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調研六年級道德與法治一、 反復比較,我會選。 (將正確答案的序號涂在答題卡上, 每題2分,共30分)1.下列行為屬于公民基本義務的是 ( ▲ ) 。①應征入伍 ②愛護公共財物 ③向工商局提建議 ④過馬路, 遵守交通法規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必須依據憲法修訂, 這表明憲法( ▲ )。A.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的具體化 B.規定了我們消費生活中的所有方面C.是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的立法基礎 D.是根本法, 但有的法律可以與之相抵觸3.我家附近新建了一個公共圖書館,空閑時間我可以去那里讀書,因為我有 ( ▲ ) 。A.人身自由權 B.勞動權 c.文化權 D.財產權4.下列不具有中國公民身份的是( ▲ ) 。A.馬克來自英國,但是加入了中國國籍 B.小毅出生在波蘭,取得了波蘭的國籍C.小華出生在國外,但爸爸給他選擇了中國國籍D.生活在南京的叔叔到澳大利亞留學5.全國統一納稅服務熱線是 ( ▲ ) 。A.12305 B.12308 C.12345 D.123666.對漫畫《伸與縮》 (如圖) 理解正確的是 ( ▲ ) 。①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②有些人義務意識淡薄③有些人只需要行使權利,不用履行義務④權力比義務重要A.①② B. 鐘與縮①③ c.③④ D.②④7.在我國,“人大代表人民選, 人大代表為人民” , 這說明 ( ▲ ) 。A.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B.人民可以直接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C.只有人大代表才是國家的主人D.所有人大代表都是有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的8.任何社會都有爭議存在, ( ▲ )是解決社會爭議的重要手段,是 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A.調解 B.司法 c.武力 D.審判9.下面關于身份證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 ) 。A.公民身份證由18位數字組成, 各有不同含義 B.未滿16周歲的公民不可以領取c.人民警察依法有權查驗,我們必須配合 D.身份證丟失要及時到公安機關掛失10. 以下對權力的監督說法錯誤的是 ( ▲ ) 。A.對權力監督的目的是保證權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 體現人民的利益B.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按照法律要求, 接受監督C.監督國家機關是有關部門的事,小學生不必參與監督D.我們有權監督,但一定要依法監督11.下面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的行為是 ( ▲ ) 。A.小立做完作業后, 還要承擔很多家務勞動 B.小新作業潦草,爸爸讓他抄五遍C.小佳考試不及格, 被媽媽狠狠打了一頓 D.晚上爸爸讓小明幫奶奶洗腳12.小明的爸爸是個體經營戶, 為了小店的開業去了下列單位辦事,下列單位中不享有憲法規定的職權,不屬于國家機構的是( ▲ ) 。A.興業銀行 B.派出所 c.稅務局 D.公安局13. “每個兒童有固有的生命權,各國應最大限度地確保兒童的生存與發展。 ”這出自 ( ▲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