,V排變化量也大,所測液體密度的變化量小,所以精確度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9月學科素養考試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9月學科素養考試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