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5 免疫功能異常引發疾病課時概念剖析 本課時的概念為“免疫功能異常可能引發疾病,如過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1)過敏反應是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產生的強烈免疫應答。(2)自身免疫病是患者的抗體和T淋巴細胞攻擊自身組織產生的疾病。(3)HIV進入人體后,攻擊的主要對象是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被破壞而導致機體免疫缺乏,致使人體感染其他病原體而患病。概念1 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發過敏和自身免疫疾病 (閱讀教材P88,完成填空)1.過敏反應2.自身免疫病[辨正誤](1)所有的致敏原都是抗原,所有的抗原都是致敏原。( )(2)增強患者的免疫力是治療自身免疫病的關鍵。( )(3)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并非伴性遺傳病,因此男女發病率相等。( )1.(生活、學習與實踐情境)過敏是很多同學都經歷過的一種常見疾病,其反應原理如下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上圖可以看出,人體第一次接觸致敏原一般________(填“會”或“不會”)發生過敏反應。(2)圖中a物質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產生的。正常體液免疫中產生的a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中,而過敏反應中產生的a吸附在______________表面,抗體吸附細胞類型不同,引起過敏反應癥狀不同。(3)如果a吸附在皮膚上,則過敏反應出現的癥狀是皮膚出現紅腫、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等,這時局部區域的組織液會________。2.(生活、學習與實踐情境)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種原因。下圖所示是由三種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①所示為效應B細胞產生的抗體Y1與胰島β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導致__________對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島素的分泌量減少,血糖濃度升高。(2)圖中②所示的自身免疫病的患病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濃度升高。(3)圖中③所示為效應B細胞產生的抗體Y3與_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使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4)在上述三種自身免疫病中,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的是________(填數字)。有一種青少年型糖尿病,經檢查發現患者血液中胰島素含量正常,則該病的病因最有可能類似于圖示中的________(填數字)。【學以致用】例1 (2024·嘉興質檢)如圖表示人體過敏反應發生的基本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包含細胞免疫過程和體液免疫過程B.細胞①和細胞②分別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C.細胞③和細胞④分別指效應B細胞和記憶B細胞D.用藥物抑制致敏細胞釋放生物活性介質可緩解過敏癥狀體液免疫與過敏反應的比較例2 重癥肌無力患者發病機理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注:AChR為乙酰膽堿受體。A.物質a作為抗原能與B淋巴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使其迅速增殖分化為效應B細胞和記憶B細胞B.抗a抗體與物質a結合形成的沉淀可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而清除C.重癥肌無力患者是由于患者體內產生乙酰膽堿受體的抗體引起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導致的自身免疫疾病D.患者體內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上的AChR特異性結合減少,導致肌肉無法收縮概念2 免疫系統功能減退引起免疫缺乏病 (閱讀教材P88~91,完成填空)1.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特點:①與生俱來的;②缺乏B淋巴細胞或T淋巴細胞。2.后天獲得的免疫缺乏病[辨正誤](1)HIV侵染宿主細胞時,只有核酸能夠進入宿主細胞。( )(2)HIV病毒可通過性接觸、母嬰、血液、接吻、飲食等途徑傳播。( )(3)艾滋病患者免疫防御和監控功能降低,易發生病菌感染和惡性腫瘤。( )1.(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如圖表示HIV在輔助性T細胞內增殖的過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HIV主要侵入人體的____________細胞,HIV注入宿主細胞內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簡單畫出HIV在宿主細胞內遺傳信息的流動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HIV增殖所需的原料主要有哪些?由誰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隨著輔助性T細胞大量地被破壞,機體的免疫機能會如何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分析HIV侵入與機體免疫應答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HIV為什么會感染人的輔助性T細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一年時,HIV數量先上升后下降,請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HIV攻擊的主要是輔助性T細胞,為什么最終患者會死于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以致用】例1 (2023·金華高二期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會將人體免疫系統中輔助性T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并進行大規模破壞,未經治療的HIV感染會逐漸發展成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最終破壞患者的免疫功能,導致致命性機會感染及惡性腫瘤的發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與健康人群相比,HIV感染人群更易患流感B.HIV可以通過吸血昆蟲在患者與正常人之間傳播C.HIV最初侵入人體時,免疫系統能摧毀大多數病毒D.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會傳播艾滋病的危險行為有關HIV與艾滋病的幾個要點例2 HIV能通過細胞表面的CD4(一種受體蛋白)識別輔助性T細胞(如圖甲),如果給艾滋病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飾過的紅細胞,紅細胞也會被HIV識別、入侵(如圖乙)。因HIV在紅細胞內無法增殖,紅細胞成為HIV的“陷阱細胞”。這為治療艾滋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CD4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B.HIV通過攻擊紅細胞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喪失C.紅細胞可作為“陷阱細胞”與其結構有關D.入侵到紅細胞的HIV隨紅細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統清除免疫失調病類型的判斷1.(2023·浙江1月選考,17)某人的左眼球嚴重損傷,醫生建議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時摘除,右眼會因自身免疫而受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人體發育過程中,眼球內部的抗原性物質已被完全清除B.正常情況下,人體內不存在能識別眼球內部抗原的免疫細胞C.眼球損傷后,眼球內部的某些物質釋放出來引發特異性免疫D.左眼球損傷后釋放的抗原性物質運送至右眼球引發自身免疫2.(2019·浙江4月選考,4,改編)下列關于艾滋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HIV只含有一種蛋白質B.患者的血液和精液中均含有HIVC.HIV不會感染腦細胞和吞噬細胞D.艾滋病是一種先天性免疫缺乏病3.(2017·全國課標卷Ⅰ,4) 某同學將一定量的某種動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實驗小鼠體內,注射后若干天,未見小鼠出現明顯的異常表現。將小鼠分成兩組,一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發生了呼吸困難等癥狀;另一組注射生理鹽水,未見小鼠有異常表現。對實驗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現,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島素,導致小鼠血糖濃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膽堿,使小鼠骨骼肌活動減弱C.提取液中含有致敏原,引起小鼠發生了過敏反應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劑,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統4.(經典真題)某種鏈球菌的表面抗原與心臟瓣膜上某物質結構相似。被該鏈球菌感染后,機體通過免疫系統抵御該菌時可能引發某種心臟病。與這種心臟病致病機制最為相似的是(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應B.接觸某些花粉引起皮膚蕁麻疹C.HIV破壞淋巴細胞引起艾滋病D.免疫系統“敵我不分”引起系統性紅斑狼瘡課時5 免疫功能異常引發疾病概念1自主建構1.免疫 相同的抗原 功能紊亂 非致病性 遲發型2.抗體 T淋巴細胞 某一器官 全身辨正誤(1)× 提示:所有的抗原并非都是致敏原。(2)× 提示:自身免疫病是機體免疫系統反應過度引起的疾病,增強患者的免疫力不是治療自身免疫病的措施。(3)× 提示: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合作探究1.(1)不會 (2)抗體 效應B細胞 血漿 某些細胞 (3)增加 2.(1)胰島β細胞 (2)效應B細胞產生的抗體Y2直接作用于胰島β細胞 (3)靶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 (4)①② ③學以致用例1 D [根據圖中分泌抗體可知,參與過敏反應的是體液免疫,A錯誤;細胞①是輔助性T細胞,在胸腺中成熟,細胞②是B淋巴細胞,可能在骨髓中發育成熟,B錯誤;細胞③和細胞④分別是記憶B細胞和效應B細胞,C錯誤;由圖可知,致敏細胞釋放生物活性介質導致過敏癥狀,則用藥物抑制致敏細胞釋放生物活性介質可緩解過敏癥狀,D正確。]例2 D [由流程圖可知,物質a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抗體是由效應B細胞合成分泌的,由此可推知物質a作為抗原能激活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產生效應B細胞和記憶B細胞,A正確;自身免疫病是指在某些情況下,患者的抗體和T淋巴細胞攻擊自身的組織,重癥肌無力患者是由于患者體內產生乙酰膽堿受體的抗體引起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導致的自身免疫疾病,C正確;乙酰膽堿屬于神經遞質,需要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起作用,由圖示可知,抗a抗體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導致乙酰膽堿與乙酰膽堿受體特異性結合的概率減小,導致肌肉收縮無力,D錯誤。]概念2自主建構2.輔助性T 血液 母嬰 剖宮產 人工哺乳辨正誤(1)× 提示:進入宿主細胞的還有逆轉錄酶。(2)× 提示:接吻和飲食一般不會傳播HIV。(3)√合作探究1.(1)輔助性T RNA、逆轉錄酶 (2)提示:病毒RNA雙鏈DNA(3)提示: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等,均由宿主細胞提供。(4)提示:特異性免疫功能會被嚴重削弱。2.(1)提示:HIV表面的蛋白質可以與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受體特異性結合。(2)提示:剛開始HIV數量上升是因為此時人體內輔助性T細胞數量較少,后來由于輔助性T細胞數量上升,特異性免疫發揮作用消滅了部分HIV,導致HIV數量下降。(3)提示:B淋巴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殖和分化離不開輔助性T細胞的輔助,如果輔助性T細胞大量減少,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嚴重減退甚至喪失,患者容易出現惡性腫瘤或嚴重感染而導致死亡。學以致用例1 B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包括: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HIV不能通過吸血昆蟲在患者與正常人之間傳播,B錯誤。]例2 B [由題干可判斷,CD4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A正確;HIV主要攻擊人體的輔助性T細胞,它可嚴重削弱人體免疫能力,B錯誤;紅細胞可作為“陷阱細胞”是因為紅細胞表面有CD4,能被HIV識別、入侵,但其內部無細胞核及細胞器,HIV無法復制和生存,所以紅細胞作為“陷阱細胞”與其結構有關,C正確;體內凋亡的細胞可以被免疫系統清除,D正確。]感悟真題1.C [由題意可知,左眼球損傷會引起自身免疫,說明眼球內部的抗原性物質未被完全清除,A錯誤;右眼會因自身免疫而受損,說明人體內存在能識別眼球內部抗原的免疫細胞,B錯誤;抗原是特異性物質,會引起特異性免疫,C正確;左眼球破裂后晶狀體蛋白進入血液成為自身抗原,細胞產生的抗體隨體液運輸,攻擊另一只眼球中的晶狀體蛋白,屬于體液免疫,是一種自身免疫,D錯誤。]2.B [HIV含有多種蛋白質,A錯誤;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包括母嬰傳播、性接觸和血液傳播,說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和精液中均含有HIV,B正確;HIV侵入人體后能識別并結合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受體,進入該細胞進行破壞,除輔助性T細胞外,HIV也會感染腦細胞和吞噬細胞,C錯誤;艾滋病是一種后天獲得的免疫缺乏病,D錯誤。]3.C [給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島素溶液后,正常小鼠會出現頭暈、心慌、四肢無力等低血糖癥狀,A錯誤;乙酰膽堿屬于興奮性神經遞質,給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乙酰膽堿,神經會處于興奮狀態,B錯誤;機體初次接觸致敏原時,會經過體液免疫,產生抗體吸附在某些細胞表面,小鼠未出現明顯的異常表現。但機體再次接觸相同的過敏原時,會發生過敏反應,出現過敏現象,如呼吸困難等癥狀,C正確;給正常小鼠初次注射一定量呼吸抑制劑,會抑制小鼠呼吸,但題干中顯示小鼠未出現明顯的異常表現,D錯誤。 ]4.D [題干中的心臟病屬于自身免疫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致病機制與之相同。](共34張PPT)第四章 免疫調節 課時5免疫功能異常引發疾病課時概念剖析本課時的概念為“免疫功能異常可能引發疾病,如過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1)過敏反應是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產生的強烈免疫應答。(2)自身免疫病是患者的抗體和T淋巴細胞攻擊自身組織產生的疾病。(3)HIV進入人體后,攻擊的主要對象是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被破壞而導致機體免疫缺乏,致使人體感染其他病原體而患病。目錄 CONTENTS1.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發過敏和自身免疫疾病2.免疫系統功能減退引起免疫缺乏病3.感悟真題自主建構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課時概念圖自主建構免疫(閱讀教材P88,完成填空)1.過敏反應相同的抗原功能紊亂非致病性遲發型2.自身免疫病抗體T淋巴細胞某一器官全身×[辨正誤](1)所有的致敏原都是抗原,所有的抗原都是致敏原。( )提示:所有的抗原并非都是致敏原。(2)增強患者的免疫力是治療自身免疫病的關鍵。( )提示:自身免疫病是機體免疫系統反應過度引起的疾病,增強患者的免疫力不是治療自身免疫病的措施。(3)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并非伴性遺傳病,因此男女發病率相等。( )提示: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不會1.(生活、學習與實踐情境)過敏是很多同學都經歷過的一種常見疾病,其反應原理如右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右圖可以看出,人體第一次接觸致敏原一般_________(填“會”或“不會”)發生過敏反應。(2)圖中a物質是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產生的。正常體液免疫中產生的a主要分布在_______中,而過敏反應中產生的a吸附在____________表面,抗體吸附細胞類型不同,引起過敏反應癥狀不同。(3)如果a吸附在皮膚上,則過敏反應出現的癥狀是皮膚出現紅腫、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等,這時局部區域的組織液會________。抗體效應B細胞血漿某些細胞增加2.(生活、學習與實踐情境)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如圖所示是由三種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①所示為效應B細胞產生的抗體Y1與胰島β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導致_______________對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島素的分泌量減少,血糖濃度升高。(2)圖中②所示的自身免疫病的患病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濃度升高。胰島β細胞效應B細胞產生的抗體Y2直接作用于胰島β細胞(3)圖中③所示為效應B細胞產生的抗體Y3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使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4)在上述三種自身免疫病中,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的是_____(填數字)。有一種青少年型糖尿病,經檢查發現患者血液中胰島素含量正常,則該病的病因最有可能類似于圖示中的_____(填數字)。靶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①②③【 學以致用 】D例1 (2024·嘉興質檢)如圖表示人體過敏反應發生的基本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包含細胞免疫過程和體液免疫過程B.細胞①和細胞②分別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C.細胞③和細胞④分別指效應B細胞和記憶B細胞D.用藥物抑制致敏細胞釋放生物活性介質可緩解過敏癥狀解析:根據圖中分泌抗體可知,參與過敏反應的是體液免疫,A錯誤;細胞①是輔助性T細胞,在胸腺中成熟,細胞②是B淋巴細胞,可能在骨髓中發育成熟,B錯誤;細胞③和細胞④分別是記憶B細胞和效應B細胞,C錯誤;由圖可知,致敏細胞釋放生物活性介質導致過敏癥狀,則用藥物抑制致敏細胞釋放生物活性介質可緩解過敏癥狀,D正確。A.圖中包含細胞免疫過程和體液免疫過程B.細胞①和細胞②分別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C.細胞③和細胞④分別指效應B細胞和記憶B細胞D.用藥物抑制致敏細胞釋放生物活性介質可緩解過敏癥狀體液免疫與過敏反應的比較例2 重癥肌無力患者發病機理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注:AChR為乙酰膽堿受體。A.物質a作為抗原能與B淋巴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使其迅速增殖分化為效應B細胞和記憶B細胞B.抗a抗體與物質a結合形成的沉淀可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而清除C.重癥肌無力患者是由于患者體內產生乙酰膽堿受體的抗體引起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導致的自身免疫疾病D.患者體內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上的AChR特異性結合減少,導致肌肉無法收縮D解析:由流程圖可知,物質a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抗體是由效應B細胞合成分泌的,由此可推知物質a作為抗原能激活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產生效應B細胞和記憶B細胞,A正確;自身免疫病是指在某些情況下,患者的抗體和T淋巴細胞攻擊自身的組織,重癥肌無力患者是由于患者體內產生乙酰膽堿受體的抗體引起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導致的自身免疫疾病,C正確;乙酰膽堿屬于神經遞質,需要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起作用,由圖示可知,抗a抗體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導致乙酰膽堿與乙酰膽堿受體特異性結合的概率減小,導致肌肉收縮無力,D錯誤。(閱讀教材P88~91,完成填空)1.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特點:①與生俱來的;②缺乏B淋巴細胞或T淋巴細胞。2.后天獲得的免疫缺乏病輔助性T血液母嬰剖宮產人工哺乳×√[辨正誤](1)HIV侵染宿主細胞時,只有核酸能夠進入宿主細胞。( )提示:進入宿主細胞的還有逆轉錄酶。(2)HIV病毒可通過性接觸、母嬰、血液、接吻、飲食等途徑傳播。( )提示:接吻和飲食一般不會傳播HIV。(3)艾滋病患者免疫防御和監控功能降低,易發生病菌感染和惡性腫瘤。( )×1.(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如圖表示HIV在輔助性T細胞內增殖的過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HIV主要侵入人體的___________細胞,HIV注入宿主細胞內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2)請簡單畫出HIV在宿主細胞內遺傳信息的流動過程。輔助性TRNA、逆轉錄酶(3)HIV增殖所需的原料主要有哪些?由誰提供?提示: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等,均由宿主細胞提供。(4)隨著輔助性T細胞大量地被破壞,機體的免疫機能會如何變化?提示:特異性免疫功能會被嚴重削弱。2.(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分析HIV侵入與機體免疫應答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HIV為什么會感染人的輔助性T細胞?提示:HIV表面的蛋白質可以與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受體特異性結合。(2)第一年時,HIV數量先上升后下降,請分析原因。提示:剛開始HIV數量上升是因為此時人體內輔助性T細胞數量較少,后來由于輔助性T細胞數量上升,特異性免疫發揮作用消滅了部分HIV,導致HIV數量下降。(3)HIV攻擊的主要是輔助性T細胞,為什么最終患者會死于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提示:B淋巴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殖和分化離不開輔助性T細胞的輔助,如果輔助性T細胞大量減少,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嚴重減退甚至喪失,患者容易出現惡性腫瘤或嚴重感染而導致死亡。【 學以致用 】B例1 (2023·金華高二期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會將人體免疫系統中輔助性T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并進行大規模破壞,未經治療的HIV感染會逐漸發展成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最終破壞患者的免疫功能,導致致命性機會感染及惡性腫瘤的發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與健康人群相比,HIV感染人群更易患流感B.HIV可以通過吸血昆蟲在患者與正常人之間傳播C.HIV最初侵入人體時,免疫系統能摧毀大多數病毒D.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會傳播艾滋病的危險行為解析: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包括: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HIV不能通過吸血昆蟲在患者與正常人之間傳播,B錯誤。有關HIV與艾滋病的幾個要點例2 HIV能通過細胞表面的CD4(一種受體蛋白)識別輔助性T細胞(如圖甲),如果給艾滋病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飾過的紅細胞,紅細胞也會被HIV識別、入侵(如圖乙)。因HIV在紅細胞內無法增殖,紅細胞成為HIV的“陷阱細胞”。這為治療艾滋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A.CD4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B.HIV通過攻擊紅細胞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喪失C.紅細胞可作為“陷阱細胞”與其結構有關D.入侵到紅細胞的HIV隨紅細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統清除解析:由題干可判斷,CD4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A正確;HIV主要攻擊人體的輔助性T細胞,它可嚴重削弱人體免疫能力,B錯誤;紅細胞可作為“陷阱細胞”是因為紅細胞表面有CD4,能被HIV識別、入侵,但其內部無細胞核及細胞器,HIV無法復制和生存,所以紅細胞作為“陷阱細胞”與其結構有關,C正確;體內凋亡的細胞可以被免疫系統清除,D正確。A.CD4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B.HIV通過攻擊紅細胞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喪失C.紅細胞可作為“陷阱細胞”與其結構有關D.入侵到紅細胞的HIV隨紅細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統清除免疫失調病類型的判斷C1.(2023·浙江1月選考,17)某人的左眼球嚴重損傷,醫生建議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時摘除,右眼會因自身免疫而受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人體發育過程中,眼球內部的抗原性物質已被完全清除B.正常情況下,人體內不存在能識別眼球內部抗原的免疫細胞C.眼球損傷后,眼球內部的某些物質釋放出來引發特異性免疫D.左眼球損傷后釋放的抗原性物質運送至右眼球引發自身免疫解析:由題意可知,左眼球損傷會引起自身免疫,說明眼球內部的抗原性物質未被完全清除,A錯誤;右眼會因自身免疫而受損,說明人體內存在能識別眼球內部抗原的免疫細胞,B錯誤;抗原是特異性物質,會引起特異性免疫,C正確;左眼球破裂后晶狀體蛋白進入血液成為自身抗原,細胞產生的抗體隨體液運輸,攻擊另一只眼球中的晶狀體蛋白,屬于體液免疫,是一種自身免疫,D錯誤。B2.(2019·浙江4月選考,4,改編)下列關于艾滋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HIV只含有一種蛋白質 B.患者的血液和精液中均含有HIVC.HIV不會感染腦細胞和吞噬細胞 D.艾滋病是一種先天性免疫缺乏病解析:HIV含有多種蛋白質,A錯誤;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包括母嬰傳播、性接觸和血液傳播,說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和精液中均含有HIV,B正確;HIV侵入人體后能識別并結合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受體,進入該細胞進行破壞,除輔助性T細胞外,HIV也會感染腦細胞和吞噬細胞,C錯誤;艾滋病是一種后天獲得的免疫缺乏病,D錯誤。C3.(2017·全國課標卷Ⅰ,4) 某同學將一定量的某種動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實驗小鼠體內,注射后若干天,未見小鼠出現明顯的異常表現。將小鼠分成兩組,一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發生了呼吸困難等癥狀;另一組注射生理鹽水,未見小鼠有異常表現。對實驗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現,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島素,導致小鼠血糖濃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膽堿,使小鼠骨骼肌活動減弱C.提取液中含有致敏原,引起小鼠發生了過敏反應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劑,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統解析:給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島素溶液后,正常小鼠會出現頭暈、心慌、四肢無力等低血糖癥狀,A錯誤;乙酰膽堿屬于興奮性神經遞質,給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乙酰膽堿,神經會處于興奮狀態,B錯誤;機體初次接觸致敏原時,會經過體液免疫,產生抗體吸附在某些細胞表面,小鼠未出現明顯的異常表現。但機體再次接觸相同的過敏原時,會發生過敏反應,出現過敏現象,如呼吸困難等癥狀,C正確;給正常小鼠初次注射一定量呼吸抑制劑,會抑制小鼠呼吸,但題干中顯示小鼠未出現明顯的異常表現,D錯誤。D4.(經典真題)某種鏈球菌的表面抗原與心臟瓣膜上某物質結構相似。被該鏈球菌感染后,機體通過免疫系統抵御該菌時可能引發某種心臟病。與這種心臟病致病機制最為相似的是(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應B.接觸某些花粉引起皮膚蕁麻疹C.HIV破壞淋巴細胞引起艾滋病D.免疫系統“敵我不分”引起系統性紅斑狼瘡解析:題干中的心臟病屬于自身免疫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致病機制與之相同。第四章 課時精練16 免疫功能異常引發疾病(分值:50分)選擇題:第1~9題,每小題4分,共36分。答案P192【對點強化】概念1 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發過敏和自身免疫疾病1.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由皮膚過敏反應引起的疾病,是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部性水腫反應,發病迅速。下列關于蕁麻疹的敘述錯誤的是( )蕁麻疹是機體初次接受抗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和功能紊亂過敏反應和自身免疫病都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結果找出致敏原和遠離致敏原,是預防該病的有效方法接觸花粉后立即出現蕁麻疹屬于速發型過敏反應2.(2024·金華十校聯考)花生過敏是食物過敏中的一種,其中Arah1和Arah2(都為高度糖基化的蛋白質)是主要的花生致敏原,過敏反應發生機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利用免疫增強療法可以有效地治療花生過敏反應過敏反應一般具有個體差異,但不會遺傳給后代Arah1和Arah2初次入侵機體時引發的過敏反應較弱盡量避免再次接觸花生致敏原,可以預防花生過敏3.(2024·諸暨診斷)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患者體內某種T細胞過度激活為細胞毒性T細胞后,選擇性地與胰島β細胞接觸,導致胰島β細胞死亡而引起的。臨床上可通過注射免疫抑制劑緩解該糖尿病癥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該病與系統性紅斑狼瘡屬于同一類免疫失調疾病患者癥狀緩解的檢測指標是血液中胰島素水平高于健康人胰島β細胞死亡的原因是細胞毒性T細胞產生的抗體與之結合治療該病的過程不會導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變4.(2024·紹興期末)屠呦呦團隊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有效率超過80%。下列關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說法正確的是( )可通過某些醫療手段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使患者痊愈系統性紅斑狼瘡和艾滋病都屬于免疫缺乏病為降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感染率,應該遠離該病的患者系統性紅斑狼瘡會導致自身某些器官功能受到影響5.釀膿鏈球菌可以引發咽炎、扁桃體炎等疾病,但由于該菌表面的物質結構與心臟瓣膜上一種物質的結構十分相似,因此當人體產生抗體消滅該菌時,也會“攻擊”心臟瓣膜,從而導致風濕性心臟病的發生。根據以上敘述,判斷下列哪項結論是正確的( )由釀膿鏈球菌感染而引發的咽炎、扁桃體炎為自身免疫疾病由釀膿鏈球菌感染而引發的咽炎、扁桃體炎都是遺傳病由釀膿鏈球菌感染而引發的風濕性心臟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病治療由釀膿鏈球菌感染而引發的風濕性心臟病的方法是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概念2 免疫系統功能減退引起免疫缺乏病6.(2024·衢溫5+1聯盟)下列關于艾滋病及HIV的敘述,正確的是( )艾滋病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機理基本相同與艾滋病患者擁抱和共餐是HIV的傳播途徑之一住旅店時,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過而又未及時更換的被褥會感染艾滋病HIV的遺傳物質為RNA,需通過逆轉錄形成DNA后才能整合到人體細胞的染色體中(2024·湖州期末)HIV能通過輔助性T淋巴細胞表面的CD4識別輔助性T淋巴細胞(如圖甲)而進入細胞內增殖。如果給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飾過的成熟紅細胞(如圖乙),則該紅細胞也會被HIV識別、入侵。但HIV在紅細胞中無法完成增殖,最后隨紅細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該方法目前已經在小鼠體內獲得階段性成果。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7~8題。7.下列關于HIV的敘述,錯誤的是( )由于其RNA結構的不穩定,HIV的變異類型多艾滋病患者的HIV可通過母嬰傳播遺傳給嬰兒與輔助性T細胞不同,HIV的堿基種類僅有4種HIV中含有與識別輔助性T細胞有關的糖蛋白8.下列關于HIV侵染修飾過的成熟紅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紅細胞內沒有線粒體,HIV因缺少能量而無法增殖HIV識別修飾過的紅細胞,體現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進入紅細胞的除了HIV的RNA外,還有逆轉錄酶等其他物質HIV在紅細胞內發生了“RNA→DNA→RNA→蛋白質”的過程【綜合提升】9.(2024·A9協作體聯考)CD4和CD8均是表達于成熟T細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分子,它們分別能增強T細胞與吞噬細胞、靶細胞的相互作用,并輔助T細胞表面的抗原受體識別抗原。成熟的T細胞一般只表達CD4或CD8分子,即CD4+T細胞或CD8+T細胞。如圖為HIV對這兩種T細胞數量的影響曲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CD4+T細胞可能參與體液免疫中B細胞的活化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表面的CD8分子能夠增強其殺傷作用推測HIV能夠識別CD4分子而不能識別CD8分子HIV感染者的體液免疫功能下降而細胞免疫不變10.(14分)自身免疫病是指機體產生的抗體和T淋巴細胞攻擊自身組織的疾病,如Ⅰ型糖尿病(又稱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相關免疫細胞會識別、攻擊胰島β細胞,使其喪失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導致體內胰島素水平降低。白細胞介素-35(IL-35)是一種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因子,現欲研究IL-35對Ⅰ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請根據提供的材料和用具,以機體血糖含量為檢測指標,預測可能的實驗結果并進行分析。材料和用具:Ⅰ型糖尿病小鼠若干,正常小鼠若干,IL-35注射液(用磷酸鹽緩沖液配制),磷酸鹽緩沖液,注射器,血糖檢測儀,飼料等。(要求與說明:實驗涉及的具體操作過程不作要求,實驗條件適宜)回答下列問題:(1)(6分)完善實驗思路:①實驗分組與處理:甲組:10只Ⅰ型糖尿病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IL-35注射液。乙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組注射的試劑均適量且等量;實驗開始時用血糖檢測儀測三組小鼠血糖濃度并記錄。②將上述三組小鼠在相同條件下進行飼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與處理。(2)(4分)預測實驗結果(以坐標曲線圖形式表示實驗結果)。(3)(4分)分析與討論:Ⅰ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能識別并破壞胰島β細胞的免疫細胞是________________,其由受到刺激和激活后的________________分裂和分化而來。課時精練16 免疫功能異常引發疾病1.A [蕁麻疹屬于過敏反應,是機體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A錯誤。]2.D [過敏反應屬于免疫功能過強,利用免疫增強療法會增強機體對花生的過敏反應,A錯誤;過敏反應一般具有個體差異,許多過敏反應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B錯誤;Arah1和Arah2初次入侵機體時不會引起機體產生過敏反應,C錯誤;盡量避免再次接觸致敏原,可以預防過敏,D正確。]3.A [結合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可知,該病為自身免疫病,而系統性紅斑狼瘡也是一種自身免疫病,A正確;患者癥狀緩解的檢測指標是血液中胰島素水平接近健康人,B錯誤;胰島β細胞死亡的原因是細胞毒性T細胞與之結合使其死亡,C錯誤;治療該病的過程中會注射免疫抑制劑,以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性,可能會導致患者免疫能力下降,D錯誤。]4.D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人體免疫失調造成的自身免疫病,目前不能通對某些醫療手段治療使患者痊愈,艾滋病是HIV主要侵染并破壞人體輔助性T細胞,導致免疫系統受損,屬于免疫缺乏病,A、B錯誤;系統性紅斑狼瘡不具有傳染性,所以不需要遠離該病患者,C錯誤;系統性紅斑狼瘡是將自身物質當成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造成的疾病,所以自身某些器官功能會受到影響,D正確。]5.C [由釀膿鏈球菌感染而引發的咽炎、扁桃體炎不是自身免疫疾病,是因為人的抵抗力下降,病菌入侵并大量繁殖的結果,不可遺傳,A、B錯誤;風濕性心臟病的發生是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反應過度,“敵我不分”地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引起的,是自身免疫病,C正確;治療由釀膿鏈球菌感染而引發的風濕性心臟病的方法是降低人體自身的免疫力,D錯誤。]6.D [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病,而系統性紅斑狼瘡是自身免疫病,故二者的發病機理不同,A錯誤;HIV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性接觸、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與艾滋病患者擁抱和共餐以及住旅店時,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過而又未及時更換的被褥不會感染艾滋病,B、C錯誤;HIV的遺傳物質RNA,需在逆轉錄酶的催化下經逆轉錄形成DNA后才能整合到人體細胞的染色體中,D正確。]7.B [HIV是RNA病毒,RNA是單鏈結構,結構不穩定,容易發生變異,因此HIV的變異類型多,A正確;艾滋病是傳染病,不是遺傳病,因此艾滋病患者的HIV可通過母嬰傳播傳染給嬰兒,B錯誤;輔助性T細胞中同時含有DNA和RNA,堿基種類有A、T、C、G、U,HIV屬于RNA病毒,堿基種類只有A、U、C、G,C正確;HIV能專一性的侵染輔助性T細胞,因此HIV中含有與識別輔助性T細胞有關的糖蛋白,D正確。]8.C [成熟紅細胞內沒有線粒體,但能進行厭氧呼吸釋放少量的能量,A錯誤;HIV屬于無細胞結構的病毒,HIV識別修飾過的紅細胞,不能體現細胞間的信息交流,B錯誤;HIV屬于逆轉錄病毒,含有逆轉錄酶,因此進入紅細胞的除了HIV的RNA外,還有逆轉錄酶等其他物質,C正確;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不具備細胞核和核糖體等結構,所以無法提供HIV增殖所需要的條件,HIV在紅細胞內就無法完成復制增殖,沒有“RNA→DNA→RNA→蛋白質”的過程,D錯誤。]9.D [由題干可知,CD4能增強T細胞與吞噬細胞的相互作用,促使輔助性T細胞產生較多的細胞因子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并促使輔助性T細胞表面特定分子與B細胞結合,即CD4+T細胞可能參與體液免疫中B細胞的活化,A正確;由題干可知,CD8能增強T細胞與靶細胞的相互作用,能夠增強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對靶細胞的殺傷作用,B正確;由題圖可知,感染HIV后,CD4+T細胞數量減少而CD8+T細胞數量基本不變,推測HIV通過識別CD4分子主要侵染CD4+T細胞,C正確;HIV感染者的體液免疫功能下降而細胞免疫功能幾乎完全喪失,D錯誤。]10.(1)①10只Ⅰ型糖尿病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磷酸鹽緩沖液 10只健康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磷酸鹽緩沖液 ②每隔一段時間,用血糖檢測儀測三組小鼠血糖濃度并記錄(2)如圖所示(3)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 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共23張PPT)課時精練16免疫功能異常引發疾病(時間:30分鐘 滿分:50分)A概念1 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發過敏和自身免疫疾病1.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由皮膚過敏反應引起的疾病,是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部性水腫反應,發病迅速。下列關于蕁麻疹的敘述錯誤的是( )A.蕁麻疹是機體初次接受抗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和功能紊亂B.過敏反應和自身免疫病都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結果C.找出致敏原和遠離致敏原,是預防該病的有效方法D.接觸花粉后立即出現蕁麻疹屬于速發型過敏反應解析:蕁麻疹屬于過敏反應,是機體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A錯誤。2.(2024·金華十校聯考)花生過敏是食物過敏中的一種,其中Arah1和Arah2(都為高度糖基化的蛋白質)是主要的花生致敏原,過敏反應發生機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A.利用免疫增強療法可以有效地治療花生過敏反應B.過敏反應一般具有個體差異,但不會遺傳給后代C.Arah1和Arah2初次入侵機體時引發的過敏反應較弱D.盡量避免再次接觸花生致敏原,可以預防花生過敏解析:過敏反應屬于免疫功能過強,利用免疫增強療法會增強機體對花生的過敏反應,A錯誤;過敏反應一般具有個體差異,許多過敏反應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B錯誤;Arah1和Arah2初次入侵機體時不會引起機體產生過敏反應,C錯誤;盡量避免再次接觸致敏原,可以預防過敏,D正確。A.利用免疫增強療法可以有效地治療花生過敏反應B.過敏反應一般具有個體差異,但不會遺傳給后代C.Arah1和Arah2初次入侵機體時引發的過敏反應較弱D.盡量避免再次接觸花生致敏原,可以預防花生過敏3.(2024·諸暨診斷)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患者體內某種T細胞過度激活為細胞毒性T細胞后,選擇性地與胰島β細胞接觸,導致胰島β細胞死亡而引起的。臨床上可通過注射免疫抑制劑緩解該糖尿病癥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病與系統性紅斑狼瘡屬于同一類免疫失調疾病B.患者癥狀緩解的檢測指標是血液中胰島素水平高于健康人C.胰島β細胞死亡的原因是細胞毒性T細胞產生的抗體與之結合D.治療該病的過程不會導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變A解析:結合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可知,該病為自身免疫病,而系統性紅斑狼瘡也是一種自身免疫病,A正確;患者癥狀緩解的檢測指標是血液中胰島素水平接近健康人,B錯誤;胰島β細胞死亡的原因是細胞毒性T細胞與之結合使其死亡,C錯誤;治療該病的過程中會注射免疫抑制劑,以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性,可能會導致患者免疫能力下降,D錯誤。4.(2024·紹興期末)屠呦呦團隊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有效率超過80%。下列關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通過某些醫療手段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使患者痊愈B.系統性紅斑狼瘡和艾滋病都屬于免疫缺乏病C.為降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感染率,應該遠離該病的患者D.系統性紅斑狼瘡會導致自身某些器官功能受到影響解析: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人體免疫失調造成的自身免疫病,目前不能通對某些醫療手段治療使患者痊愈,艾滋病是HIV主要侵染并破壞人體輔助性T細胞,導致免疫系統受損,屬于免疫缺乏病,A、B錯誤;系統性紅斑狼瘡不具有傳染性,所以不需要遠離該病患者,C錯誤;系統性紅斑狼瘡是將自身物質當成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造成的疾病,所以自身某些器官功能會受到影響,D正確。D5.釀膿鏈球菌可以引發咽炎、扁桃體炎等疾病,但由于該菌表面的物質結構與心臟瓣膜上一種物質的結構十分相似,因此當人體產生抗體消滅該菌時,也會“攻擊”心臟瓣膜,從而導致風濕性心臟病的發生。根據以上敘述,判斷下列哪項結論是正確的( )A.由釀膿鏈球菌感染而引發的咽炎、扁桃體炎為自身免疫疾病B.由釀膿鏈球菌感染而引發的咽炎、扁桃體炎都是遺傳病C.由釀膿鏈球菌感染而引發的風濕性心臟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病D.治療由釀膿鏈球菌感染而引發的風濕性心臟病的方法是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力C解析:由釀膿鏈球菌感染而引發的咽炎、扁桃體炎不是自身免疫疾病,是因為人的抵抗力下降,病菌入侵并大量繁殖的結果,不可遺傳,A、B錯誤;風濕性心臟病的發生是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反應過度,“敵我不分”地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引起的,是自身免疫病,C正確;治療由釀膿鏈球菌感染而引發的風濕性心臟病的方法是降低人體自身的免疫力,D錯誤。概念2 免疫系統功能減退引起免疫缺乏病6.(2024·衢溫5+1聯盟)下列關于艾滋病及HIV的敘述,正確的是( )A.艾滋病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機理基本相同B.與艾滋病患者擁抱和共餐是HIV的傳播途徑之一C.住旅店時,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過而又未及時更換的被褥會感染艾滋病D.HIV的遺傳物質為RNA,需通過逆轉錄形成DNA后才能整合到人體細胞的染色體中D解析: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病,而系統性紅斑狼瘡是自身免疫病,故二者的發病機理不同,A錯誤;HIV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性接觸、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與艾滋病患者擁抱和共餐以及住旅店時,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過而又未及時更換的被褥不會感染艾滋病,B、C錯誤;HIV的遺傳物質RNA,需在逆轉錄酶的催化下經逆轉錄形成DNA后才能整合到人體細胞的染色體中,D正確。(2024·湖州期末)HIV能通過輔助性T淋巴細胞表面的CD4識別輔助性T淋巴細胞(如圖甲)而進入細胞內增殖。如果給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飾過的成熟紅細胞(如圖乙),則該紅細胞也會被HIV識別、入侵。但HIV在紅細胞中無法完成增殖,最后隨紅細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該方法目前已經在小鼠體內獲得階段性成果。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7~8題。B7.下列關于HIV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由于其RNA結構的不穩定,HIV的變異類型多B.艾滋病患者的HIV可通過母嬰傳播遺傳給嬰兒C.與輔助性T細胞不同,HIV的堿基種類僅有4種D.HIV中含有與識別輔助性T細胞有關的糖蛋白解析:HIV是RNA病毒,RNA是單鏈結構,結構不穩定,容易發生變異,因此HIV的變異類型多,A正確;艾滋病是傳染病,不是遺傳病,因此艾滋病患者的HIV可通過母嬰傳播傳染給嬰兒,B錯誤;輔助性T細胞中同時含有DNA和RNA,堿基種類有A、T、C、G、U,HIV屬于RNA病毒,堿基種類只有A、U、C、G,C正確;HIV能專一性的侵染輔助性T細胞,因此HIV中含有與識別輔助性T細胞有關的糖蛋白,D正確。A.由于其RNA結構的不穩定,HIV的變異類型多B.艾滋病患者的HIV可通過母嬰傳播遺傳給嬰兒C.與輔助性T細胞不同,HIV的堿基種類僅有4種D.HIV中含有與識別輔助性T細胞有關的糖蛋白8.下列關于HIV侵染修飾過的成熟紅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紅細胞內沒有線粒體,HIV因缺少能量而無法增殖B.HIV識別修飾過的紅細胞,體現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C.進入紅細胞的除了HIV的RNA外,還有逆轉錄酶等其他物質D.HIV在紅細胞內發生了“RNA→DNA→RNA→蛋白質”的過程C解析:成熟紅細胞內沒有線粒體,但能進行厭氧呼吸釋放少量的能量,A錯誤;HIV屬于無細胞結構的病毒,HIV識別修飾過的紅細胞,不能體現細胞間的信息交流,B錯誤;HIV屬于逆轉錄病毒,含有逆轉錄酶,因此進入紅細胞的除了HIV的RNA外,還有逆轉錄酶等其他物質,C正確;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不具備細胞核和核糖體等結構,所以無法提供HIV增殖所需要的條件,HIV在紅細胞內就無法完成復制增殖,沒有“RNA→DNA→RNA→蛋白質”的過程,D錯誤。9.(2024·A9協作體聯考)CD4和CD8均是表達于成熟T細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分子,它們分別能增強T細胞與吞噬細胞、靶細胞的相互作用,并輔助T細胞表面的抗原受體識別抗原。成熟的T細胞一般只表達CD4或CD8分子,即CD4+T細胞或CD8+T細胞。如圖為HIV對這兩種T細胞數量的影響曲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DA.CD4+T細胞可能參與體液免疫中B細胞的活化B.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表面的CD8分子能夠增強其殺傷作用C.推測HIV能夠識別CD4分子而不能識別CD8分子D.HIV感染者的體液免疫功能下降而細胞免疫不變解析:由題干可知,CD4能增強T細胞與吞噬細胞的相互作用,促使輔助性T細胞產生較多的細胞因子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并促使輔助性T細胞表面特定分子與B細胞結合,即CD4+T細胞可能參與體液免疫中B細胞的活化,A正確;由題干可知,CD8能增強T細胞與靶細胞的相互作用,能夠增強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對靶細胞的殺傷作用,B正確;由題圖可知,感染HIV后,CD4+T細胞數量減少而CD8+T細胞數量基本不變,推測HIV通過識別CD4分子主要侵染CD4+T細胞,C正確;HIV感染者的體液免疫功能下降而細胞免疫功能幾乎完全喪失,D錯誤。A.CD4+T細胞可能參與體液免疫中B細胞的活化B.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表面的CD8分子能夠增強其殺傷作用C.推測HIV能夠識別CD4分子而不能識別CD8分子D.HIV感染者的體液免疫功能下降而細胞免疫不變10.自身免疫病是指機體產生的抗體和T淋巴細胞攻擊自身組織的疾病,如Ⅰ型糖尿病(又稱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相關免疫細胞會識別、攻擊胰島β細胞,使其喪失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導致體內胰島素水平降低。白細胞介素-35(IL-35)是一種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因子,現欲研究IL-35對Ⅰ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請根據提供的材料和用具,以機體血糖含量為檢測指標,預測可能的實驗結果并進行分析。材料和用具:Ⅰ型糖尿病小鼠若干,正常小鼠若干,IL-35注射液(用磷酸鹽緩沖液配制),磷酸鹽緩沖液,注射器,血糖檢測儀,飼料等。(要求與說明:實驗涉及的具體操作過程不作要求,實驗條件適宜)回答下列問題:(1)完善實驗思路:①實驗分組與處理:甲組:10只Ⅰ型糖尿病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IL-35注射液。乙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組注射的試劑均適量且等量;實驗開始時用血糖檢測儀測三組小鼠血糖濃度并記錄。②將上述三組小鼠在相同條件下進行飼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與處理。10只Ⅰ型糖尿病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磷酸鹽緩沖液10只健康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磷酸鹽緩沖液每隔一段時間,用血糖檢測儀測三組小鼠血糖濃度并記錄(2)預測實驗結果(以坐標曲線圖形式表示實驗結果)。答案 如圖所示(3)分析與討論:Ⅰ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能識別并破壞胰島β細胞的免疫細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由受到刺激和激活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和分化而來。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解析:(1)根據分析設計實驗如下,①分組編號,選擇生理狀況相同的Ⅰ型糖尿病小鼠20只,隨機均分為兩組,編號甲、乙,另取10只健康小鼠編號為丙組,甲組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IL-35注射液,乙組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磷酸鹽緩沖液,丙組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磷酸鹽緩沖液。各組注射的試劑均適量且等量;實驗開始時用血糖檢測儀測三組小鼠血糖濃度并記錄。②將上述三組小鼠在相同條件下進行飼養,每隔一段時間,用血糖檢測儀測三組小鼠血糖濃度并記錄。(2)分析題意,IL-35是一種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因子,對胰島β細胞有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故實驗組(甲組)小鼠體內的胰島素含量上升,使血糖濃度下降。(3)分析題意,胰島β細胞受損是免疫細胞攻擊的結果,推出Ⅰ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能識別并破壞胰島β細胞的免疫細胞是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其由受到刺激和激活后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分裂和分化而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時5 免疫功能異常引發疾病.docx 課時5 免疫功能異常引發疾病.pptx 課時精練16 免疫功能異常引發疾病.docx 課時精練16 免疫功能異常引發疾病.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