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學習目標1.從物質循環和能量變化的角度概述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討論碳中和相關資料,認同植樹造林的意義。3.嘗試設計綠化校園的方案和參加植樹造林活動。· 同學們,看這些生機勃勃的森林圖片,滿眼的綠色充滿了活力。那植物在自然界中到底扮演著什么角色 呢,又有多重要呢 森林生機背后的秘密· 熱帶雨林· 針葉林植樹造林背后的疑問· 植樹造林實例·大家看,這里有很多植樹造林的畫面。為什么要大力開展植樹 造林呢,植物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植物作用猜想·看到這些實例,同學們可以大膽猜猜植物在自然界里可能有著 怎樣神奇的作用。· 光合作用的過程同學們,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就像一個神奇的能量加工廠。回顧一下,植物利用二 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葉綠體的作用下,制造出有機物。光合作用的奇妙之旅有 機 物 + 氧氣 (儲存著能量)光能 葉綠體二氧化碳+水光合作用的奇妙之旅· 提供食物和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機物可重要啦,它不僅是植物自身的食物,還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草食動物直接吃植物, 肉食動物間接以植物為食,大家都離不開植物的能量呢。有機物工廠---綠色植物有機物的天然"工廠"無機物→有機物養活了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植物與水循環的奧秘地球上的水循環水汽輸送植物蒸騰蒸發· 同學們,植物就像大自然的水循環小助手。它通過根系吸收水分,再通過蒸騰作用將水分釋放到大氣中,形成降雨。這不僅調節了氣候,還能保持水土呢。植物蒸騰溶 泊 下滲地下徑潼蒸發海 道(1)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2)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3)保持水土。(4)涵養水源。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的作用植物守護碳-氧平衡· 吸收二氧化碳· 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會吸收二氧化碳,就像一個天然的 空氣凈化器。隨著工廠、汽車增多,二氧化碳排放增 加,植物的作用就更重要了。氧氣o,葡萄糖二氧化碳CO 知乎@專注作物高產陽 光植物守護碳-氧平衡· 釋放氧氣·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時釋放出氧氣,維持 了大氣中碳-氧的平衡。例如森林地區,空 氣清新,就是植物的功勞。植物守護碳-氧平衡陽光穿過大氣層使地表升溫 同時一部分熱星輻射回太空· 改善環境· 植物對環境的改善作用可大啦,它能減少溫室效 應,讓地球的氣候更穩定。我們要多保護植物, 讓環境越來越好。三、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的“碳”主要指二氧化碳, “中和”強調排放與吸收的平衡如何實現凈零碳社會 減少二氫化碳粥放量的手段,是碳時存,接由壤 森林和海洋等天然碳匯吸收儲存空中的氧化碳人類所 能做植樹造林;二是碳抵溝,迪江投資開發可再能 源如低碳清潔技術,減一個行業的 一 氧化破排放量米抵另個 行業的排放量,抵消顯的汁算單位是二氧化碳當量噸數。旦 徹底滿除=幕化破排放,匯就能洗入碳社么。暢想250年 碳 中 和中國碳中和三步走實現碳排放老峰 快速降低碳排放 深度脫碳碳和敏里蘇崧糧復州次性制品恐CO 實現著大規模風力發電 第閥綠色*圖CO2co2 CO 2.植樹造林,進行生態保護, 通過植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3.通過工程手段手段捕獲和 封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實現碳中和的措施:1.實行節能減排、能源轉型; 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三、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耀央視 財經植樹節多 一 顆樹木 少一分霧霾 多 一 份健康1984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2003年退耕換林條例》正式實施1985年頒布《中華人民 共和國草原法》確立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植被,綠化祖國非凡十年[2012-2022]愛護花草從我做起愛護花草節約用紙紙用一圈,樹長一年。節約用紙低碳生活保護植被,從我做起蒸騰作用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承接雨水,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使雨水更多地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植物光合作用不斷吸收二氧化碳,釋放 氧氣,對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 重要作用課堂小結為其他生物提供有機物對森林和草原實行依法 治理和科學化管理植樹造林參與生物圈的水 循環參與維持生物圈 的碳氧平衡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從我做起, 保護植被練習與應用一、概念檢測1.有人認為,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越多,植物能夠利用的原 料就越多,光合作用就越強,植物生長也就越好。因此,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提 高對生物圈是有利的。請你分析上述說法是否準確并闡述理由。2.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著名詩句。 試從生物圈水循環的角度,對這句詩進行分析。二、拓展應用1.有人說:“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生物是、攀附′著植物的莖蔓才站在這個 星球上的。"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要實現碳中和,一方面需要減少碳排放量,另一方面需要增加碳吸收量。 請針對“在實現碳中和過程中,我們應當怎樣做 ”設計一張海報,并向 家人和朋友進行宣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