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章 第3節 第2課時 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章 第3節 第2課時 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第2課時 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核心素養發展目標] 1.從宏觀上認識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律。2.了解速率常數、活化能、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的含義。3.能用速率方程、過渡態理論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一、濃度、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定性規律
對于很多化學反應:
2.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定量關系
在298 K時,實驗測得溶液中的反應H2O2+2HI===2H2O+I2在反應物濃度不同時的反應速率。
實驗編號 1 2 3 4 5
c(HI)/(mol·L-1) 0.100 0.200 0.300 0.100 0.100
c(H2O2)/(mol·L-1) 0.100 0.100 0.100 0.200 0.300
v/(mol·L-1·s-1) 0.007 6 0.015 3 0.022 7 0.015 1 0.022 8
分析表格數據,可得出化學反應速率與H2O2濃度、HI濃度之間的關系:在c(HI)一定時,c(H2O2)增大一倍,反應速率v ;同樣c(H2O2)一定時,c(HI)增大一倍,反應速率v也 ,其反應速率與c(H2O2)、c(HI)成 。
3.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數
(1)速率方程可以表示化學反應速率與 之間的定量關系,如上述化學反應的速率方程可表示為v= ,其中k為 。
注意:①速率方程表示的速率是某時刻的速率,不是平均速率。②速率方程是由實驗測定的結果,與化學方程式的系數無確定的關系。增大不同反應物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程度不一定相同。
(2)反應速率常數(k)
含義 表示 的化學反應速率
意義 通常反應速率常數k越大,反應進行得越______
影響因素 與濃度無關,但受 、 、固體 等因素的影響
4.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對于氣體參與的化學反應,在溫度、體積一定的條件下,壓強與濃度成 。
(2)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本質是 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3)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律
壓強增大→→化學反應速率 ,
反之,壓強減小,化學反應速率 。
(4)對于只涉及液體和固體的反應,壓強的改變對化學反應速率 。
(1)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正向移動(  )
(2)任何反應,增大壓強,反應速率一定增大(  )
(3)在恒溫、恒容條件下,H2(g)+Cl2(g)===2HCl(g),v=kc(H2)·,充入相同物質的量的H2或Cl2,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程度相同(  )
(4)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是通過濃度的改變影響的(  )
(5)一定溫度下,用相同質量的鋅粉和鋅片與同濃度的足量鹽酸反應,前者反應速率常數較大(  )
(6)依據方程式CO+NO2===CO2+NO,可知反應速率方程為v=kc(CO)·c(NO2)(  )
1.反應速率和反應物濃度的關系是用實驗的方法測定的,化學反應H2+Cl2??2HCl的反應速率v可表示為v=kcm(H2)·cn(Cl2),式中k為常數,m、n值可用表中數據確定。
c(H2)/(mol·L-1) c(Cl2)/(mol·L-1) v/(mol·L-1·s-1)
1.0 1.0 1.0k
2.0 1.0 2.0k
2.0 4.0 4.0k
由此可推得m=________,n=____________。
2.對于反應:N2(g)+3H2(g) 2NH3(g)
(1)恒溫恒容條件下,向反應體系中充入氮氣,反應速率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2)恒溫恒容條件下,向反應體系中充入氦氣,容器內總壓強________,反應速率________,原因是容積不變,充入氦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恒溫恒壓條件下,向反應體系中充入氦氣,反應速率________,原因是壓強不變,充入氦氣,容積______,反應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恒溫條件下,增大容器體積,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________。
3.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壓強為p Pa,并在一定溫度下使其發生反應:H2(g)+I2(g) 2HI(g) ΔH<0,改變下列條件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
A.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參加反應)
B.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H2(g)
C.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參加反應)
D.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 mol I2(g)
充入惰性氣體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恒溫恒容充入“無關氣體”容器總壓增大,但反應混合物的各組分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
(2)恒溫恒壓充入“無關氣體”體積增大反應混合物各組分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
二、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經驗規律
(1)對于大多數反應,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 ,降低溫度,化學反應速率 。
(2)范托夫近似規律:對于在溶液中發生的反應,溫度每升高10 K,反應速率提高到原來的______倍。利用這個經驗規律,可以對一些化學反應的速率做粗略的估計。
(3)阿倫尼烏斯經驗公式:k=,式中k為反應速率常數,A為比例系數,e為自然對數的底;R為理想氣體常數,Ea為活化能。由該式可知,當Ea>0時,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常數增大,化學反應速率隨之提高。Ea值越大,改變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程度越大。
2.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科學規律
下表列出了一些反應在308 K和298 K時的反應速率常數之比。
化學反應
NO+O3===NO2+O2 1.15
H2+I2===2HI(氣體反應) 8.99
NH4CNO===CO(NH2)2 3.58
分析上表數據可知:
(1)溫度會影響 ,從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2)影響規律:對于大多數反應,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k ,化學反應速率 ;降低溫度,k ,化學反應速率 。溫度對不同反應的反應速率的影響程度 。
3.基元反應過渡態理論解釋“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基元反應過渡態理論認為:基元反應在從反應物到產物的變化過程中要經歷一個高能量的 狀態,這個狀態稱為過渡態。此時 沒有完全斷裂、 沒有完全形成,如
(2)活化能
①概念:過渡態的能量與反應物的平均能量之差,用Ea表示。
②單位:J·mol-1或kJ·mol-1。
③意義:活化能的存在是化學反應通常需要獲得能量才能實際發生的原因。
④與反應速率之間的關系:不同的基元反應活化能(Ea)大小不同,因此化學反應速率不同。活化能越高,反應越 發生。
如圖
(3)解釋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升高溫度可以提高反應物分子的 ,增大反應物之間的碰撞 ,增大反應物分子形成 的比例,因此升高溫度可以 化學反應速率。
(1)升高溫度,反應的活化能減小,反應速率加快(  )
(2)溫度升高時,對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速率的影響程度是一樣的(  )
(3)溫度越高單位時間內反應物之間的碰撞頻率越大,過渡態分子的比例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
(4)對于COCl2(g) CO(g)+Cl2(g) ΔH>0,升溫能加快正反應速率,降低逆反應速率(  )
1.反應A+B―→C的反應速率方程為v=kc(A)·c(B),v為反應速率,k為速率常數。當c(A)=c(B)=1 mol·L-1時,反應速率在數值上等于速率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增大c(A)時,v值增大
B.只增大c(A)時,v值不變
C.只升高溫度時,k值不變
D.只升高溫度時,k值變小
2.某課題組研究煤燃燒過程中氮氧化物與砷反應的微觀機理,得到如下數據和圖像。已知:反應速率為反應物濃度和速率常數k的函數,Ea為活化能。對于所研究的三個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反應 Ea/(kJ·mol-1)
As+N2O―→AsO+N2 78.45
As+NO2―→AsO+NO 2.58
As+NO―→AsO+N 155.85
A.相同條件下的氧化性:NO2>NO
B.相同條件下,As與NO的反應速率最慢
C.升高溫度能增大As與N2O反應的活化能
D.其他條件不變,改變溫度不能顯著改變As與NO2的反應速率
拓展延伸 基元反應碰撞理論簡介
(1)有效碰撞理論
①基元反應發生的先決條件
反應物的分子之間必須發生碰撞,但并不是每一次碰撞都能發生化學反應。

③活化分子:能夠發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對于某一化學反應來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是一定的。
(2)有效碰撞與反應速率的關系
→→
(3)用有效碰撞理論解釋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①濃度、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②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當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夠的能量和適當的取向時才能發生化學反應(  )
(2)減小反應物的濃度,使活化分子百分數減小,化學反應速率減小(  )
(3)溫度不變,減小氣體的壓強,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減小,化學反應速率一定減小(  )
(4)降低放熱反應體系的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減小,化學反應速率一定減小(  )
第2課時 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一、
1.加快 減慢
2.提高一倍 提高一倍 正比
3.(1)反應物濃度 kc(H2O2)·c(HI) 反應速率常數
(2)單位濃度下 快 溫度 催化劑 表面性質 
4.(1)正比 (2)濃度 (3)減小 增大 增大 減小
(4)幾乎沒有影響
正誤判斷
(1)× (2)× (3)× (4)√ (5)√ (6)×
思考交流
1.1 
解析 按題給數據代入v=kcm(H2)·cn(Cl2)即可。第一組數據無法計算,代入第二組數據:2.0k=k×(2.0)m×(1.0)n,則m=1;代入第三組數據:4.0k=k×(2.0)m×(4.0)n,則n=。
2.(1)增大 容積不變,充入氮氣,反應物氮氣的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 (2)增大 不變
反應物氮氣、氫氣的濃度均未變,反應速率不變
(3)減小 增大 氮氣、氫氣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 (4)減小
3.B
二、
1.(1)加快 減慢 (2)2~4 
2.(1)反應速率常數(k) (2)增大 增大 減小 減小 不同
3.(1)中間 舊鍵 新鍵 (2)④難 活化能 釋放的能量 反應熱 (3)能量 頻率 過渡態 提高
正誤判斷
(1)× (2)× (3)√ (4)×
應用體驗
1.A 2.C
正誤判斷
(1)√ (2)× (3)√ (4)√(共89張PPT)
第2課時
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第2章 第3節
<<<
核心素養
發展目標
1.從宏觀上認識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律。
2.了解速率常數、活化能、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的含義。
3.能用速率方程、過渡態理論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內容索引
一、濃度、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二、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課時對點練
>
<

濃度、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定性規律
對于很多化學反應:

濃度、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加快
減慢
2.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定量關系
在298 K時,實驗測得溶液中的反應H2O2+2HI===2H2O+I2在反應物濃度不同時的反應速率。
實驗編號 1 2 3 4 5
c(HI)/(mol·L-1) 0.100 0.200 0.300 0.100 0.100
c(H2O2)/(mol·L-1) 0.100 0.100 0.100 0.200 0.300
v/(mol·L-1·s-1) 0.007 6 0.015 3 0.022 7 0.015 1 0.022 8
實驗編號 1 2 3 4 5
c(HI)/(mol·L-1) 0.100 0.200 0.300 0.100 0.100
c(H2O2)/(mol·L-1) 0.100 0.100 0.100 0.200 0.300
v/(mol·L-1·s-1) 0.007 6 0.015 3 0.022 7 0.015 1 0.022 8
分析表格數據,可得出化學反應速率與H2O2濃度、HI濃度之間的關系:在c(HI)一定時,c(H2O2)增大一倍,反應速率v ;同樣c(H2O2)一定時,c(HI)增大一倍,反應速率v也 ,其反應速率與c(H2O2)、
c(HI)成 。
提高一倍
提高一倍
正比
3.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數
(1)速率方程可以表示化學反應速率與 之間的定量關系,如上述化學反應的速率方程可表示為v= ,其中k為_________

注意:①速率方程表示的速率是某時刻的速率,不是平均速率。②速率方程是由實驗測定的結果,與化學方程式的系數無確定的關系。增大不同反應物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程度不一定相同。
反應物濃度
kc(H2O2)·c(HI)
反應速率
常數
(2)反應速率常數(k)
含義 表示 的化學反應速率
意義 通常反應速率常數k越大,反應進行得越___
影響因素 與濃度無關,但受 、 、固體 等因素的影響
單位濃度下

溫度
催化劑
表面性質
4.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對于氣體參與的化學反應,在溫度、體積一定的條件下,壓強與濃度成 。
(2)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本質是 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正比
濃度
(3)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律
壓強增大→
氣體體積_____

反應物濃度_____
減小
增大
→化學反應速率 ,
增大
反之,壓強減小,化學反應速率 。
(4)對于只涉及液體和固體的反應,壓強的改變對化學反應速率_________

減小
幾乎沒有
影響
(1)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正向移動
(2)任何反應,增大壓強,反應速率一定增大
(3)在恒溫、恒容條件下,H2(g)+Cl2(g)===2HCl(g),v=kc(H2)· ,充入相同物質的量的H2或Cl2,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程度相同
(4)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是通過濃度的改變影響的
×

×
×
(5)一定溫度下,用相同質量的鋅粉和鋅片與同濃度的足量鹽酸反應,前者反應速率常數較大
(6)依據方程式CO+NO2===CO2+NO,可知反應速率方程為v=kc(CO)·c(NO2)

×
1.反應速率和反應物濃度的關系是用實驗的方法測定的,化學反應H2+Cl2 2HCl的反應速率v可表示為v=kcm(H2)·cn(Cl2),式中k為常數,m、n值可用表中數據確定。
c(H2)/(mol·L-1) c(Cl2)/(mol·L-1) v/(mol·L-1·s-1)
1.0 1.0 1.0k
2.0 1.0 2.0k
2.0 4.0 4.0k
c(H2)/(mol·L-1) c(Cl2)/(mol·L-1) v/(mol·L-1·s-1)
1.0 1.0 1.0k
2.0 1.0 2.0k
2.0 4.0 4.0k
由此可推得m=____,n=____。
1
2.對于反應:N2(g)+3H2(g) 2NH3(g)
(1)恒溫恒容條件下,向反應體系中充入氮氣,反應速率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恒溫恒容條件下,向反應體系中充入氦氣,容器內總壓強______,反應速率_____,原因是容積不變,充入氦氣,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大
容積不變,充入氮氣,反應物氮氣的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
增大
不變
反應物氮氣、氫氣的
濃度均未變,反應速率不變
(3)恒溫恒壓條件下,向反應體系中充入氦氣,反應速率_____,原因是壓強不變,充入氦氣,容積_____,反應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恒溫條件下,增大容器體積,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_____。
減小
增大
氮氣、氫氣的濃度減小,
反應速率減小
減小
3.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壓強為p Pa,并在一定溫度下使其發生反應:H2(g)+I2(g) 2HI(g) ΔH<0,改變下列條件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A.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參加反應)
B.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H2(g)
C.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參加反應)
D.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 mol I2(g)

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N2,參加反應的物質的濃度不變,則反應速率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
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H2,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故B符合題意;
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N2,體積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減小,則反應速率減小,故C不符合題意;
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 mol I2(g),因體積增大為2倍,物質的量增大為2倍,則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
歸納總結
充入惰性氣體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返回
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
<


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經驗規律
(1)對于大多數反應,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 ,降低溫度,化學反應速率 。
(2)范托夫近似規律:對于在溶液中發生的反應,溫度每升高10 K,反應速率提高到原來的 倍。利用這個經驗規律,可以對一些化學反應的速率做粗略的估計。
加快
減慢
2~4
(3)阿倫尼烏斯經驗公式:k= ,式中k為反應速率常數,A為比例系數,e為自然對數的底;R為理想氣體常數,Ea為活化能。由該式可知,當Ea>0時,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常數增大,化學反應速率隨之提高。Ea值越大,改變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程度越大。
2.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科學規律
下表列出了一些反應在308 K和298 K時的反應速率常數之比。
化學反應
NO+O3===NO2+O2 1.15
H2+I2===2HI(氣體反應) 8.99
NH4CNO===CO(NH2)2 3.58
化學反應
NO+O3===NO2+O2 1.15
H2+I2===2HI(氣體反應) 8.99
NH4CNO===CO(NH2)2 3.58
分析上表數據可知:
(1)溫度會影響 ,從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反應速率常數(k)
(2)影響規律:對于大多數反應,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k ,化學反應速率 ;降低溫度,k ,化學反應速率 。溫度對不同反應的反應速率的影響程度 。
增大
增大
減小
減小
不同
3.基元反應過渡態理論解釋“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基元反應過渡態理論認為:基元反應在從反應物到產物的變化過程中要經歷一個高能量的 狀態,這個狀態稱為過渡態。此時 沒有完全斷裂、 沒有完全形成,如
中間
舊鍵
新鍵
(2)活化能
①概念:過渡態的能量與反應物的平均能量之差,用Ea表示。
②單位:J·mol-1或kJ·mol-1。
③意義:活化能的存在是化學反應通常需要獲得能量才能實際發生的原因。
④與反應速率之間的關系:不同的基元反應活化能(Ea)大小不同,因此化學反應速率不同。活化能越高,反應越 發生。

如圖
活化能
釋放的能量
反應熱
(3)解釋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升高溫度可以提高反應物分子的 ,增大反應物之間的碰撞 ,增大反應物分子形成 的比例,因此升高溫度可以 化學反應速率。
能量
頻率
過渡態
提高
(1)升高溫度,反應的活化能減小,反應速率加快
(2)溫度升高時,對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速率的影響程度是一樣的
(3)溫度越高單位時間內反應物之間的碰撞頻率越大,過渡態分子的比例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4)對于COCl2(g) CO(g)+Cl2(g) ΔH>0,升溫能加快正反應速率,降低逆反應速率
×

×
×
1.反應A+B―→C的反應速率方程為v=kc(A)·c(B),v為反應速率,k為速率常數。當c(A)=c(B)=1 mol·L-1時,反應速率在數值上等于速率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增大c(A)時,v值增大
B.只增大c(A)時,v值不變
C.只升高溫度時,k值不變
D.只升高溫度時,k值變小

根據反應速率的表達式v=kc(A)·c(B),v值與c(A)和c(B)成正比,只增大c(A)時,v值增大;只升高溫度時,反應速率增大,c(A)和c(B)不變,所以必然是k值增大。
2.某課題組研究煤燃燒過程中氮氧化物與砷反應的微觀機理,得到如下數據和圖像。已知:反應速率為反應物濃度和速率常數k的函數,Ea為活化能。對于所研究的三個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反應 Ea/(kJ·mol-1)
As+N2O―→AsO+N2 78.45
As+NO2―→AsO+NO 2.58
As+NO―→AsO+N 155.85
A.相同條件下的氧化性:NO2>NO
B.相同條件下,As與NO的反應速率最慢
C.升高溫度能增大As與N2O反應的活化能
D.其他條件不變,改變溫度不能顯著改變As與NO2的反應速率
反應 Ea/(kJ·mol-1)
As+N2O―→AsO+N2 78.45
As+NO2―→AsO+NO 2.58
As+NO―→AsO+N 155.85

反應 Ea/(kJ·mol-1)
As+N2O―→AsO+N2 78.45
As+NO2―→AsO+NO 2.58
As+NO―→AsO+N 155.85
由表中信息可知,NO與As反應的活化能最大,則相同條件下As與NO的反應速率最慢,B項正確;
反應 Ea/(kJ·mol-1)
As+N2O―→AsO+N2 78.45
As+NO2―→AsO+NO 2.58
As+NO―→AsO+N 155.85
升高溫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反應速率,但不改變反應的活化能,C項錯誤;
反應 Ea/(kJ·mol-1)
As+N2O―→AsO+N2 78.45
As+NO2―→AsO+NO 2.58
As+NO―→AsO+N 155.85
反應速率為反應物濃度和k的函數,由圖可知,As與NO2反應中,隨溫度的升高k變化不大,則其他條件不變,改變溫度不能顯著改變As與NO2的反應速率,D項正確。
拓展延伸 基元反應碰撞理論簡介
(1)有效碰撞理論
①基元反應發生的先決條件
反應物的分子之間必須發生碰撞,但并不是每一次碰撞都能發生化學反應。

③活化分子:能夠發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對于某一化學反應來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是一定的。
(2)有效碰撞與反應速率的關系
改變條件

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內有效碰撞次數增多或減少

化學反應速率增大或減小
(3)用有效碰撞理論解釋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①濃度、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②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當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夠的能量和適當的取向時才能發生化學反應
(2)減小反應物的濃度,使活化分子百分數減小,化學反應速率減小
(3)溫度不變,減小氣體的壓強,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減小,化學反應速率一定減小
(4)降低放熱反應體系的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減小,化學反應速率一定減小

×


返回
課時對點練
對點訓練
題組一 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律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對于反應A(s)+B(g) C(g)+D(g),加入A,反應速率加快
B.2NO2 N2O4(正反應放熱),升高溫度,反應速率減慢
C.一定溫度下,反應N2(g)+3H2(g) 2NH3(g)在密閉容器中進行,
恒壓時充入He,不改變反應速率
D.100 mL 2 mol·L-1稀鹽酸與鋅反應時,加入少量硫酸銅固體,生成氫氣
的速率加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為固體,加入A,A的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故A錯誤;
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故B錯誤;
恒壓時充入He,容器的體積增大,反應物和反應產物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故C錯誤;
100 mL 2 mol·L-1稀鹽酸與鋅反應時,加入少量硫酸銅固體,鋅與硫酸銅發生置換反應析出銅,形成原電池,生成氫氣的速率加快,故D正確。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2.反應N2(g)+O2(g) 2NO(g)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條件能加快反應速率的是
A.增大體積使壓強減小
B.保持體積不變,充入N2使壓強增大
C.保持體積不變,充入氦氣使壓強增大
D.保持壓強不變,充入氦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A項,增大體積引起各物質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
B項,體積不變,充入N2,N2的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
C項,體積不變,充入氦氣,各物質的濃度并沒有改變,反應速率不變;
D項,保持壓強不變,充入氦氣,體積增大,各物質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
對點訓練
3.煤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的CO會與CaSO4發生化學反應,相關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 CaO(s)+SO2(g)+CO2(g) ΔH1=+218.4 kJ·mol-1(Ⅰ)
CaSO4(s)+4CO(g) CaS(s)+4CO2(g) ΔH2=-175.6 kJ·mol-1(Ⅱ)
下列措施能使反應Ⅰ、Ⅱ速率均加快的是
A.再加入少量的CaSO4(s) B.縮小容器的容積
C.降低溫度 D.抽出C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CaSO4為固體,增加固體的量,濃度不變,不影響反應速率,故A錯誤;
縮小容器的容積,氣態物質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故B正確;
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小,故C錯誤;
抽出CO2,反應產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故D錯誤。
4.對于反應:M+N―→P,如果溫度每升高10 ℃,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提高到原來的3倍,在10 ℃時完成反應的10%需要81 min,將溫度提高到40 ℃時,完成反應的10%需要的時間為
A.9 min B.27 min
C.13.5 min D.3 min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如果溫度每升高10 ℃,化學反應速率提高到原來的3倍,則將溫度提高到40 ℃時,反應速率為原來的27倍,則將溫度提高到40 ℃時,完成反應的10%需要的時間為 =3 min。
對點訓練
題組二 反應速率常數及應用
5.實驗表明,一定條件下,反應2NO(g)+2H2(g)===2H2O(g)+N2(g)的速率與濃度的關系為v=k c(H2)·c2(NO),其中k為速率常數。采用下列數據進行反應,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c(NO)=0.4 mol·L-1;c(H2)=0.4 mol·L-1
B.c(NO)=0.5 mol·L-1;c(H2)=0.3 mol·L-1
C.c(NO)=0.6 mol·L-1;c(H2)=0.2 mol·L-1
D.c(NO)=0.7 mol·L-1;c(H2)=0.1 mol·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v=kc(H2)·c2(NO),其中k為速率常數,將各組數據代入公式計算,可得到A、B、C、D項的速率,其中速率最大的為B。
對點訓練
實驗編號 c(I-)/(mol·L-1) v/(mol·L-1·min-1)
① 1.0×10-4 1.0×10-2 6.5×10-7
② 2.0×10-4 1.0×10-2 1.3×10-6
③ 4.0×10-4 1.0×10-2 2.6×10-6
④ x y 6.5×10-5
⑤ 2.0×10-4 2.0×10-2 2.6×10-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m=1;n=3
B.k=0.65 mol-1·L·min-1
C.若x=2.0×10-2,則y=5.0×10-3
D.升高溫度,k增大

對點訓練
對比實驗①和②數據,可知m=1,對比實驗②和⑤數據,可知n=1,故A錯誤;
將實驗①數據代入速率方程,
當x=2.0×10-2且y=5.0×10-3時,v=0.65×0.02×0.005 mol·L-1·min-1=6.5×10-5mol·L-1·min-1,與表中數據相符,故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題組三 過渡態理論及應用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過渡態能量與反應物的平均能量的差值叫做活化能
B.如圖HI分子發生了有效碰撞
C.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活化能接近于零
D.增大反應物濃度,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單位時間內有效碰撞
次數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夠發生化學反應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由圖中碰撞后沒有生成新物質,即沒有發生化學反應,不是有效碰撞,B錯誤;
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水,在溶液中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已經處于活躍狀態,因此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活化能接近于零,C正確。
對點訓練
8.過渡態理論認為:化學反應不是通過反應物分子的簡單碰撞完成的。在反應物分子生成產物分子的過程中,首先生成一種高能量的活化配合物,高能量的活化配合物再進一步轉化為產物分子。按照過渡態理論,NO2(g)+CO(g)===CO2(g)+NO(g)的反應歷程如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A.第二步活化配合物之間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活化配合物的能量越高,第一步的反應速率越快
C.第一步反應需要吸收能量
D.該反應的反應速率主要取決于第二步反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活化分子之間的碰撞不一定能發生反應,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故A項錯誤;
活化配合物的能量越高,單位體積內的活化分子數目越少,有效碰撞的幾率越小,第一步反應速率越慢,故B項錯誤;
反應速率主要取決于第一步慢反應的速率,故D項錯誤。
9.氧化亞氮在碘蒸氣存在時的熱分解反應:2N2O===2N2+O2,其反應機理包含以下步驟:
第一步:I2(g) 2I(g)(快反應);
第二步:I(g)+N2O(g)―→N2(g)+IO(g)(慢反應);
第三步:IO(g)+N2O(g)―→N2(g)+O2(g)+I(g)(快反應)。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第二步對分解反應速率起決定作用
B.I2的濃度與N2O的分解速率無關
C.慢反應的活化能大于快反應的活化能
D.第二步反應中I(g)作還原劑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化學反應速率取決于慢反應,則第二步對分解反應速率起決定作用,故A正確;
N2O分解反應中,I2是反應物,碘蒸氣的濃度與N2O的分解速率有關,故B錯誤;
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則慢反應的活化能大于快反應的活化能,故C正確;
第二步反應中I(g)→IO(g),I元素化合價升高,作還原劑,故D正確。
10.某溫度下,反應2HI(g) I2(g)+H2(g) ΔH>0的正反應速率為v正=
k正c2(HI),逆反應速率為v逆=k逆c(H2)·c(I2),其中k正、k逆為速率常數。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速率常數的大小與反應物濃度有關
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C.其他條件一定時,反應物濃度越大,正反應速率越大
D.其他條件一定時,升高溫度對速率常數的影響:k正>k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綜合強化
根據v正=k正c2(HI)可知,其他條件一定,反應物濃度越大,正反應速率越大,故C正確;
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其他條件一定時,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加的更快,即v正>v逆,則升溫對速率常數的影響:k正>k逆,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T ℃時,H2還原NO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的反應2NO(g)+2H2(g)
N2(g)+2H2O(g)能自發進行,其正反應速率方程為v=kca(NO)·cb(H2),實驗得到如下數據: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組別 c起始(NO)/(mol·L-1) c起始(H2)/(mol·L-1) v起始(正反應)/(mol·L-1·s-1)
Ⅰ 6.00×10-3 2.00×10-3 2.16×10-3
Ⅱ 1.20×10-2 2.00×10-3 8.64×10-3
Ⅲ 6.00×10-3 4.00×10-3 4.32×10-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2還原NO是熵增的反應 B.正反應一定為吸熱反應
C.a=2,b=2 D.T ℃時,k的數值為3×104
綜合強化
組別 c起始(NO)/(mol·L-1) c起始(H2)/(mol·L-1) v起始(正反應)/(mol·L-1·s-1)
Ⅰ 6.00×10-3 2.00×10-3 2.16×10-3
Ⅱ 1.20×10-2 2.00×10-3 8.64×10-3
Ⅲ 6.00×10-3 4.00×10-3 4.32×1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反應方程式2NO(g)+2H2(g) N2(g)+2H2O(g)可知,正反應方向是一個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故H2還原NO是熵減的反應,A錯誤;
由A項分析可知,該反應正反應是熵減的反應,反應要能夠自發進行,則正反應一定為放熱反應,B錯誤;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Ⅰ與Ⅱ兩組實驗可知,H2濃度相同時,NO的濃度增大到原來的2倍,反應速率變為原來的4倍,故a=2,由Ⅰ與Ⅲ兩組實驗可知,當NO濃度相同時,H2濃度變為原來的2倍,反應速率變為原來的2倍,即b=1,C錯誤;
由C項分析可知,v=kc2(NO)·c (H2),代入第Ⅰ組數據,解得k的數值為3×104,D正確。
綜合強化
12.(2023·日照高二月考)乙烯水化制乙醇的反應機理及能量與反應進程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進程中有三個過渡態
B.H3O+是總反應的催化劑
C.總反應速率由第①步反應決定
D.第①②③步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根據過渡態理論,反應物轉化為反應產物的過程中要經過能量較高的過渡態,由圖可知,該反應進程中有三個過渡態,A正確;
根據圖示可知,反應①消耗H3O+,反應③又生成H3O+,且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總反應為CH2==CH2+H2O―→CH3CH2OH,故H3O+是總反應的催化劑,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第①步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反應產物的總能量,反應為吸熱反應,第②步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反應產物的總能量,反應為放熱反應,第③步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反應產物的總能量,反應為放熱反應,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3.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探究不同條件對KI溶液(硫酸酸化)被空氣中的O2氧化反應速率的影響。
(1)請完成下表。(硫酸、KI溶液體積均為5 mL,淀粉溶液用量相同)
實驗編號 溫度/K c(KI)/(mol·L-1) c(H2SO4)/(mol·L-1) 實驗目的
Ⅰ 298 1 0.1 實驗Ⅰ、Ⅱ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Ⅰ、Ⅲ探究反應物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Ⅱ 308 1 c
Ⅲ T 1 0.2
c=_____,T=______。
0.1
29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實驗Ⅰ、Ⅱ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則除溫度外的其他條件相同,故c=0.1;
實驗Ⅰ、Ⅲ探究反應物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則除反應物濃度外的其他條件相同,故T=298。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該實驗中應該觀察記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此,該實驗中三種溶液混合的順序不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
a.先將KI溶液與淀粉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硫酸溶液
b.先將KI溶液與硫酸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淀粉溶液
c.先將硫酸溶液與淀粉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KI溶液
溶液出現藍色所需的時間
b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I-被空氣中的O2氧化生成I2,淀粉遇I2變藍,則該實驗中應該記錄溶液出現藍色所需的時間;應在反應未開始時加入淀粉溶液,否則會有誤差。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某同學設計實驗探究丙酮碘化反應中,丙酮、I2、H+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已知:
+I2
+HI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編號 丙酮溶液 (4 mol· L-1)/mL I2溶液(0.002 5 mol·L-1)/mL 鹽酸(2 mol· L-1)/mL 蒸餾水 / mL 溶液褪色時間/s
① 2 2 2 0 t1
② 1 2 2 1 t2
③ 2 1 2 1 t3
④ 2 2 a 1 t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I2
+HI
(1)研究丙酮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應選擇的實驗為_____和_____。


研究丙酮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則只有丙酮的濃度不同,而其他條件需完全相同,對比表中數據,實驗①和②符合要求。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實驗④中,a=___,加1 mL蒸餾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保證混合溶液體積相等,
丙酮溶液和碘溶液的起始濃度不變
編號 丙酮溶液 (4 mol· L-1)/mL I2溶液(0.002 5mol· L-1)/mL 鹽酸(2 mol· L-1)/mL 蒸餾水 / mL 溶液褪色時間/s
③ 2 1 2 1 t3
④ 2 2 a 1 t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據實驗①、②、③中的數據,溶液的總體積為6 mL,則實驗④中,a=1;加1 mL蒸餾水可保證混合溶液總體積相等,保證丙酮溶液和碘溶液的起始濃度不變。
綜合強化
編號 丙酮溶液 (4 mol· L-1)/mL I2溶液(0.002 5mol· L-1)/mL 鹽酸(2 mol· L-1)/mL 蒸餾水 / mL 溶液褪色時間/s
③ 2 1 2 1 t3
④ 2 2 a 1 t4
(3)計算實驗③中,以I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mol·L-1·s-1(列出表達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4)通過計算發現:丙酮碘化反應的速率與丙酮和H+的濃度有關,而與I2的濃度無關。查閱資料發現丙酮碘化反應的歷程:
+H+―→
(慢)
―→
+H+(快)
+I2―→
+H++I-(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請依據反應歷程,解釋丙酮碘化反應速率與I2濃度無關的原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反應
歷程,丙酮與氫離子反應慢,則反應速率與丙酮和H+的濃度有關,與碘的濃度無關
返回作業20 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分值:100分)
(選擇題1~12題,每小題7分,共84分)
題組一 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律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于反應A(s)+B(g) C(g)+D(g),加入A,反應速率加快
B.2NO2??N2O4(正反應放熱),升高溫度,反應速率減慢
C.一定溫度下,反應N2(g)+3H2(g) 2NH3(g)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恒壓時充入He,不改變反應速率
D.100 mL 2 mol·L-1稀鹽酸與鋅反應時,加入少量硫酸銅固體,生成氫氣的速率加快
2.反應N2(g)+O2(g) 2NO(g)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條件能加快反應速率的是(  )
A.增大體積使壓強減小
B.保持體積不變,充入N2使壓強增大
C.保持體積不變,充入氦氣使壓強增大
D.保持壓強不變,充入氦氣
3.煤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的CO會與CaSO4發生化學反應,相關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 CaO(s)+SO2(g)+CO2(g) ΔH1=+218.4 kJ·mol-1(Ⅰ)
CaSO4(s)+4CO(g) CaS(s)+4CO2(g) ΔH2=-175.6 kJ·mol-1(Ⅱ)
下列措施能使反應Ⅰ、Ⅱ速率均加快的是(  )
A.再加入少量的CaSO4(s)
B.縮小容器的容積
C.降低溫度
D.抽出CO2
4.對于反應:M+N―→P,如果溫度每升高10 ℃,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提高到原來的3倍,在10 ℃時完成反應的10%需要81 min,將溫度提高到40 ℃時,完成反應的10%需要的時間為(  )
A.9 min B.27 min
C.13.5 min D.3 min
題組二 反應速率常數及應用
5.實驗表明,一定條件下,反應2NO(g)+2H2(g)===2H2O(g)+N2(g)的速率與濃度的關系為v=k c(H2)·c2(NO),其中k為速率常數。采用下列數據進行反應,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
A.c(NO)=0.4 mol·L-1;c(H2)=0.4 mol·L-1
B.c(NO)=0.5 mol·L-1;c(H2)=0.3 mol·L-1
C.c(NO)=0.6 mol·L-1;c(H2)=0.2 mol·L-1
D.c(NO)=0.7 mol·L-1;c(H2)=0.1 mol·L-1
6.反應“S2O(aq)+3I-(aq)===2SO(aq)+I(aq) ΔH<0”的速率方程可表示為v=kcm(S2O)·cn(I-),其中k為與溫度有關的常數,常溫下,實驗測得反應的數據如下:
實驗編號 c(S2O)/(mol·L-1) c(I-)/(mol·L-1) v/(mol·L-1·min-1)
① 1.0×10-4 1.0×10-2 6.5×10-7
② 2.0×10-4 1.0×10-2 1.3×10-6
③ 4.0×10-4 1.0×10-2 2.6×10-6
④ x y 6.5×10-5
⑤ 2.0×10-4 2.0×10-2 2.6×10-6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m=1;n=3
B.k=0.65 mol-1·L·min-1
C.若x=2.0×10-2,則y=5.0×10-3
D.升高溫度,k增大
題組三 過渡態理論及應用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過渡態能量與反應物的平均能量的差值叫做活化能
B.如圖HI分子發生了有效碰撞
C.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活化能接近于零
D.增大反應物濃度,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單位時間內有效碰撞次數增加
8.過渡態理論認為:化學反應不是通過反應物分子的簡單碰撞完成的。在反應物分子生成產物分子的過程中,首先生成一種高能量的活化配合物,高能量的活化配合物再進一步轉化為產物分子。按照過渡態理論,NO2(g)+CO(g)===CO2(g)+NO(g)的反應歷程如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第二步活化配合物之間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活化配合物的能量越高,第一步的反應速率越快
C.第一步反應需要吸收能量
D.該反應的反應速率主要取決于第二步反應
9.氧化亞氮在碘蒸氣存在時的熱分解反應:2N2O===2N2+O2,其反應機理包含以下步驟:
第一步:I2(g) 2I(g)(快反應);
第二步:I(g)+N2O(g)―→N2(g)+IO(g)(慢反應);
第三步:IO(g)+N2O(g)―→N2(g)+O2(g)+I(g)(快反應)。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第二步對分解反應速率起決定作用
B.I2的濃度與N2O的分解速率無關
C.慢反應的活化能大于快反應的活化能
D.第二步反應中I(g)作還原劑
10.某溫度下,反應2HI(g) I2(g)+H2(g) ΔH>0的正反應速率為v正=k正c2(HI),逆反應速率為v逆=k逆c(H2)·c(I2),其中k正、k逆為速率常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速率常數的大小與反應物濃度有關
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C.其他條件一定時,反應物濃度越大,正反應速率越大
D.其他條件一定時,升高溫度對速率常數的影響:k正>k逆
11.T ℃時,H2還原NO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的反應2NO(g)+2H2(g) N2(g)+2H2O(g)能自發進行,其正反應速率方程為v=kca(NO)·cb(H2),實驗得到如下數據:
組別 c起始(NO)/(mol·L-1) c起始(H2)/(mol·L-1) v起始(正反應)/(mol·L-1·s-1)
Ⅰ 6.00×10-3 2.00×10-3 2.16×10-3
Ⅱ 1.20×10-2 2.00×10-3 8.64×10-3
Ⅲ 6.00×10-3 4.00×10-3 4.32×10-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H2還原NO是熵增的反應
B.正反應一定為吸熱反應
C.a=2,b=2
D.T ℃時,k的數值為3×104
12.(2023·日照高二月考)乙烯水化制乙醇的反應機理及能量與反應進程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進程中有三個過渡態
B.H3O+是總反應的催化劑
C.總反應速率由第①步反應決定
D.第①②③步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13.(4分,每空1分)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探究不同條件對KI溶液(硫酸酸化)被空氣中的O2氧化反應速率的影響。
(1)請完成下表。(硫酸、KI溶液體積均為5 mL,淀粉溶液用量相同)
實驗編號 溫度/K c(KI)/(mol·L-1) c(H2SO4)/(mol·L-1) 實驗目的
Ⅰ 298 1 0.1 實驗Ⅰ、Ⅱ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Ⅰ、Ⅲ探究反應物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Ⅱ 308 1 c
Ⅲ T 1 0.2
c=____________,T=____________。
(2)該實驗中應該觀察記錄__________________,為此,該實驗中三種溶液混合的順序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先將KI溶液與淀粉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硫酸溶液
b.先將KI溶液與硫酸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淀粉溶液
c.先將硫酸溶液與淀粉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KI溶液
14.(12分)某同學設計實驗探究丙酮碘化反應中,丙酮、I2、H+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已知:
+I2+HI
編號 丙酮溶液 (4 mol·L-1)/mL I2溶液(0.002 5 mol·L-1)/mL 鹽酸(2 mol· L-1)/mL 蒸餾水/ mL 溶液褪色時間/s
① 2 2 2 0 t1
② 1 2 2 1 t2
③ 2 1 2 1 t3
④ 2 2 a 1 t4
(1)研究丙酮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應選擇的實驗為________和________。
(2)實驗④中,a=________,加1 mL蒸餾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計算實驗③中,以I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mol·L-1·s-1(列出表達式)。
(4)通過計算發現:丙酮碘化反應的速率與丙酮和H+的濃度有關,而與I2的濃度無關。查閱資料發現丙酮碘化反應的歷程:
+H+―→(慢)
―→+H+(快)
+I2―→+H++I-(快)
請依據反應歷程,解釋丙酮碘化反應速率與I2濃度無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業20 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D 2.B 3.B 4.D 5.B 6.A 7.B 8.C 9.B 10.A
11.D [由反應方程式2NO(g)+2H2(g) N2(g)+2H2O(g)可知,正反應方向是一個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故H2還原NO是熵減的反應,A錯誤;由A項分析可知,該反應正反應是熵減的反應,反應要能夠自發進行,則正反應一定為放熱反應,B錯誤;由Ⅰ與Ⅱ兩組實驗可知,H2濃度相同時,NO的濃度增大到原來的2倍,反應速率變為原來的4倍,故a=2,由Ⅰ與Ⅲ兩組實驗可知,當NO濃度相同時,H2濃度變為原來的2倍,反應速率變為原來的2倍,即b=1,C錯誤;由C項分析可知,v=kc2(NO)·c (H2),代入第Ⅰ組數據,解得k的數值為3×104,D正確。]
12.D [根據過渡態理論,反應物轉化為反應產物的過程中要經過能量較高的過渡態,由圖可知,該反應進程中有三個過渡態,A正確;根據圖示可知,反應①消耗H3O+,反應③又生成H3O+,且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總反應為CH2==CH2+H2O―→CH3CH2OH,故H3O+是總反應的催化劑,B正確;第①步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反應產物的總能量,反應為吸熱反應,第②步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反應產物的總能量,反應為放熱反應,第③步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反應產物的總能量,反應為放熱反應,D錯誤。]
13.(1)0.1 298
(2)溶液出現藍色所需的時間 b
解析 (1)實驗Ⅰ、Ⅱ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則除溫度外的其他條件相同,故c=0.1;實驗Ⅰ、Ⅲ探究反應物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則除反應物濃度外的其他條件相同,故T=298。(2)I-被空氣中的O2氧化生成I2,淀粉遇I2變藍,則該實驗中應該記錄溶液出現藍色所需的時間;應在反應未開始時加入淀粉溶液,否則會有誤差。
14.(1)① ②
(2)1 保證混合溶液體積相等,丙酮溶液和碘溶液的起始濃度不變
(3)
(4)根據反應歷程,丙酮與氫離子反應慢,則反應速率與丙酮和H+的濃度有關,與碘的濃度無關
解析 (1)研究丙酮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則只有丙酮的濃度不同,而其他條件需完全相同,對比表中數據,實驗①和②符合要求。(2)根據實驗①、②、③中的數據,溶液的總體積為6 mL,則實驗④中,a=1;加1 mL蒸餾水可保證混合溶液總體積相等,保證丙酮溶液和碘溶液的起始濃度不變。(3)根據反應的方程式,③中丙酮過量,碘完全反應,v(I2)== mol·L-1·s-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江区| 漳州市| 滁州市| 沾益县| 广饶县| 石棉县| 临汾市| 依兰县| 剑河县| 唐河县| 张家港市| 湖南省| 阿荣旗| 华蓥市| 通化县| 会宁县| 留坝县| 福安市| 手游| 贵溪市| 佛冈县| 江安县| 西林县| 平南县| 兴山县| 广饶县| 延吉市| 灌南县| 宁海县| 尖扎县| 临泽县| 济源市| 福鼎市| 山东| 阳山县| 台北市| 临城县| 朝阳市| 靖江市| 垣曲县| 遵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