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3課做自尊的人一、單選題1.自尊是一種健康良好的精神狀態。下列中學生的表現體現自尊的是( )①自我尊重和自我愛護②注意在容貌上和衣著上修飾自己,注意在言行上約束自己③對自己不當的行為感到慚愧④維護自己的尊嚴,不允許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溫張吳禮讓典故,察看桐城歷史文化展陳。六尺巷承載著中國古人的歷史智慧,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從中華傳統美德的角度,六尺巷的故事主要體現了( )A.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B.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C.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D.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3.當我們的某些長處受到他人肯定時,會感到格外高興;當做了好事受到集體和他人稱贊時,心情就十分舒暢。這是因為( )A.我們的自尊心得到了滿足B.我們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C.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取決于他人的看法和評價D.這是一種自我認識4.“行己有恥”出自《論語》,是指凡自己認為可恥的事就不去做,這啟示我們( )①要以羞恥心約束自己的行為②日常生活需要遵規守紀③自己認為不可恥的事情,即便違背道德也可以去做④要有知恥之心,不做可恥的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說明了( )A.不要因為貧困而自卑 B.自尊的人看重自己的人格C.武力不能戰勝正義 D.做什么事都要講誠信6.自尊是現代人應有的基本素質之一,自尊的人能認可自己,體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下列選項中能體現這一基本素質的是( )A.小軍給同桌小雷起了“胖熊”的外號 B.小龍主動幫助生活上有困難的殘疾同學C.班長因小凱學習差禁止他參加足球隊 D.小強總嘲笑有些口吃的小剛7.“知恥是由內心以生,聞過是得之于外。人須知恥,方能過而改,故恥為重。”這就要求青少年自尊自愛,知廉恥、明是非。以下場景中的做法,符合這一要求的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8.對下列圖片理解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①圖一中孩子的做法是錯誤的。面對家長的關心,子女一定要完全順從,這是孝敬父母的最好體現②圖二啟示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做到換位思考,與人為善③圖三告訴我們,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青春期矛盾心理,我們可以通過求助他人,學習化解煩惱的方法④圖四中游客的行為不但不文明,違背社會公德,還沒有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義務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二、填空題9.閱讀教材P26-P28《人須有自尊》,回答下列問題。10.閱讀教材P29-P32《做自尊的人》,回答下列問題。11.自尊的人的表現:(1)自尊的人能 。(2)自尊的人 。(3)自尊的人不愛慕虛榮。12.學會不斷 自己。三、簡答題13.同學們學習了“人須有自尊”這一內容后,開始自我反省,相互探討,都在為做一個自尊的人而努力。下面是他們開展的活動,請你一起來參加吧!示例:我關心他人,愿意幫助他人,有很多好朋友。我熱愛運動,身體健康。(1)參考上面示例,寫兩句關于自己的話,表達對自己的肯定和喜愛。“行己有恥”出自《論語》,是指對自己不善的動機和行為有羞恥心,能以羞恥心約束自己的行為,凡自己認為可恥的事就不去做。聞過即改、知恥而后勇,都是優秀的品質。小明寫出自己曾經“行己有恥”的行為。你有過“行己有恥”的行為嗎?請寫出來。(2)小明:有一次,我看見馬路上沒人,想闖紅燈,后來想到是錯誤行為,馬上停止了腳步。“我”:(3)結合所學內容,請回答自尊的人有哪些表現。四、分析說明題14.七年(1)班的小敏同學每天都要晨讀名言警句,下面是她剛剛讀到的:名言警句一:不認識他自己的尊嚴的人,便不能尊重別人的尊嚴。名言警句二:不可逆轉的是時間,不可侮辱的是人格。(1)名言警句一體現了自尊包括哪兩個方面?(2)名言警句二表明要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我們應當怎樣做?15.一次,周恩來坐車外出,路經一段積水的街道,汽車急著趕路,車輪激起的積水濺到行人身上。他發現后,馬上叫司機停車,親自下車向行人道歉。(1)從材料中,你感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受人尊重的奧秘是什么?(2)怎樣學會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C A B B B D D9.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對我價值的肯定;良好的心理狀態;行己有恥;不為名利所惑10.為人之德;平和、豁達;法律武器;開闊視野、增長智慧;隱私和人格;11. 認可自己 知廉恥、明是非12.提升13.(1)我口才很好,經常在辯論賽中拿第一。(2)我不小心將同桌的鉛筆踩壞了,雖然他不知道是我干的,但我還是給他買了一支新的。(3)自尊的人能認可自己;自尊的人知廉恥、明是非;自尊的人不愛慕虛榮。14.(1)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2)我們要恪守為人之德,堅持人格獨立,不做有損人格的事。面對他人的議論或者批評,我們要有平和、豁達的心態,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面對他人的侮辱和詆毀,我們應當予以回擊,必要時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15.(1)①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別人對自己的尊重。②認識到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2)①我們要恪守為人之德,堅持人格獨立,不做有損人格的事。②面對他人的議論或批評,我們要有平和、豁達的心態,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③面對他人的侮辱和詆毀,我們應當予以回擊,必要時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