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章 第二節 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課件 學案 練習,共4份)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穩態與調節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章 第二節 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課件 學案 練習,共4份)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穩態與調節

資源簡介

課時2 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
課時概念剖析 本課時的概念為“科學家經過不斷的探索,發現了植物生長素,并揭示了它在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這個概念的建構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
(1)2,4-D等生長素類似物可以促進插條生根,并表現出兩重性。(2)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
概念1 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
(閱讀教材P103,完成填空)
1.兩重性的含義
低濃度時    生長,濃度太高則會抑制生長,甚至導致植物死亡。
2.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
3.兩重性的表現
提醒 ①根的向地性生長和頂端優勢均能體現出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②幼苗的向光性和莖的背地性不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③根也有頂端優勢現象,即主根優先生長,而側根的生長受到抑制。
[辨正誤]
(1)生長素的作用效果受植物的種類、器官種類和生長素濃度等因素影響。(  )
(2)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通過擴散的方式運輸到側芽部位。(  )
(3)同一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對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應可能不同。(  )
(4)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均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
1.(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下圖表示的是不同器官在不同濃度生長素作用下的生長情況,據圖分析回答:
(1)據圖分析三種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度的高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長素的兩重性可簡單地理解成“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這里的“高濃度”和“低濃度”的界限指的是圖中哪幾個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A→A′的含義是不是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大,對根的抑制作用逐漸增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如圖表示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長素濃度下的作用,請分析回答:
(1)若曲線表示植物的幼苗,其出現向光性時,測得其向光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其背光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曲線表示植物的莖,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莖的背地性時,測得其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曲線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根的向地性時,測得其根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近地側濃度范圍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上述分析,解釋水平放置的幼苗,莖表現背地性生長而根卻表現出向地性生長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羅漢果是分布于廣西北部山區的中國特有的藥用植物。羅漢果內含的羅漢果甜苷V的應用前景廣闊,需求量不斷增加。有籽果實對羅漢果甜苷V的提取和利用會造成很大的困難。利用生長素刺激羅漢果雌蕊能獲得發育成熟的無籽果實,較好地解決了生產上的難題,使加工成本和難度均大幅度地降低。
(1)培養無籽羅漢果需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處理雌蕊,處理的時期和條件是    。
A.開花后,去掉雄蕊
B.開花后,不去掉雄蕊
C.花蕾期,去掉雄蕊
D.花蕾期,不去掉雄蕊
(2)如圖為摘去頂芽對羅漢果植株側芽生長影響的探究實驗結果。
①甲組與乙組比較,能否說明生長素抑制了側芽生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組與乙組的結果說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園林實踐中,多采用扦插帶芽枝條的方法大批量繁育苗木。選用帶芽枝條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以致用】
例1 如圖所示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某一器官生長影響的曲線,從圖中可以分析得出(  )
A.若B點對應頂芽生長素濃度,則同一枝條的側芽生長素濃度對應AB之間
B.若B點對應莖背光側的生長素濃度,則莖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對應BC之間
C.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點對應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對應AB之間
D.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點對應根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則根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大于D
例2 農田中農作物大多數是單子葉植物,雜草以雙子葉植物為主;果園中的果樹和雜草則相反。如圖表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對不同濃度的生長素的反應效果。據此可知用生長素類似物作除草劑可用于農田還是果園?理由是(  )
A.果園,果園中低濃度除草劑溶液既可以促進果樹生長,又可以抑制雜草生長
B.果園,果園中高濃度除草劑溶液既可以促進果樹生長,又可以抑制雜草生長
C.農田,農田中低濃度除草劑溶液既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又可以抑制雜草生長
D.農田,農田中高濃度除草劑溶液既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又可以抑制雜草生長
不同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度曲線模型
概念2 2,4-D等生長素類似物可促進插枝生根,且表現出兩重性
              
(閱讀教材P102~103,完成填空)
探究2,4-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活動)
[辨正誤]
(1)用土培法插枝時,可在扦插前把枝條基部放進不同濃度的2,4-D溶液中浸泡數天。(  )
(2)在探究2,4-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實驗中應把枝條上的芽全部清除。(  )
(3)若某組插條的平均生根數明顯少于2,4-D濃度為0的空白對照組,則可說明該組所用的2,4-D濃度過高,抑制了插枝生根。(  )
(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為探究2,4-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研究人員在母體植株上選擇適宜的枝條,在一定部位進行環剝去除樹皮(含韌皮部),將一定濃度的2,4-D涂抹于環剝口上端,并用濕土包裹環剝部位,觀察枝條的生根情況,實驗的部分結果如表所示:
組 別 2,4-D用 量(mg/枝) 處理枝條數 第90天 存活枝條數 第90天時生根枝條數 首次出根所需天數 
① 0 50 50 12 75
② 0.5 50 50 40 30
③ 1.0 50 50 43 25
④ 1.5 50 50 41 30
⑤ 2.0 50 43 38 30
⑥ 3.0 50 37 33 33
(1)本實驗中的無關變量主要有哪些?應如何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實驗中哪一組為空白對照組?除空白對照之外,該實驗還設置了何種對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據表可知,2,4-D用量為0時,有些枝條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數較多,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實驗結果,若要從表中所列各2,4-D用量中確定促進該植物枝條生根效果最佳用量,你認為需要提供的根的觀測指標還有哪些?(答出兩點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以致用】
例1 (2023·廣東卷,9)某研學小組參加勞動實踐,在校園試驗田扦插繁殖藥用植物兩面針種苗。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插條只能保留1個芽以避免養分競爭
B.插條均應剪去多數葉片以避免蒸騰作用過度
C.插條的不同處理方法均應避免使用較高濃度NAA
D.插條均須在黑暗條件下培養以避免光抑制生根
例2 (2023·嘉興高二期中)某同學為了驗證不同濃度生長素溶液對根生長的影響,將若干小麥種子浸潤萌發,待根長到3~5 cm后,在根尖的“某一區域”剪取10 mm長的根段若干,分別等量地浸泡于不同濃度生長素溶液中一段時間,測量根段的長度,記錄實驗結果如表所示,據表得出結論,正確的是(  )
生長素濃度/ppm 0 10-5 10-4 10-3 10-2 10-1
兩天后根段的平均長度/mm 15 15.5 16.2 15.8 14.6 14.2
A.表中數據可以體現生長素對根生長作用的兩重性
B.表中數據可以確定生長素促進根生長的最適濃度
C.生長素濃度為0 ppm的這組實驗可以省略
D.生長素濃度超過10-3 ppm后,對根的生長起抑制作用
有關探究2,4-D對插枝生根作用的幾個常考易錯點
(1)設置對照實驗
(2)遵循單一變量原則:本實驗的自變量是2,4-D溶液的濃度。
(3)控制好無關變量:為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還應注意把實驗材料放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下培養,如光照不宜過強,溫度、濕度等條件相對適宜。
(4)在預實驗確定的濃度范圍內多設置幾個濃度梯度進一步實驗,但濃度梯度的設置也不是越多越好,原因如下:一是效果不明顯,二是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人為增加實驗的難度。
(5)所謂的“促進”生長與“抑制”生長,是與空白對照組的生長情況相對而言的,生長速度(或生根數量)比空白對照組快(或多)的即為“促進”,慢(或少)的即為“抑制”,相同的即為“既不促進也不抑制”。
1.(2019·4月浙江選考,11)下列關于生長素及其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的生長是由單側光引起的
B.生長素在細胞內可由色氨酸合成
C.生長素由苗尖端產生并促進苗尖端的伸長
D.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2.(2018·浙江4月選考,9)某同學進行了2,4-D對插枝生根作用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其中丙是蒸餾水處理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縱坐標的名稱只能用根數量表示
B.2,4-D的濃度是該實驗的可變因素
C.由圖中可知甲組的2,4-D濃度高于乙組
D.達到A點的生根效果,甲組處理時間比乙組長
3.(2016·浙江10月選考卷,10)在“探究2,4 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的活動中,將某種植物枝條分成兩組進行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兩組應選用長勢相同的枝條
B.用根的數目和長度作為觀測指標
C.一組用蒸餾水處理,另一組用等量2,4 D溶液處理
D.實驗結論是2,4 D濃度越高,促進生根的作用越強
4.(2021·全國甲卷,3)生長素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等多種生理功能。下列與生長素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生長的“頂端優勢”現象可以通過去除頂芽而解除
B.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可以運到側芽附近從而抑制側芽生長
C.生長素可以調節植物體內某些基因的表達從而影響植物生長
D.在促進根、莖兩種器官生長時,莖是對生長素更敏感的器官
課時2 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
概念1
自主建構
1.促進
2.①敏感 遲鈍 ②根 莖
3.抑制 頂芽 側芽 抑制
辨正誤
(1)√ 
(2)× 提示: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通過主動轉運的方式運輸到側芽部位。
(3)√ 
(4)× 提示:根的向地性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莖的背地性不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合作探究
1.(1)提示:根>芽>莖。
(2)提示:對根、芽和莖而言,“高濃度”和“低濃度”的界限分別是A′、B′和C′對應的生長素濃度。
(3)提示:不是,A→A′的含義是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大,對根的促進作用逐漸減弱。
2.(1)提示:大于m小于M。
(2)提示:大于0小于m。
(3)提示:大于i。
(4)提示:莖對生長素不敏感,濃度高的近地側促進生長作用強,濃度低的遠地側促進作用弱,近地側生長速度快于遠地側,因而表現出背地性生長;而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濃度高的近地側抑制生長,而濃度低的遠地側促進生長,遠地側生長速度快于近地側,因而表現出向地性生長。
3.(1)提示:C
(2)①提示:不能說明。甲、乙組的自變量是頂芽的有無而不是側芽生長素的濃度,只能說明頂芽的存在抑制了側芽的生長。
②提示:外源生長素抑制了側芽的生長。
(3)提示:芽能產生生長素,能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
學以致用
例1 C [在頂端優勢中,頂芽優先生長,側芽的生長素濃度過高造成生長受抑制,若B點對應為頂芽生長素濃度,則同一枝條的側芽必然為C點之后對應的生長素濃度,A錯誤;莖在單側光的刺激下,生長素由向光一側朝背光一側運輸,導致背光一側生長素多,生長快,因此若B點對應為莖背光側的生長素濃度,則莖向光側為B點之前對應的生長素濃度,B錯誤;把植株水平放置,由于重力的作用,莖的近地一側生長素分布多,生長快,遠地一側生長素分布少,長得慢,因此若B點對應為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則莖的遠地側為B點之前對應的生長素濃度,C正確;同樣由于重力的作用,使根的近地一側生長素分布多,但是由于根對生長素濃度很敏感,此時根的近地一側生長受到抑制,而遠地一側反而由于生長素濃度低,長得快,因此若B點對應為根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則根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大于C,D錯誤。]
例2 D [果園中的果樹是雙子葉植物而雜草是單子葉植物,農田中農作物是單子葉植物而雜草是雙子葉植物。所以用生長素類似物所配制的除草劑主要用于農田,濃度較高時既可以抑制雙子葉雜草生長,又可促進單子葉農作物生長。]
概念2
自主建構
生根 不同 生長素類似物 2,4-D 基部 浸蘸 范圍 梯度 統計學 2,4-D濃度
辨正誤
(1)× 提示:用土培法插枝時,可在扦插前把枝條基部放進不同濃度的2,4-D溶液中浸蘸數秒鐘(約5 s)。
(2)× 提示:該實驗中每根枝條上應保留相同數量的發育程度大致相同的芽。
(3)√
合作探究
(1)提示:無關變量有溫度、處理時間、植物插條的生理狀況等;應設置為相同且適宜。
(2)提示:組①為空白對照組;組②~⑥構成相互對照。
(3)提示:枝條自身產生的生長素較少,積累到生根所需濃度時間長。
(4)提示:每個枝條的生根數量、根的長度等。
學以致用
例1 B [為提高捍插枝條的成活率,插條一般保留3~4個芽,因為芽能產生生長素,有利于插條生根,A錯誤;當插條上葉片較多時,蒸騰作用過于旺盛,導致插條失水過多死亡,因此應剪去多數葉片以降低蒸騰作用,B正確;不同濃度的NAA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C錯誤;為降低插條的蒸騰作用,同時又可以使其進行光合作用,常常在弱光下進行扦插,D錯誤。]
例2 A [由表格數據可知,生長素對根段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A正確;表中數據無法確定生長素的最適濃度,若要探究最適濃度,還需要進一步設置一系列更小的濃度梯度,B錯誤;實驗遵循對照原則,生長素濃度為0 ppm為對照組,不可以省略,否則實驗不具有科學性,C錯誤;生長素濃度超過10-3 ppm后,由于10-3與10-2之間還有一系列濃度數值,故對根的生長不一定是抑制作用,D錯誤。]
感悟真題
1.B [單側光會引起生長素在背光面和向光面的分布不均,進而引起植物的向光彎曲生長,植物的生長并不是單側光引起的,A錯誤;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是在細胞內由色氨酸合成的,B正確;生長素在苗尖端產生,運輸到尖端下部,促進尖端下部的伸長,C錯誤;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錯誤。]
2.B [圖中的縱坐標也可以用生根的總長度來表示,A錯誤;丙組是蒸餾水處理組,甲組和乙組的實驗結果不同,說明甲組和乙組的2,4-D濃度不同,據此認為2,4-D的濃度是該實驗的可變因素(即該實驗的自變量),B正確;甲組的促生根的效果比乙組高,但是在最適2,4-D濃度兩側存在促生根效果相同的兩種濃度,所以不能確定甲、乙濃度高低,C錯誤;據圖分析可知,達到A點的生根效果,甲組處理時間比乙組短,D錯誤。]
3.D [枝條的長勢屬于無關變量,要保持一致,A正確;本實驗可以通過觀察枝條生根的長度及數量作為觀察的指標,B正確;蒸餾水組屬于對照組,使用2,4-D的屬于實驗組,C正確;2,4-D屬于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如果濃度太高會發揮抑制作用,D錯誤。]
4.D [植物的“頂端優勢”是指頂芽產生的生長素極性運輸到達側芽部位并積累,使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側芽生長,從而表現出頂芽優先于側芽生長的現象。摘除頂芽后,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逐漸降低到適宜的濃度,頂端優勢解除,A、B正確;高濃度生長素通過促進乙烯的合成從而抑制植物的生長,是通過調節與乙烯合成有關的基因的表達來實現的,C正確;同種植物的根、芽、莖幾種器官中,根對生長素最敏感,莖對生長素最不敏感,D錯誤。](共38張PPT)
第五章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課時2
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
課時概念剖析
本課時的概念為“科學家經過不斷的探索,發現了植物生長素,并揭示了它在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這個概念的建構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
(1)2,4-D等生長素類似物可以促進插條生根,并表現出兩重性。(2)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
目錄 CONTENTS
1.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
2. 2,4-D等生長素類似物可促進插枝生根,且表現出兩重性
3.感悟真題
自主建構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課時概念圖
自主建構
促進
(閱讀教材P103,完成填空)
1.兩重性的含義
低濃度時    生長,濃度太高則會抑制生長,甚至導致植物死亡。
2.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
敏感
遲鈍


3.兩重性的表現
抑制
頂芽
側芽
抑制
提醒 ①根的向地性生長和頂端優勢均能體現出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②幼苗的向光性和莖的背地性不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③根也有頂端優勢現象,即主根優先生長,而側根的生長受到抑制。

[辨正誤]
(1)生長素的作用效果受植物的種類、器官種類和生長素濃度等因素影響。( )
(2)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通過擴散的方式運輸到側芽部位。( )
提示: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通過主動轉運的方式運輸到側芽部位。
(3)同一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對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應可能不同。( )
(4)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均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
提示:根的向地性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莖的背地性不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

×
1.(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如圖表示的是不同器官在不同濃度生長素作用下的生長情況,據圖分析回答:
(1)據圖分析三種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度的高低。
提示:根>芽>莖。
(2)生長素的兩重性可簡單地理解成“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這里的“高濃度”和“低濃度”的界限指的是圖中哪幾個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
提示:對根、芽和莖而言,“高濃度”和“低濃度”的界限分別是A′、B′和C′對應的生長素濃度。
(3)圖中A→A′的含義是不是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大,對根的抑制作用逐漸增強?
提示:不是,A→A′的含義是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大,對根的促進作用逐漸減弱。
2.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如圖表示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長素濃度下的作用,請分析回答:
(1)若曲線表示植物的幼苗,其出現向光性時,
測得其向光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其背光側生
長素濃度范圍是多少?
提示:大于m小于M。
(2)若曲線表示植物的莖,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莖的背地性時,測得其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多少?
提示:大于0小于m。
(3)若曲線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根的
向地性時,測得其根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近地
側濃度范圍是多少?
提示:大于i。
(4)根據上述分析,解釋水平放置的幼苗,莖表現背地性生長而根卻表現出向地性生長的原因。
提示:莖對生長素不敏感,濃度高的近地側促進生長作用強,濃度低的遠地側促進作用弱,近地側生長速度快于遠地側,因而表現出背地性生長;而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濃度高的近地側抑制生長,而濃度低的遠地側促進生長,遠地側生長速度快于近地側,因而表現出向地性生長。
3.(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羅漢果是分布于廣西北部山區的中國特有的藥用植物。羅漢果內含的羅漢果甜苷V的應用前景廣闊,需求量不斷增加。有籽果實對羅漢果甜苷V的提取和利用會造成很大的困難。利用生長素刺激羅漢果雌蕊能獲得發育成熟的無籽果實,較好地解決了生產上的難題,使加工成本和難度均大幅度地降低。
(1)培養無籽羅漢果需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處理雌蕊,處理的時期和條件是    。
A.開花后,去掉雄蕊 B.開花后,不去掉雄蕊
C.花蕾期,去掉雄蕊 D.花蕾期,不去掉雄蕊
提示:C
(2)如圖為摘去頂芽對羅漢果植株側芽生長影響的探究實驗結果。
①甲組與乙組比較,能否說明生長素抑制了側芽生長?
提示:不能說明。甲、乙組的自變量是頂芽的有無
而不是側芽生長素的濃度,只能說明頂芽的存在抑
制了側芽的生長。
②丙組與乙組的結果說明什么?
提示:外源生長素抑制了側芽的生長。
(3)園林實踐中,多采用扦插帶芽枝條的方法大批量繁育苗木。選用帶芽枝條有什么好處?
提示:芽能產生生長素,能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
【 學以致用 】
C
例1 如圖所示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某一器官生長影響的曲線,從圖中可以分析得出(  )
A.若B點對應頂芽生長素濃度,則同一枝條的側芽生長素濃度對應AB之間
B.若B點對應莖背光側的生長素濃度,則莖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對應BC之間
C.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點對應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對應AB之間
D.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點對應根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則根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大于D
解析:在頂端優勢中,頂芽優先生長,側芽的生長素濃度過高造成生長受抑制,若B點對應為頂芽生長素濃度,則同一枝條的側芽必然為C點之后對應的生長素濃度,A錯誤;
莖在單側光的刺激下,生長素由向光一側朝背光一側運輸,導致背光一側生長素多,生長快,因此若B點對應為莖背光側的生長素濃度,則莖向光側為B點之前對應的生長素濃度,B錯誤;
把植株水平放置,由于重力的作用,莖的近地一側生長素分布多,生長快,遠地一側生長素分布少,長得慢,因此若B點對應為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則莖的遠地側為B點之前對應的生長素濃度,C正確;
同樣由于重力的作用,使根的近地一側生長素分布多,但是由于根對生長素濃度很敏感,此時根的近地一側生長受到抑制,而遠地一側反而由于生長素濃度低,長得快,因此若B點對應為根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則根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大于C,D錯誤。
D
例2 農田中農作物大多數是單子葉植物,雜草以雙子葉植物為主;果園中的果樹和雜草則相反。如圖表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對不同濃度的生長素的反應效果。據此可知用生長素類似物作除草劑可用于農田還是果園?理由是(  )
A.果園,果園中低濃度除草劑溶液既可以促進果樹生長,又可以抑制雜草生長
B.果園,果園中高濃度除草劑溶液既可以促進果樹生長,又可以抑制雜草生長
C.農田,農田中低濃度除草劑溶液既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又可以抑制雜草生長
D.農田,農田中高濃度除草劑溶液既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又可以抑制雜草生長
解析:果園中的果樹是雙子葉植物而雜草是單子葉植物,農田中農作物是單子葉植物而雜草是雙子葉植物。所以用生長素類似物所配制的除草劑主要用于農田,濃度較高時既可以抑制雙子葉雜草生長,又可促進單子葉農作物生長。
A.果園,果園中低濃度除草劑溶液既可以促進果樹生長,又可以抑制雜草生長
B.果園,果園中高濃度除草劑溶液既可以促進果樹生長,又可以抑制雜草生長
C.農田,農田中低濃度除草劑溶液既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又可以抑制雜草生長
D.農田,農田中高濃度除草劑溶液既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又可以抑制雜草生長
不同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度曲線模型
生根
閱讀教材P102~103,完成填空)
探究2,4-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活動)
不同
生長素類似物
2,4-D
基部
浸蘸


梯度
統計學
2,4-D濃度
×
[辨正誤]
(1)用土培法插枝時,可在扦插前把枝條基部放進不同濃度的2,4-D溶液中浸泡數天。( )
提示:用土培法插枝時,可在扦插前把枝條基部放進不同濃度的2,4-D溶液中浸蘸數秒鐘(約5 s)。
(2)在探究2,4-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實驗中應把枝條上的芽全部清除。( )
提示:該實驗中每根枝條上應保留相同數量的發育程度大致相同的芽。
(3)若某組插條的平均生根數明顯少于2,4-D濃度為0的空白對照組,則可說明該組所用的2,4-D濃度過高,抑制了插枝生根。( )
×

(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為探究2,4-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研究人員在母體植株上選擇適宜的枝條,在一定部位進行環剝去除樹皮(含韌皮部),將一定濃度的2,4-D涂抹于環剝口上端,并用濕土包裹環剝部位,觀察枝條的生根情況,實驗的部分結果如表所示:
組別 2,4-D用 量(mg/枝) 處理枝條數 第90天 存活枝條數 第90天時生根枝條數 首次出根所需天數 
① 0 50 50 12 75
② 0.5 50 50 40 30
③ 1.0 50 50 43 25
④ 1.5 50 50 41 30
⑤ 2.0 50 43 38 30
⑥ 3.0 50 37 33 33
(1)本實驗中的無關變量主要有哪些?應如何控制?
提示:無關變量有溫度、處理時間、植物插條的生理狀況等;應設置為相同且適宜。
(2)本實驗中哪一組為空白對照組?除空白對照之外,該實驗還設置了何種對照?
提示:組①為空白對照組;組②~⑥構成相互對照。
(3)據表可知,2,4-D用量為0時,有些枝條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數較多,原因是什么?
提示:枝條自身產生的生長素較少,積累到生根所需濃度時間長。
(4)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實驗結果,若要從表中所列各2,4-D用量中確定促進該植物枝條生根效果最佳用量,你認為需要提供的根的觀測指標還有哪些?(答出兩點即可)
提示:每個枝條的生根數量、根的長度等。
【 學以致用 】
B
例1 (2023·廣東卷,9)某研學小組參加勞動實踐,在校園試驗田扦插繁殖藥用植物兩面針種苗。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插條只能保留1個芽以避免養分競爭
B.插條均應剪去多數葉片以避免蒸騰作用過度
C.插條的不同處理方法均應避免使用較高濃度NAA
D.插條均須在黑暗條件下培養以避免光抑制生根
解析:為提高捍插枝條的成活率,插條一般保留3~4個芽,因為芽能產生生長素,有利于插條生根,A錯誤;
當插條上葉片較多時,蒸騰作用過于旺盛,導致插條失水過多死亡,因此應剪去多數葉片以降低蒸騰作用,B正確;不同濃度的NAA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C錯誤;
為降低插條的蒸騰作用,同時又可以使其進行光合作用,常常在弱光下進行扦插,D錯誤。
A
例2 (2023·嘉興高二期中)某同學為了驗證不同濃度生長素溶液對根生長的影響,將若干小麥種子浸潤萌發,待根長到3~5 cm后,在根尖的“某一區域”剪取10 mm長的根段若干,分別等量地浸泡于不同濃度生長素溶液中一段時間,測量根段的長度,記錄實驗結果如表所示,據表得出結論,正確的是(  )
生長素濃度/ppm 0 10-5 10-4 10-3 10-2 10-1
兩天后根段的平均長/mm 15 15.5 16.2 15.8 14.6 14.2
A.表中數據可以體現生長素對根生長作用的兩重性
B.表中數據可以確定生長素促進根生長的最適濃度
C.生長素濃度為0 ppm的這組實驗可以省略
D.生長素濃度超過10-3 ppm后,對根的生長起抑制作用
解析:由表格數據可知,生長素對根段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A正確;
表中數據無法確定生長素的最適濃度,若要探究最適濃度,還需要進一步設置一系列更小的濃度梯度,B錯誤;
實驗遵循對照原則,生長素濃度為0 ppm為對照組,不可以省略,否則實驗不具有科學性,C錯誤;
生長素濃度超過10-3 ppm后,由于10-3與10-2之間還有一系列濃度數值,故對根的生長不一定是抑制作用,D錯誤。
有關探究2,4-D對插枝生根作用的幾個常考易錯點
(1)設置對照實驗
(2)遵循單一變量原則:本實驗的自變量是2,4-D溶液的濃度。
(3)控制好無關變量:為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還應注意把實驗材料放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下培養,如光照不宜過強,溫度、濕度等條件相對適宜。
(4)在預實驗確定的濃度范圍內多設置幾個濃度梯度進一步實驗,但濃度梯度的設置也不是越多越好,原因如下:一是效果不明顯,二是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人為增加實驗的難度。
(5)所謂的“促進”生長與“抑制”生長,是與空白對照組的生長情況相對而言的,生長速度(或生根數量)比空白對照組快(或多)的即為“促進”,慢(或少)的即為“抑制”,相同的即為“既不促進也不抑制”。
B
1.(2019·4月浙江選考,11)下列關于生長素及其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的生長是由單側光引起的
B.生長素在細胞內可由色氨酸合成
C.生長素由苗尖端產生并促進苗尖端的伸長
D.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解析:單側光會引起生長素在背光面和向光面的分布不均,進而引起植物的向光彎曲生長,植物的生長并不是單側光引起的,A錯誤;
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是在細胞內由色氨酸合成的,B正確;
生長素在苗尖端產生,運輸到尖端下部,促進尖端下部的伸長,C錯誤;
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錯誤。
B
2.(2018·浙江4月選考,9)某同學進行了2,4-D對插枝生根作用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其中丙是蒸餾水處理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縱坐標的名稱只能用根數量表示
B.2,4-D的濃度是該實驗的可變因素
C.由圖中可知甲組的2,4-D濃度高于乙組
D.達到A點的生根效果,甲組處理時間比乙組長
A.圖中縱坐標的名稱只能用根數量表示
B.2,4-D的濃度是該實驗的可變因素
C.由圖中可知甲組的2,4-D濃度高于乙組
D.達到A點的生根效果,甲組處理時間比乙組長
解析:圖中的縱坐標也可以用生根的總長度來表示,A錯誤;
丙組是蒸餾水處理組,甲組和乙組的實驗結果不同,說明甲組和乙組的2,4-D濃度不同,據此認為2,4-D的濃度是該實驗的可變因素(即該實驗的自變量),B正確;甲組的促生根的效果比乙組高,但是在最適2,4-D濃度兩側存在促生根效果相同的兩種濃度,所以不能確定甲、乙濃度高低,C錯誤;
據圖分析可知,達到A點的生根效果,甲組處理時間比乙組短,D錯誤。
D
3.(2016·浙江10月選考卷,10)在“探究2,4 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的活動中,將某種植物枝條分成兩組進行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兩組應選用長勢相同的枝條
B.用根的數目和長度作為觀測指標
C.一組用蒸餾水處理,另一組用等量2,4 D溶液處理
D.實驗結論是2,4 D濃度越高,促進生根的作用越強
解析:枝條的長勢屬于無關變量,要保持一致,A正確;
本實驗可以通過觀察枝條生根的長度及數量作為觀察的指標,B正確;
蒸餾水組屬于對照組,使用2,4-D的屬于實驗組,C正確;
2,4-D屬于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如果濃度太高會發揮抑制作用,D錯誤。
D
4.(2021·全國甲卷,3)生長素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等多種生理功能。下列與生長素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生長的“頂端優勢”現象可以通過去除頂芽而解除
B.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可以運到側芽附近從而抑制側芽生長
C.生長素可以調節植物體內某些基因的表達從而影響植物生長
D.在促進根、莖兩種器官生長時,莖是對生長素更敏感的器官
解析:植物的“頂端優勢”是指頂芽產生的生長素極性運輸到達側芽部位并積累,使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側芽生長,從而表現出頂芽優先于側芽生長的現象。摘除頂芽后,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逐漸降低到適宜的濃度,頂端優勢解除,A、B正確;
高濃度生長素通過促進乙烯的合成從而抑制植物的生長,是通過調節與乙烯合成有關的基因的表達來實現的,C正確;
同種植物的根、芽、莖幾種器官中,根對生長素最敏感,莖對生長素最不敏感,D錯誤。第五章 課時精練18 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分值:50分)
選擇題:第1~10題,每小題4分,共40分。答案P193
【對點強化】
概念1 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
1.下列關于生長素生理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其對生長的促進作用增強
適宜莖生長的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往往促進根的生長
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往往不同
成熟細胞比幼嫩細胞對生長素更敏感
2.如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此圖給你的信息是( )
①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②A、B、C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是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
③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卻抑制了芽的生長
④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反應靈敏,成熟的細胞對生長素反應不靈敏
①② ②④
①②④ ①③④
3.將植物橫放,測量根和莖生長素濃度與其生長狀況的關系如下圖甲所示,則曲線上M、N、P和Q點分別最可能對應于圖乙中的( )
a、b、c、d a、c、d、b
c、a、d、b b、d、c、a
4.生長素是人們發現和研究較早的植物激素,其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生長、誘導細胞分化。如圖表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關生長素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該植物體地上部分能合成生長素的部位只有①②③④所示結構
①生長迅速而②生長受抑制是由于②對生長素的敏感性高于①
②生長受抑制而④生長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長素無法運輸到④部位
生長素是植物體內的信號分子,必須與靶細胞上的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
5.如圖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芽生長的作用效應和植物的芽在不同濃度生長素溶液中的生長情況。圖甲中的a、b、c、d點所對應的圖乙中的生長狀況,正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概念2 2,4-D等生長素類似物可促進插枝生根,且表現出兩重性
6.在“探究2,4-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的活動中,從同一植株上剪下的長勢相同的枝條分成3組,分別插入3只燒杯中,其中1號和2號燒杯內裝不同濃度的2,4-D溶液,3號燒杯內裝蒸餾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需每天定時測量插枝的總長度并記錄
插枝上芽的數量是無關變量,不影響實驗結果
可直接舍去與預期不符的實驗數據,不予記錄
只比較1號和2號的結果,不能得出“低濃度促進生根”的結論
7.某興趣小組探究2,4-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組別 1 2 3 4 5
2,4-D溶液濃度 0 X1 X2 X3 X4
根的平均數目/條 1.8 6.4 7.8 7.8 1.3
注:X1~X4依次增大。
下列敘述與該實驗不相符的是( )
應選用長勢相同的枝條
該實驗的對照類型為相互對照
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在X2與X3之間
結果說明2,4-D既能促進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8.某同學進行了2,4-D對插枝生根作用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若乙是蒸餾水處理組,則甲組一定是低濃度2,4-D處理組
檢測指標可以是生根數目和根的總長度
2,4-D是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是色氨酸合成的蛋白質
達到a點的生根效果所需時間是丙>乙>甲
9.(2024·舟山期末)下圖為某一興趣小組用某花卉植物扦插枝條,經不同濃度IAA浸泡30 min后的生根結果,對照組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本實驗的因變量是平均生根數
實驗結果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不同濃度的IAA處理可能出現相同的實驗結果
300 (mg·L-1)是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
【綜合提升】
10.下圖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對某種植物主根長度及側根數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促進側根數量增加的IAA溶液,會抑制主根的伸長
施用IAA對誘導側根的作用表現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
將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葉,會導致側根數量增加
與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長而側根數量少
11.(10分)生長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對此,某實驗小組的同學選用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2,4-D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
配制不同濃度的2,4-D溶液共6組;
選取生理狀況相同的一年生月季枝條,平均分為7組,將其中的6組插條下端分別浸泡在不同濃度的2,4-D溶液中,10分鐘后取出,進行無土栽培;
一段時間后取出,統計每組枝條生根數目,其結果如表所示。
組別 1 2 3 4 5 6 7
2,4-D濃度/(mol·L-1) 清水 10-15 10-13 10-11 10-9 10-7 10-5
生根平均值/(條·枝條-1) 2.0 3.8 9.4 20.3 9.1 1.3 0
請回答下列問題:
(1)(2分)該小組研究的課題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設置清水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促進該月季枝條生根的最適2,4-D溶液濃度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分)本實驗中的一年生月季枝條屬于________(變量)。對它的控制目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時精練18 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
1.C [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其對生長的促進作用加強,超過最適濃度后,對生長的促進作用減弱,直到起抑制作用,高濃度的生長素可能會導致植物死亡,A錯誤;由于根比莖對生長素敏感,因此, 適宜莖生長的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往往會抑制根的生長,B錯誤;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一般不同,C正確;在植物體內,幼嫩細胞的代謝和生長比成熟細胞旺盛,對生長素也更敏感,D錯誤。]
2.A [由圖可知,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和芽的生長都具有促進作用,卻抑制了根的生長,③錯誤;由該曲線圖可知:根、芽和莖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大小是根最敏感,其次是芽,莖最不敏感,但不能看出幼嫩細胞對生長素的反應靈敏,成熟細胞對生長素的反應不靈敏,④錯誤。]
3.B [據圖分析,P、N所在這條曲線是根的生長曲線,根對生長素敏感,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所以N表示遠地側c,P表示近地側d;另一條生長曲線為莖的生長曲線,莖對生長素不敏感,高濃度的促進生長作用明顯高于低濃度的促進生長作用,所以Q表示近地側b,M表示遠地側a。]
4.D [植物體其他部位如幼葉也能合成生長素,A錯誤;由于①頂芽合成的生長素向下運輸積累在②側芽部位,導致側芽處生長素濃度過高從而抑制了側芽的生長,B錯誤;④距離頂芽較遠,①合成的生長素運輸到④較少,因此④生長較快,C錯誤;生長素等植物激素須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后才能完成信號傳遞,從而發揮相應的作用,D正確。]
5.C [b點濃度對芽生長的促進作用最顯著,故該濃度是促進芽生長的最適宜濃度;a點位于橫軸的上方,因此該濃度也能促進芽的生長,但促進作用弱于b點對應的濃度;c點位于橫軸上,因此c點生長素濃度既不促進芽的生長也不抑制芽的生長;d點位于橫軸的下方,故d點對應的濃度抑制芽的生長。分析圖乙可知,與無生長素處理的芽生長情況比較,芽①生長明顯快,芽②生長明顯慢,芽③生長與無生長素處理的芽相同,芽④生長速度高于無生長素處理的芽而又低于芽①;綜合上述分析,可知對應關系應該為a—④、b—①、c—③、d—②,C正確。]
6.D [實驗觀測指標是枝條上根的數量或長度,A錯誤;扦插枝條上芽的數量屬于無關變量,芽會合成少量的生長素促進插條生根,從而影響實驗結果,B錯誤;實驗中出現與預期結果不符的實驗數據,不能隨意舍棄,需要記錄后分析出現該現象的原因,C錯誤;只比較1號和2號的結果,不能得出“低濃度促進生根”的結論,D正確。]
7.B [各組的枝條數量、長勢等屬于無關變量,應該保持相同,A正確;組別1的2,4-D溶液濃度為0,為空白對照組,B錯誤;X2與X3濃度下生根數目相同且較大,根據生長素的作用特點可以推測,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在X2與X3之間,C正確;與對照組相比,X1、X2、X3濃度下生根數目均大于對照組,而X4濃度下生根數目小于對照組,說明2,4-D既能促進生根也能抑制生根,D正確。]
8.C [2,4-D是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其化學本質不是蛋白質,而是小分子的有機物,C錯誤。]
9.C [據圖分析可知,該實驗的因變量是平均生根數和平均根長,A錯誤;與對照組比較,100、300、500 (mg·L-1)IAA三組處理,生根數和根長都比對照組多,只體現了促進作用,B錯誤;在最適濃度的兩側存在促進作用效果相同的兩個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濃度組,所以不同濃度的IAA處理可能出現相同的實驗結果,C正確;據圖分析可知,四組實驗中,300(mg·L-1)的IAA濃度下平均生根數最多,平均根長最長,但由于濃度梯度較大,并不能說明該濃度是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D錯誤。]
10.C [以第一幅圖IAA濃度為0時為對照,低于100%的長度即為抑制生長,顯然促進側根數量增加的IAA溶液濃度下主根的長度均低于100%,A正確;以第二幅圖IAA溶液濃度為0時的每株側根數為對照,IAA溶液超過一定的濃度對于側根的誘導起抑制作用,B正確;參照第三幅圖中植物體內生長素的運輸方向,若除去部分芽和幼葉,則地上向根部運輸的IAA量會減少,從而導致側根數目減少,C錯誤;對照前2幅圖中IAA濃度為0和10-4(mol·L-1)分析,未施用IAA的植株主根長、側根數少,D正確。]
11.(1)探究不同濃度2,4-D對一年生月季枝條生根的影響(或探究2,4-D對一年生月季枝條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 (2)起對照作用 (3)10-13~10-9( mol·L-1) (4)2,4-D溶液濃度 每個枝條的生根條數 (5)無關變量 相同、等量、有利于實驗結果的出現(共22張PPT)
課時精練18
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
(時間:30分鐘 滿分:50分)
C
概念1 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
1.下列關于生長素生理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其對生長的促進作用增強
B.適宜莖生長的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往往促進根的生長
C.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往往不同
D.成熟細胞比幼嫩細胞對生長素更敏感
解析: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其對生長的促進作用加強,超過最適濃度后,對生長的促進作用減弱,直到起抑制作用,高濃度的生長素可能會導致植物死亡,A錯誤;
由于根比莖對生長素敏感,因此, 適宜莖生長的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往往會抑制根的生長,B錯誤;
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一般不同,C正確;在植物體內,幼嫩細胞的代謝和生長比成熟細胞旺盛,對生長素也更敏感,D錯誤。
2.如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此圖給你的信息是(  )
A
①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②A、B、C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是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
③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卻抑制了芽的生長
④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反應靈敏,成熟的細胞對生長素反應不靈敏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由圖可知,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和芽的生長都具有促進作用,卻抑制了根的生長,③錯誤;由該曲線圖可知:根、芽和莖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大小是根最敏感,其次是芽,莖最不敏感,但不能看出幼嫩細胞對生長素的反應靈敏,成熟細胞對生長素的反應不靈敏,④錯誤。
①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②A、B、C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是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
③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卻抑制了芽的生長
④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反應靈敏,成熟的細胞對生長素反應不靈敏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將植物橫放,測量根和莖生長素濃度與其生長狀況的關系如如圖甲所示,則曲線上M、N、P和Q點分別最可能對應于圖乙中的(  )
B
A.a、b、c、d B.a、c、d、b
C.c、a、d、b D.b、d、c、a
解析:據圖分析,P、N所在這條曲線是根的生長曲線,根對生長素敏感,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所以N表示遠地側c,P表示近地側d;另一條生長曲線為莖的生長曲線,莖對生長素不敏感,高濃度的促進生長作用明顯高于低濃度的促進生長作用,所以Q表示近地側b,M表示遠地側a。
4.生長素是人們發現和研究較早的植物激素,其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生長、誘導細胞分化。如圖表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關生長素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D
A.該植物體地上部分能合成生長素的部位只有
①②③④所示結構
B.①生長迅速而②生長受抑制是由于②對生長素的敏感性高于①
C.②生長受抑制而④生長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長素無法運輸到④部位
D.生長素是植物體內的信號分子,必須與靶細胞上的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
A.該植物體地上部分能合成生長素的部位只有
①②③④所示結構
B.①生長迅速而②生長受抑制是由于②對生長素的敏感性高于①
C.②生長受抑制而④生長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長素無法運輸到④部位
D.生長素是植物體內的信號分子,必須與靶細胞上的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
解析:植物體其他部位如幼葉也能合成生長素,A錯誤;
由于①頂芽合成的生長素向下運輸積累在②側芽部位,導致側芽處生長素濃度過高從而抑制了側芽的生長,B錯誤;
④距離頂芽較遠,①合成的生長素運輸到④較少,因此④生長較快,C錯誤;
生長素等植物激素須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后才能完成信號傳遞,從而發揮相應的作用,D正確。
5.如圖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芽生長的作用效應和植物的芽在不同濃度生長素溶液中的生長情況。圖甲中的a、b、c、d點所對應的圖乙中的生長狀況,正確的是(  )
C
A.a—① B.b—② C.c—③ D.d—④
A.a—①
B.b—②
C.c—③
D.d—④
解析:b點濃度對芽生長的促進作用最顯著,故該濃度是促進芽生長的最適宜濃度;a點位于橫軸的上方,因此該濃度也能促進芽的生長,但促進作用弱于b點對應的濃度;c點位于橫軸上,因此c點生長素濃度既不促進芽的生長也不抑制芽的生長;d點位于橫軸的下方,故d點對應的濃度抑制芽的生長。分析圖乙可知,與無生長素處理的芽生長情況比較,芽①生長明顯快,芽②生長明顯慢,芽③生長與無生長素處理的芽相同,芽④生長速度高于無生長素處理的芽而又低于芽①;綜合上述分析,可知對應關系應該為a—④、b—①、c—③、d—②,C正確。
概念2 2,4-D等生長素類似物可促進插枝生根,且表現出兩重性
6.在“探究2,4-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的活動中,從同一植株上剪下的長勢相同的枝條分成3組,分別插入3只燒杯中,其中1號和2號燒杯內裝不同濃度的2,4-D溶液,3號燒杯內裝蒸餾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需每天定時測量插枝的總長度并記錄
B.插枝上芽的數量是無關變量,不影響實驗結果
C.可直接舍去與預期不符的實驗數據,不予記錄
D.只比較1號和2號的結果,不能得出“低濃度促進生根”的結論
D
解析:實驗觀測指標是枝條上根的數量或長度,A錯誤;
扦插枝條上芽的數量屬于無關變量,芽會合成少量的生長素促進插條生根,從而影響實驗結果,B錯誤;
實驗中出現與預期結果不符的實驗數據,不能隨意舍棄,需要記錄后分析出現該現象的原因,C錯誤;
只比較1號和2號的結果,不能得出“低濃度促進生根”的結論,D正確。
7.某興趣小組探究2,4-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B
組別 1 2 3 4 5
2,4-D溶液濃度 0 X1 X2 X3 X4
根的平均數目/條 1.8 6.4 7.8 7.8 1.3
注:X1~X4依次增大。
下列敘述與該實驗不相符的是(  )
A.應選用長勢相同的枝條 B.該實驗的對照類型為相互對照
C.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在X2與X3之間 D.結果說明2,4-D既能促進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解析:各組的枝條數量、長勢等屬于無關變量,應該保持相同,A正確;
組別1的2,4-D溶液濃度為0,為空白對照組,B錯誤;
X2與X3濃度下生根數目相同且較大,根據生長素的作用特點可以推測,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在X2與X3之間,C正確;
與對照組相比,X1、X2、X3濃度下生根數目均大于對照組,而X4濃度下生根數目小于對照組,說明2,4-D既能促進生根也能抑制生根,D正確。
8.某同學進行了2,4-D對插枝生根作用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C
A.若乙是蒸餾水處理組,則甲組一定是
低濃度2,4-D處理組
B.檢測指標可以是生根數目和根的總長度
C.2,4-D是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是色氨酸合成的蛋白質
D.達到a點的生根效果所需時間是丙>乙>甲
解析:2,4-D是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其化學本質不是蛋白質,而是小分子的有機物,C錯誤。
9.(2024·舟山期末)下圖為某一興趣小組用某花卉植物扦插枝條,經不同濃度IAA浸泡30 min后的生根結果,對照組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C
A.本實驗的因變量是平均生根數
B.實驗結果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C.不同濃度的IAA處理可能出現相同的實驗結果
D.300 (mg·L-1)是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
A.本實驗的因變量是平均生根數
B.實驗結果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C.不同濃度的IAA處理可能出現相同的實驗結果
D.300 (mg·L-1)是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
解析:據圖分析可知,該實驗的因變量是平均生根數和平均根長,A錯誤;
與對照組比較,100、300、500 (mg·L-1)IAA三組處理,生根數和根長都比對照組多,只體現了促進作用,B錯誤;
在最適濃度的兩側存在促進作用效果相同的兩個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濃度組,所以不同濃度的IAA處理可能出現相同的實驗結果,C正確;據圖分析可知,四組實驗中,300(mg·L-1)的IAA濃度下平均生根數最多,平均根長最長,但由于濃度梯度較大,并不能說明該濃度是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D錯誤。
10.如圖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對某種植物主根長度及側根數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C
A.促進側根數量增加的IAA溶液,會抑制主
根的伸長
B.施用IAA對誘導側根的作用表現為低濃度
促進、高濃度抑制
C.將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葉,會導致側根數量增加
D.與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長而側根數量少
A.促進側根數量增加的IAA溶液,會抑制主根的伸長
B.施用IAA對誘導側根的作用表現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
C.將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葉,會導致側根數量增加
D.與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長而側根數量少
解析:以第一幅圖IAA濃度為0時為對照,低于100%的長度即為抑制生長,顯然促進側根數量增加的IAA溶液濃度下主根的長度均低于100%,A正確;
以第二幅圖IAA溶液濃度為0時的每株側根數為對照,IAA溶液超過一定的濃度對于側根的誘導起抑制作用,B正確;
參照第三幅圖中植物體內生長素的運輸方向,若除去部分芽和幼葉,則地上向根部運輸的IAA量會減少,從而導致側根數目減少,C錯誤;
對照前2幅圖中IAA濃度為0和10-4(mol·L-1)分析,未施用IAA的植株主根長、側根數少,D正確。
11.生長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對此,某實驗小組的同學選用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2,4-D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
配制不同濃度的2,4-D溶液共6組;
選取生理狀況相同的一年生月季枝條,平均分為7組,將其中的6組插條下端分別浸泡在不同濃度的2,4-D溶液中,10分鐘后取出,進行無土栽培;
一段時間后取出,統計每組枝條生根數目,其結果如表所示。

組別 1 2 3 4 5 6 7
2,4-D濃度/(mol·L-1) 清水 10-15 10-13 10-11 10-9 10-7 10-5
生根平均值/(條·枝條-1) 2.0 3.8 9.4 20.3 9.1 1.3 0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小組研究的課題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設置清水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促進該月季枝條生根的最適2,4-D溶液濃度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因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實驗中的一年生月季枝條屬于     (變量)。對它的控制目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不同濃度2,4-D對一年生月季枝條生根的影響(或探究2,4-D對一年生月季枝條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
起對照作用
10-13~10-9( mol·L-1)
2,4-D溶液濃度
每個枝條的生根條數
無關變量
相同、等量、有利于實驗結果的出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翁源县| 长春市| 积石山| 英超| 宿松县| 名山县| 毕节市| 福泉市| 九龙县| 富源县| 清镇市| 商城县| 襄垣县| 蕉岭县| 东乡族自治县| 海原县| 永丰县| 喜德县| 古浪县| 濮阳县| 新田县| 秭归县| 滨州市| 资溪县| 石柱| 永清县| 平昌县| 阿尔山市| 石林| 利津县| 昌平区| 龙岩市| 壶关县| 高密市| 禹州市| 临颍县| 寿宁县| 忻城县| 恩平市|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