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jié) 化學反應的限度第1課時 化學平衡常數(shù)[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目標] 1.通過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的濃度數(shù)據(jù)分析,認識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概念,并能分析推測其相關應用。2.建立化學平衡狀態(tài)判斷方法及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書寫的思維模型。一、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其判斷1.化學平衡狀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反應物和反應產物的組成(濃度、百分含量)不再_________而變化,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的狀態(tài)。2.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3.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方法(1)直接判據(jù)——定義法(2)間接判據(jù)——“變量不變”時即為平衡當反應過程中變化的量不再改變時,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即反應前后始終不變的量不能作為判據(jù)。(1)在化學平衡建立過程中,v正一定大于v逆( )(2)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進行到最大限度的結果( )(3)化學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后反應物和反應產物的濃度相等( )1.在一定溫度下,將2 mol SO2和1 mol O2充入一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反應:2SO2(g)+O2(g) 2SO3(g) ΔH=-197 kJ·mol-1,當達到化學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SO2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等于0B.SO2和SO3共2 molC.放出197 kJ熱量D.生成O2的速率與生成SO3的速率相同2.在恒溫恒容條件下,下列三個可逆反應的某些“量”不再隨時間改變時,判斷是否一定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N2(g)+3H2(g) 2NH3 H2(g)+I2(g) 2HI(g) C(s)+CO2(g) 2CO(g)①混合氣體的總質量m總②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n總③混合氣體的密度ρ④體系的壓強p⑤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二、認識化學平衡常數(shù)1.下表是698.6 K時,反應H2(g)+I2(g) 2HI(g)以不同初始濃度測得和計算的數(shù)據(jù)。初始濃度/(mol·L-1) 平衡濃度/(mol·L-1)c始(H2) c始(I2) c始(HI) c平(H2) c平(I2) c平(HI)0.010 67 0.011 96 0 0.001 83 0.003 13 0.017 67 54.510.011 35 0.009 04 0 0.003 56 0.001 25 0.015 59 54.620.011 34 0.007 51 0 0.004 57 0.000 74 0.013 54 54.210 0 0.004 49 0.000 48 0.000 48 0.003 53 54.080 0 0.010 69 0.001 14 0.001 14 0.008 41 54.42觀察各組分的初始濃度和值,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平衡常數(shù)的概念在一定溫度下,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體系內反應產物濃度冪(以其化學計量數(shù)為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就是一個常數(shù),叫做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簡稱平衡常數(shù),用符號K表示。3.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對于一般的可逆反應:aA(g)+bB(g) cC(g)+dD(g)K=_________________1.寫出下列可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①H2(g)+I2(g) 2HI(g),K=_________________。②C(s)+H2O(g)?CO(g)+H2(g),K=_________________。③Cl2(aq)+H2O(l)??H+(aq)+Cl-(aq)+HClO(aq),K=_________________。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并回答下列問題。(1)①N2(g)+3H2(g)??2NH3(g) K1=_________________。②N2(g)+H2(g)??NH3(g) K2=_________________。③2NH3(g)??N2(g)+3H2(g) K3=_________________。(2)書寫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時應注意哪些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化學方程式①②知,若化學方程式①的化學計量數(shù)變?yōu)樵瓉淼暮蟪蔀榛瘜W方程式②,化學平衡常數(shù)K1、K2有何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化學方程式①③得出正向反應和逆向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有何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已知在600 ℃時,寫出以下三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反應①:CO(g)+CuO(s)??CO2(g)+Cu(s)K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②:H2(g)+CuO(s)??Cu(s)+H2O(g)K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③:CO(g)+H2O(g)??CO2(g)+H2(g)K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應④2CO(g)+2CuO(s)??2CO2(g)+2Cu(s)的平衡常數(shù)K4與K1的關系是_____。(3)反應③的K3與K1、K2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K與化學計量數(shù)等倍擴大或縮小成冪指數(shù)關系。(2)對于給定的化學反應,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互為倒數(shù)。(3)若兩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1、K2,則:①若兩反應相加,則總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K1·K2。②若兩反應相減,則總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三、平衡常數(shù)的意義及應用1.影響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因素(1)內因:反應物本身的性質,同一溫度下,不同的反應化學平衡常數(shù)不同。(2)外因:同一化學反應,平衡常數(shù)與濃度、壓強 ,與溫度有關,升高溫度,吸熱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反之減小。如不同溫度時,H2(g)+I2(g)??2HI(g) ΔH=-14.9 kJ·mol-1的平衡常數(shù)K:溫度 425.6 ℃ 457.6 ℃K 54.5 48.72.意義及應用(1)判斷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反映了化學反應 (即反應限度)。K值 <10-5 10-5~105 >105反應程度 很難進行 可逆 進行得較完全(2)判斷可逆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反應進行的方向對于可逆反應:mA(g)+nB(g)??pC(g)+qD(g),在一定溫度下的任意狀態(tài),反應物與反應產物的濃度有如下關系:濃度商Q=_______________________,Q(1)K越大,表明可逆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越大( )(2)濃度、溫度變化時,平衡常數(shù)都會改變( )(3)K越大,反應越容易進行( )(4)K越大,該可逆反應的速率越快( )(5)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增大( )1.已知298.15 K時,可逆反應Pb2+(aq)+Sn(s)Pb(s)+Sn2+(aq)的平衡常數(shù)K=2.2,若溶液中Pb2+和Sn2+的濃度均為0.10 mol·L-1,則反應進行的方向是( )A.向右進行 B.向左進行C.處于平衡狀態(tài) D.無法判斷2.在1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0.2 mol CH4和1.0 mol H2O,在溫度900 K條件下進行反應:CH4(g)+H2O(g) CO(g)+3H2(g)。(1)保持溫度不變,若容器內n(CO)=0.1 mol,此時反應________(填“正向進行”“逆向進行”或“處于平衡狀態(tài)”)(已知:900 K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1.2 mol2·L-2)。(2)若保持900 K,達到平衡時再往容器內充入0.1 mol He,此時v正________v逆(填“>”“<”或“=”)。第1課時 化學平衡常數(shù)一、1.隨時間的延續(xù)2.可逆反應 濃度 百分含量 動態(tài) = ≠ 改變3.(1)化學計量數(shù) 不同方向正誤判斷(1)× (2)√ (3)×思考交流1.B2.不一定 不一定 是 是 不一定 是 不一定 不一定是 是 不一定 是 是 不一定 是二、1.不管H2、I2和HI的初始濃度是多大,只要保持反應體系的溫度不變,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后就為常數(shù)3.思考交流1.①?、?br/>③2.(1)①?、?br/>③(2)①對于有純固體或純液體參與的反應,純固體或純液體不列入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中;②對于某一化學反應,K的表達式不是唯一的,取決于化學方程式的系數(shù)。(3)K2=。(4)互為倒數(shù),即K1·K3=1。3.(1) (2)K4=K (3)K3=三、1.(2)無關 增大 2.(1)可能進行的程度 越大 完全 越小 不完全(2) 正反應方向 化學平衡狀態(tài) 逆反應方向正誤判斷(1)√ (2)× (3)× (4)× (5)×思考交流1.A [Q===12.(1)正向進行 (2)=(共71張PPT)第1課時化學平衡常數(shù)第2章 第2節(jié)<<<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目標1.通過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的濃度數(shù)據(jù)分析,認識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概念,并能分析推測其相關應用。2.建立化學平衡狀態(tài)判斷方法及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書寫的思維模型。內容索引一、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其判斷二、認識化學平衡常數(shù)課時對點練三、平衡常數(shù)的意義及應用><一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其判斷1.化學平衡狀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反應物和反應產物的組成(濃度、百分含量)不再 而變化,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的狀態(tài)。一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其判斷隨時間的延續(xù)2.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可逆反應濃度百分含量動態(tài)=≠改變3.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方法(1)直接判據(jù)——定義法化學計量數(shù)不同方向(2)間接判據(jù)——“變量不變”時即為平衡當反應過程中變化的量不再改變時,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即反應前后始終不變的量不能作為判據(jù)。(1)在化學平衡建立過程中,v正一定大于v逆(2)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進行到最大限度的結果(3)化學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后反應物和反應產物的濃度相等×√×1.在一定溫度下,將2 mol SO2和1 mol O2充入一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反應:2SO2(g)+O2(g) 2SO3(g) ΔH=-197 kJ·mol-1,當達到化學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SO2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等于0B.SO2和SO3共2 molC.放出197 kJ熱量D.生成O2的速率與生成SO3的速率相同√可逆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A錯誤;化學反應中原子守恒,所以化學平衡時SO2和SO3中硫原子的總物質的量等于反應初始時SO2的物質的量,B正確;達到化學平衡時2 mol SO2和1 mol O2不可能完全轉化為2 mol SO3,故放出的熱量小于197 kJ,C錯誤;化學反應中SO3和O2的化學計量數(shù)不同,二者的生成速率不同,D錯誤。2.在恒溫恒容條件下,下列三個可逆反應的某些“量”不再隨時間改變時,判斷是否一定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 N2(g)+3H2(g) 2NH3 H2(g)+I2(g) 2HI(g) C(s)+CO2(g)2CO(g)①混合氣體的總質量m總 _______ _______ ___不一定不一定是 N2(g)+3H2(g) 2NH3 H2(g)+I2(g) 2HI(g) C(s)+CO2(g)2CO(g)②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n總 ___ _______ ___是不一定是 N2(g)+3H2(g) 2NH3 H2(g)+I2(g) 2HI(g) C(s)+CO2(g)2CO(g)③混合氣體的密度ρ _______ _______ ___不一定不一定是 N2(g)+3H2(g) 2NH3 H2(g)+I2(g) 2HI(g) C(s)+CO2(g)2CO(g)④體系的壓強p ___ _______ ___⑤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 ___ _______ ___是不一定是是不一定是返回認識化學平衡常數(shù)><二二認識化學平衡常數(shù)1.下表是698.6 K時,反應H2(g)+I2(g) 2HI(g)以不同初始濃度測得和計算的數(shù)據(jù)。初始濃度/(mol·L-1) 平衡濃度/(mol·L-1)c始(H2) c始(I2) c始(HI) c平(H2) c平(I2) c平(HI) 0.010 67 0.011 96 0 0.001 83 0.003 13 0.017 67 54.510.011 35 0.009 04 0 0.003 56 0.001 25 0.015 59 54.620.011 34 0.007 51 0 0.004 57 0.000 74 0.013 54 54.21初始濃度/(mol·L-1) 平衡濃度/(mol·L-1)c始(H2) c始(I2) c始(HI) c平(H2) c平(I2) c平(HI) 0 0 0.004 49 0.000 48 0.000 48 0.003 53 54.080 0 0.010 69 0.001 14 0.001 14 0.008 41 54.42觀察各組分的初始濃度和 值,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H2、I2和HI的初始濃度是多大,只要保持反應體系的溫度不變,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后 就為常數(shù)2.平衡常數(shù)的概念在一定溫度下,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體系內反應產物濃度冪(以其化學計量數(shù)為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就是一個常數(shù),叫做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簡稱平衡常數(shù),用符號K表示。3.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對于一般的可逆反應:aA(g)+bB(g) cC(g)+dD(g)K=____________1.寫出下列可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①H2(g)+I2(g) 2HI(g),K= 。②C(s)+H2O(g) CO(g)+H2(g),K= 。③Cl2(aq)+H2O(l) H+(aq)+Cl-(aq)+HClO(aq),K=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并回答下列問題。(1)①N2(g)+3H2(g) 2NH3(g) K1= 。③2NH3(g) N2(g)+3H2(g) K3= 。(2)書寫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時應注意哪些問題?提示?、賹τ谟屑児腆w或純液體參與的反應,純固體或純液體不列入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中;②對于某一化學反應,K的表達式不是唯一的,取決于化學方程式的系數(shù)。(3)由化學方程式①②知,若化學方程式①的化學計量數(shù)變?yōu)樵瓉淼暮蟪蔀榛瘜W方程式②,化學平衡常數(shù)K1、K2有何關系?提示 K2= 。(4)由化學方程式①③得出正向反應和逆向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有何關系?提示 互為倒數(shù),即K1·K3=1。3.(1)已知在600 ℃時,寫出以下三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反應①:CO(g)+CuO(s) CO2(g)+Cu(s) K1=________;反應②:H2(g)+CuO(s) Cu(s)+H2O(g) K2=________;反應③:CO(g)+H2O(g) CO2(g)+H2(g) K3=_______________;(2)反應④2CO(g)+2CuO(s) 2CO2(g)+2Cu(s)的平衡常數(shù)K4與K1的關系是________。(3)反應③的K3與K1、K2的關系是________。歸納總結(1)K與化學計量數(shù)等倍擴大或縮小成冪指數(shù)關系。(2)對于給定的化學反應,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互為倒數(shù)。(3)若兩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1、K2,則:①若兩反應相加,則總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K1·K2。返回平衡常數(shù)的意義及應用><三1.影響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因素(1)內因:反應物本身的性質,同一溫度下,不同的反應化學平衡常數(shù)不同。(2)外因:同一化學反應,平衡常數(shù)與濃度、壓強 ,與溫度有關,升高溫度,吸熱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反之減小。如不同溫度時,H2(g)+I2(g) 2HI(g) ΔH=-14.9 kJ·mol-1的平衡常數(shù)K:三平衡常數(shù)的意義及應用無關增大溫度 425.6 ℃ 457.6 ℃K 54.5 48.72.意義及應用(1)判斷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反映了化學反應 (即反應限度)。可能進行的程度越大完全越小不完全K值 <10-5 10-5~105 >105反應程度 很難進行 可逆 進行得較完全(2)判斷可逆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反應進行的方向對于可逆反應:mA(g)+nB(g) pC(g)+qD(g),在一定溫度下的任意狀態(tài),反應物與反應產物的濃度有如下關系:濃度商Q= ,Q<K 反應向 進行;=K 反應處于 ;>K 反應向 進行。正反應方向化學平衡狀態(tài)逆反應方向(1)K越大,表明可逆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越大(2)濃度、溫度變化時,平衡常數(shù)都會改變(3)K越大,反應越容易進行(4)K越大,該可逆反應的速率越快(5)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增大×√×××1.已知298.15 K時,可逆反應Pb2+(aq)+Sn(s) Pb(s)+Sn2+(aq)的平衡常數(shù)K=2.2,若溶液中Pb2+和Sn2+的濃度均為0.10 mol·L-1,則反應進行的方向是A.向右進行 B.向左進行C.處于平衡狀態(tài) D.無法判斷√2.在1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0.2 mol CH4和1.0 mol H2O,在溫度900 K條件下進行反應:CH4(g)+H2O(g) CO(g)+3H2(g)。(1)保持溫度不變,若容器內n(CO)=0.1 mol,此時反應_________(填“正向進行”“逆向進行”或“處于平衡狀態(tài)”)(已知:900 K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1.2 mol2·L-2)。正向進行(2)若保持900 K,達到平衡時再往容器內充入0.1 mol He,此時v正____v逆(填“>”“<”或“=”)。=反應容器容積不變,達到平衡時再充入0.1 mol He,He不參與反應,也不會改變反應物和反應產物的濃度,K與Q仍然相等,平衡狀態(tài)不變。返回課時對點練1234567891011121314對點訓練題組一 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1.(2023·河北保定??计谥?一定條件下,反應C(s)+CO2(g) 2CO(g)已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和CO2不再反應B.v正(C)=v逆(C)=0C.混合物中CO和CO2的濃度不變D.混合物中CO的濃度一定是CO2的兩倍√151234567891011121314化學平衡為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為零的動態(tài)平衡,故A、B錯誤;當化學反應達到平衡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混合物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濃度不變,但一氧化碳的濃度不一定是二氧化碳的兩倍,故C正確、D錯誤。對點訓練15對點訓練2.在一定條件下,氣體參與的某正反應方向ΔH<0的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反應物的濃度一定等于反應產物的濃度B.反應體系中壓強恒定C.反應體系中混合物的組成保持不變D.反應體系中溫度不變√123456789101112131415對點訓練1234567891011121314對于放熱的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反應物與反應產物的濃度不一定相等,A項錯誤;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氣體分子數(shù)保持不變,反應體系中壓強恒定,混合物的組成保持不變,反應體系中溫度不變,B、C、D項正確。15對點訓練3.可逆反應:N2(g)+3H2(g) 2NH3(g)的正、逆反應速率可用各反應物或反應產物濃度的變化來表示。下列各關系中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對點訓練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主要特征之一是v正=v逆,而3v正(N2)=v正(H2)并未反映出v正=v逆的關系,即A項不正確;在N2與H2合成NH3的反應中,v(N2)∶v(H2)∶v(NH3)=1∶3∶2,分析時一要注意二者應分別代表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二要注意不同物質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154.一定條件下,向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NO和1 mol CO進行反應:NO(g)+CO(g) N2(g)+CO2(g),測得化學反應速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點是A.d點 B.b點 C.c點 D.a點√對點訓練由圖可知,a、b、c點的正反應速率均大于逆反應速率,都未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只有d點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123456789101112131415對點訓練5.恒溫時向2 L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氣體X和Y,發(fā)生反應:2X(g)+Y(g) 3Z(g),Y的物質的量n(Y)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正反應速率a點比b點小B.t0 min時該反應停止C.t0 min時,c(Z)=0.75 mol·L-1D.當密閉容器中的壓強不再變化,該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123456789101112131415對點訓練1234567891011121314反應開始加入一定量的氣體X和Y,則反應2X(g)+Y(g) 3Z(g)從正反應方向開始進行,隨著反應的進行,正反應速率越來越小,到平衡時達到最小值,則根據(jù)圖示可知,a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b點的正反應速率,A錯誤;可逆反應t0 min時達到平衡,此時反應仍在進行,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B錯誤;15對點訓練1234567891011121314從圖像中可以看出,從反應開始到平衡,參加反應的Y的物質的量為0.5 mol,則生成的Z的物質的量為1.5 mol,因此t0 min時,c(Z)==0.75 mol·L-1,C正確;該反應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的反應,體系的壓強始終不變,因此不能根據(jù)壓強不變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D錯誤。15對點訓練題組二 平衡常數(shù)及影響因素6.下列關于平衡常數(shù)的說法正確的是A.在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中,反應物濃度用起始濃度表示,反應產物濃度用平衡濃度表示B.任何條件下,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一個恒定值C.可以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來定量描述化學反應的限度D.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與溫度、濃度、壓強、催化劑有關√123456789101112131415對點訓練在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中,反應物濃度和反應產物濃度都應用平衡濃度表示,故A項錯誤;平衡常數(shù)越大,說明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故C項正確;同一反應,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受溫度影響,與濃度、壓強、催化劑等無關,故D項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對點訓練7.已知:298 K下合成氨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4.1×106 mol-2·L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合成氨反應在298 K時進行得比較完全B.合成氨反應在298 K時反應速率較快C.僅從K的值無法得知該反應的平衡轉化率D.改變溫度,K的值也會變化√123456789101112131415對點訓練1234567891011121314K的數(shù)值大于105,通常認為反應進行得較完全,A正確;K只能衡量反應進行的程度,而不能體現(xiàn)反應速率,B錯誤;K不能體現(xiàn)轉化率,如恒溫條件下,轉化率發(fā)生變化,但是K不變,C正確;K的值只與溫度有關,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D正確。15對點訓練8.在一定條件下,有下列分子數(shù)之比相同的可逆反應,其平衡常數(shù)K分別是①H2+F2 2HF K=1047;②H2+Cl2 2HCl K=1017;③H2+Br2 2HBr K=109;④H2+I2 2HI K=1。比較K的大小,可知各反應的正反應進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C.①④③② D.無法確定√1234567891011121314化學平衡常數(shù)越大,表示該反應的正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159.對于可逆反應2SO2+O2 2SO3,在一定溫度下平衡常數(shù)為K,下列變化中,能使K發(fā)生變化的是A.將SO2的濃度增大 B.增大體系的壓強C.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D.升高體系的溫度對點訓練1234567891011121314√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則只有改變體系溫度才能使K發(fā)生變化,故選D。1510.下列標志可表明對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綜合強化選項 反應條件 可逆反應 標志A 恒溫恒容 2SO2(g)+O2(g) 2SO3(g) 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B 恒溫恒壓 NH2COONH4(s) 2NH3(g)+CO2(g) NH3在混合氣體中的百分含量不變C 恒溫恒容 H2(g)+I2(g) 2HI(g) 2v正(H2)=v逆(HI)D 恒溫恒壓 2NO2(g) N2O4(g) c(NO2)=2c(N2O4)√15該反應的反應物和反應產物都是氣體,氣體的質量不變,反應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氣體的體積不變,反應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因此不能據(jù)此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A不符合題意;該反應中只有反應產物是氣體,二者的物質的量之比為定值,NH3在混合氣體中的百分含量始終不變,因此不能據(jù)此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B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綜合強化15在任何時刻都存在2v正(H2)=v正(HI),若2v正(H2)=v逆(HI),則v正(HI)=v逆(HI),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C符合題意;在任何時刻物質反應時轉化濃度關系為c(NO2)=2c(N2O4),但反應達到平衡時是否存在該濃度關系,與開始時加入反應物的多少及反應條件有關,不能據(jù)此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D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綜合強化15綜合強化1234567891011121314√15綜合強化123456789101112131415綜合強化12.已知下列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①H2(g) +S(s) H2S(g) K1;②S(s)+ O2(g) SO2(g) K2 ;則反應H2(g) +SO2(g) O2(g) +H2S(g)的平衡常數(shù)是A.K1+K2 B.K1-K2C.K1 ·K2 D.1234567891011121314√15綜合強化123456789101112131415綜合強化13.(2023·四川巴中高二期末)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M(g)+N(g) 2Q(g) ΔH,其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點時v正>v逆B.a點處v正(M)=v逆(N)C.c點處v正(M)∶v正(N)=2∶1D.a、b、c三點中,只有b點處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1234567891011121314√15綜合強化1234567891011121314a點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v正(M)=2v逆(N),B錯誤;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c點處,v正(M)∶v正(N)=2∶1,C正確;a、b、c三點都處于曲線上,故都達到平衡狀態(tài),D錯誤。15綜合強化123456789101112131414.在2 L密閉容器內,800 ℃時反應2NO(g)+O2(g) 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時間/s 0 1 2 3 4 5n(NO) /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1)圖中表示NO2的濃度變化的曲線是____,用O2表示0~2 s內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v(O2)=_____________________。b1.5×10-3 mol·L-1·s-115綜合強化該反應達到平衡時,n(NO)=0.007 mol,此時n(NO2)=0.013 mol,其濃度變化量為0.006 5 mol·L-1,所以表示NO2濃度變化的曲線是b。123456789101112131415綜合強化1234567891011121314(2)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填字母)。A.v(NO2)=2v(O2)B.容器內氣體總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C.v逆(NO)=2v正(O2)D.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BCA項中未指明正、逆反應速率,故無法說明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而D項中容器的體積及氣體的總質量都不變,氣體的密度也始終不變。15綜合強化15.下列反應在210 ℃時達到平衡:①PCl5(g) PCl3(g)+Cl2(g) ΔH1>0 K1=1 mol·L-1②CO(g)+Cl2(g) COCl2(g) ΔH2<0 K2=5×104 mol-1·L③COCl2(g) CO(g)+Cl2(g) ΔH3>0 K3(1)根據(jù)反應①的平衡常數(shù)K的表達式,平衡時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_____(填字母)。A.c平(PCl5)=c平(PCl3)=c平(Cl2)的值為1B.c平(PCl5)=c平(PCl3)·c平(Cl2)的值為1C.c平(PCl5)=c平(PCl3)·c平(Cl2)C123456789101112131415綜合強化123456789101112131415綜合強化(2)反應②和反應③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K3=_________ mol·L-1。不同2×10-5123456789101112131415綜合強化(3)降低Cl2濃度,反應③的平衡常數(shù)K3將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不變平衡常數(shù)只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故Cl2濃度改變,K3不變。返回123456789101112131415作業(yè)15 化學平衡常數(shù)(分值:100分)(選擇題1~13題,每小題6分,共78分)題組一 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1.(2023·河北保定校考期中)一定條件下,反應C(s)+CO2(g) 2CO(g)已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和CO2不再反應B.v正(C)=v逆(C)=0C.混合物中CO和CO2的濃度不變D.混合物中CO的濃度一定是CO2的兩倍2.在一定條件下,氣體參與的某正反應方向ΔH<0的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物的濃度一定等于反應產物的濃度B.反應體系中壓強恒定C.反應體系中混合物的組成保持不變D.反應體系中溫度不變3.可逆反應:N2(g)+3H2(g) 2NH3(g)的正、逆反應速率可用各反應物或反應產物濃度的變化來表示。下列各關系中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4.一定條件下,向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NO和1 mol CO進行反應:NO(g)+CO(g) N2(g)+CO2(g),測得化學反應速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點是( )A.d點 B.b點 C.c點 D.a點5.恒溫時向2 L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氣體X和Y,發(fā)生反應:2X(g)+Y(g) 3Z(g),Y的物質的量n(Y)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正反應速率a點比b點小B.t0 min時該反應停止C.t0 min時,c(Z)=0.75 mol·L-1D.當密閉容器中的壓強不再變化,該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題組二 平衡常數(shù)及影響因素6.下列關于平衡常數(shù)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中,反應物濃度用起始濃度表示,反應產物濃度用平衡濃度表示B.任何條件下,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一個恒定值C.可以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來定量描述化學反應的限度D.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與溫度、濃度、壓強、催化劑有關7.已知:298 K下合成氨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4.1×106 mol-2·L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合成氨反應在298 K時進行得比較完全B.合成氨反應在298 K時反應速率較快C.僅從K的值無法得知該反應的平衡轉化率D.改變溫度,K的值也會變化8.在一定條件下,有下列分子數(shù)之比相同的可逆反應,其平衡常數(shù)K分別是①H2+F22HF K=1047;②H2+Cl22HCl K=1017;③H2+Br22HBr K=109;④H2+I22HI K=1。比較K的大小,可知各反應的正反應進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C.①④③② D.無法確定9.對于可逆反應2SO2+O22SO3,在一定溫度下平衡常數(shù)為K,下列變化中,能使K發(fā)生變化的是( )A.將SO2的濃度增大 B.增大體系的壓強C.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D.升高體系的溫度10.下列標志可表明對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選項 反應條件 可逆反應 標志A 恒溫恒容 2SO2(g)+O2(g) 2SO3(g) 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B 恒溫恒壓 NH2COONH4(s) 2NH3(g)+CO2(g) NH3在混合氣體中的百分含量不變C 恒溫恒容 H2(g)+I2(g) 2HI(g) 2v正(H2)=v逆(HI)D 恒溫恒壓 2NO2(g) N2O4(g) c(NO2)=2c(N2O4)11.一定溫度下,反應Ⅰ: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數(shù)為K1;反應Ⅱ:HI(g) ?H2(g)+I2(g)的平衡常數(shù)為K2,則K1、K2之間的關系為( )A.K1=K B.K1=K2C.K1=K2 D.K1=12.已知下列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①H2(g) +S(s) H2S(g) K1;②S(s)+ O2(g) SO2(g) K2 ;則反應H2(g) +SO2(g) O2(g) +H2S(g)的平衡常數(shù)是( )A.K1+K2 B.K1-K2C.K1 ·K2 D.13.(2023·四川巴中高二期末)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M(g)+N(g) 2Q(g) ΔH,其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點時v正>v逆B.a點處v正(M)=v逆(N)C.c點處v正(M)∶v正(N)=2∶1D.a、b、c三點中,只有b點處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14.(10分)在2 L密閉容器內,800 ℃時反應2NO(g)+O2(g) 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時間/s 0 1 2 3 4 5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1)(6分)圖中表示NO2的濃度變化的曲線是________,用O2表示0~2 s內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v(O2)=________。(2)(4分)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填字母)。A.v(NO2)=2v(O2)B.容器內氣體總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C.v逆(NO)=2v正(O2)D.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15.(12分,每空3分)下列反應在210 ℃時達到平衡:①PCl5(g) PCl3(g)+Cl2(g) ΔH1>0K1=1 mol·L-1②CO(g)+Cl2(g) COCl2(g) ΔH2<0K2=5×104 mol-1·L③COCl2(g) CO(g)+Cl2(g) ΔH3>0 K3(1)根據(jù)反應①的平衡常數(shù)K的表達式,平衡時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________(填字母)。A.c平(PCl5)=c平(PCl3)=c平(Cl2)的值為1B.c平(PCl5)=c平(PCl3)·c平(Cl2)的值為1C.c平(PCl5)=c平(PCl3)·c平(Cl2)(2)反應②和反應③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____(填“相同”或“不同”),K3=______ mol·L-1。(3)降低Cl2濃度,反應③的平衡常數(shù)K3將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作業(yè)15 化學平衡常數(shù)1.C 2.A 3.C 4.A 5.C 6.C 7.B 8.A 9.D 10.C11.D [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的定義可知,K1=,K2=,可得K1=。]12.D [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的定義可知,K1=、K2=,H2(g)+SO2(g) O2(g)+H2S(g)的平衡常數(shù)K==。]13.C [a點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v正(M)=2v逆(N),B錯誤;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c點處,v正(M)∶v正(N)=2∶1,C正確; a、b、c三點都處于曲線上,故都達到平衡狀態(tài),D錯誤。]14.(1)b 1.5×10-3 mol·L-1·s-1 (2)BC解析 (1)該反應達到平衡時,n(NO)=0.007 mol,此時n(NO2)=0.013 mol,其濃度變化量為0.006 5 mol·L-1,所以表示NO2濃度變化的曲線是b。v(NO)==0.003 mol·L-1·s-1,v(O2)=v(NO)=0.001 5 mol·L-1·s-1。(2)A項中未指明正、逆反應速率,故無法說明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而D項中容器的體積及氣體的總質量都不變,氣體的密度也始終不變。15.(1)C (2)不同 2×10-5 (3)不變解析 (1)反應①K1==1 mol·L-1,故c平(PCl5)=c平(PCl3)·c平(Cl2),但其值不一定均等于1,故選C。(2)反應②③互為可逆反應,所以K2與K3不同,K3==2×10-5 mol·L-1。(3)平衡常數(shù)只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故Cl2濃度改變,K3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章 作業(yè)15 化學平衡常數(shù).docx 第2章 第2節(jié) 第1課時 化學平衡常數(shù).docx 第2章 第2節(jié) 第1課時 化學平衡常數(shù).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