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 神經系統通過下丘腦控制內分泌系統課時概念剖析 本課時的概念為“激素通過分級調節、反饋調節等機制維持機體的穩態,如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和血糖平衡的調節等”,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1)下丘腦的神經細胞兼有內分泌功能。(2)垂體分為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兩個部分。(3)激素存在“下丘腦-腺垂體-靶腺”這一調控軸的分級調節機制和反饋調節機制。(4)神經垂體儲存下丘腦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可調節水鹽平衡。概念1 下丘腦調節腺垂體分泌 (閱讀教材P50~51,完成填空)1.下丘腦與垂體結構和功能的聯系2.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1)調節過程解讀 ①TRH表示______________,TSH表示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調節,“”表示________調節(2)調節特點:既有分級調節,又有________調節。3.反饋調節4.分級調節[辨正誤](1)下丘腦部分神經細胞分泌的激素可以直接釋放到垂體門脈血管的血液中,調節腺垂體的分泌。( )(2)下丘腦-腺垂體-甲狀腺調控軸在通過激素調節穩態的同時,也維持了激素含量的相對穩定。( )(3)所有內分泌腺的活動都受下丘腦-腺垂體-靶腺這一調控軸的調節。( )(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必需原料,缺碘是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圖1)的首要原因,圖2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示意圖,a、b、c代表3種不同的激素,據圖分析回答問題:(1)激素a、激素b分別是哪種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當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濃度高于正常水平時,①和②的效應是什么?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濃度低于正常水平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什么飲食中長期缺碘會導致地方性甲狀腺腫?(提示:TSH不僅能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分泌,還能促進甲狀腺的生長發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以致用】 例1 如圖是下丘腦與垂體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具有內分泌功能,但不屬于內分泌腺B.②是下丘腦的神經分泌束,能夠傳導動作電位C.③是腺垂體,能接受下丘腦及甲狀腺分泌的激素的調節D.④是垂體后葉,合成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下丘腦的四大功能例2 如圖為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調節示意圖,其中a、b和c表示人體內三種內分泌腺,①~③表示三種不同的激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激素③是促甲狀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種器官B.a表示下丘腦,②表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會引起激素②分泌增加D.激素②促進激素③分泌的調節過程同時存在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下丘腦-腺垂體-靶腺內分泌主軸中相關腺體(結構)與激素的判斷注:圖中a、b、c表示相關腺體或結構,①、②、③表示相關激素概念2 神經垂體儲存下丘腦合成的激素 (閱讀教材P32~33,完成填空)1.神經垂體與下丘腦的關系(1)神經垂體不含腺細胞,自身________合成激素。(2)神經垂體可儲存并釋放________________合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2.抗利尿激素3.水鹽平衡(滲透壓平衡)的調節(1)過程(2)調節方式:①____________調節;②________調節。[辨正誤](1)出汗可使血漿滲透壓降低。( )(2)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神經細胞合成,由垂體釋放。( )(3)下丘腦含有滲透壓感受器,是渴覺中樞。( )(生命科學史情境)1925年,英國生理學家斯塔林(E.Starling)和英國藥理學家弗尼(E.Verney)發現抗利尿激素與體內水的排出有密切關系。1953年,美國生物化學家迪維尼奧(V.du Vigneaud)將該物質從神經垂體中純化出來并對其進行了人工合成。經進一步研究證明:抗利尿激素是一種九肽激素,它是由下丘腦內的神經分泌細胞合成的,這些細胞的軸突延伸到神經垂體,其合成的激素運輸到神經垂體處儲存。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抗利尿激素的化學本質是什么?說出其在人體內合成及釋放的具體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據圖分析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機理:抗利尿激素與腎小管上皮細胞膜上的__________結合后,促進含________蛋白的囊泡與細胞膜(管腔面)融合,使細胞膜(管腔面)上________蛋白的數量增加,最終促進了腎小管上皮細胞對________的重吸收。注:小管液指的是腎小囊中的原尿經腎小管流向集合管后的稱呼,簡單來說指在腎臟內小管的流體。(3)機體內的水平衡既受神經調節,又受激素調節。某哺乳動物若長時間未飲水,其體內水平衡調節機理如下圖所示。請根據所學知識填空。【學以致用】例1 奮戰在抗擊新冠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是最美逆行者。因長時間穿防護服工作,他們汗流浹背,飲水受限,尿量減少。下列關于尿液生成及排放的調節,敘述正確的是( )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Cl的重吸收B.醫護人員緊張工作后大量飲用清水有利于快速恢復水鹽平衡C.醫護人員工作時高度緊張,排尿反射受到大腦皮層的抑制,排尿減少D.醫護人員工作時汗流浹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減少,水的重吸收增加例2 (2024·十校聯盟聯考)食物過咸時,人體會產生強烈喝純水的欲望;但在劇烈運動大量出汗后,卻需要更多含電解質的飲料而不是純水。相關機理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人體攝入過多咸的食物后血漿滲透壓升高,使下丘腦神經細胞興奮B.高滲透壓刺激下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是神經-體液調節的結果C.興奮從SFO區域傳到MnPO區域,神經元興奮傳遞的信息分子是神經遞質D.大量喝水會產生飽腹感通過負反饋作用于SFO區域,從而抑制純水攝取欲望1.(2022·浙江1月選考,19)小鼠甲狀腺的內分泌機能受機體內、外環境因素影響,部分調節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TRH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腺垂體B.低于機體生理濃度時的TH對TSH的分泌起促進作用C.飲食缺碘會影響下丘腦和腺垂體的功能,引起甲狀腺組織增生D.給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機體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弱2.(2020·浙江1月選考,13改編)下列關于下丘腦與垂體及其分泌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下丘腦的有些神經細胞能分泌激素B.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能直接作用于甲狀腺C.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通過垂體門脈的血液運輸作用于甲狀腺D.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減少會使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3.(2019·浙江4月選考,21)下列關于下丘腦與垂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垂體可通過神經細胞支配其他內分泌腺B.垂體分泌的激素通過管道運輸到體液中C.甲狀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腦但不能作用于垂體D.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可通過下丘腦相聯系4.(2020·浙江7月選考,9)人體甲狀腺分泌和調節示意圖如圖,其中TRH表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狀腺激素,“+”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寒冷信號能直接刺激垂體分泌更多的TSHB.下丘腦通過釋放TRH直接調控甲狀腺分泌T3和T4C.甲狀腺分泌的T4直接作用于垂體而抑制TSH的釋放D.長期缺碘會影響T3、T4、TSH和TRH的分泌5.(2023·浙江6月選考,25節選)運動員在馬拉松長跑過程中,機體往往出現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大量出汗,口渴等生理反應。馬拉松長跑需要機體各器官系統共同協調完成。回答下列問題:(1)聽到發令槍聲運動員立刻起跑,這一過程屬于________反射。長跑過程中,運動員感到口渴的原因是大量出汗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滲透壓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到________,產生渴覺。(2)長跑結束后,運動員需要補充水分。研究發現正常人分別一次性飲用1 000 mL清水與1 000 mL生理鹽水,其排尿速率變化如圖甲所示。圖中表示大量飲用清水后的排尿速率曲線是________,該曲線的形成原因是大量飲用清水后血漿被稀釋,滲透壓下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維持機體血漿滲透壓穩定的角度,建議運動員運動后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時2 神經系統通過下丘腦控制內分泌系統概念1自主建構1.促甲狀腺 促性腺激素 生長激素2.(1)TRH 腺垂體 TSH 甲狀腺 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促甲狀腺激素 ②促進 抑制 分級 反饋 (2)反饋3.效果 信息 反饋調節 維持穩態4.激素信號 腺垂體 內分泌腺 分級調節 下丘腦-腺垂體-甲狀腺 下丘腦-腺垂體-性腺 辨正誤(1)√ (2)√ (3)× 提示:并不都是。例如,胰島和腎上腺髓質直接受神經支配,并不受垂體分泌激素的調節合作探究(1)提示:激素a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激素b為促甲狀腺激素(TSH)。(2)提示:均為抑制;均為抑制作用減弱。(3)提示:飲食長期缺碘,造成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濃度偏低,對下丘腦和垂體的抑制作用減弱,造成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含量升高,促進了甲狀腺的生長和發育,引起了甲狀腺代償性增生。學以致用例1 D [④是神經垂體(垂體后葉),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但這兩種激素都是由下丘腦合成的,D錯誤。]例2 C [激素②是促甲狀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狀腺,A錯誤;a表示腺垂體,②表示促甲狀腺激素,B錯誤;③(甲狀腺激素)水平降低,負反饋調節使腺垂體分泌的②(促甲狀腺激素)增加,C正確;②(促甲狀腺激素)調節③(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只存在激素調節,D錯誤。]概念2自主建構1.(1)不能 (2)下丘腦神經細胞 抗利尿激素 催產素2.下丘腦神經細胞 神經垂體 腎小管 集合管 腎小管和集合管 重吸收 減少3.(1)大腦皮層 下丘腦 抗利尿 (2)神經-體液 反饋辨正誤(1)× 提示:出汗的過程中會丟失大量的水和部分無機鹽,可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2)√ (3)× 提示:渴覺中樞在大腦皮層。合作探究(1)提示:九肽(多肽);由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合成,由神經垂體釋放。(2)特異性受體 水通道 水通道 水(3)腎小管和集合管 大腦皮層學以致用例1 C [抗利尿激素可以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A錯誤;因長時間穿防護服工作,醫護工作者汗流浹背,飲水受限,這個過程丟失了水分和無機鹽,故醫護人員緊張工作后適量飲用淡鹽水有利于快速恢復水鹽平衡,B錯誤;排尿反射中樞位于脊髓,受控于大腦皮層的高級中樞,醫護人員工作時高度緊張,排尿反射受到大腦皮層的抑制,使排尿減少,C正確;醫護人員工作時汗流浹背,使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水的重吸收增加,排尿減少,D錯誤。]例2 B [高滲透壓刺激下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是神經調節的結果,B錯誤。]感悟真題1.B [體液運輸不定向,TRH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腺垂體,A正確;高于機體生理濃度時的TH對TSH的分泌起抑制作用,低于機體生理濃度時的TH對分泌TSH的抑制作用減弱,但并不是促進作用,B錯誤;飲食缺碘會影響下丘腦和腺垂體的功能,引起甲狀腺組織增生,如地方性甲狀腺腫,C正確;給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TSH減少,TH減少,故機體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弱,D正確。]2.A [下丘腦的某些神經細胞兼有內分泌的作用,可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等,A正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直接作用于垂體,不能直接作用于甲狀腺,B錯誤;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通過垂體門脈的血液運輸作用于腺垂體,C錯誤;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減少,會使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進而導致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增加,D錯誤。]3.D [神經垂體自身不能合成激素,腺垂體通過分泌激素支配其他內分泌腺(性腺、腎上腺皮質和甲狀腺等),A錯誤;垂體是內分泌腺,其分泌的激素不通過導管運輸到體液中,而是直接分泌到體液中,B錯誤;甲狀腺激素既能作用于下丘腦,也能作用于垂體,C錯誤。]4.D [寒冷信號是通過刺激下丘腦,由下丘腦釋放TRH來促進垂體分泌更多TSH的,寒冷信號不能直接刺激垂體,A錯誤;下丘腦釋放的TRH作用于垂體,促進垂體分泌TSH,TSH刺激甲狀腺分泌T3和T4,B錯誤;根據題圖分析可知,T4經過脫碘作用轉變為T3,再由T3負反饋作用于垂體,T4不直接作用于垂體,C錯誤;T3和T4均含碘,長期缺碘會導致T3和T4合成受阻,進而影響TSH和TRH的分泌,D正確。]5.(1)條件 大腦皮層 (2)a 抗利尿激素釋放減少,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加 淡鹽水或生理鹽水解析 (1)聽到發令槍聲運動員立刻起跑,這一過程為條件反射;渴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2)大量飲用清水,使血漿滲透壓下降,導致下丘腦合成并由神經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減少,進而使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加,排尿速率加快。從維持機體血漿滲透壓穩定的角度考慮,建議運動員運動后飲用生理鹽水或淡鹽水,有利于維持機體血漿滲透壓穩定。(共38張PPT)第三章 體液調節 課時2 神經系統通過下丘腦控制內分泌系統課時概念剖析本課時的概念為“激素通過分級調節、反饋調節等機制維持機體的穩態,如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和血糖平衡的調節等”,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1)下丘腦的神經細胞兼有內分泌功能。(2)垂體分為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兩個部分。(3)激素存在“下丘腦-腺垂體-靶腺”這一調控軸的分級調節機制和反饋調節機制。(4)神經垂體儲存下丘腦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可調節水鹽平衡。目錄 CONTENTS1.下丘腦調節腺垂體分泌2.神經垂體儲存下丘腦合成的激素3.感悟真題自主建構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課時概念圖自主建構促甲狀腺(閱讀教材P50~51,完成填空)1.下丘腦與垂體結構和功能的聯系促性腺激素生長激素2.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2.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1)調節過程TRH腺垂體TSH甲狀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進抑制分級反饋反饋3.反饋調節效果信息反饋調節維持穩態4.分級調節激素信號腺垂體內分泌腺分級調節下丘腦-腺垂體-甲狀腺下丘腦-腺垂體-性腺[辨正誤](1)下丘腦部分神經細胞分泌的激素可以直接釋放到垂體門脈血管的血液中,調節腺垂體的分泌。( )(2)下丘腦-腺垂體-甲狀腺調控軸在通過激素調節穩態的同時,也維持了激素含量的相對穩定。( )(3)所有內分泌腺的活動都受下丘腦-腺垂體-靶腺這一調控軸的調節。( )提示:并不都是。例如,胰島和腎上腺髓質直接受神經支配,并不受垂體分泌激素的調節。√√×(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必需原料,缺碘是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圖1)的首要原因,圖2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示意圖,a、b、c代表3種不同的激素,據圖分析回答問題:(1)激素a、激素b分別是哪種激素?提示:激素a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激素b為促甲狀腺激素(TSH)。(2)當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濃度高于正常水平時,①和②的效應是什么?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濃度低于正常水平呢?提示:均為抑制;均為抑制作用減弱。(3)為什么飲食中長期缺碘會導致地方性甲狀腺腫?(提示:TSH不僅能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分泌,還能促進甲狀腺的生長發育)提示:飲食長期缺碘,造成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濃度偏低,對下丘腦和垂體的抑制作用減弱,造成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含量升高,促進了甲狀腺的生長和發育,引起了甲狀腺代償性增生。【 學以致用 】D例1 如圖是下丘腦與垂體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具有內分泌功能,但不屬于內分泌腺B.②是下丘腦的神經分泌束,能夠傳導動作電位C.③是腺垂體,能接受下丘腦及甲狀腺分泌的激素的調節D.④是垂體后葉,合成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解析:④是神經垂體(垂體后葉),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但這兩種激素都是由下丘腦合成的,D錯誤。下丘腦的四大功能C例2 如圖為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調節示意圖,其中a、b和c表示人體內三種內分泌腺,①~③表示三種不同的激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激素③是促甲狀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種器官B.a表示下丘腦,②表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會引起激素②分泌增加D.激素②促進激素③分泌的調節過程同時存在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解析:激素②是促甲狀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狀腺,A錯誤;a表示腺垂體,②表示促甲狀腺激素,B錯誤;③(甲狀腺激素)水平降低,負反饋調節使腺垂體分泌的②(促甲狀腺激素)增加,C正確;②(促甲狀腺激素)調節③(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只存在激素調節,D錯誤。A.激素③是促甲狀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種器官B.a表示下丘腦,②表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會引起激素②分泌增加D.激素②促進激素③分泌的調節過程同時存在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下丘腦-腺垂體-靶腺內分泌主軸中相關腺體(結構)與激素的判斷注:圖中a、b、c表示相關腺體或結構,①、②、③表示相關激素不能(閱讀教材P32~33,完成填空)1.神經垂體與下丘腦的關系(1)神經垂體不含腺細胞,自身________合成激素。(2)神經垂體可儲存并釋放________________合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2.抗利尿激素下丘腦神經細胞抗利尿激素催產素下丘腦神經細胞神經垂體腎小管集合管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減少3.水鹽平衡(滲透壓平衡)的調節3.水鹽平衡(滲透壓平衡)的調節(1)過程(2)調節方式:①____________調節;②________調節。大腦皮層下丘腦神經-體液抗利尿反饋×[辨正誤](1)出汗可使血漿滲透壓降低。( )提示:出汗的過程中會丟失大量的水和部分無機鹽,可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2)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神經細胞合成,由垂體釋放。( )(3)下丘腦含有滲透壓感受器,是渴覺中樞。( )提示:渴覺中樞在大腦皮層。√×(生命科學史情境)1925年,英國生理學家斯塔林(E.Starling)和英國藥理學家弗尼(E.Verney)發現抗利尿激素與體內水的排出有密切關系。1953年,美國生物化學家迪維尼奧(V.du Vigneaud)將該物質從神經垂體中純化出來并對其進行了人工合成。經進一步研究證明:抗利尿激素是一種九肽激素,它是由下丘腦內的神經分泌細胞合成的,這些細胞的軸突延伸到神經垂體,其合成的激素運輸到神經垂體處儲存。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抗利尿激素的化學本質是什么?說出其在人體內合成及釋放的具體部位。提示:九肽(多肽);由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合成,由神經垂體釋放。(2)請據圖分析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機理:抗利尿激素與腎小管上皮細胞膜上的____________結合后,促進含__________蛋白的囊泡與細胞膜(管腔面)融合,使細胞膜(管腔面)上__________蛋白的數量增加,最終促進了腎小管上皮細胞對_______的重吸收。注:小管液指的是腎小囊中的原尿經腎小管流向集合管后的稱呼,簡單來說指在腎臟內小管的流體。特異性受體水通道水通道水(3)機體內的水平衡既受神經調節,又受激素調節。某哺乳動物若長時間未飲水,其體內水平衡調節機理如下圖所示。請根據所學知識填空。腎小管和集合管大腦皮層【 學以致用 】C例1 奮戰在抗擊新冠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是最美逆行者。因長時間穿防護服工作,他們汗流浹背,飲水受限,尿量減少。下列關于尿液生成及排放的調節,敘述正確的是( )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Cl的重吸收B.醫護人員緊張工作后大量飲用清水有利于快速恢復水鹽平衡C.醫護人員工作時高度緊張,排尿反射受到大腦皮層的抑制,排尿減少D.醫護人員工作時汗流浹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減少,水的重吸收增加解析:抗利尿激素可以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A錯誤;因長時間穿防護服工作,醫護工作者汗流浹背,飲水受限,這個過程丟失了水分和無機鹽,故醫護人員緊張工作后適量飲用淡鹽水有利于快速恢復水鹽平衡,B錯誤;排尿反射中樞位于脊髓,受控于大腦皮層的高級中樞,醫護人員工作時高度緊張,排尿反射受到大腦皮層的抑制,使排尿減少,C正確;醫護人員工作時汗流浹背,使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水的重吸收增加,排尿減少,D錯誤。B例2 (2024·十校聯盟聯考)食物過咸時,人體會產生強烈喝純水的欲望;但在劇烈運動大量出汗后,卻需要更多含電解質的飲料而不是純水。相關機理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人體攝入過多咸的食物后血漿滲透壓升高,使下丘腦神經細胞興奮B.高滲透壓刺激下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是神經-體液調節的結果C.興奮從SFO區域傳到MnPO區域,神經元興奮傳遞的信息分子是神經遞質D.大量喝水會產生飽腹感通過負反饋作用于SFO區域,從而抑制純水攝取欲望解析:高滲透壓刺激下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是神經調節的結果,B錯誤。B1.(2022·浙江1月選考,19)小鼠甲狀腺的內分泌機能受機體內、外環境因素影響,部分調節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TRH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腺垂體B.低于機體生理濃度時的TH對TSH的分泌起促進作用C.飲食缺碘會影響下丘腦和腺垂體的功能,引起甲狀腺組織增生D.給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機體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弱解析:體液運輸不定向,TRH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腺垂體,A正確;高于機體生理濃度時的TH對TSH的分泌起抑制作用,低于機體生理濃度時的TH對分泌TSH的抑制作用減弱,但并不是促進作用,B錯誤;飲食缺碘會影響下丘腦和腺垂體的功能,引起甲狀腺組織增生,如地方性甲狀腺腫,C正確;給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TSH減少,TH減少,故機體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弱,D正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TRH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腺垂體B.低于機體生理濃度時的TH對TSH的分泌起促進作用C.飲食缺碘會影響下丘腦和腺垂體的功能,引起甲狀腺組織增生D.給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機體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弱A2.(2020·浙江1月選考,13改編)下列關于下丘腦與垂體及其分泌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下丘腦的有些神經細胞能分泌激素B.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能直接作用于甲狀腺C.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通過垂體門脈的血液運輸作用于甲狀腺D.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減少會使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解析:下丘腦的某些神經細胞兼有內分泌的作用,可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等,A正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直接作用于垂體,不能直接作用于甲狀腺,B錯誤;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通過垂體門脈的血液運輸作用于腺垂體,C錯誤;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減少,會使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進而導致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增加,D錯誤。D3.(2019·浙江4月選考,21)下列關于下丘腦與垂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垂體可通過神經細胞支配其他內分泌腺B.垂體分泌的激素通過管道運輸到體液中C.甲狀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腦但不能作用于垂體D.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可通過下丘腦相聯系解析:神經垂體自身不能合成激素,腺垂體通過分泌激素支配其他內分泌腺(性腺、腎上腺皮質和甲狀腺等),A錯誤;垂體是內分泌腺,其分泌的激素不通過導管運輸到體液中,而是直接分泌到體液中,B錯誤;甲狀腺激素既能作用于下丘腦,也能作用于垂體,C錯誤。D4.(2020·浙江7月選考,9)人體甲狀腺分泌和調節示意圖如圖,其中TRH表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狀腺激素,“+”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寒冷信號能直接刺激垂體分泌更多的TSHB.下丘腦通過釋放TRH直接調控甲狀腺分泌T3和T4C.甲狀腺分泌的T4直接作用于垂體而抑制TSH的釋放D.長期缺碘會影響T3、T4、TSH和TRH的分泌解析:寒冷信號是通過刺激下丘腦,由下丘腦釋放TRH來促進垂體分泌更多TSH的,寒冷信號不能直接刺激垂體,A錯誤;下丘腦釋放的TRH作用于垂體,促進垂體分泌TSH,TSH刺激甲狀腺分泌T3和T4,B錯誤;根據題圖分析可知,T4經過脫碘作用轉變為T3,再由T3負反饋作用于垂體,T4不直接作用于垂體,C錯誤;T3和T4均含碘,長期缺碘會導致T3和T4合成受阻,進而影響TSH和TRH的分泌,D正確。A.寒冷信號能直接刺激垂體分泌更多的TSHB.下丘腦通過釋放TRH直接調控甲狀腺分泌T3和T4C.甲狀腺分泌的T4直接作用于垂體而抑制TSH的釋放D.長期缺碘會影響T3、T4、TSH和TRH的分泌條件5.(2023·浙江6月選考,25節選)運動員在馬拉松長跑過程中,機體往往出現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大量出汗,口渴等生理反應。馬拉松長跑需要機體各器官系統共同協調完成。回答下列問題:(1)聽到發令槍聲運動員立刻起跑,這一過程屬于________反射。長跑過程中,運動員感到口渴的原因是大量出汗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滲透壓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到__________,產生渴覺。大腦皮層(2)長跑結束后,運動員需要補充水分。研究發現正常人分別一次性飲用1 000 mL清水與1 000 mL生理鹽水,其排尿速率變化如圖甲所示。圖中表示大量飲用清水后的排尿速率曲線是________,該曲線的形成原因是大量飲用清水后血漿被稀釋,滲透壓下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維持機體血漿滲透壓穩定的角度,建議運動員運動后飲用___________________。a抗利尿激素釋放減少,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加淡鹽水或生理鹽水解析:(1)聽到發令槍聲運動員立刻起跑,這一過程為條件反射;渴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2)大量飲用清水,使血漿滲透壓下降,導致下丘腦合成并由神經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減少,進而使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加,排尿速率加快。從維持機體血漿滲透壓穩定的角度考慮,建議運動員運動后飲用生理鹽水或淡鹽水,有利于維持機體血漿滲透壓穩定。第三章 課時精練8 神經系統通過下丘腦控制內分泌系統(分值:50分)選擇題:第1~7題,每小題3分,8~11題,每小題4分,共37分。答案P188【對點強化】概念1 下丘腦調節腺垂體分泌1.下列激素不是由垂體分泌的是( )生長激素催乳素促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2.(2024·北斗星盟聯考)甲、乙兩人都表現為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下,下表為給兩人注射適量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前30 min和后30 min的促甲狀腺激素(TSH)濃度,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促甲狀腺激素濃度(mU/L)注射前 注射后健康人 <10 10~40甲 10~40 >40乙 <10 <10TSH的靶細胞可以是下丘腦、甲狀腺細胞和肌肉細胞甲注射TRH后,TSH濃度增高是反饋調節的結果甲、乙兩人病變部位不同,乙發生病變的部位是垂體甲、乙兩人注射TRH前的耗氧量比正常人高3.甲、乙兩人都表現為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下,為找出病變的部位,現通過給兩人注射適量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分別測定每個人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的促甲狀腺激素的濃度,測定結果如下表。項目 促甲狀腺激素的濃度/(mU·L-1)注射前 注射后健康人 9 30甲 2 2乙 2 29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甲病變的部位是下丘腦,乙病變的部位是垂體甲病變的部位是垂體,乙病變的部位是甲狀腺甲病變的部位是垂體,乙病變的部位是下丘腦甲病變的部位是下丘腦,乙病變的部位是甲狀腺4.下列關于激素調節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下丘腦是神經組織,又具有內分泌細胞的功能下丘腦通過調節腺垂體,實現激素的分級調節所有內分泌腺的活動都受下丘腦-腺垂體-靶腺這一調控軸的調節如果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過低會促進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釋放5.下丘腦和垂體之間存在兩種聯系方式。如圖為下丘腦和垂體部分結構模式圖,①~④為相關結構,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下丘腦與神經垂體③通過下丘腦垂體束②產生直接聯系腺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可促進生長發育分泌促激素的細胞既屬于神經系統,又屬于內分泌系統下丘腦可分泌多種下丘腦調節激素,通過①的運輸作用于垂體前葉④6.(2024·溫州高二期中)人工促進鯉魚產卵常采用的方法是注射垂體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理由可能是( )垂體提取物中就含有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等,能更快地促進性腺發育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類固醇,只能飼喂不能注射過多的性激素會通過負反饋調節抑制鯉魚下丘腦和垂體的相關功能,最終使性腺退化垂體提取物中含有生長激素,可以促進鯉魚提前進入繁殖期,更快產卵概念2 神經垂體儲存下丘腦合成的激素7.當人體失水過多時,不會發生的生理變化是( )血漿滲透壓升高產生渴感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降低8.(2024·湖州期末)酷暑下,室外作業的工人因“出大力流大汗”常會攜帶一大壺水解渴,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工人工作時出汗會引起血漿滲透壓升高,飲用清水比淡鹽水更好該事例說明人體維持水鹽平衡既需要生理性調節,也需要行為調節炎熱缺水的條件引起人體下丘腦產生渴覺,需通過神經調節主動飲水炎熱出汗過程中神經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減少,促進腎小管對水分的重吸收9.如圖為人體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的部分調節過程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結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食物過咸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結構甲、乙分別是下丘腦和垂體抗利尿激素在結構甲細胞中合成結構丙對水的重吸收減少,尿量減少10.如圖表示正常人分別快速飲用1 L清水、1 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和血漿滲透壓的變化情況。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曲線c表示飲用1 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的變化飲用大量生理鹽水后循環血量出現暫時性增加曲線d表示飲用1 L生理鹽水后血漿滲透壓的變化飲用大量清水后垂體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減少11.下圖是抗利尿激素的調節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血量隨著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而增加下丘腦產生神經沖動傳至垂體,產生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調節方式屬于負反饋調節抗利尿激素發揮作用使尿量減少是神經-體液調節的結果【綜合提升】12.(13分)如圖為抗利尿激素調節腎小管上皮細胞對水的通透性變化示意圖,圖中A、B、C代表不同的結構或物質,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轉運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5分)當________升高時,會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從而使________合成、________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進而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使尿量________,此過程的調節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2)(2分)腎小管上皮細胞上的水通道蛋白在________上合成,最終經過內質網、高爾基體加工、包裝并轉移至囊泡膜上。(3)(2分)據圖分析,水分子通過水通道蛋白的跨膜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4)(4分)據圖分析,當抗利尿激素減少時,尿量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課時精練8 神經系統通過下丘腦控制內分泌系統1.D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是由下丘腦分泌的。]2.C [TSH的靶細胞是甲狀腺細胞,A錯誤。甲注射TRH后,TSH濃度增高是分級調節的結果,B錯誤。甲注射TRH后,TSH濃度升高,注射前TSH的濃度就偏高,推測甲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甲狀腺;乙注射TRH后,TSH未升高,推測乙病變的部位可能是垂體,C正確。甲、乙兩人甲狀腺激素水平均低下,因此注射TRH前的耗氧量比正常人低,D錯誤。]3.C [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腦和垂體的調控。由題圖可知,甲、乙注射TRH前,TSH的濃度均低于正常值,甲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后,促甲狀腺激素的濃度保持不變,說明甲個體發生病變的部位不是下丘腦,而是垂體;乙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后,促甲狀腺激素的濃度顯著升高,說明乙個體發生病變的部位是下丘腦。綜上分析,C符合題意。]4.C [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過低時,對下丘腦和垂體的抑制作用減弱,使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從而使血液中甲狀腺激素不致過低,C錯誤。]5.C [分泌促激素的細胞屬于腺垂體,屬于內分泌系統,C錯誤。]6.C [如果直接注射性激素,過多的性激素會通過負反饋調節抑制鯉魚下丘腦和垂體的相關功能,使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促性腺激素能促進性腺生長發育),最終使性腺退化,C正確。]7.D [當人體水分丟失過多時,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興奮傳遞到大腦皮層產生渴感;由下丘腦合成并由神經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增強,以減少水分隨尿液流失,D項符合題意。]8.B [出汗時會失去大量的水和部分無機鹽,因此飲用淡鹽水比清水更好,A錯誤;在大腦皮層產生渴覺,C錯誤;炎熱出汗過程中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神經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D錯誤。]9.D [據圖分析可知:甲表示下丘腦,乙表示垂體,丙表示腎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其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減少,D錯誤。]10.B [正常人在快速飲用1 L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排尿量增加,隨著機體的調節,排尿量又會逐漸恢復,故曲線a表示飲用1 L清水后排尿量的變化,曲線c代表飲用1 L清水后血漿滲透壓的變化,A錯誤;飲用大量生理鹽水后流經血管的血流量增大,B正確;當快速飲用1 L生理鹽水后,細胞外液滲透壓不變,而機體的排尿量將逐漸增加,曲線d表示飲用1 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的變化,C錯誤;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合成并經垂體釋放的,D錯誤。]11.B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的,B錯誤。]12.(1)細胞外液滲透壓 下丘腦 垂體 減少 神經-體液調節 (2)核糖體 (3)易化擴散 (4)含水通道蛋白的囊泡由a過程與細胞膜融合過程減弱,水通道蛋白經由b過程被回收增強(共20張PPT)課時精練8神經系統通過下丘腦控制內分泌系統(時間:30分鐘 滿分:50分)D概念1 下丘腦調節腺垂體分泌1.下列激素不是由垂體分泌的是( )A.生長激素B.催乳素C.促甲狀腺激素D.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解析: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是由下丘腦分泌的。2.(2024·北斗星盟聯考)甲、乙兩人都表現為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下,下表為給兩人注射適量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前30 min和后30 min的促甲狀腺激素(TSH)濃度,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C 促甲狀腺激素濃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健康人 <10 10~40甲 10~40 >40乙 <10 <10A.TSH的靶細胞可以是下丘腦、甲狀腺細胞和肌肉細胞B.甲注射TRH后,TSH濃度增高是反饋調節的結果C.甲、乙兩人病變部位不同,乙發生病變的部位是垂體D.甲、乙兩人注射TRH前的耗氧量比正常人高解析:TSH的靶細胞是甲狀腺細胞,A錯誤。甲注射TRH后,TSH濃度增高是分級調節的結果,B錯誤。甲注射TRH后,TSH濃度升高,注射前TSH的濃度就偏高,推測甲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甲狀腺;乙注射TRH后,TSH未升高,推測乙病變的部位可能是垂體,C正確。甲、乙兩人甲狀腺激素水平均低下,因此注射TRH前的耗氧量比正常人低,D錯誤。3.甲、乙兩人都表現為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下,為找出病變的部位,現通過給兩人注射適量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分別測定每個人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的促甲狀腺激素的濃度,測定結果如下表。C項目 促甲狀腺激素的濃度/(mU·L-1) 注射前 注射后健康人 9 30甲 2 2乙 2 29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A.甲病變的部位是下丘腦,乙病變的部位是垂體B.甲病變的部位是垂體,乙病變的部位是甲狀腺C.甲病變的部位是垂體,乙病變的部位是下丘腦D.甲病變的部位是下丘腦,乙病變的部位是甲狀腺解析: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腦和垂體的調控。由題圖可知,甲、乙注射TRH前,TSH的濃度均低于正常值,甲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后,促甲狀腺激素的濃度保持不變,說明甲個體發生病變的部位不是下丘腦,而是垂體;乙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后,促甲狀腺激素的濃度顯著升高,說明乙個體發生病變的部位是下丘腦。綜上分析,C符合題意。4.下列關于激素調節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下丘腦是神經組織,又具有內分泌細胞的功能B.下丘腦通過調節腺垂體,實現激素的分級調節C.所有內分泌腺的活動都受下丘腦-腺垂體-靶腺這一調控軸的調節D.如果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過低會促進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釋放解析: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過低時,對下丘腦和垂體的抑制作用減弱,使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從而使血液中甲狀腺激素不致過低,C錯誤。C5.下丘腦和垂體之間存在兩種聯系方式。如圖為下丘腦和垂體部分結構模式圖,①~④為相關結構,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CA.下丘腦與神經垂體③通過下丘腦垂體束②產生直接聯系B.腺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可促進生長發育C.分泌促激素的細胞既屬于神經系統,又屬于內分泌系統D.下丘腦可分泌多種下丘腦調節激素,通過①的運輸作用于垂體前葉④解析:分泌促激素的細胞屬于腺垂體,屬于內分泌系統,C錯誤。6.(2024·溫州高二期中)人工促進鯉魚產卵常采用的方法是注射垂體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理由可能是( )A.垂體提取物中就含有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等,能更快地促進性腺發育B.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類固醇,只能飼喂不能注射C.過多的性激素會通過負反饋調節抑制鯉魚下丘腦和垂體的相關功能,最終使性腺退化D.垂體提取物中含有生長激素,可以促進鯉魚提前進入繁殖期,更快產卵解析:如果直接注射性激素,過多的性激素會通過負反饋調節抑制鯉魚下丘腦和垂體的相關功能,使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促性腺激素能促進性腺生長發育),最終使性腺退化,C正確。C概念2 神經垂體儲存下丘腦合成的激素7.當人體失水過多時,不會發生的生理變化是( )A.血漿滲透壓升高 B.產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降低解析:當人體水分丟失過多時,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興奮傳遞到大腦皮層產生渴感;由下丘腦合成并由神經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增強,以減少水分隨尿液流失,D項符合題意。D8.(2024·湖州期末)酷暑下,室外作業的工人因“出大力流大汗”常會攜帶一大壺水解渴,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工人工作時出汗會引起血漿滲透壓升高,飲用清水比淡鹽水更好B.該事例說明人體維持水鹽平衡既需要生理性調節,也需要行為調節C.炎熱缺水的條件引起人體下丘腦產生渴覺,需通過神經調節主動飲水D.炎熱出汗過程中神經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減少,促進腎小管對水分的重吸收解析:出汗時會失去大量的水和部分無機鹽,因此飲用淡鹽水比清水更好,A錯誤;在大腦皮層產生渴覺,C錯誤;炎熱出汗過程中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神經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D錯誤。B9.如圖為人體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的部分調節過程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結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DA.食物過咸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B.結構甲、乙分別是下丘腦和垂體C.抗利尿激素在結構甲細胞中合成D.結構丙對水的重吸收減少,尿量減少A.食物過咸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B.結構甲、乙分別是下丘腦和垂體C.抗利尿激素在結構甲細胞中合成D.結構丙對水的重吸收減少,尿量減少解析:據圖分析可知:甲表示下丘腦,乙表示垂體,丙表示腎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其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減少,D錯誤。10.如圖表示正常人分別快速飲用1 L清水、1 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和血漿滲透壓的變化情況。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BA.曲線c表示飲用1 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的變化B.飲用大量生理鹽水后循環血量出現暫時性增加C.曲線d表示飲用1 L生理鹽水后血漿滲透壓的變化D.飲用大量清水后垂體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減少A.曲線c表示飲用1 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的變化B.飲用大量生理鹽水后循環血量出現暫時性增加C.曲線d表示飲用1 L生理鹽水后血漿滲透壓的變化D.飲用大量清水后垂體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減少解析:正常人在快速飲用1 L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排尿量增加,隨著機體的調節,排尿量又會逐漸恢復,故曲線a表示飲用1 L清水后排尿量的變化,曲線c代表飲用1 L清水后血漿滲透壓的變化,A錯誤;飲用大量生理鹽水后流經血管的血流量增大,B正確;當快速飲用1 L生理鹽水后,細胞外液滲透壓不變,而機體的排尿量將逐漸增加,曲線d表示飲用1 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的變化,C錯誤;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合成并經垂體釋放的,D錯誤。11.下圖是抗利尿激素的調節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A.血量隨著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而增加B.下丘腦產生神經沖動傳至垂體,產生抗利尿激素C.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調節方式屬于負反饋調節D.抗利尿激素發揮作用使尿量減少是神經-體液調節的結果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的,B錯誤。12.如圖為抗利尿激素調節腎小管上皮細胞對水的通透性變化示意圖,圖中A、B、C代表不同的結構或物質,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轉運過程。回答下列問題:細胞外液滲透壓(1)當________________升高時,會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從而使________合成、________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進而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使尿量________,此過程的調節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下丘腦垂體減少神經-體液調節(2)腎小管上皮細胞上的水通道蛋白在________上合成,最終經過內質網、高爾基體加工、包裝并轉移至囊泡膜上。(3)據圖分析,水分子通過水通道蛋白的跨膜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4)據圖分析,當抗利尿激素減少時,尿量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核糖體易化擴散含水通道蛋白的囊蛋白的囊泡由a過程與細胞膜融合過程減弱,水通道蛋白經由b過程被回收增強解析:(1)當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會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從而使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進而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使尿量減少,此過程的調節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2)水通道蛋白作為蛋白質,在核糖體上合成。(3)圖示中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的跨膜方式為易化擴散。(4)當抗利尿激素減少時,含水通道蛋白的囊泡由a過程與細胞膜融合過程減弱,水通道蛋白經由b過程被回收增強,引起腎小管上皮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數量減少,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水的量減少,最終導致尿量增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時2 神經系統通過下丘腦控制內分泌系統.docx 課時2 神經系統通過下丘腦控制內分泌系統.pptx 課時精練8 神經系統通過下丘腦控制內分泌系統.docx 課時精練8 神經系統通過下丘腦控制內分泌系統.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