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章 單元檢測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 浙科版(2019)必修1 分子與細胞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章 單元檢測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 浙科版(2019)必修1 分子與細胞

資源簡介

單元檢測卷(二)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脂溶性物質能夠優先通過細胞膜,并且細胞膜會被溶解脂質物質的溶劑溶解,也會被蛋白酶水解,這些事實說明了組成細胞膜的物質中有(  )
糖類和脂質 糖類和蛋白質
蛋白質和脂質 蛋白質和核酸
2.西藏察隅“中國第一高樹”樹齡約380歲,高83.4米,仍處于健康生長狀態,它高大挺拔,主要是由死細胞的細胞壁支撐。下列有關細胞壁的敘述,正確的是(  )
放線菌和水果玉米的細胞壁成分和結構相同
新冠病毒的外表面有細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細胞壁是植物細胞的邊界
細胞壁也參與細胞間的相互粘連,是化學信號傳遞的通路
3.(2024·山海協作體聯考)下列有關細胞骨架的敘述,正確的是(  )
細胞骨架與細胞的變形運動有關
構成細胞骨架的微管是不能解體的
參與構成細胞骨架的微絲是一種纖維素
構成細胞骨架的微管起支撐、維持細胞形態的作用
4.(2024·七彩陽光聯盟高一聯考)膜蛋白對細胞膜功能的實現非常重要,下列不屬于膜蛋白功能的是(  )
控制某些分子和離子的出入
催化化學反應的進行
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
識別細胞外的化學物質
5.(2024·湖麗衢三地聯考)細胞自噬是細胞維持胞內穩定的一種重要機制,如圖表示細胞自噬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細胞自噬現象普遍存在于真核細胞中
溶酶體與自噬體相互識別依賴于膜上的糖蛋白,其融合體現了膜的流動性
細胞中由內質網等結構形成單層膜的膜泡將待降解的細胞器包裹形成自噬溶酶體
細胞自噬有利于細胞抵抗逆境、對抗病原體和維持細胞內環境穩態
6.(2024·環大羅山聯盟聯考)糖脂普遍存在于細胞膜上,不同的細胞中糖脂的種類不同,下圖是人紅細胞表面的ABO血型糖脂的結構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糖脂是由糖類和脂質分子結合而成的
紅細胞ABO血型糖脂的不同在于組成糖脂中的糖的種類和排列順序
糖脂和糖蛋白都具有識別作用
糖脂位于細胞膜內表面
7.如圖是某些細胞器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①是中心體,洋蔥根尖細胞的增殖與其有關
②是線粒體,是細胞能量代謝的中心,是真核細胞需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③是葉綠體,是具雙層膜的細胞器,其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④是粗面內質網,附著于其上的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2024·A9協作體高一期中)分散到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會自發組裝成充滿液體的球狀小泡,稱為脂質體。研究人員在脂質體中鑲嵌相應的抗體(一種具有識別能力的蛋白質),制造出一種能定向運送藥物的“隱形脂質體”(如圖所示)用于癌癥治療。回答8~9題。
8.關于脂質體分析正確的是(  )
磷脂分子的非極性頭部親水,極性尾部親脂
脂質體的基本骨架是埋在磷脂雙分子層內部的膽固醇
利用脂質體將藥物運送到癌細胞內部,體現脂質體的功能特性
脂質體利用抗體特異性識別癌細胞的特點將藥物定向運送到癌細胞
9.圖中脂質體在甲處適合裝載水溶性藥物,乙處適合裝載脂溶性藥物,藥物位置如此分布的原因是(  )
組成脂質體的磷脂分子其有親水性和親脂性
脂質體上的蛋白質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
脂質體上的抗體具有信號識別的作用
脂質體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可以運動
10.細胞器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在細胞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列細胞的生命活動不是由單層膜的細胞器完成的是(  )
合成胰島素
合成構建生物膜的磷脂和膽固醇
消化自身產生的碎渣
合成構建細胞壁的果膠物質
11.溶酶體具單層膜,形狀多種多樣,是0.025~0.8微米的泡狀結構,內含許多水解酶。溶酶體在細胞中的功能是分解從外界進入到細胞內的物質,也可消化細胞自身的局部細胞質或細胞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從起源上來看,溶酶體最可能來源于高爾基體的囊泡
在細胞的生活期間,溶酶體中的酶不會分解細胞內部的結構
被溶酶體分解后的產物,如果是對細胞有用的物質,細胞可以再利用
溶酶體中的水解酶在細胞中核糖體上合成
1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中的柳樹樹葉細胞和白鷺肌肉細胞敘述錯誤的是(  )
柳樹樹葉細胞有細胞壁,而白鷺肌肉細胞無細胞壁
柳樹樹葉細胞無中心體,而白鷺肌肉細胞有中心體
柳樹樹葉細胞有液泡,而白鷺肌肉細胞無液泡
柳樹所有細胞有葉綠體,而白鷺所有細胞無葉綠體
13.下圖為活動“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通透性”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兩組實驗裝置為:a為淀粉溶液,c為葡萄糖溶液,b、d為蒸餾水。向b中加入碘-碘化鉀溶液,d中加入本尼迪特試劑分別進行檢測,有關該實驗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
b中變藍色
12 h后,a中仍沒有藍色出現
c中葡萄糖含量將減少
a中淀粉含量將減少
(2024·嘉興八校聯盟高一聯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14~15題。
科學家梅奇尼科夫發現了動物體內的“吞噬細胞”,建立了對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吞噬學說”,并于190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吞噬細胞”在識別到外來入侵者(如細菌)后會將其吞噬進細胞內形成吞噬泡,再通過某種細胞器將其“消滅”。
14.依據上述材料分析,“消滅”外來入侵者的細胞器是(  )
液泡 溶酶體
中心體 高爾基體
15.依據上述材料分析,“吞噬細胞”在吞噬過程中(  )
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
細胞膜的面積會變大,是因為形成了吞噬泡
細胞發生了形變,依賴于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需要對吞噬對象進行識別,依賴于細胞膜上的磷脂分子
16. (2023·杭州六縣九校聯盟)如圖為細胞核的結構示意圖,①~④表示細胞核的各種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常與光面內質網相連
②是細胞核內重要的結構,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③是核仁,其與RNA的合成和中心體的形成有關
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可以通過④自由進出細胞核
17.(2023·杭州六縣九校聯盟)如圖是溶酶體消化作用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溶酶體發揮作用的過程借助于生物膜結構的相似性
溶酶體內的水解酶需要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
溶酶體通過和線粒體外膜直接融合消化衰老的線粒體
溶酶體的存在既實現了消化作用又保證了細胞中的其他結構的完整性
18.許多植物在種子發育時會儲存大量的油脂,這些油積累在油質體中,油質體的產生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油脂、淀粉和葡萄糖是植物常見的儲能物質
油質體的膜是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的
圖示的內質網可參與合成磷脂分子
蘇丹Ⅲ染液可穿過油質體膜將油脂染色
19.如圖甲表示胰腺腺泡細胞通過形成囊泡運輸物質的過程,圖乙是圖甲的局部放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圖甲中的①③④等具膜細胞器與細胞膜一起構成了生物膜系統
圖甲中由③到④的物質運輸過程,其基礎是生物膜具有流動性
圖乙中蛋白B具有特異性識別功能,該過程進行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圖乙中蛋白B分布于細胞膜的外表面,可與糖類分子結合
20.高等植物種子中儲藏的蛋白質可分為醇溶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4類。在種子胚的發育過程中,醇溶蛋白在粗面內質網合成后直接出芽形成蛋白儲藏體;白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在粗面內質網上合成后,根據各自的分選信號進入特定的運輸囊泡,轉運至蛋白質儲藏型液泡中儲存,若分選信號缺失或突變,則會導致儲藏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無法正確地儲藏。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在種子萌發時,儲藏蛋白可以被分解為氨基酸
用3H標記亮氨酸可追蹤某種蛋白質的分選途徑
分選信號缺失會導致種子整體蛋白質品質和含量下降
種子胚細胞中的蛋白質都是在粗面內質網上合成的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21.(11分)(2024·浙江舟山中學期中)細胞膜結構在各種膜結構假設的實驗過程中不斷得到證實,目前得到各種實驗支持的是辛格和尼克爾森于1972年提出的“流動鑲嵌模型”,如圖為哺乳動物有核細胞的細胞膜模型。
(1)(2分)圖中呈現的膜有________層,該模型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填字母)。
(2)(2分)推知圖中________側為細胞膜的外側。圖中A與________等功能有密切關系。
(3)(3分)哺乳動物有核細胞的細胞膜外多了一層致密的蛋白層,利于細胞間的聯系和支撐,而紅細胞膜外側沒有致密的蛋白層。請從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角度,解釋紅細胞膜外側沒有致密蛋白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研究發現,紅細胞膜上膽固醇含量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密切相關。成熟紅細胞不具有合成脂質的________(填細胞器),其細胞膜上的脂類物質可來自血漿。當血漿中膽固醇濃度升高時,會導致更多的膽固醇插入紅細胞膜上,細胞膜________________性降低,變得剛硬易破,紅細胞破裂導致膽固醇沉積,加速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
22.(12分)細胞是大多數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種類繁多,就所學生物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2分)下列生物中,與流感病毒有明顯區別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大腸桿菌 ②發菜 ③顫藍細菌 ④酵母菌
(2)(10分)研究人員對分別取自三種不同生物的部分細胞(甲、乙、丙)進行分析、觀察和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或“能”,“×”表示“無”或“不能”)。
細胞 核膜 光合作用 核糖體 細胞壁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①甲最可能取自__________,乙最可能取自__________,丙最可能取自__________(三空均填字母)。
A.洋蔥 B.兔子
C.蘑菇 D.藍細菌
②如圖所示為大腸桿菌的細胞結構和洋蔥表皮細胞的結構模式圖,二者最主要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體現了細胞的________性。
23.(12分)(2023·三校高一聯考)如圖甲、乙分別是兩類高等生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3分)判斷圖甲為高等植物細胞的依據是甲具有________(填編號),而不具有________(填編號),后者的功能是與________________有關。
(2)(2分)圖甲和圖乙細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有________(填編號),圖乙中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有________(填編號)。
(3)(3分)⑦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組成該物質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___,圖甲⑤中光合作用產物________也是由該基本單位組成的。
(4)(2分)若甲圖為根尖成熟區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____________(填編號)。
(5)(2分)將細胞與周圍環境區分開的結構是______(填編號)。
24.(11分)(2023·A9協作體高一期中)下圖為某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及細胞內物質轉運的示意圖,其中①代表核糖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3分)圖中的單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有[ ]______和[ ]________和________。
(2)(3分)若該細胞為豚鼠胰腺腺泡細胞,不應有的細胞器是________(填標號)。若想追蹤胰腺腺泡細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徑,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該過程中細胞膜的膜面積________(填“減少”“增加”或“基本不變”)。
(3)(3分)①可分布于圖中的________(填標號),其合成與細胞核中________有關。據圖可知游離在細胞溶膠的①合成的蛋白質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行使功能(至少寫三個)。
(4)(2分)核孔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該功能在上圖中具體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4分)(2024·綠谷聯盟聯考)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是研究膜結構功能的常用材料。當成熟紅細胞破裂時,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狀和大小,這種結構稱為紅細胞影,其部分結構如圖所示。研究人員用不同的試劑分別處理紅細胞影,結果如表所示(“+”表示有,“一”表示無)。
項目 蛋白質種類 處理后紅細 胞影的形狀
實驗處理 A B C D E F
試劑甲處理后 + + + + - - 變得不規則
試劑乙處理后 - - + + + + 還能保持原狀
(1)(8分)細胞膜的成分中,______________在細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其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其中B蛋白與多糖結合,分布在膜的____________,主要與細胞膜的________功能有關。由圖可知,蛋白質在膜中的分布是________(填“對稱”或“不對稱”)的。
(2)(1分)由表中結果推測,對維持紅細胞影的形狀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質是________(填字母)。
(3)(1分)研究發現,紅細胞膜上膽固醇含量與動脈粥樣硬化(As)斑塊的形成密切相關。當血漿中膽固醇濃度升高時,會導致更多的膽固醇插入紅細胞膜內,其親水基團與磷脂分子的________相連。
(4)(4分)請根據上述信息,提出一條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合理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單元檢測卷(二)
1.C [脂溶性物質能夠優先通過細胞膜,細胞膜會被溶解脂質物質的溶劑溶解,根據相似相溶原理,可推測細胞膜中含有脂質;細胞膜能被蛋白酶水解,可推知細胞膜中含有蛋白質,C正確。]
2.D [放線菌屬于原核生物,其細胞壁主要成分為肽聚糖,水果玉米為植物,其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A錯誤;新冠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沒有細胞壁,B錯誤;細胞膜是植物細胞的邊界,C錯誤;細胞壁也參與植物細胞間的相互粘連,是化學信號傳遞的通路,D正確。]
3.A [細胞骨架在維持細胞形態、胞內運輸、變形運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A正確;微管是一種管狀結構,大部分微管是一種暫時性的結構,可以快速解體和重排,B錯誤;構成細胞骨架的微管和微絲都是蛋白質,C錯誤;構成細胞骨架的重要結構是微絲和微管,其中微絲是一種纖維,起支撐、維持細胞形態的作用,D錯誤。]
4.C [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不是膜蛋白,C符合題意。]
5.C [原核細胞中不存在溶酶體,細胞自噬現象普遍存在于真核細胞中,A正確;由圖可知,由內質網等結構形成雙層膜的膜泡包裹細胞內待降解的細胞器或其他細胞內含物,然后閉合形成自噬體,進而與溶酶體融合,形成自噬溶酶體,C錯誤;細胞自噬是細胞的自我保護機制,對細胞抵抗逆境、對抗病原體和維持細胞內環境穩態具有重要意義,D正確。]
6.D [由圖可知,糖類和脂質分子結合成為糖脂,A正確;由圖可知,紅細胞ABO血型糖脂的不同在于組成糖脂中的糖的種類和排列順序不同,B正確;糖脂位于細胞膜外表面,D錯誤。 ]
7.A [洋蔥是高等植物,其細胞中不含中心體,A錯誤;②是線粒體,是具雙層膜的細胞器,它是真核細胞需氧呼吸的主要場所,B正確;③是葉綠體,其具有雙層膜,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C正確。]
8.D [磷脂分子的極性頭部親水,非極性尾部親脂,A錯誤;脂質體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而非膽固醇,B錯誤;利用脂質體將藥物運送到癌細胞內部,體現了脂質體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這是結構特性而非功能特性,C錯誤。]
9.A [組成脂質體“膜”結構的磷脂分子頭部親水,尾部親脂;脂溶性藥物位于磷脂雙分子層之間即乙處,接近磷脂分子的尾部;水溶性藥物位于甲處,接近磷脂分子的頭部,A正確。]
10.A [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合成場所在核糖體,核糖體為無膜細胞器,A符合題意;磷脂和膽固醇是在光面內質網上合成的,內質網為單層膜細胞器,B不符合題意;消化自身產生的碎渣依賴于單層膜細胞器溶酶體,C不符合題意;合成構建細胞壁的果膠物質依賴于單層膜細胞器高爾基體,D不符合題意。]
11.B [根據題干“溶酶體在細胞中的功能……也可消化細胞自身的局部細胞質或細胞器”可知,在細胞的生活期間,溶酶體中的酶會分解細胞內部的結構,B錯誤。]
12.D [柳樹只有部分細胞具有葉綠體,如根尖細胞就沒有葉綠體,D錯誤。]
13.C [透析袋中的淀粉不能通過透析膜到達b中,因此b中不會變藍,a中淀粉含量也不會減少,A、D錯誤;b中的碘-碘化鉀會通過透析膜進入透析袋內,因此12 h后a中溶液會變藍,B錯誤;c中的葡萄糖分子能通過透析膜到達d中,因此c中葡萄糖含量會減少,C正確。]
14.B [溶酶體內有多種水解酶,主要功能是進行細胞內消化,它能消化細胞從外界吞入的顆粒、自身衰老的細胞器和碎片,據此可推測出能“消滅”外來入侵者的細胞器是溶酶體,B正確。]
15.A [“吞噬細胞”在吞噬過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A正確;形成吞噬泡會導致細胞膜的面積變小,B錯誤;細胞發生了形變,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C錯誤;對吞噬對象進行識別依賴于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分子,D錯誤。]
16.B [①外層核膜常與粗面內質網相連,A錯誤;②為染色質,是細胞核內重要的結構,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B正確;③是核仁,是核糖體RNA合成、加工和核糖體裝配的重要場所,C錯誤;蛋白質、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過④(核孔)選擇性的進出細胞核,而DNA不能通過核孔,D錯誤。]
17.C [溶酶體發揮作用的過程中存在膜融合過程,膜融合依賴于不同生物膜之間結構的相似性,A正確;溶酶體中水解酶的形成與分泌蛋白類似,需要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B正確;由圖可知,衰老的線粒體被內質網或其他膜結構形成的囊泡包裹,才能與溶酶體膜融合,C錯誤;溶酶體的存在,說明細胞中的一些分解反應局限在某種由膜包被的結構中進行,既實現了消化作用又保證了細胞中其他結構的完整性,D正確。]
18.A [葡萄糖不是植物的儲能物質,A錯誤;由圖可知,油質體的膜和內質網膜均由磷脂雙分子層構成,B正確;圖示為光面內質網,可參與合成磷脂分子,C正確;油脂可被蘇丹Ⅲ染液染為橙黃色,D正確。]
19.B [①為細胞核,不屬于細胞器,A錯誤;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中,由內質網通過囊泡運輸到高爾基體,其基礎是生物膜具有流動性,B正確;圖乙中蛋白B具有特異性識別功能,可與細胞內的囊泡表面蛋白A發生特異性結合,并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C錯誤;圖中顯示蛋白B分布于細胞膜的內表面,D錯誤。]
20.D [在種子萌發時,儲藏蛋白可以被分解為氨基酸,然后轉化為糖類為種子萌發提供能量,A正確;亮氨酸是合成蛋白質的原料,所以用3H標記亮氨酸可追蹤某種蛋白質的分選途徑,B正確;分選信號缺失,會導致儲藏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無法正確地儲藏,則種子整體蛋白質品質和含量下降,C正確;細胞中的蛋白質,有些是在游離核糖體上合成的,D錯誤。]
21.(1)一 B (2)Ⅰ 細胞識別(細胞間的信息傳遞、保護) (3)紅細胞在血液中循環流動,表面必須光滑,不需要膜外致密蛋白層維持細胞間的聯系和支撐 (4)內質網 流動
解析 (1)圖示細胞膜由一層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對應圖中的B。(2)由于Ⅰ側有糖蛋白,故Ⅰ側為細胞膜的外側;A是糖蛋白,糖蛋白與細胞識別等功能有密切關系。(3)由于紅細胞在血液中循環流動,表面必須光滑,不需要膜外致密蛋白層維持細胞間的聯系和支撐,故紅細胞膜外側沒有致密蛋白層。(4)脂質的合成場所是內質網;更多的膽固醇插入紅細胞膜上,細胞膜的流動性會降低。
22.(1)①②③④ (2)①A B D ②大腸桿菌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洋蔥表皮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多樣
解析 (1)流感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大腸桿菌、發菜、顫藍細菌均為原核生物;酵母菌為真核生物。(2)①甲有核膜,應為真核細胞,根據其能進行光合作用、有細胞壁判斷,甲可能為洋蔥的部分細胞;乙有核膜且無細胞壁,一般為動物細胞,可能為兔子的部分細胞;丙無核膜且能進行光合作用,可能為藍細菌細胞。②大腸桿菌細胞屬于原核細胞,洋蔥表皮細胞屬于真核細胞,二者最主要的區別是真核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原核細胞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這體現了細胞的多樣性。
23.(1)⑤⑥⑦ ⑨ 細胞增殖
(2)①④ ① (3)纖維素 葡萄糖 淀粉
(4)⑤ (5)⑧
解析 圖中①為線粒體,②為高爾基體,③為內質網,④為核糖體,⑤為葉綠體,⑥為液泡,⑦為細胞壁,⑧為細胞膜,⑨為中心體。(1)判斷圖甲為高等植物細胞的依據是甲具有⑤(葉綠體)、⑥(液泡)、⑦(細胞壁),而沒有⑨(中心體),中心體的功能與細胞增殖有關。(2)圖甲和圖乙細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是①(線粒體)和④(核糖體),圖乙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有①(線粒體)。(3)⑦(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其基本組成單位是葡萄糖,圖甲⑤(葉綠體)中光合作用產物淀粉也是由葡萄糖組成的。(4)若甲圖為根尖成熟區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⑤(葉綠體)。(5)將細胞與周圍環境分開的結構是⑧(細胞膜)。
24.(1)② 內質網 ③ 高爾基體 溶酶體
(2)⑤ (放射性)同位素示蹤 增加
(3)②④⑤ 核仁 細胞溶膠、線粒體、葉綠體、細胞核(至少寫三個)
(4)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細胞質中合成的部分蛋白質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
解析 (1)圖中單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有[②]內質網和[③]高爾基體和溶酶體。(2)若該細胞為豚鼠胰腺腺泡細胞,不應有的細胞器是[⑤]葉綠體。若想追蹤胰腺腺泡細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徑,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的方法。在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中囊泡膜會變成細胞膜,使細胞膜面積增加。(3)[①]核糖體可分布于圖中的[②]內質網膜上,也可分布在[⑤]葉綠體和[④]線粒體中。其合成與細胞核中核仁有關。據圖可知游離在細胞溶膠的[①]核糖體合成的蛋白質可以在[④]線粒體、[⑤]葉綠體、細胞核、細胞溶膠等部位行使功能。(4)核孔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該功能在上圖中具體表現為RNA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細胞質中合成的部分蛋白質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
25.(1)膜蛋白(蛋白質) 外側(外表面) 信息交流(識別) 不對稱
(2)E、F (3)頭部 (4)減少高膽固醇、高動物性脂肪食物的攝取;飲食消淡、多食用蔬菜水果;適度鍛煉等(合理即可)
解析 (1)題圖所示為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其中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蛋白質)在細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其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膜上有多種蛋白質,其中B蛋白和多糖結合形成糖蛋白,分布在膜的外側(外表面),具有信息交流(識別)的作用,蛋白質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對稱的。(2)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試劑甲處理后沒有E、F兩種蛋白質,紅細胞影的形狀變得不規則;而試劑乙處理后含有這兩種蛋白質,紅細胞影能保持原狀.說明E、F兩種蛋白質對于維持紅細胞影的形狀起著重要作用。(4)減少高膽固醇、高動物性脂肪食物的攝取;飲食清淡、多食用蔬菜水果;適度鍛煉等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共50張PPT)
單元檢測卷(二)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C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脂溶性物質能夠優先通過細胞膜,并且細胞膜會被溶解脂質物質的溶劑溶解,也會被蛋白酶水解,這些事實說明了組成細胞膜的物質中有(  )
A.糖類和脂質 B.糖類和蛋白質 C.蛋白質和脂質 D.蛋白質和核酸
解析:脂溶性物質能夠優先通過細胞膜,細胞膜會被溶解脂質物質的溶劑溶解,根據相似相溶原理,可推測細胞膜中含有脂質;細胞膜能被蛋白酶水解,可推知細胞膜中含有蛋白質,C正確。
2.西藏察隅“中國第一高樹”樹齡約380歲,高83.4米,仍處于健康生長狀態,它高大挺拔,主要是由死細胞的細胞壁支撐。下列有關細胞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放線菌和水果玉米的細胞壁成分和結構相同
B.新冠病毒的外表面有細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C.細胞壁是植物細胞的邊界
D.細胞壁也參與細胞間的相互粘連,是化學信號傳遞的通路
D
解析:放線菌屬于原核生物,其細胞壁主要成分為肽聚糖,水果玉米為植物,其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A錯誤;
新冠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沒有細胞壁,B錯誤;
細胞膜是植物細胞的邊界,C錯誤;
細胞壁也參與植物細胞間的相互粘連,是化學信號傳遞的通路,D正確。
3.(2024·山海協作體聯考)下列有關細胞骨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骨架與細胞的變形運動有關
B.構成細胞骨架的微管是不能解體的
C.參與構成細胞骨架的微絲是一種纖維素
D.構成細胞骨架的微管起支撐、維持細胞形態的作用
A
解析:細胞骨架在維持細胞形態、胞內運輸、變形運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A正確;
微管是一種管狀結構,大部分微管是一種暫時性的結構,可以快速解體和重排,B錯誤;
構成細胞骨架的微管和微絲都是蛋白質,C錯誤;
構成細胞骨架的重要結構是微絲和微管,其中微絲是一種纖維,起支撐、維持細胞形態的作用,D錯誤。
4.(2024·七彩陽光聯盟高一聯考)膜蛋白對細胞膜功能的實現非常重要,下列不屬于膜蛋白功能的是(  )
A.控制某些分子和離子的出入
B.催化化學反應的進行
C.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
D.識別細胞外的化學物質
解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不是膜蛋白,C符合題意。
C
5.(2024·湖麗衢三地聯考)細胞自噬是細胞維持胞內穩定的一種重要機制,如圖表示細胞自噬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C
A.細胞自噬現象普遍存在于真核細胞中
B.溶酶體與自噬體相互識別依賴于膜上的糖蛋白,其融合體現了膜的流動性
C.細胞中由內質網等結構形成單層膜的膜泡將待降解的細胞器包裹形成自噬溶酶體
D.細胞自噬有利于細胞抵抗逆境、對抗病原體和維持細胞內環境穩態
解析:原核細胞中不存在溶酶體,細胞自噬現象普遍存在于真核細胞中,A正確;
由圖可知,由內質網等結構形成雙層膜的膜泡包裹細胞內待降解的細胞器或其他細胞內含物,然后閉合形成自噬體,進而與溶酶體融合,形成自噬溶酶體,C錯誤;
細胞自噬是細胞的自我保護機制,對細胞抵抗逆境、對抗病原體和維持細胞內環境穩態具有重要意義,D正確。
A.細胞自噬現象普遍存在于真核細胞中
B.溶酶體與自噬體相互識別依賴于膜上的糖蛋白,其融合體現了膜的流動性
C.細胞中由內質網等結構形成單層膜的膜泡將待降解的細胞器包裹形成自噬溶酶體
D.細胞自噬有利于細胞抵抗逆境、對抗病原體和維持細胞內環境穩態
6.(2024·環大羅山聯盟聯考)糖脂普遍存在于細胞膜上,不同的細胞中糖脂的種類不同,下圖是人紅細胞表面的ABO血型糖脂的結構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D
A.糖脂是由糖類和脂質分子結合而成的
B.紅細胞ABO血型糖脂的不同在于組成糖脂中的糖的種類和排列順序
C.糖脂和糖蛋白都具有識別作用
D.糖脂位于細胞膜內表面
解析:由圖可知,糖類和脂質分子結合成為糖脂,A正確;
由圖可知,紅細胞ABO血型糖脂的不同在于組成糖脂中的糖的種類和排列順序不同,B正確;
糖脂位于細胞膜外表面,D錯誤。
A.糖脂是由糖類和脂質分子結合而成的
B.紅細胞ABO血型糖脂的不同在于組成糖脂中的糖的種類和排列順序
C.糖脂和糖蛋白都具有識別作用
D.糖脂位于細胞膜內表面
7.如圖是某些細胞器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A.①是中心體,洋蔥根尖細胞的增殖與其有關
B.②是線粒體,是細胞能量代謝的中心,是真核細胞需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C.③是葉綠體,是具雙層膜的細胞器,其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D.④是粗面內質網,附著于其上的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解析:洋蔥是高等植物,其細胞中不含中心體,A錯誤;
②是線粒體,是具雙層膜的細胞器,它是真核細胞需氧呼吸的主要場所,B正確;
③是葉綠體,其具有雙層膜,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C正確。
A.①是中心體,洋蔥根尖細胞的增殖與其有關
B.②是線粒體,是細胞能量代謝的中心,是真核細胞需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C.③是葉綠體,是具雙層膜的細胞器,其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D.④是粗面內質網,附著于其上的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2024·A9協作體高一期中)分散到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會自發組裝成充滿液體的球狀小泡,稱為脂質體。研究人員在脂質體中鑲嵌相應的抗體(一種具有識別能力的蛋白質),制造出一種能定向運送藥物的“隱形脂質體”(如圖所示)用于癌癥治療。回答8~9題。
D
8.關于脂質體分析正確的是(  )
A.磷脂分子的非極性頭部親水,極性尾部親脂
B.脂質體的基本骨架是埋在磷脂雙分子層內部的膽固醇
C.利用脂質體將藥物運送到癌細胞內部,體現脂質體的功能特性
D.脂質體利用抗體特異性識別癌細胞的特點將藥物定向運送到癌細胞
解析:磷脂分子的極性頭部親水,非極性尾部親脂,A錯誤;
脂質體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而非膽固醇,B錯誤;
利用脂質體將藥物運送到癌細胞內部,體現了脂質體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這是結構特性而非功能特性,C錯誤。
A.磷脂分子的非極性頭部親水,極性尾部親脂
B.脂質體的基本骨架是埋在磷脂雙分子層內部的膽固醇
C.利用脂質體將藥物運送到癌細胞內部,體現脂質體的功能特性
D.脂質體利用抗體特異性識別癌細胞的特點將藥物定向運送到癌細胞
9.圖中脂質體在甲處適合裝載水溶性藥物,乙處適合裝載脂溶性藥物,藥物位置如此分布的原因是(  )
A.組成脂質體的磷脂分子其有親水性和親脂性
B.脂質體上的蛋白質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
C.脂質體上的抗體具有信號識別的作用
D.脂質體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可以運動
解析:組成脂質體“膜”結構的磷脂分子頭部親水,尾部親脂;脂溶性藥物位于磷脂雙分子層之間即乙處,接近磷脂分子的尾部;水溶性藥物位于甲處,接近磷脂分子的頭部,A正確。
A
10.細胞器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在細胞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列細胞的生命活動不是由單層膜的細胞器完成的是(  )
A.合成胰島素 B.合成構建生物膜的磷脂和膽固醇
C.消化自身產生的碎渣 D.合成構建細胞壁的果膠物質
解析: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合成場所在核糖體,核糖體為無膜細胞器,A符合題意;磷脂和膽固醇是在光面內質網上合成的,內質網為單層膜細胞器,B不符合題意;消化自身產生的碎渣依賴于單層膜細胞器溶酶體,C不符合題意;合成構建細胞壁的果膠物質依賴于單層膜細胞器高爾基體,D不符合題意。
A
11.溶酶體具單層膜,形狀多種多樣,是0.025~0.8微米的泡狀結構,內含許多水解酶。溶酶體在細胞中的功能是分解從外界進入到細胞內的物質,也可消化細胞自身的局部細胞質或細胞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從起源上來看,溶酶體最可能來源于高爾基體的囊泡
B.在細胞的生活期間,溶酶體中的酶不會分解細胞內部的結構
C.被溶酶體分解后的產物,如果是對細胞有用的物質,細胞可以再利用
D.溶酶體中的水解酶在細胞中核糖體上合成
B
解析:根據題干“溶酶體在細胞中的功能……也可消化細胞自身的局部細胞質或細胞器”可知,在細胞的生活期間,溶酶體中的酶會分解細胞內部的結構,B錯誤。
1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中的柳樹樹葉細胞和白鷺肌肉細胞敘述錯誤的是(  )
A.柳樹樹葉細胞有細胞壁,而白鷺肌肉細胞無細胞壁
B.柳樹樹葉細胞無中心體,而白鷺肌肉細胞有中心體
C.柳樹樹葉細胞有液泡,而白鷺肌肉細胞無液泡
D.柳樹所有細胞有葉綠體,而白鷺所有細胞無葉綠體
解析:柳樹只有部分細胞具有葉綠體,如根尖細胞就沒有葉綠體,D錯誤。
D
13.下圖為活動“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通透性”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兩組實驗裝置為:a為淀粉溶液,c為葡萄糖溶液,b、d為蒸餾水。向b中加入碘-碘化鉀溶液,d中加入本尼迪特試劑分別進行檢測,有關該實驗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
C
A.b中變藍色 B.12 h后,a中仍沒有藍色出現
C.c中葡萄糖含量將減少 D.a中淀粉含量將減少
解析:透析袋中的淀粉不能通過透析膜到達b中,因此b中不會變藍,a中淀粉含量也不會減少,A、D錯誤;
b中的碘-碘化鉀會通過透析膜進入透析袋內,因此12 h后a中溶液會變藍,B錯誤;
c中的葡萄糖分子能通過透析膜到達d中,因此c中葡萄糖含量會減少,C正確。
A.b中變藍色
B.12 h后,a中仍沒有藍色出現
C.c中葡萄糖含量將減少
D.a中淀粉含量將減少
(2024·嘉興八校聯盟高一聯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14~15題。
科學家梅奇尼科夫發現了動物體內的“吞噬細胞”,建立了對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吞噬學說”,并于190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吞噬細胞”在識別到外來入侵者(如細菌)后會將其吞噬進細胞內形成吞噬泡,再通過某種細胞器將其“消滅”。
14.依據上述材料分析,“消滅”外來入侵者的細胞器是(  )
A.液泡 B.溶酶體 C.中心體 D.高爾基體
解析:溶酶體內有多種水解酶,主要功能是進行細胞內消化,它能消化細胞從外界吞入的顆粒、自身衰老的細胞器和碎片,據此可推測出能“消滅”外來入侵者的細胞器是溶酶體,B正確。
B
15.依據上述材料分析,“吞噬細胞”在吞噬過程中(  )
A.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
B.細胞膜的面積會變大,是因為形成了吞噬泡
C.細胞發生了形變,依賴于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D.需要對吞噬對象進行識別,依賴于細胞膜上的磷脂分子
解析:“吞噬細胞”在吞噬過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A正確;
形成吞噬泡會導致細胞膜的面積變小,B錯誤;
細胞發生了形變,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C錯誤;
對吞噬對象進行識別依賴于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分子,D錯誤。
A
16.(2023·杭州六縣九校聯盟)如圖為細胞核的結構示意圖,①~④表示細胞核的各種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A.①常與光面內質網相連
B.②是細胞核內重要的結構,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C.③是核仁,其與RNA的合成和中心體的形成有關
D.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可以通過④自由進出細胞核
解析:①外層核膜常與粗面內質網相連,A錯誤;
②為染色質,是細胞核內重要的結構,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B正確;
③是核仁,是核糖體RNA合成、加工和核糖體裝配的重要場所,C錯誤;
蛋白質、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過④(核孔)選擇性的進出細胞核,而DNA不能通過核孔,D錯誤。
A.①常與光面內質網相連
B.②是細胞核內重要的結構,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C.③是核仁,其與RNA的合成和中心體的形成有關
D.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可以通過④自由進出細胞核
17.(2023·杭州六縣九校聯盟)如圖是溶酶體消化作用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C
A.溶酶體發揮作用的過程借助于生物膜
結構的相似性
B.溶酶體內的水解酶需要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
C.溶酶體通過和線粒體外膜直接融合消化衰老的線粒體
D.溶酶體的存在既實現了消化作用又保證了細胞中的其他結構的完整性
解析:溶酶體發揮作用的過程中存在膜融合過程,膜融合依賴于不同生物膜之間結構的相似性,A正確;
溶酶體中水解酶的形成與分泌蛋白類似,需要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B正確;
由圖可知,衰老的線粒體被內質網或其他膜結構形成的囊泡包裹,才能與溶酶體膜融合,C錯誤;
溶酶體的存在,說明細胞中的一些分解反應局限在某種由膜包被的結構中進行,既實現了消化作用又保證了細胞中其他結構的完整性,D正確。
A.溶酶體發揮作用的過程借助于生物膜結構的相似性
B.溶酶體內的水解酶需要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
C.溶酶體通過和線粒體外膜直接融合消化衰老的線粒體
D.溶酶體的存在既實現了消化作用又保證了細胞中的其他結構的完整性
18.許多植物在種子發育時會儲存大量的油脂,這些油積累在油質體中,油質體的產生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A.油脂、淀粉和葡萄糖是植物常見的儲能物質
B.油質體的膜是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的
C.圖示的內質網可參與合成磷脂分子
D.蘇丹Ⅲ染液可穿過油質體膜將油脂染色
解析:葡萄糖不是植物的儲能物質,A錯誤;
由圖可知,油質體的膜和內質網膜均由磷脂雙分子層構成,B正確;
圖示為光面內質網,可參與合成磷脂分子,C正確;
油脂可被蘇丹Ⅲ染液染為橙黃色,D正確。
A.油脂、淀粉和葡萄糖是植物常見的儲能物質
B.油質體的膜是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的
C.圖示的內質網可參與合成磷脂分子
D.蘇丹Ⅲ染液可穿過油質體膜將油脂染色
19.如圖甲表示胰腺腺泡細胞通過形成囊泡運輸物質的過程,圖乙是圖甲的局部放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B
A.圖甲中的①③④等具膜細胞器與細胞膜一起構成了生物膜系統
B.圖甲中由③到④的物質運輸過程,其基礎是生物膜具有流動性
C.圖乙中蛋白B具有特異性識別功能,該過程進行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D.圖乙中蛋白B分布于細胞膜的外表面,可與糖類分子結合
解析:①為細胞核,不屬于細胞器,A錯誤;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中,由內質網通過囊泡運輸到高爾基體,其基礎是生物膜具有流動性,B正確;
圖乙中蛋白B具有特異性識別功能,可與細胞內的囊泡表面蛋白A發生特異性結合,并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C錯誤;
圖中顯示蛋白B分布于細胞膜的內表面,D錯誤。
A.圖甲中的①③④等具膜細胞器與細胞膜一起構成了生物膜系統
B.圖甲中由③到④的物質運輸過程,其基礎是生物膜具有流動性
C.圖乙中蛋白B具有特異性識別功能,該過程進行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D.圖乙中蛋白B分布于細胞膜的外表面,可與糖類分子結合
20.高等植物種子中儲藏的蛋白質可分為醇溶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4類。在種子胚的發育過程中,醇溶蛋白在粗面內質網合成后直接出芽形成蛋白儲藏體;白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在粗面內質網上合成后,根據各自的分選信號進入特定的運輸囊泡,轉運至蛋白質儲藏型液泡中儲存,若分選信號缺失或突變,則會導致儲藏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無法正確地儲藏。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在種子萌發時,儲藏蛋白可以被分解為氨基酸
B.用3H標記亮氨酸可追蹤某種蛋白質的分選途徑
C.分選信號缺失會導致種子整體蛋白質品質和含量下降
D.種子胚細胞中的蛋白質都是在粗面內質網上合成的
D
解析:在種子萌發時,儲藏蛋白可以被分解為氨基酸,然后轉化為糖類為種子萌發提供能量,A正確;
亮氨酸是合成蛋白質的原料,所以用3H標記亮氨酸可追蹤某種蛋白質的分選途徑,B正確;
分選信號缺失,會導致儲藏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無法正確地儲藏,則種子整體蛋白質品質和含量下降,C正確;
細胞中的蛋白質,有些是在游離核糖體上合成的,D錯誤。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21.(11分)(2024·浙江舟山中學期中)細胞膜結構在各種膜結構假設的實驗過程中不斷得到證實,目前得到各種實驗支持的是辛格和尼克爾森于1972年提出的“流動鑲嵌模型”,如圖為哺乳動物有核細胞的細胞膜模型。

(1)圖中呈現的膜有________層,該模型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填字母)。
(2)推知圖中_____側為細胞膜的外側。圖中A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功能有密切關系。
B

細胞識別(細胞間的信息
傳遞、保護)
(3)哺乳動物有核細胞的細胞膜外多了一層致密的蛋白層,利于細胞間的聯系和支撐,而紅細胞膜外側沒有致密的蛋白層。請從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角度,解釋紅細胞膜外側沒有致密蛋白層的原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紅細胞在血
液中循環流動,表面必須光滑,不需要
膜外致密蛋白層維持細胞間的聯系和
支撐
(4)研究發現,紅細胞膜上膽固醇含量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密切相關。成熟紅細胞不具有合成脂質的________(填細胞器),其細胞膜上的脂類物質可來自血漿。當血漿中膽固醇濃度升高時,會導致更多的膽固醇插入紅細胞膜上,細胞膜_______性降低,變得剛硬易破,紅細胞破裂導致膽固醇沉積,加速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
內質網
流動
解析:(1)圖示細胞膜由一層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對應圖中的B。(2)由于Ⅰ側有糖蛋白,故Ⅰ側為細胞膜的外側;A是糖蛋白,糖蛋白與細胞識別等功能有密切關系。(3)由于紅細胞在血液中循環流動,表面必須光滑,不需要膜外致密蛋白層維持細胞間的聯系和支撐,故紅細胞膜外側沒有致密蛋白層。(4)脂質的合成場所是內質網;更多的膽固醇插入紅細胞膜上,細胞膜的流動性會降低。
22.(12分)細胞是大多數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種類繁多,就所學生物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下列生物中,與流感病毒有明顯區別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大腸桿菌 ②發菜 ③顫藍細菌 ④酵母菌
(2)研究人員對分別取自三種不同生物的部分細胞(甲、乙、丙)進行分析、觀察和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或“能”,“×”表示“無”或“不能”)。
①②③④
細胞 核膜 光合作用 核糖體 細胞壁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①甲最可能取自____,乙最可能取自____,丙最可能取自____ (三空均填字母)。
A.洋蔥 B.兔子 C.蘑菇 D.藍細菌
②如圖所示為大腸桿菌的細胞結構和洋蔥表皮細胞的結構模式圖,二者最主要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這體現了細胞的________性。
A
B
D
大腸桿菌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洋蔥表皮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
的細胞核
多樣
解析:(1)流感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大腸桿菌、發菜、顫藍細菌均為原核生物;酵母菌為真核生物。(2)①甲有核膜,應為真核細胞,根據其能進行光合作用、有細胞壁判斷,甲可能為洋蔥的部分細胞;乙有核膜且無細胞壁,一般為動物細胞,可能為兔子的部分細胞;丙無核膜且能進行光合作用,可能為藍細菌細胞。②大腸桿菌細胞屬于原核細胞,洋蔥表皮細胞屬于真核細胞,二者最主要的區別是真核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原核細胞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這體現了細胞的多樣性。
23.(12分)(2023·三校高一聯考)如圖甲、乙分別是兩類高等生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⑤⑥⑦
(1)判斷圖甲為高等植物細胞的依據是甲具
有________(填編號),而不具有_____(填編
號),后者的功能是與___________有關。
(2)圖甲和圖乙細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有________(填編號),圖乙中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有________(填編號)。

細胞增殖
①④

(3)⑦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組成該物質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_,圖甲⑤中光合作用產物__________也是由該基本單位組成的。
(4)若甲圖為根尖成熟區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______ (填編號)。
(5)將細胞與周圍環境區分開的結構是______(填編號)。
纖維素
葡萄糖
淀粉


解析:圖中①為線粒體,②為高爾基體,③為內質網,④為核糖體,⑤為葉綠體,⑥為液泡,⑦為細胞壁,⑧為細胞膜,⑨為中心體。(1)判斷圖甲為高等植物細胞的依據是甲具有⑤(葉綠體)、⑥(液泡)、⑦(細胞壁),而沒有⑨(中心體),中心體的功能與細胞增殖有關。(2)圖甲和圖乙細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是①(線粒體)和④(核糖體),圖乙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有①(線粒體)。(3)⑦(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其基本組成單位是葡萄糖,圖甲⑤(葉綠體)中光合作用產物淀粉也是由葡萄糖組成的。(4)若甲圖為根尖成熟區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⑤(葉綠體)。(5)將細胞與周圍環境分開的結構是⑧(細胞膜)。
24.(11分)(2023·A9協作體高一期中)下圖為某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及細胞內物質轉運的示意圖,其中①代表核糖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的單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有[ ]
________和[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若該細胞為豚鼠胰腺腺泡細胞,不應有的細胞器是________(填標號)。若想追蹤胰腺腺泡細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徑,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該過程中細胞膜的膜面積________(填“減少”“增加”或“基本不變”)。
內質網

高爾基體
溶酶體

(放射性)同位素示蹤
增加
(3)①可分布于圖中的________(填標號),其合成與細胞核中________有關。據圖可知游離在細胞溶膠的①合成的蛋白質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行使功能(至少寫三個)。
(4)核孔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該功能在上圖中具體表現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④⑤
核仁
細胞溶膠、線粒體、葉綠體、
細胞核(至少寫三個)
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細胞質中合成的部分蛋白質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
解析:(1)圖中單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有[②]內質網和[③]高爾基體和溶酶體。(2)若該細胞為豚鼠胰腺腺泡細胞,不應有的細胞器是[⑤]葉綠體。若想追蹤胰腺腺泡細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徑,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的方法。在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中囊泡膜會變成細胞膜,使細胞膜面積增加。(3)[①]核糖體可分布于圖中的[②]內質網膜上,也可分布在[⑤]葉綠體和[④]線粒體中。其合成與細胞核中核仁有關。據圖可知游離在細胞溶膠的[①]核糖體合成的蛋白質可以在[④]線粒體、[⑤]葉綠體、細胞核、細胞溶膠等部位行使功能。(4)核孔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該功能在上圖中具體表現為RNA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細胞質中合成的部分蛋白質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
25.(14分)(2024·綠谷聯盟聯考)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是研究膜結構功能的常用材料。當成熟紅細胞破裂時,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狀和大小,這種結構稱為紅細胞影,其部分結構如圖所示。研究人員用不同的試劑分別處理紅細胞影,結果如表所示(“+”表示有,“一”表示無)。
項目 蛋白質種類 處理后紅細
胞影的形狀
實驗處理 A B C D E F
試劑甲處理后 + + + + - - 變得不規則
試劑乙處理后 - - + + + + 還能保持原狀
(1)細胞膜的成分中,________________在細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其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其中B蛋白與多糖結合,分布在膜的____________,主要與細胞膜的______________功能有關。由圖可知,蛋白質在膜中的分布是________(填“對稱”或“不對稱”)的。
(2)由表中結果推測,對維持紅細胞影的形狀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質是______ (填字母)。
(3)研究發現,紅細胞膜上膽固醇含量與動脈粥樣硬化(As)斑塊的形成密切相關。當血漿中膽固醇濃度升高時,會導致更多的膽固醇插入紅細胞膜內,其親水基團與磷脂分子的________相連。
(4)請根據上述信息,提出一條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合理建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膜蛋白(蛋白質)
外側(外表面)
信息交流(識別)
不對稱
E、F
頭部
減少高膽固醇、高動物性脂肪食物的攝取;飲食消淡、多食用蔬菜水果;適度鍛煉等(合理即可)
解析:(1)題圖所示為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其中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蛋白質)在細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其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膜上有多種蛋白質,其中B蛋白和多糖結合形成糖蛋白,分布在膜的外側(外表面),具有信息交流(識別)的作用,蛋白質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對稱的。(2)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試劑甲處理后沒有E、F兩種蛋白質,紅細胞影的形狀變得不規則;而試劑乙處理后含有這兩種蛋白質,紅細胞影能保持原狀.說明E、F兩種蛋白質對于維持紅細胞影的形狀起著重要作用。(4)減少高膽固醇、高動物性脂肪食物的攝取;飲食清淡、多食用蔬菜水果;適度鍛煉等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灵武市| 邻水| 蕉岭县| 绍兴县| 寿光市| 虎林市| 化隆| 马龙县| 巩义市| 乾安县| 平乐县| 买车| 广元市| 博客| 星座| 肇源县| 栾川县| 江津市| 奎屯市| 西吉县| 定结县| 盐山县| 邯郸市| 肃北| 会宁县| 佛教| 隆化县| 石楼县| 贺兰县| 凤阳县| 元阳县| 安徽省| 会泽县| 兴安盟| 仙居县| 鄂托克前旗| 墨脱县| 盐亭县| 昌邑市|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