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藍青學校2024年4月初三校內加試考(強基選拔)卷Ⅱ科學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N-140-16Na-23S-32K-39Fe-56Ba-137一.單項選擇題(共14小題,1-3題2分,4-14題4分,共50分)1.青島五十八中的主教學樓中教室是邊長約為5.4米的正六邊形,已知空氣密度是1.3kgm3,這間教室中空氣的質量相當于以下哪組物體的質量()A.三只雞B.三個成人C三張紙D三本書2.藍牙耳機的傳輸的有效距離是10m,甲同學在(-4,0)位置以4/s的速度沿x軸正方向行走,同時乙同學在(0,3)位置以3ms的速度沿y軸正方向行走,問甲、乙同學保持藍牙耳機有效傳輸的時間是多少()A.2sB.2.5sC.3sD.3.5s↑y4432◆1-23143.某同學為了探究微粒性質,按圖示進行實驗,并借助傳感設備測得U形管4、b中氨氣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氨氣極易溶于水)。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曲線X對應的U形管為bB.0~lmin氨氣濃度為零是因為微粒靜止不動C.該實驗不能證明微粒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D濕棉花的作用是吸收氨氣,減少氨氣對空氣的污染傳感器外氨氣濃度ppm濕棉花7電熱絲濃氨水0時間/min4.我國制堿工業先驅侯德榜發明了“侯氏制堿法”,其部分工藝如圖1:I:NaCl+H2O+NH3+CO2=NaHCO3J+NH4ClII:2NaHCO3A Na2CO3+H2O+CO21查閱資料:通常情況下,1L水能溶解約1LCO2或700LNH3一導氣管NH;飽和碳酸食鹽水操作a氫鈉加熱碳酸鈉飽和食鹽水圖1圖2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2裝置在實驗室模擬該制堿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①“侯氏制堿法里的堿是酸、堿、鹽的堿②反應原理I是應用了物質溶解度的差異③圖2中,B中導氣管的作用是平衡氣壓,C裝置用于制取CO2④根據NH和CO2溶解度的不同,為生成更多的NaHCO:,應該先通入CO2再通入NH3⑤操作a的名稱是過濾,用到的儀器有燒杯、漏斗、濾紙⑥反應原理Ⅱ的實驗可以單獨選擇在A裝置中進行⑦醫療上NaHCO,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溫州百優教育⑧反應過程中的副產物NH4C1由于其水溶液顯酸性,所以它屬于酸A.4個B.5個C.6個D.7個5.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體積比等于氣體的分子數目之比。常溫下,向盛有一定量氧氣的密閉容器通入氫氣,用電火花點燃,使其充分反應,恢復至相同溫度。測得容器中剩余氣體的體積與通入氫氣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剩余氣體的體積mLAB然表示氫氣與氧氣恰好反應3.0B.氧氣的起始體積為2mL1.5C.AB間,容器中剩余氣體為氧氣1.00.5D.C點對應縱坐標為(c-2)B012345氫氣的體積/rm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