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化學學科相對原子質量:H-10.120-16一、選擇題(共20分)1~14題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A.氮氣B.氧氣C.二氧化碳D.水蒸氣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是A.氧化鐵B.四氧化三鐵C.氯化鐵D.氧化亞鐵3.物質在物理變化前后,一定沒有改變的是A.溫度B.狀態C.元素D.形狀4.液氮用作制冷劑的原理是利用氮氣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中吸收熱量。關于液氮氣化的說法正確的是A.氮分子的體積變大B.氮分子間間隔變大C.氮分子的數目增多D.氮分子的質量變大5.以下物質用途主要由其化學性質決定的是A.稀有氣體作電光源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氫氣用作燃料D.鐵用于制作炊具6.向滴有石蕊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溶液顏色呈A.紅色B.紫色C.藍色D.無色7.下圖中“·”和“。”分別表示不同的微觀粒子。下列模型可能表示“氫分子”的是A.B.OC.D.●8.下圖中“·”和"O”分別表示構成分子的不同微觀粒子。下列模型中屬于純凈物的是AB9.在醫學臨床中,碘-131是常見的應用于影像學和治療的物質。其原子核內的質子數和中子數分別為53和78,則碘-131的核外電子數是A.131B.78C.53D.2510.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A.氧氣B.氮氣C.氯氣D.氮氣11.下列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屬于穩定結構的是1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點燃酒精燈B.量取液體C.加熱液體D.傾倒液體13.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紅光B.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白光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白霧D.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14.海水中含有氯化鈉等物質。對海水加壓,水分子通過半透膜進入淡水池,得到淡水,實現海水淡化,原理如圖1所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加壓A.海水中的氯化鈉被半透膜攔截半透膜B.海水通過半透膜后變為淡水,發生了化學變化海水液水C.海水池中氯化鈉的質量變多了圖D.半透膜淡化海水的原理是利用了海水中各組分熔點不同15~17題每題均有1-2個正確選項15.有關相對原子質量說法正確的是A.水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8克B.原子的實際質量太小,所以采用相對原子質量C.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一種原子實際質量與一種碳原子實際質量的比值D.兩種原子的實際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16.下列方案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鑒別二氧化碳和氧氣B.用水鑒別食鹽和氧化鈣C.用燃著的木條檢驗二氧化碳D.實驗室中通過品嘗味道鑒別食鹽和糖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