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洪澤外國語中學2024-2025第二學年度化學隨堂練習(1)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O-16第Ⅰ部分 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語言,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學用語書寫不正確的是A. 2個氫原子:2HB. +2價鈣元素:C. 3個氮分子:3N2D. 1個鎂離子:Mg+22.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結構觀: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B. 分類觀:天然水中常見的軟水和硬水都是混合物C. 轉化觀: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水D. 能量觀:硝酸銨溶于水吸收熱量,導致溶液溫度降低3. 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見裝置如下圖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制備時,裝置①中的棉花是為了防止固體進入導管B. 裝置②中的儀器包括分液漏斗、錐形瓶、雙孔橡膠塞和玻璃導管C 裝置④和⑤均可用于實驗室制備氣體時收集D. 裝置⑥用于收集時,應從導管a處通入4. 某化學實驗室有四個藥品櫥,分別存放了以下藥品:藥品櫥 甲櫥 乙櫥 丙櫥 丁櫥藥品 銅、鋅 硫酸銅、氯化鈣 氫氧化鉀、氫氧化鈉 鹽酸、硫酸若實驗室新購進一批氯化鉀,應該將它們放在A. 甲櫥 B. 乙櫥 C. 丙櫥 D. 丁櫥閱讀下列兩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一)高鐵列車依靠車頂的受電弓滑板與接觸網持續摩擦獲取電力,從而維持高速運行。(二)鋰電池具有輕便、比能量高的優點,是目前使用廣泛的一種電池。生產該類電池時,常在電池材料一磷酸亞鐵鋰(化學式為)中添加適量的石墨烯(單層石墨)作導電劑,降低電池的電阻,有效提高電池性能。5. 石墨可用于制造受電弓滑板,這一應用與石墨的下列性質無關的是A. 導電性 B. 滑膩感 C. 熔點高 D. 金屬光澤6. 鋰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Li、不屬于同種元素B. 一個鋰原子的質量為6.941gC. 在化學反應中,鋰原子能失去1個電子形成D. 磷酸亞鐵鋰中磷元素化合價為價7. 科研團隊測定出鋰電池中粉末電阻與石墨烯含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石墨烯屬于化合物B. 電池放電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C. 圖中表示電池性能最佳的點為AD. 由圖可知,過多的石墨烯會導致電池電阻增加,性能下降8. 下列方案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 ①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 ②比較和的催化效果C. ③探究溶劑種類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 D. ④探究燃燒的所有條件9. 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 化學變化伴隨有能量變化,則有能量變化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B. 溶液有晶體析出時,溶質質量減小,則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減小C. 堿溶液能使酚酞變紅色,所以酚酞滴入氫氧化銅中會變紅色D. 銨態氮肥不能和堿性物質混用,所以碳酸氫銨不能和草木灰混用10. 已知乙炔,苯,乙醛的混合氣體中含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8%,則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 84% B. 60% C. 91% D. 72%11. 下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主要操作A 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固體 分別加熱,觀察是否有氣泡B 檢驗某固體是否為碳酸鹽 取樣加入稀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C 分離KCl和固體 溶解、過濾,濾渣洗滌、干燥;濾液蒸發結晶D 除去氫氣中混有的氯化氫 先通入足量的碳酸氫鈉溶液,再通入濃硫酸A A B. B C. C D. D12. 使用特殊的催化劑在光照(hv)條件下實現了CO2和H2催化轉化為C4H10,其中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轉化過程①和②中,氫元素化合價發生了變化B. 從CO2到C4H10的轉化是一個儲存能量的過程C. 過程③中,理論上參加反應的C4H10和O2的分子個數比是2∶13D. 理論上,每88tCO2完全轉化為C4H10,需消耗26tH2第Ⅱ部分 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6分)13. 淮安是一座歷史悠久又極具現代氣息的文化名城。淮安美食,聲名遠揚(1)“文樓湯包”是一種美味小吃,其制作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和面 B. 搟皮 C. 包餡 D. 蒸制淮安美酒,源遠流長(2)陸游留下了“天賜名手,地賜名泉,高溝美酒,名不虛傳”的佳句,淀粉水解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請寫出葡萄糖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3)陳毅曾慷慨高歌:“美酒香飄云天外,南征北戰壯我行。我軍痛飲高溝酒,定叫中華屬人民。”請從微觀角度分析“美酒香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綠水青山,描繪淮安畫卷(4)“塔照湖光水更清”描繪了“燈影臨水”的唯美夜景,“燈”(霓虹燈)中充入的氣體可能是___________(填“氧氣”或“稀有氣體”)。(5)淮安人居環境有口皆碑。下列做法能有效治理和防止水污染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研究化學反應條件和工藝,實現化工產品的無污染生產B. 研制無污染的化肥和農藥,研制無磷洗滌劑C. 研究高效率、低消耗的污水處理技術,對污水進行綜合治理城際高鐵,展現淮安速度(6)高鐵使用的無縫鋼軌一般以鋁熱焊接:將粉末狀的和放在坩堝內稍加熱就能持續反應,將產生的鐵水注入鑄型進行焊接,生成的熔渣主要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此反應___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14. 對于金屬材料,我們應該從多角度了解。Ⅰ.人類對金屬活動性規律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如圖:(1)用銅、鎂、鐵三種金屬重溫格勞貝爾實驗,會“消失”的金屬有___________。(2)卡文迪許制取的“可燃空氣”是___________。Ⅱ.金屬冶煉《天工開物》中記載了煉錫的場景:“凡煎煉亦用洪爐。入砂數百斤,叢架木炭亦數百斤,鼓(指鼓入空氣)熔化。”(3)鼓入足量空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從而提高爐溫。(4)“點鉛勾錫”是煉錫的關鍵步驟,加鉛能使錫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航天領域需要能在高溫條件下工作部件,常用到一些稀有金屬(如鎢W)。(5)單質鎢通常從鎢礦中冶煉出來,原理為:,該反應中被還原是___________。Ⅲ.金屬的活動性在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金屬粉X和金屬粉Y的混合物,完全反應前后相關微粒的數量如表所示。微粒 X原子 Y原子 Cu原子 Cu2+ X2+反應前數量(個) a b 0 a×80% 0反應后數量(個) a×20% b a×80% 0(6)表格的空白處對應微粒的數量為___________;(7)分析可知,完全反應后溶液底部的金屬有___________,金屬X、Y與Cu的活動性強弱關系為___________(選填“X>Cu>Y”或“X>Y,X>Cu”,“X>Y>Cu”)。Ⅳ.金屬的銹蝕與防護金屬防銹的重要性:精密金屬部件若出現微量的銹蝕也可能導致系統故障,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防銹措施。(8)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金屬銹蝕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金屬部件涂油或刷漆 B. 用濕布擦拭,保持金屬部件表面干凈C. 改變金屬內部結構 D. 鋼鐵制品進行“烤藍”處理形成致密氧化層15. “茶垢清潔劑”能快速清潔茶具上附著的污漬。某“茶垢清潔劑”成分主要為過碳酸鈉,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該茶垢清潔劑進行了項目研究,請結合項目回答問題。【查閱資料】①過碳酸鈉兼具與的雙重性質,超過120℃會分解;②過碳酸鈉具有漂白和氧化作用,能使品紅溶液褪色;③堿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體混合物。【項目一】檢驗茶垢清潔劑溶于熱水后,溶液的酸堿性。(1)取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熱水,待氣泡不再生成時,滴入2-3滴紫色石蕊試液,結果試液變藍,說明溶液顯___________性。因此使用時避免與皮膚、眼睛接觸。【項目二】茶垢清潔劑的使用效果是否與溫度有關。研究小組向兩個裝有10g茶垢清潔劑的抽濾瓶中,分別注入5mL的冷水、熱水,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氧氣濃度傳感器采集的數據如圖2所示。(2)加入藥品前需檢查裝置氣密性,如圖1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方法是:塞緊橡膠塞后,___________。(3)茶垢清潔劑清洗茶垢時,用___________(填“冷水”或“熱水”)的效果更好。(4)茶垢清潔劑不適合清洗衣物上的污垢,其原因是___________。【項目三】測定成分(5)測定該茶垢清潔劑樣品中的含量。如圖所示,取10.0g樣品和適量的于錐形瓶內,緩慢滴入適量的蒸餾水待B中不再產生氣泡,溫度恢復至室溫后,稱得A、B兩裝置的總質量在實驗前后的質量差為0.96g。殘留在裝置內的氣體忽略不計,計算實驗所用茶垢清潔劑樣品中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6)以上測定實驗中,下列做法使測定結果偏小的有___________(填序號)A. A裝置氣密性不好 B. 稱量時只稱量A裝置的前后質量C. 實驗中去掉C裝置 D. 錐形瓶內質量偏少【項目四】過碳酸鈉的工業制備如下圖。流程中加入異丙醇的目的是降低過碳酸鈉的溶解度,使其從溶液中順利析出。(7)穩定劑中和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一種難溶物將過碳酸鈉粒子包裹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8)對分離出的晶體進行干燥時,需要“低溫”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有___________。16. 學習化學開啟了我們認識物質之旅,某同學對氫氧化鈉的性質及應用進行了如下的探究。探究一:溶解過程中的能量變化(1)向20mL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固體,固體全部溶解,溶液溫度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探究二: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如圖1所示,同學們用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了下列實驗,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2)A試管中觀察到試液變紅,是因為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_(填微粒符號)。(3)寫出B試管中出現的現象___________。【提出問題】C試管中無明顯現象,怎樣證明C試管中發生了反應?【分析討論】(4)同學們討論后認為,可以用兩種思路探究上述反應是否發生。思路Ⅰ:驗證反應物減少或消失;思路Ⅱ:驗證___________。(5)為了證明C中已發生化學反應,同學們按照思路Ⅱ設計并進行了加下實驗,請完成下列實驗報告單。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少量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時間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 ___________ 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探究三:氫氧化鈉的應用(6)實驗室中能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的氣體是___________(填字母)。a、二氧化碳 b、水蒸氣 c、氯化氫 d、氧氣 e、二氧化硫吸收上述所選氣體,一般不用氫氧化鈣溶液,主要是因為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___________不同。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測得溶液中含硫微粒的濃度隨pH變化如圖2.(7)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堿性”)。(8)M點溶液所含的溶質有___________(填化學式)。(9)溶液的pH由0升至3的過程中,與NaOH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洪澤外國語中學2024-2025第二學年度化學隨堂練習(1)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O-16第Ⅰ部分 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A【4題答案】【答案】B【5~7題答案】【答案】5. D 6. C 7. D【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A【11題答案】【答案】C【12題答案】【答案】D第Ⅱ部分 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6分)【13題答案】【答案】(1)D (2)(3)酒精分子不斷運動(4)稀有氣體 (5)ABC(6) ①. ②. 置換反應 ③. 放熱【14題答案】【答案】(1)鎂、鐵 (2)氫氣##H2(3)提供充足的氧氣,使木炭充分燃燒,放出大量的熱(4)形成合金,合金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熔點低(5)三氧化鎢##WO3 (6)a×80%(7) ①. X、Y、Cu ②. X>Y,X>Cu (8)ACD【15題答案】【答案】(1)堿 (2)向外拉動注射器活塞,松開手后,活塞仍回到原處,則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3)熱水 (4)過碳酸鈉具有漂白和氧化作用,會損傷衣物纖維(或使衣物褪色)(5)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生成氧氣的質量為0.96g,設實驗所用茶垢清潔劑樣品中的質量分數為x,x=20.4%答:實驗所用茶垢清潔劑樣品中的質量分數為20.4%。 (6)C(7)(8) ①. 防止過碳酸鈉晶體中的H2O2受熱分解 ②. 異丙醇、碳酸鈉【16題答案】【答案】(1)升高 (2)OH- (3)產生藍色沉淀 (4)有新物質生成(5) ①. 氯化鈣溶液(合理即可) ②. 產生白色沉淀(6) ①. ace ②. 溶解性(7)酸性 (8)(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