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 年高考思想政治(2024年8月時政熱點)模擬考試題及答案解析(課件 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 年高考思想政治(2024年8月時政熱點)模擬考試題及答案解析(課件 試卷)

資源簡介

(共25張PPT)
——高考沖刺 高考加油——
高考思想政治模擬考試題
( 2024年 8 月 時政熱點 )
選擇題(16個)
非選題(4個)
目 錄
選 擇 題
1. 2024 年 8 月 28 - 29 日,第五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成功舉辦,本次峰會沿用 “跨國公司與中國” 主題,吸引了 451 家跨國公司參與,其中包括 140 家世界 500 強企業。舉辦該峰會的意義在于( )
①吸引更多跨國公司投資中國,為我國發展提供資金、技術等支持
②促進跨國公司與國內企業深度合作,加速國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③助力中國企業 “走出去”,提高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主導權
④加強國際經濟交流,推動構建更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吸引眾多跨國公司參與,有利于吸引外資,帶來先進技術等,①正確;
跨國公司與國內企業合作,能推動國內產業結構優化,②正確;
我國推動構建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舉辦峰會可加強國際交流,④正確;
③中 “主導權” 說法錯誤,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是提升地位,并非主導,所以選 B。
B
2. 2024 年 8 月 26 日,博鰲亞洲論壇曼谷圓桌會議舉行,主題為 “世界的未來:亞洲的視角”,100 多位來自亞洲各國的政要、學者、企業家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代表深入探討推進多邊主義、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等議題。這表明( )
①亞洲在全球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②國際組織在推動國際合作與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
③多邊主義是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有效途徑
④各國通過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符合人類共同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該會議聚焦全球議題,亞洲各方代表參與探討,體現亞洲在全球治理作用提升,①正確;
探討推進多邊主義,說明多邊主義對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有效性,③正確;
各國合作應對挑戰,符合共同利益,④正確;
②中 “決定性作用” 表述錯誤,國際組織起重要推動作用,并非決定作用,所以選 C。
C
選 擇 題
3. 2024 年 8 月,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近幾十年來,西南太平洋的海平面上升幅度和海洋表面溫度增幅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極端天氣事件大幅增加。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 古特雷斯呼吁國際社會加大力度應對氣候變化。這是因為( )
①氣候變化問題已成為全球性挑戰,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
②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各國摒棄國家利益,攜手共同行動
③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存在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④聯合國在解決全球性環境問題中發揮著主導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西南太平洋氣候變化問題凸顯其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威脅,①正確;
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各國都有責任,③正確;
②中 “摒棄國家利益” 錯誤,各國在應對時需兼顧自身合理國家利益;
④“主導性作用” 不準確,聯合國起積極推動等作用,并非主導,所以選 B。
B
選 擇 題
4. 2024 年 8 月,某市政府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并建立科技創新園區,為創新型企業提供場地、設備等支持。該市政府的舉措旨在( )
①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
②發揮財政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③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④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確保企業盈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解析:
政府鼓勵企業研發、給予補貼和提供支持,能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①正確;
這些舉措營造了創新環境,利于經濟高質量發展,③正確;
②錯誤,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④“確保企業盈利” 說法絕對,政府舉措可助力但不能確保,所以選 D。
D
選 擇 題
5. 2024 年 8 月,我國在文化領域推出一系列舉措,如舉辦傳統文化藝術展覽、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活動等。這些舉措的積極意義在于( )
①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
②促進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
③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養
④推動文化交流與合作,吸收外來優秀文化成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舉辦傳統文化展覽等活動利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①正確;
也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養,③正確;
材料舉措主要針對文化傳承等,未強調文化產業成為支柱產業,②不符合;
材料未提及文化交流與吸收外來文化,④不符合,所以選 B。
B
選 擇 題
6. 2024 年 8 月,國家網信辦開展 “清朗” 系列專項行動,整治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等不良網絡現象。這一行動的目的是( )
①凈化網絡空間,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
②加強網絡監管,限制公民的網絡言論自由
③規范網絡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權益
④推動互聯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開展 “清朗” 行動能凈化網絡空間,①正確;
規范網絡秩序,保障公民權益,③正確;
利于互聯網行業健康發展,④正確;
②“限制公民網絡言論自由” 錯誤,行動是規范而非限制言論自由,是為了保障合法自由,所以選 C。
C
選 擇 題
7. 2024 年 8 月,我國出臺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加大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這一政策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影響是( )
①降低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提高企業利潤
②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增加市場銷量
③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擴大,推動產業發展
④減少傳統燃油汽車生產,實現綠色出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稅收優惠可降低企業成本,但不一定提高利潤,①不準確;
稅收優惠和基礎設施完善會刺激消費需求,增加銷量,②正確;
需求增加會促使產業規模擴大,推動產業發展,③正確;
政策主要針對新能源汽車,不能直接得出減少傳統燃油汽車生產,④不符合,所以選 C。
C
選 擇 題
8. 2024 年 8 月,某社區開展民主協商活動,就社區公共綠地建設方案征求居民意見,居民們積極參與討論并提出建議。這一活動體現了( )
①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居民通過民主協商參與社區事務管理
③社區居民的民主意識不斷增強
④民主協商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唯一途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①錯誤;
社區開展民主協商,居民參與,體現居民通過民主協商參與社區事務,②正確;
居民積極參與說明民主意識增強,③正確;
④“唯一途徑” 錯誤,人民當家作主途徑多樣,所以選 C。
C
選 擇 題
9. 2024 年 8 月,中國與某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進一步降低貿易壁壘,擴大貿易規模。這對我國經濟的積極影響是( )
①增加我國商品出口,拉動經濟增長
②豐富國內市場商品種類,滿足人民需求
③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向高端化發展
④促進我國與貿易伙伴國的經濟合作與交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簽署貿易協定降低壁壘,利于我國商品出口,拉動經濟,①正確;
也能豐富國內市場商品,滿足需求,②正確;
促進與伙伴國經濟合作交流,④正確;
材料未體現推動產業結構向高端化發展,③不符合,所以選 B。
B
選 擇 題
10. 2024 年 8 月,中央宣傳部組織開展 “時代楷模” 評選表彰和學習宣傳活動,表彰在各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典型。這一活動的意義在于( )
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
②發揮榜樣示范作用,激勵人們奮發向上
③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
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物質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時代楷模” 評選能弘揚核心價值觀,引領風尚,①正確;
發揮榜樣示范,激勵人們,②正確;
活動主要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而非科學文化素質,③錯誤;
活動提供的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質力量,④錯誤,所以選 A。
A
選 擇 題
11. 2024 年 8 月,我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降低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增加信貸投放。這一政策的目的是( )
①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②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穩定就業
③提高金融機構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④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降低利率、增加信貸投放可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①正確;
利于小微企業發展,穩定就業,②正確;
小微企業發展能推動實體經濟,增強經濟活力,④正確;
政策目的主要是扶持小微企業,不是提高金融機構效益和競爭力,③不符合,所以選 B。
B
選 擇 題
12. 2024 年 8 月,某市政府推行 “最多跑一次” 改革,簡化行政審批流程,提高政務服務效率。這一舉措體現了政府( )
①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②轉變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
③創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
④擴大公民政治權利,方便公民辦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最多跑一次” 改革體現為人民服務宗旨,①正確;
簡化流程是轉變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②正確;
也是創新管理方式,提高效能,③正確;
④“擴大公民政治權利” 錯誤,公民政治權利由法律規定,不能隨意擴大,所以選 A。
A
選 擇 題
13. 2024 年 8 月,我國科學家在某科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這一成果將對相關產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從經濟生活角度看,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在于( )
①推動產業升級,提高產業競爭力
②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③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④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所有問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提高競爭力,①正確;
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②正確;
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提升發展質量,③正確;
④“解決所有問題” 說法絕對,科技創新很重要但不能解決所有經濟問題,所以選 A。
A
選 擇 題
14. 2024 年 8 月,在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我國展示了傳統戲曲、書法、繪畫等文化成果,同時也吸收了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元素。這一活動( )
①有利于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②體現了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③表明我國在文化交流中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
④說明文化交流能消除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展示我國文化成果利于傳播中華文化,增強影響力,①正確;
國際文化交流體現文化多樣性,促進交流融合,②正確;
吸收他國優秀元素體現以我為主原則,③正確;
④“消除文化差異” 錯誤,文化交流是尊重差異,促進共同發展,不是消除差異,所以選 A。
A
選 擇 題
15. 2024 年 8 月,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應對經濟發展中的新挑戰。下列屬于積極財政政策的是( )
①加大財政對民生領域的支出
②降低銀行貸款利率
③減少稅收,減輕企業負擔
④增加國債發行規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加大民生支出、減少稅收、增加國債發行規模都屬于積極財政政策,①③④正確;
②降低銀行貸款利率屬于貨幣政策,不是財政政策,所以選 C。
C
選 擇 題
16. 2024 年 8 月,某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對該企業的影響是( )
①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
②商品的價值總量增加
③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④生產的商品數量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單位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不變,①錯誤;
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商品數量增加,價值總量增加,②④正確;
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③正確,所以選 D。
D
選 擇 題
非選題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2024 年 8 月,第五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成功舉辦。本次峰會吸引了 451 家跨國公司參與,其中 140 家為世界 500 強企業。峰會期間,共簽約合作項目 163 個,總金額達 533 億美元。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跨國公司在中國》系列研究報告。
問題:結合材料,運用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的知識,分析舉辦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
①有利于吸引外資,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促進經濟增長。眾多跨國公司參與峰會并簽約項目,帶來大量資金投入(3 分)。
②促進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跨國公司往往擁有先進技術,其參與有助于我國企業學習借鑒先進技術,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3 分)。
③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跨國公司投資帶來新的產業和項目,促進我國相關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2 分)。
④加強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提升我國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2 分)。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2024 年 8 月,某市政府發布關于加強社區治理的新舉措。強調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發揮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完善社區民主協商機制,鼓勵居民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決策和管理;加強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
問題: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該市政府舉措對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意義。
①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能確保社區治理的正確方向,協調各方利益,整合社區資源,為社區治理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3 分)。
②完善社區民主協商機制,讓居民參與社區事務決策和管理,有利于調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居民的社區認同感和歸屬感,提高社區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3 分)。
③加強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能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增強居民對社區的滿意度,促進社區和諧穩定(4 分)。
非選題
19.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2024 年 8 月,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西南太平洋海平面上升和變暖速度超過全球平均水平,極端天氣事件大幅增加。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 古特雷斯呼吁國際社會加大力度應對氣候變化。我國一直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動能源轉型、加強生態保護等。
問題1: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的知識,分析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原因。(8 分)
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氣候變化威脅人類生存與發展,阻礙發展進程,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是順應時代要求。(2 分)
②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基礎。氣候變化帶來的危害無國界,各國面臨共同挑戰,有共同利益,需攜手合作。(3 分)
③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符合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有利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穩定。(3 分)
非選題
19.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2024 年 8 月,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西南太平洋海平面上升和變暖速度超過全球平均水平,極端天氣事件大幅增加。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 古特雷斯呼吁國際社會加大力度應對氣候變化。我國一直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動能源轉型、加強生態保護等。
問題2:從經濟生活角度,談談我國應如何進一步推動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8 分)
①貫徹創新、綠色發展理念,制定和完善能源轉型的政策法規,為能源轉型提供制度保障。(2 分)
②加大對新能源技術研發的投入,提高新能源技術水平,降低新能源開發利用成本,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2 分)
③推動能源結構調整,逐步降低傳統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如水電、風電、太陽能等。(2 分)
④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能源技術和經驗,促進我國能源轉型。(2 分)
非選題
20.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 2024 年 8 月,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如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發射成功等。科技創新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問題1:結合材料一,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科技創新是如何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8分
①科技創新能推動產業升級,促使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培育新興產業,提高產業競爭力,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3 分)。
②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發展壯大(2 分)。
③科技創新有利于開發新產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促進消費升級,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2 分)。
④科技創新能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1 分)。
非選題
20.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這對我國實現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問題2:結合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型的必要性。(8 分)
①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碳排放雙控更聚焦溫室氣體排放,有利于減少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3 分)。
②有利于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倒逼企業技術創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3 分)。
③順應全球綠色發展潮流,提升我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2 分)。
非選題
——歡迎繼續學習——
高考沖刺 高考加油2025 年高考思想政治模擬考試題及答案解析
(2024年8月時政熱點)
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一、選擇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4 年 8 月 28 - 29 日,第五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成功舉辦,本次峰會沿用 “跨國公司與中國” 主題,吸引了 451 家跨國公司參與,其中包括 140 家世界 500 強企業。舉辦該峰會的意義在于( )
①吸引更多跨國公司投資中國,為我國發展提供資金、技術等支持
②促進跨國公司與國內企業深度合作,加速國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③助力中國企業 “走出去”,提高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主導權
④加強國際經濟交流,推動構建更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吸引眾多跨國公司參與,有利于吸引外資,帶來先進技術等,①正確;跨國公司與國內企業合作,能推動國內產業結構優化,②正確;我國推動構建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舉辦峰會可加強國際交流,④正確;③中 “主導權” 說法錯誤,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是提升地位,并非主導,所以選 B。
2024 年 8 月 26 日,博鰲亞洲論壇曼谷圓桌會議舉行,主題為 “世界的未來:亞洲的視角”,100 多位來自亞洲各國的政要、學者、企業家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代表深入探討推進多邊主義、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等議題。這表明( )
①亞洲在全球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②國際組織在推動國際合作與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
③多邊主義是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有效途徑
④各國通過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符合人類共同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該會議聚焦全球議題,亞洲各方代表參與探討,體現亞洲在全球治理作用提升,①正確;探討推進多邊主義,說明多邊主義對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有效性,③正確;各國合作應對挑戰,符合共同利益,④正確;②中 “決定性作用” 表述錯誤,國際組織起重要推動作用,并非決定作用,所以選 C。
2024 年 8 月,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近幾十年來,西南太平洋的海平面上升幅度和海洋表面溫度增幅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極端天氣事件大幅增加。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 古特雷斯呼吁國際社會加大力度應對氣候變化。這是因為( )
①氣候變化問題已成為全球性挑戰,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
②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各國摒棄國家利益,攜手共同行動
③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存在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④聯合國在解決全球性環境問題中發揮著主導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西南太平洋氣候變化問題凸顯其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威脅,①正確;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各國都有責任,③正確;②中 “摒棄國家利益” 錯誤,各國在應對時需兼顧自身合理國家利益;④“主導性作用” 不準確,聯合國起積極推動等作用,并非主導,所以選 B。
2024 年 8 月,某市政府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并建立科技創新園區,為創新型企業提供場地、設備等支持。該市政府的舉措旨在( )
①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
②發揮財政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③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④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確保企業盈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政府鼓勵企業研發、給予補貼和提供支持,能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①正確;這些舉措營造了創新環境,利于經濟高質量發展,③正確;②錯誤,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④“確保企業盈利” 說法絕對,政府舉措可助力但不能確保,所以選 D。
2024 年 8 月,我國在文化領域推出一系列舉措,如舉辦傳統文化藝術展覽、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活動等。這些舉措的積極意義在于( )
①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
②促進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
③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養
④推動文化交流與合作,吸收外來優秀文化成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舉辦傳統文化展覽等活動利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①正確;也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養,③正確;材料舉措主要針對文化傳承等,未強調文化產業成為支柱產業,②不符合;材料未提及文化交流與吸收外來文化,④不符合,所以選 B。
2024 年 8 月,國家網信辦開展 “清朗” 系列專項行動,整治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等不良網絡現象。這一行動的目的是( )
①凈化網絡空間,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
②加強網絡監管,限制公民的網絡言論自由
③規范網絡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權益
④推動互聯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開展 “清朗” 行動能凈化網絡空間,①正確;規范網絡秩序,保障公民權益,③正確;利于互聯網行業健康發展,④正確;②“限制公民網絡言論自由” 錯誤,行動是規范而非限制言論自由,是為了保障合法自由,所以選 C。
2024 年 8 月,我國出臺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加大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這一政策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影響是( )
①降低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提高企業利潤
②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增加市場銷量
③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擴大,推動產業發展
④減少傳統燃油汽車生產,實現綠色出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稅收優惠可降低企業成本,但不一定提高利潤,①不準確;稅收優惠和基礎設施完善會刺激消費需求,增加銷量,②正確;需求增加會促使產業規模擴大,推動產業發展,③正確;政策主要針對新能源汽車,不能直接得出減少傳統燃油汽車生產,④不符合,所以選 C。
2024 年 8 月,某社區開展民主協商活動,就社區公共綠地建設方案征求居民意見,居民們積極參與討論并提出建議。這一活動體現了( )
①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居民通過民主協商參與社區事務管理
③社區居民的民主意識不斷增強
④民主協商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唯一途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①錯誤;社區開展民主協商,居民參與,體現居民通過民主協商參與社區事務,②正確;居民積極參與說明民主意識增強,③正確;④“唯一途徑” 錯誤,人民當家作主途徑多樣,所以選 C。
2024 年 8 月,中國與某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進一步降低貿易壁壘,擴大貿易規模。這對我國經濟的積極影響是( )
①增加我國商品出口,拉動經濟增長
②豐富國內市場商品種類,滿足人民需求
③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向高端化發展
④促進我國與貿易伙伴國的經濟合作與交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簽署貿易協定降低壁壘,利于我國商品出口,拉動經濟,①正確;也能豐富國內市場商品,滿足需求,②正確;促進與伙伴國經濟合作交流,④正確;材料未體現推動產業結構向高端化發展,③不符合,所以選 B。
2024 年 8 月,中央宣傳部組織開展 “時代楷模” 評選表彰和學習宣傳活動,表彰在各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典型。這一活動的意義在于( )
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
②發揮榜樣示范作用,激勵人們奮發向上
③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
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物質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時代楷模” 評選能弘揚核心價值觀,引領風尚,①正確;發揮榜樣示范,激勵人們,②正確;活動主要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而非科學文化素質,③錯誤;活動提供的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質力量,④錯誤,所以選 A。
2024 年 8 月,我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降低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增加信貸投放。這一政策的目的是( )
①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②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穩定就業
③提高金融機構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④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降低利率、增加信貸投放可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①正確;利于小微企業發展,穩定就業,②正確;小微企業發展能推動實體經濟,增強經濟活力,④正確;政策目的主要是扶持小微企業,不是提高金融機構效益和競爭力,③不符合,所以選 B。
2024 年 8 月,某市政府推行 “最多跑一次” 改革,簡化行政審批流程,提高政務服務效率。這一舉措體現了政府( )
①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②轉變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
③創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
④擴大公民政治權利,方便公民辦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最多跑一次” 改革體現為人民服務宗旨,①正確;簡化流程是轉變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②正確;也是創新管理方式,提高效能,③正確;④“擴大公民政治權利” 錯誤,公民政治權利由法律規定,不能隨意擴大,所以選 A。
2024 年 8 月,我國科學家在某科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這一成果將對相關產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從經濟生活角度看,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在于( )
①推動產業升級,提高產業競爭力
②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③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④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所有問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提高競爭力,①正確;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②正確;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提升發展質量,③正確;④“解決所有問題” 說法絕對,科技創新很重要但不能解決所有經濟問題,所以選 A。
2024 年 8 月,在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我國展示了傳統戲曲、書法、繪畫等文化成果,同時也吸收了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元素。這一活動( )
①有利于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②體現了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③表明我國在文化交流中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
④說明文化交流能消除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展示我國文化成果利于傳播中華文化,增強影響力,①正確;國際文化交流體現文化多樣性,促進交流融合,②正確;吸收他國優秀元素體現以我為主原則,③正確;④“消除文化差異” 錯誤,文化交流是尊重差異,促進共同發展,不是消除差異,所以選 A。
2024 年 8 月,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應對經濟發展中的新挑戰。下列屬于積極財政政策的是( )
①加大財政對民生領域的支出
②降低銀行貸款利率
③減少稅收,減輕企業負擔
④增加國債發行規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加大民生支出、減少稅收、增加國債發行規模都屬于積極財政政策,①③④正確;②降低銀行貸款利率屬于貨幣政策,不是財政政策,所以選 C。
2024 年 8 月,某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對該企業的影響是( )
①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
②商品的價值總量增加
③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④生產的商品數量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單位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不變,①錯誤;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商品數量增加,價值總量增加,②④正確;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③正確,所以選 D。
非選擇題(共 4 小題,共 52 分)
17.(10 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24 年 8 月,第五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成功舉辦。本次峰會吸引了 451 家跨國公司參與,其中 140 家為世界 500 強企業。峰會期間,共簽約合作項目 163 個,總金額達 533 億美元。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跨國公司在中國》系列研究報告。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的知識,分析舉辦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
答案:
①有利于吸引外資,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促進經濟增長。眾多跨國公司參與峰會并簽約項目,帶來大量資金投入(3 分)。
②促進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跨國公司往往擁有先進技術,其參與有助于我國企業學習借鑒先進技術,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3 分)。
③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跨國公司投資帶來新的產業和項目,促進我國相關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2 分)。
④加強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提升我國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2 分)。
解析:從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知識角度,資金方面考慮外資引入;技術交流上結合跨國公司技術優勢;產業結構看投資對產業的影響;國際經濟聯系方面分析對我國國際地位和世界經濟格局的作用。
18.(10 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24 年 8 月,某市政府發布關于加強社區治理的新舉措。強調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發揮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完善社區民主協商機制,鼓勵居民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決策和管理;加強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該市政府舉措對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意義。
答案:
①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能確保社區治理的正確方向,協調各方利益,整合社區資源,為社區治理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3 分)。
②完善社區民主協商機制,讓居民參與社區事務決策和管理,有利于調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居民的社區認同感和歸屬感,提高社區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3 分)。
③加強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能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增強居民對社區的滿意度,促進社區和諧穩定(4 分)。
解析:從政治生活角度,黨組織建設從政治保障方面分析;民主協商機制從居民參與及決策科學性民主性角度闡述;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從滿足居民需求、提升生活質量和社區和諧方面作答。
19.(16 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24 年 8 月,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西南太平洋海平面上升和變暖速度超過全球平均水平,極端天氣事件大幅增加。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 古特雷斯呼吁國際社會加大力度應對氣候變化。我國一直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動能源轉型、加強生態保護等。
(1)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的知識,分析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原因。(8 分)
(2)從經濟生活角度,談談我國應如何進一步推動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8 分)
答案:
(1) 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氣候變化威脅人類生存與發展,阻礙發展進程,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是順應時代要求。(2 分)
②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基礎。氣候變化帶來的危害無國界,各國面臨共同挑戰,有共同利益,需攜手合作。(3 分)
③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符合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有利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穩定。(3 分)
(2) ①貫徹創新、綠色發展理念,制定和完善能源轉型的政策法規,為能源轉型提供制度保障。(2 分)
②加大對新能源技術研發的投入,提高新能源技術水平,降低新能源開發利用成本,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2 分)
③推動能源結構調整,逐步降低傳統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如水電、風電、太陽能等。(2 分)
④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能源技術和經驗,促進我國能源轉型。(2 分)
20. (16 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4 年 8 月,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如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發射成功等。科技創新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材料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這對我國實現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結合材料一,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科技創新是如何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8 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型的必要性。(8 分)
答案:
(1)
①科技創新能推動產業升級,促使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培育新興產業,提高產業競爭力,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3 分)。
②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發展壯大(2 分)。
③科技創新有利于開發新產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促進消費升級,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2 分)。
④科技創新能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1 分)。
(2)
①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碳排放雙控更聚焦溫室氣體排放,有利于減少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3 分)。
②有利于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倒逼企業技術創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3 分)。
③順應全球綠色發展潮流,提升我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2 分)。
解析:(1)問從產業升級、企業發展、消費升級、資源配置等角度分析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2)問從綠色發展理念、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國際影響力等方面說明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型的必要性。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戈县| 海丰县| 攀枝花市| 二连浩特市| 和静县| 九江县| 会东县| 黎平县| 股票| 濉溪县| 吴江市| 乐至县| 自治县| 定兴县| 榆林市| 莒南县| 威信县| 黎城县| 灵川县| 康保县| 安庆市| 锡林郭勒盟| 望谟县| 青河县| 甘泉县| 泾阳县| 龙胜| 青神县| 洛隆县| 界首市| 元江| 杭州市| 亳州市| 洛南县| 郎溪县| 大埔县| 万盛区| 靖边县| 汾西县| 昌黎县|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