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5 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課時概念剖析 本課時的概念為“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相互協調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如體溫調節和水鹽平衡的調節等”,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1)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特點不同但兩者緊密聯系。(2)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共同維持體溫的恒定。概念1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特點不同但兩者緊密聯系 (閱讀教材P63~64,完成填空)1.激素調節的特點2.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比較[辨正誤](1)在緊張恐懼時,人體腎上腺素會在短時間內分泌增加,這一過程屬于神經調節。( )(2)腎上腺素隨體液運輸作用于人體,人表現為呼吸頻率加快,心率加速等,這一過程屬于體液調節。( )(3)當恐懼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會立即恢復至安靜水平,原因是體液調節反應較緩慢。( )(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體液中的一些物質,如CO2,可以作為神經調節需要感受的信號源。下圖為CO2對呼吸運動的調節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血漿中CO2的調節屬于____________(填“體液調節”或“激素調節”),呼吸中樞位于________。(2)劇烈運動時,通過調節,使呼吸加快,能為組織細胞提供更多的O2,通過__________滿足劇烈運動時對能量的需求。(3)臨床上給患者輸入O2時,往往采用含有5%左右的CO2的混合氣體,以達到刺激____________的目的。【學以致用】例1 下列關于激素、酶和神經遞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激素、酶和神經遞質都是有機物B.激素彌散在全身的體液中,激素和酶發揮作用后,立即失活C.激素和神經遞質都是信號分子,都可以與特定分子結合后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D.能產生酶的細胞一定能產生激素,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也一定能產生酶動物激素、酶、神經遞質的比較提醒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激素是一些特殊細胞產生的,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也能產生酶,能產生酶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激素。例2 圖一表示部分激素從分泌到發揮作用過程示意圖,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體內的不同激素,已知胰島素和甲狀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的細胞;圖二表示激素的傳送方式,遠距分泌是指激素經血液運輸至遠距離的靶細胞(或組織)而發揮作用的方式,自分泌是指激素經分泌之后可作用于分泌該激素的細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既能傳導興奮又能分泌激素的結構是下丘腦,其分泌的激素的傳送方式屬于圖二的神經分泌B.③含量過高時,①、②含量均下降,這是一種正反饋調節機制C.③④的分泌傳送方式屬于遠距分泌,均存在自分泌傳送D.從圖一可以得出,甲狀腺分泌③的生理過程受神經-體液調節常見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細胞激素名稱 靶器官(或靶細胞)甲狀腺激素 幾乎全身組織細胞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垂體促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抗利尿激素 腎小管、集合管胰島素 幾乎全身組織細胞胰高血糖素 主要作用于肝臟細胞概念2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共同維持體溫恒定 (閱讀教材P64~66,完成填空)1.體溫平衡2.體溫調節的過程(1)寒冷條件(2)炎熱條件3.調節方式體溫調節過程主要通過反射活動來實現,即以________調節為主導,內分泌腺作為反射弧的效應器。體溫穩態的維持是__________共同調節的結果。[辨正誤](1)某人發高燒時,體溫持續維持在39.5 ℃,說明其機體產熱量大于散熱量。( )(2)內分泌系統可參與體溫調節。( )(3)蒸發是非常有效的散熱方式,皮膚是主要的散熱器官。( )1.(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冬泳被譽為“勇敢者的運動”,其獨特的健身功效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冬泳對改善血管縮舒功能,防止血管硬化以及降低血栓形成等方面效果尤其顯著,所以冬泳也被稱為“血管體操”。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冬泳愛好者剛入水時,會感覺到冷。請嘗試寫出冷覺形成的神經傳導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冬泳過程中,冬泳愛好者體內酶的活性如何變化?嘗試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激素調節的角度分析,冬泳愛好者入水后,機體是如何增加產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某同學因為感冒引起發熱,體溫較長時間維持在38.5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該同學體溫上升期產熱量____________散熱量;體溫維持在38.5 ℃的過程中,產熱量____________散熱量。(2)發熱過程中,該同學總是感到沒有食欲,這可能與其體內的消化酶活性________有關。(3)神經和激素都可以對體溫進行調節,你認為在這兩種調節方式中以哪種為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以致用】 例1 (2024·浙北G2聯考)2021年5月25日甘肅山地馬拉松事故中,因極端天氣導致21人遇難,較多選手出現“失溫”現象。失溫是指人體熱量流失大于熱量補給,從而造成人體核心區溫度降低,并產生意識模糊、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癥狀,甚至造成死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運動時骨骼肌是人體主要的產熱器官,皮膚是主要的散熱器官B.“失溫”出現的癥狀與機體細胞中相關酶活性降低密切相關C.失溫初期,機體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使骨骼肌不自主戰栗,增加產熱D.“失溫”現象的發生說明人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盤點體溫調節中的“一”“二”“三”提醒 僅在體溫持續上升時,產熱>散熱;僅在體溫持續下降時,產熱<散熱;體溫穩定不變(不一定是37 ℃)時,產熱=散熱。例2 人是恒溫動物,在一定范圍內能夠隨外界溫度變化來調整自身的產熱和散熱,從而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假如正常個體處于0 ℃環境中,產熱為a1,散熱為b1,處于30 ℃環境中,產熱為a2,散熱為b2。下列關于體溫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但冷的感覺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B.同30 ℃環境相比,人處于0 ℃環境中要通過增加產熱、減少散熱以維持體溫穩定,因此a1>a2,b1C.從30 ℃的環境進入0 ℃的環境,人體出汗、蒸發減少,尿量增加D.從30 ℃的環境進入0 ℃的環境,皮膚會起雞皮疙瘩,這屬于非條件反射1.(2022·浙江6月選考,14)大雪紛飛的冬天,室外人員的體溫仍能保持相對穩定,其體溫調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張以增加產熱B.寒冷刺激下,皮膚血管反射性地收縮以減少散熱C.寒冷環境中,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進物質分解產熱D.寒冷環境中,體溫受神經與體液的共同調節2.(2018·浙江11月選考,改編)下列關于人體體溫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寒冷環境下,骨骼肌不受神經支配而自主戰栗B.當人體處于高于體溫的環境中時,汗液蒸發是唯一有效的散熱方式C.通常機體的傳導散熱主要發生在體內D.機體的產熱量與散熱量始終相等3.(2016·浙江10月選考)人體通過多種調節來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安靜時主要由骨骼肌代謝產熱B.人體的蒸發散熱主要通過呼吸道進行C.溫熱時血管舒張是通過體液調節實現的D.寒冷刺激下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產熱4.(2023·湖南卷,6)甲狀旁腺激素(PTH)和降鈣素(CT)可通過調節骨細胞活動以維持血鈣穩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CT可促進成骨細胞活動,降低血鈣B.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可引起骨質疏松C.破骨細胞活動異常增強,將引起CT分泌增加D.長時間的高血鈣可導致甲狀旁腺增生課時5 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概念1自主建構1.選擇性 受體 很大 受體的分布 生理效應 滅活 動態平衡 很低 高效能 活性 逐級放大2.反射弧 迅速 肌肉收縮 腺體分泌 體液運輸 比較長 調節細胞內的代謝過程辨正誤(1)√ (2)√ (3)× 提示:體液調節反應速度比神經調節慢,這是從兩種調節方式的啟動方面進行比較,但啟動后,體液調節作用時間較長,因此恐懼消除后,心率一般不會立即恢復至安靜水平。合作探究(1)體液調節 腦干 (2)需氧呼吸 (3)呼吸中樞學以致用例1 C [神經遞質大多是有機物,也有一些是無機物,A錯誤;酶發揮作用后不失活,B錯誤;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一定能產生酶,能產生酶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激素,D錯誤。]例2 B [下丘腦既能夠接受大腦皮層傳來的興奮,又能夠分泌激素,其所分泌的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經體液運輸到垂體發揮作用,其傳送方式屬于圖二的神經分泌,A正確;③甲狀腺激素含量過高時,可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使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②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減少,這是一種負反饋調節機制,B錯誤;已知甲狀腺激素和胰島素可作用于全身的細胞,所以③、④兩種激素均可以作用于分泌它們的細胞,存在自分泌傳送,C正確;從圖一可以得出,甲狀腺分泌③甲狀腺激素的生理過程涉及神經調節和體液運輸,屬于神經-體液調節,D正確。]概念2自主建構1.皮膚 肌肉 內臟、肌肉、腦 2.(2)溫覺 擴張 增加3.神經 神經-體液辨正誤(1)× 提示:只要體溫恒定,產熱量就等于散熱量。(2)√ (3)√合作探究1.(1)提示:皮膚冷覺感受器→傳入神經元→大腦皮層→產生冷覺。(2)提示:體內酶的活性基本不變。人是恒溫動物,在冬泳時仍能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3)提示: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促進物質氧化分解,加速產熱。2.(1)>?。健?2)下降 (3)提示:以神經調節為主。學以致用例1 C [失溫初期,機體通過神經調節,使骨骼肌不自主戰栗,增加產熱,C錯誤。]例2 B [同30 ℃環境相比,人處于0 ℃環境中要通過增加產熱、減少散熱以維持體溫穩定,因此a1>a2,而使體溫維持穩定,必須產熱=散熱,故b1>b2,B錯誤。]感悟真題1.A [寒冷刺激下,機體通過增加產熱和減少散熱的方法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增加產熱的措施包括骨骼肌不由自主收縮和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等,減少散熱的措施包括皮膚毛細血管收縮等;其中,既有神經調節,又有體液調節,因此選A。]2.B [寒冷環境下,骨骼肌會發生不自主戰栗,且受神經支配,A錯誤;通常機體的傳導散熱主要發生在體表,C錯誤;當人體因病體溫上升時,機體的產熱量將大于散熱量,D錯誤。]3.D [人體在安靜時主要由內臟、肌肉、腦等組織的代謝過程釋放熱量,A錯誤;人體的蒸發散熱主要通過皮膚進行,B錯誤;溫熱時血管舒張是通過神經調節實現的,該反射的神經中樞是下丘腦,效應器是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皮下血管壁上的肌肉,C錯誤;寒冷刺激下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產熱,因為甲狀腺激素可以促進組織細胞物質代謝與能量轉換,增加產熱,D正確。]4.D [由題圖可知,CT增加,使成骨細胞活動增強,破骨細胞活動減弱,導致骨量增加,使血鈣下降,A正確;由題圖可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則PTH分泌增加,破骨細胞活動增強,使骨量下降,引起骨質疏松,B正確;由題圖可知,破骨細胞活動異常增強,會導致血鈣異常升高,通過負反饋調節使甲狀腺C細胞CT分泌增加,C正確;由題圖可知,長時間高血鈣,會引起負反饋調節,促進甲狀腺C細胞分泌增加,而非甲狀旁腺增生,D錯誤。](共34張PPT)第三章 體液調節 課時5 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課時概念剖析本課時的概念為“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相互協調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如體溫調節和水鹽平衡的調節等”,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1)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特點不同但兩者緊密聯系。(2)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共同維持體溫的恒定。目錄 CONTENTS1.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特點不同但兩者緊密聯系2.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共同維持體溫恒定3.感悟真題自主建構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課時概念圖自主建構選擇性(閱讀教材P63~64,完成填空)1.激素調節的特點受體很大受體的分布生理效應滅活動態平衡很低高效能活性逐級放大2.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比較反射弧迅速肌肉收縮腺體分泌體液運輸比較長調節細胞內的代謝過程√[辨正誤](1)在緊張恐懼時,人體腎上腺素會在短時間內分泌增加,這一過程屬于神經調節。( )(2)腎上腺素隨體液運輸作用于人體,人表現為呼吸頻率加快,心率加速等,這一過程屬于體液調節。( )(3)當恐懼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會立即恢復至安靜水平,原因是體液調節反應較緩慢。( )提示:體液調節反應速度比神經調節慢,這是從兩種調節方式的啟動方面進行比較,但啟動后,體液調節作用時間較長,因此恐懼消除后,心率一般不會立即恢復至安靜水平。√×體液調節(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體液中的一些物質,如CO2,可以作為神經調節需要感受的信號源。下圖為CO2對呼吸運動的調節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血漿中CO2的調節屬于_____________(填“體液調節”或“激素調節”),呼吸中樞位于_______。(2)劇烈運動時,通過調節,使呼吸加快,能為組織細胞提供更多的O2,通過____________滿足劇烈運動時對能量的需求。(3)臨床上給患者輸入O2時,往往采用含有5%左右的CO2的混合氣體,以達到刺激__________的目的。腦干需氧呼吸呼吸中樞【 學以致用 】C例1 下列關于激素、酶和神經遞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激素、酶和神經遞質都是有機物B.激素彌散在全身的體液中,激素和酶發揮作用后,立即失活C.激素和神經遞質都是信號分子,都可以與特定分子結合后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D.能產生酶的細胞一定能產生激素,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也一定能產生酶解析:神經遞質大多是有機物,也有一些是無機物,A錯誤;酶發揮作用后不失活,B錯誤;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一定能產生酶,能產生酶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激素,D錯誤。動物激素、酶、神經遞質的比較提醒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激素是一些特殊細胞產生的,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也能產生酶,能產生酶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激素。例2 圖一表示部分激素從分泌到發揮作用過程示意圖,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體內的不同激素,已知胰島素和甲狀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的細胞;圖二表示激素的傳送方式,遠距分泌是指激素經血液運輸至遠距離的靶細胞(或組織)而發揮作用的方式,自分泌是指激素經分泌之后可作用于分泌該激素的細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既能傳導興奮又能分泌激素的結構是下丘腦,其分泌的激素的傳送方式屬于圖二的神經分泌B.③含量過高時,①、②含量均下降,這是一種正反饋調節機制C.③④的分泌傳送方式屬于遠距分泌,均存在自分泌傳送D.從圖一可以得出,甲狀腺分泌③的生理過程受神經-體液調節B解析:下丘腦既能夠接受大腦皮層傳來的興奮,又能夠分泌激素,其所分泌的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經體液運輸到垂體發揮作用,其傳送方式屬于圖二的神經分泌,A正確;③甲狀腺激素含量過高時,可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使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②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減少,這是一種負反饋調節機制,B錯誤;已知甲狀腺激素和胰島素可作用于全身的細胞,所以③、④兩種激素均可以作用于分泌它們的細胞,存在自分泌傳送,C正確;從圖一可以得出,甲狀腺分泌③甲狀腺激素的生理過程涉及神經調節和體液運輸,屬于神經-體液調節,D正確。A.既能傳導興奮又能分泌激素的結構是下丘腦,其分泌的激素的傳送方式屬于圖二的神經分泌B.③含量過高時,①、②含量均下降,這是一種正反饋調節機制C.③④的分泌傳送方式屬于遠距分泌,均存在自分泌傳送D.從圖一可以得出,甲狀腺分泌③的生理過程受神經-體液調節常見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細胞激素名稱 靶器官(或靶細胞)甲狀腺激素 幾乎全身組織細胞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垂體促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抗利尿激素 腎小管、集合管胰島素 幾乎全身組織細胞胰高血糖素 主要作用于肝臟細胞1.體溫平衡皮膚(閱讀教材P64~66,完成填空)1.體溫平衡肌肉內臟、肌肉、腦2.體溫調節的過程(1)寒冷條件(2)炎熱條件溫覺擴張增加3.調節方式體溫調節過程主要通過反射活動來實現,即以________調節為主導,內分泌腺作為反射弧的效應器。體溫穩態的維持是______________共同調節的結果。神經神經-體液×[辨正誤](1)某人發高燒時,體溫持續維持在39.5 ℃,說明其機體產熱量大于散熱量。( )提示:只要體溫恒定,產熱量就等于散熱量。(2)內分泌系統可參與體溫調節。( )(3)蒸發是非常有效的散熱方式,皮膚是主要的散熱器官。( )√√1.(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冬泳被譽為“勇敢者的運動”,其獨特的健身功效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冬泳對改善血管縮舒功能,防止血管硬化以及降低血栓形成等方面效果尤其顯著,所以冬泳也被稱為“血管體操”。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冬泳愛好者剛入水時,會感覺到冷。請嘗試寫出冷覺形成的神經傳導途徑。提示:皮膚冷覺感受器→傳入神經元→大腦皮層→產生冷覺。(2)在冬泳過程中,冬泳愛好者體內酶的活性如何變化?嘗試解釋其原因。提示:體內酶的活性基本不變。人是恒溫動物,在冬泳時仍能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3)從激素調節的角度分析,冬泳愛好者入水后,機體是如何增加產熱的?提示: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促進物質氧化分解,加速產熱。2.(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某同學因為感冒引起發熱,體溫較長時間維持在38.5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該同學體溫上升期產熱量_____散熱量;體溫維持在38.5 ℃的過程中,產熱量_____散熱量。(2)發熱過程中,該同學總是感到沒有食欲,這可能與其體內的消化酶活性______有關。(3)神經和激素都可以對體溫進行調節,你認為在這兩種調節方式中以哪種為主?提示:以神經調節為主。>=下降【 學以致用 】C例1 (2024·浙北G2聯考)2021年5月25日甘肅山地馬拉松事故中,因極端天氣導致21人遇難,較多選手出現“失溫”現象。失溫是指人體熱量流失大于熱量補給,從而造成人體核心區溫度降低,并產生意識模糊、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癥狀,甚至造成死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運動時骨骼肌是人體主要的產熱器官,皮膚是主要的散熱器官B.“失溫”出現的癥狀與機體細胞中相關酶活性降低密切相關C.失溫初期,機體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使骨骼肌不自主戰栗,增加產熱D.“失溫”現象的發生說明人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限的解析:失溫初期,機體通過神經調節,使骨骼肌不自主戰栗,增加產熱,C錯誤。盤點體溫調節中的“一”“二”“三”提醒 僅在體溫持續上升時,產熱>散熱;僅在體溫持續下降時,產熱<散熱;體溫穩定不變(不一定是37 ℃)時,產熱=散熱。例2 人是恒溫動物,在一定范圍內能夠隨外界溫度變化來調整自身的產熱和散熱,從而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假如正常個體處于0 ℃環境中,產熱為a1,散熱為b1,處于30 ℃環境中,產熱為a2,散熱為b2。下列關于體溫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但冷的感覺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B.同30 ℃環境相比,人處于0 ℃環境中要通過增加產熱、減少散熱以維持體溫穩定,因此a1>a2,b1C.從30 ℃的環境進入0 ℃的環境,人體出汗、蒸發減少,尿量增加D.從30 ℃的環境進入0 ℃的環境,皮膚會起雞皮疙瘩,這屬于非條件反射B解析:同30 ℃環境相比,人處于0 ℃環境中要通過增加產熱、減少散熱以維持體溫穩定,因此a1>a2,而使體溫維持穩定,必須產熱=散熱,故b1>b2,B錯誤。A1.(2022·浙江6月選考,14)大雪紛飛的冬天,室外人員的體溫仍能保持相對穩定,其體溫調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張以增加產熱B.寒冷刺激下,皮膚血管反射性地收縮以減少散熱C.寒冷環境中,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進物質分解產熱D.寒冷環境中,體溫受神經與體液的共同調節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張以增加產熱B.寒冷刺激下,皮膚血管反射性地收縮以減少散熱C.寒冷環境中,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進物質分解產熱D.寒冷環境中,體溫受神經與體液的共同調節解析:寒冷刺激下,機體通過增加產熱和減少散熱的方法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增加產熱的措施包括骨骼肌不由自主收縮和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等,減少散熱的措施包括皮膚毛細血管收縮等;其中,既有神經調節,又有體液調節,因此選A。B2.(2018·浙江11月選考,改編)下列關于人體體溫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寒冷環境下,骨骼肌不受神經支配而自主戰栗B.當人體處于高于體溫的環境中時,汗液蒸發是唯一有效的散熱方式C.通常機體的傳導散熱主要發生在體內D.機體的產熱量與散熱量始終相等解析:寒冷環境下,骨骼肌會發生不自主戰栗,且受神經支配,A錯誤;通常機體的傳導散熱主要發生在體表,C錯誤;當人體因病體溫上升時,機體的產熱量將大于散熱量,D錯誤。D3.(2016·浙江10月選考)人體通過多種調節來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安靜時主要由骨骼肌代謝產熱B.人體的蒸發散熱主要通過呼吸道進行C.溫熱時血管舒張是通過體液調節實現的D.寒冷刺激下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產熱解析:人體在安靜時主要由內臟、肌肉、腦等組織的代謝過程釋放熱量,A錯誤;人體的蒸發散熱主要通過皮膚進行,B錯誤;溫熱時血管舒張是通過神經調節實現的,該反射的神經中樞是下丘腦,效應器是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皮下血管壁上的肌肉,C錯誤;寒冷刺激下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產熱,因為甲狀腺激素可以促進組織細胞物質代謝與能量轉換,增加產熱,D正確。D4.(2023·湖南卷,6)甲狀旁腺激素(PTH)和降鈣素(CT)可通過調節骨細胞活動以維持血鈣穩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CT可促進成骨細胞活動,降低血鈣B.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可引起骨質疏松C.破骨細胞活動異常增強,將引起CT分泌增加D.長時間的高血鈣可導致甲狀旁腺增生A.CT可促進成骨細胞活動,降低血鈣B.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可引起骨質疏松C.破骨細胞活動異常增強,將引起CT分泌增加D.長時間的高血鈣可導致甲狀旁腺增生解析:由題圖可知,CT增加,使成骨細胞活動增強,破骨細胞活動減弱,導致骨量增加,使血鈣下降,A正確;由題圖可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則PTH分泌增加,破骨細胞活動增強,使骨量下降,引起骨質疏松,B正確;由題圖可知,破骨細胞活動異常增強,會導致血鈣異常升高,通過負反饋調節使甲狀腺C細胞CT分泌增加,C正確;由題圖可知,長時間高血鈣,會引起負反饋調節,促進甲狀腺C細胞分泌增加,而非甲狀旁腺增生,D錯誤。第三章 課時精練11 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分值:50分)選擇題:第1~13題,每小題3分,共39分。答案P189【對點強化】概念1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特點1.下列關于人體激素及其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激素是信號分子,成分都是有機物激素直接參與細胞內的許多代謝活動激素只對相應的靶器官、靶細胞的代謝起調節作用神經系統的某些結構也可以釋放激素2.關于人體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反射弧是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體溫受到神經和體液的雙重調節甲狀腺激素不能影響神經系統的活動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受下丘腦調控3.下列關于人體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成年后生長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體內多種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與神經調節相比,體液調節通常作用緩慢、持續時間長神經中樞只能通過發出神經沖動的方式調節相關器官的生理活動4.動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常常受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共同作用(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據圖可知,內外刺激a可引起神經系統和內分泌腺做出反應在血糖調節中,胰島可以作為效應器血糖濃度升高會促進圖中c的胰島α細胞分泌活動增強若圖中的激素d是甲狀腺激素,則該激素可影響神經系統b的發育和功能5.(2023·金華高二期末)下圖為動物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兩種方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圖1的方式,能將信號分子特異性地傳送至靶細胞圖1、圖2兩種方式的信號分子在起作用后均會被清除相比較而言,圖1信息交流方式作用的范圍更廣下丘腦對甲狀腺的調節屬于圖1的信息交流方式6.某玻璃廊橋在懸崖上懸空建立,垂直高度為700 m。在其上行走時,人們心跳不自主地加速且久久不能平靜,其原因一方面是興奮通過神經傳導作用于腎上腺,使之分泌腎上腺素,作用于心臟;另一方面是興奮通過傳出神經直接作用于心臟。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腎上腺在這個調節中屬于效應器的組成部分恐懼時,人表現為警覺性提高、反應靈敏心跳不自主地加速體現了自主神經系統的作用心跳久久不能平靜說明神經調節具有作用時間長的特點7.(2024·諸暨市高二質檢)如圖為人體的生命活動調節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若該圖表示體溫調節過程,則體溫調節屬于神經-體液調節通過C→D→E過程可以調節血糖平衡,這一過程屬于體液調節人的手被針扎時,其調節過程可能通過A→B→E來實現,屬于神經調節水鹽平衡調節的過程可通過A→B→C→D→E來實現,屬于神經調節概念2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共同維持體溫恒定(2024·湖州期末)人在進行劇烈運動時體內會發生各種變化,如大量出汗,心跳加快等?;卮鸬?~9題。8.下列關于劇烈運動時人體出現的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心跳加快是由于腎上腺素等激素的增加刺激了副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促進血液循環從而促進了肌肉細胞對乳酸的吸收利用大量出汗是由于運動時強烈的厭氧呼吸產生了大量水分大量出汗有助于運動時機體產生的大量熱量及時散失9.與安靜狀態相比,劇烈運動時( )皮膚毛細血管收縮胰島α細胞的分泌活動增強體內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減少肌肉細胞產生的乳酸含量減少10.如圖表示一段時間內,人體皮膚血流量(相對值)變化曲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若①為25 ℃條件,則②可能為0 ℃環境在時間②內,人體可通過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縮來增加產熱在時間②內,體內酶的活性比時間①③低在時間②內,皮膚毛細血管收縮是非條件反射11.下圖所示為人體體溫調節示意圖,根據圖示過程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人體與體溫調節有關的神經中樞只存在于下丘腦中D途徑主要是骨骼肌通過需氧呼吸完成當機體受到炎熱刺激時,體內的散熱機制為圖中的E和F圖中B→C→G途徑表示神經調節過程12.(2024·臺州質量評估)冬奧會比賽過程中,冰雪運動員體內發生支氣管擴張、心跳加速等多種生理過程的改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寒冷環境中運動員的散熱量大于產熱量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即刻調動寒冷刺激冷覺感受器產生興奮傳至大腦皮層產生冷覺運動員可通過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調控軸的分級調節增加產熱量13.(2024·百校聯盟聯考)下列關于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正確的是( )某人持續38 ℃高燒時產熱量大于散熱量在安靜狀態下,產熱過程全部發生于肝臟血糖調節的過程中只存在體液調節,沒有神經調節沒有大腦皮層的參與,體溫調節和水鹽調節也可以發生【綜合提升】14.(11分)(2024·金華十校聯考)下圖表示下丘腦參與人體血糖調節、水鹽調節和體溫調節的部分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1)(1分)下丘腦細胞周圍充滿了腦脊液,腦脊液屬于人體的________。(2)(1分)當人口渴時,下丘腦某些細胞會增加激素c的生成,從而減少尿量,激素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分)寒冷刺激能作用于體表的________________,所產生的信息以________的形式傳遞到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體溫調節中樞具有________信息的功能,再由傳出神經支配骨骼肌、皮膚毛細血管等做出適當的反應。同時,下丘腦調節腺垂體分泌________________促進腺體B分泌激素,腺體B表示的是________。(4)(4分)當人進食后血糖濃度升高時,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島,使________細胞釋放的胰島素增加,促進組織細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時,位于下丘腦中的血糖調節中樞接受刺激產生興奮,通過傳出神經進一步促進胰島細胞分泌激素a作用于靶細胞,該傳出神經屬于________(填“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課時精練11 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1.B [人體內的激素是由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合成并分泌的微量有機物,A正確;激素不直接參與細胞內的代謝活動,只是對相應的靶細胞、靶器官的代謝起調節作用,B錯誤,C正確;下丘腦的神經分泌細胞能合成和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等,D正確。]2.C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A正確;體溫受神經和體液的雙重調節,B正確;甲狀腺激素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能影響神經系統的活動,C錯誤;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受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調控,D正確。]3.C [成年后仍會分泌生長激素,只是分泌量減少,A錯誤;胰島素是唯一一種降低血糖的激素,B錯誤;與神經調節相比,體液調節具有反應速度較緩慢、作用范圍較廣泛、作用時間比較長等特點,C正確;神經中樞可以通過發出神經沖動的方式調節相關器官的生理活動,還可以通過合成和分泌激素來調節相關器官的生理活動,如下丘腦可合成抗利尿激素,D錯誤。]4.C [據圖分析可知,內外刺激a可引起神經系統和內分泌腺做出反應,A正確;在血糖調節中,胰島可以作為效應器,分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B正確;血糖濃度升高會促進圖中c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活動增強,C錯誤;甲狀腺激素能夠促進生長發育,對維持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具有重要的意義,若圖中激素d是甲狀腺激素,則可影響神經系統b的發育和功能,D正確。]5.A [圖1的方式,內分泌細胞產生的信號分子(激素)隨體液運輸,其運輸沒有特異性,可以運輸到全身各處,但只能作用于相應的靶細胞,A錯誤;圖1信號分子的調節方式為體液調節,而圖2信號分子的調節方式為神經調節,相比較而言,圖1信號交流方式是通過體液傳送,作用的范圍更廣,作用時間更長,C正確;下丘腦對甲狀腺的調節主要通過分泌激素的方式進行,屬于圖1的信息交流方式,D正確。]6.D [心跳久久不能平靜說明體液調節具有作用時間長的特點,神經調節作用時間一般較短,D錯誤。]7.D [體溫調節過程中,通過反射弧使效應器(如皮膚)作出反應屬于神經調節,寒冷條件下,甲狀腺分泌相關激素參與的調節屬于體液調節,A正確;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或胰島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調節血糖濃度屬于體液調節,B正確;人的手被針扎時,其調節過程為神經調節,C正確;水鹽平衡調節的過程中有神經、激素的參與,屬于神經-體液調節,D錯誤。]8.D [心跳加快是由于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腎上腺素增加,A錯誤;心跳加快促進血液循環,而肌肉細胞厭氧呼吸產生的乳酸會被血漿中的緩沖物質中和,B錯誤;厭氧呼吸不產生水,大量出汗是為了維持機體體溫平衡,C錯誤;劇烈運動增加了產熱,所以大量出汗有助于運動時機體產生的大量熱量及時散失,以維持機體體溫平衡,D正確。]9.B [劇烈運動時,皮膚毛細血管舒張,胰島α細胞分泌活動增強,汗腺分泌增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肌肉細胞厭氧呼吸產生乳酸增加,故選B。]10.C [①→②的過程中,血流量減少,說明人體進入寒冷環境中,A正確;在寒冷環境中,人體可通過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縮來增加產熱,B正確;由于人是恒溫動物,則不同的環境溫度條件下,酶的活性基本不變,C錯誤;寒冷環境中,皮膚毛細血管收縮屬于非條件反射,D正確。]11.A [人體的溫度感覺中樞在大腦皮層,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A錯誤;D途徑是骨骼肌戰栗產生熱量,是通過需氧呼吸完成的,B正確;人體散熱主要通過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及汗腺分泌汗液,C正確;圖中的B→C→G途徑表示通過神經調節引起內分泌腺(屬于效應器的一部分)的分泌,故為神經調節,D正確。]12.A [運動過程中,運動員體溫穩定,所以產熱量和散熱量是相等的,A錯誤;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交感神經支配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促進機體有機物分解,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B正確;寒冷刺激冷覺感受器產生興奮傳至大腦皮層產生冷覺,C正確;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是通過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作用于甲狀腺,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物質氧化分解,提高代謝水平,增加產熱量,D正確。]13.D [持續38℃高燒時,機體產熱量與散熱量相等,A錯誤;在安靜狀態下,人體主要通過內臟、肌肉、腦的活動產生熱量,B錯誤;血糖調節中樞在下丘腦,血糖調節的過程中既存在體液調節,也存在神經調節,C錯誤;由于體溫調節中樞和水鹽調節中樞均在下丘腦,所以沒有大腦皮層的參與,體溫調節和水鹽調節也可以發生,D正確。]14.(1)內環境(細胞外液)(2)抗利尿激素(3)溫度感受器(冷覺感受器) 神經沖動 整合 促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4)胰島β 加速攝取、儲存和利用葡萄糖,抑制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副交感神經(共26張PPT)課時精練11 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時間:30分鐘 滿分:50分)B概念1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特點1.下列關于人體激素及其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激素是信號分子,成分都是有機物B.激素直接參與細胞內的許多代謝活動C.激素只對相應的靶器官、靶細胞的代謝起調節作用D.神經系統的某些結構也可以釋放激素解析:人體內的激素是由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合成并分泌的微量有機物,A正確;激素不直接參與細胞內的代謝活動,只是對相應的靶細胞、靶器官的代謝起調節作用,B錯誤,C正確;下丘腦的神經分泌細胞能合成和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等,D正確。2.關于人體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反射弧是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B.體溫受到神經和體液的雙重調節C.甲狀腺激素不能影響神經系統的活動D.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受下丘腦調控解析: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A正確;體溫受神經和體液的雙重調節,B正確;甲狀腺激素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能影響神經系統的活動,C錯誤;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受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調控,D正確。C3.下列關于人體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成年后生長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體內多種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與神經調節相比,體液調節通常作用緩慢、持續時間長D.神經中樞只能通過發出神經沖動的方式調節相關器官的生理活動解析:成年后仍會分泌生長激素,只是分泌量減少,A錯誤;胰島素是唯一一種降低血糖的激素,B錯誤;與神經調節相比,體液調節具有反應速度較緩慢、作用范圍較廣泛、作用時間比較長等特點,C正確;神經中樞可以通過發出神經沖動的方式調節相關器官的生理活動,還可以通過合成和分泌激素來調節相關器官的生理活動,如下丘腦可合成抗利尿激素,D錯誤。C4.動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常常受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共同作用(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CA.據圖可知,內外刺激a可引起神經系統和內分泌腺做出反應B.在血糖調節中,胰島可以作為效應器C.血糖濃度升高會促進圖中c的胰島α細胞分泌活動增強D.若圖中的激素d是甲狀腺激素,則該激素可影響神經系統b的發育和功能A.據圖可知,內外刺激a可引起神經系統和內分泌腺做出反應B.在血糖調節中,胰島可以作為效應器C.血糖濃度升高會促進圖中c的胰島α細胞分泌活動增強D.若圖中的激素d是甲狀腺激素,則該激素可影響神經系統b的發育和功能解析:據圖分析可知,內外刺激a可引起神經系統和內分泌腺做出反應,A正確;在血糖調節中,胰島可以作為效應器,分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B正確;血糖濃度升高會促進圖中c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活動增強,C錯誤;甲狀腺激素能夠促進生長發育,對維持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具有重要的意義,若圖中激素d是甲狀腺激素,則可影響神經系統b的發育和功能,D正確。5.(2023·金華高二期末)下圖為動物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兩種方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圖1的方式,能將信號分子特異性地傳送至靶細胞B.圖1、圖2兩種方式的信號分子在起作用后均會被清除C.相比較而言,圖1信息交流方式作用的范圍更廣D.下丘腦對甲狀腺的調節屬于圖1的信息交流方式A.圖1的方式,能將信號分子特異性地傳送至靶細胞B.圖1、圖2兩種方式的信號分子在起作用后均會被清除C.相比較而言,圖1信息交流方式作用的范圍更廣D.下丘腦對甲狀腺的調節屬于圖1的信息交流方式解析:圖1的方式,內分泌細胞產生的信號分子(激素)隨體液運輸,其運輸沒有特異性,可以運輸到全身各處,但只能作用于相應的靶細胞,A錯誤;圖1信號分子的調節方式為體液調節,而圖2信號分子的調節方式為神經調節,相比較而言,圖1信號交流方式是通過體液傳送,作用的范圍更廣,作用時間更長,C正確;下丘腦對甲狀腺的調節主要通過分泌激素的方式進行,屬于圖1的信息交流方式,D正確。6.某玻璃廊橋在懸崖上懸空建立,垂直高度為700 m。在其上行走時,人們心跳不自主地加速且久久不能平靜,其原因一方面是興奮通過神經傳導作用于腎上腺,使之分泌腎上腺素,作用于心臟;另一方面是興奮通過傳出神經直接作用于心臟。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腎上腺在這個調節中屬于效應器的組成部分B.恐懼時,人表現為警覺性提高、反應靈敏C.心跳不自主地加速體現了自主神經系統的作用D.心跳久久不能平靜說明神經調節具有作用時間長的特點解析:心跳久久不能平靜說明體液調節具有作用時間長的特點,神經調節作用時間一般較短,D錯誤。D7.(2024·諸暨市高二質檢)如圖為人體的生命活動調節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DA.若該圖表示體溫調節過程,則體溫調節屬于神經-體液調節B.通過C→D→E過程可以調節血糖平衡,這一過程屬于體液調節C.人的手被針扎時,其調節過程可能通過A→B→E來實現,屬于神經調節D.水鹽平衡調節的過程可通過A→B→C→D→E來實現,屬于神經調節解析:體溫調節過程中,通過反射弧使效應器(如皮膚)作出反應屬于神經調節,寒冷條件下,甲狀腺分泌相關激素參與的調節屬于體液調節,A正確;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或胰島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調節血糖濃度屬于體液調節,B正確;人的手被針扎時,其調節過程為神經調節,C正確;水鹽平衡調節的過程中有神經、激素的參與,屬于神經-體液調節,D錯誤。A.若該圖表示體溫調節過程,則體溫調節屬于神經-體液調節B.通過C→D→E過程可以調節血糖平衡,這一過程屬于體液調節C.人的手被針扎時,其調節過程可能通過A→B→E來實現,屬于神經調節D.水鹽平衡調節的過程可通過A→B→C→D→E來實現,屬于神經調節概念2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共同維持體溫恒定(2024·湖州期末)人在進行劇烈運動時體內會發生各種變化,如大量出汗,心跳加快等。回答第8~9題。8.下列關于劇烈運動時人體出現的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A.心跳加快是由于腎上腺素等激素的增加刺激了副交感神經興奮B.心跳加快促進血液循環從而促進了肌肉細胞對乳酸的吸收利用C.大量出汗是由于運動時強烈的厭氧呼吸產生了大量水分D.大量出汗有助于運動時機體產生的大量熱量及時散失D解析:心跳加快是由于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腎上腺素增加,A錯誤;心跳加快促進血液循環,而肌肉細胞厭氧呼吸產生的乳酸會被血漿中的緩沖物質中和,B錯誤;厭氧呼吸不產生水,大量出汗是為了維持機體體溫平衡,C錯誤;劇烈運動增加了產熱,所以大量出汗有助于運動時機體產生的大量熱量及時散失,以維持機體體溫平衡,D正確。9.與安靜狀態相比,劇烈運動時( )A.皮膚毛細血管收縮B.胰島α細胞的分泌活動增強C.體內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減少D.肌肉細胞產生的乳酸含量減少解析:劇烈運動時,皮膚毛細血管舒張,胰島α細胞分泌活動增強,汗腺分泌增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肌肉細胞厭氧呼吸產生乳酸增加,故選B。B10.如圖表示一段時間內,人體皮膚血流量(相對值)變化曲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CA.若①為25 ℃條件,則②可能為0 ℃環境B.在時間②內,人體可通過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縮來增加產熱C.在時間②內,體內酶的活性比時間①③低D.在時間②內,皮膚毛細血管收縮是非條件反射A.若①為25 ℃條件,則②可能為0 ℃環境B.在時間②內,人體可通過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縮來增加產熱C.在時間②內,體內酶的活性比時間①③低D.在時間②內,皮膚毛細血管收縮是非條件反射解析:①→②的過程中,血流量減少,說明人體進入寒冷環境中,A正確;在寒冷環境中,人體可通過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縮來增加產熱,B正確;由于人是恒溫動物,則不同的環境溫度條件下,酶的活性基本不變,C錯誤;寒冷環境中,皮膚毛細血管收縮屬于非條件反射,D正確。11.下圖所示為人體體溫調節示意圖,根據圖示過程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人體與體溫調節有關的神經中樞只存在于下丘腦中B.D途徑主要是骨骼肌通過需氧呼吸完成C.當機體受到炎熱刺激時,體內的散熱機制為圖中的E和FD.圖中B→C→G途徑表示神經調節過程解析:人體的溫度感覺中樞在大腦皮層,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A錯誤;D途徑是骨骼肌戰栗產生熱量,是通過需氧呼吸完成的,B正確;人體散熱主要通過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及汗腺分泌汗液,C正確;圖中的B→C→G途徑表示通過神經調節引起內分泌腺(屬于效應器的一部分)的分泌,故為神經調節,D正確。12.(2024·臺州質量評估)冬奧會比賽過程中,冰雪運動員體內發生支氣管擴張、心跳加速等多種生理過程的改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寒冷環境中運動員的散熱量大于產熱量B.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即刻調動C.寒冷刺激冷覺感受器產生興奮傳至大腦皮層產生冷覺D.運動員可通過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調控軸的分級調節增加產熱量A解析:運動過程中,運動員體溫穩定,所以產熱量和散熱量是相等的,A錯誤;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交感神經支配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促進機體有機物分解,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B正確;寒冷刺激冷覺感受器產生興奮傳至大腦皮層產生冷覺,C正確;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是通過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作用于甲狀腺,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物質氧化分解,提高代謝水平,增加產熱量,D正確。13.(2024·百校聯盟聯考)下列關于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正確的是( )A.某人持續38 ℃高燒時產熱量大于散熱量B.在安靜狀態下,產熱過程全部發生于肝臟C.血糖調節的過程中只存在體液調節,沒有神經調節D.沒有大腦皮層的參與,體溫調節和水鹽調節也可以發生解析:持續38 ℃高燒時,機體產熱量與散熱量相等,A錯誤;在安靜狀態下,人體主要通過內臟、肌肉、腦的活動產生熱量,B錯誤;血糖調節中樞在下丘腦,血糖調節的過程中既存在體液調節,也存在神經調節,C錯誤;由于體溫調節中樞和水鹽調節中樞均在下丘腦,所以沒有大腦皮層的參與,體溫調節和水鹽調節也可以發生,D正確。D14.(2024·金華十校聯考)下圖表示下丘腦參與人體血糖調節、水鹽調節和體溫調節的部分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1)下丘腦細胞周圍充滿了腦脊液,腦脊液屬于人體的__________________。(2)當人口渴時,下丘腦某些細胞會增加激素c的生成,從而減少尿量,激素c是________________。內環境(細胞外液)抗利尿激素(3)寒冷刺激能作用于體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產生的信息以__________的形式傳遞到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體溫調節中樞具有_______信息的功能,再由傳出神經支配骨骼肌、皮膚毛細血管等做出適當的反應。同時,下丘腦調節腺垂體分泌________________促進腺體B分泌激素,腺體B表示的是________。溫度感受器(冷覺感受器)神經沖動整合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4)當人進食后血糖濃度升高時,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島,使________細胞釋放的胰島素增加,促進組織細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時,位于下丘腦中的血糖調節中樞接受刺激產生興奮,通過傳出神經進一步促進胰島細胞分泌激素a作用于靶細胞,該傳出神經屬于____________(填“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胰島β加速攝取、儲存和利用葡萄糖,抑制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副交感神經解析:(1)腦脊液是下丘腦細胞直接生存的液體環境,故屬于細胞外液,即內環境。(2)當人口渴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某些細胞會增加抗利尿激素的生成,抗利尿激素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從而減少尿量,故激素c是抗利尿激素。(3)寒冷刺激能作用于體表的冷覺感受器,使其產生興奮,并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傳遞到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體溫調節中樞具有整合信息的功能,再由傳出神經支配骨骼肌、皮膚毛細血管等效應器做出適當的反應。甲狀腺激素具有促進物質與能量代謝的作用,能夠增加產熱,故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來調節腺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進而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4)胰島素由胰島β細胞分泌,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島β細胞,使胰島素的分泌增加。胰島素通過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儲存和利用葡萄糖,抑制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來降低血糖。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都屬于傳出神經,當血糖濃度升高時,位于下丘腦中的血糖調節中樞接受刺激產生興奮,通過副交感神經進一步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作用于靶細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時5 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docx 課時5 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pptx 課時精練11 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docx 課時精練11 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