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章 第2節 第3課時 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一)(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章 第2節 第3課時 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一)(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第3課時 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一)
[核心素養發展目標] 1.從變化的角度認識化學平衡移動,即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條件,平衡將會發生移動而建立新的平衡。2.通過實驗論證說明溫度、催化劑的改變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并能運用影響規律推測平衡移動方向及相關物理量的變化。
一、化學平衡移動
1.化學平衡移動的概念
化學平衡是在一定條件下建立起來的。受 變化的影響,化學反應由一種 變為另一種 的過程,稱為化學平衡移動。
2.化學平衡移動的實質
平衡遭到破壞導致v正≠v逆,致使平衡變為另一狀態。
3.化學平衡移動的過程分析
4.化學平衡移動方向的判斷
條件改變
(1)反應混合物各組分百分含量發生改變,化學平衡一定發生了移動(  )
(2)外界條件的改變引起濃度商或化學平衡常數改變,則平衡一定發生移動(  )
(3)平衡移動,平衡常數不一定改變,但平衡常數改變,平衡一定發生移動(  )
(4)外界條件發生變化,化學平衡不一定移動(  )
(5)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v逆一定比v正小(  )
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存在下,向1 L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發生反應:CO2(g)+3H2(g) CH3OH(g)+H2O(g),當CO2的平衡轉化率為50%時,產物甲醇的體積分數為______,該溫度下,正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若向容器中再充入0.5 mol H2和0.5 mol H2O(g),其他條件不變時平衡________移動(填“正向”“逆向”或“不”)。
二、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1.溫度與化學平衡常數的關系
溫度變化 反應焓變ΔH 平衡常數K
升高 >0
<0
降低 >0
<0
2.預測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在容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化學反應:mA(g)+nB(g)pC(g)+qD(g) ΔH>0,達到平衡時:
(1)若升高溫度,K ,平衡 移動,c(A) ,反應物B的轉化率 ,混合氣體的密度 。
(2)若降低溫度,K ,平衡 移動,反應產物C、D的濃度 ,混合氣體的密度 。
3.實驗探究
實驗原理 2NO2(g) N2O4(g) (紅棕色) (無色) ΔH=-57.2 kJ·mol-1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熱水中紅棕色 ;冷水中紅棕色________
實驗結論 體系受熱顏色 ,說明 增大,即平衡向逆反應( )方向移動;體系冷卻顏色 ,說明 減小,即平衡向正反應( )方向移動
4.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規律
特別提醒 (1)任何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放熱或吸熱),所以任意可逆反應的化學平衡狀態都受溫度的影響。
(2)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無影響,因為催化劑不能改變平衡常數,也不能改變平衡狀態時反應混合物的組成,K與Q都不改變,即Q=K,因而平衡不移動。催化劑雖然不能使平衡移動,但能縮短到達平衡的時間。
(1)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化學平衡正向移動(  )
(2)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但反應物的轉化率可能降低(  )
(3)C(s)+CO2(g) 2CO(g) ΔH>0,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反應速率v(CO2)和CO2的平衡轉化率均增大(  )
(4)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提高單位時間內的產量,也能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  )
1.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CO2(g)+H2(g) CO(g)+H2O(g) ΔH>0,達平衡后,
(1)容積不變,升高溫度,平衡 移動,c(CO2) ,氫氣的轉化率 ,CO的體積分數 ,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
(2)在圖1中補全,t1時,升高溫度后的v-t圖像。
圖1
(3)在圖2中畫出,t1時,降低溫度,t2時重新達到平衡的v-t圖像。
圖2
2.在某溫度下,反應ClF(g)+F2(g) ClF3(g) ΔH=+268 kJ·mol-1在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K不變,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升高溫度,平衡常數減小
C.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F2的轉化率提高
D.降低溫度,ClF3的產率提高
3.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H2(g)+Br2(g) 2HBr(g) ΔH<0,達到化學平衡狀態且其他條件不變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如果升高溫度,平衡混合物的顏色加深
B.如果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
C.如果降低溫度,K減小
D.不論是升高溫度還是降低溫度,混合氣體的密度均不變
第3課時 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一)
一、
1.溫度、壓強或濃度 平衡狀態 平衡狀態
4.正反應 逆反應 不
正誤判斷
(1)√ (2)√ (3)√ (4)√ (5)√
應用體驗
16.7% 0.148 mol-2·L2 正向
二、
1.增大 減小 減小 增大
2.(1)增大 正向 減小 增大 不變
(2)減小 逆向 減小 不變
3.加深 變淺 加深 c(NO2) 吸熱 變淺 c(NO2)
放熱
4.增大 吸熱反應 增大 放熱反應
正誤判斷
(1)× (2)√ (3)√ (4)×
思考交流
1.(1)正向 減小 增大 增大 不變
(2)
(3)
2.C 3.C(共64張PPT)
第3課時
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一)
第2章 第2節
<<<
核心素養
發展目標
1.從變化的角度認識化學平衡移動,即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條件,平衡將會發生移動而建立新的平衡。
2.通過實驗論證說明溫度、催化劑的改變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并能運用影響規律推測平衡移動方向及相關物理量的變化。
內容索引
一、化學平衡移動
二、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課時對點練
>
<

化學平衡移動
1.化學平衡移動的概念
化學平衡是在一定條件下建立起來的。受 變化的影響,化學反應由一種 變為另一種 的過程,稱為化學平衡移動。
2.化學平衡移動的實質
平衡遭到破壞導致v正≠v逆,致使平衡變為另一狀態。

化學平衡移動
溫度、壓強或濃度
平衡狀態
平衡狀態
3.化學平衡移動的過程分析
4.化學平衡移動方向的判斷
條件改變
若Q<K,平衡向 方向移動
若Q>K,平衡向 方向移動
若Q=K,平衡 移動
正反應
逆反應

(1)反應混合物各組分百分含量發生改變,化學平衡一定發生了移動
(2)外界條件的改變引起濃度商或化學平衡常數改變,則平衡一定發生移動
(3)平衡移動,平衡常數不一定改變,但平衡常數改變,平衡一定發生移動
(4)外界條件發生變化,化學平衡不一定移動
(5)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v逆一定比v正小





9
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存在下,向1 L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發生反應:CO2(g)+3H2(g) CH3OH(g)+H2O(g),當CO2的平衡轉化率為50%時,產物甲醇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該溫度下,正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_______。若向容器中再充入0.5 mol H2和0.5 mol H2O(g),其他條件不變時平衡______移動(填“正向”“逆向”或“不”)。
16.7%
0.148 mol-2·L2
正向
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存在下,向1 L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發生反應,當CO2的平衡轉化率為50%時:
CO2(g)+3H2(g) CH3OH(g)+H2O(g)
開始/mol   1   3    0     0
轉化/mol   0.5   1.5    0.5     0.5
平衡/mol   0.5   1.5    0.5     0.5
返回
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
<


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1.溫度與化學平衡常數的關系
溫度變化 反應焓變ΔH 平衡常數K
升高 >0 _____
<0 _____
降低 >0 _____
<0 _____
增大
減小
減小
增大
2.預測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在容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化學反應:mA(g)+nB(g) pC(g)+qD(g) ΔH>0,達到平衡時:
(1)若升高溫度,K ,平衡 移動,c(A) ,反應物B的轉化率 ,混合氣體的密度 。
(2)若降低溫度,K ,平衡 移動,反應產物C、D的濃度 ,混合氣體的密度 。
增大
正向
減小
增大
不變
減小
逆向
減小
不變
3.實驗探究
實驗原理 2NO2(g) N2O4(g)
(紅棕色) (無色)
ΔH=-57.2 kJ·mol-1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熱水中紅棕色 ;冷水中紅棕色_____
實驗結論 體系受熱顏色 ,說明 增大,即平衡向逆反應
( )方向移動;體系冷卻顏色 ,說明 減小,即平衡向正反應( )方向移動
加深
變淺
加深
c(NO2)
吸熱
變淺
c(NO2)
放熱
4.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規律
增大
吸熱反應
增大
放熱反應
特別提醒 (1)任何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放熱或吸熱),所以任意可逆反應的化學平衡狀態都受溫度的影響。
(2)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無影響,因為催化劑不能改變平衡常數,也不能改變平衡狀態時反應混合物的組成,K與Q都不改變,即Q=K,因而平衡不移動。催化劑雖然不能使平衡移動,但能縮短到達平衡的時間。
(1)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化學平衡正向移動
(2)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但反應物的轉化率可能降低
(3)C(s)+CO2(g) 2CO(g) ΔH>0,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反應速率v(CO2)和CO2的平衡轉化率均增大
(4)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提高單位時間內的產量,也能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
×


×
9
1.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CO2(g)+H2(g) CO(g)+H2O(g) ΔH>0,達平衡后,
(1)容積不變,升高溫度,平衡 移動,c(CO2) ,氫氣的轉化率
,CO的體積分數 ,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
正向
減小
增大
增大
不變
9
(2)在圖1中補全,t1時,升高溫度后的v-t圖像。
圖1
答案 
9
(3)在圖2中畫出,t1時,降低溫度,t2時重新達到平衡的v-t圖像。
圖2
答案 
9
2.在某溫度下,反應ClF(g)+F2(g) ClF3(g) ΔH=+268 kJ·mol-1在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K不變,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升高溫度,平衡常數減小
C.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F2的轉化率提高
D.降低溫度,ClF3的產率提高

由于該反應正向吸熱,升高溫度,K增大,平衡正向移動,F2的轉化率提高。
9
3.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H2(g)+Br2(g) 2HBr(g) ΔH<0,達到化學平衡狀態且其他條件不變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如果升高溫度,平衡混合物的顏色加深
B.如果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
C.如果降低溫度,K減小
D.不論是升高溫度還是降低溫度,混合氣體的密度均不變

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Br2(g)的濃度增大,因此混合物的顏色加深,A正確;
降低溫度,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B正確;
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K增大,C不正確;
不論平衡向哪個方向移動,氣體的總質量均不變,由于容器的體積不變,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D正確。
返回
課時對點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題組一 化學平衡移動
1.對處于化學平衡的體系,關于化學平衡與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速率變化時,化學平衡一定發生移動
B.正反應進行的程度大,正反應速率一定大
C.化學平衡發生移動時,化學反應速率一定變化
D.增加反應混合物的質量,反應速率增大,化學平衡一定發生移動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5
若正、逆反應速率變化后仍保持相等,則平衡不移動,故A錯誤;
反應進行的程度大小,與反應速率沒有關系,故B錯誤;
化學平衡發生移動時,正、逆反應速率一定不等,故反應速率一定發生變化,故C正確。
對點訓練
2.只改變一個影響因素,平衡常數K與化學平衡移動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
A.K值不變,平衡可能移動
B.K值變化,平衡一定移動
C.平衡移動,K值可能不變
D.平衡移動,K值一定變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溫度不變時,通過改變濃度或壓強使平衡發生移動,平衡常數不變,故D項錯誤。
對點訓練
題組二 實驗探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3.如圖所示,三個燒瓶中分別充滿NO2氣體并分別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質的燒杯(燒杯內有水)中:在①中加入CaO,在②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質,在③中加入NH4Cl晶體,發現①中紅棕色變深,③中紅棕色變淺[已知反應2NO2(紅棕色) N2O4(無色)]。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2NO2 N2O4是放熱反應
B.NH4Cl溶于水時吸收熱量
C.燒瓶①中平衡混合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增大
D.燒瓶③中氣體的壓強減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5
在①中加入CaO,發現①中紅棕色變深,說明二氧化氮濃度增大,氧化鈣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逆向是吸熱反應,則2NO2 N2O4是放熱反應,故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5
在③中加入NH4Cl晶體,③中紅棕色變淺,說明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動即溫度降低,因此NH4Cl溶于水時吸收熱量,故B正確;
燒瓶①中平衡逆向移動,氣體質量不變,氣體物質的量增大,則混合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減小,故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5
燒瓶③中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動,氣體物質的量減小,則氣體的壓強減小,故D正確。
4.如圖所示的直形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氣體。左端放置不純的鎳(Ni)粉。
在一定條件下,Ni可以與CO(g)發生如下反應:Ni(s)+4CO(g)
Ni(CO)4(g) ΔH<0,但Ni粉中的雜質不與CO(g)發生反應,玻璃管內左右兩端的溫度分別穩定在350 K和470 K,經過足夠長時間后,右端的主要物質是
A.純Ni(s)和Ni(CO)4(g)
B.純Ni(s)和CO(g)
C.不純Ni(s)和CO(g)
D.不純Ni(s)和Ni(CO)4(g)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溫度升高,平衡左移,生成Ni和CO,由于右端溫度穩定在470 K,所以右端主要物質是純Ni(s)和CO(g)。
對點訓練
題組三 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規律
5.已知反應:A2(g)+2B2(g) 2AB2(g) ΔH<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有利于該反應平衡正向移動
B.達到化學平衡時,v正(A2)=2v逆(B2)
C.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
D.達到平衡后,降低溫度,A2氣體的轉化率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該反應的正反應放熱,則平衡逆向移動,故A項錯誤;
達到化學平衡時,v正(A2)= v逆(B2),故B項錯誤;
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故C項錯誤;
降低溫度,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即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A2的轉化率增大,故D項正確。
對點訓練
6.關節炎是因為在關節滑液中形成尿酸鈉晶體,尤其是在寒冷季節易誘發關節疼痛,其化學機理如下:
①HUr(aq)+H2O(l) Ur-(aq)+H3O+(aq),
尿酸       尿酸根離子
②Ur-(aq)+Na+(aq) NaUr(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下列對反應②的敘述正確的是
A.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B.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C.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降低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題意中明確指出“尤其是在寒冷季節易誘發關節疼痛”,說明溫度降低,反應②Ur-(aq)+Na+(aq) NaUr(s)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可知其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7.對于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的放熱反應:A(g)+B(g) C(g)+D(g),初始時加入的A和B的物質的量是相等的,在溫度t1時達到平衡,c平1(A)=c平1(B)=1.0 mol·L-1,其平衡常數為K1。升高反應體系的溫度至t2時,反應物的平衡濃度分別為c平2(A)和c平2(B),平衡常數為K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K1=K2 B.K2<K1
C.c平2(A)<c平2(B) D.c平1(A)>c平2(A)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于初始時加入A和B的物質的量是相等的,又由于A和B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始終是1∶1,所以在任何時刻A和B的濃度都相等;
由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達新平衡時,A、B的濃度變大,C、D的濃度變小。
因此由平衡常數表達式可得平衡常數減小,故K2<K1,c平2(A)>c平1(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8.將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閉容器,恒溫下發生反應:H2(g)+Br2(g)
2HBr(g) ΔH<0,平衡時Br2(g)的轉化率為a;若初始條件相同,絕熱下進行上述反應,平衡時Br2(g)的轉化率為b。a與b的關系是
A.a>b   B.a=b   C.a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該反應為放熱反應,絕熱下進行反應,溫度升高,平衡左移,所以絕熱條件下平衡時Br2(g)的轉化率低于恒溫平衡時的轉化率,即a>b。
9.在一密閉容器中,發生可逆反應:3A(g) 3B+C(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平衡時,升高溫度,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有變小的趨勢,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固體
B.B和C一定都是氣體
C.若C為固體,則B一定是氣體
D.B和C不可能都是氣體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正反應吸熱,升溫,平衡右移。若B、C都為固體,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故A錯誤;
若C為固體,B為氣體,平衡右移,氣體的總質量減小,總物質的量不變,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減小,故B錯誤、C正確;
若B、C都是氣體,平衡右移,氣體的總質量不變,總物質的量增加,則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減小,故D錯誤。
10.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aq),某I2、KI混合溶液中, 的物質的量濃度c( )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曲線上任何一點都表示平衡狀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點的平衡常數大于c點的平衡常數
B.I2(aq)+I-(aq) (aq)的ΔH<0
C.若T1 ℃時,反應進行到狀態d時,一定有v正>v逆
D.狀態a與狀態b相比,狀態b時I2的轉化率更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5

綜合強化
由圖可知,溫度越高,c( )越小,則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正反應為放熱反應,ΔH<0,B項正確;
T1 ℃時,反應進行到狀態d時,c( )小于平衡時濃度,
則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一定有v正>v逆,C項正確;
a、b點均為平衡點,a點溫度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則狀態a時I2的轉化率更高,D項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11.在2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X(g)和2 mol Y(g),發生反應:X(g)+2Y(g) Z(g),測得在不同溫度下、相同時間內X(g)與Z(g)的百分含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從反應開始到各點時的平均化學反應速率:
va=vcB.a點時,Y(g)的轉化率為50%
C.T3℃下,平衡常數K=4 mol-2·L2
D.降低溫度,有利于提高Z(g)的平衡產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在2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X(g)和2 mol Y(g),發生反應:X(g)+2Y(g) Z(g),設a點時,參加反應的X的物質的量為n mol,則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X(g)+2Y(g) Z(g)
起始量/mol 1 2 0
變化量/mol n 2n n
平衡量/mol  1-n  2-2n  n
則1-n=n,n=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對于可逆反應,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由于T1<T2<T3,則從反應開始到各點時的平均化學反應速率:va<vb<vc,A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反應進行到b點時,反應達平衡狀態,升高溫度,X的百分含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動,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降低溫度,有利于提高Z(g)的平衡產率,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12.在體積為V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2,通入Br2(g)發生反應:H2(g)+Br2(g) 2HBr(g) ΔH<0。當溫度分別為T1、T2平衡時,H2的體積分數與Br2(g)的物質的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可知:T2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b>c
C.為了提高Br2(g)的轉化率,可采取增加Br2(g)
通入量的方法
D.a點比b點體系的顏色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根據反應:H2(g)+Br2(g) 2HBr(g) ΔH<0,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H2的體積分數增大,根據圖示變化,可知T1>T2,A正確;
當n(Br2)一定,氣體的總質量不變,氣體總物質的量不變,則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一直不變,B錯誤;
增加Br2的通入量可提高H2的轉化率,自身轉化率降低,C錯誤。
綜合強化
13.(2023·遼寧阜新高二校聯考)一定條件下熱解制取H2:2H2S(g)+CH4(g)
CS2(g)+4H2(g)。已知其他條件不變時,溫度對H2S的平衡轉化率
和催化劑催化效率的影響如圖所示。下列說法
一定正確的是
A.平衡常數:K(Y)>K(Z)
B.達到平衡所需時間:t(X)C.總能量:E反應產物>E反應物
D.單位時間的轉化率:α(Z)>α(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圖可知,升高溫度,H2S的平衡轉化率增大,說明該反應吸熱,溫度越高,平衡常數越大,溫度:Z>Y,平衡常數:K(Y)Y點之前,溫度越高,催化效率越強,反應速率越快,則Y點的反應速率大于X點的反應速率,則達到平衡所需時間:t(X)>t(Y),故B錯誤;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該反應為吸熱反應,總能量:E反應產物>E反應物,故C正確;
Z點和Y點溫度差別不大,但Z點的催化效率遠低于Y點,說明Y的反應速率大于Z點的反應速率,則單位時間的轉化率:α(Z)<α(Y),故D錯誤。
綜合強化
14.如圖所示,在兩燒瓶中注入NO2氣體,存在平衡:2NO2(g) N2O4(g) ΔH<0。燒杯甲中盛放100 mL 6 mol·L-1鹽酸,燒杯乙中盛放100 mL冷水,現向燒杯甲的溶液中放入25 g NaOH固體,
同時向燒杯乙中放入25 g NH4NO3固體,攪拌使之溶解。
(1)A瓶中氣體的顏色_____,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變深
也放熱,甲中溶液及A中氣體溫度升高,2NO2(g) N2O4(g)平衡逆向移動,NO2濃度增大,顏色加深
NaOH固體溶解放熱,中和HC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B瓶中氣體的顏色______,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變淺
NH4NO3固體溶解吸熱,乙中
溶液及B中氣體溫度降低,2NO2(g) N2O4(g)平衡正向移動,NO2濃度減小,顏色變淺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在一個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某化學反應:2A(g) B(g)+C(g),三種不同條件下進行,其中實驗Ⅰ、Ⅱ溫度都在800 ℃,實驗Ⅲ溫度在950 ℃,B、C的起始濃度都為0,反應物A的濃度(mol·L-1)隨時間(min)的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Ⅰ中,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為________,800 ℃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______。
40 min
0.25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實驗Ⅱ和Ⅰ相比,可能隱含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Ⅱ使用了催化劑
實驗Ⅱ和實驗Ⅰ相比,A的起始濃度相同,平衡時A的濃度相同,但實驗Ⅱ的反應速率快,故實驗Ⅱ應該使用了催化劑。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該反應的ΔH____0,其判斷理由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實驗Ⅰ相比較,升高溫度,平衡時A的濃度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故該反應的ΔH>0
實驗Ⅲ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實驗Ⅰ第40 min末,若降低反應溫度,達到新的平衡后,A的濃度不可能為______(填字母)。
A.0.35 mol·L-1 B.0.4 mol·L-1
C.0.7 mol·L-1 D.0.8 mol·L-1
AB
降低溫度,平衡逆向移動,A的濃度增大,故A的濃度大于0.5 mol·L-1,小于1 mol·L-1。
返回作業17 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一)
(分值:100分)
(選擇題1~6題,每小題5分,7~13題,每小題7分,共79分)
題組一 化學平衡移動
1.對處于化學平衡的體系,關于化學平衡與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速率變化時,化學平衡一定發生移動
B.正反應進行的程度大,正反應速率一定大
C.化學平衡發生移動時,化學反應速率一定變化
D.增加反應混合物的質量,反應速率增大,化學平衡一定發生移動
2.只改變一個影響因素,平衡常數K與化學平衡移動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  )
A.K值不變,平衡可能移動
B.K值變化,平衡一定移動
C.平衡移動,K值可能不變
D.平衡移動,K值一定變化
題組二 實驗探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3.如圖所示,三個燒瓶中分別充滿NO2氣體并分別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質的燒杯(燒杯內有水)中:在①中加入CaO,在②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質,在③中加入NH4Cl晶體,發現①中紅棕色變深,③中紅棕色變淺[已知反應2NO2(紅棕色) N2O4(無色)]。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2NO2??N2O4是放熱反應
B.NH4Cl溶于水時吸收熱量
C.燒瓶①中平衡混合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增大
D.燒瓶③中氣體的壓強減小
4.如圖所示的直形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氣體。左端放置不純的鎳(Ni)粉。在一定條件下,Ni可以與CO(g)發生如下反應:Ni(s)+4CO(g) Ni(CO)4(g) ΔH<0,但Ni粉中的雜質不與CO(g)發生反應,玻璃管內左右兩端的溫度分別穩定在350 K和470 K,經過足夠長時間后,右端的主要物質是(  )
A.純Ni(s)和Ni(CO)4(g)
B.純Ni(s)和CO(g)
C.不純Ni(s)和CO(g)
D.不純Ni(s)和Ni(CO)4(g)
題組三 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規律
5.已知反應:A2(g)+2B2(g) 2AB2(g) ΔH<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有利于該反應平衡正向移動
B.達到化學平衡時,v正(A2)=2v逆(B2)
C.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
D.達到平衡后,降低溫度,A2氣體的轉化率增大
6.關節炎是因為在關節滑液中形成尿酸鈉晶體,尤其是在寒冷季節易誘發關節疼痛,其化學機理如下:
①HUr(aq)+H2O(l)Ur-(aq)+H3O+(aq),
 尿酸       尿酸根離子
②Ur-(aq)+Na+(aq) NaUr(s)。
下列對反應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B.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C.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降低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7.對于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的放熱反應:A(g)+B(g)C(g)+D(g),初始時加入的A和B的物質的量是相等的,在溫度t1時達到平衡,c平1(A)=c平1(B)=1.0 mol·L-1,其平衡常數為K1。升高反應體系的溫度至t2時,反應物的平衡濃度分別為c平2(A)和c平2(B),平衡常數為K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1=K2 B.K2<K1
C.c平2(A)<c平2(B) D.c平1(A)>c平2(A)
8.將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閉容器,恒溫下發生反應:H2(g)+Br2(g) 2HBr(g) ΔH<0,平衡時Br2(g)的轉化率為a;若初始條件相同,絕熱下進行上述反應,平衡時Br2(g)的轉化率為b。a與b的關系是(  )
A.a>b B.a=b
C.a9.在一密閉容器中,發生可逆反應:3A(g) 3B+C(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平衡時,升高溫度,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有變小的趨勢,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B和C可能都是固體
B.B和C一定都是氣體
C.若C為固體,則B一定是氣體
D.B和C不可能都是氣體
10.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的物質的量濃度c(I)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曲線上任何一點都表示平衡狀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點的平衡常數大于c點的平衡常數
B.I2(aq)+I-(aq) ??I(aq)的ΔH<0
C.若T1 ℃時,反應進行到狀態d時,一定有v正>v逆
D.狀態a與狀態b相比,狀態b時I2的轉化率更高
11.在2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X(g)和2 mol Y(g),發生反應:X(g)+2Y(g) Z(g),測得在不同溫度下、相同時間內X(g)與Z(g)的百分含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從反應開始到各點時的平均化學反應速率:va=vcB.a點時,Y(g)的轉化率為50%
C.T3℃下,平衡常數K=4 mol-2·L2
D.降低溫度,有利于提高Z(g)的平衡產率
12.在體積為V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2,通入Br2(g)發生反應:H2(g)+Br2(g) 2HBr(g) ΔH<0。當溫度分別為T1、T2平衡時,H2的體積分數與Br2(g)的物質的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圖可知:T2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b>c
C.為了提高Br2(g)的轉化率,可采取增加Br2(g)通入量的方法
D.a點比b點體系的顏色深
13.(2023·遼寧阜新高二校聯考)一定條件下熱解制取H2:2H2S(g)+CH4(g) CS2(g)+4H2(g)。已知其他條件不變時,溫度對H2S的平衡轉化率和催化劑催化效率的影響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
A.平衡常數:K(Y)>K(Z)
B.達到平衡所需時間:t(X)C.總能量:E反應產物>E反應物
D.單位時間的轉化率:α(Z)>α(Y)
14.(10分)如圖所示,在兩燒瓶中注入NO2氣體,存在平衡:2NO2(g) N2O4(g) ΔH<0。燒杯甲中盛放100 mL 6 mol·L-1鹽酸,燒杯乙中盛放100 mL冷水,現向燒杯甲的溶液中放入25 g NaOH固體,同時向燒杯乙中放入25 g NH4NO3固體,攪拌使之溶解。
(1)(5分)A瓶中氣體的顏色__________,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B瓶中氣體的顏色__________,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1分)在一個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某化學反應:2A(g) B(g)+C(g),三種不同條件下進行,其中實驗Ⅰ、Ⅱ溫度都在800 ℃,實驗Ⅲ溫度在950 ℃,B、C的起始濃度都為0,反應物A的濃度(mol·L-1)隨時間(min)的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Ⅰ中,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0 ℃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________。
(2)實驗Ⅱ和Ⅰ相比,可能隱含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反應的ΔH______0,其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Ⅰ第40 min末,若降低反應溫度,達到新的平衡后,A的濃度不可能為______(填字母)。
A.0.35 mol·L-1 B.0.4 mol·L-1
C.0.7 mol·L-1 D.0.8 mol·L-1
作業17 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一)
1.C 2.D 3.C 4.B 5.D 6.B 7.B 8.A 9.C 10.D
11.A [在2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X(g)和2 mol Y(g),發生反應:X(g)+2Y(g)??Z(g),設a點時,參加反應的X的物質的量為n mol,則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X(g)+2Y(g) Z(g)
起始量/mol   1  2   0
變化量/mol   n  2n   n
平衡量/mol  1-n 2-2n  n
則1-n=n,n=0.5。
對于可逆反應,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由于T1<T2<T3,則從反應開始到各點時的平均化學反應速率:va<vb<vc,A錯誤;a點時,Y(g)的轉化率為×100%=50%,B正確;T3 ℃下,平衡常數K= mol-2·L2=4 mol-2·L2,C正確;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反應進行到b點時,反應達平衡狀態,升高溫度,X的百分含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動,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降低溫度,有利于提高Z(g)的平衡產率,D正確。]
12.A [根據反應:H2(g)+Br2(g) 2HBr(g) ΔH<0,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H2的體積分數增大,根據圖示變化,可知T1>T2,A正確;當n(Br2)一定,氣體的總質量不變,氣體總物質的量不變,則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一直不變,B錯誤;增加Br2的通入量可提高H2的轉化率,自身轉化率降低,C錯誤。]
13.C [由圖可知,升高溫度,H2S的平衡轉化率增大,說明該反應吸熱,溫度越高,平衡常數越大,溫度:Z>Y,平衡常數:K(Y)t(Y),故B錯誤;該反應為吸熱反應,總能量:E反應產物>E反應物,故C正確;Z點和Y點溫度差別不大,但Z點的催化效率遠低于Y點,說明Y的反應速率大于Z點的反應速率,則單位時間的轉化率:α(Z)<α(Y),故D錯誤。]
14.(1)變深 NaOH固體溶解放熱,中和HCl也放熱,甲中溶液及A中氣體溫度升高,2NO2(g)??N2O4(g)平衡逆向移動,NO2濃度增大,顏色加深 (2)變淺 NH4NO3固體溶解吸熱,乙中溶液及B中氣體溫度降低,2NO2(g) N2O4(g)平衡正向移動,NO2濃度減小,顏色變淺
15.(1)40 min 0.25
(2)實驗Ⅱ使用了催化劑
(3)> 實驗Ⅲ和實驗Ⅰ相比較,升高溫度,平衡時A的濃度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故該反應的ΔH>0 (4)AB
解析 (2)實驗Ⅱ和實驗Ⅰ相比,A的起始濃度相同,平衡時A的濃度相同,但實驗Ⅱ的反應速率快,故實驗Ⅱ應該使用了催化劑。(4)降低溫度,平衡逆向移動,A的濃度增大,故A的濃度大于0.5 mol·L-1,小于1 mol·L-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技| 化州市| 洱源县| 高州市| 高青县| 都安| 砚山县| 隆昌县| 天津市| 阳信县| 揭阳市| 化隆| 龙游县| 曲阳县| 宿松县| 广丰县| 东山县| 祁门县| 广平县| 屏山县| 介休市| 越西县| 青冈县| 普兰县| 东城区| 镇雄县| 岫岩| 阿荣旗| 城口县| 定安县| 马公市| 玛沁县| 亚东县| 蓬溪县| 衡南县| 义马市| 化德县| 尉氏县| 库车县| 龙山县| 南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