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4 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課時學習目標 本課時的概念為“遺傳物質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細胞核控制細胞的遺傳和代謝”,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1)細胞核具有控制細胞遺傳和生命活動的功能。(2)細胞核的結構適合其作為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概念1 遺傳物質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
(閱讀教材P48~49,完成填空)
1.細胞核的分布與數量
2.細胞核的結構
3.染色質與染色體
[辨正誤]
(1)核孔是蛋白質、DNA等大分子出入細胞核的通道。( )
(2)染色質是由DNA與蛋白質及少量RNA構成的復合結構,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
(3)核仁是核糖體RNA合成、加工和核糖體裝配的重要場所。( )
(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有人將小鼠肝細胞的細胞核破壞,在電鏡下觀察染色質,發現染色質呈串球狀的細絲,其直徑為10 nm。而用同樣的方法處理正在分裂的細胞,電鏡下觀察到染色體由直徑為30 nm的細線螺旋折疊而成。
(1)染色質由哪些化學物質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實驗能說明什么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以致用】
[例1] (2024·七彩陽光高一期中)如圖是細胞核模式圖,①~④表示細胞核的各種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中,④數量較多,①數量也較多
B.③是連續的雙層膜結構
C.②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也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D.①由DNA、蛋白質和少量RNA組成
[例2] (2024·溫州十校聯合體高一期中)核孔是一組蛋白質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結構,被稱為核孔復合物,它是細胞質與細胞核內物質輸送活動的看護者。如圖所示,該復合物由一個核心腳手架組成,其具有選擇性的輸送機制,由大量貼在該腳手架內面的蛋白組成,稱為中央運輸蛋白。據此分析正確的是( )
A.人體成熟的紅細胞中的核孔保證了紅細胞內外物質運輸的正常進行
B.核膜由兩層磷脂分子組成,核孔復合物與核膜內外的信息交流有關
C.核孔復合物孔徑較大,對物質進出細胞核不具有選擇性
D.蛋白質合成后通過核孔需要消耗能量
關于細胞核的幾個常考易錯點
(1)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選擇性,核孔雖然可以允許大分子物質通過,但仍然具有選擇性,如細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
(2)核孔的數量、核仁的大小與細胞代謝有關,如代謝旺盛、蛋白質合成量大的細胞,核孔數量多、核仁較大。
(3)真核生物的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但原核生物核糖體的形成不需要核仁。
(4)核仁不是遺傳物質的儲存場所,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分布在染色體(染色質)上。概念2 細胞核控制細胞的遺傳和代謝
(閱讀教材P49~51,完成填空)
1.實驗探究
(1)傘藻“嫁接”實驗
(2)變形蟲切割實驗
2.細胞核功能
細胞核是生物遺傳和維持正常____________所必需的。細胞核是細胞遺傳和________的控制中心。
3.嘗試制作真核細胞的結構模型
(1)模型
(2)制作真核細胞結構模型的一般流程
[微思考]
傘藻只做嫁接實驗能否說明傘帽的形成完全是細胞核的作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正誤]
(1)細胞核是儲存遺傳信息和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
(2)拍攝的黑藻質壁分離的顯微照片屬于物理模型。( )
(3)傘藻“嫁接”實驗不能排除假根中細胞核以外的其他物質的影響。( )
1.(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原生動物喇叭蟲的再生能力很強,人們常用切割手術研究它的細胞核在再生中的功能以及各種細胞器的發生過程。
(1)在適宜的環境中,若將喇叭蟲切成如圖所示的3段,你認為哪一段能夠再生成喇叭蟲?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證明細胞質對于喇叭蟲的生存也是不可缺少的,應如何設計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20世紀60年代,英國科學家格登利用美洲爪蟾做過一個劃時代的實驗:他先用紫外線照射爪蟾的卵細胞,破壞其細胞核,然后將另一只爪蟾蝌蚪小腸上皮細胞的細胞核植入其中。結果發現一部分卵細胞可以發育成蝌蚪,其中有幾只蝌蚪竟然繼續發育成為成熟的爪蟾。
(1)爪蟾蝌蚪的細胞核從小腸上皮細胞取出后,很快失去活性,失去細胞核的細胞質部分在短時間內可以存活,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有幾只蝌蚪最后發育成了成熟爪蟾。請預測其體色花紋與提供卵細胞還是提供小腸上皮細胞的爪蟾更相似,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格登實驗證明了動物分化成熟的體細胞的細胞核依然具有全能性,這為高等動物克隆技術打開了大門。格登的實驗結論說明了細胞核有何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以致用】
[例3] (2024·A9協作體高一聯考)如圖所示科學家進行變形蟲的切割實驗,該實驗最能說明( )
A.細胞核控制細胞的分裂
B.細胞質控制細胞的遺傳
C.細胞核控制細胞的生命活動
D.細胞質控制細胞的分化
[例4] 下圖表示某生物興趣小組用動物受精卵做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取出的細胞核單獨培養不久后就退化消失,說明細胞核離開細胞質不能生存
B.去掉細胞核后的無核細胞單獨培養不久后就死亡,說明細胞質離開細胞核不能生存
C.該實驗說明細胞核是遺傳控制中心和代謝主要場所
D.若要進一步說明生物性狀主要由細胞核控制,還要再對重組細胞發育形成的個體性狀進行觀察
[例5] (2024·精誠聯盟高一聯考)傘藻是一種單細胞綠藻,由傘帽、傘柄和假根三部分構成,細胞核在假根內。科學家用地中海傘藻和細圓齒傘藻兩種傘藻做嫁接和核移植實驗(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嫁接實驗的結果可以說明傘帽形態與假根內細胞核有關
B.兩個實驗中,②與③新生長出來的傘帽都是細圓齒傘帽
C.圖2核移植實驗說明③新生長出來的傘帽形態與細胞核內DNA有關
D.綜合上述兩實驗說明生物體形態結構的建成主要與細胞核有關
感悟真題
1.(2022·浙江1月學考,13)真核細胞中4種結構的示意圖如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分揀和轉運蛋白質的場所
B.②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場所
C.③是含有染色質的結構
D.④是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
2.(2019·浙江4月選考,5,改編)細胞核中與核糖體形成有關的主要結構是( )
A.核仁 B.核基質
C.核膜 D.核孔復合體
3.(2022·浙江6月選考,15改編)下列關于細胞核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膜為單層膜,有利于核內環境的相對穩定
B.核膜上有核孔,可調控核內外的物質交換
C.核仁是核內的圓形結構,主要與DNA的合成有關
D.染色質由RNA和蛋白質組成,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
課時4 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概念1
自主梳理
1.一
2.粗面內質網 蛋白質、DNA及少量RNA 核糖體RNA 核糖體
蛋白質、RNA 蛋白質 細胞核
3.染色質 染色體 遺傳信息
辨正誤
(1)× 提示:核孔是蛋白質、RNA等大分子出入細胞核的通道,但DNA不能通過核孔。
(2)√ (3)√
合作探究
(1)提示:DNA與蛋白質及少量RNA。
(2)提示: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一物質在不同時期細胞中的兩種形態。
學以致用
例1 D [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中,④核孔數量較多,①染色質數量不一定變化,A錯誤;③為核膜,雙層膜不連續,形成核孔,B錯誤;②是核仁,是核糖體RNA合成、加工和核糖體裝配的重要場所,不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也不是細胞的控制中心,C錯誤;①染色質由DNA、蛋白質和少量RNA組成,D正確。]
例2 D [人體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因此不含核孔,A錯誤;核膜是雙層膜結構,由四層磷脂分子組成,B錯誤;核孔復合物孔徑較大,但其具有選擇性的輸送機制,因此對物質進出細胞核仍具有選擇性,C錯誤;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通過核孔需要消耗能量,D正確。]
概念2
自主梳理
1.(1)假根 (2)細胞核
2.生命活動 代謝
3.(1)本質特征 抽象 概括性 數學 概念
微思考
提示:不能說明。因為假根里面也有細胞質,不能排除細胞質的影響。
辨正誤
(1)× 提示: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而非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2)× 提示:照片不屬于模型。
(3)√
合作探究
1.(1)提示:b段可以再生。因為b段的細胞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比較完整的結構。
(2)提示:將細胞核單獨移出,細胞核并不能獨立生存和再生,因此可以證明細胞質也是喇叭蟲生存不可或缺的。
2.(1)提示:細胞核完全依賴細胞質提供物質和能量,失去物質和能量供應會很快失活;而細胞核控制細胞質代謝的組分可在細胞質中持續作用一段時間。
(2)提示:與提供小腸上皮細胞的爪蟾更相似。因為小腸上皮細胞提供的是細胞核。
(3)提示:細胞核是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學以致用
例3 C [由題圖實驗可知,變形蟲切割后,含有細胞核的部分能正常生長、攝食,不含有細胞核,只有細胞質的部分不能攝食、不能生長,這說明細胞核對于控制細胞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
例4 C [將受精卵的細胞核單獨培養,不久就退化消失,說明離開細胞質,細胞核不能存活,A正確;去掉細胞核后的無核細胞(細胞質)單獨培養不久后就死亡,說明離開細胞核,細胞質不能存活,B正確;該實驗說明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并沒有說明代謝的主要場所是細胞核,且代謝的主要場所是細胞質基質而不是細胞核,C錯誤;若要進一步說明生物性狀主要由細胞核控制,還要再對重組細胞發育形成的個體性狀進行觀察,D正確。]
例5 D [圖1嫁接實驗和圖2核移植實驗在一起可以說明傘帽形態與假根內細胞核有關,A錯誤;兩個實驗中,①③長出的均為細圓齒傘帽,②長出的為地中海傘帽,B錯誤;圖2核移植實驗說明③長出的傘帽形態與細胞核有關,但不能說明與細胞核中的DNA有關,C錯誤。]
感悟真題
1.C [分揀和轉運蛋白質的場所是②高爾基體,A錯誤;①葉綠體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場所,B錯誤;含有染色質的結構是③細胞核,C正確;④內質網具有單層膜結構,D錯誤。]
2.A [細胞核中與核糖體形成有關的主要結構是核仁,A符合題意。]
3.B [核膜為雙層膜,A錯誤;核仁主要與核糖體RNA的合成有關,C錯誤;染色質由DNA、蛋白質和少量RNA組成,D錯誤。](共36張PPT)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課時4
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課時學習目標
本課時的概念為“遺傳物質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細胞核控制細胞的遺傳和代謝”,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
(1)細胞核具有控制細胞遺傳和生命活動的功能。
(2)細胞核的結構適合其作為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目錄 CONTENTS
1.遺傳物質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
2.細胞核控制細胞的遺傳和代謝
3.感悟真題
自主梳理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思維導圖
自主梳理
一
(閱讀教材P48~49,完成填空)
1.細胞核的分布與數量
2.細胞核的結構
粗面內質網
蛋白質、DNA及少量
RNA
核糖體RNA
核糖體
蛋白質、RNA
蛋白質
細胞核
3.染色質與染色體
染色質
染色體
遺傳信息
×
[辨正誤]
(1)核孔是蛋白質、DNA等大分子出入細胞核的通道。( )
提示:核孔是蛋白質、RNA等大分子出入細胞核的通道,但DNA不能通過核孔。
(2)染色質是由DNA與蛋白質及少量RNA構成的復合結構,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
(3)核仁是核糖體RNA合成、加工和核糖體裝配的重要場所。( )
√
√
(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有人將小鼠肝細胞的細胞核破壞,在電鏡下觀察染色質,發現染色質呈串球狀的細絲,其直徑為10 nm。而用同樣的方法處理正在分裂的細胞,電鏡下觀察到染色體由直徑為30 nm的細線螺旋折疊而成。
(1)染色質由哪些化學物質組成?
提示:DNA與蛋白質及少量RNA。
(2)上述實驗能說明什么問題?
提示: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一物質在不同時期細胞中的兩種形態。
【 學以致用 】
D
[例1] (2024·七彩陽光高一期中)如圖是細胞核模式圖,①~④表示細胞核的各種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中,④數量較多,①數量也較多
B.③是連續的雙層膜結構
C.②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也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D.①由DNA、蛋白質和少量RNA組成
解析: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中,④核孔數量較多,①染色質數量不一定變化,A錯誤;
③為核膜,雙層膜不連續,形成核孔,B錯誤;
②是核仁,是核糖體RNA合成、加工和核糖體裝配的重要場所,不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也不是細胞的控制中心,C錯誤;
①染色質由DNA、蛋白質和少量RNA組成,D正確。
A.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中,④數量較多,①數量也較多
B.③是連續的雙層膜結構
C.②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也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D.①由DNA、蛋白質和少量RNA組成
D
[例2] (2024·溫州十校聯合體高一期中)核孔是一組蛋白質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結構,被稱為核孔復合物,它是細胞質與細胞核內物質輸送活動的看護者。如圖所示,該復合物由一個核心腳手架組成,其具有選擇性的輸送機制,由大量貼在該腳手架內面的蛋白組成,稱為中央運輸蛋白。據此分析正確的是( )
A.人體成熟的紅細胞中的核孔保證了紅細胞內外物質運輸的正常進行
B.核膜由兩層磷脂分子組成,核孔復合物與核膜內外的信息交流有關
C.核孔復合物孔徑較大,對物質進出細胞核不具有選擇性
D.蛋白質合成后通過核孔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人體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因此不含核孔,A錯誤;
核膜是雙層膜結構,由四層磷脂分子組成,B錯誤;
核孔復合物孔徑較大,但其具有選擇性的輸送機制,因此對物質進出細胞核仍具有選擇性,C錯誤;
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通過核孔需要消耗能量,D正確。
A.人體成熟的紅細胞中的核孔保證了紅細胞內外物質運輸的正常進行
B.核膜由兩層磷脂分子組成,核孔復合物與核膜內外的信息交流有關
C.核孔復合物孔徑較大,對物質進出細胞核不具有選擇性
D.蛋白質合成后通過核孔需要消耗能量
關于細胞核的幾個常考易錯點
(1)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選擇性,核孔雖然可以允許大分子物質通過,但仍然具有選擇性,如細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
(2)核孔的數量、核仁的大小與細胞代謝有關,如代謝旺盛、蛋白質合成量大的細胞,核孔數量多、核仁較大。
(3)真核生物的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但原核生物核糖體的形成不需要核仁。
(4)核仁不是遺傳物質的儲存場所,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分布在染色體(染色質)上。
假根
(閱讀教材P49~51,完成填空)
1.實驗探究
(1)傘藻“嫁接”實驗
(2)變形蟲切割實驗
細胞核
2.細胞核功能
細胞核是生物遺傳和維持正常____________所必需的。細胞核是細胞遺傳和________的控制中心。
生命活動
代謝
3.嘗試制作真核細胞的結構模型
(1)模型
本質特征
抽象
概
括性
數學
概念
(2)制作真核細胞結構模型的一般流程
[微思考]
傘藻只做嫁接實驗能否說明傘帽的形成完全是細胞核的作用?
提示:不能說明。因為假根里面也有細胞質,不能排除細胞質的影響。
×
[辨正誤]
(1)細胞核是儲存遺傳信息和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
提示: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而非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2)拍攝的黑藻質壁分離的顯微照片屬于物理模型。( )
提示:照片不屬于模型。
(3)傘藻“嫁接”實驗不能排除假根中細胞核以外的其他物質的影響。( )
×
√
1.(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原生動物喇叭蟲的再生能力很強,人們常用切割手術研究它的細胞核在再生中的功能以及各種細胞器的發生過程。
(1)在適宜的環境中,若將喇叭蟲切成如圖所示的3段,你認為哪一段能夠再生成喇叭蟲?為什么?
提示:b段可以再生。因為b段的細胞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比較完整的結構。
(2)如果要證明細胞質對于喇叭蟲的生存也是不可缺少的,應如何設計實驗?
提示:將細胞核單獨移出,細胞核并不能獨立生存和再生,因此可以證明細胞質也是喇叭蟲生存不可或缺的。
2.(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20世紀60年代,英國科學家格登利用美洲爪蟾做過一個劃時代的實驗:他先用紫外線照射爪蟾的卵細胞,破壞其細胞核,然后將另一只爪蟾蝌蚪小腸上皮細胞的細胞核植入其中。結果發現一部分卵細胞可以發育成蝌蚪,其中有幾只蝌蚪竟然繼續發育成為成熟的爪蟾。
(1)爪蟾蝌蚪的細胞核從小腸上皮細胞取出后,很快失去活性,失去細胞核的細胞質部分在短時間內可以存活,原因是什么?
提示:細胞核完全依賴細胞質提供物質和能量,失去物質和能量供應會很快失活;而細胞核控制細胞質代謝的組分可在細胞質中持續作用一段時間。
(2)實驗中,有幾只蝌蚪最后發育成了成熟爪蟾。請預測其體色花紋與提供卵細胞還是提供小腸上皮細胞的爪蟾更相似,為什么?
提示:與提供小腸上皮細胞的爪蟾更相似。因為小腸上皮細胞提供的是細胞核。
(3)格登實驗證明了動物分化成熟的體細胞的細胞核依然具有全能性,這為高等動物克隆技術打開了大門。格登的實驗結論說明了細胞核有何功能?
提示:細胞核是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 學以致用 】
C
[例3] (2024·A9協作體高一聯考)如圖所示科學家進行變形蟲的切割實驗,該實驗最能說明( )
A.細胞核控制細胞的分裂 B.細胞質控制細胞的遺傳
C.細胞核控制細胞的生命活動 D.細胞質控制細胞的分化
A.細胞核控制細胞的分裂
B.細胞質控制細胞的遺傳
C.細胞核控制細胞的生命活動
D.細胞質控制細胞的分化
解析:由題圖實驗可知,變形蟲切割后,含有細胞核的部分能正常生長、攝食,不含有細胞核,只有細胞質的部分不能攝食、不能生長,這說明細胞核對于控制細胞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
C
[例4] 右圖表示某生物興趣小組用動物受精卵做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取出的細胞核單獨培養不久后就退化消失,
說明細胞核離開細胞質不能生存
B.去掉細胞核后的無核細胞單獨培養不久后就死亡,說明細胞質離開細胞核不能生存
C.該實驗說明細胞核是遺傳控制中心和代謝主要場所
D.若要進一步說明生物性狀主要由細胞核控制,還要再對重組細胞發育形成的個體性狀進行觀察
解析:將受精卵的細胞核單獨培養,不久就退化消失,說明離開細胞質,細胞核不能存活,A正確;
去掉細胞核后的無核細胞(細胞質)單獨培養不久后就死亡,說明離開細胞核,細胞質不能存活,B正確;
該實驗說明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并沒有說明代謝的主要場所是細胞核,且代謝的主要場所是細胞質基質而不是細胞核,C錯誤;
若要進一步說明生物性狀主要由細胞核控制,還要再對重組細胞發育形成的個體性狀進行觀察,D正確。
A.取出的細胞核單獨培養不久后就退化消失,
說明細胞核離開細胞質不能生存
B.去掉細胞核后的無核細胞單獨培養不久后就死亡,說明細胞質離開細胞核不能生存
C.該實驗說明細胞核是遺傳控制中心和代謝主要場所
D.若要進一步說明生物性狀主要由細胞核控制,還要再對重組細胞發育形成的個體性狀進行觀察
D
[例5] (2024·精誠聯盟高一聯考)傘藻是一種單細胞綠藻,由傘帽、傘柄和假根三部分構成,細胞核在假根內。科學家用地中海傘藻和細圓齒傘藻兩種傘藻做嫁接和核移植實驗(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嫁接實驗的結果可以說明傘帽形態與假根內細胞核有關
B.兩個實驗中,②與③新生長出來的傘帽都是細圓齒傘帽
C.圖2核移植實驗說明③新生長出來的傘帽形態與細胞核內DNA有關
D.綜合上述兩實驗說明生物體形態結構的建成主要與細胞核有關
解析:圖1嫁接實驗和圖2核移植實驗在一起可以說明傘帽形態與假根內細胞核有關,A錯誤;
兩個實驗中,①③長出的均為細圓齒傘帽,②長出的為地中海傘帽,B錯誤;
圖2核移植實驗說明③長出的傘帽形態與細胞核有關,但不能說明與細胞核中的DNA有關,C錯誤。
A.圖1嫁接實驗的結果可以說明傘帽形態與假根內細胞核有關
B.兩個實驗中,②與③新生長出來的傘帽都是細圓齒傘帽
C.圖2核移植實驗說明③新生長出來的傘帽形態與細胞核內DNA有關
D.綜合上述兩實驗說明生物體形態結構的建成主要與細胞核有關
C
1.(2022·浙江1月學考,13)真核細胞中4種結構的示意圖如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分揀和轉運蛋白質的場所
B.②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場所
C.③是含有染色質的結構
D.④是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
A.①是分揀和轉運蛋白質的場所
B.②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場所
C.③是含有染色質的結構
D.④是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
解析:分揀和轉運蛋白質的場所是②高爾基體,A錯誤;
①葉綠體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場所,B錯誤;
含有染色質的結構是③細胞核,C正確;
④內質網具有單層膜結構,D錯誤。
A
2.(2019·浙江4月選考,5,改編)細胞核中與核糖體形成有關的主要結構是( )
A.核仁 B.核基質
C.核膜 D.核孔復合體
解析:細胞核中與核糖體形成有關的主要結構是核仁,A符合題意。
B
3.(2022·浙江6月選考,15改編)下列關于細胞核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膜為單層膜,有利于核內環境的相對穩定
B.核膜上有核孔,可調控核內外的物質交換
C.核仁是核內的圓形結構,主要與DNA的合成有關
D.染色質由RNA和蛋白質組成,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
解析:核膜為雙層膜,A錯誤;
核仁主要與核糖體RNA的合成有關,C錯誤;
染色質由DNA、蛋白質和少量RNA組成,D錯誤。第二章 課時精練8 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時間:30分鐘分值:50分)
選擇題:第1~12題,每小題2分,共24分。答案P186
【對點強化】
概念1 遺傳物質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
1.細胞核攜帶的遺傳信息主要存在于( )
核孔 染色質
核仁 核膜
2.(2024·舟山高一聯考)細胞核能夠控制細胞的代謝和遺傳,與細胞核的結構是分不開的。下列有關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核膜——含兩層磷脂分子,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有選擇透過性
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是所有生物遺傳物質的載體
核仁——與核糖體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核基質——是細胞核內以纖維素為主的網絡結構
3. (2024·慈溪高一期中)如圖為細胞核的結構示意圖。①~④是其不同的組成部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分裂不同時期呈現不同形態
②是DNA合成、加工和核糖體裝配的重要場所
③處含有4層磷脂分子
④處有以蛋白質為主的網絡結構
4. (2024·百校聯盟高一聯考)如圖表示某生物細胞核的結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從圖中可以看出,內質網膜和核膜直接相連
圖示中有中心體,說明該生物為低等植物或動物
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核膜也具有選擇透過性
核仁是與核糖體形成有關的細胞器
5.如圖表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的模型圖,①~⑤表示細胞核的各種結構,⑥和⑦表示兩種細胞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⑥是粗面內質網,構成內質網的片狀膜囊結構相互之間是不連通的
①是DNΑ、RNΑ、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
在某些細胞中,⑦的形成不一定需要⑤
②③⑥⑦都主要由蛋白質和磷脂組成
概念2 細胞核控制細胞的遺傳和代謝
6.如圖表示傘藻的“嫁接”實驗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傘藻是多細胞生物
兩種傘藻傘帽的差異是由假根決定的
本實驗能說明傘帽的形狀是由細胞核控制的
若把細圓齒傘帽切去,傘藻不能再長出一個細圓齒形狀的傘帽
7.如圖是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實驗的實驗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該實驗的結論是美西螈皮膚顏色遺傳受細胞核控制
重組細胞中所有的遺傳物質都來自黑色美西螈
如果取出的細胞核不與去核的卵細胞重組,則細胞核和去核卵細胞都會很快死亡
該實驗不能證明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
8.細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學家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進行探究:①用頭發將蠑螈的受精卵橫縊為有核和無核的兩半,中間只有很少的細胞質相連,結果無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繼續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個細胞時,將一個細胞核擠入不能分裂的a部分,結果a部分也開始分裂,最后a、b兩部分都能發育成胚胎。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實驗結果可以說明細胞核與細胞的分裂、分化有關
實驗①中,a部分細胞屬于對照組
實驗②中,a部分的操作與實驗①中的a部分形成對照
實驗還能說明細胞只有保持結構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動
9.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關于模型的敘述,錯誤的是( )
模型要體現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的聯系
制作的真核細胞的結構模型是物理模型
實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慮是否美觀
數學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圖表等表示
10.建立模型是人們根據某一目的,抓住對象的本質特征,將復雜的、微觀的現象或事物構建成抽象的、概括性的描述,是對研究對象簡潔的表述。下列有關模型的敘述,錯誤的是( )
細胞膜的電鏡照片,能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屬于物理模型
設計并制作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時,科學性、準確性比美觀與否更重要
畫概念圖是構建概念模型的一種方法,可以梳理所學知識,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
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
【綜合提升】
11.核孔復合體是核、質物質交換的特殊跨膜運輸蛋白復合體。心房顫動(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并且危害嚴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機制是核孔復合體的運輸障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心房顫動可能是部分RNA輸出細胞核障礙引起的
核質間的物質交換體現了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人成熟紅細胞核孔復合體的數量較少,因此紅細胞代謝較弱
大部分核孔蛋白主要在核仁中合成,少數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合成
12.某生物學家研究了100個細胞,他把每個細胞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含有細胞核,另一部分沒有細胞核,然后將所有的細胞放在一定的條件下培養,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時間/d 1 2 3 4 10 30
細胞無核部分的存活個數 81 62 20 0 0 0
細胞有核部分的存活個數 79 78 77 74 67 65
該實驗可以證明細胞核是細胞生存所必需的結構
表中數據說明細胞核與細胞質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細胞有核部分個別死亡可能的原因是人為因素對細胞造成損害
應選用正常細胞同時進行對照培養,以排除其他因素對細胞存活率的影響
13.(13分)如圖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2分)只有在______細胞中,使用__________顯微鏡才能觀察到該圖所示的結構。
(2)(4分)細胞核中行使遺傳功能的重要結構是[ ]________,其成分主要是______和______。
(3)(6分)核膜由________層膜組成,其外層膜與[ ]________膜相連。細胞中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是[ ]________,在細胞生長、代謝旺盛的細胞中,其數目________。
(4)(1分)與核糖體RNA的合成、加工有關的結構是[ ]________。
14.(13分)下圖表示非洲爪蟾卵母細胞親核蛋白注射實驗,據圖回答問題:
(1)(2分)只有在________細胞中才能觀察到圖中結構。
(2)(3分)代謝旺盛的細胞,核膜上________數目多,它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從圖中可知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由其______________部決定。
(4)(6分)人們已經通過化學實驗證明了細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現在請你設計一個實驗驗證細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質成分。
①實驗課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目的:利用化學試劑檢測細胞核核膜中的蛋白質成分。
③實驗原理: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現紫色。
④實驗材料:細胞核核膜樣液、蒸餾水、潔凈試管、滴管、雙縮脲試劑等。
⑤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潔凈的試管2支,編號為甲、乙。
第二步:向甲試管中滴加2 mL細胞核核膜樣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向甲、乙兩試管中各滴加等量的雙縮脲試劑,振蕩搖勻,觀察顏色變化。
⑥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相應結論。
課時精練8 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1.B [遺傳信息儲存在于DNA中,而DNA存在于染色質(體)上。]
2.C [核膜是細胞核的邊界,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由雙層膜構成,有四層磷脂分子,A錯誤;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是細胞生物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不是所有生物遺傳物質的載體,比如,艾滋病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B錯誤;核基質是細胞核內以蛋白質為主的網絡結構,D錯誤。]
3.B [①為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分裂不同時期呈現不同形態(在分裂間期呈絲狀,在分裂期呈圓柱狀),A正確;②為核仁,核仁是核糖體RNA合成、加工和核糖體裝配的重要場所,B錯誤;③為核膜,為雙層膜結構,因此該處含有4層磷脂分子,C正確;④為核基質,該處有以蛋白質為主的網絡結構,D正確。]
4.D [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如細胞核中的DNA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核膜同細胞膜一樣具有選擇透過性,C正確;核仁與核糖體RNA合成、加工以及核糖體的裝配有關,但不屬于細胞器,D錯誤。]
5.C [⑥是粗面內質網,構成內質網的片狀膜囊結構相互之間是連通的,A錯誤;①為核孔,具有選擇性,其允許RNΑ、蛋白質等大分子進出細胞核,但DNA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B錯誤;⑤為核仁,⑦為核糖體,原核細胞中無成形的細胞核,所以原核細胞中核糖體的合成不需要核仁,C正確;②③為核膜,⑥為內質網,⑦為核糖體,②③⑥是具膜結構,主要由蛋白質和磷脂組成,⑦為無膜結構,不含磷脂,D錯誤。]
6.B [傘藻是單細胞生物,A錯誤;由題圖實驗可知,兩種傘藻傘帽的差異是由假根決定的,B正確;本實驗不能完全排除細胞質的影響,因此不能得出傘帽的形狀是由細胞核控制的,C錯誤;若把細圓齒傘帽切去,傘藻還會再長出一個細圓齒形狀的傘帽,D錯誤。]
7.B [該實驗是通過觀察美西螈的膚色來探究細胞核的功能的,子代美西螈的膚色與提供細胞核的美西螈相同,所以該實驗可說明美西螈的膚色受細胞核的控制,但不能說明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A、D正確;重組細胞中的遺傳物質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且全部來自黑色美西螈,但細胞質中也有遺傳物質,其幾乎全部來自白色美西螈,B錯誤;如果細胞沒有細胞核,或者細胞核單獨存在,則細胞的結構不完整,單獨存在的細胞核和去核卵細胞都會很快死亡,C正確。]
8.B [實驗①中有細胞核的部分(b)能分裂,而沒有細胞核的部分(a)不能分裂,實驗②中a、b兩部分最終都發育成胚胎,所以經對照后說明細胞核與細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關,同時也能說明細胞只有保持結構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動,A、D正確;實驗①中b部分為正常狀態,所以b部分為對照組,B錯誤;實驗①中a部分沒有細胞核,而實驗②中的a部分又有了細胞核,兩部分形成對照,C正確。]
9.C [在設計并制作模型時,科學性、準確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觀與否。]
10.A [細胞膜的電鏡照片是實物圖像,不屬于模型,A錯誤。]
11.A [根據題干信息“最新研究表明,心房顫動(房顫)的致病機制是核孔復合體的運輸障礙”可知,心房顫動可能是部分RNA輸出細胞核障礙引起的,A正確;核質間的物質交換體現了核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錯誤;人體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沒有核孔復合體,C錯誤;核孔蛋白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D錯誤。]
12.B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細胞無核部分隨著培養天數的增加,死亡個數迅速增加,第4天就沒有存活的了,這是因為沒有細胞核,細胞的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而細胞有核部分存活個數和時間比無核部分多且長,說明細胞核對于細胞的生命活動是不可缺少的,A正確;表格中沒有設置無細胞質的實驗組,因此無法說明細胞核與細胞質相互依存、相互制約,B錯誤;細胞核是細胞生存所必需的,但是細胞有核部分個別死亡了,可能是因為人為因素對細胞造成了損害,C正確。]
13.(1)真核 電子 (2)③ 染色質 DNA 蛋白質 (3)2 ① 內質網 ② 核孔 較多 (4)④ 核仁
解析 該圖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①是內質網,②是核孔,③是染色質,④是核仁,⑤是核膜。(1)圖示為典型的細胞核,存在于真核細胞中,且圖示為亞顯微結構,只有使用電子顯微鏡才可以觀察到。(2)③(染色質)是細胞核中行使遺傳功能的重要結構,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DNA。(3)核膜是由內膜和外膜兩層膜構成的,其中外膜與[①]內質網膜相連。細胞中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是[②]核孔,在細胞生長、代謝旺盛的細胞中,物質運輸頻繁,因此其數目較多。(4)與核糖體RNA的合成、加工有關的結構是[④]核仁。
14.(1)真核
(2)核孔 蛋白質、RNA等大分子出入細胞核的通道
(3)尾
(4)①驗證細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質成分
⑤向乙試管中滴加2 mL蒸餾水
解析 (1)真核生物含有細胞核,而原核生物不含有細胞核,故只有在真核細胞中可以觀察到圖中結構。(2)核孔是蛋白質、RNA等大分子出入細胞核的通道,代謝越旺盛,物質進出等越頻繁,所需核孔數量越多。(3)題圖通過對照實驗,說明尾部決定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4)根據實驗目的來確定實驗課題,實驗是依據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的顏色反應來判斷蛋白質的存在與否;用加蒸餾水的試管作為對照。(共28張PPT)
課時精練8
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時間:30分鐘 滿分:50分)
B
概念1 遺傳物質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
1.細胞核攜帶的遺傳信息主要存在于( )
A.核孔 B.染色質
C.核仁 D.核膜
解析:遺傳信息儲存在于DNA中,而DNA存在于染色質(體)上。
2.(2024·舟山高一聯考)細胞核能夠控制細胞的代謝和遺傳,與細胞核的結構是分不開的。下列有關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膜——含兩層磷脂分子,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有選擇透過性
B.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是所有生物遺傳物質的載體
C.核仁——與核糖體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D.核基質——是細胞核內以纖維素為主的網絡結構
C
解析:核膜是細胞核的邊界,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由雙層膜構成,有四層磷脂分子,A錯誤;
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是細胞生物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不是所有生物遺傳物質的載體,比如,艾滋病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B錯誤;
核基質是細胞核內以蛋白質為主的網絡結構,D錯誤。
3.(2024·慈溪高一期中)如圖為細胞核的結構示意圖。①~④是其不同的組成部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B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分裂不
同時期呈現不同形態
B.②是DNA合成、加工和核糖體裝配的重要場所
C.③處含有4層磷脂分子
D.④處有以蛋白質為主的網絡結構
解析:①為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分裂不同時期呈現不同形態(在分裂間期呈絲狀,在分裂期呈圓柱狀),A正確;
②為核仁,核仁是核糖體RNA合成、加工和核糖體裝配的重要場所,B錯誤;
③為核膜,為雙層膜結構,因此該處含有4層磷脂分子,C正確;
④為核基質,該處有以蛋白質為主的網絡結構,D正確。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分裂不
同時期呈現不同形態
B.②是DNA合成、加工和核糖體裝配的重要場所
C.③處含有4層磷脂分子
D.④處有以蛋白質為主的網絡結構
4.(2024·百校聯盟高一聯考)如圖表示某生物細胞核的結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D
A.從圖中可以看出,內質網膜和核膜直接相連
B.圖示中有中心體,說明該生物為低等植物或動物
C.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核膜也具有選擇透過性
D.核仁是與核糖體形成有關的細胞器
解析: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如細胞核中的DNA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核膜同細胞膜一樣具有選擇透過性,C正確;
核仁與核糖體RNA合成、加工以及核糖體的裝配有關,但不屬于細胞器,D錯誤。
5.如圖表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的模型圖,①~⑤表示細胞核的各種結構,⑥和⑦表示兩種細胞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⑥是粗面內質網,構成內質網的片狀膜囊結構相互之間是不連通的
B.①是DNΑ、RNΑ、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
C.在某些細胞中,⑦的形成不一定需要⑤
D.②③⑥⑦都主要由蛋白質和磷脂組成
解析:⑥是粗面內質網,構成內質網的片狀膜囊結構相互之間是連通的,A錯誤;
①為核孔,具有選擇性,其允許RNΑ、蛋白質等大分子進出細胞核,但DNA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B錯誤;
⑤為核仁,⑦為核糖體,原核細胞中無成形的細胞核,所以原核細胞中核糖體的合成不需要核仁,C正確;
②③為核膜,⑥為內質網,⑦為核糖體,②③⑥是具膜結構,主要由蛋白質和磷脂組成,⑦為無膜結構,不含磷脂,D錯誤。
A.⑥是粗面內質網,構成內質網的片狀膜囊結構相互之間是不連通的
B.①是DNΑ、RNΑ、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
C.在某些細胞中,⑦的形成不一定需要⑤
D.②③⑥⑦都主要由蛋白質和磷脂組成
概念2 細胞核控制細胞的遺傳和代謝
6.如圖表示傘藻的“嫁接”實驗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B
A.傘藻是多細胞生物
B.兩種傘藻傘帽的差異是由假根決定的
C.本實驗能說明傘帽的形狀是由細胞核控制的
D.若把細圓齒傘帽切去,傘藻不能再長出一個細圓齒形狀的傘帽
解析:傘藻是單細胞生物,A錯誤;
由題圖實驗可知,兩種傘藻傘帽的差異是由假根決定的,B正確;
本實驗不能完全排除細胞質的影響,因此不能得出傘帽的形狀是由細胞核控制的,C錯誤;
若把細圓齒傘帽切去,傘藻還會再長出一個細圓齒形狀的傘帽,D錯誤。
A.傘藻是多細胞生物
B.兩種傘藻傘帽的差異是由假根決定的
C.本實驗能說明傘帽的形狀是由細胞核控制的
D.若把細圓齒傘帽切去,傘藻不能再長出一個細圓齒形狀的傘帽
7.如圖是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實驗的實驗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B
A.該實驗的結論是美西螈皮膚顏色遺傳受細胞核控制
B.重組細胞中所有的遺傳物質都來自黑色美西螈
C.如果取出的細胞核不與去核的卵細胞重組,則細胞核和去核卵細胞都會很快死亡
D.該實驗不能證明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
解析:該實驗是通過觀察美西螈的膚色來探究細胞核的功能的,子代美西螈的膚色與提供細胞核的美西螈相同,所以該實驗可說明美西螈的膚色受細胞核的控制,但不能說明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A、D正確;
重組細胞中的遺傳物質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且全部來自黑色美西螈,但細胞質中也有遺傳物質,其幾乎全部來自白色美西螈,B錯誤;
如果細胞沒有細胞核,或者細胞核單獨存在,則細胞的結構不完整,單獨存在的細胞核和去核卵細胞都會很快死亡,C正確。
A.該實驗的結論是美西螈皮膚顏色遺傳受細胞核控制
B.重組細胞中所有的遺傳物質都來自黑色美西螈
C.如果取出的細胞核不與去核的卵細胞重組,則細胞核和去核卵細胞都會很快死亡
D.該實驗不能證明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
8.細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學家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進行探究:①用頭發將蠑螈的受精卵橫縊為有核和無核的兩半,中間只有很少的細胞質相連,結果無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繼續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個細胞時,將一個細胞核擠入不能分裂的a部分,結果a部分也開始分裂,最后a、b兩部分都能發育成胚胎。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B
A.實驗結果可以說明細胞核與細胞的分裂、分化有關
B.實驗①中,a部分細胞屬于對照組
C.實驗②中,a部分的操作與實驗①中的a部分形成對照
D.實驗還能說明細胞只有保持結構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動
解析:實驗①中有細胞核的部分(b)能分裂,而沒有細胞核的部分(a)不能分裂,實驗②中a、b兩部分最終都發育成胚胎,所以經對照后說明細胞核與細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關,同時也能說明細胞只有保持結構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動,A、D正確;
實驗①中b部分為正常狀態,所以b部分為對照組,B錯誤;
實驗①中a部分沒有細胞核,而實驗②中的a部分又有了細胞核,兩部分形成對照,C正確。
A.實驗結果可以說明細胞核與細胞的分裂、分化有關
B.實驗①中,a部分細胞屬于對照組
C.實驗②中,a部分的操作與實驗①中的a部分形成對照
D.實驗還能說明細胞只有保持結構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動
9.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關于模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模型要體現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的聯系
B.制作的真核細胞的結構模型是物理模型
C.實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慮是否美觀
D.數學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圖表等表示
解析:在設計并制作模型時,科學性、準確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觀與否。
C
10.建立模型是人們根據某一目的,抓住對象的本質特征,將復雜的、微觀的現象或事物構建成抽象的、概括性的描述,是對研究對象簡潔的表述。下列有關模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膜的電鏡照片,能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屬于物理模型
B.設計并制作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時,科學性、準確性比美觀與否更重要
C.畫概念圖是構建概念模型的一種方法,可以梳理所學知識,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
D.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
解析:細胞膜的電鏡照片是實物圖像,不屬于模型,A錯誤。
A
11.核孔復合體是核、質物質交換的特殊跨膜運輸蛋白復合體。心房顫動(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并且危害嚴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機制是核孔復合體的運輸障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心房顫動可能是部分RNA輸出細胞核障礙引起的
B.核質間的物質交換體現了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C.人成熟紅細胞核孔復合體的數量較少,因此紅細胞代謝較弱
D.大部分核孔蛋白主要在核仁中合成,少數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合成
A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最新研究表明,心房顫動(房顫)的致病機制是核孔復合體的運輸障礙”可知,心房顫動可能是部分RNA輸出細胞核障礙引起的,A正確;
核質間的物質交換體現了核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錯誤;
人體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沒有核孔復合體,C錯誤;
核孔蛋白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D錯誤。
12.某生物學家研究了100個細胞,他把每個細胞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含有細胞核,另一部分沒有細胞核,然后將所有的細胞放在一定的條件下培養,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B
時間/d 1 2 3 4 10 30
細胞無核部分的存活個數 81 62 20 0 0 0
細胞有核部分的存活個數 79 78 77 74 67 65
A.該實驗可以證明細胞核是細胞生存所必需的結構
B.表中數據說明細胞核與細胞質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C.細胞有核部分個別死亡可能的原因是人為因素對細胞造成損害
D.應選用正常細胞同時進行對照培養,以排除其他因素對細胞存活率的影響
解析: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細胞無核部分隨著培養天數的增加,死亡個數迅速增加,第4天就沒有存活的了,這是因為沒有細胞核,細胞的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而細胞有核部分存活個數和時間比無核部分多且長,說明細胞核對于細胞的生命活動是不可缺少的,A正確;
表格中沒有設置無細胞質的實驗組,因此無法說明細胞核與細胞質相互依存、相互制約,B錯誤;
細胞核是細胞生存所必需的,但是細胞有核部分個別死亡了,可能是因為人為因素對細胞造成了損害,C正確。
A.該實驗可以證明細胞核是細胞生存所必需的結構
B.表中數據說明細胞核與細胞質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C.細胞有核部分個別死亡可能的原因是人為因素對細胞造成損害
D.應選用正常細胞同時進行對照培養,以排除其他因素對細胞存活率的影響
時間/d 1 2 3 4 10 30
細胞無核部分的存活個數 81 62 20 0 0 0
細胞有核部分的存活個數 79 78 77 74 67 65
13.如圖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真核
(1)只有在________細胞中,使用__________
顯微鏡才能觀察到該圖所示的結構。
(2)細胞核中行使遺傳功能的重要結構是[ ]__________,其成分主要是______和________。
(3)核膜由________層膜組成,其外層膜與[ ]__________膜相連。細胞中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是[ ]__________,在細胞生長、代謝旺盛的細胞中,其數目________。
(4)與核糖體RNA的合成、加工有關的結構是[ ]________。
電子
③
染色質
DNA
蛋白質
2
①
內質網
②
核孔
較多
④
核仁
解析:該圖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①是內質網,②是核孔,③是染色質,④是核仁,⑤是核膜。(1)圖示為典型的細胞核,存在于真
核細胞中,且圖示為亞顯微結構,只有使用電子顯微鏡才可以觀察到。
(2)③(染色質)是細胞核中行使遺傳功能的重要結構,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DNA。(3)核膜是由內膜和外膜兩層膜構成的,其中外膜與[①]內質網膜相連。細胞中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是[②]核孔,在細胞生長、代謝旺盛的細胞中,物質運輸頻繁,因此其數目較多。(4)與核糖體RNA的合成、加工有關的結構是[④]核仁。
14.下圖表示非洲爪蟾卵母細胞親核蛋白注射實驗,據圖回答問題:
真核
(1)只有在________細胞中才能觀察到圖中結構。
(2)代謝旺盛的細胞,核膜上________數目多,它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圖中可知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由其______部決定。
核孔
蛋白質、RNA等
大分子出入細胞核的通道
尾
(4)人們已經通過化學實驗證明了細胞膜中含
有磷脂分子。現在請你設計一個實驗驗證細
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質成分。
①實驗課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目的:利用化學試劑檢測細胞核核膜中的蛋白質成分。
③實驗原理: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現紫色。
④實驗材料:細胞核核膜樣液、蒸餾水、潔凈試管、滴管、雙縮脲試劑等。
驗證細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質成分
⑤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潔凈的試管2支,編號為甲、乙。
第二步:向甲試管中滴加2 mL細胞核
核膜樣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向甲、乙兩試管中各滴加等量的雙縮脲試劑,振蕩搖勻,觀察顏色變化。
⑥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相應結論。
向乙試管中滴加2 mL蒸餾水
解析:(1)真核生物含有細胞核,而原核生物不含有細胞核,故只有在真核細胞中可以觀察到圖中結構。(2)核孔是蛋白質、RNA等大分子出入細胞核的通道,代謝越旺盛,物質進出等越頻繁,所需核孔數量越多。(3)題圖通過對照實驗,說明尾部決定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4)根據實驗目的來確定實驗課題,實驗是依據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的顏色反應來判斷蛋白質的存在與否;用加蒸餾水的試管作為對照。
展開更多......
收起↑