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陜西省西安市部分學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第一次階段性檢測化學試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陜西省西安市部分學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第一次階段性檢測化學試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陜西省西安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聯考 化學試題
一、單選題
1.俗名光氣,熔點為-118℃,沸點為8.2℃,遇水迅速水解,生成氯化氫。光氣可由氯仿()和氧氣在光照條件下合成,其反應方程式為。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B C D

制備 干燥 制備 吸收尾氣中的氯化氫
A.A B.B C.C D.D
2.學習化學不是靠一味背誦的,要學會運用合適的方法,如“類推”,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下列類推不正確的是
A.已知CO2通入Ca(OH)2溶液中先變渾濁后溶解,SO2通入Ba(OH)2溶液中也先變渾濁后溶解
B.已知H2O能與Na2O2反應生成NaOH,H2O也能與BaO2反應生成Ba(OH)2
C.已知 BaCO3能溶于鹽酸,溶液變澄清,BaCO3也能溶于硫酸,溶液變澄清
D.已知 Na2O2與CO2反應為:2Na2O2+2CO2=2Na2CO3+O2,則Na2O2與SO3反應也為:2Na2O2+ 2SO3=2Na2SO4+O2
3.一種吸收SO2再經氧化得到硫酸鹽的過程如圖所示。室溫下,用0.1mol。L-1NaOH溶液吸收SO2,若通入SO2所引起的溶液體積變化和H2O揮發可忽略,溶液中含硫物種的濃度c總=c(H2SO3)+c(HSO))+c(SO)。H2SO3的電離常數分別為Ka1=1.29x10-2,Ka2=6.24×10-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吸收”所得溶液中:c(Na+)+C(H+)=c(HSO)+c(SO)+c(OH-)
B.若“吸收”所得溶液中c總=0.1mol L-1溶液中:Kw>Ka1 Ka2
C.若“吸收"所得溶液pH=7,則溶液中c(SO)>c(H2SO3)
D.“氧化”時調節溶液pH約為5,主要發生反應2SO+O2=2
4.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檢驗濃硫酸與蔗糖反應的產物,設計如下圖所示裝置(部分夾持裝置已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Ⅰ中蒸發皿內的白色固體變黑,體現了濃硫酸的脫水性
B.Ⅱ中溶液褪色,證明產物中有
C.Ⅲ中溶液快速變為無色且Ⅳ中產生沉淀,證明產物中有
D.Ⅴ中溶液可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環境
5.某實驗小組發現在相同溫度下,鐵與不同密度的硝酸反應時,還原產物有所不同,該小組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硝酸的密度越大,其還原產物越多
B.當硝酸溶液的密度小于dg·mL-1時,還原產物始終以NO為主
C.還原產物中NO的分布分數隨硝酸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D.硝酸的密度為dg·mL-1時,足量的鐵與硝酸發生的主要反應為2Fe+6HNO3=2Fe(NO3)2+NO↑+NO2↑+3H2O
6.光催化固氮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前景的人工固氮技術,光照條件下,在催化劑表面進行固氮反應的兩種途徑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將大氣中游離態的氮轉化為氮的化合物的過程叫作氮的固定
B.途徑②中,發生了氧化反應
C.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可以使與一步化合生成
D.NO是含有極性共價鍵的共價化合物
7.實驗室在如圖所示裝置(夾持和攪拌裝置已省略)中制備。當溶液pH為8.0~9.0時,停止通入,即可制得產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已知:酚酞試劑在時為無色,時為淺紅色,時為紅色。
A.若不選用pH傳感器,也可用酚酞試劑代替
B.若通入過多,將導致產物主要為
C.若實驗中出現倒吸現象,應及時關閉、打開
D.可在接口a處連接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吸收尾氣
8.習主席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強調“5G商用加速推出,凝結著新時代奮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顯了不同凡響的中國風采、中國力量”,制造芯片用到高純硅,用SiHCl3與過量H2在1100~1200℃反應制備高純硅的裝置如下圖所示(熱源及夾持裝置略去)。
已知: SiHCl3遇水H2O 強烈水解,在空氣中易自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裝置 B 中的試劑是濃硫酸
B.實驗時先打開裝置C中分液漏斗的旋塞
C.裝置C中的燒瓶需要加熱,其目的是使滴入燒瓶中的SiHCl3氣化
D.裝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在反應溫度下,普通玻璃管會軟化
9.氮化硅(Si3N4)是一種重要的結構陶瓷材料。用石英砂和原料氣(含N2和少量O2)制備Si3N4的操作流程如圖(粗硅中含少量Fe、Cu的單質及化合物):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iO2+2CSi+2CO↑
B.“高溫氮化”反應中N2是氧化劑
C.“操作X”可將原料氣通過灼熱的鎂粉
D.“稀酸Y”不能選用稀硫酸
10.黃銅礦主要成分是,還含有,以該黃銅礦為原料制備膽礬的流程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方案Ⅰ中,“浸取”時使用98%濃硫酸
B.濾渣Ⅱ中含和S
C.可用氯水和KSCN溶液檢驗濾液Ⅰ和濾液Ⅱ中是否含
D.方案Ⅰ更符合環保要求
11.已知某化學反應(、、的結構式分別為、、),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進行一定需要加熱或點燃
B.該反應若生成,則放出的熱量為
C.生成鍵放出能量
D.該反應斷開化學鍵消耗的總能量大于形成化學鍵釋放的總能量
12.某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設計出了原電池,電流表指針偏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裝置中鋁箔為負極
B.電子從鋁箔流出,經電流表→活性炭→濾紙,回到鋁箔
C.該裝置可以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D.該電化學裝置的總反應是:2Al+6H+=2Al3++3H2↑
13.一種釕(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原理及電池中發生的主要反應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池工作時,光能轉變為電能,Y為電池的負極
B.鍍鉑導電玻璃的作用是傳遞
C.電解質溶液中發生反應:
D.電池的電解質溶液中和的濃度均幾乎不發生變化
14.化學反應常常伴隨能量的變化,以下是與反應的能量變化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氯化氫分子的電子式:
B.該反應既是氧化還原反應又是放熱反應
C.形成1mol H-Cl鍵要吸收431kJ的能量
D.反應物斷鍵時吸收的能量大于產物形成化學鍵時釋放的能量
15.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3CO(g)+Fe2O3(s)3CO2(g)+2Fe(s),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增加塊狀Fe2O3的量,反應速率加快
B.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
C.使用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
D.充入N2使壓強增大,反應速率不變
16.在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體積不變)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3 min前v正>v逆,3 min后v正<v逆
B.進行到3 min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C.10 min后容器中各物質濃度不再改變
D.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
二、填空題
17.“價—類”二維圖基于核心元素的化合價和物質類別研究物質,為我們認識物質性質和實現物質轉化提供了新思路。如圖是硫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其中的箭頭表示部分物質間的轉化關系,請根據要求回答相關問題。
(1)X的化學式為 。
(2)請寫出SO2轉化為H2SO3的化學方程式 ,將Na2SO3轉化為Na2SO4,需加入 (填“氧化劑”或“還原劑”)。
(3)Y的濃溶液與銅單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生成S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24mL0.05mol L-1的Na2SO3溶液與20mL0.02mol L-1的K2Cr2O7溶液恰好反應,已知Na2SO3轉化為Na2SO4,則Cr元素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為 。
(5)硫代硫酸鈉(Na2S2O3)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備Na2S2O3的方法理論上可行的是 (填字母)。
A.SO2+Na2SO3 B.SO2+Na2SO4 C.Na2SO3+Na2SO4 D.S+Na2SO3
18.碳和硅是ⅣA族的重要元素,碳可形成多種化合物,硅是信息時代的基石,下面是有關的化合物及其轉化。
Ⅰ.乙烯是基本的化工原料,合成乙醇的路線如圖
(1)乙烯的電子式為 ,根據碳氧原子成鍵特點寫出乙醇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2)第二步是取代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Ⅱ.高溫(1100℃)還原可得到高純硅,實驗室用下列裝置模擬該過程(部分加熱裝置省略)
已知:沸點33℃,遇水劇烈反應生成硅酸
(3)B中采取熱水浴的目的是 ,C中發生的反應為 。
(4)該裝置存在的缺陷是 。
(5)碳硅位于同一主族,根據同主族元素遞變規律,非金屬性碳 硅(填“>”或“<”),下列能說明上述規律的是 。
a.焦炭與石英砂高溫反應制取粗硅;
b.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產生白色沉淀
c.碳化硅與濃強堿發生非氧化還原反應:
d.石灰石和石英高溫制玻璃:
三、解答題
19.某學習小組設計實驗探究NO與銅粉的反應并檢驗NO,根據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已知:溶液可以檢驗NO氣體,溶液變為棕色證明有NO氣體。
(1)盛裝稀硝酸的儀器名稱為 。
(2)實驗開始前,向裝置中通入一段時間的目的是 。
(3)裝置A中發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
(4)B的作用是 ,D的作用是 。
(5)裝置F可以收集NO氣體,為了避免污染環境,收集的尾氣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利用氨氣還原處理,寫出氨氣還原的化學方程式 。
(6)反應結束后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
a.關閉漏斗活塞 b.熄滅酒精燈 c.再通一段時間的
(7)若觀察到 現象,說明NO與Cu發生了反應。
20.為了探究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三套實驗裝置:

(1)上述3個裝置中,不能證明“銅與濃硝酸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的是 。
(2)某同學選用裝置Ⅰ進行實驗(實驗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試管里加入適量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硫酸,U形管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說明該反應屬于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3)為探究固體M溶于水的熱效應,選擇裝置Ⅱ進行實驗(反應在甲中進行)。
①若M為鈉,則實驗過程中燒杯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②若觀察到燒杯里產生氣泡,則說明M溶于水 (填“一定是放熱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或“可能是放熱反應”);
③若觀察到燒杯里的玻璃管內形成一段水柱,則M可能是 。
(4)至少有兩種實驗方法能證明超氧化鉀與水的反應(4KO2+2H2O4KOH+3O2↑)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
方法①:選擇上述裝置 (填“I”“Ⅱ”或“Ⅲ”)進行實驗;
方法②:取適量超氧化鉀粉末用脫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網上,向脫脂棉上滴加幾滴蒸餾水,片刻后,若觀察到棉花燃燒,則說明該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C D C D B C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D B A C
17. H2S SO2+H2OH2SO3 氧化劑 Cu+2H2SO4(濃)CuSO4+SO2↑+2H2O +3 D
【詳解】(1)X是硫的氫化物,化學式為H2S。
(2) SO2和水反應生成H2SO3,化學方程式為SO2+H2OH2SO3,將Na2SO3轉化為Na2SO4,硫元素化合價升高,需加入氧化劑。
(3)Y的濃溶液為濃硫酸,與銅單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生成S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CuSO4+SO2↑+2H2O。
(4)24mL0.05mol L-1的Na2SO3溶液,亞硫酸鈉的物質的量為0.024L×0.05mol L-1=0.012mol,與20mL0.02mol L-1的K2Cr2O7溶液恰好反應,K2Cr2O7的物質的量為0.020L×0.02mol L-1=0.004mol,已知Na2SO3轉化為Na2SO4,根據電子守恒有關系是為2×0.012=0.004×2x,解x=3,則Cr元素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為6-3=3,即+3價。
(5)硫代硫酸鈉(Na2S2O3)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A.SO2和Na2SO3 中硫元素的化合價都為+4價,不可能生成+3價硫,故錯誤; B.SO2的硫化合價為+4價,Na2SO4 中硫為+6價,二者反應不能生成+3價,故錯誤; C.Na2SO3和Na2SO4中硫的化合價分別為+4和+6,不能生成+3價,故錯誤;D.S的化合價為0價,與Na2SO3中硫+4價能生成+3價,故正確。故選D。
18.(1)
(2)
(3) 使蒸發為氣體進入石英管
(4)A和B之間缺少干燥裝置
(5) > bc
【詳解】(1)
乙烯的電子式為:;CH3CH2OH(乙醇)的分子式為C2H6O,根據原子成鍵規律可知,還有可能是 CH3-O-CH3 (甲醚),兩者互為同分異構體,故答案為:;。
(2)鹵代烴在堿性溶液中發生取代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3)已知沸點33℃,水浴加熱能使蒸發為氣體進入石英管;高溫(1100℃)還原可得到高純硅,因此C中發生的反應為,,故答案為:使蒸發為氣體進入石英管;。
(4)已知遇水劇烈反應生成硅酸,C中是高溫還原的反應,因此A和B之間缺少干燥裝置,故答案為:A和B之間缺少干燥裝置。
(5)非金屬性遞變規律為同主族從上往下在減小,因此非金屬性碳大于硅,
a.焦炭與石英砂高溫反應制取粗硅,反應方程式為:,還原劑為C,還原產物為Si,即還原性C>Si,但非金屬性是通過比較單質的氧化性進行的,故a錯誤;
b.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產生白色沉淀,根據強酸制弱酸,該實驗發生CO2 +H2O+Na2SiO3 =Na2CO3 +H2SiO3 ↓,說明C的非金屬性大于Si,故b正確;
c.碳化硅與濃強堿發生非氧化還原反應:,,結合產物的化合價,可知SiC中硅的化合價為+4,碳的化合價為-4,說明電子對偏向于碳元素導致化合價則為負價,即非金屬性碳大于硅,故c正確;
d.石灰石和石英高溫制玻璃:,該反應原理是高沸點酸制低沸點酸,與非金屬性無關,故d錯誤;
故答案為:>;bc。
19.(1)分液漏斗
(2)排盡裝置內的空氣
(3)
(4) 吸收揮發的硝酸蒸氣 干燥NO
(5)
(6)bac
(7)裝置E中紅色粉末變黑色
【詳解】(1)盛裝稀硝酸的儀器名稱為分液漏斗;
(2)由分析可知,實驗開始前,向裝置中通入一段時間的目的是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防止NO被氧化;
(3)裝置A中發生反應是銅與稀硝酸生成硝酸銅和NO和水,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4)由分析可知,B中裝入水,其作用是吸收揮發的硝酸蒸氣;D的作用是干燥NO;
(5)收集的尾氣是NO,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利用氨氣還原處理,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實驗結束后,為防止倒吸,應先熄滅酒精燈,再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最后再停止通入N2,即順序為bac;
(7)若觀察到裝置E中紅色粉末變黑色,說明NO和銅反應生成了氧化銅。
20. Ⅲ 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放熱 產生氣泡,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燒杯里的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 可能是放熱反應 NH4NO3 “I”或“Ⅱ” 放熱
【詳解】(1)裝置Ⅰ可通過U形管中紅墨水液面的變化判斷銅與濃硝酸的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裝置Ⅱ可通過燒杯中是否產生氣泡判斷銅與濃硝酸的反應放熱還是吸熱;裝置Ⅲ只是一個銅與濃硝酸反應并將生成的氣體用水吸收的裝置,不能證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
故答案為Ⅲ;
(2)氫氧化鋇與硫酸反應屬于中和反應,中和反應都是放熱反應,所以錐形瓶中氣體受熱膨脹,導致U形管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故答案為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放熱;
(3))①若M為鈉,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放出的熱量使大試管中溫度升高,氣體壓強增大,所以右邊燒杯中有氣泡產生,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燒杯里的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
故答案為放熱;產生氣泡,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燒杯里的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
②若觀察到燒杯里產生氣泡,說明M溶于水可能放出熱量,由于放熱反應一定屬于化學變化,而有熱量放出不一定為化學變化,所以不一定屬于放熱反應,某些物質(如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但不是化學反應,
故答案為可能是放熱反應;
③若觀察到燒杯里的玻璃管內形成一段水柱,說明裝置中氣體的壓強減小,則M可能是硝酸銨,硝酸銨溶于水,吸收熱量,溫度降低,氣體壓強減小,
故答案為NH4NO3;
(4)至少有兩種實驗方法能證明超氧化鉀與水的反應(4KO2+2H2O═4KOH+3O2↑)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方法①:選擇上述裝置Ⅰ(或Ⅱ)進行實驗,Ⅰ裝置右邊U形管中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或燒杯中導管中有氣泡放出),證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故答案為Ⅰ(或Ⅱ);
方法②:取適量超氧化鉀粉末用脫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網上,向脫脂棉上滴加幾滴蒸餾水,片刻后,若觀察到棉花燃燒,則說明該反應放出大量熱,使棉花燃燒,證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故答案為放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川县| 通山县| 密云县| 郯城县| 铁力市| 方正县| 调兵山市| 新余市| 永城市| 南陵县| 铁岭市| 区。| 锡林浩特市| 泰州市| 南和县| 那曲县| 泰顺县| 泾阳县| 九龙坡区| 城步| 临西县| 桃园市| 阿克| 山阳县| 多伦县| 阿克陶县| 元谋县| 始兴县| 枞阳县| 喀喇| 怀化市| 河北区| 上栗县| 稻城县| 乌拉特后旗| 桂林市| 清远市| 南澳县| 龙门县| 文昌市|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