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章 第三節 植物對多種環境信號做出反應(課件 學案 練習,共4份)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穩態與調節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章 第三節 植物對多種環境信號做出反應(課件 學案 練習,共4份)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穩態與調節

資源簡介

課時4 植物對多種環境信號做出反應
課時概念剖析 本課時的概念為“其他因素參與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如光、重力和溫度等”,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
(1)向性運動包括向光性和向重力性等,是植物針對環境信號做出改變局部生長方式的反應。(2)植物的生殖受到光周期及溫度的調控。
概念1 向性運動是植物對環境信號做出的生長反應
              
(閱讀教材P117~118,完成填空)
1.向性運動的定義、方向與實例
2.根的正向重力性
(1)感受重力部位:    細胞。
(2)不對稱生長部位:    細胞。
(3)信號分子:一般認為可能與    有關。
(4)根的正向重力性的解釋
[辨正誤]
(1)根中感受重力的細胞在根尖分生區。(  )
(2)向光性和向重力性都屬于向性運動。(  )
(3)向光性和根的正向重力性是植物對環境的適應,均體現了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  )
(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種子萌發后,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如果將幼苗橫過來,莖會彎曲向上生長,根則彎曲向下生長,如下圖所示。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決定上述根和莖生長方向的外界刺激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將該幼苗橫放在太空中的“天宮二號”內,它的根、莖可能會怎樣生長?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單解釋植物根向重力性出現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的正向重力性和莖的負向重力性都能體現出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的向地生長和莖的背地生長有什么意義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以致用】
例1 某同學對剛萌發的盆栽燕麥分別進行了如圖所示的處理。一段時間后,①③④均明顯向上彎曲生長,②彎曲生長不明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和④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單側光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
B.①和④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重力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
C.③和④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重力是引起彎曲生長的因素
D.①和②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單側光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
例2 根橫放時,平衡石(一種淀粉體)會沉降到細胞底部,刺激內質網釋放Ca2+到細胞質內,Ca2+與特定蛋白質相結合,激活細胞底部的鈣泵和生長素泵,于是橫放的根的下側生長素濃度高于上側,進而造成根向下彎曲生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重力、生長素、Ca2+都屬于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信號
B.重力信號通過平衡石經過一系列變化最終轉變成運輸Ca2+和生長素的信號
C.倒伏玉米的根部細胞內平衡石影響生長素運輸,抑制根部近地側的生長
D.當內質網中初始Ca2+水平較低時,根橫放時其向地性程度增強
概念2 植物的生殖受到光周期及溫度的調控
(閱讀教材P119~120,完成填空)
1.光周期對植物開花的影響
2.溫度對植物開花的影響
[辨正誤]
(1)植物的開花與日照長度無關,而是需要一定時長的持續夜長。(  )
(2)春化作用中感受低溫刺激的部位一般在莖尖。(  )
(3)接受光的照射時,光敏色素會從一種形式轉變成另一種形式。(  )
(4)植物感受光周期變化的部位是莖尖。(  )
1.(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多數種類屬于短日植物,科學家為探究菊花感受光的部位,分別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開始前,先去掉菊花頂芽附近的葉片。
甲組:全株接受長日照處理,不開花。
乙組:全株接受短日照處理,開花。
丙組:葉接受短日照處理,頂端長日照處理,開花。
丁組:葉接受長日照處理,頂端短日照處理,不開花。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菊花在正常情況下于國慶節前后開花,如果想要其在五一節前后開花,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結果說明了短日植物的感光部位在植物體的哪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實驗結果猜測,光敏色素可能在植物體的哪些部位產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學實驗與探究情境)科學家用紅光和紅外光依次照射的方法,對一批萵苣種子進行處理,然后置于暗處。一段時間后,這些萵苣種子的發芽情況如下表所示。
組別 光照射處理方式 發芽情況
對照組 無光照 不發芽
組1 紅光 發芽
組2 紅光→紅外光 不發芽
組3 紅光→紅外光→紅光 發芽
組4 紅光→紅外光→紅光→紅外光 不發芽
(1)由上述實驗結果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萵苣種子對紅光的反應遠比紅外光敏感,如果經過紅光和紅外光處理后,將萵苣種子置于自然光下而不是黑暗條件下,萵苣種子的發芽情況會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科學研究發現,低溫誘導可促進植物開花,該作用稱為春化作用。經低溫處理后,植物體內會出現一些新的蛋白質,其中有一種物質稱為春化素(植物激素)。請閱讀以下資料并回答相關問題:
資料1 白菜等不經低溫處理只長葉不開花,赤霉素(C19H22O6)能讓植株抽苔開花。
資料2 冬小麥、燕麥經低溫處理后體內赤霉素含量比未處理的多。
資料3 赤霉素處理的植株先長葉后開花,春化處理的植株邊開花邊長葉。
(1)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的,其中促進植物生長方面與赤霉素有協同作用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種)。
赤霉素主要引起細胞的    生長,若水稻體內赤霉素含量過高,則易引發   病。
(2)植物對引起春化作用的低溫具有較高的耐受力,主要是因為此時植物體內的    (填植物激素)含量相對較高所致。
(3)冬小麥經低溫處理后體內赤霉素含量增加,赤霉素與春化素是否為同一種物質?請說明判斷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以致用】
                
例1 (2024·杭州及周邊)科學家研究了某植物的開花與光周期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實驗分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由實驗可知該植物為短日植物
B.控制開花的因素是持續不斷暗期的長度,而不是日照的長度
C.光周期控制植物的開花是長期進化的結果
D.若實驗植物為長日植物,在暗期內不斷閃光可使其延遲開花
“二看法”判斷光照變化對植物開花的影響
例2 (2024·寧波期末)經歷低溫誘導促使植物開花的作用稱為春化作用,該過程受到低溫和光周期的雙重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所有的生理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的
B.植物生長發育僅受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C.光作為一種信號,參與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D.植物激素的產生和分布是基因表達調控的結果
植物生長發育的整體調控
①植物的生長、發育、繁殖、休眠都處在基因選擇性表達的調控之下。
②激素作為信息分子,會影響細胞的基因表達,從而起到調節作用。
③激素的產生和分布是基因選擇性表達調控的結果,也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④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構成的網絡調節的結果。
感悟真題
1.(2023·浙江6月選考,15)為研究紅光、遠紅光及赤霉素對萵苣種子萌發的影響,研究小組進行黑暗條件下萵苣種子萌發的實驗。其中紅光和遠紅光對萵苣種子赤霉素含量的影響如圖甲所示,紅光、遠紅光及外施赤霉素對萵苣種子萌發的影響如圖乙所示。
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遠紅光處理萵苣種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進種子萌發
B.紅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進合成赤霉素相關基因的表達
C.紅光與赤霉素處理相比,萵苣種子萌發的響應時間相同
D.若紅光處理結合外施脫落酸,萵苣種子萌發率比單獨紅光處理高
2.(2023·廣東卷,15)種植和欣賞水仙是廣東的春節習俗。當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內后,其體內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導致徒長甚至倒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水仙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號發生改變
B.水仙葉綠素傳遞的光信號發生改變
C.水仙轉入室內后不能發生向光性彎曲
D.強光促進了水仙花莖及葉的伸長生長
3.(2022·遼寧卷,10)亞麻籽可以榨油,莖稈可以生產纖維。在亞麻生長季節,北方比南方日照時間長,亞麻開花與晝夜長短有關,只有白天短于一定的時長才能開花。赤霉素可以促進植物伸長生長,但對亞麻成花沒有影響。烯效唑可抑制植物體內赤霉素的合成。下列在黑龍江省栽培亞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適當使用烯效唑,以同時生產亞麻籽和亞麻纖維
B.適當使用赤霉素,以同時生產亞麻籽和亞麻纖維
C.適當使用赤霉素,以提高亞麻纖維產量
D.適當使用烯效唑,以提高亞麻籽產量
4.(2023·全國甲卷,2)植物激素是一類由植物體產生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轉變成生長素
B.生長素可以從產生部位運輸到其他部位發揮作用
C.生長素和乙烯可通過相互作用共同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
D.植物體內生長素可以作為催化劑直接參與細胞代謝過程
5.(2023·新課標卷,31節選)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多種因素調控。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增殖是植物生長發育的基礎。細胞增殖具有周期性,細胞周期中的分裂間期為分裂期進行物質準備,物質準備過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給黑暗中生長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態出現明顯變化,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光信號的受體有    (答出1點即可),除了光,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環境因素還有    (答出2點即可)。
課時4 植物對多種環境信號做出反應
概念1
自主建構
2.(1)根冠 (2)伸長區 (3)生長素 (4)內質網 鈣泵 生長素泵 高 慢
辨正誤
(1)× 提示:根中感受重力的細胞在根冠。
(2)√ 
(3)× 提示:向光性不能體現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
合作探究
(1)提示:重力。
(2)提示:根和莖很可能會繼續橫向生長 ,因為太空中幾乎沒有重力。
(3)提示:重力作用于水平放置的幼苗,導致根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但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所以近地側的生長受到抑制,而遠地側的生長受到促進。
(4)提示:前者能,后者不能。
(5)提示:根向地生長,可以深入泥土,利于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莖背地生長,可以將枝條伸向天空,利于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
學以致用
例1 C [①中是單側光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燕麥彎曲生長,②中是單側光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燕麥彎曲生長不明顯,④中光照均勻,重力的作用引起燕麥彎曲生長,①和②無法說明單側光是引起燕麥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①和④無法說明引起燕麥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是單側光還是重力,A、B、D錯誤。]
例2 D [由題干信息可知,重力、生長素、Ca2+都能影響細胞生長,都屬于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信號,A正確;由題干信息可知,平衡石會沿著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體內一系列信號的改變,激活細胞底部的鈣泵和生長素泵,說明重力信號通過平衡石經過一系列變化最終轉變成運輸Ca2+和生長素的信號,B正確;結合題干信息可知,倒伏玉米的根近地側積累較多的生長素,由于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故高濃度的生長素會抑制根部近地側的生長,C正確;當內質網中初始Ca2+水平較低時,其釋放Ca2+減少,不能激活足夠的鈣泵和生長素泵,故根橫放時其向地性程度減弱,D錯誤。]
概念2
自主建構
辨正誤
(1)√ (2)√ (3)√
(4)× 提示:植物感受光周期變化的部位是葉片。
合作探究
1.(1)提示:短日照一段時間
(2)提示:實驗結果說明了短日植物感光部位是植物的葉片。
(3)提示: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個部位,在葉等生長旺盛的部位比較豐富。
2.(1)提示:紅光促進萵苣種子發芽,紅外光抑制萵苣種子發芽,最后一次光照是紅光則發芽,最后一次光照是紅外光,則不發芽。
(2)提示:萵苣種子會發芽,因為自然光包含紅光和紅外光,萵苣種子對紅光更敏感,因此在自然光照射下會發芽。
3.(1)提示:生長素、細胞分裂素 伸長 惡苗
(2)提示:脫落酸
(3)提示:不是。①赤霉素處理的植株先長葉后開花,春化處理的植株邊開花邊長葉;②赤霉素的化學本質不是蛋白質,而春化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學以致用
例1 D [實驗結果顯示,該植物開花需要一定時間的連續黑暗之后才能開花,因此該植物為短日植物,A正確;由圖示后兩組的實驗條件可知,控制開花的因素是持續不斷暗期的長度,而不是日照的長度,B正確;光周期控制植物的開花是植物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進化形成的適應性表現,C正確;若實驗植物為長日植物,在暗期內不斷閃光相當于打斷了暗期,則可能會提早開花,D錯誤。]
例2 B [植物所有的生理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的,溫度太高、太低都會影響植物的生理活動,A正確;植物的生長發育是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共同調節的結果,B錯誤;光作為一種信號,會影響植物細胞內基因的表達,進而參與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C正確;植物激素的產生和分布是基因表達調控的結果,D正確。]
感悟真題
1.B [結合題圖甲、乙可知,遠紅光處理萵苣種子使赤霉素含量減少,抑制種子萌發,A錯誤;紅光處理使種子中赤霉素含量增加,推測紅光處理能激活光敏色素,促進合成赤霉素相關基因的表達,B正確;紅光與赤霉素處理相比,紅光處理的種子萌發早于赤霉素處理,且萌發率高于赤霉素處理,C錯誤;脫落酸的作用是維持種子休眠,若紅光處理結合外施脫落酸,萵苣種子萌發率可能低于單獨紅光處理,D錯誤。]
2.A [當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內后,光信號發生變化,光敏色素作為光信號的受體,感受的光信號發生改變,影響相關基因的表達,進而導致水仙徒長甚至倒伏,A正確;葉綠素可以吸收、傳遞和轉化光能,葉綠素本身不傳遞光信號,B錯誤;植物的向光性是指在單側光的作用下,向光側生長素濃度低于背光側,導致背光側生長快,向光側生長慢,植物向光彎曲,水仙轉入室內后,若給以單側光,植物仍可以發生向光彎曲,C錯誤;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內后,光強度減弱,D錯誤。]
3.C [赤霉素可以促進植物伸長生長,而烯效唑可抑制植物體內赤霉素的合成,因此用烯效唑處理亞麻植株,不能提高亞麻纖維產量,A錯誤;赤霉素可以促進植物伸長生長,但對亞麻成花沒有影響,而亞麻開花與晝夜長短有關,因此用赤霉素處理亞麻植株,不能提高亞麻籽產量,B錯誤;赤霉素有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株增高的作用,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處理亞麻,可提高亞麻纖維的產量,C正確;烯效唑可抑制植物體內赤霉素的合成,不能調節亞麻開花,因此用烯效唑處理亞麻,不能提高亞麻籽產量,D錯誤。]
4.D [生長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頂芽、幼葉和胚,在植物體內,生長素主要是由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轉變而來的,A正確;植物激素是由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的,B正確;植物激素之間相互協調,互相配合共同影響植物生命活動,調節植物生長發育,C正確;生長素是一種植物激素,作為一種信號調節細胞的生命活動,不是催化劑,D錯誤。]
5.(1)DNA分子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2)光敏色素 溫度、重力
解析 (1)細胞周期中的分裂間期為分裂期進行物質準備,物質準備過程主要包括DNA分子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2)植物能對光作出反應,是因為其具有能接受光信號的分子,給黑暗中生長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態出現明顯變化,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光信號的受體有光敏色素,除了光,溫度、重力等環境因素也會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共40張PPT)
第五章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課時4
植物對多種環境信號做出反應
課時概念剖析
本課時的概念為“其他因素參與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如光、重力和溫度等”,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
(1)向性運動包括向光性和向重力性等,是植物針對環境信號做出改變局部生長方式的反應。(2)植物的生殖受到光周期及溫度的調控。
目錄 CONTENTS
1.向性運動是植物對環境信號做出的生長反應
2.植物的生殖受到光周期及溫度的調控
3.感悟真題
自主建構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課時概念圖
自主建構
(閱讀教材P117~118,完成填空)
1.向性運動的定義、方向與實例
2.根的正向重力性
(1)感受重力部位:    細胞。
(2)不對稱生長部位:    細胞。
(3)信號分子:一般認為可能與    有關。
根冠
伸長區
生長素
(4)根的正向重力性的解釋
內質網
鈣泵
生長素泵


×
[辨正誤]
(1)根中感受重力的細胞在根尖分生區。( )
提示:根中感受重力的細胞在根冠。
(2)向光性和向重力性都屬于向性運動。( )
(3)向光性和根的正向重力性是植物對環境的適應,均體現了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 )
提示:向光性不能體現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

×
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
(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種子萌發后,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如果將幼苗橫過來,莖會彎曲向上生長,根則彎曲向下生長,如下圖所示。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決定上述根和莖生長方向的外界刺激是什么?
提示:重力。
(2)如果將該幼苗橫放在太空中的“天宮二號”內,它的根、莖可能會怎樣生長?為什么?
提示:根和莖很可能會繼續橫向生長 ,因為太空中幾乎沒有重力。
(3)簡單解釋植物根向重力性出現的原因。
提示:重力作用于水平放置的幼苗,導致
根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但根對
生長素比較敏感,所以近地側的生長受到抑制,而遠地側的生長受到促進。
(4)根的正向重力性和莖的負向重力性都能體現出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嗎?
提示:前者能,后者不能。
(5)根的向地生長和莖的背地生長有什么意義嗎?
提示:根向地生長,可以深入泥土,利于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莖背地生長,可以將枝條伸向天空,利于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
【 學以致用 】
C
例1 某同學對剛萌發的盆栽燕麥分別進行了如圖所示的處理。一段時間后,①③④均明顯向上彎曲生長,②彎曲生長不明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和④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單側光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
B.①和④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重力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
C.③和④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重力是引起彎曲生長的因素
D.①和②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單側光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
解析:①中是單側光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燕麥彎曲生長,②中是單側光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燕麥彎曲生長不明顯,④中光照均勻,重力的作用引起燕麥彎曲生長,①和②無法說明單側光是引起燕麥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①和④無法說明引起燕麥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是單側光還是重力,A、B、D錯誤。
A.①和④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單側光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
B.①和④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重力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
C.③和④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重力是引起彎曲生長的因素
D.①和②能夠說明燕麥在橫放狀態下,單側光是引起彎曲生長的主要因素
D
例2 根橫放時,平衡石(一種淀粉體)會沉降到細胞底部,刺激內質網釋放Ca2+到細胞質內,Ca2+與特定蛋白質相結合,激活細胞底部的鈣泵和生長素泵,于是橫放的根的下側生長素濃度高于上側,進而造成根向下彎曲生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重力、生長素、Ca2+都屬于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信號
B.重力信號通過平衡石經過一系列變化最終轉變成運輸Ca2+和生長素的信號
C.倒伏玉米的根部細胞內平衡石影響生長素運輸,抑制根部近地側的生長
D.當內質網中初始Ca2+水平較低時,根橫放時其向地性程度增強
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重力、生長素、Ca2+都能影響細胞生長,都屬于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信號,A正確;
由題干信息可知,平衡石會沿著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體內一系列信號的改變,激活細胞底部的鈣泵和生長素泵,說明重力信號通過平衡石經過一系列變化最終轉變成運輸Ca2+和生長素的信號,B正確;
結合題干信息可知,倒伏玉米的根近地側積累較多的生長素,由于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故高濃度的生長素會抑制根部近地側的生長,C正確;
當內質網中初始Ca2+水平較低時,其釋放Ca2+減少,不能激活足夠的鈣泵和生長素泵,故根橫放時其向地性程度減弱,D錯誤。
(閱讀教材P119~120,完成填空)
1.光周期對植物開花的影響
2.溫度對植物開花的影響

[辨正誤]
(1)植物的開花與日照長度無關,而是需要一定時長的持續夜長。( )
(2)春化作用中感受低溫刺激的部位一般在莖尖。( )
(3)接受光的照射時,光敏色素會從一種形式轉變成另一種形式。( )
(4)植物感受光周期變化的部位是莖尖。( )
提示:植物感受光周期變化的部位是葉片。


×
1.(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多數種類屬于短日植物,科學家為探究菊花感受光的部位,分別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開始前,先去掉菊花頂芽附近的葉片。
甲組:全株接受長日照處理,不開花。
乙組:全株接受短日照處理,開花。
丙組:葉接受短日照處理,頂端長日照處理,開花。
丁組:葉接受長日照處理,頂端短日照處理,不開花。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菊花在正常情況下于國慶節前后開花,如果想要其在五一節前后開花,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短日照一段時間
(2)實驗結果說明了短日植物的感光部位在植物體的哪一部分?
提示:實驗結果說明了短日植物感光部位是植物的葉片。
(3)根據實驗結果猜測,光敏色素可能在植物體的哪些部位產生?
提示: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個部位,在葉等生長旺盛的部位比較豐富。
2.(科學實驗與探究情境)科學家用紅光和紅外光依次照射的方法,對一批萵苣種子進行處理,然后置于暗處。一段時間后,這些萵苣種子的發芽情況如下表所示。
組別 光照射處理方式 發芽情況
對照組 無光照 不發芽
組1 紅光 發芽
組2 紅光→紅外光 不發芽
組3 紅光→紅外光→紅光 發芽
組4 紅光→紅外光→紅光→紅外光 不發芽
(1)由上述實驗結果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提示:紅光促進萵苣種子發芽,紅外光抑制萵苣種子發芽,最后一次光照是紅光則發芽,最后一次光照是紅外光,則不發芽。
(2)萵苣種子對紅光的反應遠比紅外光敏感,如果經過紅光和紅外光處理后,將萵苣種子置于自然光下而不是黑暗條件下,萵苣種子的發芽情況會如何?
提示:萵苣種子會發芽,因為自然光包含紅光和紅外光,萵苣種子對紅光更敏感,因此在自然光照射下會發芽。
3.(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科學研究發現,低溫誘導可促進植物開花,該作用稱為春化作用。經低溫處理后,植物體內會出現一些新的蛋白質,其中有一種物質稱為春化素(植物激素)。請閱讀以下資料并回答相關問題:
資料1 白菜等不經低溫處理只長葉不開花,赤霉素(C19H22O6)能讓植株抽苔開花。
資料2 冬小麥、燕麥經低溫處理后體內赤霉素含量比未處理的多。
資料3 赤霉素處理的植株先長葉后開花,春化處理的植株邊開花邊長葉。
(1)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的,其中促進植物生長方面與赤霉素有協同作用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種)。
赤霉素主要引起細胞的  生長,若水稻體內赤霉素含量過高,則易引發   病。
提示:生長素、細胞分裂素 伸長 惡苗
(2)植物對引起春化作用的低溫具有較高的耐受力,主要是因為此時植物體內的    (填植物激素)含量相對較高所致。
提示:脫落酸
(3)冬小麥經低溫處理后體內赤霉素含量增加,赤霉素與春化素是否為同一種物質?請說明判斷的理由。
提示:不是。①赤霉素處理的植株先長葉后開花,春化處理的植株邊開花邊長葉;②赤霉素的化學本質不是蛋白質,而春化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 學以致用 】
D
例1 (2024·杭州及周邊)科學家研究了某植物的開花與光周期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實驗分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由實驗可知該植物為短日植物
B.控制開花的因素是持續不斷暗期的長度,而不是日照的長度
C.光周期控制植物的開花是長期進化的結果
D.若實驗植物為長日植物,在暗期內不斷閃光可使其延遲開花
解析:實驗結果顯示,該植物開花需要一定時間的連續黑暗之后才能開花,因此該植物為短日植物,A正確;
由圖示后兩組的實驗條件可知,控制開花的因素是持續不斷暗期的長度,而不是日照的長度,B正確;
光周期控制植物的開花是植物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進化形成的適應性表現,C正確;
若實驗植物為長日植物,在暗期內不斷閃光相當于打斷了暗期,則可能會提早開花,D錯誤。
A.由實驗可知該植物為短日植物
B.控制開花的因素是持續不斷暗期的長度,而不是日照的長度
C.光周期控制植物的開花是長期進化的結果
D.若實驗植物為長日植物,在暗期內不斷閃光可使其延遲開花
“二看法”判斷光照變化對植物開花的影響
例2 (2024·寧波期末)經歷低溫誘導促使植物開花的作用稱為春化作用,該過程受到低溫和光周期的雙重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所有的生理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的
B.植物生長發育僅受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C.光作為一種信號,參與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D.植物激素的產生和分布是基因表達調控的結果
解析:植物所有的生理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的,溫度太高、太低都會影響植物的生理活動,A正確;
植物的生長發育是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共同調節的結果,B錯誤;
光作為一種信號,會影響植物細胞內基因的表達,進而參與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C正確;植物激素的產生和分布是基因表達調控的結果,D正確。
B
植物生長發育的整體調控
①植物的生長、發育、繁殖、休眠都處在基因
選擇性表達的調控之下。
②激素作為信息分子,會影響細胞的基因表達,
從而起到調節作用。
③激素的產生和分布是基因選擇性表達調控的結果,也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④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構成的網絡調節的結果。
B
1.(2023·浙江6月選考,15)為研究紅光、遠紅光及赤霉素對萵苣種子萌發的影響,研究小組進行黑暗條件下萵苣種子萌發的實驗。其中紅光和遠紅光對萵苣種子赤霉素含量的影響如圖甲所示,紅光、遠紅光及外施赤霉素對萵苣種子萌發的影響如圖乙所示。
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遠紅光處理萵苣種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進種子萌發
B.紅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進合成赤霉素相關基因的表達
C.紅光與赤霉素處理相比,萵苣種子萌發的響應時間相同
D.若紅光處理結合外施脫落酸,萵苣種子萌發率比單獨紅光處理高
A.遠紅光處理萵苣種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進種子萌發
B.紅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進合成赤霉素相關基因的表達
C.紅光與赤霉素處理相比,萵苣種子萌發的響應時間相同
D.若紅光處理結合外施脫落酸,萵苣種子萌發率比單獨紅光處理高
解析:結合題圖甲、乙可知,遠紅光處理萵苣種子使赤霉素含量減少,抑制種子萌發,A錯誤;
紅光處理使種子中赤霉素含量增加,推測紅光處理能激活光敏色素,促進合成赤霉素相關基因的表達,B正確;紅光與赤霉素處理相比,紅光處理的種子萌發早于赤霉素處理,且萌發率高于赤霉素處理,C錯誤;
脫落酸的作用是維持種子休眠,若紅光處理結合外施脫落酸,萵苣種子萌發率可能低于單獨紅光處理,D錯誤。
A
2.(2023·廣東卷,15)種植和欣賞水仙是廣東的春節習俗。當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內后,其體內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導致徒長甚至倒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水仙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號發生改變
B.水仙葉綠素傳遞的光信號發生改變
C.水仙轉入室內后不能發生向光性彎曲
D.強光促進了水仙花莖及葉的伸長生長
解析:當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內后,光信號發生變化,光敏色素作為光信號的受體,感受的光信號發生改變,影響相關基因的表達,進而導致水仙徒長甚至倒伏,A正確;
葉綠素可以吸收、傳遞和轉化光能,葉綠素本身不傳遞光信號,B錯誤;
植物的向光性是指在單側光的作用下,向光側生長素濃度低于背光側,導致背光側生長快,向光側生長慢,植物向光彎曲,水仙轉入室內后,若給以單側光,植物仍可以發生向光彎曲,C錯誤;
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內后,光強度減弱,D錯誤。
C
3.(2022·遼寧卷,10)亞麻籽可以榨油,莖稈可以生產纖維。在亞麻生長季節,北方比南方日照時間長,亞麻開花與晝夜長短有關,只有白天短于一定的時長才能開花。赤霉素可以促進植物伸長生長,但對亞麻成花沒有影響。烯效唑可抑制植物體內赤霉素的合成。下列在黑龍江省栽培亞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適當使用烯效唑,以同時生產亞麻籽和亞麻纖維
B.適當使用赤霉素,以同時生產亞麻籽和亞麻纖維
C.適當使用赤霉素,以提高亞麻纖維產量
D.適當使用烯效唑,以提高亞麻籽產量
解析:赤霉素可以促進植物伸長生長,而烯效唑可抑制植物體內赤霉素的合成,因此用烯效唑處理亞麻植株,不能提高亞麻纖維產量,A錯誤;
赤霉素可以促進植物伸長生長,但對亞麻成花沒有影響,而亞麻開花與晝夜長短有關,因此用赤霉素處理亞麻植株,不能提高亞麻籽產量,B錯誤;
赤霉素有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株增高的作用,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處理亞麻,可提高亞麻纖維的產量,C正確;
烯效唑可抑制植物體內赤霉素的合成,不能調節亞麻開花,因此用烯效唑處理亞麻,不能提高亞麻籽產量,D錯誤。
D
4.(2023·全國甲卷,2)植物激素是一類由植物體產生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轉變成生長素
B.生長素可以從產生部位運輸到其他部位發揮作用
C.生長素和乙烯可通過相互作用共同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
D.植物體內生長素可以作為催化劑直接參與細胞代謝過程
解析:生長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頂芽、幼葉和胚,在植物體內,生長素主要是由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轉變而來的,A正確;
植物激素是由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的,B正確;
植物激素之間相互協調,互相配合共同影響植物生命活動,調節植物生長發育,C正確;
生長素是一種植物激素,作為一種信號調節細胞的生命活動,不是催化劑,D錯誤。
5.(2023·新課標卷,31節選)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多種因素調控。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增殖是植物生長發育的基礎。細胞增殖具有周期性,細胞周期中的分裂間期為分裂期進行物質準備,物質準備過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給黑暗中生長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態出現明顯變化,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光信號的受體有      (答出1點即可),除了光,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環境因素還有      (答出2點即可)。
DNA分子復制和
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光敏色素
溫度、重力
解析:(1)細胞周期中的分裂間期為分裂期進行物質準備,物質準備過程主要包括DNA分子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2)植物能對光作出反應,是因為其具有能接受光信號的分子,給黑暗中生長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態出現明顯變化,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光信號的受體有光敏色素,除了光,溫度、重力等環境因素也會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第五章 課時精練20 植物對多種環境信號做出反應(分值:50分)
選擇題:第1~10題,每小題4分,共40分。答案P194
【對點強化】
概念1 向性運動是植物對環境信號做出的生長反應
1.下列有關植物向性運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
植物向性運動的產生是植物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植物向性運動的產生原因是體內某種物質的含量或分布發生變化
將植物橫放時,根和莖都會出現向重力彎曲生長的現象
長期放在窗臺上的花會出現向光性
2.播種時隨機擺放的種子萌發后,根和莖會出現如圖所示的生長現象,以下對此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
重力會影響生長素的分布
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重力只對根的生長產生影響
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3.淀粉體—平衡石假說認為植物依靠內含淀粉體的細胞感受對重力的單一方向的刺激,使橫放的莖、根等部位發生生長素的橫向運輸。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葡萄糖經由聚合轉變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儲存于淀粉體中。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淀粉體可感受重力的方向
淀粉體最終將重力信號轉變成運輸生長素的信號
植物根部的向地生長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根的遠地側生長素分布較多,生長較快,而使根向地生長
4.圖甲為一株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時間后的生長情況,圖乙為用一定濃度梯度的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溶液處理扦插枝條后生根的情況(其中濃度為0的是對照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圖甲中的幼苗根尖產生的生長素極性運輸方向從分生區到伸長區
圖甲中生長素濃度a大于b,c大于d,故b生長快于a,c生長快于d
圖乙可以判斷出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為12 ppm
圖乙實驗的結果表明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在促進枝條生根方面表現為兩重性
概念2 植物的生殖受到光周期及溫度的調控
5.(2024·衢溫聯盟)我國自古流傳的民諺“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黃”。2021年秋,我省許多地區桂花開花卻足足晚了一個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桂花和菊花應該屬于短日植物
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一般是莖尖
桂花開花可能與光周期和溫度有關
通過人為控制光照條件,可以使桂花分批開花
6.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對某種植物莖伸長影響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 )
莖伸長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引起
赤霉素是影響莖伸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植物莖伸長與光照時間無關
該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變體
7.(2024·湖州期末)植物開花過程與光、溫度等環境信號密切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光敏色素能接受光信號,參與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
可以通過人為控制光照時間達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
日照時間對植物開花的調節本質上是對植物激素的調節
冬小麥具有春化作用說明光照參與了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
8.(2024·杭嘉湖金調研)“喚醒沉睡的種子,調控幼苗的生長。引來繁花綴滿枝,瓜熟蒂落也有時。靠的是雨露陽光,離不開信息分子。”這段文字描述了雌雄同株異花植物(如黃瓜)的生命活動調節。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喚醒沉睡的種子”過程中,赤霉素與脫落酸的相對含量發生了較明顯的改變
“繁花綴滿枝”過程中,調節多種激素的相對含量可能影響黃瓜雌花和雄花的比例
“瓜熟蒂落”過程中,黃瓜體內乙烯相對含量明顯增加,脫落酸的含量則明顯減少
“靠的是雨露陽光”過程中,光照、溫度和濕度等環境因素也會影響黃瓜的生長發育
【綜合提升】
9.(2024·麗水質量監控)紅光對植物體內SSU蛋白前體合成的促進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有活性的RP與SSU基因啟動子結合后阻礙SSU基因的轉錄
在紅光作用下,SSU基因以編碼鏈為模板合成SSU mRNA
核糖體在mRNA上由左向右移動,合成SSU蛋白前體
紅光通過影響RP蛋白的活性進而調節基因的表達過程
10.(2024·溫州十校聯考)CONSTANS(縮寫為CO)基因是監測日照長度,調控植物開花的重要基因。長日照條件下,植物韌皮部細胞中的CO蛋白會結合在成花素基因FT靠近轉錄起始的部位,從而激發基因FT表達出成花素,并可逆濃度梯度運輸到莖頂端,促進植物開花。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此過程體現了信息的傳遞
成花素從韌皮部細胞運輸到莖頂端細胞的方式為易化擴散
CO蛋白的加工與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有關
短日照處理可以提高植物CO基因的表達量并誘導其開花
11.(10分)植物開花受開花激素的影響。如下圖所示光周期(日照長短)誘導植物開花激素的產生以及影響開花的實驗,圖中植物去掉了頂端的全部葉子,A、D植株分別接受長日照、短日照;B、C植株方框內為受短日照處理的部分。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1分)對照A、D實驗可說明該植物屬于________(填“長日”或“短日”)植物。
(2)(3分)根據B、C實驗,填寫實驗報告中的相關內容:
測試項目 結果分析
感受光周期的部位(葉、頂端) ①______
接受誘導產生開花激素的部位(葉、頂端) ②______
開花激素作用的部位(葉、頂端) ③______
(3)(2分)依據以上所有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借鑒“生長素的發現”的科學實驗方法,設計一個簡單的模擬實驗,證明B株產生的開花激素可使A株條件下的同種植物開花。
第一步:切取一小段B株帶葉枝條放置在瓊脂塊上一段時間;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照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時精練20 植物對多種環境信號做出反應
1.C [植物的向性運動是植物對環境的一種適應,A正確;當植物橫放時,根會向重力方向生長,莖會背重力方向生長,C錯誤。]
2.C [根的向地生長和莖背地生長是由于重力影響生長素的分布,A正確;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B正確;重力既對根產生影響,也對莖產生影響,C錯誤;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莖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D正確。]
3.D [“淀粉體—平衡石假說”認為植物細胞依靠“淀粉體”感受對重力的單一方向刺激,A正確;植物細胞內的淀粉體感受重力信號的刺激,并將重力信號轉變成運輸生長素的信號,使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B正確;由于根部細胞對生長素比較敏感,生長素濃度較高的近地側生長受到抑制,這體現了生長素“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兩重性,C正確;根的遠地側生長素分布較少,生長較快,而使根向地生長,D錯誤。]
4.C [極性運輸主要是指生長素從植物體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即從分生區到伸長區,A正確;在重力作用下,圖甲中的根尖、莖尖處的生長素濃度a大于b,c大于d,由于根對生長素較為敏感,而莖不敏感,因此b生長快于a,c生長快于d,B正確;圖乙所示實驗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濃度為4~12 ppm范圍內均為促進生根,由于濃度梯度較大,無法判斷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C錯誤;圖乙所示實驗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濃度為16 ppm的生根量小于對照組,說明該濃度抑制根的生長,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濃度為4~12 ppm范圍內促進生根,體現了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作用的兩重性,D正確。]
5.B [植物體感受光周期變化的部位是葉片,B錯誤。]
6.B [根據題圖,光照時間長短、赤霉素、赤霉素合成抑制劑等均會影響莖的伸長,各組限制因素不同,不能一概而論,A錯誤;對比1組和2組的莖長,說明赤霉素是影響莖伸長的主要因素之一,B正確;對比1組和4組的莖長,說明植物莖伸長與光照時間長短有關,C錯誤;對比4組和5組的莖長,同樣光照時間情況下,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劑的小組莖長較短,說明該植物體自身的赤霉素合成受阻導致莖伸長受阻,該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變體,D錯誤。]
7.B [光敏色素是一種植物接受光信號的分子,但是光敏色素不參與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參與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的是光合色素,A錯誤;可以通過人為控制光照時間,使植物體內產生不同的激素進行調節作用,達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B正確;日照時間對植物開花的調節本質上是對植物的基因組進行調節,C錯誤;春化作用是指低溫誘導植物開花,說明溫度參與了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D錯誤。]
8.C [赤霉素能解除休眠,促進種子萌發,脫落酸能抑制種子的萌發,據此可推測,“喚醒沉睡的種子”過程中,赤霉素含量增加,脫落酸的含量減少,即赤霉素與脫落酸的相對含量發生了較明顯的改變,A正確;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的結果,據此可知,在“繁花綴滿枝”過程中,調節多種激素的相對含量可能影響黃瓜雌花和雄花的比例,B正確;乙烯促進果實成熟,脫落酸促進葉子和果實的脫落,乙烯和脫落酸協同調節了“瓜熟蒂落”的過程,即該過程中脫落酸的含量應該增多,C錯誤;光照、溫度和濕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從而影響黃瓜的生長發育,D正確。]
9.D [有活性的RP與SSU基因啟動子結合后促進SSU基因的轉錄,A錯誤;基因中的編碼鏈不轉錄,而模板鏈才是合成RNA的模板,B錯誤;根據多肽鏈的長短,長的翻譯在前,短的翻譯在后,核糖體在mRNA上由右向左移動,合成SSU蛋白前體,C錯誤;圖中顯示,在紅光的作用下,RP蛋白由無活性狀態變為有活性狀態,進而調節基因的表達過程,D正確。]
10.A [CO基因表達的CO蛋白,會促進FT基因表達出成花素,此過程體現了信息的傳遞,A正確;成花素從韌皮部細胞逆濃度梯度運輸到莖頂端細胞,為主動轉運,B錯誤;CO蛋白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是加工場所,C錯誤;根據題意可知,在長日照條件下,植物體內相關基因表達,植物才會開花,D錯誤。]
11.(1)短日 (2)①葉 ②葉 ③頂端 (3)短日照可誘導植物的葉產生開花激素,進而影響開花 (4)將長日照條件下的植物枝條切口,再將經B植株處理過的瓊脂塊放在切口上 植株開花 將長日照條件下的另一株植物枝條切口,將沒經過處理的瓊脂塊放在切口上 植株不開花(共22張PPT)
C
概念1 向性運動是植物對環境信號做出的生長反應
1.下列有關植物向性運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向性運動的產生是植物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B.植物向性運動的產生原因是體內某種物質的含量或分布發生變化
C.將植物橫放時,根和莖都會出現向重力彎曲生長的現象
D.長期放在窗臺上的花會出現向光性
解析:植物的向性運動是植物對環境的一種適應,A正確;當植物橫放時,根會向重力方向生長,莖會背重力方向生長,C錯誤。
2.播種時隨機擺放的種子萌發后,根和莖會出現如圖所示的生長現象,以下對此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
C
A.重力會影響生長素的分布
B.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C.重力只對根的生長產生影響
D.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解析:根的向地生長和莖背地生長是由于重力影響生長素的分布,A正確;
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B正確;
重力既對根產生影響,也對莖產生影響,C錯誤;
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莖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D正確。
3.淀粉體—平衡石假說認為植物依靠內含淀粉體的細胞感受對重力的單一方向的刺激,使橫放的莖、根等部位發生生長素的橫向運輸。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葡萄糖經由聚合轉變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儲存于淀粉體中。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淀粉體可感受重力的方向
B.淀粉體最終將重力信號轉變成運輸生長素的信號
C.植物根部的向地生長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D.根的遠地側生長素分布較多,生長較快,而使根向地生長
D
解析:“淀粉體—平衡石假說”認為植物細胞依靠“淀粉體”感受對重力的單一方向刺激,A正確;
植物細胞內的淀粉體感受重力信號的刺激,并將重力信號轉變成運輸生長素的信號,使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B正確;
由于根部細胞對生長素比較敏感,生長素濃度較高的近地側生長受到抑制,這體現了生長素“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兩重性,C正確;
根的遠地側生長素分布較少,生長較快,而使根向地生長,D錯誤。
4.圖甲為一株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時間后的生長情況,圖乙為用一定濃度梯度的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溶液處理扦插枝條后生根的情況(其中濃度為0的是對照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C
A.圖甲中的幼苗根尖產生的生長素極性運輸方向從分生區到伸長區
B.圖甲中生長素濃度a大于b,c大于d,故b生長快于a,c生長快于d
C.圖乙可以判斷出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為12 ppm
D.圖乙實驗的結果表明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在促進枝條生根方面表現為兩重性
解析:極性運輸主要是指生長素從植物體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即從分生區到伸長區,A正確;
在重力作用下,圖甲中的根尖、莖尖處的生長素濃度a大于b,c大于d,由于根對生長素較為敏感,而莖不敏感,因此b生長快于a,c生長快于d,B正確;
圖乙所示實驗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濃度為4~12 ppm范圍內均為促進生根,由于濃度梯度較大,無法判斷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C錯誤;
圖乙所示實驗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濃度為
16 ppm的生根量小于對照組,說明該濃度抑制根的生長,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濃度為4~12 ppm范圍內促進生根,體現了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作用的兩重性,D正確。
A.圖甲中的幼苗根尖產生的生長素極性運輸方向從分生區到伸長區
B.圖甲中生長素濃度a大于b,c大于d,故b生長快于a,c生長快于d
C.圖乙可以判斷出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為12 ppm
D.圖乙實驗的結果表明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在促進枝條生根方面表現為兩重性
概念2 植物的生殖受到光周期及溫度的調控
5.(2024·衢溫聯盟)我國自古流傳的民諺“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黃”。2021年秋,我省許多地區桂花開花卻足足晚了一個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桂花和菊花應該屬于短日植物
B.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一般是莖尖
C.桂花開花可能與光周期和溫度有關
D.通過人為控制光照條件,可以使桂花分批開花
解析:植物體感受光周期變化的部位是葉片,B錯誤。
B
6.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對某種植物莖伸長影響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  )
B
A.莖伸長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
劑引起
B.赤霉素是影響莖伸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C.植物莖伸長與光照時間無關
D.該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變體
A.莖伸長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引起
B.赤霉素是影響莖伸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C.植物莖伸長與光照時間無關
D.該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變體
解析:根據題圖,光照時間長短、赤霉素、赤霉素合成抑制劑等均會影響莖的伸長,各組限制因素不同,不能一概而論,A錯誤;
對比1組和2組的莖長,說明赤霉素是影響莖伸長的主要因素之一,B正確;對比1組和4組的莖長,說明植物莖伸長與光照時間長短有關,C錯誤;
對比4組和5組的莖長,同樣光照時間情況下,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劑的小組莖長較短,說明該植物體自身的赤霉素合成受阻導致莖伸長受阻,該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變體,D錯誤。
7.(2024·湖州期末)植物開花過程與光、溫度等環境信號密切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光敏色素能接受光信號,參與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
B.可以通過人為控制光照時間達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
C.日照時間對植物開花的調節本質上是對植物激素的調節
D.冬小麥具有春化作用說明光照參與了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
B
解析:光敏色素是一種植物接受光信號的分子,但是光敏色素不參與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參與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的是光合色素,A錯誤;
可以通過人為控制光照時間,使植物體內產生不同的激素進行調節作用,達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B正確;
日照時間對植物開花的調節本質上是對植物的基因組進行調節,C錯誤;
春化作用是指低溫誘導植物開花,說明溫度參與了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D錯誤。
8.(2024·杭嘉湖金調研)“喚醒沉睡的種子,調控幼苗的生長。引來繁花綴滿枝,瓜熟蒂落也有時。靠的是雨露陽光,離不開信息分子。”這段文字描述了雌雄同株異花植物(如黃瓜)的生命活動調節。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喚醒沉睡的種子”過程中,赤霉素與脫落酸的相對含量發生了較明顯的改變
B.“繁花綴滿枝”過程中,調節多種激素的相對含量可能影響黃瓜雌花和雄花的比例
C.“瓜熟蒂落”過程中,黃瓜體內乙烯相對含量明顯增加,脫落酸的含量則明顯減少
D.“靠的是雨露陽光”過程中,光照、溫度和濕度等環境因素也會影響黃瓜的生長發育
C
解析:赤霉素能解除休眠,促進種子萌發,脫落酸能抑制種子的萌發,據此可推測,“喚醒沉睡的種子”過程中,赤霉素含量增加,脫落酸的含量減少,即赤霉素與脫落酸的相對含量發生了較明顯的改變,A正確;
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的結果,據此可知,在“繁花綴滿枝”過程中,調節多種激素的相對含量可能影響黃瓜雌花和雄花的比例,B正確;
乙烯促進果實成熟,脫落酸促進葉子和果實的脫落,乙烯和脫落酸協同調節了“瓜熟蒂落”的過程,即該過程中脫落酸的含量應該增多,C錯誤;
光照、溫度和濕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從而影響黃瓜的生長發育,D正確。
9.(2024·麗水質量監控)紅光對植物體內SSU蛋白前體合成的促進機理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D
A.有活性的RP與SSU基因啟動子結合后阻礙SSU基因的轉錄
B.在紅光作用下,SSU基因以編碼鏈為模板合成SSU mRNA
C.核糖體在mRNA上由左向右移動,合成SSU蛋白前體
D.紅光通過影響RP蛋白的活性進而調節基因的表達過程
解析:有活性的RP與SSU基因啟動子結合后促進SSU基因的轉錄,A錯誤;
基因中的編碼鏈不轉錄,而模板鏈才是合成RNA的模板,B錯誤;
根據多肽鏈的長短,長的翻譯在前,短的翻譯在后,核糖體在mRNA上由右向左移動,合成SSU蛋白前體,C錯誤;
圖中顯示,在紅光的作用下,RP蛋白由無活性狀態變為有活性狀態,進而調節基因的表達過程,D正確。
A.有活性的RP與SSU基因啟動子結合后阻礙SSU基因的轉錄
B.在紅光作用下,SSU基因以編碼鏈為模板合成SSU mRNA
C.核糖體在mRNA上由左向右移動,合成SSU蛋白前體
D.紅光通過影響RP蛋白的活性進而調節基因的表達過程
10.(2024·溫州十校聯考)CONSTANS(縮寫為CO)基因是監測日照長度,調控植物開花的重要基因。長日照條件下,植物韌皮部細胞中的CO蛋白會結合在成花素基因FT靠近轉錄起始的部位,從而激發基因FT表達出成花素,并可逆濃度梯度運輸到莖頂端,促進植物開花。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此過程體現了信息的傳遞
B.成花素從韌皮部細胞運輸到莖頂端細胞的方式為易化擴散
C.CO蛋白的加工與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有關
D.短日照處理可以提高植物CO基因的表達量并誘導其開花
A
解析:CO基因表達的CO蛋白,會促進FT基因表達出成花素,此過程體現了信息的傳遞,A正確;
成花素從韌皮部細胞逆濃度梯度運輸到莖頂端細胞,為主動轉運,B錯誤;
CO蛋白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是加工場所,C錯誤;
根據題意可知,在長日照條件下,植物體內相關基因表達,植物才會開花,D錯誤。
11.植物開花受開花激素的影響。如下圖所示光周期(日照長短)誘導植物開花激素的產生以及影響開花的實驗,圖中植物去掉了頂端的全部葉子,A、D植株分別接受長日照、短日照;B、C植株方框內為受短日照處理的部分。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對照A、D實驗可說明該植物屬于    (填“長日”或“短日”)植物。
(2)根據B、C實驗,填寫實驗報告中的相關內容:
測試項目 結果分析
感受光周期的部位(葉、頂端) ①______  
接受誘導產生開花激素的部位(葉、頂端) ②______
開花激素作用的部位(葉、頂端) ③______
(3)依據以上所有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短日


頂端
短日照可誘導植物的葉產生開花激素,
進而影響開花
(4)借鑒“生長素的發現”的科學實驗方法,設計一個簡單的模擬實驗,證明B株產生的開花激素可使A株條件下的同種植物開花。
第一步:切取一小段B株帶葉枝條放置在瓊脂塊上一段時間;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___________。
對照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
將長日照條件下的植物枝條切口,再將經B植株處理過的瓊脂
塊放在切口上
植株開花
將長日照條件下的另一株植物枝條切口,將沒經過處理的瓊脂
塊放在切口上
植株不開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汪清县| 昌平区| 夏津县| 顺义区| 二连浩特市| 巧家县| 桦甸市| 广饶县| 洪洞县| 六枝特区| 吉林省| 融水| 文化| 富阳市| 通河县| 伊金霍洛旗| 西畴县| 阜平县| 河曲县| 龙门县| 青神县| 大厂| 扶余县| 静海县| 邳州市| 曲阳县| 聂拉木县| 潞城市| 松滋市| 沂源县| 略阳县| 嵊泗县| 天柱县| 临猗县| 青州市| 海原县| 神池县| 大城县| 青海省| 南皮县|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