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舟山市2025年九年級科學一模試卷1.科學方法中建立模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抽象的、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事物。下列各圖中沒有體現建模思想的是( )A.磁感線B.分子的結構C.手電筒的電路圖D.男/女廁【答案】D【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可指根據實驗、圖樣放大或縮小而制作的樣品,一般用于展覽或實驗或鑄造機器零件等用的模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磁感線模型、分子結構模型和電路圖都是模型,故A、B、C不合題意;男女廁所標志為符號,故D符合題意。故選D。2.科學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安全性是實驗成敗的關鍵,同時也反映了實驗者的科學素養。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B.在水中溶解少量氯化鈉C.證明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D.用膠頭滴管取少量稀鹽酸【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解答】 A.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導管口應該放入一團棉花,且試管口略微向下傾斜,故A錯誤;B.在水中溶解少量氯化鈉,不能在量筒中進行,故B錯誤;C.將二氧化碳倒入燒杯中,下面的蠟燭先熄滅,證明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故C正確;D.用膠頭滴管取少量稀鹽酸時,滴管不能導致,避免藥液腐蝕膠囊,故D錯誤。故選C。3.如圖是興趣小組設計的光學指紋鎖模型。當手指按壓在指紋采集面上,指紋經凸透鏡成像在感光組件上,識別系統比對成功后開鎖。下列關于指紋鎖說法正確的是A.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B.和小孔成像原理一樣C.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D.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答案】D【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分析判斷。【解答】 當手指按壓在指紋采集面上, 指紋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4.2024年超強臺風“康妮”來襲,舟山市中小學停課,氣象臺發布了多個臺風預警和防護避險通知,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將高樓花盆等物體移除”—————因為放在陽臺的花盆具有較大的動能B.“低洼地區的人員轉移至避災安置場所”——因為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低處流C.“必要時在窗戶上用膠布貼米字圖形”——因為臺風時窗戶外空氣流速大,壓強大D.“不要在廣告牌附近避雨”——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B【知識點】重力及其方向;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解析】【分析】A.物體由于被舉高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B.根據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判斷;C.根據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判斷;D.注意雷擊對人的影響即可。【解答】 A.“將高樓花盆等物體移除”—————因為放在陽臺的花盆具有較大的重力勢能,故A錯誤;B.“低洼地區的人員轉移至避災安置場所”——因為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低處流,故B正確;C.“必要時在窗戶上用膠布貼米字圖形”——因為臺風時窗戶外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故C錯誤;D.“不要在廣告牌附近避雨”——是因為高大的廣告牌可能招到雷擊,故D錯誤。故選B。5.浙江越劇小生陳麗君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和出色的人物塑造能力,迅速成為全網關注的焦點,右圖是陳麗君在表演“拋傘”的瞬間!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傘被傾斜向上拋到最高點時,若突然一切外力同時消失,傘將保持靜止狀態B.拋出傘后,陳麗君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給陳麗君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傘離開陳麗君的手后,傘相對于陳麗君一直處于靜止D.傘在空中運動時,傘的速度發生變化,但慣性不變【答案】D【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牛頓第一定律;慣性【解析】【分析】A.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判斷;B.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和兩個物體上;C.根據脫手后的傘的運動狀態判斷;D.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解答】 A.傘被傾斜向上拋到最高點時,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為零,若突然一切外力同時消失,傘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A錯誤;B.拋出傘后,陳麗君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給陳麗君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C.傘離開陳麗君的手后,傘相對于陳麗君一直處于運動狀態,故C錯誤;D.傘在空中運動時,傘的速度發生變化,但質量不先,則慣性不變,故D正確。故選D。6.玉米原產于南美洲,顆粒小數量少,人類不斷對其進行改良。中國科學家程相文一生進行玉米新品種選育,通過國家和省級審定玉米新品種14個。下列有關玉米的說法正確的是A.玉米屬于雙子葉植物B.玉米新品種選育之一“雜交培育”,屬于無性生殖C.玉米莖桿高大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D.玉米粒是玉米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答案】C【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基因工程;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解析】【分析】A.根據玉米種子子葉的片數判斷;B. 有性生殖是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種子繁殖后代。無性生殖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組織培養等;C.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D.根據生物構成的知識判斷。【解答】 A.玉米種子具有一片子葉,故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故A錯誤;B.玉米新品種選育之一“雜交培育”,經過了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屬于有性生殖,故B錯誤;C.通常基因是包含遺傳信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可見,玉米莖稈高大、顆粒飽滿等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故C正確;D.玉米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不是系統,故D錯誤。故選C。7.2025年2月28日前后,從地球的角度看太陽系中的金星、木星、火星、土星、水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連成“一條直線”,呈現罕見的“七星連珠”現象。下列描述符合科學事實的是A.太陽最終會發展成主序星B.月球是因為質量小,所以不屬于行星C.金星不能自行發光D.“七星連珠”預示著災難將要降臨,會對地球會有很大影響【答案】C【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A.根據對宇宙和天體的認識判斷;B.圍繞恒星公轉的為行星,圍繞行星公轉的為衛星;C.根據金星是否發光判斷;D.根據對天文現象的認識判斷。【解答】 A.太陽最終會發展成白矮星,故A錯誤;B.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因此為衛星,故B錯誤;C.金星不能自行發光,它自能反射太陽光,故C正確;D.“七星連珠”和災難之間沒有必然聯系,故D錯誤。故選C。8.航天員的艙外服會放有一種藥餅,藥餅的主要成分是與氫氧化鈉性質相似的氫氧化鋰(LiOH)【其它成分不參加反應】。下列關于藥餅說法正確的是A.取部分藥餅溶于水后可以和碳酸鈉反應B.藥餅放在艙外服中,主要作用是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含量C.將藥餅放入稀鹽酸中,液體溫度降低D.取少量藥餅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會變紅色【答案】B【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A.根據堿的化學性質判斷;B.根據堿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判斷;C.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放熱判斷;D.根據酸性指示劑的性質判斷。【解答】 A.氫氧化鋰為堿,不和碳酸鈉反應,故A錯誤;B.氫氧化鋰和二氧化碳反應,因此藥餅放在艙外服中,主要作用是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含量,故B正確;C.將藥餅放入稀鹽酸中,會向外放熱,因此液體溫度升高,故C錯誤;D.取少量藥餅溶于水,溶液呈堿性,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會變藍色,故D錯誤。故選B。9.甲為顯微鏡結構,乙為高倍鏡下觀察到的葉的表皮物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調節顯微鏡焦距,先使鏡筒上 眼睛注視QB.甲圖:Q是國鏡,可以通過螺旋使它安裝在顯微鏡上C.乙圖:B是保衛細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D.乙圖:通過C結構可以放出氧氣【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葉的形態結構【解析】【分析】A.根據顯微鏡的調節方法判斷;B.靠近眼睛的為目鏡,靠近物體的為物鏡;C.根據保衛細胞的功能判斷;D.根據氣孔的用途判斷。【解答】 A.甲圖:調節顯微鏡焦距時,先使鏡筒上下移動,眼睛注視著物鏡,故A錯誤;B.甲圖:Q是物鏡,可以通過螺旋使它安裝在顯微鏡上,故B錯誤;C.乙圖:B是保衛細胞,其中含有葉綠體,也能進行光合作用,故C錯誤;D.乙圖:通過C氣孔可以放出氧氣,故D正確。故選D。10.20℃時,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克甲、乙、丙三種純凈物(不含結晶水,不與水反應),充分溶解后結果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是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飽和溶液B.用玻璃棒攪拌甲溶液,溶液中的溶質質量會增加C.此刻各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關系:甲>內>乙D.升高溫度,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答案】A【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A.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如果沒有未溶的晶體,那么可能飽和;B.攪拌不會改變溶解度;C.溶質質量分數=;D.根據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判斷。【解答】 A.20℃時,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克甲、乙、丙三種純凈物,充分溶解后,甲中不溶解的物質最多,丙其次,乙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甲、丙一定是飽和溶液,乙可能是恰好飽和的溶液,即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飽和溶液,故A正確;B.若乙溶液中有晶體析出,可能是采用的改變溫度至恰好飽和的方法,此時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B錯誤;C.溶劑質量相等,溶解的溶質質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是乙>丙>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乙>丙>甲,故C錯誤;D.無法確定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變化趨勢,升高溫度,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一定變大,故選D錯誤。故選A。11.近年來,隨著舟山生態環境的逐步向好,很多新物種被發現。如:火爆生物界的“普陀綠僵菌”、 “普陀鵝耳櫪” “舟山陸蛙”、 “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等。小舟為這四種生物繪制了二歧分類檢索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普陀綠僵菌”屬于植物B.甲代表的生物是“舟山陸蛙”C.“普陀鵝耳櫪”獲取營養的方式是自養D.中華鳳頭燕鷗的結構層次從小到大:細胞、 組織、器官、生物體【答案】C【知識點】結構與層次;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解析】【分析】A.根據“無脊椎骨”分析;B.根據甲的特征判斷;C.自養和異養的主要區別在于能否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D.根據動物的結構層次判斷。【解答】 A.根據“無脊椎骨”可知,“普陀綠僵菌”屬于動物,故A錯誤;B.甲代表的生物“體溫恒定,體表有羽毛”,則為中華鳳頭燕鷗,故B錯誤;C.“普陀鵝耳櫪”能進行光合作用,制取有機物,則獲取營養的方式是自養,故C正確;D.中華鳳頭燕鷗的結構層次從小到大:細胞、 組織、器官、系統、生物體,故D錯誤。故選C。12.下圖所示的四個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一定量的水,通過電解水的裝置電解B.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至正好完全反應C.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至過量D.一瓶濃鹽酸和一瓶濃硫酸,在實驗室中敞口放置一定時間【答案】D【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A.根據電解水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是1:8分析;B.根據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水分析;C.氫氧化鋇溶液和硫酸能生成難溶于水且難溶于酸的沉淀;D.根據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濃硫酸能夠吸水分析。【解答】 A.電解水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是1:8,故A不合題意;B.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會生成水,所以水的質量會增加,故B不合題意;C.當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完全反應后,沉淀質量不改變,最后該有一段水平線,故C不合題意;D.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則質量減小;濃硫酸能夠吸水,則質量增大,故D符合題意。故選D。13.2024年冬季,我國多地出現流感高水平流行。鼻腔流感疫苗為3-17歲孩童帶來福音,使用時無需注射只需鼻噴,就可以在7天后得到保護。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A.鼻噴藥物通過血液循環,最先到達心臟的右心房B.噴鼻腔流感疫苗后,就再也不會得流感了C.鼻噴流感疫苗在免疫反應中相當于抗原D.流感高發期,教室經常開窗通風,屬于預防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答案】C【知識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人體血液循環模型【解析】【分析】A.根據血液循環的知識判斷;B.根據病毒的變異分析;C.根據抗原的定義判斷;D.根據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判斷。【解答】 A.鼻噴是將藥液霧化成霧狀小液滴,通過呼吸系統使藥物進入病人的循環系統中,該藥物吸入→肺泡→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即首先進入心臟的左心房,故A錯誤;B. 噴鼻劑型的流感疫苗,雖然是一種方便的接種方式,但它并不能提供終身免疫。這是因為流感病毒具有高度變異性,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與疫苗所針對的病毒株有所不同,故B錯誤;C.疫苗是用滅活或者減毒的病毒制成的,疫苗進入體內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注入人體的鼻腔流感疫苗在免疫反應中屬于抗原,故C正確;D.在流感高發時期,應經常打開門窗進行通風,這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故D錯誤。故選B。14.在化學實驗中,實驗方案的設計往往決定實驗的成敗。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酒精和水 用扇聞法聞氣味B 分離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 利用磁鐵吸引、分離C 除去 CO2氣體中的CO 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碳粉D 比較鎂、鐵、銀的金屬活動性 取樣,分別加入等質量、同濃度的稀硫酸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物質的鑒別、推斷;混合物的分離方法(過濾、蒸發、結晶)【解析】【分析】A.根據酒精具有特殊氣味,水沒有氣味進行分析。B.根據磁鐵能夠吸引鐵粉進行分析。C.根據二氧化碳與灼熱的炭粉反應生成一氧化碳進行分析。D.根據反應劇烈程度進行分析。【解答】 A.酒精具有特殊氣味,水沒有氣味,可以鑒別,故A正確不合題意;B.磁鐵能夠吸引鐵粉,從而能夠分離鐵粉和銅粉,故B正確不合題意;C.二氧化碳與灼熱的炭粉反應生成一氧化碳,除去了主要物質,故C錯誤符合題意;D.取樣,加入等質量、同濃度的稀硫酸,反應最劇烈的是鎂,反應較為緩慢的是鐵,不反應的是銀,故可以比較鎂、鐵、銀的金屬活動性,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15.(2024·溫州模擬)為了便于駕駛員觀察對應機動車道的信號燈指示狀態,許多十字路口都安裝了懸臂式紅綠燈。下列懸臂式紅綠燈設計中,螺釘對支架底座的壓力最小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杠桿中最小力問題【解析】【分析】主要考查杠桿的平衡條件,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 = F2L2 進行分析。【解答】紅綠燈指示牌與橫桿的重心位置距離支點越近,則螺釘對底座的壓力越小,四個選項中, D選項的紅綠燈指示牌與橫桿的中心位置距離最近。故答案為:D。16.清晨,小明發現:個別植物的葉片邊緣有水珠,大顆大顆的水珠晶瑩剔透,特別有趣。如圖所示。(1)很多人認為這些水珠是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形成的。 (填寫物態變化名稱)(2)小明分析:當土壤溶液質量分數 植物的根毛細胞液質量分數時(填“大平” “小于”或“等于”)根毛細胞會吸水.水會沿著導管向上運輸……他猜測:植物“吐出的 水”來自土壤。(3)這些植物“吐水”現象不是偶然,是長期的 的結果。【答案】(1)液化(2)小于(3)適應環境【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1)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2) 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時會吸水,反之會放水;(3)生物和環境之間存在相互適應的關系。【解答】(1) 很多人認為這些水珠是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當土壤溶液質量分數小于植物的根毛細胞液質量分數,根毛細胞會吸水;(3)這些植物“吐水”現象不是偶然,是長期的適應環境的結果。17.在埃塞俄比亞東北部的達洛爾火山,有一片“鮮艷的黃色”如花朵般在大地上蔓延如圖。(1)埃塞俄比亞地理位置在 火山帶。(2)這些黃色物質主要成分是硫磺,其中還含有 Na、O等元素,這些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 。(3)在火山附近.最可能找到的巖石種類是下列的____。A.可能有化石B.有層狀結構C.有氣孔構造【答案】(1)東非大裂谷(2)質子數不同(3)C【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巖石的類型;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分析埃塞俄比亞所處的火山帶;(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統稱;(3) 常見的巖漿巖有花崗巖、玄武巖等;常見的沉積巖有石灰巖、砂巖和頁巖等;常見的變質巖有大理巖、板巖、石英巖、片麻巖等。沉積巖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常含有化石;侵入巖結晶度好,晶體顆粒較大;噴出巖具有氣孔構造;變質巖具有片理構造,重結晶作用明顯。【解答】(1)埃塞俄比亞地理位置在東非大裂谷火山帶上;(2) 這些黃色物質主要成分是硫磺,其中還含有 Na、O等元素,這些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質子數不同;(3) 火山噴發形成的巖石為噴出巖,噴出巖常有礦物晶體顆粒和氣孔構造,有層狀結構和化石的沉積巖的特點,故BC正確,而A錯誤。故選BC。18.食物中含有多種營養素,很多營養素是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但過量食用,對人體也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1)魚肉中富含蛋白質,進食以后食物中的蛋白質最終被消化成氨基酸,在 部位(填器官名稱)被吸收到血液中。(2)攝入過量蛋白質后,部分蛋白質會在肝細胞內分解成尿素。尿素隨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腎小球的 作用進入原尿。原尿中的尿素流經腎小管時則不能被重吸收,從而隨尿液排出體外。因此,過量攝入高蛋白食品會加重肝、腎等器官的負擔。【答案】(1)小腸(2)過濾【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1)根據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知識解答;(2)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攝入過量蛋白質后,部分蛋白質會在肝細胞內分解成尿素。尿素隨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腎小球的過濾(濾過)作用進入原尿。原尿中的尿素流經腎小管時則不能被重吸收,從而隨尿液排出體外。因此,過量攝入高蛋白食品會加重肝、腎等器官的負擔。【解答】 (1)蛋白質在胃中開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進入小腸,在小腸中腸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變成氨基酸,在小腸被吸收到血液中。(2)攝入過量蛋白質后,部分蛋白質會在肝細胞內分解成尿素。尿素隨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進入原尿。19.暑假,小明坐飛機來到夢寐已久的高原之城———拉薩。(1)若飛機正在爬升,飛機上方的氣體流動速度大于飛機下方,所以使飛機上方的氣體壓強 飛機下方(填“大于”或“小于”)。(2)到拉薩之后,他戴的手環顯示“心率”明顯增加,這個“心率”的數值與 搏動有關(填“動脈”或“靜脈”)。(3)小明參觀了西藏壯麗恢弘的“藏木水電站”如右圖。水電站兩側地勢險峻,這是地球 作用的結果。 (填“內力”、 “外力”或“內力和外力共同”)【答案】(1)小于(2)靜脈(3)內力和外力共同【知識點】血液循環;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解答;(2) 心率是指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而脈搏是指體表可觸摸到的動脈搏動。心臟有一次收縮活動,就會產生一次脈搏,所以二者的正常范圍皆是60到100次/分。(3)地球的內力和外力是同時進行,共同改變著地殼和地表形態。【解答】(1)若飛機正在爬升,飛機上方的氣體流動速度大于飛機下方,所以使飛機上方的氣體壓強小于飛機下方壓強;(2)到拉薩之后,他戴的手環顯示“心率”明顯增加,這個“心率”的數值與動脈搏動有關;(3)小明參觀了西藏壯麗恢弘的“藏木水電站”如右圖。水電站兩側地勢險峻,這是地球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20.某工程隊用滑輪組將重為120N的物體勻速提起(將滑輪簡化成甲)在5s內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3m,圖乙是工人的拉力F與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的關系圖象(不計繩重和摩擦)(1) 物體上升的速度是 m/s。(2)圖乙面積表示的意義 。【答案】(1)0.2(2)拉力在3s內做的功【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1)首先根據計算物體上升的高度,然后根據計算物體上升的速度;(2)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結合W=Fs分析陰影面積的含義。【解答】(1)物體上升的高度;物體上升的速度為:;(2)根據乙圖可知,橫軸表示距離,縱軸表示拉力,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得到,此時面積為S=Fs=W,即陰影面積表示拉力在3s內做的功。21.有些糖廠用淀粉作原料進行工業制糖,其基本技術是調整溫度來影響淀粉酶的活性。下圖1表示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下圖2表示一定量淀粉酶在催化淀粉水解為麥芽糖時,溫度對麥芽糖產量的影響。(1)由圖1可知,淀粉酶催化該反應的最適溫度在 左右。(2)結合圖1分析圖2中曲線,AO段表示 。【答案】(1)T0(2)從Ta到T0時, 隨溫度升高,酶活性逐漸增強,麥芽糖的產率逐漸增大【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圖1確定淀粉催化作用的最佳溫度;(2)根據圖2分析OA段麥芽糖的產量與溫度的變化規律。【解答】(1)根據圖1可知,當溫度為T0時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即淀粉酶催化該反應的最適溫度在T0左右。(2)根據圖2可知,AO段表示:從Ta到T0時, 隨溫度升高,酶活性逐漸增強,麥芽糖的產率逐漸增大。22.小亮同學在學習了“電和磁”的知識后,用甲、乙兩個直流電動機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閉合開關S后甲開始轉動,同時用皮帶帶動乙轉動,小燈泡發光。在此過程中,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是 (選填“甲'或“乙”),如果要使甲的轉動方向與原來相反,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甲;將電源正負極對調【知識點】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解析】【分析】 (1)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其實際應用是電動機;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該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其實際應用是發電機;(2)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與電流的方向和磁場的方向有關。【解答】 (1)在此過程中,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是甲,其工作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2)如果要使甲的轉動方向與原來相反,可采取的措施是將電源正負極對調,改變電流中的電流方向。23.在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后,得到鹽酸與氯化鈣的混合溶液, 興趣小組對此混合溶液繼續進行探究。他們往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溶液。(1)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圖甲中 ce段pH值不變的原因 。(2)d點對應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 。(3)請在圖乙中畫出生成的氯化鈉質量隨加入的碳酸鈉溶液質量的變化曲線。【答案】(1)Na2CO3+CaCl2=CaCO3+2NaCl↑(2)NaCl、CaCl2。(3)【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分析】 往鹽酸與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先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此時溶液的pH逐漸增大,鹽酸反應完后,碳酸鈉再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此時溶液的pH=7不變,氯化鈣反應完后,繼續加入碳酸鈉溶液,沒有物質和碳酸鈉反應,溶液的pH逐漸增大;據此分析解答。【解答】 (1)圖甲中ce段發生的反應是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鹽酸不斷被消耗,所以溶液的pH保持不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Cl2=CaCO3+2NaCl↑。(2)圖甲中ce段發生的反應是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d點時氯化鈣還為反應完,對應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生成的氯化鈉和未反應完的氯化鈣,化學式為:NaCl、CaCl2。(3)由題意可知,加入碳酸鈉的質量為m2時,碳酸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加入碳酸鈉的質量為m4時,碳酸鈉和氯化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由于生成的氯化鈉中的鈉來自于碳酸鈉,所以生成氯化鈉的質量和加入碳酸鈉的質量成正比,加入碳酸鈉溶液質量超過m4時,不再反應生成氯化鈉,所以生成的氯化鈉質量隨加入的碳酸鈉溶液質量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24.小樂酷愛科學,平時就喜歡對各種自然現象質疑,并自己做實驗進行論證,此刻他準備探究小燈泡的電功率的相關知識。(1)對于猜想 “小燈泡的電功率與電壓有關,電壓越大,功率越大”,小樂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來驗證。則支持該結論的實驗現象是 ;(2)為了測定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的額定電功率,小樂進行如下操作:①按圖乙所示連接電路并將滑動變阻器調到阻值最大。②實驗前檢查電流表如圖丙,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③解決問題之后,小樂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某一位置,電壓表示數如圖丁所示,此時為了測定小燈泡額定功率,小樂接下來的操作是 ;④當電壓表示數是額定電壓,電流表示數為0.3安.根據P=UI最終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答案】(1)電壓表示數大的燈泡比示數小的燈泡亮(2)電流表的指針沒有指零;減小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大小,故滑片向左移動,直到電壓表示數為額定電壓2.5V;0.75【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解析】【分析】 (1)圖甲中兩燈串聯,根據P=UI可知,在電流相等時,燈兩端的電壓越大,燈的實際功率越大,燈越亮;(2)②根據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解答;③燈泡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光,根據圖中電壓表小量程讀數,比較電壓表示數與額定電壓的大小,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及分壓原理確定滑片移動的方向;④根據P=UI求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解答】 (1)甲中兩燈串聯,通過兩盞燈的電流相等。燈的電壓越大,根據P=UI可知,燈的實際功率越大,燈越亮,支持該結論的實驗現象是電壓表示數大的燈泡比示數小的燈泡亮;(2)②根據丙圖可知,實驗前電流表的指針偏向0刻度線的左側,那么原因為:電流表的指針沒有指零;③燈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光,圖丙中電壓表選用小量程,分度值為0.1V,示數為2V,小于燈的額定電壓2.5V,應增大燈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應減小變阻器的電壓。由分壓原理,應減小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大小,故滑片向左移動,直到電壓表示數為額定電壓2.5V;④當電壓表示數為2.5V時,電流表示數為0.3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P=UI=2.5V×0.3A=0.75W。25.截至我國2025年,我國糖尿病患者達到1.48億,為研究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某組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將15 只獼猴進行適應性飼喂2周后,隨機分為甲、乙兩組,后續處理如表所示,過程 甲組:糖尿病模型組 (10只) 乙組:正常組、5只)創建糖尿病模型 飼喂 高糖、高脂的飼料喂養4周 ____ ____處理 靜脈注射糖尿病誘導劑 不做處理采血 3天后空腹采血,每周2次,連續12周 空腹采血 (同甲組)探索治療方法 處理 A 組:5只獼猴注射適量的干細胞懸液 B組:5只獼猴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 不做處理采血 注射后第1、6周空腹采血 空腹采血(同甲組)(說明:糖尿病誘導劑的主要作用是破壞獼猴體內的胰島細胞。)(1)該實驗的目的是 ;(2)請將表格中 處補充完整: ;(3)實驗中主要檢測的血液指標是血糖和 等物質的含量變化;(4)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 組。【答案】(1)探索治療糖尿病的方法(2)等量正常的飼料喂養四周(3)胰島素(4)乙組(正常組)和B組(生理鹽水對照組)【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確定該實驗的目的;(2)根據對照實驗的要求分析解答;(3)血糖水平是糖尿病的主要指標,而胰島素水平的變化可以反映胰島細胞的功能狀態。(4)對照組中探究的因素沒有改變。【解答】 (1)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索治療糖尿病的方法,特別是通過使用干細胞懸液來治療糖尿病。(2)表格中?處的內容為:等量正常的飼料喂養四周。這是為了確保除了糖尿病誘導劑外,其他條件對兩組動物的影響是一致的。(3)實驗中主要檢測的血液指標是血糖和胰島素等物質的含量變化。(4)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乙組(正常組)和B組(生理鹽水對照組)。乙組作為正常對照組,用來與糖尿病模型組比較,而B組則用來評估干細胞懸液治療的特異性效果。26.為增加趣味性,游樂場現在推出如圖甲所示的組合式滑梯,各個滑梯的高度都有所不同,小朋友從不同的滑梯滑至底端時的快慢也不同,速度快的甚至會沖出滑梯甩在沙坑里。 那么:人沿滑梯至底端時速度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小明很感興趣,他猜想:可能與人開始下滑的起點高度有關。小明用木塊、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硬紙板、墊塊進行模擬實驗,如圖乙所示。將紙板較粗糙的一面向上,一端搭在墊塊上,另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模擬滑梯。用紙板上從靜止開始下滑的木塊模擬人,通過觀察木塊在水平桌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反映木塊滑至底端O點時速度的大小,距離越長表明速度越大。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若釋放后木塊在原位置仍保持靜止,是因為木塊受到沿紙板向 的摩擦力;(2)解決上述問題后繼續探究。從紙板頂端由靜止釋放木塊,木塊運動至桌面上的M點,如圖丙①所示;從紙板中部由靜止釋放木塊,木塊運動至桌面上的N點.如圖丙②所示。比較木塊兩次在桌面上的運動距離,可以得出結論:木塊沿紙板下滑的起點越高, ;(3)根據上述探究,小明認為,要保證人不因速度過大沖出滑梯,設計時可以考慮在滑梯底端再連接一段水平方向放置的滑梯,結合上述實驗現象和所學物理知識說明這樣設計的理由: 。(4)利用上述器材,你還能探究 對“人沿滑梯至底端時速度的大小”是否有影響。【答案】(1)上(2)滑至底端時速度越大(3)人在滑梯上受到較大的摩擦力,克服摩擦力做功,將動能轉化為內能,使得速度減小。(4)紙板的傾斜角度【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斜面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 (1)摩擦力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或相等運動趨勢相反;(2)根據滑行的距離分析速度大小;(3)克服摩擦力做功,將動能轉化為內能;(4) 結合坐滑梯的經歷可知,能會影響人沿滑梯下滑的快慢有滑梯的粗糙程度、滑梯的傾斜程度、滑梯的高度,據此分析解答。【解答】 (1)若釋放后木塊保持靜止,木塊相對于斜面有向下運動的趨勢,因而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2)解決上述問題后繼續探究。如圖丙①所示,從紙板頂端釋放木塊,木塊運動至桌面上的M點;如圖丙②所示,從紙板中部釋放木塊,木塊運動至桌面上的N點。比較木塊兩次在桌面上的運動距離,速度大的動能大,克服摩擦力做功做,可以得出結論:木塊沿紙板下滑的起點越高,滑至底端時速度越大。(3)根據上述探究,小明認為,要保證人不因速度過大沖出滑梯,設計時可以考慮在滑梯底端再連接一段水平方向放置的滑梯,人在滑梯上受到較大的摩擦力,克服摩擦力做功,將動能轉化為內能,使得速度減小。(4)利用上述器材,第一次讓紙板的傾斜角度較小,第二次讓紙板的傾斜角度較大,讓木塊從斜面上相同高度下滑,可以探究傾斜程度對“人沿滑梯至底端時速度的大小”是否有影響。27.夏季游湖活動中,有一組學生被湖底不斷冒出的氣泡吸引,好奇的收集了一袋氣體。為確定氣體的組成,同學們進行了以下探究過程。【提出猜想】收集的氣體中可能含有CH 、CO2、CO和H2O【查閱資料】CO+CuO Cu+CO2 CH +4CuO 4Cu+CO2+2H2O【設計方案】小組的同學經過討論,設計方案如上圖所示。【討論與交流】(1)該系列裝置還缺少尾氣處理裝置,寫出一種你認為可行的尾氣處理方法 ;(2)在方框內選用下列裝置進行某些氣體成分的驗證和吸收,請按連接順序寫出你選的裝置 ;(3)正確連接各裝置,加熱C后,若D中出現白色粉末變藍現象,則原混合氣體中一定有 ;(4)小組同學根據以上實驗方案,對D、E裝置在實驗前后的質量進行稱量,數據計入下表中: 反應前 反應后D裝置 100g 103.6gE 裝置 120g 126.6g你認為根據上述數據計算后,能否得出原氣體中含有CO的結論,并簡要分析: 。【答案】(1)點燃或用氣球收集(2)②①③(3)甲烷(4)能,理由是:CH4與CuO反應,生成3.6g水的同時會生成4.4g二氧化碳,而E增重6.6g,說明有CO與CuO反應生成了2.2gCO2,因此,原氣體中含有CO。【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解析】【分析】 (1)根據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進行分析。(2)根據在氣體鑒別時應該先檢驗水,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以防止后續對一氧化碳、甲烷的檢驗進行分析。(3)根據無水硫酸銅性質分析;(4)根據CH4與CuO反應,生成3.6g水的同時會生成4.4g水,而E增重6.6g,進行分析。【解答】 (1)尾氣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用點燃的方法處理尾氣或或用氣球收集;(2)在氣體鑒別時應該先檢驗水,所以第一個放2無水硫酸銅,若有水則無水硫酸銅變藍,再放1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3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以防止后續對一氧化碳、甲烷的檢驗,即選擇的裝置和連接順序為②①③;(3)甲烷與氧化銅反應生成水,若加熱C后,D中出現白色粉末變藍現象,則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甲烷;(4)根據表格可知,CH4與CuO反應,生成3.6g水的同時會生成4.4g二氧化碳,而E增重6.6g,說明有CO與CuO反應生成了2.2gCO2,因此,原氣體中含有CO。28.小樂家的水族箱,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偏低而影響了水草的正常生長。為解決此問題,小樂開展了如下研究:【市場調查】小樂發現市場上有如圖甲所示的二氧化碳氣體補給器出售,給該補給器連接氣體細化器后就可向水族箱的水中補充二氧化碳氣體,其結構示意圖如圖乙所示。【自制補給器】小樂研究了市售的二氧化碳氣體補給器后,自制補給器,部分設計如圖丙所示。(1)如果小樂在自制補給器所用酸液是稀鹽酸,則產生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在如圖丙所示的計泡器的虛線框中補全導管(在答題卡相應位置畫出) ;將氣體細化器連接在自制補給器的右側導管上后,應將氣體細化器置于水族箱的 處;(選填①或②或③)(3)依據如下評價量表,對照指標二對小樂的自制補給器寫出評價等級及依據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反應安全,且可控 反應安全,但不可控 反應有較大安全隱患指標二 氣體能直接排出且速度可以觀測 氣體能直接排出但速度無法觀測 氣體無法排出【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2);③(3)優秀【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2)根據實驗目的以及裝置的特點來分析;(3)根據自制補給器的特點來分析。【解答】(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2)圖丙所示的計泡器中長管要伸入液面以下,如下圖所示:將氣體細化器連接在自制補給器的右側導管上后,應將氣體細化器置于水族箱的③處,這樣可使二氧化碳更容易溶于水中,避免大量逸出。(3) 在裝置丙中,二氧化碳氣體的制備采用了啟普發生器原理,采用了記泡器裝置,故氣體能直接排出且速度可以觀測,故指標二等級評價為優秀。29.王明是黑龍江省漠河市北極鎮某學校學生,他體育中考模擬測試中進行了長跑測試、定點籃球、仰臥起坐等,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長跑測試時,聽到發令槍響王明立即起跑,該反射屬于 反射。(2)在短時間王明做大量的仰臥起坐后,第二天腹部很酸痛,是因為生成了 。(3)測試后當天晚上發生絢爛的北極光,紅綠交替異常美麗,這種現象與太陽風有直接關系,而太陽風發生在太陽的的 層。【答案】(1)條件(2)乳酸(3)日冕【知識點】動物的呼吸作用;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 (1)條件反射指在一定條件下,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系,條件反射為后天形成;(2) 人體在突然的劇烈運動時,由于肌肉耗氧量的增加而處于相對缺氧狀態,使得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一旦形成乳酸堆積,人就會感覺酸痛;(3)根據太陽的結構和活動的知識解答。【解答】(1) 長跑測試時,聽到發令槍響王明立即起跑,該反射屬于條件反射;(2) 在短時間王明做大量的仰臥起坐后,第二天腹部很酸痛,是因為生成了乳酸;(3) 測試后當天晚上發生絢爛的北極光,紅綠交替異常美麗,這種現象與太陽風有直接關系, 而太陽風發生在日冕層。30.在中考復習期間,小科發現許多生物實驗中經常會用到碘液。例如:實驗一:驗證綠葉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實驗二:探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水解作用;實驗三:觀察和解剖玉米種子結構· 實驗四: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等。(1)以上四個實驗中,碘液在實驗 中(填序號)所發揮的作用與其他三個實驗不同。(2)小科對碘液很感興趣,嘗試自己配置碘液,配置步驟如下:①先將10毫升蒸餾水加到燒杯中,投入10克碘化鉀溶解;②將5克碘(I2)加入到碘化鉀溶液中攪拌均勻;③再逐漸加入高濃度酒精不斷攪拌使碘溶解,最終得到所需要的溶液;④將碘液密封、遮光保存。請問:小科在完成第①步驟后,所得碘化鉀溶液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3)碘液需要遮光保存,主要是防止其中的HIO(次碘酸)發生分解反應:請問:若放出0.64克氧氣,說明已有多少克HIO分解 (假設氧氣全部來自次碘酸分解)【答案】(1)四(2)50%(3)解:設分解的次碘酸的質量為x,296 32x 0.64g;解得:x=5.92g。【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碘液在不同實驗中的作用解答;(2)溶質質量分數=;(3)根據次碘酸分解的方程式計算參加反應的次碘酸的質量即可。【解答】(1) 實驗一:驗證綠葉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實驗二:探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三:觀察和解剖玉米種子結構,碘液在實驗中發揮的作用均是驗證淀粉的存在與否。而實驗四: 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時,滴加碘液染色的目的是細胞染上顏色便于觀察,使實驗結果更明顯,因此以上四個實驗中,碘液在實驗四所發揮的作用與其他三個實驗不同。(2)10mL水的質量為10g,加入10g碘化鉀后,它的溶質質量分數:。31.創新小組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彈簧測力計(已校零)和帶懸掛細線的溢水杯(定制),自制液體密度快速測量儀。其說明書如虛線框內容所示。問:液體密度快速測量儀使用說明書①豎直懸掛測力計、液體密度快速測量儀,如圖甲、乙所示; ②液體密度快速測量儀上掛上空桶,此時記為0 kg/m3, 以此為依據將所有甲圖數據對應修改成均勻的密度數據; ③向溢水杯內緩緩倒入待測液體,直至溢水目有液體溢出,即認為溢水杯裝滿液體; ④讀出測量儀指針所指的密度值,即為待測液體的密度, 如圖丙:液體的密度為(1)據題意可知,溢水杯受到重力大小為 N。(2)溢水杯裝滿該待測液體時,液體的體積是多少 (3)不小心有少量液體從溢杯口流出,若此時就讀數將會導致測量值比真實值 (填“大”或“小”)【答案】(1)1N(2)解:由圖甲乙丙可知,當溢水杯裝滿液體時,丙指針比乙的下降了10小格,則液體的重力為2N,則液體的質量為,由液體的體積為.(3)小【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圖甲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判斷其分度值,再結合圖乙讀數即可;(2)根據甲乙丙三圖可得出液體的重力大小,再利用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求出液體質量,利用密度公式變式求出液體體積;(3)如果溢水杯意外晃動,那么部分液體可能會從溢水口流出,導致溢水杯內剩余的液體重力減小,據此分析作答。【解答】 (1)在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由于彈簧測力計已經校零,在圖乙中,只掛著溢水杯,此時指針下降了5小格,因此溢水杯的重力是1N。(3)如果溢水杯意外晃動,那么部分液體可能會從溢水口流出,導致溢水杯內剩余的液體重力減小,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也會相應減小,這就會導致測量值偏小。32.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家庭電路設計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保障用電安全。請從安全角度回答以下問題。(1)保險絲是由電阻率大、熔點較 (選填“低”或“高”)的鉛銻合金制成的。(2)甲站在干燥凳子上檢修家庭電路中的火線,站在地面上的乙去拉甲,如圖。若同一個人手與腳之間的電阻都為1200Ω,手與手之間的電阻都為1000Ω(不計各接觸處的電阻)請結合表中信息,通過計算說明此時兩人的人體反應具體表現是怎樣的 表:電流值與相應的人體反應電流 (毫安) 人體的反應0.1~0.2 對人體無害,醫院電療時能治病1 麻的感覺10 觸電感覺,但可掙脫30 感到劇痛,神經麻木,呼吸困難,有生命危險100 短時間內心跳停止(3)下圖為電路漏電情景之一(漏電是指電流從墻體、人體、接地線或其他路徑流向地面),當漏電保護器檢測到零線和火線的電流差異達到一定值時迅速自動切斷電路.彌補了斷路器的不足,對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以下情景漏電保護器可能切斷電路的是 。【答案】(1)低(2)短時間內心跳停止(3)乙丙【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熔斷器的作用及保險絲的選擇方法【解析】【分析】(1)根據保險絲的用途和特點解答;(2)根據歐姆定律和表格中的數據進行分析;(3)火線和零線中的電流不相同時,漏電保護器會自動跳閘。【解答】 (1)保險絲是由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組成;(2)由圖可知,通過人體的電流為:;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此時兩人的人體反應為:短時間內心跳停止。(3)甲.閉合開關時,電流從火線經人體到零線,火線電流仍然等于零線電流,漏電保護器不能切斷電路,故甲不符合題意;乙.閉合開關S時,部分電流從火線經人體到大地,通過火線的電流大于零線的電流相等,漏電保護器可能切斷電路,故乙符合題意;丙.閉合開關時,火線的電流分兩部分,一部分流經零線,部分流經地線,通過火線的電流大于通過零線的電流,所以漏電保護器可能切斷電路,故丙符合題意。故選乙丙。33.全球持續變暖不容忽視,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水上漂浮房”來應對,如圖2。 “水上漂浮房”是由可回收的木材、金屬、塑料、布和其他材料做成,總質量1000t左右,這種浮房設有立體農業園,內有肥沃土壤,種有蔬菜,養有家禽等,所需電能由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機提供。(1)從生態學角度分析, “水上漂浮房”上的立體農業園其實是一個 ;這座可移動的家園所受浮力為 N。(2)太陽能電池所需材料之一是硅,我們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在無水、無氧的環境中生產高純硅,如流程圖1,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____。提示:A.H2在本實驗中可重復利用B.流程圖中最后一步硅元素化合價降低C.A的化式是HOD.制備過程要求無水無氧,是防止某些物質與水或氧氣反應(3)“漂浮房”上有太陽能路燈,白天兩塊總面積0.5m2太陽能電池板經光照給蓄電池充電,夜晚供一盞“12V,20W”LED燈照明,若該地太陽光照射地面的功率為 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為20%,則太陽能電池板光8小時,可供一盞“12V,20W”LED燈照多少小時 【答案】(1)生態系統;107(2)C(3)解: 0.5m2范圍內太陽能電池板8h所接受太陽輻射的太陽能轉化成的電能:W=Pt=2.88×106J/(m2 t)×0.5m2×8×20%=2.304×106J;可供一盞“12V,20W”LED燈照明的時間:。【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成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①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空間內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構成的一個生態學功能單位。②根據漂浮條件計算家園受到的浮力。(2) A.根據生產高純硅的流程示意圖可知,鹽酸既是反應物,又是生成物進行分析;B.根據化合物中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C.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進行分析;D.根據氫氣遇到氧氣加熱可能會爆炸,制備過程無水,可能是防止制備過程中某些物質與水反應進行分析;(3) 根據太陽能轉換效率20%即:20%P太=P電,由此計算0.5m2范圍內太陽能電池板8h所接受太陽輻射的太陽能轉化成的電能,根據W=Pt算出照明時間。【解答】(1)①從生態學角度分析, “水上漂浮房”上的立體農業園其實是一個生態系統;②家園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F浮力=G=mg=1000×103kg×10N/kg=107N。(2) A.既是反應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質,可以循環使用,所以可重復使用的物質是H2和HCl,故A正確不合題意;B.反應物中SiHCl3中氫元素顯+1,氯元素顯-1,所以硅元素的化合價為+2;生成物為硅單質,硅元素的化合價為0,硅的化合價降低,故B正確不合題意;C.SiHCl3和氫氣在1084℃的條件下反應生成硅和氯化氫,物質A的化學式為HCl,故A錯誤符合題意;D.氫氣遇到氧氣加熱可能會爆炸,所以制備過程無氧氣,制備過程無水,可能是防止制備過程中某些物質與水反應,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1 / 1浙江省舟山市2025年九年級科學一模試卷1.科學方法中建立模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抽象的、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事物。下列各圖中沒有體現建模思想的是( )A.磁感線B.分子的結構C.手電筒的電路圖D.男/女廁2.科學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安全性是實驗成敗的關鍵,同時也反映了實驗者的科學素養。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B.在水中溶解少量氯化鈉C.證明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D.用膠頭滴管取少量稀鹽酸3.如圖是興趣小組設計的光學指紋鎖模型。當手指按壓在指紋采集面上,指紋經凸透鏡成像在感光組件上,識別系統比對成功后開鎖。下列關于指紋鎖說法正確的是A.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B.和小孔成像原理一樣C.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D.成倒立縮小的實像4.2024年超強臺風“康妮”來襲,舟山市中小學停課,氣象臺發布了多個臺風預警和防護避險通知,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將高樓花盆等物體移除”—————因為放在陽臺的花盆具有較大的動能B.“低洼地區的人員轉移至避災安置場所”——因為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低處流C.“必要時在窗戶上用膠布貼米字圖形”——因為臺風時窗戶外空氣流速大,壓強大D.“不要在廣告牌附近避雨”——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浙江越劇小生陳麗君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和出色的人物塑造能力,迅速成為全網關注的焦點,右圖是陳麗君在表演“拋傘”的瞬間!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傘被傾斜向上拋到最高點時,若突然一切外力同時消失,傘將保持靜止狀態B.拋出傘后,陳麗君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給陳麗君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傘離開陳麗君的手后,傘相對于陳麗君一直處于靜止D.傘在空中運動時,傘的速度發生變化,但慣性不變6.玉米原產于南美洲,顆粒小數量少,人類不斷對其進行改良。中國科學家程相文一生進行玉米新品種選育,通過國家和省級審定玉米新品種14個。下列有關玉米的說法正確的是A.玉米屬于雙子葉植物B.玉米新品種選育之一“雜交培育”,屬于無性生殖C.玉米莖桿高大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D.玉米粒是玉米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7.2025年2月28日前后,從地球的角度看太陽系中的金星、木星、火星、土星、水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連成“一條直線”,呈現罕見的“七星連珠”現象。下列描述符合科學事實的是A.太陽最終會發展成主序星B.月球是因為質量小,所以不屬于行星C.金星不能自行發光D.“七星連珠”預示著災難將要降臨,會對地球會有很大影響8.航天員的艙外服會放有一種藥餅,藥餅的主要成分是與氫氧化鈉性質相似的氫氧化鋰(LiOH)【其它成分不參加反應】。下列關于藥餅說法正確的是A.取部分藥餅溶于水后可以和碳酸鈉反應B.藥餅放在艙外服中,主要作用是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含量C.將藥餅放入稀鹽酸中,液體溫度降低D.取少量藥餅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會變紅色9.甲為顯微鏡結構,乙為高倍鏡下觀察到的葉的表皮物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調節顯微鏡焦距,先使鏡筒上 眼睛注視QB.甲圖:Q是國鏡,可以通過螺旋使它安裝在顯微鏡上C.乙圖:B是保衛細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D.乙圖:通過C結構可以放出氧氣10.20℃時,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克甲、乙、丙三種純凈物(不含結晶水,不與水反應),充分溶解后結果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是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飽和溶液B.用玻璃棒攪拌甲溶液,溶液中的溶質質量會增加C.此刻各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關系:甲>內>乙D.升高溫度,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11.近年來,隨著舟山生態環境的逐步向好,很多新物種被發現。如:火爆生物界的“普陀綠僵菌”、 “普陀鵝耳櫪” “舟山陸蛙”、 “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等。小舟為這四種生物繪制了二歧分類檢索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普陀綠僵菌”屬于植物B.甲代表的生物是“舟山陸蛙”C.“普陀鵝耳櫪”獲取營養的方式是自養D.中華鳳頭燕鷗的結構層次從小到大:細胞、 組織、器官、生物體12.下圖所示的四個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一定量的水,通過電解水的裝置電解B.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至正好完全反應C.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至過量D.一瓶濃鹽酸和一瓶濃硫酸,在實驗室中敞口放置一定時間13.2024年冬季,我國多地出現流感高水平流行。鼻腔流感疫苗為3-17歲孩童帶來福音,使用時無需注射只需鼻噴,就可以在7天后得到保護。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A.鼻噴藥物通過血液循環,最先到達心臟的右心房B.噴鼻腔流感疫苗后,就再也不會得流感了C.鼻噴流感疫苗在免疫反應中相當于抗原D.流感高發期,教室經常開窗通風,屬于預防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14.在化學實驗中,實驗方案的設計往往決定實驗的成敗。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酒精和水 用扇聞法聞氣味B 分離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 利用磁鐵吸引、分離C 除去 CO2氣體中的CO 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碳粉D 比較鎂、鐵、銀的金屬活動性 取樣,分別加入等質量、同濃度的稀硫酸A.A B.B C.C D.D15.(2024·溫州模擬)為了便于駕駛員觀察對應機動車道的信號燈指示狀態,許多十字路口都安裝了懸臂式紅綠燈。下列懸臂式紅綠燈設計中,螺釘對支架底座的壓力最小的是( )A. B.C. D.16.清晨,小明發現:個別植物的葉片邊緣有水珠,大顆大顆的水珠晶瑩剔透,特別有趣。如圖所示。(1)很多人認為這些水珠是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形成的。 (填寫物態變化名稱)(2)小明分析:當土壤溶液質量分數 植物的根毛細胞液質量分數時(填“大平” “小于”或“等于”)根毛細胞會吸水.水會沿著導管向上運輸……他猜測:植物“吐出的 水”來自土壤。(3)這些植物“吐水”現象不是偶然,是長期的 的結果。17.在埃塞俄比亞東北部的達洛爾火山,有一片“鮮艷的黃色”如花朵般在大地上蔓延如圖。(1)埃塞俄比亞地理位置在 火山帶。(2)這些黃色物質主要成分是硫磺,其中還含有 Na、O等元素,這些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 。(3)在火山附近.最可能找到的巖石種類是下列的____。A.可能有化石B.有層狀結構C.有氣孔構造18.食物中含有多種營養素,很多營養素是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但過量食用,對人體也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1)魚肉中富含蛋白質,進食以后食物中的蛋白質最終被消化成氨基酸,在 部位(填器官名稱)被吸收到血液中。(2)攝入過量蛋白質后,部分蛋白質會在肝細胞內分解成尿素。尿素隨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腎小球的 作用進入原尿。原尿中的尿素流經腎小管時則不能被重吸收,從而隨尿液排出體外。因此,過量攝入高蛋白食品會加重肝、腎等器官的負擔。19.暑假,小明坐飛機來到夢寐已久的高原之城———拉薩。(1)若飛機正在爬升,飛機上方的氣體流動速度大于飛機下方,所以使飛機上方的氣體壓強 飛機下方(填“大于”或“小于”)。(2)到拉薩之后,他戴的手環顯示“心率”明顯增加,這個“心率”的數值與 搏動有關(填“動脈”或“靜脈”)。(3)小明參觀了西藏壯麗恢弘的“藏木水電站”如右圖。水電站兩側地勢險峻,這是地球 作用的結果。 (填“內力”、 “外力”或“內力和外力共同”)20.某工程隊用滑輪組將重為120N的物體勻速提起(將滑輪簡化成甲)在5s內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3m,圖乙是工人的拉力F與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的關系圖象(不計繩重和摩擦)(1) 物體上升的速度是 m/s。(2)圖乙面積表示的意義 。21.有些糖廠用淀粉作原料進行工業制糖,其基本技術是調整溫度來影響淀粉酶的活性。下圖1表示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下圖2表示一定量淀粉酶在催化淀粉水解為麥芽糖時,溫度對麥芽糖產量的影響。(1)由圖1可知,淀粉酶催化該反應的最適溫度在 左右。(2)結合圖1分析圖2中曲線,AO段表示 。22.小亮同學在學習了“電和磁”的知識后,用甲、乙兩個直流電動機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閉合開關S后甲開始轉動,同時用皮帶帶動乙轉動,小燈泡發光。在此過程中,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是 (選填“甲'或“乙”),如果要使甲的轉動方向與原來相反,可采取的措施是 。23.在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后,得到鹽酸與氯化鈣的混合溶液, 興趣小組對此混合溶液繼續進行探究。他們往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溶液。(1)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圖甲中 ce段pH值不變的原因 。(2)d點對應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 。(3)請在圖乙中畫出生成的氯化鈉質量隨加入的碳酸鈉溶液質量的變化曲線。24.小樂酷愛科學,平時就喜歡對各種自然現象質疑,并自己做實驗進行論證,此刻他準備探究小燈泡的電功率的相關知識。(1)對于猜想 “小燈泡的電功率與電壓有關,電壓越大,功率越大”,小樂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來驗證。則支持該結論的實驗現象是 ;(2)為了測定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的額定電功率,小樂進行如下操作:①按圖乙所示連接電路并將滑動變阻器調到阻值最大。②實驗前檢查電流表如圖丙,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③解決問題之后,小樂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某一位置,電壓表示數如圖丁所示,此時為了測定小燈泡額定功率,小樂接下來的操作是 ;④當電壓表示數是額定電壓,電流表示數為0.3安.根據P=UI最終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25.截至我國2025年,我國糖尿病患者達到1.48億,為研究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某組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將15 只獼猴進行適應性飼喂2周后,隨機分為甲、乙兩組,后續處理如表所示,過程 甲組:糖尿病模型組 (10只) 乙組:正常組、5只)創建糖尿病模型 飼喂 高糖、高脂的飼料喂養4周 ____ ____處理 靜脈注射糖尿病誘導劑 不做處理采血 3天后空腹采血,每周2次,連續12周 空腹采血 (同甲組)探索治療方法 處理 A 組:5只獼猴注射適量的干細胞懸液 B組:5只獼猴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 不做處理采血 注射后第1、6周空腹采血 空腹采血(同甲組)(說明:糖尿病誘導劑的主要作用是破壞獼猴體內的胰島細胞。)(1)該實驗的目的是 ;(2)請將表格中 處補充完整: ;(3)實驗中主要檢測的血液指標是血糖和 等物質的含量變化;(4)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 組。26.為增加趣味性,游樂場現在推出如圖甲所示的組合式滑梯,各個滑梯的高度都有所不同,小朋友從不同的滑梯滑至底端時的快慢也不同,速度快的甚至會沖出滑梯甩在沙坑里。 那么:人沿滑梯至底端時速度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小明很感興趣,他猜想:可能與人開始下滑的起點高度有關。小明用木塊、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硬紙板、墊塊進行模擬實驗,如圖乙所示。將紙板較粗糙的一面向上,一端搭在墊塊上,另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模擬滑梯。用紙板上從靜止開始下滑的木塊模擬人,通過觀察木塊在水平桌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反映木塊滑至底端O點時速度的大小,距離越長表明速度越大。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若釋放后木塊在原位置仍保持靜止,是因為木塊受到沿紙板向 的摩擦力;(2)解決上述問題后繼續探究。從紙板頂端由靜止釋放木塊,木塊運動至桌面上的M點,如圖丙①所示;從紙板中部由靜止釋放木塊,木塊運動至桌面上的N點.如圖丙②所示。比較木塊兩次在桌面上的運動距離,可以得出結論:木塊沿紙板下滑的起點越高, ;(3)根據上述探究,小明認為,要保證人不因速度過大沖出滑梯,設計時可以考慮在滑梯底端再連接一段水平方向放置的滑梯,結合上述實驗現象和所學物理知識說明這樣設計的理由: 。(4)利用上述器材,你還能探究 對“人沿滑梯至底端時速度的大小”是否有影響。27.夏季游湖活動中,有一組學生被湖底不斷冒出的氣泡吸引,好奇的收集了一袋氣體。為確定氣體的組成,同學們進行了以下探究過程。【提出猜想】收集的氣體中可能含有CH 、CO2、CO和H2O【查閱資料】CO+CuO Cu+CO2 CH +4CuO 4Cu+CO2+2H2O【設計方案】小組的同學經過討論,設計方案如上圖所示。【討論與交流】(1)該系列裝置還缺少尾氣處理裝置,寫出一種你認為可行的尾氣處理方法 ;(2)在方框內選用下列裝置進行某些氣體成分的驗證和吸收,請按連接順序寫出你選的裝置 ;(3)正確連接各裝置,加熱C后,若D中出現白色粉末變藍現象,則原混合氣體中一定有 ;(4)小組同學根據以上實驗方案,對D、E裝置在實驗前后的質量進行稱量,數據計入下表中: 反應前 反應后D裝置 100g 103.6gE 裝置 120g 126.6g你認為根據上述數據計算后,能否得出原氣體中含有CO的結論,并簡要分析: 。28.小樂家的水族箱,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偏低而影響了水草的正常生長。為解決此問題,小樂開展了如下研究:【市場調查】小樂發現市場上有如圖甲所示的二氧化碳氣體補給器出售,給該補給器連接氣體細化器后就可向水族箱的水中補充二氧化碳氣體,其結構示意圖如圖乙所示。【自制補給器】小樂研究了市售的二氧化碳氣體補給器后,自制補給器,部分設計如圖丙所示。(1)如果小樂在自制補給器所用酸液是稀鹽酸,則產生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在如圖丙所示的計泡器的虛線框中補全導管(在答題卡相應位置畫出) ;將氣體細化器連接在自制補給器的右側導管上后,應將氣體細化器置于水族箱的 處;(選填①或②或③)(3)依據如下評價量表,對照指標二對小樂的自制補給器寫出評價等級及依據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反應安全,且可控 反應安全,但不可控 反應有較大安全隱患指標二 氣體能直接排出且速度可以觀測 氣體能直接排出但速度無法觀測 氣體無法排出29.王明是黑龍江省漠河市北極鎮某學校學生,他體育中考模擬測試中進行了長跑測試、定點籃球、仰臥起坐等,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長跑測試時,聽到發令槍響王明立即起跑,該反射屬于 反射。(2)在短時間王明做大量的仰臥起坐后,第二天腹部很酸痛,是因為生成了 。(3)測試后當天晚上發生絢爛的北極光,紅綠交替異常美麗,這種現象與太陽風有直接關系,而太陽風發生在太陽的的 層。30.在中考復習期間,小科發現許多生物實驗中經常會用到碘液。例如:實驗一:驗證綠葉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實驗二:探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水解作用;實驗三:觀察和解剖玉米種子結構· 實驗四: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等。(1)以上四個實驗中,碘液在實驗 中(填序號)所發揮的作用與其他三個實驗不同。(2)小科對碘液很感興趣,嘗試自己配置碘液,配置步驟如下:①先將10毫升蒸餾水加到燒杯中,投入10克碘化鉀溶解;②將5克碘(I2)加入到碘化鉀溶液中攪拌均勻;③再逐漸加入高濃度酒精不斷攪拌使碘溶解,最終得到所需要的溶液;④將碘液密封、遮光保存。請問:小科在完成第①步驟后,所得碘化鉀溶液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3)碘液需要遮光保存,主要是防止其中的HIO(次碘酸)發生分解反應:請問:若放出0.64克氧氣,說明已有多少克HIO分解 (假設氧氣全部來自次碘酸分解)31.創新小組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彈簧測力計(已校零)和帶懸掛細線的溢水杯(定制),自制液體密度快速測量儀。其說明書如虛線框內容所示。問:液體密度快速測量儀使用說明書①豎直懸掛測力計、液體密度快速測量儀,如圖甲、乙所示; ②液體密度快速測量儀上掛上空桶,此時記為0 kg/m3, 以此為依據將所有甲圖數據對應修改成均勻的密度數據; ③向溢水杯內緩緩倒入待測液體,直至溢水目有液體溢出,即認為溢水杯裝滿液體; ④讀出測量儀指針所指的密度值,即為待測液體的密度, 如圖丙:液體的密度為(1)據題意可知,溢水杯受到重力大小為 N。(2)溢水杯裝滿該待測液體時,液體的體積是多少 (3)不小心有少量液體從溢杯口流出,若此時就讀數將會導致測量值比真實值 (填“大”或“小”)32.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家庭電路設計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保障用電安全。請從安全角度回答以下問題。(1)保險絲是由電阻率大、熔點較 (選填“低”或“高”)的鉛銻合金制成的。(2)甲站在干燥凳子上檢修家庭電路中的火線,站在地面上的乙去拉甲,如圖。若同一個人手與腳之間的電阻都為1200Ω,手與手之間的電阻都為1000Ω(不計各接觸處的電阻)請結合表中信息,通過計算說明此時兩人的人體反應具體表現是怎樣的 表:電流值與相應的人體反應電流 (毫安) 人體的反應0.1~0.2 對人體無害,醫院電療時能治病1 麻的感覺10 觸電感覺,但可掙脫30 感到劇痛,神經麻木,呼吸困難,有生命危險100 短時間內心跳停止(3)下圖為電路漏電情景之一(漏電是指電流從墻體、人體、接地線或其他路徑流向地面),當漏電保護器檢測到零線和火線的電流差異達到一定值時迅速自動切斷電路.彌補了斷路器的不足,對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以下情景漏電保護器可能切斷電路的是 。33.全球持續變暖不容忽視,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水上漂浮房”來應對,如圖2。 “水上漂浮房”是由可回收的木材、金屬、塑料、布和其他材料做成,總質量1000t左右,這種浮房設有立體農業園,內有肥沃土壤,種有蔬菜,養有家禽等,所需電能由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機提供。(1)從生態學角度分析, “水上漂浮房”上的立體農業園其實是一個 ;這座可移動的家園所受浮力為 N。(2)太陽能電池所需材料之一是硅,我們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在無水、無氧的環境中生產高純硅,如流程圖1,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____。提示:A.H2在本實驗中可重復利用B.流程圖中最后一步硅元素化合價降低C.A的化式是HOD.制備過程要求無水無氧,是防止某些物質與水或氧氣反應(3)“漂浮房”上有太陽能路燈,白天兩塊總面積0.5m2太陽能電池板經光照給蓄電池充電,夜晚供一盞“12V,20W”LED燈照明,若該地太陽光照射地面的功率為 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為20%,則太陽能電池板光8小時,可供一盞“12V,20W”LED燈照多少小時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可指根據實驗、圖樣放大或縮小而制作的樣品,一般用于展覽或實驗或鑄造機器零件等用的模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磁感線模型、分子結構模型和電路圖都是模型,故A、B、C不合題意;男女廁所標志為符號,故D符合題意。故選D。2.【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解答】 A.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導管口應該放入一團棉花,且試管口略微向下傾斜,故A錯誤;B.在水中溶解少量氯化鈉,不能在量筒中進行,故B錯誤;C.將二氧化碳倒入燒杯中,下面的蠟燭先熄滅,證明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故C正確;D.用膠頭滴管取少量稀鹽酸時,滴管不能導致,避免藥液腐蝕膠囊,故D錯誤。故選C。3.【答案】D【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分析判斷。【解答】 當手指按壓在指紋采集面上, 指紋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4.【答案】B【知識點】重力及其方向;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解析】【分析】A.物體由于被舉高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B.根據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判斷;C.根據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判斷;D.注意雷擊對人的影響即可。【解答】 A.“將高樓花盆等物體移除”—————因為放在陽臺的花盆具有較大的重力勢能,故A錯誤;B.“低洼地區的人員轉移至避災安置場所”——因為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低處流,故B正確;C.“必要時在窗戶上用膠布貼米字圖形”——因為臺風時窗戶外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故C錯誤;D.“不要在廣告牌附近避雨”——是因為高大的廣告牌可能招到雷擊,故D錯誤。故選B。5.【答案】D【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牛頓第一定律;慣性【解析】【分析】A.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判斷;B.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和兩個物體上;C.根據脫手后的傘的運動狀態判斷;D.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解答】 A.傘被傾斜向上拋到最高點時,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為零,若突然一切外力同時消失,傘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A錯誤;B.拋出傘后,陳麗君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給陳麗君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C.傘離開陳麗君的手后,傘相對于陳麗君一直處于運動狀態,故C錯誤;D.傘在空中運動時,傘的速度發生變化,但質量不先,則慣性不變,故D正確。故選D。6.【答案】C【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基因工程;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解析】【分析】A.根據玉米種子子葉的片數判斷;B. 有性生殖是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種子繁殖后代。無性生殖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組織培養等;C.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D.根據生物構成的知識判斷。【解答】 A.玉米種子具有一片子葉,故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故A錯誤;B.玉米新品種選育之一“雜交培育”,經過了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屬于有性生殖,故B錯誤;C.通常基因是包含遺傳信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可見,玉米莖稈高大、顆粒飽滿等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故C正確;D.玉米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不是系統,故D錯誤。故選C。7.【答案】C【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A.根據對宇宙和天體的認識判斷;B.圍繞恒星公轉的為行星,圍繞行星公轉的為衛星;C.根據金星是否發光判斷;D.根據對天文現象的認識判斷。【解答】 A.太陽最終會發展成白矮星,故A錯誤;B.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因此為衛星,故B錯誤;C.金星不能自行發光,它自能反射太陽光,故C正確;D.“七星連珠”和災難之間沒有必然聯系,故D錯誤。故選C。8.【答案】B【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A.根據堿的化學性質判斷;B.根據堿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判斷;C.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放熱判斷;D.根據酸性指示劑的性質判斷。【解答】 A.氫氧化鋰為堿,不和碳酸鈉反應,故A錯誤;B.氫氧化鋰和二氧化碳反應,因此藥餅放在艙外服中,主要作用是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含量,故B正確;C.將藥餅放入稀鹽酸中,會向外放熱,因此液體溫度升高,故C錯誤;D.取少量藥餅溶于水,溶液呈堿性,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會變藍色,故D錯誤。故選B。9.【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葉的形態結構【解析】【分析】A.根據顯微鏡的調節方法判斷;B.靠近眼睛的為目鏡,靠近物體的為物鏡;C.根據保衛細胞的功能判斷;D.根據氣孔的用途判斷。【解答】 A.甲圖:調節顯微鏡焦距時,先使鏡筒上下移動,眼睛注視著物鏡,故A錯誤;B.甲圖:Q是物鏡,可以通過螺旋使它安裝在顯微鏡上,故B錯誤;C.乙圖:B是保衛細胞,其中含有葉綠體,也能進行光合作用,故C錯誤;D.乙圖:通過C氣孔可以放出氧氣,故D正確。故選D。10.【答案】A【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A.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如果沒有未溶的晶體,那么可能飽和;B.攪拌不會改變溶解度;C.溶質質量分數=;D.根據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判斷。【解答】 A.20℃時,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克甲、乙、丙三種純凈物,充分溶解后,甲中不溶解的物質最多,丙其次,乙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甲、丙一定是飽和溶液,乙可能是恰好飽和的溶液,即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飽和溶液,故A正確;B.若乙溶液中有晶體析出,可能是采用的改變溫度至恰好飽和的方法,此時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B錯誤;C.溶劑質量相等,溶解的溶質質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是乙>丙>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乙>丙>甲,故C錯誤;D.無法確定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變化趨勢,升高溫度,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一定變大,故選D錯誤。故選A。11.【答案】C【知識點】結構與層次;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解析】【分析】A.根據“無脊椎骨”分析;B.根據甲的特征判斷;C.自養和異養的主要區別在于能否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D.根據動物的結構層次判斷。【解答】 A.根據“無脊椎骨”可知,“普陀綠僵菌”屬于動物,故A錯誤;B.甲代表的生物“體溫恒定,體表有羽毛”,則為中華鳳頭燕鷗,故B錯誤;C.“普陀鵝耳櫪”能進行光合作用,制取有機物,則獲取營養的方式是自養,故C正確;D.中華鳳頭燕鷗的結構層次從小到大:細胞、 組織、器官、系統、生物體,故D錯誤。故選C。12.【答案】D【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A.根據電解水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是1:8分析;B.根據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水分析;C.氫氧化鋇溶液和硫酸能生成難溶于水且難溶于酸的沉淀;D.根據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濃硫酸能夠吸水分析。【解答】 A.電解水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是1:8,故A不合題意;B.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會生成水,所以水的質量會增加,故B不合題意;C.當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完全反應后,沉淀質量不改變,最后該有一段水平線,故C不合題意;D.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則質量減小;濃硫酸能夠吸水,則質量增大,故D符合題意。故選D。13.【答案】C【知識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人體血液循環模型【解析】【分析】A.根據血液循環的知識判斷;B.根據病毒的變異分析;C.根據抗原的定義判斷;D.根據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判斷。【解答】 A.鼻噴是將藥液霧化成霧狀小液滴,通過呼吸系統使藥物進入病人的循環系統中,該藥物吸入→肺泡→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即首先進入心臟的左心房,故A錯誤;B. 噴鼻劑型的流感疫苗,雖然是一種方便的接種方式,但它并不能提供終身免疫。這是因為流感病毒具有高度變異性,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與疫苗所針對的病毒株有所不同,故B錯誤;C.疫苗是用滅活或者減毒的病毒制成的,疫苗進入體內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注入人體的鼻腔流感疫苗在免疫反應中屬于抗原,故C正確;D.在流感高發時期,應經常打開門窗進行通風,這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故D錯誤。故選B。14.【答案】C【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物質的鑒別、推斷;混合物的分離方法(過濾、蒸發、結晶)【解析】【分析】A.根據酒精具有特殊氣味,水沒有氣味進行分析。B.根據磁鐵能夠吸引鐵粉進行分析。C.根據二氧化碳與灼熱的炭粉反應生成一氧化碳進行分析。D.根據反應劇烈程度進行分析。【解答】 A.酒精具有特殊氣味,水沒有氣味,可以鑒別,故A正確不合題意;B.磁鐵能夠吸引鐵粉,從而能夠分離鐵粉和銅粉,故B正確不合題意;C.二氧化碳與灼熱的炭粉反應生成一氧化碳,除去了主要物質,故C錯誤符合題意;D.取樣,加入等質量、同濃度的稀硫酸,反應最劇烈的是鎂,反應較為緩慢的是鐵,不反應的是銀,故可以比較鎂、鐵、銀的金屬活動性,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15.【答案】D【知識點】杠桿中最小力問題【解析】【分析】主要考查杠桿的平衡條件,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 = F2L2 進行分析。【解答】紅綠燈指示牌與橫桿的重心位置距離支點越近,則螺釘對底座的壓力越小,四個選項中, D選項的紅綠燈指示牌與橫桿的中心位置距離最近。故答案為:D。16.【答案】(1)液化(2)小于(3)適應環境【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1)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2) 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時會吸水,反之會放水;(3)生物和環境之間存在相互適應的關系。【解答】(1) 很多人認為這些水珠是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當土壤溶液質量分數小于植物的根毛細胞液質量分數,根毛細胞會吸水;(3)這些植物“吐水”現象不是偶然,是長期的適應環境的結果。17.【答案】(1)東非大裂谷(2)質子數不同(3)C【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巖石的類型;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分析埃塞俄比亞所處的火山帶;(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統稱;(3) 常見的巖漿巖有花崗巖、玄武巖等;常見的沉積巖有石灰巖、砂巖和頁巖等;常見的變質巖有大理巖、板巖、石英巖、片麻巖等。沉積巖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常含有化石;侵入巖結晶度好,晶體顆粒較大;噴出巖具有氣孔構造;變質巖具有片理構造,重結晶作用明顯。【解答】(1)埃塞俄比亞地理位置在東非大裂谷火山帶上;(2) 這些黃色物質主要成分是硫磺,其中還含有 Na、O等元素,這些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質子數不同;(3) 火山噴發形成的巖石為噴出巖,噴出巖常有礦物晶體顆粒和氣孔構造,有層狀結構和化石的沉積巖的特點,故BC正確,而A錯誤。故選BC。18.【答案】(1)小腸(2)過濾【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1)根據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知識解答;(2)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攝入過量蛋白質后,部分蛋白質會在肝細胞內分解成尿素。尿素隨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腎小球的過濾(濾過)作用進入原尿。原尿中的尿素流經腎小管時則不能被重吸收,從而隨尿液排出體外。因此,過量攝入高蛋白食品會加重肝、腎等器官的負擔。【解答】 (1)蛋白質在胃中開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進入小腸,在小腸中腸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變成氨基酸,在小腸被吸收到血液中。(2)攝入過量蛋白質后,部分蛋白質會在肝細胞內分解成尿素。尿素隨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進入原尿。19.【答案】(1)小于(2)靜脈(3)內力和外力共同【知識點】血液循環;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解答;(2) 心率是指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而脈搏是指體表可觸摸到的動脈搏動。心臟有一次收縮活動,就會產生一次脈搏,所以二者的正常范圍皆是60到100次/分。(3)地球的內力和外力是同時進行,共同改變著地殼和地表形態。【解答】(1)若飛機正在爬升,飛機上方的氣體流動速度大于飛機下方,所以使飛機上方的氣體壓強小于飛機下方壓強;(2)到拉薩之后,他戴的手環顯示“心率”明顯增加,這個“心率”的數值與動脈搏動有關;(3)小明參觀了西藏壯麗恢弘的“藏木水電站”如右圖。水電站兩側地勢險峻,這是地球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20.【答案】(1)0.2(2)拉力在3s內做的功【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1)首先根據計算物體上升的高度,然后根據計算物體上升的速度;(2)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結合W=Fs分析陰影面積的含義。【解答】(1)物體上升的高度;物體上升的速度為:;(2)根據乙圖可知,橫軸表示距離,縱軸表示拉力,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得到,此時面積為S=Fs=W,即陰影面積表示拉力在3s內做的功。21.【答案】(1)T0(2)從Ta到T0時, 隨溫度升高,酶活性逐漸增強,麥芽糖的產率逐漸增大【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圖1確定淀粉催化作用的最佳溫度;(2)根據圖2分析OA段麥芽糖的產量與溫度的變化規律。【解答】(1)根據圖1可知,當溫度為T0時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即淀粉酶催化該反應的最適溫度在T0左右。(2)根據圖2可知,AO段表示:從Ta到T0時, 隨溫度升高,酶活性逐漸增強,麥芽糖的產率逐漸增大。22.【答案】甲;將電源正負極對調【知識點】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解析】【分析】 (1)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其實際應用是電動機;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該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其實際應用是發電機;(2)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與電流的方向和磁場的方向有關。【解答】 (1)在此過程中,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是甲,其工作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2)如果要使甲的轉動方向與原來相反,可采取的措施是將電源正負極對調,改變電流中的電流方向。23.【答案】(1)Na2CO3+CaCl2=CaCO3+2NaCl↑(2)NaCl、CaCl2。(3)【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分析】 往鹽酸與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先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此時溶液的pH逐漸增大,鹽酸反應完后,碳酸鈉再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此時溶液的pH=7不變,氯化鈣反應完后,繼續加入碳酸鈉溶液,沒有物質和碳酸鈉反應,溶液的pH逐漸增大;據此分析解答。【解答】 (1)圖甲中ce段發生的反應是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鹽酸不斷被消耗,所以溶液的pH保持不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Cl2=CaCO3+2NaCl↑。(2)圖甲中ce段發生的反應是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d點時氯化鈣還為反應完,對應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生成的氯化鈉和未反應完的氯化鈣,化學式為:NaCl、CaCl2。(3)由題意可知,加入碳酸鈉的質量為m2時,碳酸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加入碳酸鈉的質量為m4時,碳酸鈉和氯化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由于生成的氯化鈉中的鈉來自于碳酸鈉,所以生成氯化鈉的質量和加入碳酸鈉的質量成正比,加入碳酸鈉溶液質量超過m4時,不再反應生成氯化鈉,所以生成的氯化鈉質量隨加入的碳酸鈉溶液質量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24.【答案】(1)電壓表示數大的燈泡比示數小的燈泡亮(2)電流表的指針沒有指零;減小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大小,故滑片向左移動,直到電壓表示數為額定電壓2.5V;0.75【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解析】【分析】 (1)圖甲中兩燈串聯,根據P=UI可知,在電流相等時,燈兩端的電壓越大,燈的實際功率越大,燈越亮;(2)②根據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解答;③燈泡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光,根據圖中電壓表小量程讀數,比較電壓表示數與額定電壓的大小,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及分壓原理確定滑片移動的方向;④根據P=UI求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解答】 (1)甲中兩燈串聯,通過兩盞燈的電流相等。燈的電壓越大,根據P=UI可知,燈的實際功率越大,燈越亮,支持該結論的實驗現象是電壓表示數大的燈泡比示數小的燈泡亮;(2)②根據丙圖可知,實驗前電流表的指針偏向0刻度線的左側,那么原因為:電流表的指針沒有指零;③燈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光,圖丙中電壓表選用小量程,分度值為0.1V,示數為2V,小于燈的額定電壓2.5V,應增大燈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應減小變阻器的電壓。由分壓原理,應減小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大小,故滑片向左移動,直到電壓表示數為額定電壓2.5V;④當電壓表示數為2.5V時,電流表示數為0.3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P=UI=2.5V×0.3A=0.75W。25.【答案】(1)探索治療糖尿病的方法(2)等量正常的飼料喂養四周(3)胰島素(4)乙組(正常組)和B組(生理鹽水對照組)【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確定該實驗的目的;(2)根據對照實驗的要求分析解答;(3)血糖水平是糖尿病的主要指標,而胰島素水平的變化可以反映胰島細胞的功能狀態。(4)對照組中探究的因素沒有改變。【解答】 (1)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索治療糖尿病的方法,特別是通過使用干細胞懸液來治療糖尿病。(2)表格中?處的內容為:等量正常的飼料喂養四周。這是為了確保除了糖尿病誘導劑外,其他條件對兩組動物的影響是一致的。(3)實驗中主要檢測的血液指標是血糖和胰島素等物質的含量變化。(4)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乙組(正常組)和B組(生理鹽水對照組)。乙組作為正常對照組,用來與糖尿病模型組比較,而B組則用來評估干細胞懸液治療的特異性效果。26.【答案】(1)上(2)滑至底端時速度越大(3)人在滑梯上受到較大的摩擦力,克服摩擦力做功,將動能轉化為內能,使得速度減小。(4)紙板的傾斜角度【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斜面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 (1)摩擦力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或相等運動趨勢相反;(2)根據滑行的距離分析速度大小;(3)克服摩擦力做功,將動能轉化為內能;(4) 結合坐滑梯的經歷可知,能會影響人沿滑梯下滑的快慢有滑梯的粗糙程度、滑梯的傾斜程度、滑梯的高度,據此分析解答。【解答】 (1)若釋放后木塊保持靜止,木塊相對于斜面有向下運動的趨勢,因而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2)解決上述問題后繼續探究。如圖丙①所示,從紙板頂端釋放木塊,木塊運動至桌面上的M點;如圖丙②所示,從紙板中部釋放木塊,木塊運動至桌面上的N點。比較木塊兩次在桌面上的運動距離,速度大的動能大,克服摩擦力做功做,可以得出結論:木塊沿紙板下滑的起點越高,滑至底端時速度越大。(3)根據上述探究,小明認為,要保證人不因速度過大沖出滑梯,設計時可以考慮在滑梯底端再連接一段水平方向放置的滑梯,人在滑梯上受到較大的摩擦力,克服摩擦力做功,將動能轉化為內能,使得速度減小。(4)利用上述器材,第一次讓紙板的傾斜角度較小,第二次讓紙板的傾斜角度較大,讓木塊從斜面上相同高度下滑,可以探究傾斜程度對“人沿滑梯至底端時速度的大小”是否有影響。27.【答案】(1)點燃或用氣球收集(2)②①③(3)甲烷(4)能,理由是:CH4與CuO反應,生成3.6g水的同時會生成4.4g二氧化碳,而E增重6.6g,說明有CO與CuO反應生成了2.2gCO2,因此,原氣體中含有CO。【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解析】【分析】 (1)根據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進行分析。(2)根據在氣體鑒別時應該先檢驗水,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以防止后續對一氧化碳、甲烷的檢驗進行分析。(3)根據無水硫酸銅性質分析;(4)根據CH4與CuO反應,生成3.6g水的同時會生成4.4g水,而E增重6.6g,進行分析。【解答】 (1)尾氣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用點燃的方法處理尾氣或或用氣球收集;(2)在氣體鑒別時應該先檢驗水,所以第一個放2無水硫酸銅,若有水則無水硫酸銅變藍,再放1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3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以防止后續對一氧化碳、甲烷的檢驗,即選擇的裝置和連接順序為②①③;(3)甲烷與氧化銅反應生成水,若加熱C后,D中出現白色粉末變藍現象,則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甲烷;(4)根據表格可知,CH4與CuO反應,生成3.6g水的同時會生成4.4g二氧化碳,而E增重6.6g,說明有CO與CuO反應生成了2.2gCO2,因此,原氣體中含有CO。28.【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2);③(3)優秀【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2)根據實驗目的以及裝置的特點來分析;(3)根據自制補給器的特點來分析。【解答】(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2)圖丙所示的計泡器中長管要伸入液面以下,如下圖所示:將氣體細化器連接在自制補給器的右側導管上后,應將氣體細化器置于水族箱的③處,這樣可使二氧化碳更容易溶于水中,避免大量逸出。(3) 在裝置丙中,二氧化碳氣體的制備采用了啟普發生器原理,采用了記泡器裝置,故氣體能直接排出且速度可以觀測,故指標二等級評價為優秀。29.【答案】(1)條件(2)乳酸(3)日冕【知識點】動物的呼吸作用;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 (1)條件反射指在一定條件下,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系,條件反射為后天形成;(2) 人體在突然的劇烈運動時,由于肌肉耗氧量的增加而處于相對缺氧狀態,使得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一旦形成乳酸堆積,人就會感覺酸痛;(3)根據太陽的結構和活動的知識解答。【解答】(1) 長跑測試時,聽到發令槍響王明立即起跑,該反射屬于條件反射;(2) 在短時間王明做大量的仰臥起坐后,第二天腹部很酸痛,是因為生成了乳酸;(3) 測試后當天晚上發生絢爛的北極光,紅綠交替異常美麗,這種現象與太陽風有直接關系, 而太陽風發生在日冕層。30.【答案】(1)四(2)50%(3)解:設分解的次碘酸的質量為x,296 32x 0.64g;解得:x=5.92g。【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碘液在不同實驗中的作用解答;(2)溶質質量分數=;(3)根據次碘酸分解的方程式計算參加反應的次碘酸的質量即可。【解答】(1) 實驗一:驗證綠葉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實驗二:探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三:觀察和解剖玉米種子結構,碘液在實驗中發揮的作用均是驗證淀粉的存在與否。而實驗四: 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時,滴加碘液染色的目的是細胞染上顏色便于觀察,使實驗結果更明顯,因此以上四個實驗中,碘液在實驗四所發揮的作用與其他三個實驗不同。(2)10mL水的質量為10g,加入10g碘化鉀后,它的溶質質量分數:。31.【答案】(1)1N(2)解:由圖甲乙丙可知,當溢水杯裝滿液體時,丙指針比乙的下降了10小格,則液體的重力為2N,則液體的質量為,由液體的體積為.(3)小【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圖甲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判斷其分度值,再結合圖乙讀數即可;(2)根據甲乙丙三圖可得出液體的重力大小,再利用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求出液體質量,利用密度公式變式求出液體體積;(3)如果溢水杯意外晃動,那么部分液體可能會從溢水口流出,導致溢水杯內剩余的液體重力減小,據此分析作答。【解答】 (1)在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由于彈簧測力計已經校零,在圖乙中,只掛著溢水杯,此時指針下降了5小格,因此溢水杯的重力是1N。(3)如果溢水杯意外晃動,那么部分液體可能會從溢水口流出,導致溢水杯內剩余的液體重力減小,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也會相應減小,這就會導致測量值偏小。32.【答案】(1)低(2)短時間內心跳停止(3)乙丙【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熔斷器的作用及保險絲的選擇方法【解析】【分析】(1)根據保險絲的用途和特點解答;(2)根據歐姆定律和表格中的數據進行分析;(3)火線和零線中的電流不相同時,漏電保護器會自動跳閘。【解答】 (1)保險絲是由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組成;(2)由圖可知,通過人體的電流為:;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此時兩人的人體反應為:短時間內心跳停止。(3)甲.閉合開關時,電流從火線經人體到零線,火線電流仍然等于零線電流,漏電保護器不能切斷電路,故甲不符合題意;乙.閉合開關S時,部分電流從火線經人體到大地,通過火線的電流大于零線的電流相等,漏電保護器可能切斷電路,故乙符合題意;丙.閉合開關時,火線的電流分兩部分,一部分流經零線,部分流經地線,通過火線的電流大于通過零線的電流,所以漏電保護器可能切斷電路,故丙符合題意。故選乙丙。33.【答案】(1)生態系統;107(2)C(3)解: 0.5m2范圍內太陽能電池板8h所接受太陽輻射的太陽能轉化成的電能:W=Pt=2.88×106J/(m2 t)×0.5m2×8×20%=2.304×106J;可供一盞“12V,20W”LED燈照明的時間:。【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成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①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空間內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構成的一個生態學功能單位。②根據漂浮條件計算家園受到的浮力。(2) A.根據生產高純硅的流程示意圖可知,鹽酸既是反應物,又是生成物進行分析;B.根據化合物中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C.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進行分析;D.根據氫氣遇到氧氣加熱可能會爆炸,制備過程無水,可能是防止制備過程中某些物質與水反應進行分析;(3) 根據太陽能轉換效率20%即:20%P太=P電,由此計算0.5m2范圍內太陽能電池板8h所接受太陽輻射的太陽能轉化成的電能,根據W=Pt算出照明時間。【解答】(1)①從生態學角度分析, “水上漂浮房”上的立體農業園其實是一個生態系統;②家園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F浮力=G=mg=1000×103kg×10N/kg=107N。(2) A.既是反應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質,可以循環使用,所以可重復使用的物質是H2和HCl,故A正確不合題意;B.反應物中SiHCl3中氫元素顯+1,氯元素顯-1,所以硅元素的化合價為+2;生成物為硅單質,硅元素的化合價為0,硅的化合價降低,故B正確不合題意;C.SiHCl3和氫氣在1084℃的條件下反應生成硅和氯化氫,物質A的化學式為HCl,故A錯誤符合題意;D.氫氣遇到氧氣加熱可能會爆炸,所以制備過程無氧氣,制備過程無水,可能是防止制備過程中某些物質與水反應,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舟山市2025年九年級科學一模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舟山市2025年九年級科學一模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