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章 第3節 第3課時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催化機理(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高中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章 第3節 第3課時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催化機理(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高中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第3課時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催化機理
[核心素養發展目標] 了解催化劑的特點及催化機理,掌握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一、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催化劑的概念
(1)催化劑是能改變 而在反應前后本身的 的物質。
(2)催化劑的活性與自身成分、 、 、 、 等有關。催化劑發揮作用需要維持在活性溫度范圍內。此外,有些物質的存在會使催化劑明顯失效,這種現象稱為催化劑 。
2.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分析課本表2-3-6,可得出以下結論:
(1)使用催化劑,反應的活化能 ,化學反應速率常數大幅 ,能大幅度 化學反應速率。
(2)比溫度、壓強、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程度 。
3.催化劑的催化原理
(1)催化劑通過參與反應改變反應 ,較大幅度 反應的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2)微觀解釋
使用催化劑―→改變反應的 ―→ 反應的活化能―→使更多的反應物分子成為活化分子―→增加單位體積內的 ―→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4.催化劑的特點
(1)選擇性:某種催化劑對某一反應可能是活性很強的催化劑,但對其他反應就不一定有催化作用。
(2)高效性:可以較大幅度地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從而有效地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3)催化劑不能改變化學反應的 ,不能改變 ,不能改變 ,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1)催化劑能使不起反應的物質發生反應(  )
(2)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化學性質發生改變,但質量不變(  )
(3)雙氧水中加入MnO2,可以使生成O2的速率增大,是因為MnO2的催化作用(  )
(4)電解水時,往水中加少量NaOH,可使電解速率明顯加快,故NaOH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  )
1.2SO2(g)+O2(g) 2SO3(g)反應進程中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圖中E1表示正反應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應的活化能)。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ΔH=E1-E2
B.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C.升高溫度,不影響活化分子百分數
D.使用催化劑使該反應的反應熱發生改變
2.在氣體參與的反應中,①增大反應物濃度;②升高溫度;③增大壓強(壓縮體積);④加入催化劑,若以上四種方法均可使反應速率增大,完成下列問題:
(1)降低反應活化能的是________(填序號,下同)。
(2)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比的是________。
(3)未改變活化分子百分比,增加單位體積內分子總數的是________。
(4)增加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常見催化機理圖分析
1.化學變化的宏觀特征就是有新物質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變化,從微觀來說就是有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催化反應機理圖是以實際科研成果為載體,常設置如下三種考查角度:
(1)反應物、反應產物、催化劑、中間體的辨識。
(2)從微觀的視角分析物質轉化過程中電子的轉移、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
(3)應用化學反應原理,結合原子守恒、能量守恒思想、平衡觀念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2.試題的呈現形式通常有兩種:(1)催化循環轉化圖,(2)物質轉化過程能量(能壘)圖像。
類型1 催化循環轉化圖
1.利用某分子篩作催化劑,NH3可脫除廢氣中的NO和NO2,生成兩種無毒物質,其反應歷程如圖所示:
(1)X是 。
(2)上述歷程的總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反應歷程可知,[(NH4)(HNO2)]+是該反應的 。
2.(2023·湖南衡陽聯考)由于水氧化反應包含多個電子/質子轉移,而且其動力學過程緩慢,水氧化催化機理四步反應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L3-)Co能降低水氧化反應的活化能
B.該機理總反應式為2H2OO2↑+4H++4e-
C.氧化性:(L2-)CoOOH<(L2-)CoOH
D.催化劑參與反應過程,從而加快反應速率
在催化循環反應體系中:
催化劑首先直接和反應物反應,反應前后存在,反應過程中不存在,催化劑可循環再生,即“失而復得”;而中間體(中間產物)只在反應過程中出現。
類型2 物質轉化過程能量(能壘)圖像
3.炭黑是霧霾中的重要顆粒物,研究發現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過程的能量變化模擬計算結果如圖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S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每活化一個氧分子吸收0.29 eV能量
B.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應的活化能降低0.42NA eV·mol-1
C.氧分子的活化是C—O鍵的斷裂與O—O鍵的生成過程
D.炭黑顆粒是大氣中SO2轉化為SO3的催化劑
4.甲酸被認為是理想的氫能載體,我國科技工作者運用DFT計算研究單分子HCOOH在催化劑表面分解產生H2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物種用*標注。
回答下列問題:
(1)該歷程中決定正反應速率步驟的能壘(活化能)E正=________eV,該步驟的反應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歷程中甲酸分解制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機理能壘圖既能反映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又能反映能量變化。解答此類問題時應注意:
(1)能壘圖中涉及物質的能量往往是指一個分子變化過程的能量變化,其單位一般為eV(電子伏特)。活化能Ea一般指每摩爾物質反應的能量變化,其單位多為kJ·mol-1。
(2)催化反應歷程一般為擴散→吸附→斷鍵→成鍵→脫附。要關注斷鍵和成鍵的部位及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3)復雜反應的反應速率由基元反應中活化能(能壘)最大的慢反應決定。
第3課時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催化機理
一、
1.(1)化學反應速率 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2)粒徑 合成方法 壓強 溫度 中毒
2.(1)降低 增大 加快 (2)更大
3.(1)歷程 降低 (2)歷程 降低 活化分子百分數
4.(3)平衡常數 平衡轉化率 反應熱
正誤判斷
(1)× (2)× (3)√ (4)×
應用體驗
1.A
2.(1)④ (2)②④ (3)①③ (4)①②③④
二、
1.(1)N2、H2O (2)2NH3+NO+NO22N2+3H2O
(3)中間產物
2.C 3.D
4.(1)0.98 HCOOH*===HCOO*+H*
(2)HCOOH(g)===CO2(g)+H2(g) ΔH=-0.15NA eV·mol-1(共77張PPT)
第3課時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催化機理
第2章 第3節
<<<
核心素養
發展目標
了解催化劑的特點及催化機理,掌握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內容索引
一、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二、常見催化機理圖分析
課時對點練
>
<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催化劑的概念
(1)催化劑是能改變 而在反應前后本身的_______________
的物質。
(2)催化劑的活性與自身成分、 、 、 、 等有關。催化劑發揮作用需要維持在活性溫度范圍內。此外,有些物質的存在會使催化劑明顯失效,這種現象稱為催化劑 。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化學反應速率
質量和化學性質
不變
粒徑
合成方法
壓強
溫度
中毒
2.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分析課本表2-3-6,可得出以下結論:
(1)使用催化劑,反應的活化能 ,化學反應速率常數大幅 ,能大幅度 化學反應速率。
(2)比溫度、壓強、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程度 。
3.催化劑的催化原理
(1)催化劑通過參與反應改變反應 ,較大幅度 反應的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降低
增大
加快
更大
歷程
降低
(2)微觀解釋
使用催化劑―→改變反應的 ―→ 反應的活化能―→使更多的反應物分子成為活化分子―→增加單位體積內的 ―→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歷程
降低
活化分子百分數
4.催化劑的特點
(1)選擇性:某種催化劑對某一反應可能是活性很強的催化劑,但對其他反應就不一定有催化作用。
(2)高效性:可以較大幅度地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從而有效地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3)催化劑不能改變化學反應的 ,不能改變 ,不能改變 ,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平衡常數
平衡轉化率
反應熱
(1)催化劑能使不起反應的物質發生反應
(2)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化學性質發生改變,但質量不變
(3)雙氧水中加入MnO2,可以使生成O2的速率增大,是因為MnO2的催化作用
(4)電解水時,往水中加少量NaOH,可使電解速率明顯加快,故NaOH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
×

×
×
1.2SO2(g)+O2(g) 2SO3(g)反應進程中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圖中E1表示正反應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應的活化能)。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ΔH=E1-E2
B.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C.升高溫度,不影響活化分子百分數
D.使用催化劑使該反應的反應熱發生
改變

ΔH=正反應的活化能-逆反應的活化能=E1-E2,A項正確;
由圖像可知反應物總能量高于反應產物總能量,該反應是放熱反應,B項錯誤;
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單位體積內的活化分子數增大,所以反應速率增大,C項錯誤;
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的始態和終態的能量,只能改變反應途徑及活化能,則對反應的焓變無影響,D項錯誤。
2.在氣體參與的反應中,①增大反應物濃度;②升高溫度;③增大壓強(壓縮體積);④加入催化劑,若以上四種方法均可使反應速率增大,完成下列問題:
(1)降低反應活化能的是_____(填序號,下同)。
(2)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比的是______。
(3)未改變活化分子百分比,增加單位體積內分子總數的是______。
(4)增加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的是__________。

②④
①③
①②③④
返回
常見催化機理圖分析
>
<


常見催化機理圖分析
1.化學變化的宏觀特征就是有新物質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變化,從微觀來說就是有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催化反應機理圖是以實際科研成果為載體,常設置如下三種考查角度:
(1)反應物、反應產物、催化劑、中間體的辨識。
(2)從微觀的視角分析物質轉化過程中電子的轉移、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
(3)應用化學反應原理,結合原子守恒、能量守恒思想、平衡觀念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2.試題的呈現形式通常有兩種:(1)催化循環轉化圖,(2)物質轉化過程能量(能壘)圖像。
類型1 催化循環轉化圖
1.利用某分子篩作催化劑,NH3可脫除廢氣中的NO和NO2,生成兩種無毒物質,其反應歷程如圖所示:
(1)X是 。
圖示反應生成X的反應為[(NH4)2(NO2)]2++NO===[(NH4)(HNO2)]++X+H+,由原子守恒判斷X為N2和H2O。
N2、H2O
(2)上述歷程的總反應為_____________

2NH3+NO+
由反應歷程圖可知,氨氣、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是反應物,氮氣與水是
反應產物,所以總反應為2NH3+NO+NO2 2N2+3H2O。
(3)由反應歷程可知,[(NH4)(HNO2)]+是該反應的 。
中間產物
由反應歷程可知,[(NH4)(HNO2)]+是該反應的中間產物。
2.(2023·湖南衡陽聯考)由于水氧化反應包含多個電子/質子轉移,而且其動力學過程緩慢,水氧化催化機理四步反應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L3-)Co能降低水氧化反應的活化能
B.該機理總反應式為2H2O O2↑
+4H++4e-
C.氧化性:(L2-)CoOOH<(L2-)CoOH
D.催化劑參與反應過程,從而加快反應速率

(L3-)Co是該反應的催化劑,A項正確;
由圖可知,H2O為反應物,O2和H+為反應產物,則該機理總反應
根據圖給信息可知氧化性:(L2-)CoOOH>(L2-)CoOH,C項錯誤。
歸納總結
在催化循環反應體系中:
催化劑首先直接和反應物反應,反應前后存在,反應過程中不存在,催化劑可循環再生,即“失而復得”;而中間體(中間產物)只在反應過程中出現。
類型2 物質轉化過程能量(能壘)圖像
3.炭黑是霧霾中的重要顆粒物,研究發現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過程的能量變化模擬計算結果如圖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S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每活化一個氧分子吸收0.29 eV能量
B.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應的活化能
降低0.42NA eV·mol-1
C.氧分子的活化是C—O鍵的斷裂與
O—O鍵的生成過程
D.炭黑顆粒是大氣中SO2轉化為SO3的催化劑

根據能量變化圖分析,最終結果為活化氧,體系能量降低,則每活化一個氧分子放出0.29 eV能量,故A項錯誤;
根據能量圖分析,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應的活化能降低(0.75-0.57)NA eV·mol-1=0.18NA eV·mol-1,故B項錯誤;
根據圖像分析,氧分子的活化是O—O鍵的斷裂與C—O鍵的生成過程,故C錯誤;
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SO2,而炭黑顆粒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所以炭黑顆粒是大氣中SO2轉化為SO3的催化劑,故D項正確。
4.甲酸被認為是理想的氫能載體,我國科技工作者運用DFT計算研究單分子HCOOH在催化劑表面分解產生H2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物種用*標注。
回答下列問題:
(1)該歷程中決定正反應速率步驟的能壘(活化能)E正=_____eV,該步驟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98
HCOOH*===HCOO*+H*
反應的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化學反應速率取決于最慢的一步,由圖可知,HCOOH*轉化為HCOO*和H*的反應的活化能最大,反應速
率最慢,則該歷程中決定正反應速率步驟的反應方程式為HCOOH*===
HCOO*+H*,能壘(活化能)E正=0.77 eV-(-0.21)eV=0.98 eV。
(2)該歷程中甲酸分解制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OOH(g)===CO2(g)+
H2(g) ΔH=-0.15NA eV·mol-1
由圖可知,甲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熱ΔH=-0.15NA eV·mol-1,則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COOH(g)===
CO2(g)+H2(g) ΔH=-0.15NA eV·mol-1。
特別提醒
反應機理能壘圖既能反映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又能反映能量變化。解答此類問題時應注意:
(1)能壘圖中涉及物質的能量往往是指一個分子變化過程的能量變化,其單位一般為eV(電子伏特)。活化能Ea一般指每摩爾物質反應的能量變化,其單位多為kJ·mol-1。
特別提醒
(2)催化反應歷程一般為擴散→吸附→斷鍵→成鍵→脫附。要關注斷鍵和成鍵的部位及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3)復雜反應的反應速率由基元反應中活化能(能壘)最大的慢反應決定。
返回
課時對點練
對點訓練
題組一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使用催化劑能夠降低化學反應的反應熱(ΔH)
B.催化劑能提高化學反應的平衡轉化率
C.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是因為它能改變反應歷程和反應的活化能
D.溫度越高,催化劑的催化效果越好

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是因為它能改變反應歷程和反應的活化能,但不能改變化學平衡、反應熱,A項錯誤、C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2.下列關于SO2催化氧化生成SO3的反應說法正確的是
A.降低溫度能加快反應速率
B.減小SO2的濃度能加快反應速率
C.使用V2O5作催化劑同時增大正、逆反應的速率
D.2 mol SO2和1.5 mol O2通過接觸室,可生成2 mol SO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慢,故A錯誤;
減小SO2的濃度,反應速率減慢,故B錯誤;
二氧化硫和氧氣反應是可逆反應,2 mol SO2和1.5 mol O2反應生成SO3物質的量小于2 mol,故D錯誤。
對點訓練
3.(2022·廣東,15)在相同條件下研究催化劑Ⅰ、Ⅱ對反應X→2Y的影響,各物質濃度c隨反應時間t的部分變化曲線如圖,則
A.無催化劑時,反應不能進行
B.與催化劑Ⅰ相比,Ⅱ使反應活化能更低
C.a曲線表示使用催化劑Ⅱ時X的濃度隨t的
變化
D.使用催化劑Ⅰ時,0~2 min內,v(X)=
1.0 mol·L-1·min-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圖可知,無催化劑時,隨反應進行,反應產物的濃度也在增加,說明反應也在進行,故A錯誤;
由圖可知,催化劑Ⅰ比催化劑Ⅱ催化效果好,反應速率大,說明催化劑Ⅰ使反應活化能更低,故B錯誤;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圖可知,使用催化劑Ⅱ時,在0~2 min 內Y的濃度變化了2.0 mol·L-1,而a曲線表示的X的濃度變化了2.0 mol·L-1,二者變化量之比不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所以a曲線不表示使用催化劑Ⅱ時X的濃度隨時間t的變化,故C錯誤;
對點訓練
使用催化劑Ⅰ時,在0~2 min內,Y的濃度變化了4.0 mol·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2023·唐山高二校聯考)已知CO2(g)+H2(g)===CO(g)+H2O(g) ΔH=Q kJ·mol-1。不同條件下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Q=E1-E2
B.改變催化劑不僅改變了反應歷程也改變
了反應的焓變
C.催化劑Y的效果比催化劑X的更好
D.無催化劑時,斷開反應物中所有化學鍵
需要吸收能量E5 kJ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焓變等于反應產物總能量減去反應物總能量,因此Q=E2-E1,故A錯誤;
改變催化劑能改變反應歷程,但不能改變反應的焓變,故B錯誤;
根據圖中信息得到催化劑Y使反應的活化能變得更低,其效果比催化劑X的更好,故C正確;
無催化劑時,斷開反應物中所有化學鍵需要吸收能量(E5-E1)kJ,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題組二 催化機理分析
5.平流層中的氟氯烴破壞臭氧層的機理為①O3+Cl·===O2+ClO·、②ClO·+O·===O2+C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過程的化學方程式為O3+O· 2O2
B.若改變催化劑,反應的ΔH不變
C.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焓變增大
D.Cl·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的數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將臭氧分解過程①與過程②相加可得到該過程的總反應方程式,Cl·是這兩步過程的催化劑,所以該過程的化學方程式為O3+O·
2O2,A正確;
催化劑通過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來加快反應速率,但不改變反應的ΔH,所以若改變催化劑,反應的ΔH不變,B正確、C錯誤;
Cl·是這兩步過程的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的數目,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6.“接觸法制硫酸”的主要反應是2SO2+O2 2SO3,在催化劑表面的反應歷程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①的活化能比反應②小
B.過程中既有V—O和V==O的
斷裂,又有V—O和V==O的形成
C.該反應的催化劑是V2O4
D.由該歷程可知催化劑參與了化學反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圖可知,反應①的反應速率慢,反應②的反應速率快,所以反應①的活化能大于反應②,故A錯誤;
由圖可知反應①中V—O斷裂,反應②中形成V—O,則過程中既有V—O的斷裂,又有V—O的形成,但沒有V==O的斷裂和形成,故B錯誤;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圖可知,V2O4是反應①的反應產物,是反應②的反應物,所以V2O4不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該反應的催化劑是V2O5,故C錯誤;
由圖可知,催化劑V2O5參與了化學反應,故D正確。
對點訓練
7.科學家結合實驗與計算機模擬結果,研究出了均相催化的思維模型。
總反應:A+B―→AB(K為催化劑)
反應①:A+K―→AK Ea1
反應②:AK+B―→AB+ K Ea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①步為快反應,第②步為慢反應
B.升高溫度使反應①的速率加快,反應②的速率減慢
C.該反應的ΔH=-Ea kJ·mol-1
D.催化劑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數,加快了反應速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據圖可知第①步的正反應活化能Ea1>第②步的正反應活化能Ea2,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所以第①步為慢反應,第②步為快反應,A錯誤;
升高溫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數,兩步反應的速率均加快,B錯誤;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Ea是該反應正反應的活化能,不是該反應的ΔH,該反應的ΔH=(E正-E反) kJ·mol-1,C錯誤;
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加快反應速率,D正確。
對點訓練
8.Li2CO3和C只有在MoS2的催化作用下才能發生2Li2CO3+C-4e-===4Li++3CO2電極反應,反應歷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碳原子在電極反應中均發生氧化反應
B.反應歷程中存在碳氧鍵的斷裂和形成
C.反應歷程中涉及電子轉移的變化均釋
放能量
D.電極上失去0.2 mol電子時,生成CO2
的體積為2.24 L(標況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圖中可以看到碳酸根離子到二氧化碳存在碳氧鍵的斷裂,從C到CO存在碳氧鍵的形成,故B正確;
反應歷程中涉及電子轉移的變化時,能量增加,均吸收能量,故C錯誤。
9.研究表明,甲醇通過催化氧化制取甲醛時,在無催化劑(圖中實線)和加入特定催化劑(圖中虛線)時均會產生甲醛,其反應中物質的相對能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A.加入該催化劑可使每一步基元反應的反應速率
均提高
B.該條件下CO2比CO的穩定性強
C.無催化劑時,溫度升高,甲醇生成甲醛的正
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比逆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小
D.無催化劑時,CO2生成CO比生成甲醛的活化能小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據圖像可知,使用催化劑增大CO轉化成甲醇的活化能,反應速率減緩,故A錯誤;
根據圖像可知,CO2具有的能量比CO低,能量越低,物質越穩定,則該條件下,CO2比CO穩定性強,故B正確;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據圖像可知,甲醇生成甲醛的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甲醇生成甲醛的正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比逆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小,故C正確;
根據圖像可知,無催化劑時,CO2生成CO比生成甲醛的活化能小,故D正確。
10.在紫外光照射下,利用WO3/ZnO光催化劑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廢水的實驗所得曲線如圖所示,c0和c分別是時間為0和t時刻酸性橙Ⅱ染料的濃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不加催化劑時,紫外光照射降解酸性橙Ⅱ染料
廢水的反應速率最慢
B.單一ZnO可作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廢水的催化劑
C.相同條件下,2% WO3/ZnO對降解酸性橙Ⅱ染
料廢水的過程的催化效果最好
D.從圖中可以看出,光催化降解酸性橙Ⅱ染料是
一個可逆反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據圖像可知,不加催化劑時,紫外光照射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廢水的反應速率最慢,A項正確;
根據圖像可知,單一ZnO能加快反應速率,所以其可作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廢水的催化劑,B項正確;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據圖像可知,相同條件下,在0~t h內,催化劑為2% WO3/ZnO時 的變化量最大,即反應速率最快,所以催化效果最好,C項正確;
由圖像中所給不同催化劑條件下5.0 h內 的變化,不能確定反應物能否完全轉化,則不能判斷該反應是否為可逆反應,D項錯誤。
11.CO與N2O在鐵催化劑表面進行如下兩步反應,第一步:Fe*+N2O===
FeO*+N2(慢),第二步:FeO*+CO===Fe*+CO2(快)。相對能量與反應歷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整個反應中有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
B.總反應的反應速率由第二步反應決定
C.第一步為吸熱反應
D.FeO*也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整個反應中有氮氧鍵斷裂、碳氧鍵形成,故A正確;
慢反應決定總反應速率,總反應的反應速率由第一步反應決定,故B錯誤;
根據圖示,FeO*和N2的總能量小于Fe*和N2O的總能量,第一步為放熱反應,故C錯誤;
根據圖示,FeO*是中間產物,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2.HCOOH在Pd催化劑表面脫氫的反應機理、
反應歷程與能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在歷程Ⅰ~Ⅴ中,涉及O—H、C—H、
C—O的斷裂
B.在歷程Ⅰ~Ⅴ中,生成Ⅴ的反應決定了HCOOH脫氫反應的速率
C.若用DCOOH或HCOOD代替HCOOH,得到的產物都有HD和CO2
D.在Pd催化劑表面HCOOH脫氫反應的ΔH<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據圖分析,在歷程Ⅰ~Ⅴ中沒有C—O的斷裂,故A錯誤;
在歷程Ⅰ~Ⅴ中,Ⅳ→Ⅴ的活化能最大,則生成Ⅴ的反應速率最慢,決定了HCOOH脫氫反應的速率,故B正確;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HCOOH,得到的產物都有HD和CO2,故C正確;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反應歷程圖可知,在Pd催化劑表面HCOOH脫氫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最終產物的總能量,則HCOOH脫氫反應為放熱反應,ΔH<0,故D正確。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某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關系如圖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熱化學方程式H2(g)+ O2(g)===H2O(g) ΔH=-241.8 kJ·mol-1,該反應正反應的活化能為167.2 kJ·mol-1,則其逆反應的活化能為______________。
409.0 kJ·mol-1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該反應的活化能為167.2 kJ·mol-1,則其逆反應的活化能=正反應活化能-反應焓變=167.2 kJ·mol-1-(-241.8 kJ·mol-1)=409.0 kJ·mol-1。
綜合強化
(2)已知C(s,石墨)===C(s,金剛石) ΔH=+1.5 kJ·mol-1,某同學根據該反應吸收的熱量較小,認為由石墨變為金剛石的反應很容易進行,但事實上該反應卻很難發生,需要很高的溫度和很大的壓強,請你分析造成這種
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該反應的活化能很高
雖然石墨和金剛石的能量相差不大,但該反應的活化能很高,因此引發該反應需要很高的溫度和很大的壓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對于同一反應,圖中虛線Ⅱ與實線Ⅰ相比,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多,反應速率加快,你認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使用了催化劑
催化劑能夠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數,加快反應速率,因此虛線Ⅱ中改變的條件是使用了催化劑。
綜合強化
14.乙烯(C2H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炔(C2H2)選擇性加氫合成乙烯是科學家當前關注的熱點。
(1)70 ℃時,反應 C2H2(g) +H2(g) C2H4(g) ΔH=-174 kJ·mol-1在剛性容器中達到平衡。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
A.選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以增大平衡氣體中C2H4的百分含量
B.投料時增大 的值,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不變
C.通入一定量He,可以縮短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
D.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都增大,K減小
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C2H2(g)+H2(g) C2H4(g)  ΔH=-174 kJ·mol-1,選用合適的催化劑,只改變速率,對平衡沒有影響,不能增大平衡氣體中C2H4的百分含量,故A錯誤;
溫度不變,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不變,故B正確;
通入一定量He,總壓增大,分壓不變,平衡不移動,化學反應速率不變,不能縮短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故C錯誤;
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都增大,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溫平衡逆向移動,K減小,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②測得在某催化劑上生成乙烯的速率方程為v=0.585 [p(C2H2)] -0.36 ·[p(H2)]0.85,p(H2)一定時,若p1(C2H2) >p2(C2H2),則v1_____(填“>” “<”或“=”)v2。

在某催化劑上生成乙烯的速率方程為v=0.585[p(C2H2)]-0.36·[p(H2)]0.85,p(H2)一定時,p(C2H2)越大,v越小,若p1(C2H2)>p2(C2H2),則v1<v2。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在催化劑作用下,110 ℃時按體積比V(C2H2)∶ V(H2) =1∶ 4充入剛性容器中,發生反應:C2H2(g)+ H2(g)===C2H4(g)、C2H2 (g)+2H2(g)===
C2H6(g)。若乙炔完全反應時,乙烯的體積分數為20% ,則H2的轉化率為
________,C2H4的選擇性為_____(C2H4的選擇性=
×100%)。
31.25%
75%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返回作業21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催化機理
(分值:100分)
(選擇題1~12題,每小題7分,共84分)
題組一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使用催化劑能夠降低化學反應的反應熱(ΔH)
B.催化劑能提高化學反應的平衡轉化率
C.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是因為它能改變反應歷程和反應的活化能
D.溫度越高,催化劑的催化效果越好
2.下列關于SO2催化氧化生成SO3的反應說法正確的是(  )
A.降低溫度能加快反應速率
B.減小SO2的濃度能加快反應速率
C.使用V2O5作催化劑同時增大正、逆反應的速率
D.2 mol SO2和1.5 mol O2通過接觸室,可生成2 mol SO3
3.(2022·廣東,15)在相同條件下研究催化劑Ⅰ、Ⅱ對反應X→2Y的影響,各物質濃度c隨反應時間t的部分變化曲線如圖,則(  )
A.無催化劑時,反應不能進行
B.與催化劑Ⅰ相比,Ⅱ使反應活化能更低
C.a曲線表示使用催化劑Ⅱ時X的濃度隨t的變化
D.使用催化劑Ⅰ時,0~2 min內,v(X)=1.0 mol·L-1·min-1
4.(2023·唐山高二校聯考)已知CO2(g)+H2(g)===CO(g)+H2O(g) ΔH=Q kJ·mol-1。不同條件下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Q=E1-E2
B.改變催化劑不僅改變了反應歷程也改變了反應的焓變
C.催化劑Y的效果比催化劑X的更好
D.無催化劑時,斷開反應物中所有化學鍵需要吸收能量E5 kJ
題組二 催化機理分析
5.平流層中的氟氯烴破壞臭氧層的機理為①O3+Cl·===O2+ClO·、②ClO·+O·===O2+C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過程的化學方程式為O3+O·2O2
B.若改變催化劑,反應的ΔH不變
C.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焓變增大
D.Cl·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的數目
6.“接觸法制硫酸”的主要反應是2SO2+O22SO3,在催化劑表面的反應歷程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①的活化能比反應②小
B.過程中既有V—O和V==O的斷裂,又有V—O和V==O的形成
C.該反應的催化劑是V2O4
D.由該歷程可知催化劑參與了化學反應
7.科學家結合實驗與計算機模擬結果,研究出了均相催化的思維模型。
總反應:A+B―→AB(K為催化劑)
反應①:A+K―→AK Ea1
反應②:AK+B―→AB+ K Ea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①步為快反應,第②步為慢反應
B.升高溫度使反應①的速率加快,反應②的速率減慢
C.該反應的ΔH=-Ea kJ·mol-1
D.催化劑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數,加快了反應速率
8.Li2CO3和C只有在MoS2的催化作用下才能發生2Li2CO3+C-4e-===4Li++3CO2電極反應,反應歷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碳原子在電極反應中均發生氧化反應
B.反應歷程中存在碳氧鍵的斷裂和形成
C.反應歷程中涉及電子轉移的變化均釋放能量
D.電極上失去0.2 mol電子時,生成CO2的體積為2.24 L(標況下)
9.研究表明,甲醇通過催化氧化制取甲醛時,在無催化劑(圖中實線)和加入特定催化劑(圖中虛線)時均會產生甲醛,其反應中物質的相對能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加入該催化劑可使每一步基元反應的反應速率均提高
B.該條件下CO2比CO的穩定性強
C.無催化劑時,溫度升高,甲醇生成甲醛的正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比逆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小
D.無催化劑時,CO2生成CO比生成甲醛的活化能小
10.在紫外光照射下,利用WO3/ZnO光催化劑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廢水的實驗所得曲線如圖所示,c0和c分別是時間為0和t時刻酸性橙Ⅱ染料的濃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不加催化劑時,紫外光照射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廢水的反應速率最慢
B.單一ZnO可作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廢水的催化劑
C.相同條件下,2% WO3/ZnO對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廢水的過程的催化效果最好
D.從圖中可以看出,光催化降解酸性橙Ⅱ染料是一個可逆反應
11.CO與N2O在鐵催化劑表面進行如下兩步反應,第一步:Fe*+N2O===FeO*+N2(慢),第二步:FeO*+CO===Fe*+CO2(快)。相對能量與反應歷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整個反應中有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
B.總反應的反應速率由第二步反應決定
C.第一步為吸熱反應
D.FeO*也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12.HCOOH在Pd催化劑表面脫氫的反應機理、反應歷程與能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歷程Ⅰ~Ⅴ中,涉及O—H、C—H、C—O的斷裂
B.在歷程Ⅰ~Ⅴ中,生成Ⅴ的反應決定了HCOOH脫氫反應的速率
C.若用DCOOH或HCOOD代替HCOOH,得到的產物都有HD和CO2
D.在Pd催化劑表面HCOOH脫氫反應的ΔH<0
13.(6分)某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關系如圖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熱化學方程式H2(g)+O2(g)===H2O(g) ΔH=-241.8 kJ·mol-1,該反應正反應的活化能為167.2 kJ·mol-1,則其逆反應的活化能為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s,石墨)===C(s,金剛石) ΔH=+1.5 kJ·mol-1,某同學根據該反應吸收的熱量較小,認為由石墨變為金剛石的反應很容易進行,但事實上該反應卻很難發生,需要很高的溫度和很大的壓強,請你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于同一反應,圖中虛線Ⅱ與實線Ⅰ相比,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多,反應速率加快,你認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0分)乙烯(C2H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炔(C2H2)選擇性加氫合成乙烯是科學家當前關注的熱點。
(1)70 ℃時,反應 C2H2(g) +H2(g) C2H4(g) ΔH=-174 kJ·mol-1在剛性容器中達到平衡。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選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以增大平衡氣體中C2H4的百分含量
B.投料時增大的值,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不變
C.通入一定量He,可以縮短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
D.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都增大,K減小
②測得在某催化劑上生成乙烯的速率方程為v=0.585 [p(C2H2)] -0.36 ·[p(H2)]0.85,p(H2)一定時,若p1(C2H2) >p2(C2H2),則 v1__________(填“>” “<”或“=”)v2。
(2)(6分)在催化劑作用下,110 ℃時按體積比V(C2H2)∶ V(H2) =1∶ 4充入剛性容器中,發生反應:C2H2(g)+ H2(g)===C2H4(g)、C2H2 (g)+2H2(g)===C2H6(g)。若乙炔完全反應時,乙烯的體積分數為20% ,則H2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 C2H4的選擇性為__________(C2H4的選擇性=×100%)。
作業21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催化機理
1.C 2.C 3.D 4.C 5.C 6.D 7.D 8.B 9.A 10.D
11.A [整個反應中有氮氧鍵斷裂、碳氧鍵形成,故A正確;慢反應決定總反應速率,總反應的反應速率由第一步反應決定,故B錯誤;根據圖示,FeO*和N2的總能量小于Fe*和N2O的總能量,第一步為放熱反應,故C錯誤;根據圖示,FeO*是中間產物,故D錯誤。]
12.A [據圖分析,在歷程 Ⅰ~Ⅴ中沒有C—O的斷裂,故A錯誤;在歷程 Ⅰ~Ⅴ中,Ⅳ→Ⅴ的活化能最大,則生成Ⅴ的反應速率最慢,決定了HCOOH脫氫反應的速率,故B正確;根據HCOOH在Pd催化劑表面脫氫的反應機理圖可得化學反應為HCOOHCO2+H2,即HCOOH中的兩個H原子被解離出來形成H2,則用DCOOH或HCOOD代替HCOOH,得到的產物都有HD和CO2,故C正確;由反應歷程圖可知,在Pd催化劑表面HCOOH脫氫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最終產物的總能量,則HCOOH脫氫反應為放熱反應,ΔH<0,故D正確。]
13.(1)409.0 kJ·mol-1 (2)該反應的活化能很高
(3)使用了催化劑
解析 (1)該反應的活化能為167.2 kJ·mol-1,則其逆反應的活化能=正反應活化能-反應焓變=167.2 kJ·mol-1-(-241.8 kJ·mol-1)=409.0 kJ·mol-1。(2)雖然石墨和金剛石的能量相差不大,但該反應的活化能很高,因此引發該反應需要很高的溫度和很大的壓強。(3)催化劑能夠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數,加快反應速率,因此虛線Ⅱ中改變的條件是使用了催化劑。
14.(1)①BD ②< (2)31.25% 75%
解析 (1)①C2H2(g)+H2(g) C2H4(g)  ΔH=-174 kJ·mol-1,選用合適的催化劑,只改變速率,對平衡沒有影響,不能增大平衡氣體中C2H4的百分含量,故A錯誤;溫度不變,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不變,故B正確;通入一定量He,總壓增大,分壓不變,平衡不移動,化學反應速率不變,不能縮短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故C錯誤;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都增大,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溫平衡逆向移動,K減小,故D正確。②在某催化劑上生成乙烯的速率方程為v=0.585[p(C2H2)]-0.36·[p(H2)]0.85,p(H2)一定時,p(C2H2)越大,v越小,若p1(C2H2)>p2(C2H2),則v1<v2。(2)根據題意,設乙炔的物質的量為x,氫氣的物質的量為4x,生成的乙烯物質的量為y,則+ ===,+ === ,反應后氣體中剩余的氫氣的物質的量為4x-[y+2(x-y)],乙烯物質的量為y,乙烷物質的量為(x-y),反應后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為4x-[y+2(x-y)]+y+(x-y)=3x+y,×100%=20%,解得y=x,氫氣轉化率為×100%=×100%=×100%=31.25%,C2H4的選擇性=×100%=×100%=×100%=7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阳市| 宣武区| 元朗区| 金堂县| 宁城县| 宝丰县| 砀山县| 贵溪市| 六安市| 阿合奇县| 甘孜| 鄢陵县| 馆陶县| 磐安县| 孟连| 泗洪县| 汶川县| 晋宁县| 长顺县| 宣化县| 石楼县| 黑河市| 凉城县| 中超| 高台县| 思茅市| 荔波县| 咸丰县| 莱阳市| 科技| 佛学| 郓城县| 威宁| 凤冈县| 黄山市| 麻城市| 阳东县| 玉田县| 阳泉市| 山西省|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